报任安书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复习学案

主备邹向燕

一、虚词

1.以(1)及以至是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2.为(1)为十表,本纪十二

(2)季布为朱家钳奴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4)然此可为智者道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6)重为乡党所笑

3.且(1)且勇者不必死节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3)且西伯,伯也

4、于(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2)幽于圜墙之中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5)无益于俗

5.乃(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3)然后是非乃定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6.然(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2)然此可为智者道

(3)阙然久不报

二、实词

1.通假字

(1)及以至是

(2)其次剔毛发

(3)被篓楚受辱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5)见狱吏则头枪地

(6)幽于圜墙之中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9)则仆偿前辱之责

(10)及罪至罔加

2.古今异义

(1)所谓强颜耳

古义: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2)下流多谤议

古义:今义:下游;卑鄙龌龊

(3)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今义:配偶

(5)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今义:勤劳而踏实

(6)南面称孤

古义: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

(7)何至白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8)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10)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3.一词多义

(1)就卒就死耳

草创未就

(2)用而用流俗人之言

用之所趋异也

(3)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重为乡党所笑

(4)通通邑大都

通古今之变

通其狂惑

4.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倡优畜之

(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4)太上不辱先

(5)且勇者不必死节

(6)韩非囚秦

三、文言句式

1.句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2)李斯,相也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句

(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2)与蝼蚁何以异

(3)安在其不辱也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5)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3.句

(1)草创未就

(2)近乎卜祝之间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4)声闻邻国

(5)韩非囚秦

4.变式句

(1)不得通其道

(2)灌夫受辱于居室

(3)无益于俗

5.句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2)重为乡党所笑

(3)韩非囚秦

(4)文王拘而演《周易》

(5)流俗之所轻也

四、重点语句翻译

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五[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已,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候,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削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

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阖庐乃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九年,吴王阖庐(击楚),五战,遂至郢。伍子胥求昭王(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考:审问,核对。

B.可以其父质而召之质:做人质,扣为人质。

C.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去:离去,逃走。

D.伍子胥求昭王求:请求,请求为父报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B.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C.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D.吴王阖庐召伍员以为行人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

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伍子胥“隐忍”的一项是()

①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②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③不如奔他国,借力以削父之耻④伍胥逐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⑤止中道,乞食,至于吴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偏听偏信费无忌的谗言,便疏远太子,杀害伍奢,可见其昏愦不明,糊涂透顶。

B.伍尚为人仁孝,明知去楚都不能搭救父亲,但深怕有违父命,被天下人耻笑,最终还是自投罗网,被楚王杀害了。

C.费无忌仅为自保,便无数次调拨楚平王父子的关系,明知伍胥父子都是贤臣,却必欲杀之而后快,有此奸臣,国家必生祸乱。

D.伍子胥从一开始就能洞察费无忌和楚平王的奸计,为了报仇,不怕忍辱受苦,后终借吴国力量,攻破楚都,掘墓鞭尸,得报父兄之仇。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太史公”最后一段的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极端窘迫的情况下也决不改变志向的人,即可称为真正的丈夫。

B.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纲常伦理是极端不合理的。

C.充分肯定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而忍辱负重的精神。

D.为人在世,不能平白无故与人结仇,既不能得罪上司,也不可结怨于同事。

6、翻译句子

(1)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

(2)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