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要来了

中国人要来了

中国人要来了
中国人要来了

《中国人要来了》观后感

看这两集片子是由于老师课堂上播放过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说BBC拍摄的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我把两集都看完后却体会到了另一种感觉。

《中国人要来了》提供了有别于我国人自认为的发展造福于世界的观念,如果说我国人对于自己远渡重洋能给他人带来的好处甚是关注,那这部片子则提醒中国式发展对他人生活及社会带来的冲击。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最应该记住谋求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有对他人传统的影响,而影响了他人的传统,则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侵略。如果说这部片子是我国人拍给自己看的,我们应赞赏这部片子所采取的角度,但这片子并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而是给深受中国式发展影响的国家,而这些国家本身就已经存在对中国人不友善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片子所诉说的故事以及提供的画面更显得有火上浇油的味道,处处体现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恐惧,处处体现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恐惧。

两部影片中,记者主要讲述了中国人的全球化战略给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刚果和坦桑尼亚这五个非洲南部的国家,巴西、美国等美洲国家的影响。

在安哥拉,强调中国人的勤劳,甚至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强调中国是安哥拉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感叹先前由英国人建下的铁路,如今要中国人来翻新。由于进入当地的中国工厂采访遭拒,下结论说“中国人民不愿意曝光与非洲日益紧密的联系”。在赞比亚多是声讨中国的声音,中国人去赞比亚旅游,使得野生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中国人喜欢买象牙制品,导致偷猎者的日益猖獗;在农贸市场,中国的鸡贩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使得赞比亚鸡贩无法生存,说赞比亚的本土产业被中国人摧毁。在津巴布韦的采访更是深入到政治方面,批判中国对于西方极力讨伐的穆加比政权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批判中国鼓励暴政、不尊重人权。在刚果揭露中国矿场不但安全条件不合格,还存在虐待工人的现象。在坦桑尼亚,以一群非洲人在海边学打太极的景象结束影片,说“如果你认为中国在非洲的作为叹为观止的话,别忘了,非洲只是中国政府全球化战略的一小部分而已”。

第二集在巴西,强调大量自然资源运往中国,批判中国的扩张对巴西的环境的伤害,给巴西人带来的伤害,批判中国的当地公司非法生产等;声讨中国的廉价商品对当地经济的摧毁。在美国,在孔子学院的背景下批判中国的文化入侵,在俄亥俄州的工业废墟的背景下抱怨中国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的伤害,在华盛顿,通过采访国会议员,批判中国操纵汇率。另外还强调中国军力扩张,对中国崛起的担心。

透过片子本身偏激的看法,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些确实值得我们国民骄傲的东西,一些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个人认为,BBC反映的是西方国家在承认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的同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在世界政治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日益增强的影响力确实让人叹为观之。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其他各大世界组织和民间组织中中国较强的影响地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优越地位,领先的科技水平,领先的军事水平等等。而且仍然强势的经济增长势头,确实是有资本引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担忧的,也确实是值得我们国民骄傲的。

另一方面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重新审视和检讨我们的全球化战略;二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威胁论”。

首先是第一点,纪录片中,确实是有一些是在肯定中国全球化战略的,那些是我们应该发扬广大的。但纪录片反映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非洲、南美洲历来都是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全面而平等的合作伙伴,也是我国主要的投资和援助的方向之一,然而,我们所做的一些别人是否认同呢?我们在推行全球化战略时能否做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与改善当地的民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某种程度讲,这同一些我国国内深层次矛盾的引发是如出一辙的。因此,在推行我们的全球化战略时不应该片面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并不关心当地人民的福利。中国应该在对外政策上高擎“道德旗”,让他国的人民得到实惠的同时能感受到中国人的诚意,其他国家才可能诚心的欢迎和接纳中国。如果中国帮助非洲国家解决了粮食、工业化、卫生和就业问题,当地人民对本国政府的支持程度就会提高,非洲的政局会更加稳定,政府治理会逐步得到改善,经济发展自然会更快更好。民心所向,中国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就会显著提高,在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下,中国当然会发展的更好。

其次是第二点,纪录片提到了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全球化战略的态度,即“中国威胁论”。客观的说,中国的快速持续的发展必然会对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秩序造成相当的冲击,其影响必然是世界性的,多领域的,各国政府和人民都会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世界上一部分人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当予以宽容的态度。我们应当更好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沟通协调,以合作共赢的结果证明“中国威胁论”的错误。同时,“中国威胁论”是冷战思维鼓吹者的产物,我们应当提高警惕性,对此进行批评,但是不能以冷战思维应对冷战思维。此外,我们应当加强文化战略的制定与实行,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让世界人民更多地认同中国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最终实现我们在良好外部环境下的和平崛起。

虽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国内的一些动荡;政治、经济、精神、社会发展的一些矛盾,与其他国家的领土争端,国家发展的道路上的艰难坎坷。但我相信,我们中华儿女有能力创造出繁荣昌盛的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