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 格式:ppt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25
华北陆块南缘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近年来,华北陆块南缘崤山地区东部黄土浅覆盖区陆续发现了中河、老里湾两个大型银铅锌矿,实现了该地区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显示了巨大的找矿前景,因此该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划分、成矿规律研究、区域成矿模式、综合找矿模型、浅覆盖区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区域成矿预测成为研究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区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燕山期岩浆岩、C-A和S-A分形模型应用研究和基于SVM、改进Adaboost算法的成矿预测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对研究区内金银多金属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研究,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将区内金银多金属矿床划分为申家窑式金矿、崤山式金矿、银家沟式硫铁多金属矿和中河-老里湾式银铅锌矿四个矿床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银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区域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中河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成岩年龄为135.4±1.6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崤山地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两种类型的花岗岩:一类是低Y、高Sr型花岗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类是低Y、低Sr型花岗岩,属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两类花岗岩均是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两种类型花岗岩的形成为区内金银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成矿动力学背景,高温、高压、含水的条件形成的两种类型岩浆有利于与下地壳和壳幔交换作用有关的Au、Ag、Fe、Cu、Mo等成矿物质的溶出,促使了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的形成。
C-A、S-A分形模型成功解决了崤山东部黄土浅覆盖区地球化学信息提取难的问题,奇异性分析的的方法成功识别了中河、瓦川地区常规地球化学处理方法无法识别弱银异常,丰富了该区找矿技术手段;基于SVM和改进的Adaboost两种算法对崤山东部地区开展了金银多金属矿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靶区12个,其中A级找矿靶区4个,B级找矿靶区4个,C级找矿靶区4个,并分别进行了评价,认为除了目前已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的靶区外,在小妹河、黑山沟、张家河及张家坡一带仍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了Adaboost算法多元信息集成当中的应用。
课程沿革长期以来,“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及其前身“找矿勘探地质学”“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矿产勘查与评价”一直是全国矿产勘查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我校的传统、优势课程之一,是资源勘查工程(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的主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我校已开设了50多年。
课程沿革图解不同时期课程名称使用教材主讲教师上世纪50年代找矿勘探地质学找矿勘探地质学李文达、李斤亨、卢作祥、任建新、王魁元60-70年代找矿勘探地质学找矿勘探地质学赵鹏大、石准立、李斤亨、卢作祥、范永香、冉宋培重砂找矿重砂找矿手册张武雪80-90年代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卢作祥、范永春、刘辅臣、张均、王燕、曹新志矿床勘查与评价矿床勘查与评价石准立、冉宋培、王魁元、王槐春、王定域、池顺都、志德、张可清矿床统计预测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胡旺亮、李紫金、邹海卿、魏民矿产勘查中的技术经济评价矿产资源经济学李斤亨、扬昌明、杜国银重砂物分析重砂物分析张武雪、潘玉华、刘明霞、魏俊浩21世纪以来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曹新志、张均、魏俊浩、李建威、张晓军矿床统计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李建威、张可清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张均、张可清综合勘查技术矿产综合勘查技术魏俊浩《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形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一门新兴独立学科。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创建于原苏联,而欧美等西方国家本学科则属于矿山地质或经济地质学中。
我国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从原苏联引进本学科,并于五十年代中期在我国新建的各地质院校正式成立找矿勘探教研室,同时开出了找矿勘探地质学课程,仅我校自1952年以来已培养了数千名矿产普查勘探专业本科生,1960年开始培养硕士生,1986年开始培养博士生。
赵鹏大、李万亨、石准立、卢作祥、范永香、王魁元、任建新、熊鹏飞、冉宗培、刘辅臣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曾主讲该课程。
本专业曾先后培养出欧阳志远、汤中立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矿产勘查最基础的43个知识点,你是否已遗忘?1、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勘查技术手段或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系统勘查工作,又称为矿产地质勘查或矿产资源勘查。
2、矿产预测:也称为成矿预测,是在矿产预测基本理论指导下,依据矿产预测原理,矿产预测的种类和具体的任务要求,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矿床成因,弄清成矿规律等以建立成矿模式,总体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矿产标志等以形成找矿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合适的矿产预测方法,圈出矿产预测远景地区,优选矿产预测重点区,进而对区内的潜在矿产资源进行预测。
3、变化性指数:是在矿体标志织染分布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相邻观测点上观测值的等号变化关系,定量地判别矿体某标志变化性质的一种方法。
公式为:t=M/(n-2);M为单调性变化次数。
4、变异函数/半变异函数(变异率):是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
由于它恰为区域变化量增量方差的一半,故又叫半变程方差。
(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
5、变化系数:均方差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
V=σ/X*100%6、矿体边界模数:为了描述矿体边界外形的复杂程度的边界模数的数值指标,用于评定矿体边界外形的复杂程度。
意义:模数越小,形态越复杂,反之,模数越大,矿体形态越简单。
变化界于1~0之间。
7、矿化强度指数:是指矿体某地段的平均品位与整个矿体平均品位的比值。
矿化强度指数是反映品位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意义:往往被用于对矿床各部位进行对比,一般都是在已有较多的勘查资料时采用。
通过这种对比,常常可以发现矿化在矿床或矿体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对评价矿床十分重要。
8、矿床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产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9、含矿系数:(又名:含矿率)是工业矿化地段长度、面积,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的长度、面积、体积的比值。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湖北省幕阜山“三稀”矿产锂铍等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预测薛 哲,杨 斌,李 巍,高 飞(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 咸宁 437100)摘 要:矿产资源的形成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不同地区成矿的条件也是各不相同。
因此,对湖北省幕阜山“三稀”矿产锂铍等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进行成矿规律与预测。
对幕阜山“三稀”锂铍金属矿产资源成矿背景简述,通过对矿产分布特征,“三稀”锂铍金属矿典型矿床特征,以及成矿条件分析完成成矿规律的分析。
最后,对其进行成矿预测,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矿产勘察水平。
关键词:矿山开采;成矿规律;前景预测;三稀矿产;战略性开采;锂铍矿产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21-0085-2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ediction of strategic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suchas lithium beryllium in Mufushan, Hubei ProvinceXUE Zhe, YANG Bin, LI Wei, GAO Fei(The Four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ubei Geological Bureau, Xianning 437100,China)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often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nd 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also different. Therefore, the metallogenic law and prediction of strategic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such as lithium beryllium in Mufushan, Hubei Province are carried ou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metallogenic background of Mufushan "three rare" lithium beryllium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completes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ine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ypical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rare" lithium beryllium metal ore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Finally, the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is carried ou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mineral exploration in China.Keywords: mining;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Prospect forecast; (III) rare minerals; Strategic mining; Lithium beryllium minerals幕阜山跨越湖北省通城县—通山县—江西省武宁县,海拔1596m。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摘要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的变化,建立基本的成矿模式,并且根据隐伏矿床预测的工作方法开展区域成矿预测。
关键词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隐伏矿床预测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107-021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小秦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山脉,气候温和,降水充足,矿物资源丰富。
宏观小秦岭全区,中部地层较新、北部及南部较老,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向斜构造,其核心部位乃是古生界浅变质岩层系,属于典型的冒地槽海相沉积变质岩,翼部是元古界火山沉积岩,为标准的优地槽海相火山沉积岩系。
地壳发展不同阶段,在不同大地构造性质的构造层中,赋存不同类型的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地洼阶段,在空间上,成矿作用贯穿三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层。
小秦岭地区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金属矿产包括有金、银、硫铁矿、铜、汞、镉、铊、镓等。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矿田的分布位置属于华北地台西南缘豫西断垄,其总体褶皱形态呈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
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太华群,太华群为一套基性火山属于沉积变质岩系,在金矿的矿源层中泥盆系主要是灰岩为主其次是石英片岩、角岩化板岩、泥灰岩、石英岩等;石炭系的灰岩、泥灰岩,这些为小秦岭地区主要含金层位。
上列层位成为小秦岭地区沉积在造型以及海相沉积型金矿床形成的雏形。
小秦岭地区的矿源体包括安山岩、斜长角闪岩、闪长岩、凝灰岩、似斑状花岗岩以及正长斑岩等。
2 隐伏矿床预测方法隐伏矿床的工业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外漏与地表面的矿床储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探寻矿藏的重点放在寻找隐伏矿以及难以被人认识的矿床上方面。
许多矿床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就需要我们对隐伏矿床预测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或地质体的规模、产状及空间变化规律,分析推测其延深情况,编制具有较高水平的地质预测图,可以有效缩小深部找矿靶区(prospecting target)的范围。
找矿勘探中成矿规律图与成矿预测图的编绘[导读]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图编绘成矿规律图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对矿床形成特点的综合分析,清楚地反映出矿化与各种地质因素的关系,阐明编图范围内矿化发育的主要规律。
成矿规律图的编制,要经过科学分析和整理全部矿产资料和各种矿化现象资料的主要成果,根据矿床的成因和分布特点,结合控制成矿的各种地质因素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用特定的色线圈出构造成矿单元。
(一)内生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图编绘成矿规律图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对矿床形成特点的综合分析,清楚地反映出矿化与各种地质因素的关系,阐明编图范围内矿化发育的主要规律。
成矿规律图的编制,要经过科学分析和整理全部矿产资料和各种矿化现象资料的主要成果,根据矿床的成因和分布特点,结合控制成矿的各种地质因素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用特定的色线圈出构造成矿单元。
1.内生金属成矿规律图的底图,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构造地质图、构造岩相图或构造体系地质(岩相)图。
2.将矿产分布图上的主要矿床、矿点按其规模、成因和矿物成份(或含矿建造)、产状、成矿温度、深度、生成时代以及矿床与构造关系等要素,用特定符号表示在图上,其中的重点是成因和矿物成份(或含矿建造)、规模及生成时代。
3.通过成矿规律分析划分成矿单元。
成矿单元的划分,过去我国有的单位曾划分到六级可供参考,见附表Ⅷ-12(其中不包括全球性的成矿域、成矿省或成矿系)。
对于中比例尺图主要以3~4级为基础划分到5级(个别到6级)。
考虑到这种划分:主要是按传统地质学的观点,结合我们工作的具体情况,建议暂按5级,如附表Ⅷ-13,亦不包括全球性的大成矿单元。
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可行,希同志们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
4.以代表主要矿种的色线或代表所有重要矿种之不同颜色相间组成的具一定符号的直线或曲线表示不同等级的成矿单元。
如高级与低一级的成矿单元相重合时,则高级成矿单元内套低级成矿单元的线条。
如成矿单元界线与主要断裂构造线重合时,成矿单元界线应划在断裂的一侧。
一、引言1.1 目的根据水湘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产分布、矿床类型特征,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编制成矿规律图及成矿预测图,优选预测靶区,并对优选的靶区进行详查设计。
1.2 要求编制水湘圩地区矿床(点)特征一览表;编制水湘圩地区A-A'地质剖面图(1:5万)(见附表1-1)和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图(见附表1-2)及水湘圩地区成矿预测图(1:5万)(见附表1-3);编写实习报告:《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靶区优选报告》。
1.3 自然地理及前人工作概况水湘圩地区为水系发育的山区,区内山川走向均大致呈南北。
中部为切割十分剧烈的高山区,海拔在1100m以上,山势陡峻,坡度可达25-40度,残坡积物为厚度不大于1-2m并有少许基岩碎块的黄褐色亚粘土。
东、西和南部则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较缓。
在砂页岩分布区,残坡积物仍为夹杂着少许基岩碎块的黄褐色亚粘土,单厚度大于3m,有的局部可达10m以上;灰岩分布区,卡斯特地形发育,残坡积物则为红色粘土,其厚度为0-10 m不等。
本区属温带气候,温暖潮湿多雨。
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2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一般为6-7℃,但在山势高峻处的气温则要普遍偏低甚多。
年平均降雨可达1500m左右,大多集中在3-8月,其中以5月和6月降雨量为最大。
区内植物茂盛,灌木丛生,中高山区和丘陵区均有竹林零星分布。
本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尤以中高山区更为突出,区内除已经开采的矿山人口较多外,水湘区,黄圩和大圩则为仅有的几个居民聚居地。
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瑶族等少数民族。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为水稻和薯类。
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数手工业作坊和小型商业网点。
由于山区丰富水利资源的逐步利用,已修建了小型水电站,渔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XXXX年,某地质队曾在本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进行了同比例尺的地面磁测、地面伽玛测量、重砂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综合方法找矿工作。
4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的找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严 瑞(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 库尔勒 841000)摘 要:由于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地质结构比较复杂,至今没有明确该地区金矿找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为此提出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的找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对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的找矿方向、找矿深度以及找矿岩石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找矿规律;成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6-0042-2收稿日期:2021-03作者简介:严瑞,生于1989年,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液体钾盐、矿产勘查。
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辖县北部,东经83°36′~86°45′,北纬35°15′~37°24′。
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高山与盆地相间,地形地貌多样,平均海拔为3642m,区域内最高点为东昆仑山的米孜塔格峰,海拔为6592m。
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内河流比较发育,主要河流有米兰河、塔里木河、塔特勒克布拉克河,年总径流量为9.26亿立方米[1]。
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56℃,年相对湿度为35.26℃,年平均蒸发量为2315.4mm。
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多达45种,矿产地接近160处,其中主要以金矿为主,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大型金矿为26处,中小型金矿有29处,金矿储量较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2]。
由于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地质环境比较恶劣,经常发生地质灾害,导致目前还没有明确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以及成矿特征,为此提出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的找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为新疆若羌县北山地区金矿开采活动开展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成矿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一、引言成矿规律是研究地球上成矿作用发生的规律性规律,并对矿床的形成与演化进行预测的学科。
通过对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成矿规律的研究内容。
二、地质特征与矿床类型1.地质特征地质特征是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涉及地质构造、岩石成因、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地质特征对于矿床形成的条件以及成矿作用的机制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地质特征的分析,可以识别出矿床的类型和成矿规律。
2.矿床类型矿床类型是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和核心之一。
根据成矿作用的性质和条件,矿床可以划分为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岩浆矿床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规律和特点。
三、成矿过程与成矿因素1.成矿过程成矿过程是研究成矿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矿质组分改变、岩石圈物质转化、流体运移富集等多个环节。
成矿过程的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机制和路径。
2.成矿因素成矿因素是影响矿床形成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它包括地质因素、地球化学因素、地球物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成矿因素的研究是成矿规律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为勘探找矿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
四、成矿模拟与预测1.成矿模拟成矿模拟是通过建立合理的成矿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来模拟矿床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通过成矿模拟,可以预测矿床的形成过程以及矿床中矿物的分布和富集。
2.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和矿床地质特征,利用各种勘探手段和技术,对矿床的存在与分布进行预测。
成矿预测是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合理规划勘探区域以及提高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五、成矿规律与矿产资源开发成矿规律的研究对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理解矿床形成的规律和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
成矿规律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查效率,减少勘探风险,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结论成矿规律作为矿床形成和演化的研究领域,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成矿规律知识点归纳总结成矿规律是指在地球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和于地表的物理-化学活动过程中,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分布规律。
成矿规律对矿床的预测、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成矿规律的基本概念、构造成矿规律、岩浆成矿规律、热液成矿规律以及沉积成矿规律等方面对成矿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一、成矿规律的基本概念1.成矿规律的含义成矿规律是指在地球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和于地表的物理-化学活动过程中,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性的分布规律。
成矿规律是一种对成矿现象、成矿过程以及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现象和规律性分布进行总结和归纳的理论规律。
2.成矿规律的特点成矿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律性和局部性。
普遍性是指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能够发现一定的成矿规律;规律性是指成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现象和分布规律;局部性是指某些成矿规律只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够发现的规律。
3.成矿规律的研究目的成矿规律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成矿现象和成矿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现象,为矿床的预测、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对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构造成矿规律1.构造成矿规律的含义构造成矿规律是在地壳构造运动的作用下,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构造背景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规律性现象和分布规律。
2.构造成矿规律的特点构造成矿规律具有明显的构造控制作用,矿床的产出与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构造成矿规律主要包括断裂成矿、褶皱成矿和地壳运动成矿等。
3.构造成矿规律的研究意义构造成矿规律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构造运动对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为构造地质条件下的矿床预测、勘探和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三、岩浆成矿规律1.岩浆成矿规律的含义岩浆成矿规律是指在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过程中,矿物和矿石在一定的岩浆条件下形成的规律性现象和分布规律。
2.岩浆成矿规律的特点岩浆成矿规律具有岩浆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矿机制,主要包括火山岩浆成矿和侵入岩浆成矿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