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术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岐山县医院内四科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适应证】1.各种原发肾脏疾病诊断不清或病情变化时;急性肾炎伴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2.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无法确诊或病理资料可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
3.急性肾衰病因不明或肾功能急剧衰退原因不清时。
4.移植肾肾功能减退,排异反应或疑心原发病在移植肾复发时。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精神病或不合作,孤立肾,小肾。
2.相对禁忌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积脓,肾肿瘤,肾动脉瘤,多囊肾或大囊肿,肾位置过高或游走肾,慢性肾衰,过度肥胖,重度腹水,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怀孕,年迈。
【操作方法】1.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厘米厚硬枕,把肾推向背侧。
kaoyii2.穿刺点定位,消毒,铺手术巾,逐层局麻。
3.用腰穿针逐层刺入,直到肾被膜,记录针刺深度。
4.在穿刺点用手术刀划一小口,将穿刺针刺入,参考进针深度,观察针尾隋呼吸摆动时,令患者屏气,快速刺入2~3厘米,迅速拔针。
5.观察肾组织有无肾小球,压迫伤口2分钟,包扎伤口,捆绑腹带。
【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肾功能,备血,作双肾B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注射维生素K,术前给小剂量镇静剂。
2.术后观察:术后睡硬板床3天,严格卧床24小时,仰卧位6小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尿液。
3.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血尿不止可用垂体后叶素;肾周血肿继续增大,须行手术结扎止血。
腹膜透析管插植术操作常规-操作指南腹膜透析管插植术【透析管插植方法分两类】1.穿刺植管。
2.外科手术植管,此又分为直视及非直视两种。
【透析管插植位置的选择】腹直肌旁或腹中线脐下2~3cm。
腹直肌旁、接近髂前上嵴至脐连线中点〔近麦氏点〕或麦氏点对侧相应部位。
【穿刺植管术】1.病人准备:穿刺前灌肠、排空膀胱或放置尿管,备皮。
2.掌握管蕊针穿刺方法。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肾脏是一对蚕豆形的器官,位于腹膜后腔脊柱两旁。
正常成年人每个肾脏重约100~150g;大小约11×6×2.5cm,左肾略大于右肾。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泌尿功能,通过生成尿液,排出机体的代谢终产物。
(如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尿素,核酸代谢产生尿酸,肌肉肌酸代谢产生肌酐等)以及摄入量超过机体需要的物质,(药物、添加剂,外源性异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还参与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功能。
肾脏病变直接影响上述的功能。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renal puncture)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肾脏病的病因诊断,病变程度,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着重大意义。
它能阐明临床症状相同的肾脏疾病不同的病变性质和不同的病理类型,从而指导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肾活检有三种方法:开放性肾活检,经静脉肾活检及经皮肾穿刺活检。
本文介绍经皮肾穿刺活检方法。
一、适应证(一)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疑为急进性肾炎时,应尽早行穿刺检查。
(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8周无效时行肾穿刺,根据病理类型进行治疗。
(三)无症状性血尿或尿蛋白持续 >1g/24h,诊断不明时。
(四)临床怀疑继发性或遗传性肾病而又无法确诊时如肾淀粉样变,红斑狼疮、多发性神经周围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临床实验室检查无法确定其病因时。
(六)移植肾在遇到以下情况时可行穿刺检查。
1.肾功能明显减退而原因不明时。
2.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于4周时常规行肾活检,以便及早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
同样当抗排斥治疗失败,应及时行移植肾活检。
3.严重排异反应需决定是否切除移植肾时。
二、禁忌证(一) 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患精神病不能配合操作。
孤立肾、后天性一侧肾功能不全,固缩肾或小肾。
(二) 相对禁忌证活动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肾周围脓肿,肾脏动脉瘤,肾脏肿瘤,肾脏大囊肿,游走肾,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手术穿刺部位皮肤(腋后线12肋下)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皮肤病。
2、观察伤口周围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3、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皮肤准备时若发现手术穿刺部位皮肤(腋后线12肋下)病变及时通知医生。
备皮范围:上起乳头水平,下至耻骨联合,前后均过正中线,并剃除阴毛。
3、术前教患者练习卧手术体位:俯卧位,腰腹部垫高。
告知患者此体位在术中可能引起胸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血压变化。
4、指导患者练习屏住呼吸,防止在肾穿刺过程中随着呼吸运动而影响穿刺的准确性。
术后护理1、按泌尿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肾造瘘管周围敷料如有渗血、渗尿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3、将肾造瘘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受压、弯曲,保持引流管通畅。
遵医嘱术后夹管2小时后开放。
引流液的颜色一般为澄清或淡红色,如有鲜红色血性液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观察术后肾功能情况,遵医嘱记录24小时引流量及尿量。
4、放置支架管患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身体过度弯曲。
5、注意收集尿液中排出的碎石,及时送检做结石成分分析。
【健康教育】1、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尿量达到1500ml以上。
2、尿路结石治愈后3—6个月,必须例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或腹部X光平片检查。
3、指导患者收集结石并做结石成分分析,确定结石类型,以便进一步治疗,预防结石复发。
结石收集的方法是:每次小便排入痰盂内,待尿液沉淀后将沉底的结石颗粒或粉末取出,用水泡洗干净,晾干后,放入容器内送检。
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指导饮食。
具体方案如下:草酸钙结石:少食菠菜、甜萝卜、茶、巧克力、各种干果(松子、核桃、栗子、花生等)、草莓、大黄、麦麸。
尿酸结石:少食动物内脏和酒类。
限食肉、鱼类,每日不超过100克。
少食花菜、蘑菇。
磷酸镁铵和碳酸钙混合结石:控制尿路感染。
服用食醋,酸化尿液。
磷酸钙结石:少食南瓜子、咖啡、浓茶。
第一章经皮肾活检术肾活检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手段。
它不仅用于自体肾或移植肾的病理诊断,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
此外,它还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临床常用的肾活检方法为经皮肾活检术。
经典的经皮肾活检方法为负压吸引法。
目前,临床常用实时超声波引导,因能更准确地定位肾脏穿刺点以及肾活检进针途径,使出血等并发症大幅度减少。
然而肾活检依然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取材仍有局限性,不同的病程阶段肾活检的价值也不同,因此,在临床上应严格掌握肾活检适应证。
【操作者资质】主管医师以上。
【操作场地】肾穿室。
【设备要求】超声仪、穿刺引导探头、穿刺针、穿刺枪及必要的消毒设备。
【适应证】凡有弥漫性肾实质损害,包括原发或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性疾病等,其病因、病变程度、治疗和预后等问题尚未解决或不明确者,均为肾活检的适应证。
1.肾病综合征。
2.肾炎综合征。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4.各类持续性无症状尿检异常(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
5.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减退。
6.非单纯肾后(梗阻)因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减退,且肾体积未完全萎缩(超声波测量肾长经:男性≥90mm,女性≥85mm),且正常肾结构未完全消失。
7.移植肾肾活检:各类非外科因素导致的移植肾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延迟恢复、并疑有肾小管坏死、药物性肾中毒、慢性排异反应以及复发、新生或带入的肾小球疾病。
【禁忌证】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综合考虑。
1.明显出血倾向和/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2.活动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肾结核等。
3.多囊肾。
4.孤立肾。
5.较大的肾肿瘤。
6.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者。
【操作步骤】1.患者准备(1)明确肾活检适应证后,应向患者解释肾活检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并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其顾虑,争取最佳配合。
(2)同时向患者或/及其亲人或监护人说明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可能引起的各类并发症,解释交待相关注意事项。
肾脏穿刺的有关注意事项目前,规范的肾脏病诊断应包括临床诊断(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和病理诊断(如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等)。
通过肾穿刺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病理类型;根据病理变化、病理类型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判断疾病预后;通过重复肾活检,探索肾脏疾病发展规律,修正治疗方案;丰富临床病理资料,发现新的肾疾病。
因此,肾脏病理诊断是决定治疗方案、推断疾病预后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肾脏穿刺是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必须手段。
肾脏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其注意如下事项:一、穿刺术前准备肾脏穿刺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血常规、血型检查(必备检查);尿常规、尿相差镜检;2.病毒学指标检查:乙肝六项或HbsAg、抗HIV(必备检查);3.生化指标检查:肝肾功能(肾功能为必备检查);4.凝血功能检查:PT、PTA、APTT、FIB(必备检查);5.双肾B超检查了解肾脏大小、位置、形态和结构;6.向病人及家属认真解释肾穿刺病理检查的意义和可能的并发症,解决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请病人及家属在肾穿刺同意书上签字;7.向病人交代肾穿刺的程序、如何合作,教会病人练习憋气(大于15秒),并练习卧床排尿;8.肾穿刺前3天起口服维生素K4 8mg tid;或术前一晚及当日晨各肌注维生素K1 10 mg;并停用抗凝、血小板解聚药及活血化瘀中药;9.女性患者穿刺时若在月经期,入院即予黄体酮20mg肌注,直到肾穿后次日;10.肾穿刺前一天认真填写好病理申请单,不得漏项;11. 肾功能异常者肾穿刺前半小时肌注“立止血”1 KU;12.肾穿刺前半小时嘱病人排空膀胱,测量血压、脉搏;特殊注意事项具有下列情况的病人,需经认真讨论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后才能进行肾穿刺:①Cr>3 mg/dl;②有出血倾向;③有顽固严重高血压史;④有较重心脑血管并发症。
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1例肾病综合症患者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护理难点我们采取了饮食,预防感染等针对性护理措施。
经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嘱其相关注意事项后暂予出院。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护理;肾穿刺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1.73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
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现就所在科室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程××,男,46岁,因“双下肢浮肿一年余。
”于2011-2-14收入本区。
患者发病以来伴乏力,间有下肢抽搐,未监测血压,未发现血压升高,无长期发热,无皮疹,无关节肿痛,小便解泡沫尿。
既往史:2年前起出现口干,多饮症状,自诉尿量不多,未予重视,否认其他慢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查:生命体征T:37℃,P:75次/分,R:20次/分,Bp:123/83mmHg,Wt:70kg,H:158cm,双下肢水肿。
面色潮红,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4次/分。
辅助检查:查尿常规:红细胞529.1/ul,白细胞114/ul,尿蛋白5.0g/l,生化:肌酐218.umol/L,尿素氮6.6mmol/L,泌尿系B 超:未见异常,患者于2011-2-16日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新月体型IgA 肾病。
同时予激素+ctx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尿量,血压等情况,给予利尿对症治疗。
2011-2-21患者一般情况可,无特殊不适,双下肢轻度浮肿体重65kg,余查体未见特殊。
1 / 4下载文档可编辑
第十七节 肾穿刺术护理常规
肾穿刺术是目前较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它是通过穿刺取适量
肾组织做病理活检,已确定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对协助肾实质疾
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肾穿刺术可经皮肾穿刺或开放性直视穿刺,普通肾脏患者或
肾移植后怀疑有排斥反应的患者一般进行经皮肾穿刺术。在术中
需对肾脏进行活检或进行开放性穿刺术。
一、 评估要点
二、 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患者担心疾病和穿刺术活检并发症有关。
2、舒适改变 与穿刺及要求平卧24小时有关。
3、潜在并发症
三、 护理措施
1、肾穿刺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1)
向患者解释说明肾穿刺的目的和意义、肾穿刺的方法、肾穿前后
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欣然接受,又不盲目乐观。
2)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根据病人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
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
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关心和支持,促进患者间相互交流沟通,解除
思想顾虑。
(2) 术前训练
2 / 4下载文档可编辑
1)
训练患者屏气:术前向患者说明屏气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的
俯卧方法并进行屏气练习,有利于术中更好配合医生穿刺。
2)
训练患者床上排便:患者术后需卧床24小时,术前需练习排便、
排尿。
(3) 术前常规准备
1)
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
等,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出血倾向及肾功能水平,了解肾脏大小、
位置及活动。
2)
术前用药:术前应停用双嘧达英和丹参等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免
诱发出血。
3)避免患者受凉感冒,女患者避开月经期。
4)
患者术前皮肤清洁,更换患者衣服,排空大小便,将盐袋带入穿
刺间,以便术后患者送回病房的途中压迫伤口。
5)
床单准备:为患者更换床单,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装置以及吸
水管、温开水、便器。同时备好贴有标签编号有序号的3个透明
塑料尿杯,以备术后留取3次尿标本送检。
2、肾穿刺后护理
(1) 常规护理内容
1)生命体征观察
① 术后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
② 必要时术后24小时持续低流量给氧。
2)穿刺部位观察
3 / 4下载文档可编辑
① 有无肿胀,局部包块。
(2) 活动与体位
1)
术后24小时:仰卧位,头下垫枕,保持平卧24小时,不可下床。
穿刺后立即用手指按压穿刺部位5~10min后用盐袋压迫穿刺部
位,继续压迫止血6~8h(移植肾穿刺需手掌压迫止血30min,不
要有盐袋)
2)术后24小时后:鼓励四肢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3)术后1个月内
①
24h后如无异常可下床活动,避免突然弯腰、碰撞及使用腹压等
动作。
②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3) 排尿情况及尿液性质的观察
1)观察排尿情况,预防尿潴留
① 鼓励患者多饮水。
② 观察术后2~3h内的排尿情况,是否有排尿困难。
③ 诱导排尿
2)观察尿液性质及量
① 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②
了解有无肉眼血尿、有无血凝块、尿色是否清亮、有无浑浊和絮
状物。
③ 记录每次排尿时间。
④
如有肉眼血尿者应延长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同时密切观
4 / 4下载文档可编辑
察有无其他不适。
(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5) 饮食护理
1)种类
① 进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② 进食适量水果蔬菜,防止大便干燥,避免增加腹压而诱发出血。
2) 量
① 少食多餐。
②
③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
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