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王庙大桥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牛王庙大桥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牛王庙大桥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牛王庙大桥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牛王庙大桥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总体风险评估

1.1概述

1.1.1评估目的

为加强K59+935牛王庙大桥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牛王庙大桥整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按照总承包项目部的要求,对桥梁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本次对牛王庙大桥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如下:

(1)对牛王庙大桥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估。

(2)为牛王庙大桥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3)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1.2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7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4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发【1999】第154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2)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如下:

《牛王庙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牛王庙大桥工程详勘节段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牛王庙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牛王庙大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

(3)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工程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C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工程砼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公路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TJ064-98)

《公路工程水文勘查设计规范》(JTGC30-200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1.1.3评估范围

本案例对牛王庙大桥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1.1.4评估原则

本案例将按国家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规模

K59+935牛王庙大桥位于河南省辉县,跨越天然排水山坳。K59+935牛王庙大桥交角900,桥梁全长277.6米,桥面净宽2*11.75米。上部结构19*3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下部构造:桥墩为空心墩、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按车速100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26米,桥梁宽度12.75米,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牛王庙大桥是鹤辉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单位工程,鹤辉高速的顺利开建,加强了河南与山西两省的联系,加快了山西煤炭进入河南,对促进两省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1.2.2地形地貌

桥址区为低山山地沟谷地貌,地势起伏较大,两岸岸坡较陡,为“V”型谷,无地表水和地下水。

1.2.3气象特征

桥位区域为河南省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高温,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

年平均气温13.8oC,元月最冷,平均气温-1.0o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oC,历年最高气温42.5oC,最低气温-18.4oC,无霜期年平均209天,最长259天,最短190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576.5mm,年最大降水量1224.5mm,最小降水量318.9mm,年际最大变化量905.6mm。年内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3.5%,并多暴雨。最大24小时降雨量177.6mm,而12月至次年2月,3个月降水量仅占2.2%。

1.2.4水文条件

本桥为谷架桥,不受水文条件控制,只有在降雨时才产生流水。

1.2.5工程地质

牛王庙大桥桥址区低山山地沟谷地貌。桥区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厚层角砾状灰岩,灰岩深灰色,细晶质,角砾为原生角砾,灰色,肉红色,岩层产状平缓,倾角8o,强风化到中风化。沟中局部表层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层,碎石主要成分为石灰岩。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强风化角砾状灰岩【fao】建议取800kPa,qik建议取120kPa。中风化角砾状灰岩【fao】建议取1000kPa,frk建议取20kPa。

1.2.6施工组织方案

(1)基础施工

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桥台处桩顶为台盖梁,柱式墩桩顶为系梁,空心墩桩顶为承台。

钻孔灌注桩采用冲击钻正循环成孔工艺施工,钻孔桩钢筋笼采用整体吊装,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承台和系梁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组合钢模板模注混凝土,施工承台时,混凝土由溜槽入模。

基础施工工期: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共6个月。

(2)柱式墩柱施工

墩台身钢筋在加工棚集中下料,现场绑扎成型,用吊车配合安装,墩身钢筋与基础预留联接筋焊接并做好盖梁预留筋的施工。

柱式墩模板采用定型圆柱钢模板,根据本合同段桥梁立柱高度选用5m、2m、1.5m、组合,模板采用场外拼装,利用50T汽吊整体一次就位。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砼采用汽吊配吊斗或砼地泵车进行分层浇筑,有柱间系梁的分两次进行浇注,没有柱间系梁的一次性浇注。

柱式墩施工工期:2012年9月中旬至2013年4月中旬,共7个月。

(3)空心墩施工

墩台身钢筋在加工棚集中下料,现场绑扎成型,用塔吊配合安装,墩身钢筋与基础预留联接筋焊接,整个墩身钢筋分节段绑扎成型。

模板采用翻升方式施工,翻升模板由两节大块模板(外模采用钢模板、内模采用竹胶合板)与支架、内外钢管脚手架工作平台组合而成(施工中随着墩柱高度的增加将支架与已浇墩柱相连接,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施工时第一节模板支立于基顶,第二节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段模板上。当第二节混凝土强度达到3MPa以上、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l0MPa

以上时,拆除第一节模板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上脱模剂后,用塔吊和手动葫芦将其翻升至第二节模板上。此时全部施工荷载由已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土传至基顶,依此循环,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砼采用塔吊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每段一次性浇注。

空心墩施工工期: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中旬,共6个月。

(4)墩盖梁施工

由于本桥墩身教高,所以盖梁采用抱箍作为承重基础,在抱箍上加铺两道工字钢,工字钢上铺15*15cm方木,方木上铺设底模。

底模铺设好后,进行钢筋绑扎,钢筋在加工棚集中下料,用塔吊进行吊装,现场绑扎成型。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砼采用塔吊进行分层浇筑,一次性浇注完成。

盖梁施工工期:2012年12月下旬至2013年5月下旬,共5个月。

(5)箱梁预制及安装施工

本桥箱梁在K36+000左侧3号梁场集中预制,箱梁为30米后张法单箱箱梁,

箱梁安装采用炮车运到一侧桥台处,用事先安装好的架桥机由一侧桥台向另一侧桥台进行安装。

1.2.7工程特点与难点

(1)该桥计划工期为13个月,工期紧,施工组织难度大。

(2)施工场地有限,多道工序交叉作业,施工管理难度大。

(3)墩柱多为高墩,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控制难度大。

1.3总体风险评估

1.3.1总体风险评估思路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是指开工前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气候环境、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桥位特征、施工成熟度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桥梁工程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

根据《指南》推荐,牛王庙大桥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评估思路如下:

(1)现场踏勘,收集与整体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

(2)分析《指南》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否能较好地反映本工程的特点与难

点,如有不妥,可适当修正。

(3)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依次对各评估指标进行风

险赋值,并求和得出总体风险值。

(4)根据总体风险分级标准,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1.3.2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牛王庙大桥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六个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下表。

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3.3总体评估

1)风险赋值

(1)建设规模

K59+935牛王庙大桥交角900,桥梁全长277.6米,桥面净宽2*11.75米。上部结构19*30m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下部构造:桥墩为空心墩、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案例风险评估对象是全桥,该桥最大跨径为30米,属于小跨进,因此其所在分值区间为0~1分,但总长为277.6米,其所在分值区间为2~3分,在已建和在建的连续桥中,其总长度属于短的,因此最终确定其风险值为2分。

(2)地质条件

根据1.2.5中的地质条件,对照地质条件打分表,可以判断为“存在不良地质灾害,但不频发或存在特殊性岩土,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所在分值区间为2~3分。桥址区为低山山地沟谷地貌,地势起伏较大,两岸岸坡较陡,为“V”型谷,无地表水和地下水。桥区地层为奥陶系下统厚层角砾状灰岩,灰岩深灰色,细晶质,角砾为原生角砾,灰色,肉红色,岩层产状平缓,倾角8o,强风化到中风化。沟中局部表层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含

碎石粉质粘土层,碎石主要成分为石灰岩。地质条件复杂,对钻孔施工会造成影响。综上所述,风险分值为2。

(3)气候环境

桥位区域为河南省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高温,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据此可以判断气候环境条件属于“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分值区间为0~1分。

由于桥位处多发生高温、暴雨,将对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安全带来不利的因素,增大工程建设施工的难度。因此,估测其风险值为1分。

(4)地形地貌特征

桥址拟区为低山山地沟谷地貌,两岸岸坡较陡,为“V”型谷,地面标高414~473m,地势起伏较大。据此可以判断地质地貌条件属于“山岭区,一般区域”,分值区间为1~3分。

由于地形条件一般,对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安全影响不大。因此,估测其风险值为1分。

(5)桥位特征

桥位跨越“V”谷,施工期间禁止通行,可视为通航等级7级及等外,风险值取1分。

(6)施工工艺成熟度

我国至今已建成的各种类型的高墩柱连续桥几千座,对照施工工艺成熟度打分表,判断山岭大桥施工工艺成熟度类别为“施工工艺较成熟,国内有相关应用”,分值区间为

0~1分。

工程施工单位经验丰富,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已参与完成多做类似桥梁。综合考虑后,估测其风险值为1分。

2)风险分级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得:

R=A

1+A

2

+A

3

+A

4

+A

5

+A

6

带入数值,计算其总体风险分值为8分。

根据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如下表,判断其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于中

度风险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合同项目经理部 2013年6月20日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工程概况 ***************标段起止桩号K107+800-K118+000,全长10.2km。由*******承建。主要工程数量:互通一处,互通起止桩号为 K115+280-K116+900,长度1620米;桥梁5座,其中大桥4座,中 桥1座,共1385m,**大桥10×30m,**大桥5×30m,**大桥19× 30m,**大桥4×30m,**桥3×30m;涵洞34座,天桥1座。灌注 桩249根,30米箱梁176片,30米T梁228片。路基挖方 1574771m3,填方为2261655 m3,本桩利用649285 m3,远运861187 m3,借方750830m3。合同总造价2.57亿,合同工期20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6月1日,竣工日期2015年1月31日。 **大桥,桥梁全长577米,设计角度90度,上部结构采用19孔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台、肋板台、桩基础。8,9,10,11,12号桥墩采用空心墩,其余桥墩采用柱 式墩。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识别风险的思路很多,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调查评议为主。根 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解析

编制单位:深圳坪盐通道锦龙立交一标项目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颁布时间: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路桥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坪盐通道工程位于深圳市东部地区,基本呈南北走向连接坪山新区与盐田区,工程设计范围跨越坪山、盐田两区,北起坪山新区现状锦龙大道---中山大道交叉口,南至盐田区盐坝高速、规划盐港东立交,路线全长约11.24km,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80km/h,双向6车道,全线共设大型立交两座,特长隧道一座,(马峦山隧道、左右线隧道长度越7.9km),桥梁多座(桥梁总面积约12万㎡)。 (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 2、设计荷载: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4、桥面全宽: 5、斜交角: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2)奥陶系新岭组(O3x)

沙坝大桥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大桥概况 (1) 2.2地形地貌 (2) 2.3工程地质条件 (3) 3、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5) 3.1 评估过程 (5) 3.2 评估办法 (6) 4、评估内容 (6) 4.1总体风险评估 (6) 4.2专项风险评估 (9) 4.3 风险分析 (10) 4.4 风险估测 (15) 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17) 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18) 6、对策措施及建议 (20) 6.1 一般风险源控制 (20) 6.2 重大风险源控制 (20) 7、评估结论 (29)

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国交通部【2011.5】)。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6)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总监办的全管理要求 (7)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8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2.1大桥概况 上部结构左右幅均采用两联95+95米预应力砼连续钢构。左右幅全长均为200.4米,左幅桥梁起点桩号ZK69+067.800,终点桩号ZK69+268.200,中心桩号ZK69+168.000:右幅桥梁起点桩号YK69+096.800,终点桩号YK69+197.00O,中心桩号YK69+197.000。 下部结构:桥墩1号墩纵向由两片矩形空心薄壁墩组成,横桥向7.5米,顺桥向2.8米,两片墩间净距为7.4,墩身上端与箱梁0号梁段固接,下端与承台固接,1号桥墩承台采用,17.5*14.3米矩形承台,厚度为5米,承台基础各采用9跟直径2.1米钻孔桩,所有桩基安嵌岩桩设计,桩基分别嵌入中分化灰岩深度不小于7米且单轴极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宁乡县益娄高速心田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 工程 K8+198楚江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河南恒通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宁乡县益娄高速心 田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项目部编制日期: 2016年4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桥梁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主要设计标准 (3) 2.3地形地貌 (4) 2.4工地地质特征 (4) 2.5气候条件 (4)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4) 四、安全评估内容 (4) 4.1总体风险评估 (4) 4.2专项风险评估 (7) 4.2.1施工作业分解 (7) 4.2.2风险源检查 (7) 4.2.3风险源辨识 (11) 4.2.4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 (12) 4.2.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13) 4.3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15) 五、风险评估结论 (19)

概述 此次安全风险评估由“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对“K8+198楚江桥”工程的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K8+198楚江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II (高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专项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采用定性估测法,对一般风险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危害因素、事故类型。并依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桥梁工程的防控措施。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编制依据 (1)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施工合同协议书; (3)宁乡县益娄高速田心铺互通至流沙河连接线工程第四标段施工图设计; (4)《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5)《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6)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桥梁工程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桥梁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K8+198楚江桥为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起止桩号为K8+145.46~K8+250.54,全长105.04米。桥位平面处于直线上,桥面横坡为2.0%,路线纵坡为1.0%,桥与河流正交。 下部构造: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1.4米;桥墩采桩柱式桥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1.4米。 上部构造: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高0.95m,全桥共45片梁,其中边梁10片,中梁35片。 桥面铺装:桥面现浇层厚10cm钢筋混凝土。全桥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铺装。 伸缩装置:仅在0号和5#桥台处设GQF-C60伸缩缝,伸缩缝采用异型钢伸缩装置。2.2主要设计标准 大桥:105.04m/1座(K8+198楚江桥) 1、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2、桥梁宽度:净11.5+2×0.5m(防撞栏杆)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XXXX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6、《关于开展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7、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8、项目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文件 9、我项目部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 二、桥梁工程概况 1、基本设计情况: 裕溪河大桥是X026塔(岗)至江(坝)公路上的一座大桥,位于含山县与无为县分界河—裕溪河上,连接含山县运漕镇和无为县凤凰桥社区。主桥上部结构采用60+96+60米变截面连续箱梁;主桥桥墩采用实体式,下接承台,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过渡墩采用帽梁双柱接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为含山段12跨、无为段12跨3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帽梁接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台身接承台,承台下设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项目全长公里,包括桥、涵、路基、路面等工程项目,其中有大桥1座(长)。 2、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根据《安徽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000),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桥梁按Ⅶ度进行抗震设防。 桥梁设计宽度:引桥与路基同宽即净+2*米(防撞护栏),主桥:净12+2*米(人行道)。 桥梁斜交角度:0度 通航标准:根据通航尺寸论证,桥位处河流为Ⅲ级航道,主桥采用单孔双向通航,同行净宽不小于90米,净高不小于8米,最高通航水位:。 3、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余杭区鸬鸟镇2018 年“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工程 施 工 安 全 风 险 评 估 报 告 编制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浙江沪杭甬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余杭区鸬鸟镇 2018 年“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 0 一八年九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 2 - 二、风险评估 . ...........................................................- 2 - 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2) 1.1 评估对象 ........................................................- 2 - 2、评估目的 (2) 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 .............................................- 2 - 2.1工程概况 (2) 2.2主要工程数量 (2)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 .................................................- 2 - 3.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2) 3.2评估办法 (2) 四、公路工程风险评估 . ...................................................- 3 - 4.1总体风险评估 (3) 4.2专项风险评估 (3) 4.3风险分析 (5) 4.4安健环危害因素分析 (6) 五、活动风险源辨识 . .....................................................- 9 - 5.1活动风险等级划分 (9) 5.2风险等级判断 ......................................................- 11- 七、风险控制 . (11) 八、评估结论 . (12)

公路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 ××××阶段 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承担单位名称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 ××××工程 ××××阶段 安全风险评价报告 单位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人员: 承担单位名称及用章 承担单位资质证书名称及编号 平交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一、评估目得 (1) 二、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标准 (2)

四、地形、地貌 (4) 五、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4) 六、不良地质 (4) 七、主要工程数量 (4) 第三章风险评估程序与评估方法 (5) 一、风险评估过程 (5) 二、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6) (一)桥梁工程评估方法 (6) (二)高边坡工程评估方法 (14) 第四章总体风险评估 (32) 一、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32) (一)xxx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2) (二)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4) (三)x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36) (四)xxxxxxxxxxxx道桥总体风险评估 (37) (五)xxx体风险评估 (39) (六)xxxxxxxxxxxxx桥总体风险评估 (41) (七)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2) (八)xxxxxxxxxxx道桥总体风险评估 (44) 二、x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6) 三、XXXXXXXXXXXXXX总体风险评估 (47) (一)xxxxxxxxxxxxxx段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48) (二)Kxxxxxxxxxxxxxxxxx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49) (三)xxxxxxxxxxxxxx段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51) (四)xxxxxxxxxxxx路堑边坡总体风险评估 (52) 四、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 (54) 五、总体风险评估等级统计 (57) 第五章 xxxxxxxxxx专项风险评估 (58) 一、风险源辨识 (58) 二、风险分析 (60) 三、风险分类 (70) 四、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78) (一)深基坑施工风险估测 (78) (二)高墩施工风险估测 (80) (三)梁架设风险估测 (81) (四)人工挖孔(钻孔灌注)桩风险估测 (82) (五)现浇箱梁风险估测 (84) (六)xxxxxxx施工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 (85) 第六章 xxxxxxxxxxxxxx路堑边坡专项风险评估 (86)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隧道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地质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图设计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风险评估程序及方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隧道风险评估的总体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风险评估方法 (5) 五、风险源识别及确定风险因素....................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基本风险点清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风险评估内容及基本风险点归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风险控制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降低掉块风险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降低塌方风险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边仰坡垮塌风险控制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突水突泥风险控制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编制说明- 2 - 1.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3 - 2、工程概况- 3 - 2.1工程概况- 3 - 2.2工程环境- 4 - 2.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5 - 2.4 施工组织方案- 5 - 3、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8 - 3.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8 - 3.2评估办法- 9 - 4、风险评估- 9 - 4.1总体风险评估- 9 - 4.2专项风险评估- 11 - 4.3风险分析- 15 - 4.4风险估测- 19 - 5、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20 - 5.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22 - 6、风险控制- 28 - 6.1一般风险源控制- 29 - 6.2重大风险源控制- 35 -

7、评估结论- 52 - 8、按评估方案需增加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 54 -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编制说明 (1)《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4年5月】) (2)《污水管道工程风险评估及管理暂行规定》 (3)《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4)《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5)《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石井东南片区一期—均禾涌支涌周边污水管、永泰东区污水管、黄边~鹤边污水管、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石井东南片区一期—均禾涌支涌周边污水管、永泰东区污水管、黄边~鹤边污水管、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施工图设计文件 (8)黑龙江宇林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要求

1.1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1.1.1评估对象 评估对象为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石井东南片区一期—均禾涌支涌周边污水管、永泰东区污水管、黄边~鹤边污水管、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 1.1.2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石井东南片区一期—均禾涌支涌周边污水管、永泰东区污水管、黄边~鹤边污水管、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所属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及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1.1.3评估目的 对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石井东南片区一期—均禾涌支涌周边污水管、永泰东区污水管、黄边~鹤边污水管、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工程管道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其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种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集团路桥有限公司********项目部 安全风险评估 编制单位:项目部 编制人: 审批人: 编制时间: 颁布时间: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6、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 (三)、公路设计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 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3、隧道建筑限界: 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 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 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 7、隧道防水等级: (四)、桥梁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基准期: 2、设计荷载: 3、地震动峰值: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a)<0.05g,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6度设防; 4、桥面全宽: 5、斜交角: (五)、工程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1)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2)奥陶系新岭组(O3x) 奥陶系新岭组(O3x):主要由灰、黄灰色砂岩和灰绿色、灰黑色页岩组成,其中分布有石英岩脉,工程性质相对较好。 2、地质构造和地震动参数 隧址区位于绩溪复背斜的西北翼。由于该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岩层状况和地质构造尤为复杂。 本区地震活动不强烈,属于低烈度区,地震频率不高。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为Ⅰ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相当于原地震烈度<Ⅵ度区)。 3、水文地质特征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牛王庙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12年6月10日

牛王庙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鹤辉高速项目部三工区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2012年6月10日

第一章概述 弟—?早工程概况 弟二早总体风险评估 概述 1.1.1 评估目的 为加强K59+935牛王庙大桥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牛王庙大桥整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按照总承包项目部的要求,对桥梁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本次对牛王庙大桥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如下: (1)对牛王庙大桥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评估。 (2)为牛王庙大桥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3)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 1. 2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第7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4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2]第352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73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发【1999】第154号)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2)工程项目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如下: 《牛王庙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牛王庙大桥工程详勘节段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牛王庙大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牛王庙大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 (3)评估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C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公路垢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方案-(经典版)

深圳市龙岗区红棉路市政工程隧道工程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深圳市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站深交安监【2012】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为了加强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交通部于2011年5月颁布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后文简称“指南”),对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工作,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经过整体风险评估,对于3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等级的隧道工程,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红棉路隧道,在2012年底完成坳背路隧道拆迁之后,具备了隧道两端同时施工的条件,一端从隧道出口处下穿机荷高速掘进,一端在隧道入口处,向求水山掘进,目前,隧道入口定于6月份左右正式开始掘进,下穿机荷高速部分,由于以前未进行安全评估,虽然已经开工,仍纳入评估部分,文中重要语句,用加黑强调,一边阅读方便。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深圳市龙岗区红棉路西接布吉东西干道立交,东至龙岗中心城南通道,全长12.80公里,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Ⅱ级主干道。本标段工程为红棉路东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9+960~K11+360,设计道路长度 1.4公里,隧道衬砌采用复合式,初期支护以钢架、锚杆、钢筋网、喷射砼共同组成联合支护系统,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砼。 2、工程地质 线路原始地貌为低丘、台地及台地间沟谷地貌,隧道段地面起伏较大,表层多为坡、残积粘性土,强微风化砂岩,人工填土层及种植土层,隧道段下伏

强风化砂岩、强风化炭质砂岩。 3、水文条件 沿线的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与素填土及冲洪积砂层中,为上层滞水及潜水,在下伏基岩中赋存有裂隙水。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而变。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分解类腐蚀、无结晶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4、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主线,城市Ⅱ级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主线50km/h; 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 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20年,路面使用年限15年;交通等级:重交通; 抗震烈度:Ⅶ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防水等级:S8。 5、施工分段 下穿机荷高速段 左线:明洞42m,6级围岩:163m;右线:明洞43m,6级围岩:177m; 下穿求水山段 左线:465m,明洞:40m,5级围岩: 270m,4级围岩: 155m; 右线:500m,明洞:52m,5级围岩: 413m,4级围岩:35m。 6、隧道截面图1开挖断面图 开挖断面,高度最高位置11m,宽度,最宽位置为16m,顶部圆弧尺寸为

桥梁风险评估报告

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大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四月六日 目录

桥梁风险评估报告 1、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 (2)《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3)《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地质勘测报告》(4)大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要求 (5)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 (6)集灌路(集美北大道-G324线段)提升改造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 评估对象 评估的对象是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及其附属工程。 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为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及其附属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评估目的 对灌口中路跨线桥、1#人行天桥、2#人行天桥、3#人行天桥可行性、

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2、桥梁概况 桥梁概况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0+000段,线路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途经三社路、灌口中学、灌口人民法庭,终点桩号K2+段,线路总长。 跨线桥部分:根据规划设计,拟建工程沿线共设置一座跨线桥梁(仁安大桥),桥梁起止桩号K0+740- K1+080段,总长约340m,跨径30m,双向4车道,一侧宽为,设计荷载为公路—1级;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上部结构拟采用11*3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拟采用冲(钻)灌注桩。 人行天桥部分:根据规划设计,拟建工程规划有三座人行天桥, 1#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0+435,2#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1+520,3#人行天桥中心桩号为K1+950,呈“H”形状,桥梁长约,桥面宽约,桩型拟采用采用冲(钻)灌注桩。 地质概况: 跨线桥地质根据钻探揭露,拟建跨线桥原始地貌属残坡积台地,桥址区岩土层主要由填石①a、素填土①b、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全风化花岗岩⑤、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构成。本场区基岩风化层很深,基岩埋藏较深,未揭露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⑥顶板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述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一)、评估目的 *****工程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本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本次评估的目的是在对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措施,提高本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二)、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铜川市川口至青岗岭区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工程施工图设计》、《铜川市川口至青岗岭区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坚持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本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三)、评估内容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1、总体风险评估 *****工程开工前,根据山体、基石雕塑、河道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致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本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2、专项风险评估 当本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评估说明一、评估目的 本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找出公路桥梁施工危险源,完善工程安全事故预案预控预警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监控手段,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建设的安全。 为加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 座进 目进行评价,同时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价技术,确保评价质量,突出重点。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规模

本工程为351国道宣恩县椿木营至长潭河段改建工程02标段,施工桩号K48+000-K53+000,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桥梁宽度9米,主要工程项目:路基土石方,挡土墙,涵洞工程、大桥371米/3座。 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m,桥梁宽度9m,双向两车道建设。 , 八大公山,经一天门、鸡公岭、万岭山、东门关、自西向东凸起,将境内分成南北两部。全县最高点火烧堡海拔2014米,最低点(贡水与清江汇合处)海拔356米。境内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全县总面积的25.69%,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占47.12%,800米以下低山占27.19%。 项目区地处鄂西中低山区,地形南北狭长,贯通线途径地段地势变化很大。路线走廊带山峦叠嶂,绵延起伏,沟壑纵横。总体看,该段路线段内地形标高1723M

左右,属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区内植被发育,覆盖率较高。 三、气象特征 宣恩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 800 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 15.7℃,历年平均气温15.7℃,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4.6℃,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6.2℃;极端最高气温 40.8℃,极端最低气温 小时, 8 月为 次;低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旱与洪灾、冰雹及大风、秋季连阴雨、冬季低温冻害等。恩施地区为湖北省地质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塌、泥石流及洪灾多发的重要诱因。 四、水文地质 测区地处鄂西山区,地表沟谷发育,含水介质类型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地层赋水性差大,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本路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终审稿)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报告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一、编制依据 1、《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2、《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关于开展谷竹高速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文件。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功法成果等。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探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山岭隧道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隧道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GZTJ34合同段位于十堰市竹溪县,三座隧道分别为牛头山隧道、宴家隧道、关垭子隧道。三座隧道在本合同段相对集中,牛头山隧道与宴家隧道中间相隔80米,宴家隧道与关垭子隧道中间相隔150米,关垭子隧道出口位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其中牛头山隧道、宴家隧道左右线平面间距15~25米,为小间距隧道,牛头山隧道起讫桩号为K226+072~ K226+638,长565米,最大埋深91米;宴家隧道起讫桩号为K226+712~ K227+797,长1085米,最大埋深134米;关垭子隧道平面间距25米,起讫桩号为K227+945~K229+573,长1628米,最大埋深170米。关垭子隧道进洞口所在斜坡坡角26°,坡向为98~112°,岩层产状112°∠48°,坡向和岩层倾向组合关系为顺向坡,边坡较不稳定,洞口仰坡岩层为粉质粘土、强~弱风化片岩,成洞条件较差,对边坡稳定不利,易发生失稳、崩塌现象。 2、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宽24.5m,分离式路基宽12.25m 隧道净宽:10.25m 隧道净高:5.0m 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及涵洞均为1/100 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1、地形地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