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丰润给水厂工艺设计(2万吨)-任务书

丰润给水厂工艺设计(2万吨)-任务书

丰润给水厂工艺设计(2万吨)-任务书
丰润给水厂工艺设计(2万吨)-任务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

丰润给水厂工艺设计(2万m3/d)名称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起迄日期:20 年2月25日~ 20 年6月29日

设计(论文)地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发任务书日期:20 年01月11日

1. 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给水工艺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中、小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对取水工程、净水厂进行工艺设计。

培养学生从工艺流程选择、方案比较、施工方法、生产及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组合、布置、设计的工程设计思想。

掌握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2. 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内容

(1)取水工程

水源选择、取水方案及位置的确定、取水构筑物形式和设备设计计算并绘图。

(2)给水处理工程

净水厂厂址选择、水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建构筑物型式、尺寸及设备选择计算并绘图。

设计资料

(1)城市概况

丰润区系河北省唐山市所辖,改革开放使其地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商品优势,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先后被国家命名为粮食生产、花生出口等基地。2002年原“丰润县”与原唐山市“新区”合并后由县改区,更名为“丰润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也迅速增长。为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增长的需要,需建立新的供水工程。

目前,丰润区地下水资源已遭严重破坏,形成一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且仍在继续下降。境内有水库4座,4级以上河流5条,还乡河、陡河、泥河纵贯全境。目前滦河水已进入陡河水库,陡河水库位于丰润区东约10km处,该水库是一集发电、调节供城市用水及养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库,库容较大,水质很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城市供水水源。

(2)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及地形

丰润位于东经117°45′-118°21′,北纬39°32′-40°04′,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开发中心地带。102、112两条国道和京秦、唐遵两条铁路在区内交汇,京沈高速公路丰润出口和唐山新机场设在丰润近郊。丰润距北京、天津、秦皇岛均在140-150公里,距唐山市区22公里。距京唐港、秦皇岛港、天津港均为百余里。丰润北依燕山,中南部偎冀东平原,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洼地三类地区,海拔高度在1-648米之间。新建水厂距陡河水库约8km,给水厂地面标高27m。

2)气象资料

年平均: 10.8℃

最热月平均:25℃

最冷月平均:-5.5℃

②降雨量

年平均: 710mm

历年最大:1050mm

历年最小:260mm

日最大: 164mm

③相对湿度

年平均: 52%

历年最高: 82%

历年最低: 33%

④最大积雪深度: 130mm

⑤最大冻土深度: 730mm

⑥年平均蒸发量: 110mm

⑦主导风向

冬季:北

夏季:南

⑧风速

历年平均: 2.6m/s

最大: 8.2m/s

3)工程地质及地震资料

地址结构为亚黏土及淤泥质黏土,地基承载力为:

亚粘土:1.2-1.5公斤/厘米2

淤泥质亚粘土:0.7-0.9公斤/厘米2

地震烈度为8度地区。

4)水文资料

①水位

历年平均 32.7m;

历年最高(1%): 38.5m;

历年最低(97%):28.7m。

②流量

历年平均: m3 /s

历年最高: m3/s

历年最低: m3/s

取水点最大端面平均流速: m/s

取水点最小端面平均流速: m/s

④含砂量

平均含砂量:0.18kg/m3

最大含砂量:3.00kg/m3

最小含砂量:0.02kg/m3

5)水质分析结果

表1水质分析结果

指标max min 平均指标max min 平均

温度/ 4 16 氰0.002 / /

色度/ / 13 砷0.002 / /

浊度3000 20 175 汞/ / /

PH 8.5 6.2 7.4 Cr6+ 0.05 0.002 0.03

硬度250 20 250 铅/ / /

Fe2+ 0.20 0.03 0.09 NH-N 0.22 0.08 0.10

Mn2+ / / / BOD / / /

铜/ / / COD 3.00 / 0.10

锌/ / / 大肠杆菌139845

氟 1.50 0.40 0.80 细菌总数8920

6)设计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在地下1.0米左右。

(3)设计水量、出水水质及水压的要求。

1)设计水量:2万m3/d。

2)出水水质

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水压

管网最大水头损失按0.294 MPa考虑。水厂出厂水压应≥0.58MPa,以满足最不利点处服务水头0.28MPa的要求。

城市用水逐日时变化如表2。

表2 城市用水变化情况K h=1.75

时间变化系数时间变化系数时间变化系数

0-1 1.10 8-9 7.04 16-17 4.24

1-2 0.70 9-10 6.69 17-18 5.99

2-3 0.90 10-11 7.17 18-19 6.97

3-4 1.10 11-12 7.31 19-20 5.66

4-5 1.30 12-13 6.62 20-21 3.05

5-6 3.91 13-14 5.23 21-22 2.01

6-7 6.61 14-15 3.59 22-23 1.42

7-8 5.84 15-16 4.76 23-24 0.79

设计原则

(1)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进行校核。

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及沉淀池排泥等方面。自用水量取决于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构筑物类型及原水水质等因素。城镇水厂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一10%,必要时应通过计算确定。

(2)水厂应按近期设计,考虑扩建可能。根据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对近期工程亦可作分期建造的安排。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原有设施的效能,并应考虑与原有构筑物的合理配合。

(3)水厂设计中应考虑各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及部分停止工作时,仍能满足用水要求。例如,主要设备 (如水泵机组)应有备用量。城镇水厂内处理构筑物一般虽不设备用量,但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可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提高运行负荷。

(4)水厂内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应本着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实际生产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性和设备供应情况,妥善确定,逐步提高。

(5)设计中必须遵守设计规范的规定。如果采用现行规范中尚未列入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则必须通过科学研究,证明确实行之有效后,方可付诸工程实际,但对于确实行之有效、经济效益高、技术先进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积极采用,不必受现行设计规范的约束。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

1)概述

①设计依据、设计范围②有关自然条件资料(气象、水文、水文地质)

③设计原则及设计特点

2)给水水源、取水泵站

①取水规模确定②地区水源情况及水源选择③取水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 (3) 第二章工艺流程确定和选择 (5) 2.1原水水质情况 (5) 2.2出厂水水质要求 (5) 2.3工艺流程确定设计水量 (4) 第三章设计水量 (6) 第四章混合设备计算 (6) 4.1混凝剂配制和投加 (6) 4.2投药系统 (7) 4.3加药间及储液池 (8) 4.4混合设备 (9) 第五章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11) 5.1絮凝池的选择 (11) 5.2设计水量计算 (11) 5.3平面布置 (11) 5.4过水孔洞和网格设置 (12) 5.5水头损失计算 (13) 5.6校核 (15) 第六章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7) 6.1沉淀池的选择 (17) 6.2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18) 6.3水力条件校核 (19) 6.4进水系统 (19) 6.5出水系统 (20) 6.6排泥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0) 第七章过滤设计计算 (22) 7.1平面布置 (22) 7.2设计水量 (22) 7.3设计参数 (22) 7.4滤池高度 (23) 7.5配水系统 (24) 7.6排水系统 (26) 7.7滤池各种灌渠计算 (27) 7.8冲洗水箱 (28)

第八章清水池设计 (30) 8.1容积计算 (30) 8.2清水池平面尺寸 (30) 8.3管道系统 (30) 8.4清水池布置 (30) 第九章消毒 (32) 9.1消毒剂和加氯点选择 (32) 9.2加氯量的计算 (32) 9.3加氯设备的选择 (32) 9.4加氯间与滤库的布置 (33) 第十章净水厂平面布置与工艺 (35) 10.1净水厂的平面布置 (35) 10.2净水厂的高程布置 (36) 参考文献 (39) 设计心得 (39)

给水厂课程设计

一.基础资料 1.1工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鳌峙塘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设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10+M)×104m3/d(M为学生学号的个位数字)。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3.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1.3.2地址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厂厂区现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的素填土层,并夹杂大量的块石,平均厚度为5米左右,最大层厚达9.4米,该土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构筑物的持力层,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减少构筑物的沉降变形,本工程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对填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桩体填充物为碎石,碎石粒径为2~5CM,桩径为400毫米,桩孔距为1M,按梅花形布置。 1.3.3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绝对最高温度38.2℃(94.7.2),绝对最低温度-0.5℃(57.2.11),年平均霜冻日3.6天,最多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8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主导风向东北(01班)、西南(02班)。 1.3.4处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给水厂设计总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4) 1.1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 1.1.1 总体目标 (4) 1.1.2 具体目标 (4) 1.2主要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4) 1.2.1 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4) 1.2.2 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 1.3 设计参考资料 (5) 1.4 设计成果 (5) 第二章给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 (6) 2.1 设计资料 (6) 2.1.1城市现状 (6) 2.1.2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6) 2.1.3水源水质资料 (6) 2.2给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7) 2.2.1 一般净水工艺流程 (7) 2.2.2 本设计净水处理工艺流程 (7) 2.3 给水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型式选择 (8) 2.3.3絮凝池 (9) 2.3.4 沉淀池 (10)

2.3.5 滤池 (11) 第三章主要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 3.1 加药间设计计算 (13) 3.1.1. 设计参数 (13) 3.1.2. 设计计算 (13) 3.2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 3.2.1设计参数 (15) 3.2.2 设计计算 (15) 1.设计管径 (15) 2.混合单元数 (15) 3.混合时间 (15) 4.水头损失 (15) 5.校核GT值 (16) 3.3 机械絮凝池设计计算 (16) 3.3.1 主要设计参数 (16) 3.3.2 计算 (16) 3.4沉淀设备的设计 (20) 3.5 滤池设计计算 (25) 3.5.1 计算依据 (26) 3.5.2 设计计算 (26) 3.5.3 校核强制滤速v′ (27) 4.5.4 滤池高度 (27)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生产类型: 大批大量生产零件图:1张其它资料: 三、上交材料1、零件毛坯图(A4)在零件图上添加加工余量并标注尺寸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3、夹具装配图1份 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四、设计时间全文结束》》年11月16日xx年11月29日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年级:xx级学生姓名: 许海芬学号: 六、具体设计任务1.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条件;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 1、1零件的作用零件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1)直径

30、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2)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费表面。(3)直径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4)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2、拟订工艺路线正确选择粗精加工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加工顺序。 2、1粗精加工基准选择精基准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直径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选择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直径30孔外轮廓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直径30孔,保证孔中心线与轴承座上端面平行度,直径30外轮廓面的面积较大,无交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2、2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表可知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 表1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 加工方案底面 IT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1总论 (3)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2基本资料 (3) 1.2.1水厂规模 (3) 1.2.3厂区地形 (3) 1.2.4工程地质资料 (3) 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4) 1.2.6气象资料 (4) 2总体设计 (4) 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4) 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4) 2.2.1药剂溶解池 (4) 2.2.2混合设备 (5) 2.2.3反应池 (5) 2.2.4沉淀池 (5) 2.2.5滤池 (5) 2.2.6消毒方法 (5) 3混凝沉淀 (5) 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5) 3.1.1溶液池 (6) 3.1.2溶解池 (7) 3.1.3投药管 (7) 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7) 3.2.1设计流量 (7) 3.2.2设计流速 (8) 3.2.3混合单元数 (8) 3.2.4混合时间 (8) 3.2.5水头损失 (8) 3.2.6校核GT值 (8) 3.3 反应设备的设计 (8) 3.3.1平面布置 (8) 3.3.2平面尺寸计算 (9) 3.3.3栅条设计 (9) 3.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0) 3.3.5各段水头损失 (11) 3.3.6各段停留时间 (12) 3.4 沉淀澄清设备的设计 (13) 3.4.1设计水量 (13) 3.4.2沉淀池面积 (14) 3.4.4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14) 3.4.5配水槽 (15) 3.4.6集水系统 (15) 3.4.7排泥 (16) 4过滤 (16)

4.1滤池的布置 (16) 4.2滤池的设计计算 (16) 4.2.1设计水量 (16) 4.2.2冲洗强度 (16) 4.2.3滤池面积 (16) 4.2.4单池冲洗流量 (17) 4.2.5冲洗排水槽 (17) 4.2.6集水渠 (17) 4.2.7配水系统 (17) 4.2.8冲洗水箱 (18) 5消毒 (19) 5.1加药量的确定 (19) 5.1加氯间的布置 (19) 6其他设计 (20) 6.1清水池的设计 (20) 6.1吸水井的设计 (20) 6.2二泵房的设计 (20) 6.3辅助建筑物面积设计 (20) 7水厂总体布置 (21) 7.1水厂的平面布置 (21) 7.2水厂的高程布置 (21) 8设计体会 (21) 参考文献 (21)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设计水质要求及水量计算 (1) 1.1 城市用水要求 (1) 1.2 设计水量的确定 (1) 2 给水工艺流程的选择 (1) 2.1 原水水质分析 (1) 2.2 给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2) 3 药剂的选择及其投加方式 (2) 3.1 混凝剂的选择 (2) 3.1.1 固体硫酸铝 (2) 3.1.2 液体硫酸铝 (2) 3.1.3 硫酸亚铁 (2) 3.1.4 三氯化铁 (3) 3.1.5 聚合氯化铝 (3) 3.1.6 聚丙烯酰胺 (3) 3.2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 (3) 3.2.1 重力投加 (3) 3.2.2 水射器 (4) 3.2.3 计量泵 (4) 3.3 消毒剂的选择 (4) 3.3.1 漂白粉 (4) 3.3.2 液氯 (4) 3.3.3 二氧化氯 (4) 3.3.4 臭氧 (4) 3.3.5 紫外线 (5) 3.4 消毒剂的投加方式 (5) 4 混合形式的确定 (5) 4.1 水泵混合 (5) 4.2 管式静态混合器 (5)

4.3 跌水混合 (5) 4.4 机械混合 (5) 5 水工构筑物的确定 (6) 5.1配水井 (6) 5.2絮凝池 (6) 5.2.1 隔板絮凝池 (6) 5.2.2 折板絮凝池 (6) 5.2.3 网格(栅条)絮凝池 (6) 5.2.4 机械絮凝池 (6) 5.3 沉淀池 (6) 5.3.1 平流式沉淀池 (6) 5.3.2 斜管(板)沉淀池 (7) 5.4 过滤设备 (7) 5.4.1 普通快滤池 (7) 5.4.2 双阀滤池 (7) 5.4.3 V型滤池 (7) 5.4.4 虹吸滤池 (7) 5.4.5 无阀滤池 (8) 5.4.6 移动罩滤池 (8) 6 水工构筑物参数设计 (8) 6.1 加药间的计算 (8) 6.1.1 溶液池容积W1 (8) 6.1.2 溶解池容积W2 (9) 6.1.3 投药管 (9) 6.1.4 搅拌设备 (9) 6.1.5 计量泵 (9) 6.1.6 药剂仓库 (9) 6.2 混合设备的计算 (10) 6.2.1 设计管径 (10) 6.2.2 混合单元数 (10)

某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给水厂设计说明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目录 给水处理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说明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原始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水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源水质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化水质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凝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毒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规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水量及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设计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水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混合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絮凝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沉淀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滤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净水厂的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厂高程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头损失计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计计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厂设计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

9 清水池 清水池的平面尺寸 清水池有效容积为: 4321W W W W W +++= 式中,1W —调节容积,m 3,取最高用水量的10%,1W =Q 1.0; 2W —净水厂自用水量的5%-10%,取10%,2W =11.0Q ; 3W —消防贮水量,m 3; 4W —安全用水,m 3,取200m 3; 1W =Q 10.0=1728017280010.0=?m 3 2W =11.0Q =1280128001.0=?m 3 3W =65373672001000036004103=-+???-m 3 最高时供水量31000024/1600005.124/m Q K Q h g =?== 水厂设计水量7200 24/16000008.1=?==aQ Q c 4W =1000m 3 4321W W W W W +++==17280+1280+3736+1000=23296m 3 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两个清水池,则每个清水池的容积是11648m 3,取清水池有效水深,则其面积为,平面尺寸为65×,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清水池超高。 管道布置 ⑴清水池的进水管 进水管流量为s ,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100,流速s ,1000i=; ⑵清水池的出水管 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照出水最大流量计: 24 1KQ Q =

式中 K —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5.2~3.1,设计中取5.1 Q —设计水量d m 3 s m h m KQ Q 3315.1540024 2/1728005.124==?== 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mm DN 1200,流速s ,1000i= ⑶清水池的溢流管 溢流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为mm DN 1100。在溢流管管端设置喇叭口,管上不设置阀门。出口设置网罩,防止虫类进入池内。 ⑷清水池的排水管 清水池内的水在检修时需要放空,因此应设排水管。排水管的管径按照2h 内将池水放空计算。排水管内的流速按照s m 2.1左右估计,则排水管的管径 m v t V D 31.12 .114.33600241164814.33600423=????=???= 设计中取为mm DN 1300。 清水池的附属设施 (1)集水坑 每个清水池设有一个集水坑,集水坑采用圆形,集水坑比池底低1m ,清水池的出水管和排水管都在此接出。 (2)导流墙 导流墙能促进新旧水量交替,清除死角,加强氯与水体混合,提高消毒效率及保证出水的必要措施。导流墙顶板砌筑到清水池最高水位,使顶部空间维持畅通,有助于空气流通,导流墙底部每隔设一个,共19个,在导流墙底部每隔m 0.2设置流水孔,尺寸120×120mm 。 (3)通风管 为便于清水使进出水管交替和适应水位高低的变化的需要,清水池顶应设置通风管,通风管直径为200mm ,每池设8个。 (4)人孔 人孔是人和池内设备等进出水池的通道,每个清水池设两个圆形人口,直径为1m ,设置在靠近溢流管和出水管处,以便于管道的安装和维修。

给水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设计任务与内容第一章一、设计任务及使用资料、设计题目13/d d=50000m 水厂课程设计;水厂日处理量为 2、设计任务与内容水厂课程设计的给排水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有: 复习和理解课程讲授的内容;1() (2)理论初步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3)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础技能;(、设计说明3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本课程设计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思想和工程观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提高运算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设计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和图纸二张。二、供水水质及水压水厂出厂水质统一按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虑。。,以满足接管点处服务水头水厂出厂水压为0.38MPa0.25MPa 取水工程第二章 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和净水工程两部分,其工艺流程如下:一级泵房水源自动加药设备取水头自流管 清水池配水池沉淀池普通快滤池絮凝池 二级泵房一、取水原则及构筑物 (1)、给水水原的选择原则 设计中水原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原则; 1 所选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卫生防护。 2 所选水源可使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3 所选水源具有施工条件; (2)、取水构筑物选型 根据所确定的取水位置,综合其位置的水深,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岸坡,河床的形状,河水含砂量分布,冰冻与漂浮物,取水量及安全度等因素确定选用河床式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形式。 河床式自流管及设集水孔进水井取水构筑物特点: 1 在非洪水期利用自流管取得河心较好的水,而在洪水期利用集水井上的进水孔取得上层水质较好的水; 2 比单用自流管进水安全可靠; 3 集水井设于河岸上,可不受水流冲刷河冰凌的影响; 4 进水头部升入河床,检修和清洗方便; 冬季保温,防冻条件比岸边好;5 2 二、取水泵站(一级泵站)、选泵(1)(三用一备)12sh-13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选择水泵的型号和数量,选用四台3,考虑到远期的-93-4H=36.4-29.5m 的水泵。电动机型号:流量Q=612-900mJQ/h扬程23量流用10sh-19A泵,所以选用一台Q=423.5mH=26m/h扬程的水发展所以选3册。,各泵的具体参数见给排水设计手册第Q=324-576m11/h扬程H=35.5-25m,管径2.0m/sL=3m。出水管流速为吸水管的流速为1.15m/s,管径为DN450mm,。吸水管选用铸铁管,压水管选用钢管。分别采用两条吸水管和两条L=627mmDN350mm,压水管。0.94m/s ,流速为的钢筋混凝土管,L=231.5m自流管选用d=500mm 、泵房布置2)(水泵机组的排列是泵房布置的重要内容,它决定泵防建筑面积的大小,机组的间距以不能妨碍操作和维修的需要为原则。;A=2.04m1 水泵凸出部分到墙的净距1;=3m(包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计算(百度文库)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姓名:吴一凡 班级:给排水0903 学号:U200916366 指导老师:陆谢娟

目录 一、总论 (2) 1-1 设计要求 (2) 1-2 基本资料 (2) 二、总体设计 (5) 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6) 三、混凝、絮凝 (6) 3-1 混凝剂投配设备设计 (6) 3-2加药间及贮液池 (9) 3-3 混合设备的设计 (10) 3-4絮凝池设计 (11) 四、沉淀池设计 (15) 五、滤池设计 (19) 5-1正常过滤系统设计 (20) 5-2反冲洗系统设计 (26) 5-3 反冲洗泵房设计 (28) 六清水池设计 (31) 七、消毒设计 (33) 八、二级泵房布置 (36) 九、处理构筑物平面设计 (36) 9-1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36) 9-2平面布置设计 (37) 9-3水厂管线设计 (38) 十、处理构筑物高程设计 (38) 10-1水头损失计算 (38) 10-2 处理构筑物高程确定 (39) 十一、水厂附属建筑物设计 (40) 十二、课设心得 (42)

十三、参考文献 (43) 一、总论 1-1 设计要求 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应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基本资料 (1)水厂规模: 该水厂总设计规模为9.7万m3/d,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供水能力9.7万m3/d,,远期工程供水能力为19.4万m3/d。近期工程设计征地时考虑远期工程用地,预留出远期工程用地。 (2)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 表1 原水水质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二、时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三、要求: 1.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检验卡和各道的工序卡。 2.绘制零件图一张。 3.绘制夹具装配图一套及夹具体零件图一张。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 下达时间:年月日前言

本课题主要研究主离合器分离叉的机械加工工艺并设计出一套主要工序的专用夹具。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与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而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的设计对产品制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需要靠优良的制造技术来保证。它不仅是组织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也是生产准备与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还是新建工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 机床夹具的使用不仅可以确保工件、机床与刀具的相对位置,还可以降低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减少装卸工件的时间等等。因此机床夹具使用相当广泛。 本课题中分离叉主要用于离合器和减速器中,起拔动作用。只有设计出正确、合理的工艺规程及相应夹具,才能使分离叉的各技术参数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分离叉功能满足要求。因此,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对于制造出合格的分离叉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绪论 1.1 机械制造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工艺不断发展到今天,其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相较于传统“工艺”热加工、冷加工、装配三大部分外,现代“工艺”演变成了一个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制造技术体系,并以整个制造过程为服务对象。对于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外圆表面的加工一般可以采取车削、成形车削、旋转拉削、铣削外圆、横磨、研磨、普通外圆磨、无心磨、车铣和滚压等方式。内圆表面加工方法有钻孔、扩孔、铰孔、拉孔、镗孔、磨孔、挤孔等等。平面加工方法有刨销、铣削、插削、车削、磨削、拉削等。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一些高科技技术如自动化控制技术、电磁技术、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等等已经在制造领域得到应用。目前我国工艺发展重点是创新设计、并行设计、改性技术与现代成形、材料成型过程仿真与优化等。先进制造工艺的应用,使工艺流程中辅助工序、辅助工装以及材料的配套发展得到重视,并注重搬运、贮存、检验和包装过程,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办法。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作为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已经逐渐得到开发与运用。 1.1.2 机械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将会向着满足日益增长的加工质量、经济、环保要求方向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制造不仅精度高,而且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机械制造工艺也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来保证生产质量与效率。工艺过程将做到“绿色”、“快速”、“高效”、“节省”。 机械制造方法将朝着自动化、精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并将继续融入到机械制造技术当中。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就是典型的例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如CAD、CAE、CAPP等技术,使研发、制造周期更短,效率更高。随着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工艺过程将会更加精密,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一些先进制造技术将会使加工过程实现精密化。

南京工业大学 给水厂课设设计计算说明书

南京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 水质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新泰市给水厂工程 姓名: 学号: 班级:给水0602 指导教师:梅凯 日期:2009.12.14

一﹑设计课题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设计要求 (1) 四、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 3 - (1)原水的水质分析..................................................................................................................... - 3 - (2)确定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 3 - 絮凝池工艺比较:................................................................................................................... - 3 - 沉淀池工艺比较:................................................................................................................... - 3 - 滤池工艺比较:....................................................................................................................... - 4 - 五、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 7 - 1 设计水量的计算........................................................................................................................... - 7 - 2 混凝剂的配制投加及混合........................................................................................................... - 7 - 3 絮凝池的设计计算....................................................................................................................... - 8 - 4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 10 - 5 普通快滤池的设计计算............................................................................................................. - 12 - 6 Cl2消毒的设计计算................................................................................................................... - 16 - 7 清水池的设计计算..................................................................................................................... - 17 - 8 二泵房的设计计算..................................................................................................................... - 18 - 六、水厂附属构筑物的设计................................................................................................................. - 19 - 1 辅助建筑物面积......................................................................................................................... - 19 - 2 水厂管线布置............................................................................................................................. - 20 - 3 水厂的道路及绿化布置............................................................................................................. - 20 - 七、水厂总体布置................................................................................................................................. - 21 - 1 水厂的平面布置......................................................................................................................... - 21 - 2 水厂的高程布置......................................................................................................................... - 21 - 参考资料................................................................................................................................................. - 2 3 -

(完整版)设计任务书

附件二设计任务书 年产2亿支维生素C注射液水针车间设计 一、设计任务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联动线生产)。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车间工艺用水的管道布置图(不包括制水站,按照GMP规范要求,工艺用水由制水站出发70℃循环送至用水点); 5、工艺用水的管道系统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 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3、车间工艺用水的管道布置图(1:100); 4、工艺用水的管道系统图(1:100); 5、工艺管道流程图。 三、设计规模 技术参数:药液pH5-7,干燥温度:250℃,微孔滤膜0.45μm 安瓿瓶规格5ml,灭菌温度100℃。 设计要求:年生产能力:2亿支/年 包装规格:2mL(0.5g)/瓶 外包形式:10瓶/小盒,10小盒/中盒,10中盒/箱。 处理目标:从别的厂家处购买维生素C、碳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焦亚硫酸铵等原料以及其他一些辅料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

四、工作班制 250天/年,两班制,每班6小时,联动生产线。 五、维生素C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剂(即L-抗坏血酸)为维生素类药,能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帮助酶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泄,因而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机体抵抗能力。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预防及治疗坏血病,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维生素C性质极不稳定,分子中含有二烯醇基[-C(OH)=C(OH)-]的结构,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及内酯环的结构极易水解。其水溶液与空气接触后,受氧的影响而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再经水解形成二酮古洛糖酸而失去治疗活性,此化合物再被氧化则成草酸及L-丁糖酸。由于维生素C注射剂在生产及贮存期间易发生变色等质量问题,是注射剂生产中较难掌握的品种之一。所以在其生产及贮存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及考察,以达到有效提高制剂稳定性的目的。 用量方法: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每次100~250mg,每日1~3次;小儿每日100~300mg,分次注射。救治克山病可用大剂量,由医师决定。必要时,成人每次2~4g,每日1~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1)长期应用每日2~3g可引起停药后坏血病。(2)长期应用大量维生素C偶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3)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头晕、昏厥。 药物过量:每日1~4g,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应用大量时,可产生婴儿坏血病。 六、工艺流程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骤。其中原料的准备又分为药物的准备、安瓿的准备、注射用水的准备。药物通过浓配、稀配,进入灌封,当澄明度不够时,也可在浓配后静置沉淀。制备注射用水时先利用饮用水通过二级反渗制备去离子水,再经多效蒸馏机得到注射用水。安瓿的清洗、灭菌、灌封采用洗烘灌封联动机组。灭菌采用水

给水厂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 E市给水工程,是为了满足该区近期和远期用水量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该工程分为两组,最终的供水设计规模为3.1万m3/d, 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部分。其工艺流程如下: 水源取水头自流管一级泵房自动加药设备 机械搅拌澄清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配水池 二级泵房配水管网用户 同时,本设计课题还包括:水厂占地面积,人员配备,厂内建筑物布置和管线定位等。 整个工艺流程中主要构筑物的设计时间为 机械搅拌澄清池池:1.28h 普通快滤池冲洗时间:6min 普通快滤池的滤速为:13.3m/h

第一章设计水量计算 第一节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第二节设计流量确定 第二章取水工艺计算 第一节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第二节集水间设计计算 第三章泵站计算 第一节取水水泵选配及一级泵站工艺布置 第二节送水泵选配及二级泵站工艺布置 第四章净水厂工艺计算 第一节机械搅拌澄清池计算 第二节普通快滤池计算 第三节清水池计算 第四节配水池计算 第五节投药工艺及加药间计算 第六节加氯工艺及加氯间计算 第七节净水厂人员编制及辅助建筑物使用面积计算第八节检测仪表

第一章 设计水量计算 第一节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一、各项用水量计算 1、 综合生活用水量1Q 1Q d m d l N q f 33411108.81.1.200104?=???=??=人 m d l N q f Q 344111/10408.11.1.200104.6?=???=??=人 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2Q ()()d m m d n N q Q d m m d n N q Q 3 4 3 222 /3432221076.11.180********.11.11001201?=??=-??=?=??=-??=万元万元万元 3、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3Q ()d m Q Q Q 34213104.02.0?=+= 4、 消防用水量x Q d m s l N q Q x x X 3410432.0252?=?=?= 二、最高日用水量d Q m Q Q Q Q d 34321106.2?=++= 由于总用水量较小和消防水量相差不大则d m d m Q d 3434101.310072.3?≈?= d m Q d 34/104?= 第二节 设计流量确定 一、确定设计流量 1、 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 s l d m T Q a Q s l d m T Q a Q d I d I 11.4863600 2410405.173.3763600 24101.305.134/ /34=???=?==???=?= 2、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