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葡萄沟,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中国哪里盛产葡萄,当然是新疆啦;新疆哪里的葡萄最好,当然是吐鲁番的葡萄啦。吐鲁番是我国葡萄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葡萄集中产区。一首新疆民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到了吐鲁番,你真的会醉了。

2008年8月我来到新疆吐鲁番,刚好是吐鲁番葡萄大量成熟上市的时间。吐鲁番地处天山东部,四面环山,地形东西横置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夏季光照时长达十二三个小时。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使盆地内异常炎热,积温非常之高。但大戈壁的夜晚气温下降很快,昼夜温差达到15度左右。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葡萄等果品糖分的积累。

种植瓜果需要大量的水分,吐鲁番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大片绿洲农作物的灌溉得益于坎儿井的滋养(关于坎儿井的内容另发)。

不到葡萄沟,枉来吐鲁番。葡萄沟是吐鲁番火焰山山谷最大的一个沟谷。火焰山赤红洪荒,葡萄沟内却泉水涌动、生机盎然。葡萄沟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吐鲁番盆地中央。我来到的就是吐鲁番葡萄沟游览区。

吐鲁番的葡萄品种繁多,据介绍葡萄沟就拥有52个葡萄品种,种植最多的是无核白葡萄,面积达九成。

吐鲁番的葡萄除了鲜食外,更多的是被用于晾制葡萄干。当地夏季多风,气温高、气候干燥。在戈壁滩用土坯砌出约五六米高的荫房(维吾尔称“琼吉”),避开阳光的直接暴晒,四壁孔洞通风,约一个月左右的阴干收缩水分,就可以制成收获葡萄干了。

葡萄沟王洛宾艺术馆

1957年王洛宾和新疆军区文工团的几位团员来到吐鲁番葡萄沟采风,收集、记录维吾尔族民歌。王洛宾在体验生活中认识了县里派下来的农业技术员王慧珠。王慧珠是湖南人,从武汉华中农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组织上同意了她的请求,分配她去吐鲁番县农技站当了一名农技员,她的工作就是在葡萄沟地区推广大面积无核白葡萄的科学种植技术。

上世纪50年代,王慧珠(图中)在葡萄沟为维族农民传授葡萄种植技术

18岁的王慧珠人长得漂亮,文化高,有技术,能吃苦,人缘也特别好。当地维吾尔老乡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维吾尔族名字“黑力其汗”。在维语中“黑力其汗”是“美丽圣洁的天使”的意思,是维族姑娘的常用名。

王慧珠能说流利的维吾尔语,活泼的像一只百灵鸟,因而担任了王洛宾采风和创作的维语翻译。后来王洛宾以王慧珠为原型创作了歌舞表演唱《黑力其汗》。歌词中有黑力其汗,葡萄沟的百灵鸟,边防军、库尔班(维族男性常用名),歌舞表达了一种祖国情、生活情。

葡萄沟维族农家家访点

维族人对庭院非常讲究,喜欢在庭院中种植花卉和葡萄,整个居住环境因此显得雅静、清新,体现主人独特品味。主人会用亲手种植的瓜果招待客人,跳起欢快的麦西莱甫欢迎你。

最后就把《黑力其汗》这首好听的歌放给你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