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离工程考题(选择,填空)

分离工程考题(选择,填空)

分离工程考题(选择,填空)
分离工程考题(选择,填空)

重点:掌握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的区别,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的原理。

难点:用分离因子判断一个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分离因子与级效率之间的关系。

?1、说明分离过程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2、实际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3、怎样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4、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5、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6、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举例说明分离剂的类型. 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1)蒸馏(2)吸收(3)膜分离(4)离心分离

2、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1)蒸馏(2)吸附(3)膜分离(4)沉降

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1)蒸馏(2)热扩散(3)膜分离(4)离心分离

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和()。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4、分离剂可以是()或(),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作为处理

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

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和()。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

1、分离过程是一个()

a.熵减少的过程;

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

d. 自发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

b. 速率不等;

c. 温度不等

4、当分离因子()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 ;

b. ;

c.

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结晶;

b. 吸收;

c. 加热;

d. 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a.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离心分离。

7、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

a. 相对挥发度<1.05;

b. 相对挥发度>1.05;

c. 相对挥发度<1.5;

d. 相对挥发度>1.5。

8、以下分离方法中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度最高的是():

a. 超临界萃取;

b. 吸收;

c. 精馏;

d. 结晶。

9、工业上为提高分离或反应效果,常把不同的过程进行组合,以下不属于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的是():

a. 化学吸收;

b. 在精馏塔里进行的由甲醇和醋酸制备醋酸甲酯的过程;

c. 分离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的萃取结晶过程;

d.催化精馏过程。

?分离过程分离因子分离剂固有分离因子膜分离

?平衡分离速率分离机械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分离工程

?

1、分离过程涉及的变量数减去描述该过程的方程数即为该过程的()。

2、设计变量是指在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的变量。

3、一个含有4个组分的相平衡物流独立变量数有()个。

4、一个装置的设计变量的确定是将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由()计算出装

置的设计变量数。

5、常用的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6、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两组分的( )之比,它又称为()。

7、活度系数方程中A可用来判别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

8、用于泡点计算的调整公式为()。

9、一定压力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始汽化产生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叫

10、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混合物,当开始冷凝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叫()。

11、计算泡点温度时,若,温度应调()。

12、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需迭代露点温度或压力外,还需对()进行

试差。

13、在分离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属()。

14、单级分离是指两相经()后随即引离的过程。

15、等温闪蒸计算目标函数对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Newton-Raphson法

时,较好的目标函数为()。

1、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2、每一单股进料均有()个设计变量。

? a. c ;b. c +1;c. c +2;d. c +3

?3、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 a.5个;b.4个;c. 1个;d. 2个

?4、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

? a. 2c +3个;b. 2 c +4个;c. c +5个;d. 2 c +5个。

?5、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

? 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

?6、平衡常数计算式在( )条件下成立。

? a.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理想溶液;b.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非理想溶液;

? c. 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理想溶液;d. 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非理想溶液;

?7、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 a. 易挥发;b. 难挥发;c. 沸点高;d. 蒸汽压小

?8、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混合物,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其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a.;b.;c.;d.

?9、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与温度有关;b. 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 c. 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d. 与上述因素均无关?10、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 a. 露点;b. 临界点;c. 泡点;d. 熔点

?1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则说明()

? a. 温度偏低;b. 正好泡点;c. 温度偏高; d. 正好露点

?1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且,该进料状态为()

? a. 过冷液体;b. 过热气体;c. 汽液混合物;d. 饱和液体

?13、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 a.TBT;c. TD>T>TB; d. TB=T

?14、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 a. 饱和液相;b. 过冷液体;c. 饱和汽相;d. 汽液两相

?15、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 a. 很高;b. 较低;c. 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 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16、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

? a. 部分汽化;b. 部分冷凝;c. 等焓节流;d. 纯组分的蒸发

?17、等焓节流之后()

? a. 温度提高;b. 压力提高;c.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d.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

?18、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

? a. 精馏;b. 吸收;c. 等温闪蒸;d. 绝热闪蒸。

?1、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2、对一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试分别将离开平衡级的两个物料视为单相物流和相平衡的两相物流计算其设计变量。

?3、分析普通精馏塔的设计变量数,塔顶为全凝器,塔釜有再沸器,塔内无压力降。?4、就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平衡常数的通式,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⑴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

?⑵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⑶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理想溶液;

?⑷汽相为理想溶液,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5、什么叫泡点,如何求取精馏塔釜温度?

?6、怎样做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

?7、用逐次逼近法进行等焓(绝热)闪蒸计算时,什么情况下汽化率作为内循环,温度T作为外循环,为什么?

8、图中A塔的操作压力量对比2 MPa,塔釜产品经节流阀后很快进入B塔。B塔的操作压力为1MPa,试问:

?⑴液体经节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⑵如果B塔的操作压力为0.5MPa时,会与在某些方面1MPa下的情况有何不同??

?

?9、叙述等温闪蒸过程当已知闪蒸后的汽化率或液化率的计算闪蒸温度的方法。

?重点: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和简捷计算方法。特殊精馏过程、流程,及其简捷计算方法。

?难点:普通多组分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清晰分割;非关键组分的分配。复杂精馏过程的简捷计算。恒沸精馏流程。

1、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1)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2)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3)恒摩尔流不太适合(4)是蒸馏过程

2、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时()

(1)萃取剂从塔的中部进入(2)塔顶第一板加入

(3)塔顶几块板以下进入(4)进料位置不重要

3、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

(1)塔的底部(2)塔的中部(3)塔的顶部

4、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1)正偏差溶液(2)理想溶液(3)负偏差溶液(4)不一定

5、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1)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2)一定是作为塔顶产品得到

(3)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4)视具体情况而变

6、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1)一定是作为塔底产品得到(2)一定是作为塔顶产品得到

(3)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4)视具体情况而变

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分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分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S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出来。

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确定。

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

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

d. 是蒸馏过程。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

a. 精馏段上部;

b. 进料级;

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

d. 精馏段下部。

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a. 塔釜得到;

b. 塔顶得到;

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

d. 视具体情况而变。

1、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公式中的θ值,可有多个根,正确的根应是()

(1)比轻关键组分的a值大的值

(2)比轻关键组分的a值小的值;

(3)大于重关键组分的a值,而小于轻关键组分的a值

(4)与轻重关键组分的a值无关

2、在多组分轻烃精馏计算中,最少理论板数的大小()

(1)与原料组成无关

(2)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少

(3)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3、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1)液相不能气化(2)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3)气相不能冷凝(4)无法操作

4、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1)提高进料量(2)降低回流比

(3)提高塔压(4)提高回流比

5、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

(1)所需理论板数最少(2)不进料

(3)不出产品(4)热力学效率高

6、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1)最小理论板数(2)最小回流比

(3)理论板(4)压力

7、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1)计算简便(2)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3)所需物性数据少(4)计算结果准确

已知乙醇(1)-水(2)系统,在常压下(101.3KPa),形成均相恒沸物,恒沸温度为78.15℃时,有饱和蒸气压p10=0.0973MPa,p20=0.0440MPa,问:该恒沸物是最低温度恒沸物还是最高温度恒沸物?为什么?

1、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时()

A萃取剂从塔的中部进入

B 塔顶第一板加入

C 塔顶几块板以下进入

D 进料位置不重要

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釜

组分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或

形成溶液

3、在萃取精馏塔中,溶剂的进料位置如何确定,为什么

1. 什么是关键组分?非关键组分?分配组分与非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是否就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2. 什么是清晰分割法和非清晰分割法?叙述其原理。

3. 怎样用简捷法计算精馏过程的理论级级数。

4. 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

5. 萃取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画出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流程。

6. 什么叫恒沸精馏,画出一个二元非均相恒沸精馏流程。

7.请指出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主要异同。

8.什么是盐效应,盐效应对气液平衡有影响吗?

9.加盐萃取精馏是怎样提出来的?它与萃取精馏和溶盐精馏有何区别?

重点: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分析、简捷计算方法

难点:多组分吸收、解吸过程计算的平均吸收因子法和有效因子法

概念吸收、解吸;吸收因子、解吸因子;

会分析吸收操作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强化条件;

掌握:解吸的方式

计算:会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计算吸收过程。

1、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

(1)塔顶板(2)进料板

(3)塔底板(4)不确定

2、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收时的物系特点()

(1)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2)溶解热小

(3)吸收剂用量较大(4)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

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

B 适合处理大量气体的分离

C 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1、当体系的yi-yi*>0时()

(1)发生解吸过程(2)发生吸收过程(3)发生精馏过程(4)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2、当体系的yi-yi*=0时()

(1)发生解吸过程(2)发生吸收过程(3)发生精馏过程(4)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3、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1)提高温度(2)提高吸收剂用量(3)提高压力(4)减少处理的气体量

4、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1)温度(2)吸收剂用量(3)压力(4)气体浓度

5、平均吸收因子法()

(1)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2)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3)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1、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1)塔的底部(2)塔的中部

(3)塔的顶部(4)不确定

2、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

(1)Ai<Φi (2)Ai=Φi

(3)Ai>Φi (4)不确定

3、下列哪一个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1)提高温度(2)减少吸收剂用量

(3)提高压力(4)增大处理的气体量

1、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_ 。温度越高对吸收越_ 、压力越高对吸收越_ 。

2、说明吸收、解吸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吸收过程的限度。

3.试分析吸收操作过程的强化途径。

4、当吸收效果不好时,能否用增加塔级数来提高吸收效率,为什么?

5、多组分吸收过程,不同组分和不同塔段的吸收程度有何不同?

:当板上液体达到完全混合时,点效率与板效率

的关系为EMV=EOG 对

是非:分离过程的最小功为当分离过程可逆时,分离

所消耗的功错

是非:分离程度越高,分离过程的最小功越大对

等温下将同样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分离为纯组分,

最小功值最小的是分离理想溶液. 错

?吸附过程的概念。

?掌握吸附现象和吸附剂(包括什么是吸附现象、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什么是吸附剂,吸附剂的种类以及吸附剂的再生);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固定床吸附分离(包括固定床吸附器的定义、特点及作用,吸附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吸附等温线对吸

附波的影响);

?简单了解移动床吸附分离及吸附分离方法新进展。

?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

?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

?10、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

?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

?重点:掌握常用吸附剂种类、吸附平衡、吸附分离原理及吸附和变压吸附的流程。

分离用膜和膜分离设备。反渗透,超滤,电渗析

?难点:吸附机理、吸附与变压吸附分离过程。膜的种类和特点;膜组件。渗透压的定义和浓差极化现象

概念部分:

填空(15’)、选择(20’)、名词解释(12’)、简答(25’)(推导与分析、流程分析与设计等)。计算部分(28’)

基本计算注意:1. 无试差(除泡点、露点计算) 2. 不须记复杂的经验公式

电子工程制图复习题

电子工程试题集 填空题 1,一般说来,印刷电路板的结构有()面板、()面板和()板。. 2,Autium desiger主要由原理图设计模块(Schematic模块),印制电路板设计模块(PCB设计模块),(电路信号仿真)模块和(PLD逻辑器设计)模块组成。 3,文件管理,Altuum Desiger的各菜单主要是进行各种文件命令操作,设置视图的显示方式以及编辑操作。系统包括File,Edit, (View), (Windows)和Help共5个下拉菜单。 4,Altuum Desiger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来管理多个用户同时操作项目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默认时都带有设计工作组(Design Team),其中包括Members,Permissions,Sessions3个部分。Members自带两个成员:系统管理员(Admin)和(客户(Guest))。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修改密码,增加(访问成员),删除设计成员,修改权限等操作。 5,Altuum Desiger主窗口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设计窗口,(文档管理器),(浏览管理器),状态栏以及命令指示栏等部分组成。 6,原理图设计窗口顶部为主菜单和主工具栏,左部为设计管理器(Design Manager),右边大部分区域为(编辑区),底部为状态栏和命令栏,中间几个浮动窗口为常用工具。除(主菜单)外,上述各部件均可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 7,图纸方向:设置图纸是纵向和横向。通常情况下,在(绘图及显示)时设为横向,在(打印)时设为纵向。 8,网格设置。Altuum Desiger提供了(线状网络(Lines))和(点状网络(Dots))两种不同的网状的网格。 9,执行菜单命令“Design\Options”,在弹出的“Document 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Organization”选项卡中,可以分别填写设计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图纸编号及图纸的总数,文件的(标题名称)以及版本号或日期等。 10,原理图设计工具包括画总线、画总线进出点、(放置元件)、放置节点、放置电源、(画导线)、放置网络名称、放置输入/输出点、放置电路方框图、放置电路方框进出点等内容。 11,实体放置与编辑包括导线、(总线)、(元件)、网络标号、电源与地线、节点、文字与图形的放置与编辑。 12,网络表的内容只要是电路图中各(元件)的数据以及元件间(网络连接)的数据。网络表非常重要,在PCB制版图的设计中是必须的。

工程制图A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8 分,每小题4分) 1.投影法分和两大类。 2.在点的三面投影图中,aa x反映点A到面的距离,a’a z反映点A到面的距离。 3.绘制机械图样时采用的比例,为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之比。4.正垂面上的圆在V面上的投影为,在H面上的投影形状为。 5.正等轴测图的伸缩系数是,简化伸缩系数是。 6.同一机件如采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图样,则其图形大小______(相同,不同),但图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是______(一样的,不一样的)。 7.图形是圆、大于半圆注______尺寸;图形是半圆、小于半圆注______尺寸。 二、判断与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已知一立体的轴测图,按箭头所指的方向的视图是。 2.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3.已知圆柱被截取切后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5. 已知平面与V面的倾角为30°,正确的投影图为。6.图示断面的正确画法是()。 7.判断下列各图是否表示平面。 8.正确的左视图是()。

三、判断立体表面上指定线段、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将结果填写在右下表中。(20 分) 线段AB 线段BC 线段CD 平面P 平面Q 平面R 线线线面面面 四、已知三角形ABC的AC边是侧垂线,完成三角形的水平投影。(28 分)

二、判断与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C 2.B 3.C 4.C 5.(2) 6.C 7. 否,否,是,否; 8.D 三、判断立体表面上指定线段、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将结果填写在右下表中。(20 分) 四、已知三角形ABC的AC边是侧垂线,完成三角形的水平投影。(28 分)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何为生化分离技术?其主要研究那些容?生化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组织培养液和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2、生化分离的一般步骤包括哪些环节及技术?一般说来,生化分离过程主要包括4 个方面:①原料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常用加热、调PH、凝聚和絮凝等方法;②初步纯化(提取),常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③高度纯化(精制),常选用色谱分离技术;④成品加工,有浓缩、结晶和干燥等技术。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及其重要性? 特点:1、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发酵液)中的含量低;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等;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 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力等非常敏感;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重要性:生物技术产品一般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多相体系中。唯有经过分离和纯化等下游加工过程,才能制得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因此产品的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必需手段。在生物产品的开发研究中,分离过程的费用占全部研究费用的50 %以上;在产品的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分占总成本的40~ 80 %;精细、药用产品的比例更高达70 ~90 %。显然开发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提高经济效益或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

4、生物技术下游工程与上游工程之间是否有联系? 它们之间有联系。①生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上游工程和下游工程要相互配合, 为了利于目的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上游的工艺设计应尽量为下游的分离纯化创造条件,例如,对于发酵工程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液体培养基,不用酵母膏、玉米浆等有色物质为原料,会使下游加工工程更方便、经济;②通常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与下游工程相耦合。发酵- 分离耦合过程的优点是可以解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效应,同时简化产物提取过程,缩短生产周期,收到一举数得的效果。 5、为何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第二章预处理、过滤和细胞破碎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目的: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率;出去大部分可溶性杂质,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以便于固液分离及后提取工序的顺利进行。 方法:①加热法。升高温度可有效降低液体粘度,从而提高过滤速率,常用于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流体。控制适当温度和受热时间,能使蛋白质凝聚形成较大颗粒,进一步改善发酵液的过滤特性。使用加热法时必须注意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不影响目的产物活性的围,对于发酵液,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细胞溶解,胞物质外溢,而增加发酵液的复杂性,影响其后的产物分离与纯化;②调节悬浮液的pH 值,pH 直接影响发酵液中某些物质的电离度和电荷性质,适当调节pH 可以改善其过滤特性;③凝聚和絮凝;④使用惰性助滤剂。

选择填空

(一)钟先琼编制的《激光原理与技术》理论部分习题集及解答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叫做光子简并度,它具有以下四种含义 为:、 、、。 2、光和物质共振相互作用的三个过程是、、 。其中,跃迁几率只与原子系统性质相关的是,既与原子系统性质相关又与周围辐射场相关的是 。 3、激光的四性包括:、、 和;总结起来,即激光具有。 3、由于大量光子的集合服从分布,故处于同一光子态内的光子数目是 (填“有”或“没有”)限制的。 4、光学谐振腔的两大作用是 。 5、Laser的英文全称是 ,要实现这点,必须通过,使工作物质突破状态,达到。 6、在热平衡状态下,工作物质对光的净作用表现为。 7、相比较而言,光波比微波和无线电波更(填“易”或“难”)实现激射器。 二、判断题 ()1、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完全独立的,光要么显示出波动性,要么显示出波动性。 ()2、受激吸收跃迁爱因斯坦系数和受激辐射跃迁爱因斯坦系数总是相等的,而受激吸收跃迁几率和受激辐射跃迁几率则总是不相等 的。 ()3、激光的四大特性并非相互独立的。 ()4、物质在热平衡状态下才可能实现受激辐射的光放 大。 ()5、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三种过程的跃迁几率都只与原子系统本身的性质有关。()6、当物质处于集居数反转状态时,各能级原子数服从波耳兹曼统计分布。 ()7、普通光源具有极高的光子简并度,因而是非相干光源。 ()8、相格空间体积等于相干体积,一个光子态占有的空间体积不等于相干体积。 ()9、对无源谐振腔而言,损耗越大,则模式频带宽度越宽。 ()10、工作物质的增益特性和光腔的损耗特性是掌握激光基本原理的线索。 三、名词解释 1、光子简并度 2、集居数反转 3、相格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光学开腔的损耗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 。其中,与光模式相关的损耗包括

工程制图复习题 带答案

工程制图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当棱柱的上、下底面与棱线垂直时,称之为;若棱柱的上、下底面与棱线倾斜时称 之为。正棱柱、斜棱柱 2.平面与立体相交,所得的交线称为:,交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截交线、断面 3.正垂面上的圆在V面上的投影为,在H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椭圆 4.曲线根据其上面点所属平面不同分为:平面曲线和两大类。空间曲线 5.侧平线的_________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侧面 6.求圆锥面上的点的投影常用法和法。纬圆、素线 7.在轴测图中,根据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P的位置关系可分为轴测图和轴测图。正、斜 8.组合体尺寸分为,和尺寸三种。定形、定位、总体 9.绘制机械图样时采用的比例,为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与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图样、实物 10.图形是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_____尺寸;图形是小于半圆的圆弧标注_____尺寸。直径、半径 11.正等轴测图的伸缩系数是,简化伸缩系数是。0.82、1 12.同一机件如采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图样,则其图形大小______(相同,不同),但图上所标注的尺寸 数值是______(一样的,不一样的)。不同、一样的 13.投影法分和两大类。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14.用平行于正圆柱体轴线的平面截该立体,所截得的图形为_________。矩形 15.用垂直于圆椎轴线的平面截该立体,所截得的图形为。圆 二、判断题 棱锥的一个面在W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线,面上的一点A在W面的投影也在这条线上。()√ 求棱锥面上点的投影,可以利用素线法来做。()╳ 平面立体相贯,相贯线可能是一组也可能是两组。()√ 曲线的投影只能是曲线。()╳ 直线的投影只能是直线。()╳ 平面截割圆柱,截交线有可能是矩形。()√ 正等测的三个轴间角均为120°,轴向伸缩系数为:p=r≠q。()╳ 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仍然适用于组合体的投影图。()√ 立体的投影图中,正面投影反映形体的上下前后关系和正面形状。()╳

工程制图100题

工程制图100题 1.用投影表示物体的方法就称为投影法。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 投影法两类。 2.平行投影法是由相互平行的投影线获得物体投影的方法。 3.斜投影法是当投影方向倾斜于投影面。 4.正投影法是当投影方向垂直于投影面。 5.正投影法得到物体的投影不因物体与投影面距离不同而变化,容易表达物 体真实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 6.积聚性是指当物体上的线段和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线段的投影积 聚于一点,平面的投影积聚为一条线。 7.类似性是指当物体上的线段和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线段的投影小 于实长的直线,平面投影为一原平面图形的类似形。 8.在绘制工程图样时,通常采用与物体长、宽、高等方向相对应的几个 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构成一个多面的正投影体系。 9.六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亦称为六投影面体系。 10.在六投影面体系中获得的各个投影亦称为基本视图。 11.在按正投影法绘制物体的视图时,必须严格遵循“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的规律。 12.扫描体是指由一个二维图形在空间作平移或旋转运动所产生的形 体。 13.回转体是指由一个基面饶某一轴线旋转一周,它所扫过的空间所构成的 形体。 14.回转体的投影,应用点划线画出轴线。 15.类拉伸体是指有相互平行的棱线,但无基面的棱柱。 16.两形体堆积在一起后,某一方向表面平齐时,应视为组成同一平面,不再 有分界线;若两形体的表面不平齐,投影时两形体表面间有分界线。 17.表面相切视为光滑连接,投影时连接处没有交线。 18.表面相交应画出其交线。 19.平面与立体相交称为截切,由此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20.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是由一系列共有点组成的,所 以画截交线的实质是找出一系列共有点,将其相连。 21.截平面平行于圆柱的轴线,截交线为矩形。截平面越靠近轴线,矩 形越宽,反之越窄。 22.截平面垂直于圆柱的轴线,截交线为圆。 23.截平面倾斜于圆柱的轴线,截交线为椭圆。 24.两曲面立体相交,其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 25.相贯线是两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是由两曲面立体表面上一系列共有 点组成。 26.相贯线通常为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平面曲线或直 线。 27.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相贯线就由空间曲线变为两段平面曲线(椭圆)。 28.国标规定,图样上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29.比例是指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形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形尺寸之 比。比值为 1 的比例,称为原值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比例;

《安规》考试题库填空题部分(含答案)

《安规》考试题库填空题部分(含答案) 第一部分通用安全基础部分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答案: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方面 (2)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答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职工参与。 (3)《安全生产法》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中新增加的一项是。 答案: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五条_: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掌握本职工作所需,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答案: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知识

(5)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任何工作人员除自己严格执行本规程外,有责任督促周围的人员遵守本规程。如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 答案:违反安全规定拒绝执行立即制止。 (6)生产产房及仓库应备有必要的和,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沙箱、石棉布和其他消防工具以及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等。消防设施和防护装备应,保证随时可用。严禁将_移作他用;严禁放置妨碍消防设施、工具的使用。 答案:消防设施和消防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试验消防工具杂物 (7)主控室、化验室等必要场所应配备,应根据生产实际存放相应的,并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答案:急救箱急救药品 (8)所有工作人员够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救护知识,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法、等,并熟悉有关烧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答案: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烫伤、外伤 (9)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

《工程制图》试题7

机电3+2《工程制图》试题库7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请写明校名.姓名和学籍号。 3.全部答案都请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直接做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满分11154486308410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1分) 1.在中心投影法中,物体的投影() A.总比实物大 B.总比实物小 C.其大小和投影中心与投影面之间物体所在的位置无关 D.与实物同样大小 2.平行投影法有() A.中心投影法 B.正投影 C.斜投影 D .B+C 3.图所示投影为()投影 A.正 B.斜 C.中心 D.点 4.在机械制图中,若投影线与投影面(),则称为()投影法 A平行/斜B平行/平行C垂直/正D平行/正 5.在机械制图中,广泛采用的()投影法属于()投影法 A.正/平行 B.斜/中心 C.正/中心 D.斜/平行 6.图所示局部斜视图是利用()投影法所得到的视图 A.斜 B.正 C.中心 D.旋转

7.国家标准规定的图纸幅画中,()最大,()最小 A.A5/A1 B.A5A0 C.A1A5 D.A0A5 8.点划线不可用于() A.轴心线 B.对称中心线 C.移出剖面的中心线 D.假象投影轮廓线 9.在视图中,粗实线用于() A.可见轮廓线 B.不可见轮廓线 C.特殊要求线 D.分界线 10.细实线不可用于绘制() A.尺寸线 B.尺寸界限 C.剖面线 D.轴线 11.断裂处的边界线,可用于()表示 A .波浪线 B.细实线 C.双点划线 D.点划线 12.视图中,不可见轮廓线用()表示 A .双点划线 B.细实线 C.点划线 D.虚线 13.画三视图中,对物体上看见的轮廓用()表示,对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表示,对轴线和中心线用()表示 A.粗实线/点划线/虚线 B.虚线/点划线/虚线 C.点划线/虚线/粗实线 D.粗实线/虚线/点划线 14.虚线,点划线与任何图线相交时,应在()处相交,而不应在()处相交 A.线段/线段 B .线段/空隙 C.空隙/空隙 D.空隙/线段 15.点划线首末端应是(),而不是(),并应超出图形()mm A.短划/线段/10 B.线段/短划/10 C.线段/短划/3-5 D.都不对 16.视图上的对称中心线应采用() A.细实线 B.虚线 C.点划线 D.双点划线 17.机械制图中,机件上的可见轮廓线用()表示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波浪线 18.在机械制图中,轴线应用()表示 A .虚线 B.点划线 C.细实线 D.双点划线 19.视图中,假想轮廓线用()表示 A.系点划线 B .双点划线 C .粗点划线 D.虚线 20.在装配图中,运动零件在极限位置时的外形轮廓线用()表示 A. 波浪线 B.双折线 C.双点划线 D.粗点划线 21.当粗实线与虚线重叠时,应画()线,虚线与点划线重叠时,应画()线 A.粗实/虚 B.粗实/点划 C.虚/点划 D.虚/虚

分离工程课程 思考题

分离工程课程 思考题 1.气液相平衡系统分几类?各类相应的i K 的计算式怎样? 2.工程计算中求取相平衡常数的常用途径有哪两条?各自的i K 计算式怎样? 3.应用状态方程计算L i ?和V i ?的方程相同,那么如何确定算得的结果是L i ?和V i ?? 4.现有乙烷,丙烷和异丁烷组成的三元混合物,采用SRK 状态方程计算它们的相平衡常数i K ,试问需要查取哪些基础数据才能计算它们的i K ? 5.现有乙醇,水,正丙烷组成的三元混合物,采用Wilson 活度系数和Virial 方程计算气相逸度系数,试问需要查取哪些基础数据才能计算它们的i K ? 6.何谓真实气体的理想溶液?当气液两相均可作为理想溶液处理时,i K 取决于哪些因素? 7.以局部组成概念为基础的活度系数方程用来预计多元系的气液平衡,比起Wohl 型一类方程有哪些优点? 8.教材介绍的泡点计算的框图用来计算压力不十分高系统泡点十分有效,试分析原因。 9.如何比较简单地判别一个混合物状态?试归纳相态判别的关系式。 10.等温闪蒸计算机的计算,采用目标函数何迭代变量是什么?用它们有什么优点? 11.构成一个计算机计算的要点是什么?试以Wang - Hanke 法为例进行剖析并由此说明算法的局限性。 12.试推导多级分离过程的MESH 方程组。 13.三对角线的BP 法何SR 法的框图怎样?两法各自适用的物系是哪些? 14.精馏塔的操作压力的上,下限各由什么因素决定?增大操作压力对分离效果和能耗有何影响? 15.何谓关键组分?精馏分离的多元混合物可能含有哪些组分? 16.有A ,B ,C ,D (以挥发度递减次序排列)四组分组成的料液加入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试对A ,B : B ,C 或C ,D 是轻重关键组分时,塔在m R 下操作时塔中的恒沸区位置进行分析。因为什么组分的变化而引起恒浓区位置的变化? 17.估算精馏塔塔顶和塔底产品的量和组成有哪两种方法?各自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18.试应用教材中推导的s /12α计算式(式2-175),说明萃取精馏中溶液的作用。如果原料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十分接近1,靠加入溶剂的什么作用才可能使s /12α

有限元填空选择题及答案

1有限元是近似求解_一般连续_场问题的数值方法 2有限元法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若干个子域_,得到有限个单元,单元和单元之间用节点相连 3从选择未知量的角度来看,有限元法分为三类位移法. 力法混合法 4以_节点位移_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位移法. 5以_节点力_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力法. 6一部分以__节点位移__,另一部分以_节点力_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称为混合法. 7直梁在外力的作用下,横截面的内力有剪力_和_弯矩_两个. 8平面刚架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横截面上的内力有轴力_ 、剪力_和弯矩. 9进行直梁有限元分析,平面刚架单元上每个节点的节点位移为挠度和转角 10平面刚架结构中,已知单元e的坐标变换矩阵[T e ]和在局 部坐标系x’O’y’下的单元刚度矩阵[K’]e ,则单元在真体坐标 系xOy下的单元刚度矩阵为_ [K]e = [T e ] T [K’] e [T e ] 13弹性力学问题的方程个数有15个,未知量的个数有15个. 14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方程个数有8_个,未知量个数有8_个15几何方程是研究__应变___和_位移之间关系的方程 16物理方程是描述_应力_和_应变_关系的方程 17平衡方程反映了_应力__和_位移_之间关系的 18把经过物体内任意一点各个_ 截面上的应力状况叫做__该点_的应力状态 19形函数在单元上节点上的值,具有本点为_1_.它点为零的性质,并且在三角形单元的任一节点上,三个行函数之和为_1_ 20 形函数是_三角形_单元内部坐标的_线性位移_函数,他反映了单元的_位移_状态 21在进行节点编号时,要尽量使用同一单元的相邻节点的狭长的带状尽可能小,以使最大限度地缩小刚度矩阵的带宽,节省存储,提高计算效率. 22三角形单元的位移模式为_线性位移模式_- 23矩形单元的位移模式为__线性位移模式_ 24在选择多项式位移模式的阶次时,要求_所选的位移模式应该与局部坐标系的方位无关的性质为几何_各向同性 25单元刚度矩阵描述了_节点力_和_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 26在选择多项式作为单元的位移模式时,多项式阶次的确定,要考虑解答的收敛性,即要满足单元的_完备性和协调性要求27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内的应力和应变是_常数,四节点矩形单元内的应力和应变是线性_变化的 28在矩形单元的边界上,位移是线性_变化的 29整体刚度是一个呈_ 狭长的带状_分布的稀疏矩阵 30整体刚度[K]是一个奇异阵,在排除刚体位移_后,它正义阵1从选择未知量的角度来看,有限元法可分为三类(力法,位移法,混合法) 2下列哪有限元特点的描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需要使用于整个结构的插值函数) 3几何方程研究的是(A应变和位移)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4物理方程是描述(D应力和应变)关系的方程 5平衡方程研究的是(C应力和位移)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6在划分单元时,下列哪种说话是错误的(A一般首选矩形单元) 7下列哪种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必须通过积分才能得到(D矩形单元) 8单元的刚度矩阵不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B单元位置) 9可以证明,在给定载荷的作用下,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变形与实际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为(B前者小于后者) 10ANSYS按功能作用可分为若干个处理器,其中(B求解器)用于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 11下列有关有限元分析法的描述中,哪种说话是错误的(B单元之间通过其边界连接成组合体) 12下列关于等参数单元的描述中,哪些说话是错误的(C将规则单元变换为不规则单元后,易于构造位移模式) 13从选择未知量的角度来看,有限元可以分为三类,混合法的未知量是(C节点力和节点位移) 14下列对有限元特点的描述中,哪种说话是错误的(B对有限元求解域问题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15在划分单元时,下列哪种说话错误(D自由端不能取为节点) 16对于平面问题,选择单元一般首选(D三角形单元或等参单元) 17下列哪种说法不是形函数的性质(C三角形单元任一条边上的形函数,与三角形的三个节点坐标都有关) 18下列四种假设中,哪种分析不属于分析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C大变形假设) 19下列四种假设中,哪种不属于分析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B 有限变形假设) 20下列关于三角形单元说法中哪种是错误的(C在单元的公共边上应力和应变的值是连续的) 21下列关于矩形单元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其形函数是线形的) 22应用圣维南原理简化边界条件时,静力等效是指前后的力系的(D主矢量相同,对于同一点的主矩也相同) 24描述同一点的应力状态需要的应力分量是(C6个) 25在选择多项式作为单元的位移模式时.多项式阶次的确定,要考虑解答的收敛性,哪种说法不是单元必须满足的要求(D 对称性)

新 工程制图考试选择题(有答案)

B 1 以下体现全等性的是()。 A)一条线的投影成为一个点B)一条线的投影是一条线C)一个面的投影是一个线D)以上都不对 B 2 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A)水平线B)正平线C)侧平线D)一般位置线 C 3 空间中两点M(5,10,15)、N (10,15,20),则点M在点N的()。 A)左、前、下B)右、后、上C)右、后、下D)左、后、上 D 4 空间中两点M(5,10,15)、N (5,15,10),则点M和点N的()面的投影重合。 A)H B)V C)W D)都不正确 A 5 点A(0,0,10),则其()面的投影在原点。 A)H B)V C)W D)都不正确 B 6 空间中两点M(5,10,15)、N (5,15,10),则点M和点N的水平投影之间的距离为()。 A)10 B)5 C)15 D)都不正确 B 7 空间中两点M(5,10,15)、N (5,15,10),则点M和点N的V面投影之间的距离为()。 A)10 B)5 C)15 D)都不正确 B 8 空间中两点M(5,10,15)、N (5,15,10),则点M和点N的W面投影之间的距离为()。 A)10 B)根号50 C)15 D)都不正确 A 9 在体表面取点,首先应( )。 A)判定点所在面的位置B)作出辅助直线C)作出辅助圆线D)直接求 A 10 画立体表面的展开图实质上就是求作( )。 A)立体各表面的实形B)立体各表面的类似形C)立体实形D)立体侧面实形 D 11四棱台的一个视图反映底面实形,另两视图的图形特征是( )。 A)三角形B)圆 C )矩形、D)梯形 D 12 能摊平且无撕裂或无褶皱的面称为( )。 A)可展平面B)不可展面C)特殊曲面D)可展曲面

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12种巧妙方法

传说中的十二招 你知道选择题和大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那就是选择题只需要有一个模糊的方向,而不需要确切的答案;或者,选择题可以用一些歪招解出来,而不是像大题一样算到吐血——如果每道选择题都像大题一样算,一张卷下来,估计你所有的血小板都不够你用的……而传说中应对选择、填空题的十二招其实来自它们可抓的五个特征…… 一、答案符合题意 我们目前所学的数学,基本上是按照充分必要的套路。所以,题目可以推出答案,答案同样必然符合题意所指。以此本质的基础可以衍生出两大招。 1.特殊值法(适用于选择、填空) 1)对于问区间的题,只需分别找出可选区间中的元素,代入原题检验其真假,其实也就知道了选哪个区间;正如去到陌生的星球,一看满眼纳美人,那么此地当然就是潘多拉星。 2)特殊值一般选取容易算的,代入选项就可以判断真假,假的统统排除。 例题:y = cos(7π2 – 3x ) 是 函数(填奇偶性) 解析:代入x=0 得 y=0 答案:奇 2.代入法(适用于选择) 这个小学生都会。电池有电没电,放进多啦A 梦看看work 不work 不就知道了吗?题目算不出来,把答案代进去看成不成立不就知道了?然而这种方式不仅对一些题目无效,而且浪费太多时间;如果配合其它招式一起用效果会更强。 例题:函数f(x) = 2x ·ln(x-2) – 3 在下列哪个区间有零点() A 、(1,2) B 、(2,3) C 、(3,4) D 、(4,5) 解析:我们知道若f(x 1)<0 ,f(x 2)>0,则f(x)在x 1 ~ x 2 之间一定有零点,所以把1、2、3、4、5 代入 x ,发现f(3)<0, f(4)>0. 答案:C 二、放诸四海皆准 既然叫做“成立”,那么就是不管什么条件均能成立。我们不妨把题目当做实验品,放到苛刻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它的反应剖析其内涵。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

《生化分离工程》思考题及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何为生化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下游加工过程, biotechnology?其 主要研究那些内容? 2、生化分离技术依据的分离原理有哪些? 3、生化分离工程有那些特点?其包括那几种主要分离方法? 4、何为传质分离过程? 5、简述生化分离工程的发展趋势。 6、亲和技术目前已衍生出那些子代分离技术? 7、生化反应与生化分离耦合技术有那些特点? 8、为何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往往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9、生物产品与普通化工产品分离过程有何不同? 10、设计生物产品的分离工艺应考虑哪些因素? 11、初步纯化与高度纯化分离效果有何不同? 12、如何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热原质? 13、生物分离为何主张采用集成化技术? 14、若每一步纯化产物得率为90%,共6步纯化得到符合要求产品,其总收率 是多少? 第二章预处理与固-液分离法 1、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2、何谓絮凝?何谓凝聚?各自作用机理是什么? 3、絮凝剂可分为那三种?有那些因素影响絮凝过程? 4、在生化工业中常用的过滤方式那两种?各自有何特点? 5、离心分离分那两大类?各自有何特点及用途?常用离心法有那几种? 6、何谓密度梯度离心?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7、如何使用助滤剂? 8、错流微滤与传统过滤相比有何优点?

第三章细胞破碎法 1、细菌细胞壁与真菌(酵母)细胞壁在组成上有何区别? 2、细胞破碎主要有那几种方法? 3、机械法细胞破碎方法非机械破碎方法相比有何特点? 4、何谓脂溶破碎法?其原理是什么?包括那几种? 5、酶法细胞破碎常用那几种酶类? 6、包涵体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使重组蛋白复性? 7、如何测定细胞破碎程度? 第四章沉淀法 1.理解概念:盐溶,盐析 2.常用的沉淀法有哪几种? 3.生产中常用的盐析剂有哪些?其选择依据是什么? 4.何谓分步盐析沉淀? 5.有机沉淀法与盐析沉淀法相比有何优缺点? 第五章溶剂萃取法 1、何谓溶剂萃取?其分配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在溶剂萃取过程中pH值是如何影响弱电解质的提取? 3、何谓乳化液?乳化液稳定的条件是什么?常用去乳化方法有那些? 4、在发酵工业中,去乳化有何实际意义? 5、理解概念:HLB,分配系数,分离因子,介电常数,带溶剂 6、生物物质的萃取与传统的萃取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7、pH 对弱电解质的萃取效率有何影响? 8、发酵液乳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对分离纯化产生何影响? 如何有效消除乳化现象? 9、什么叫超临界流体? 10、为何在临界区附近,稍微改变流体的压力和温度,都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副变化? 11、要提高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效率,可以考虑哪些方面?

【精品】湖北数学高考选择填空部分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i 为虚数单位,图中复平面内点Z 表示复数z ,则表示复 数 i z +1的点是 A .EB .FC .GD .H 2.设集合}3|),{(},116 4| ),{(2 2x y y x B y x y x A ===+=,则 B A 的子集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3.在ABC ?中,a=15,b=10,A=?60,则B cos = A .3 2 2- B . 3 2 2 C .3 6- D . 3 6 4.投掷一枚均匀硬币和一枚均匀骰子各一次,记“硬币正面向上”为事件A ,“骰子向上 的点数是3”为事件B ,则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是 A . 12 5 B . 2 1 C . 12 7 D . 4 3 5.已知ABC ?和点M 满足0=++MC MB MA ,若存在实数m 使得AM m AC AB =+成立,则m= A .2 B .3 C . 4 D .5 6.将参加夏令营的6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600。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 量为50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6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从001到300在第1营区,从301到495在第II 营区,从496到600在第III 营区,三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A .26,16,8 B .25,17,8 C .25,16,9 D .24,17,9 7.如图,在半径为r 的圆内作内接正六边形,再作正六边形的 内切圆,又在此内切圆内作内接正六边形,如此无限继续下 去,设n S 为前n 个圆的面积之和,则n n S ∞ →lim = A .2 2r π B .2 3 8r π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制图》 一、填空题: 1.图样的比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____________之比,它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 3.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____次变换,先将一般直线变换为_________,再将_________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9.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要经过_________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平面变换为__________________,再将_________________变换为投影面平行面。 10.房屋施工图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风向频率玫瑰图中的实线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虚线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 12.建筑平面图中的定位轴线的横向编号应用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至___________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顺序编写。 13.结构施工图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相贯线可见性判定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15.求两曲面体表面相贯线的一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选用辅助面的原则是使辅助截交线的投影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 已知长方体的投影图,试判定棱线AB、AC、CD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标明其侧面投影。 2. 注出三棱锥SABC各棱线的水平和正面投影,并判定它们属于哪类直线。

(完整word版)工程制图填空题100点

机械(工程)制图考试绝密资料 欢迎关注百度文库苦欧123 工程制图填空题知识要点精析 1、比例是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比,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值的比例,须要 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缩小比例,2:1为放大比例。无论采用哪种 17、看、画组合体视图常用的方法有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 *18、螺纹的基本要素:牙型、直径、螺距、线数、旋向 19、螺纹的直径分为: 大径、中径、小径 20、螺纹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牙型、大径、螺距 1

机械(工程)制图考试绝密资料 欢迎关注百度文库苦欧123 21、从螺纹的使用功能来分,可把螺纹分为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22、从螺纹的结构要到素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来分,可把螺纹分为标准螺纹、非标准螺纹和 特殊螺纹 23、中心投影法所得图形大小随着投影面、物体和投影中心三者之间不同的位置而变化。 24、国标规定,图样上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 43、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及其引出线可作为尺寸界线 44、尺寸界线与尺寸线垂直,超出尺寸线2~5mm 45、尺寸线之间与尺寸界线之间应避免交叉 46、尺寸数值可写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 47、斜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局部形状,因此机件的其余部分不必在斜视图 2

机械(工程)制图考试绝密资料 欢迎关注百度文库苦欧123 上画出,可用波浪线断开 50、用正投影法所绘制的物体图形称为视图。 51、直线在三面投影体系中有三种位置:投影面垂直线、投影面平行线、一般位置直线。 72、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出零件的形状特征 73、叠加式组合体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基本体叠合而成 74、切割型组合体是将一个完整的基本体切割或穿孔后形成的。 75、组合体上相邻表面的联接关系可分为:平齐、不平齐、相交、相切四种 76、轴承座分为底板、支承板、圆柱筒、肋板四个基本形体组成。 3

分离工程各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分离工程的定义、作用及分类? 2.何为“清洁工艺”?与分离工程有何关系? 3.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4.列出5种使用ESA和5种使用MSA的分离操作。试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5.请列举至少4种速率分离过程,并说明其推动力及传递机理。 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 1.相平衡常数相关的概念?(K、α、β) 2.相平衡关系可用几种方法来表达? 3.什么叫泡点、露点?如何计算?设计精馏塔时各处温度如何处理? 4.活度系数法计算气液平衡常数的简化形式? 5.怎样判断混合物在指定T,P下的相态?若为两相区其气化率和气液相组成怎样计算? 第三章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 第一、二节设计变量、多组分精馏 1. 基本概念:设计变量;清晰分割;关键组分/非关键组分;分配组分/非分配组分;逆行精馏;最小回流比;全回流意义。 2. 单元及装置设计变量计算及变量组的指定。 3. 如何确定最小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相应的方程及条件? 4. 总结简捷法计算精馏塔的步骤。 第三节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 1. 基本概念:特殊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 2. 萃取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画出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流程。 3. 溶剂的作用?选择时考虑因素? 4. 萃取精馏特点?其流量、浓度分布特点? 5. 共沸精馏的基本原理? 6. 理想共沸剂的要求?共沸剂用量的确定? 7. 分离均相共沸物的双塔双压法流程及二元非均相共沸精馏流程。 8. 请指出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主要异同。 第四节吸收和蒸出过程 1. 基本概念:吸收因子/蒸出因子 2. 吸收的分类?吸收塔内组分分布特点? 3. 平均吸收因子法计算吸收过程。 4. 简述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 第六章第三节分离顺序的选择 确定分离顺序的经验法有哪些? 第七章其他分离技术 1.催化精馏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2.简述溶液结晶过程。 3.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哪些?简述两床变压吸附过程。 4.膜分离定义是什么?举例说明膜分离在工业上的运用。 5.超临界流体的特性是什么?如何用于物质分离? 6.

分离工程习题

分离工程习题 一、填空: 1、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方法)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2、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3、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4、机械分离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旋风分离、静电除尘 5、速率分离过程是超滤、渗析(膜分离、渗透)。 6、平衡分离过程是(吸收、萃取)、精馏、蒸发。 7、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义为(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的比值)。 8、理想气体的平衡常数与(组成)无关。 9、活度是(修正的)浓度。 10、低压下二元非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12等于(02201 1p p γγ)。 11、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化学位)相等。 12、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3、逸度是(修正的)压力。 14、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露点方程)方程求定的。 15、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1K /y i i ) 16、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1x K i i )。 17、泡点温度计算时若1x K i i >∑,温度应调(小)。 18、泡点压力计算时若1x K i i >∑,压力应调(大)。 19、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泡点)方程求定的。 20、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降低)。 21、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1K /Z 1Z K i i i i >∑>∑且时,其相态为(气液两相)。 22、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1Z K i i <∑时,其相态为(过冷液相)。 23、若组成为Z i 的物系,1K /Z i i <∑时,其相态为(过热气相)。 24、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气相)产生。 25、设计变量与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Ni =Nv -Nc )。 26、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7、回流比是(可调)(固定、可调)设计变量。 28、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少)。 29、分离要求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30、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不变)。 3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3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 P 1'值越(大)越 好。 33、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负)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34、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 P 1'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增大)。 35、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底)出来。 36、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37、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γ12/应等于(02P )与(o 1P )之比。 38、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底)板被吸收。 39、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顶)板被吸收。 40、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难)吸收组分。 41、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易)吸收组分。 42、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有利)。 43、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44、压力越高对吸收越(有利)。 45、吸收因子A (反比)于平衡常数。 46、吸收因子A (正比)于吸收剂用量L 。 47、吸收因子A (反比)于液气比。 48、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可逆)。 49、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 50、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 51、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先)分离。 52、物理吸附一般为(多层)吸附。 53、化学吸附一般为(单层)吸附。 54、化学吸附选择性(强)。 55、物理吸附选择性(不强)。 56、吸附负荷曲线是以(距床层入口的距离)为横坐标绘制而成。 57、吸附负荷曲线是以(吸附剂中吸附质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58、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吸附剂)得到的。 59、透过曲线是以(时间)横坐标绘制而成。 60、透过曲线是以(流出物中吸附质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61、透过曲线是分析(流出物)得到的。 62、透过曲线与吸附曲线是(镜面对称相识关系)相似关系。 二、选择: 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4、离心分离)。 2、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3、膜分离)。 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1、闪蒸)。 4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1、逸度)。 5、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 线是(2、直线)。 6、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 线是(4、有最低点)。 7、溶液的蒸气压大小(2、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8、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物质的沸点(1、越低)。 9、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1、易挥发)。 10、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3、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 11、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分压(1、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 12、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大小(1、只与温度有关)。 13、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大小(3、等于01P +02P )。 14、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4、小于S 1T )。 15、当把一个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3、泡点)。 16、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1、露点)。 17、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4、气液两相)。 18、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2、过热气相)。 19、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1、饱和液相)。 20、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2、较低)。 21、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4、纯组分的蒸发)。 22、等焓节流之后(4、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 23、设计变量数就是(4、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