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竞赛“功率”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竞赛“功率”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竞赛“功率”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竞赛“功率”设计方案

高中物理竞赛“功率”设计方案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并对人和一些物体的功率有体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2、会从做功快慢上来理解功率的定义及其公式。

3、会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

1、从身边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学会把速度的知识迁移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它的物理意义。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度,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对基本的物理学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一般表现为:

1、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与发展,但总体水平,特别是运用数据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对公式的理解,对数据的处理都有加强。

2、受生活等实践经验不足的限制,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实际脱节,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与平时教学中较少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3、随着教村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大,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减少,光靠几个简单的实验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两节分化严重,不同的学生水平差异很大,已不适合在同样的教学平台上学习。

5、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很多问题不能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表达。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情景创设

1、回顾上一课《机械功》内容后,引入人上楼是否做功,进而引出“不同体重的人,上到不同的楼层,做功是否一样?”的问题。

2、提出: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二、活动方案设计

1、爬楼层与跳台阶两活动任选一个。

2、分成四个小组,每组10左右,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合理分工。

3、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步骤设计、记录表格的设计)

4、各组交流方案,师生讨论修正后再实施。

三、实践活动

1、四小组选择合适的楼道或台阶进行实际测量。

2、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或作指导

四、数据处理及交流学生回到教室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进行小组交流。并能过PPT展示数据表格,师生共同发现数据反映出的物理学规律或结论。即: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做功快也不一定做功多。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可以比较做功快慢。

五、概念教学在数据分析的前提下,学生很容易寻找到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并通过阅读课本,从而较深入的理解功率的内涵。并会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本节课主要在室外进行,希望利用校内楼道、台阶等基础设施,体重计、码表、皮尺等体育器材进行实验活动,实验过程亲切自然,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1、自我评价

2、小组合作中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3、教师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