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

翻译研究

一、引言

情态动词是情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呈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因此,其在语篇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和汉语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资源来表达情态意义。近年来,人们在翻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情态词语的使用。然而,目前人们对英汉情态词语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鉴于此,文章在Palmer、Halliday 等专家的研究基础上,以作者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作为对照,对其中所出现的常见情态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探讨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其翻译特点,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情态动词,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汉情态动词使用的异同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者可以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情感与感受。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背景

1. 情态的定义

情态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资源。对情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主要集中于对其必要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1]自此之后,学者们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学以及语言学等角度对情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不够具体且全面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语义学家开始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语言中的情态动词概念进行分析,得出了情态意义主要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必要性(necessity)、义务(obligation)、允许(permission)等。

2. 情态的分类

Palmer(1979)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和形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与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每种情态又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要性(necessity),为后来的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研究和其他语言的情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样本。[2]

Palmer(1986)开始试图把情态确立为一个普遍的语法范畴并建立一个可以

用来描写各种语言情态系统的体系框架。他从情态意义出发,引用了包括世界许多体系的近70 种语言的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范畴。这对后来学者的情态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情态研究为后来的自然语言的情态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起点和基础。[3]

同样,情态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朱冠明(2005)表明,可以把中国的情态动词分为三类:认知情态、道义情态与动力情态。同时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可能性(possibility)、盖然性(probability)与必要性(necessity)[4]。

李小川(2005)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情态动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可能、意愿、必要。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划分是按照层次划分的,与英语情态动词的分类相比,汉语情态动词更加处于交错的状态。[5]

(二)相关研究

权威专家也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与翻译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李小川(2005)从分析情态动词的语义入手,认为对英语情态动词的忠实翻译既要考虑说话者的态度、主语所起的作用、会话语境和说话双方的社会地位以正确理解原语语义,又要选择汉语的对应表达形式以准确再现其意义和风貌。[5]

薛慕煊(1999)认为,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系统,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和用法有时却相当复杂,假如理解稍有偏差,翻译就很容易出错。[6]

赖鹏(2013)基于跨语言差异对汉语情态转换路径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英汉情态系统的显著差异,值得在情态翻译和情态习得方面加以考虑。[7]然而,很少有学者能够结合语料库讨论情态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具体翻译特点。因此,文章在分析英语情态语义的基础上,对汉英双语语料库中的情态动词进行研究,希望本研究能促进英汉学习者对英汉语篇中情态动词的理解和感知,从而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文章基于作者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选取文本中的情态词语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译文中的具体处理方式,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 源语文本中情态动词呈现怎样的特点? 2. 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情态动词在语义上是否存在不

对应?3. 英译版本存在怎样的翻译特点? 可以总结得出怎样的翻译策略?

(二)研究设计

1. 语料选取

文章使用的语料库为笔者自建的汉英双语语料库。其中对汉语和英语语料

分别进行了分词和词性赋码处理,汉语原文与英文译文经过语料平行软件检索软件UltraEdit 处理并铺以人工调整,实现了句子层面的平行对齐。

2. 研究步骤

首先,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4.0 生成汉语原文的总词表,从中提取所有具有情态意义的词汇,并根据其出现频率高低进行排序。由于前12个

高频情态词语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情态动词,因此文章选取这12 个词语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随后,检索出其所在的汉语原文进行分析,总结源语文本中情态词语的呈现特点。其次,运用UltraEdit 软件检索出上述汉语原文所对应的英语译文,根据译者对原文情态动词的具体处理方法,考察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

并从情态类型、情态向度、情态量值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概括总结出译者英译文本中情态词语使用的特点和其翻译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试图给出可行的翻译策略

与方法。

四、数据分析及解释

(一)源语文本中的情态词语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同一情态动词可以运用在不同的情态域中,因此同一个情态动词可能具有不同的语义,但具体的语境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情态动词的语义倾向(徐晶凝,2008)。例如:“应该”一词表示“推测”时,可以归为概率类情态;表示“情理上必须如此”时,可以归为义务类情态。同一个情态动词分属于不同的情态类型时,有可能会导致其在情态量值发生相应的变化。[8]文章通过检索12 个高频情态动词所在句子及其应用语境,分析得出源语文本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十分具体细化,体现出文本的权威性及可信性,符合其文体特征。随后,文章从情态类型、情态向度和情态量值三个维度对这12 个高频情态词语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3 所示。

表1 源语文本情态词语的类型统计

表2 源语文本情态词语的向度统计

表3 源语文本情态词语的量值统计

由表1~3 可见,从情态类型看,意态化多于情态化,在情态类型中,概率类多于频率类;在意态类型中,义务类多于意愿类,这些可以说明源语文本中的情态词语主要表现说话人的态度或判断。从情态向度看,主观情态词语远远多于客观情态词语,这说明源语文本中的情态动词主要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从情态量值看,主要以中值情态为主,低值情态次之,高值情态最少,说明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时体现出其权威性及可信性。

(二)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中情态动词对比分析

汉语动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动词本身的形态变化进行分类,只能根据其功能和分布特征进行分类。Halliday(2000)根据强调主观或客观的情态表达,将情态分为显性主观、隐性主观、隐性客观、显性客观四种取向。根据其对情态的分类,英语情态动词属于隐形主观。[9][10]

赖鹏(2013)进行相关研究并得出,英语更偏向使用明确的表达方式(即使用情态动词使句子情态化);而汉语常以含蓄的方式进行表达(即不使用情态动词使语句达到非现实状态的效果)。[7]

文章将根据对情态动词的以上分析,对汉英双语语料库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是否存在不对应性。

例1:滴水可以穿石。

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例2: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Reading invigorates my mind,gives me inspiration and cultivates my moral force.

例3: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Hard work will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make one's dream come true.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译者通常添加英语高量值情态动词,以强化原文语义内容的重要性。译文中添加will 等中量值情态动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在汉语中没有明显的时态语法标记。在英汉翻译文本中,英语情态动词不一定总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对应词。有时,不使用英语情态动词,也可以很好地表达汉语的情态意思。因此,在英汉翻译文本中,可以使用较为隐含的方式来表达人们的想法与观点。

(三)英译版本翻译特点及相关翻译策略

文章发现,译者在翻译原文的情态词语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种处理方式:对等翻译、转译和省译。其中,对等翻译指译文中的情态词语在情态类型、情态向度和情态量值等三个维度上都与原文对等或基本相似;转译指译文中的情态词语在情态类型、向度和量值中的某一个、某两个、或三个维度上与原文不一致;省译

指情态词语省去未译。据此,对此语料库中使用的高频情态词语(“可以”“能/能够”“必须”)的翻译策略进行统计后得到以下结果。(见表4)

表4 情态词语英译用法

由表4 可见,对等翻译比例最大,转译次之,省译最少,这说明在此语料库中大多采用对等翻译策略,很大程度上忠实并再现了源语文本的情态表达,同时注重意义的准确传达,较好地保留了源语语言风貌与词汇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观点与态度。转译和省译策略虽少于对等翻译策略,但仍不容忽视。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得出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首先,翻译要基本忠实原文,对情态动词的使用也是如此。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做到完全忠实原文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可以通过运用句式转换、情态值变化、情态取向变化以及句式与语义融合等方法对翻译进行深入研究。薛慕煊(1999)曾说过:“对情态动词的正确翻译是建立在对原文的正确理解上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允许情态词语的使用与原文有一定的偏差,同时形成形式与意义的动态平衡,这就使得情态表达的人际功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以上的翻译策略与方法,选取合适的情态词语进行翻译,最终达到其动态平衡。[6]

五、结论

文章借助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运用Palmer 和Halliday 的情态理论框架,系统考察了情态词语情况。可以发现,英语情态词在英汉翻译文本中不一定总是有相对应的汉语对应词。此英译版本基本上采用对等翻译策略,忠实再现了

原文中的情态表达,但同时也采取了转译和省译策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文的情态表达。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可行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句式转换、情态值变化、情态取向变化以及句式与语义的融合。

总之,情态动词作为表达情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功能是显而易见且不可或缺的。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学习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认识到英汉情态动词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给翻译实践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在今后的翻译过程中可以运用到上文提及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解决。

学习研究:课堂教学中语料库辅助的汉译英词语翻译

课堂教学中语料库辅助的汉译英词语翻译 1.引言 近几十年来,英语语料库(Corpus)的研究和创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国内外出现了众多各种类型的英语语料库。在英语教学与研究方面,语料库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理论、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语言教学与研究都有重要影响。语料库是专门用于语言材料检索和统计的工具,是由大量收集的书面语构成,并通过计算机储存和处理,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快速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并进行相关统计。 语料库的开发与建设,给外语教学与研究带来新的变化。在英语翻译课堂中,同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语料库,目前涌现出大量研究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语料库都可以有所借鉴。在从事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将母语直译成目标语没有问题,但目标语语感不足或语感误差导致的用词错误或因译者外语水平不同而导致词语有着不同程度的错误存在形式,词典、教材、语法书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作用欠缺,因此本文尝试性探讨在英语翻译课堂上,以目标语语料库为辅助的方法来授业解惑。 2.以语料库为辅助的汉译英词语翻译方式 除了为词典的编撰提供服务外,语料库的发展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语料库中有大量真实语境意义的实例,以数据或语境共现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有利于强化记忆以及帮助学习者利用语境获取语义和总结规律的学习环境。

本文涉及汉译英实践所使用的语料库均来自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和Cobuild以及LDC(Linguistic Data Consortium)。语料库在线检索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用途是提供大量典型语例供大家对比参考。 2.1 用于词语的词义的褒贬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 在汉译英过程中,能否根据上下文准确翻译出词义的感情色彩至关重要,不同的词语出现在不同的语体中,带有不同的语体色彩,很多情况下,借助于翻译词典等工具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此时参照语料库中的语料不失为好的方法。 我们知道,翻译语句不仅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同时更要注意他们的语体色彩,以便忠于原作者的观点。下面一则例句就是学生们在翻译过程中,成功借助语料库数据的帮助较好地完成了翻译任务,而且注意了词语的语体色彩。 例句: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一直讲社会主义,而他们一直讲资本主义。 对于“讲”这个字,词典中给出的英文单词为preach和advocate,到底哪个讲用preach,哪个讲用advocate,如何使用才能真实而精准地反映出作者的世界观的态度,通过语料库中对两个单词的检索,得到以下预料数据: Extremists, defined here as intellectuals imbued with (foreign) revolutionary thought,preach violence and terrorism, against which the steadfastness of labour must

汉英平行语料库翻译知识提取系统研究-自动提取术语、术语搭配及-电子信息

汉英平行语料库翻译知识提取系统研究-自动提取术语、术语搭配及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372106 项目名称汉英平行语料库翻译知识提取系统研究-自动提取术语、术语搭配及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申请代码F010406 项目负责人袁琦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依托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研究期限2004-01-01 到 2006-12-31 资助经费26(万元) 项目摘要 中文摘要 本项目综合并发展现有的双语库句子和词汇对齐算法,研究高效率的汉英句子和词汇/词组块对齐系统,从中提取术语、术语搭配及词组块对译词表达;研究自动提取词汇和词组块(MWU)对译概率值,研究自动提取及应用词组块翻译模板提高机器翻译质量;开展相关的研究,包括利用该单位年产出率近千万字的当代汉英并行语料库自动提取术语搭配表达的术语搭配词库研究,以及建立大规模的汉英双语词典和汉英互译知识库的研究等。 中文主题词多词表达;词对齐;平行语料库; 英文摘要 英文主题词Multiword Expression; Word Ali 结题摘要 无论汉英机器翻译系统采用基于规则、基于实例、基于统计的方法,对汉英双语语料库进行句对齐、词对齐、多词表达对齐已经成为解决机器翻译系统知识获取瓶颈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提取词组块及其翻译等价对,对机器自动翻译、新词典编撰、跨语言检索等学科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借鉴现有的双语库句子和词汇对齐算法,进行汉英句子自动对齐的算法的研究、对汉英句子进行分词及词性标注研究、从汉英双语句对中

提取术语搭配的算法和模型研究、从汉英双语句对中提取术语搭配对译表达和翻译模板的算法和模型研究,并通过汉英双语语料库进行术语搭配对译表达和翻译模板抽取实验。促进从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提取翻译知识的研究的进展。 成果 1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Chines会议 2 Research in the Theory and Imp会议Sun Guangfan, Yuan Qi 3 The Humanization of Chinese-En会议Anthony Wong, Sun Guangfan, Sun Guangfan, Song Jinping, 4 Extraction of Chinese Multiwor会议 Yu 5 Research in the Theory and Imp会议Sun Guangfan, Yuan Qi 6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Chines会议 7 The Humanization of Chinese-En会议Anthony Wong, Sun Guangfan, Sun Guangfan, Song Jinping, 8 Extraction of Chinese Multiwor会议 Yu Sun Guangfan, Song Jinping, 9 Extraction of Chinese Multiwor会议 Yu 10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Chines会议 Sun Guangfan, Song Jinping, 11 Extraction of Chinese Multiwor会议 Yu 12 Research in the Theory and Imp会议Sun Guangfan, Yuan Qi 13 The Humanization of Chinese-En会议Anthony Wong, Sun Guangfan, 14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Chines会议 15 The Humanization of Chinese-En会议Anthony Wong, Sun Guangfan,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汉语情态动词又可称为能愿动词或助动词,汉语语法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马氏文通》中就已经提到“助动词”的表“势”作用,此后的文献中虽没有明确提到情态动词,但也从不同的角度涉及到了情态动词的研究。现代汉语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和英语语法下的情态动词的研究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对于第二语言在情态动词教学方面有着重要的帮助,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我们发现己有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本体研究成果并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给我们的情态动词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本文以生成语法理论为基础,着重于英、汉情态动词的不同点,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情态动词的词性、分类以及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的过程特点等问题。用具体的现代汉语语料来分析验证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选取母语为英语、目的语为汉语的第二语言习得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中发现汉语情态动词在第二语言成人习得中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拟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分析汉语中的典型情态动词,通过汉英情态动词的对比发现汉语情态动词自身的一些特征,并采纳Huang(1988)中对汉语情态动词的分类(Huang(1988)将汉语的情态动词分为控制情态动词和提升情态动词),紧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二语习得者在习得汉语控制情态动词和提升情态动词时有什么不同,以此来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对留学生习得汉语情态动词的实际问题,根据汉语自身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将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相结合,找出行之有效的汉语情态动词的教学对策,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独特的汉语词类。 2.汉语情态动词的深入研究也将更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1.关于情态动词名称和词类归属问题的争论 有关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汉语语法的研究,黎锦熙(2001)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语料库作为翻译实践中的重要资源,可以为翻译提供丰富的语言数据和信息。本文将探讨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篇1 一、引言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文化和语境有深入的了解。语料库作为一种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语言数据的工具,可以为翻译提供丰富的语言数据和信息,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研究。 二、语料库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式 1. 术语库建设:术语是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翻译,术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语料库可以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专业语料,建立术语库,为翻译人员提供准确的术语翻译。 2.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进行自动化翻译的过程。语料库可以为机器翻译系统提供训练数据,以提高其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3. 翻译记忆库:翻译记忆库是一种收集、存储和管理翻译单元

的数据库,可以帮助翻译人员快速找到已经翻译过的相似句子,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4. 语言资源库:语料库可以收集和整理各种语言资源,如词典、语法规则、语音数据等,为翻译人员提供全面的语言知识支持。 三、语料库在翻译研究中的作用 1. 语言学研究:语料库可以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大量的语言数据,帮助学者们深入研究语言的结构、语法规则、语义变化等。 2. 翻译学研究:语料库可以为翻译学研究提供实际的语言数据,帮助学者们研究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翻译策略、翻译质量评估等。 3. 文学研究:语料库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帮助学者们深入研究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历史和风格等问题。 综上所述,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方式和作用。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篇2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应用方式和作用有很多。在翻译实践方面,语料库可以用于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记忆库和机器翻译等方面。在翻译研究方面,语料库可以用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翻译史研究、翻译风格研究等方面。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翻译研究

基于汉英双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语义分析及 翻译研究 一、引言 情态动词是情态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呈现人际意义的主要手段。因此,其在语篇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和汉语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资源来表达情态意义。近年来,人们在翻译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情态词语的使用。然而,目前人们对英汉情态词语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鉴于此,文章在Palmer、Halliday 等专家的研究基础上,以作者自建汉英双语语料库作为对照,对其中所出现的常见情态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探讨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及其翻译特点,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情态动词,更加深入地了解英汉情态动词使用的异同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者可以准确地表达源语言的情感与感受。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背景 1. 情态的定义 情态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资源。对情态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主要集中于对其必要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1]自此之后,学者们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学以及语言学等角度对情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不够具体且全面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语义学家开始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语言中的情态动词概念进行分析,得出了情态意义主要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必要性(necessity)、义务(obligation)、允许(permission)等。

2. 情态的分类 Palmer(1979)对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和形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与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每种情态又分为可能性(possibility)和必要性(necessity),为后来的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研究和其他语言的情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样本。[2] Palmer(1986)开始试图把情态确立为一个普遍的语法范畴并建立一个可以 用来描写各种语言情态系统的体系框架。他从情态意义出发,引用了包括世界许多体系的近70 种语言的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范畴。这对后来学者的情态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情态研究为后来的自然语言的情态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起点和基础。[3] 同样,情态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朱冠明(2005)表明,可以把中国的情态动词分为三类:认知情态、道义情态与动力情态。同时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可能性(possibility)、盖然性(probability)与必要性(necessity)[4]。 李小川(2005)提出,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情态动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可能、意愿、必要。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划分是按照层次划分的,与英语情态动词的分类相比,汉语情态动词更加处于交错的状态。[5] (二)相关研究 权威专家也在情态动词的使用与翻译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李小川(2005)从分析情态动词的语义入手,认为对英语情态动词的忠实翻译既要考虑说话者的态度、主语所起的作用、会话语境和说话双方的社会地位以正确理解原语语义,又要选择汉语的对应表达形式以准确再现其意义和风貌。[5] 薛慕煊(1999)认为,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系统,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和用法有时却相当复杂,假如理解稍有偏差,翻译就很容易出错。[6]

跨文化翻译中的英汉语义对比及翻译技巧研究

跨文化翻译中的英汉语义对比及翻译技巧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殊地位,英汉双语间的语际交流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翻译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形式。而词作为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对其意义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翻译活动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从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着手,研究两种语言中词汇的语义对比情况及相应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跨文化翻译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直译意译音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往来与合作日益密切,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随之不断加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最基本工具。而英语和汉语分别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在全球的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语际交流自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流。 而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传播手段,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形式。翻译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转换理论是翻译的基本理论。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和塔伯在他们合著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对等首先是语义对等, 再就是风格对等。”因而能否做好对等与转换,将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笔者认为翻译的基础还是对语义的理解和把握。小到单词、短语,大到句子、句群,甚至语篇,只有在对语义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译文与原文形式上和风格上的呼应对等。而词作为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对其意义正确理解是翻译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词汇和语义学的角度来讲,词汇意义有“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之分。所谓概念意义(denotational meanings),又叫外延意义,或所指意义,是词汇的最基本意义,比较固定,通常是字典上给的意义。而内涵意义(connotational meaings),又叫能指意义,比较灵活,是在基本意义基础上的扩展意义或联想意义。以下笔者将从比较英汉词汇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两种语言的语义对比情况以及可采取的相应的翻译技巧。 1 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均相同时,原语和译语间可实现直译转换 众所周知,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大体一致的生态环境和历史环境中,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历。人类的感官功能、基本心理过程和思维结构是大致相同的,有着共同的认知系统。因此,不同语言间应有一个广泛的、共同的一般语义构成环境。这也是操不同语言的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词义相符的关系。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英汉词汇库中找到很多例子证明。例如,中文“狐狸”和英语“fox” 本意都是指一种形状略像狼的哺乳动物,同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该动物又都有生性狡猾的特性,英文中有“as cunning as a fox”的说法,与中文的“像狐狸一样狡猾”相对应。因此,无论是从表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汉英双语语料库构建研究-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汉英双语语料库构建研究-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论文摘要指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国家标准GB 47) 学术论文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对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说明,对于论文的发表、收录、检索及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的世界性语言,英文学术论文摘要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不少中外学者(如Swales1990、段平2002、滕延江2008、邓军涛2013 等) 对论文摘要的语言特点与翻译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分析,其成果无疑有利于该领域的实践与发展。 然而,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的经验,选取的例句和掌握的语料比较有限。不少学习者和研究人员撰写及翻译摘要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鉴于此,本课题组决定建设学术期刊论文摘要汉英双语语料库,一方面从大的语料基础上客观描述英文摘要的文体特

征和进行汉英翻译研究,同时将该语料库用作翻译教学平台,试验并总结数据驱动的教学方法,推动学术研究与翻译教学共同发展。 一、学术期刊论文摘要汉英双语语料库的建设 (一) 语料库与双语语料库 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本库(杨惠中,2002) 。语料库具有语料真实、丰富、代表性强以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等特点,在语言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应用价值。 按照语料的语种,语料库可以分成单语、双语和多语语料库。双语和多语语料库还可分为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平行语料库收集原文与译文双语对照的文本,按设定的标准对语料进行句子或段落的对齐。可比语料库收集具有可比性的语料,分别放置于不同的文本库,主要用于语言对比研究。关于双语语料库的作用,不少专家从不

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翻译研究

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翻译研究 引言 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它描绘了宋朝末年的 社会风貌,以及各种不同的武术门派和英雄人物。这部小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因此其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英平行语料库,探 讨《射雕英雄传》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射雕英雄传》简介 《射雕英雄传》是中国作家金庸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957年。小说以宋朝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郭靖、黄蓉等一系列主要人物的传奇经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宗 教和武林情况。小说中包含了大量的武侠情节和文学技巧,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对《射雕英雄传》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面对许多挑战。由于小说的时代 背景和文化内涵与英语国家的不同,因此需要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武侠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 能更好地将其翻译成英语。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古文和文言文,这对于翻译者来说也是一 大难题。小说中还涉及到大量的武术名词和修辞手法,这也增加了翻译的复杂性。 二、汉英平行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 汉英平行语料库是指同时包含中文和英文的语料库,其中对应的语段或句子彼此呈现 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这样的语料库,研究者可以比较中英文之间的句式结构、用词习惯、 修辞手法等,从而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进而指导翻译工作。 在对《射雕英雄传》的翻译研究中,汉英平行语料库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把握中英 文之间的表达差异。通过比较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者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译文,并且避免一些常见的翻译陷阱。通过对语料库中一些惯用短语和习语的比较分析,翻译者 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保持原著的风格和意境。 三、《射雕英雄传》翻译中的策略和方法 1. 文化内涵的处理 在对《射雕英雄传》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注意如何处理原著中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和习俗在英语国家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因此翻译者需要通过适当的注释或者调整译文的方式来传达原著的意义。 在小说中提到的一些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历史事件或者传统节日,翻译者可以通过 加注或者换一种更具有英语国家文化氛围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处理。小说中也包含了不少关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文本效果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文本效果研究——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胡开宝;田绪军 【摘要】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说话主体的看法或印象.研究表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高频实义词和we的应用成功描写了中国政府奋发图强、脚踏实地和积极有为等特征.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中国政府的上述印象是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应用和中国政府的作为等因素影响的产物;《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应当尽量少用高量值情态动词和无主句,以缩短中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4)005 【总页数】11页(P1-11)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言特征;文本效果 【作者】胡开宝;田绪军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0 引言 翻译语言特征,顾名思义,是指翻译文本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义搭配等层面所呈现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规律性趋势或特征,包括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前者是指翻译文本所具有的普遍性特征,主要包括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共性是“翻译文本而不是源语文本体现的典型语言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Baker, 1993: 243-246)。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是指由于源语和目的语语言影响,翻译文本所呈现的典型语言特征。自从Mona Baker(1993)教授提出翻译共性假设以来,国内外学界相继采用语料库方法对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开展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或实证研究(Olohan et al., 2004; Marais et al.,2007;胡开宝等,2008;黄立波,2008;王克非等,2010;刘泽权等,2010;佟玉平,2014)。然而,目前关于翻译语言特征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文学文本的分析,而且很少研究译自母语的翻译文本语言特征。此外,翻译语言特征所产生的文本效果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文本效果是指由于具体词汇、句法结构或词汇搭配的应用,翻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说话主体的总体认知或印象。鉴于此,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we和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的应用角度切入,并与美国政府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期间,我国历任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和文本效果。 1 文献回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语料库翻译学这一全新译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包括翻译共性和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在内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1.1 翻译共性研究 Olohan(2001)以翻译英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为研究平台,考察了翻译文本

国内语料库研究综述

国内语料库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旨在回顾国内语料库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文章总结了国内语料库研究的主要成果、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旨在为语料库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以推动国内语料库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语料库、国内研究、发展历程、现状、未来研究方向 引言 语料库是指为语言研究而收集的、有一定规模的、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集合。自20世纪中期以来,语料库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随着国内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语料库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内语料库研究的现状、成果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现状 1.国内语料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小型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

如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词库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开始大力推进语料库的建设和研究,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语料库,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语言语料库、上海交通大学的中文文本分类语料库等。 2.基于不同领域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和不足 语料库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语言教学、词典编纂、语言政策研究等。在语言教学领域,语料库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语境,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在词典编纂领域,语料库可以提供大量的实例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词典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在语言政策研究领域,语料库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制定科学的语言政策和发展规划。 然而,国内基于不同领域语料库的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且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研究空白。例如,针对特定领域的语料库建设和研究尚不够深入,部分领域的语料库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代表性不足等问题。此外,针对语料库在二语习得、语言演化等领域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3.国内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翻译规

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排歧中的知识发现研究

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排歧中的知识发现研究 1 背景介绍 情态动词是英语语法中的一类特殊词汇,用来表达说话者对于某 种动作或状态的态度或推测。情态动词的用法复杂,其语义排异的现 象尤其引人注意,即同样的情态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的意思可 能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语义理解与翻译都是一项巨 大的挑战,同时也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情态动词语义排异现象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知识发 现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2 情态动词语义排异现象的特点 情态动词常常被用作情态词语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同时情态动词 还可被用于不同的语境中,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情态动词语义排异 的问题。在实际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义比较丰富,常包括以下几种:建议、允许、义务、可能、推测等。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情态动词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情态动词should 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建议、期望、假设等意思。具体来说: - 当should表示建议时,可以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中,如:I should go to the gym more often. You should try this new restaurant.

- 当should表示假设时,常常出现在条件句中,如:If he should call, please tell him to call back later. - 当should表示期望或责任时,常常用来表达对某种行为或结果 的期望和责任,如:You should apologize for what you have done. He should know better than to stay up so late. 3 知识发现技术在情态动词语义排异问题中的应用 在情态动词语义排异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发现技术来研究 情态动词的用法和语义,以期解决这一问题。知识发现技术是指利用 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算法和方法,从大规模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和知识的过程。在处理情态动词语义排异问题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 几种知识发现技术的应用: 3.1 数据挖掘 通过对大规模的英文语料库进行文本挖掘和数据分析,可以生成 情态动词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使用频率、词汇搭配和常见搭配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在具体语境中准确理解情态动词的含义。 3.2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英语文本进行分词、词性标注、语法分析等处理,从而获得情态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功能和语法结 构等信息,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情态动词的含义。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现状、意义、方法、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情态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图等。通过对情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提高自然语言处理和等领域的研究水平。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现代汉语情态对于深入了解汉语语言特点、提高汉语语言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情态研究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主要涉及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语气系统和语调等方面。情态动词如“可以”、“应该”、“愿意”等,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看法;情态副词如“简直”、“似乎”、“非常”等,则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达程度、方式、条件等信息。语气系统包括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等语气,表达了说话人的情感和意图。而语调则通过音调、音量、音长等语音特征,传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理论方面,学者们对现代汉语情态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观

点。在应用方面,情态研究为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例如,在机器翻译中,通过研究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的翻译规则,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相较于其他语言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现代汉语中情态表达方式丰富多样,既有词汇手段,又有语法手段,这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其次,现代汉语中情态表达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态度色彩,这使得情态研究更具实际意义。然而,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非典型情态现象的研究尚不充分,对于情态的动态变化研究不足等。 针对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现状和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首先,需要加强对于非常规情态现象的研究,例如口语中的非典型情态动词、网络语言中的创新情态表达等。其次,应注重情态的动态变化研究,以适应语言随社会变迁而变化的要求。此外,可以开展跨文化情态对比研究,以加深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情态表达异同的理解。最后,借助先进的计算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大规模的情态语料库建设和深度学习模型研究,以推动现代汉语情态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之,现代汉语情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对情态的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汉英词典的词目翻译的开题报告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汉英词典的词目翻译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英两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日益频繁,汉英词典成为了英语学习和翻译中的重要工具。然而,汉英词典往往面临着翻译不准确、语义偏差、文化差异等问题,影响着 词典用户的准确理解。 因此,本研究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英词典中词目翻译 的关联关系,旨在提高汉英词典的翻译质量,促进两种语言的交流与合作。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词目之间的关联关系, 探讨汉英词典中词目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研究目的如下: 1. 分析汉英词典中词目之间的语义关联和文化关联,探讨其翻译准 确性和规范性; 2. 探究汉英词典中存在的词目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借助关联理论的视角,提高汉英词典的翻译质量,促进中英两种 语言的交流与合作。 三、研究方法 本文将以关联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汉英词典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词目,探讨它们之间存在的语义关联和文化关联,并分析其翻译准确性和 规范性。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取汉英词典中的一部分词目,并分析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和文 化关联;

2. 对这些词目的翻译进行比较和分析,检测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3. 通过借助关联理论的视角,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案,以提高汉英词典的翻译质量。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借助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汉英词典中词目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探讨,具有以下意义: 1. 对于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翻译的关联关系,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对于汉英词典的编写者和使用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词目之间的关联关系,提高汉英词典的翻译质量和应用价值; 3. 对于汉英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促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增进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借助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汉英词典中词目翻译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预期的成果包括: 1. 分析出汉英词典中存在的词目翻译问题; 2.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确定汉英词典中的优秀翻译,为之后的词典编写提供参考; 4. 对汉英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六、论文结构 本研究论文将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基于《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意义显化翻译考查

基于《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意义显化翻译考查 作者:喻娟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源语/目标语语际对比和分析,考查《围城》英译本中有关明喻修辞手法的翻译特征。为了增强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围城》中出现频次极高的“像”字词语或相关结构(557例)及其英译文,重点关注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意思的动词(403例)的英译文。语料库研究表明:对明喻信号词“像”字的翻译,《围城》英译本以增译、省译和意译等方式进行意义显化翻译。本研究指出,《围城》英译本进行意义显化翻译的动因主要是语言文化差异动因以及译者动因,后者具体表现在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对目的语文本读者的关注。 【关键词】《围城》英译本;平行语料库;“像”;文学翻译;意义显化 【作者简介】喻娟(1988.1-),女,硕士,汉族,江苏南京人,现任职于武汉商学院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科学(青年)研究项目“《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2016KQ008)。 一、引言 文学大师钱钟书毕生学贯中西,创作独具匠心,《围城》是其一生的代表作。书中各类比喻一应俱全,喻体新颖写比喻形式多样,且富含讽刺性和哲理性。《围城》英译本的两位译者,珍妮·凯利和茅国权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很多翻译技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本文试从具体的语言因素——明喻信号词“像”字入手,采用语际对比的模式,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从源文本及其英译本之间相互作用在语言层面的表现来探索翻译语言意义显化的特征及其动因。 二、文献回顾 显化假设最早是Blum-Kulka(1986)提出的。她从衔接数段的明细化角度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显化假设。Baker(1993)在前人研究成果(Vanderauwera, 1985;Blum-Kulka,1986; Shlesinger, 1991等)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翻译共性或翻译普遍特征的假设,并论述了利用语料库研究翻译共性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此后,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情态动词研究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情态动词研究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汉语情态动词研究 摘要:Langacker认知语法体系中的“开展动力模式〞,“参照点〞和认知构式理论等理论可以用于对情态动词“要〞的解释。“要〞既可做根情态,又可做认识情态。情态动词包含的描述场可以由其后的主动词具体化。“要〞作为表达义务的根情态,可以与其他根情态连用。“要〞所表达的否认概念通过“不〞和〞“没〞实现;“不〞可否认情态本身或者其后表达的行为或事件,否认主动词所表达的未来的行为或事件;“没〞不能对情态本身做出否认,只能对情态其后主动词所表达的已发生行为或者事件否认。 关键词:认知语法视角;汉语情态动词;“要〞 1.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现状 汉语情态动词研究属于比拟年轻的研究领域,对汉语情态的研究大多数从功能语法、生成语法、语用学、语义学,甚至是结构主义的视角展开。这些视角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有局部学者〔彭利贞,2007;宋永圭,2007;朱冠明,2003、2007〕已经对情态做出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探索,他们对汉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语言学的理论非常熟悉,但是对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运用显得不够深入。另外,对认知语言学熟悉的英语语言界学者对汉语情态动词的研究关注并不多。数据显示仅有极少的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汉语情态动词,比方李丛禾〔2021〕分析了情态动词的在线机制,但尚无学者运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对情态进行研究。本文以“要〞为例,通过Langakcer的认知语法理论对汉语情态动词做比拟深入的探讨。所用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提供的网络版现代汉语语料库。 2.“要〞在汉语情态中的归属 Perkins〔1983〕与Palmer〔1990〕把情态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和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与Coats〔1983〕的分类相同,Langacker〔2004:272〕将情态分为根情态〔root modal〕和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Langacker认为根情态包含过程实现的潜能,比方义务、允许、愿望或者能力等,而认识情态那么表达过程发生的可能性。Langacker通过比照根情态和普通动词连用对根情态做了比拟清楚的解释。他认为英语根情态动词与普通动词连用的区别是,在普通动词连用里,主语是界标过程〔第二个动词表示的具体过程〕所需潜能〔potency〕的所在〔locus〕,这种潜能可以是物质的力量〔physical force〕,也可能是精神的力量〔mental force〕。这一过程并没有实现,只是世界的构成使这一过程在适宜的环境下可以实现。而在情态句中,背景或者与背景相关的实体是实现界标过程〔情态动词后主动词表示的具体过程〕所需的潜能的所在。这个背景可以是说话人,也可以是其他来源。Langacker用开展动力模式〔evolutionary momentum〕解释认识情态:“如果我们从整体上建构潜能所在,采纳最模糊的方式并进行最少的限定,我们可以把潜能的所在等同于世界及其开展。指定过程的实现不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力,而是一个泛指的力,因为世界有某种结构,所以现实以某种方式展开。认识情态判断世界开展势头是否可以使现实沿着适宜的路线到达指定的过程。〞〔Langacker,273〕此处世界是说话人头脑中的世界: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和精神的。Langacker将开展动力模式与Talmy的力量模式〔Force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3 从《刀锋》看毛姆的救赎之道 4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5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6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 7 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 8 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措辞研究 9 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 10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 11 从文化角度论英文商标名称的翻译 12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13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14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 15 论《双城记》中的反讽 16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17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1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19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20 论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21 回归之路--《所罗门之歌》 22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23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 24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 25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26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 27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28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 29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分析 30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 31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 32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33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34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35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36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 37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性别歧义及其原因探析 38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 39 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 40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