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白公鹅》

发展性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情感性目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白公鹅

二、新课学习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学生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与各种兵俑的神态,使同学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导入:同学们,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观赏了位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后感慨:不看秦俑,不算到__。今天,我们也去观赏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1、课件播放图片:说说你看了图后有什么感受?

2、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想全文主要介绍了兵马俑的什么?找找哪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2、同学汇报:

出示第3段:兵马俑不只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读:说说“宏大,鲜明”的意思。(宏大:巨大,宏伟。鲜明:鲜活。)

三、研读主要内容

1、课文哪里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段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同学汇报。

3、过渡:

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走进兵马俑,去仔细看看这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吧!老师这里有个要求:

(出示课件)

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读4~8小节。

思:想想这几段共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议:向同桌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为什么?

4、交流汇报:

⑴将军俑:说说自身对将军俑的印象。

随机理解:身材魁梧,昂首挺胸。

⑵武士俑、骑兵俑:说说自身的感受。

⑶陶马:指名读。

闭上眼睛,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用鼻子闻一闻,你似乎又闻到了什么?

5、小结:

对呀,那一匹匹战马,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让咱扪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6、古代的工匠们把一个个兵马俑制作得像真的一样,作者又写得如此栩栩如生,那同学们也要读得活灵活现。全班齐读4~8小节。

7、哪里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相机理解: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糜。

师:当我们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放眼一览那威武军阵时,都会为之惊叹!你能读身的这种情感吗?

8、齐读第二段。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军容严整,气势雄伟。

(播放军队混战声音)

9、当你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如此威武雄伟,你心中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

1、是啊,这一行行的金戈铁马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当我们面对着这些古老而又雄壮的建筑时,不由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__人是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2、出示: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齐读李光耀先生的这句话。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秦兵马俑》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二、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一)阅读提示。

1.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2.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3.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读。

(二)学生回答,讨论。

三、精读选段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目光炯炯……威武凝重

刚烈豪爽

骑兵佣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佣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神气活现斗志昂扬

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__人的自豪!

4.第11自然段

①横线的句子是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对下文的学习作了提引。“极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马俑的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地位。

②“端详”就是仔细地看、细致地打量。这些兵马俑乍一看,似乎一样,但只有精心端详时,才会发现它的细微差异。

③加底纹的部分,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悟出__人民智慧的伟大。

④“……”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万年牢》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

教学难点: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1、pot课件。

2、音乐《冰糖葫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2、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新凤霞的父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理解“牢”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分别是什么?

2、“万年牢”是什么意思?(永远坚固、永远结实)

3、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昨天我们预习了这一课,生字词会认了吗?我们来试着认一认。(出示课件:生字词)

2、这篇阅读课文比较长,那里面有很多长句子,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难读,能大胆读给同学们听听吗?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学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

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相应的语句。

3、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并拿出笔来,做相关批注。

师:再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吧。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学生回答)

2、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找句子,交流后并读读。(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

4、深入品析这三个句子。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a、指名读这个句子,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芦)。

b、万年牢的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看来糖葫芦的质量是很不错的。

c、这样好的糖葫芦,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请你小声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儿体会到父亲的认真,父亲的细致?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说明父亲对买来的材料又要经过严格的挑选,谁能把父亲的认真,细致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句子。)这真是一位做生意非常实在、认真的人啊。不仅如此,父亲对待这项工作也是精益求精的。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a、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我们齐读第二句话。(课件出示生读第二句话)

b、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万年牢”的理解。(生谈看法)

c、什么是“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不干坏事,做生意不会缺斤少两……) 正道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什么?在文中找找。(生说——就是凭良心做买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生意经是什么?(公平买卖走正道)

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做买卖讲究公平实在?请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辞去工作)

d、为了让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芦,面对老板的行为,认真实在的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同学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与店里做相比,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共3页,当前第2页12

e、谁再来谈谈你对第二句话中的“万年牢”的理解?(生说)指父亲做生意讲究实在,这样做生意必然会受到顾客的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当然是“万年牢”啊!(板书:生意)

(三)理解第三个“万年牢”。

a、它不仅是一位好生意人。还是一位好父亲。我们一块来看看他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文中第三个含有“万年牢”的句子。齐读第三句

b、想一想,这里的万年牢指什么?(板书:做人)

c、你认为怎样的人就是万年牢的人?(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d、(屏显三个句子)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它们的含义。(生齐读句子)

e、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随文延伸,升华情感。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班级要完成由中班级,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班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湘教版小学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版小学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感受兴凯湖的美丽。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赞美了兴凯湖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兴凯湖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四、教具: 课文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引导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有诗情画意般的美,那么北国的兴凯湖又是怎样的美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沟通理解词语的方法;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抓住兴凯湖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相关句子;在小组内沟通后汇报。 2、是怎样抓住兴凯湖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1)汇报学习情况,边说边随机用课件展示相关画面感悟理解,并指导朗读: 第2自然段抓住“兴凯湖不是海,却海一样辽阔,海一样磅礴”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3自然段抓住“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4自然段抓住“兴凯湖的清澈透明”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第5自然段抓住“兴凯湖是鸟的天堂”这一特点进行描写的。

2019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短文两篇湘教版语文

17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第十二块纱布》,体会文中人物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信精神及护士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4. 学习《果断的判断》,体会文中人物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信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的道理。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读、悟、议、演结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十二块纱布》,体会文中人物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信精神及护士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第十二块纱布)一块纱布很小很轻,这是哪里的一块纱布?它重要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文《第十二块纱布》 二.学习课文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抽读。 学生记忆字形,师指导书写。三.学习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分片断朗读课文,出示课件,说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2.提问:文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护士反抗外科专家? 3.学生交流讨论:严肃高声抗议毫不示弱 4.进一步追问:这些词语是女护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这些词语表现女护士怎样的品质?女护士是怎样对外 科专家说的?5.学生讨论汇报 6.指导学生朗读四.总结全文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一说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3.说说为什么外科专家称女护士是“合格的助手”。五.课时小结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果断的判断》,背诵课文,体会文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 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1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 教学程序: 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多音字。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三、写字板。 1.学生找到碑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参考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难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 学习程序: 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选择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2.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习作写信)

学习程序: 一、明确习作要求: 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 语文生活(讲评习作) 学习程序: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或好朋友之间交换练习,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副本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5古诗两首课型:讲授 第1课时总序第14个教案 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2.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自读自悟,理解诗意,然后充分发挥想象。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借助教师的点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进行突破。 教学方法 师:读议、讲解法。 生:自读、讨论、想象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生:预习课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课时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 过程教学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学生自由发言)秋天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古代诗人笔下的秋天是怎么样的!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二、资料交流 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教师简介古诗作者。 杜牧(803—853)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时期著名文学家,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主张文章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在艺术上,杜牧自称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 张继唐朝诗人,是襄州(今湖北襄阳)人。他比较关心百姓生活,写下了不少关心时事,反映现实的作品。他的诗语言纯朴自然,不加雕琢。 三、自读自悟 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注意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4.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四、检查效果 1.教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自学,交流学习情况。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 ⑴ 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 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师: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旅游。 (师: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 (师:很完整。)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乌塔这么小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太了不起了。 生:好能干啊! 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可是她不是随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不少的准备呢!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感悟黄河的险恶,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景象,感受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学会网上查看资料。 2、情感和态度目标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图片、文字资料及黄河、艄公驾驶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 设计理念: 1、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网络阅读教学,计算机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走向了人机对话的形式。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上网查看有关资料,感受黄河,认识筏子,认识艄公,使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学生走进了网络,网络与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使得课堂网络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2、力求体现“球形教学特色”。*的“球心”是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取舍文本,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过情境

展示、拓展阅读、自悟讨论、情感朗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 教学过程: 一、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 首先让学生在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讲出自己心中黄河的印象。(板书黄河) 接着引导学生点击黄河的视频,一边欣赏,一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 紧接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观 (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由文本走进网络,再由网络走进文本,达到文本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也被充实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深深吸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1、认识筏子。引导学生点击筏子的图片,一边看筏子,一边说筏子,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学习2-5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这其中抓住重点句“”和一个小小的“啊”字进行品读,感受作者的那份担心、惊讶,体会筏子在黄河上的那份惊险。 3、欣赏筏子。让学生欣赏艄公驾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亲眼目睹筏子在黄河上的惊险。

鲁教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鲁教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中华文化 课时安排 - 第一课: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30分钟) - 第二课:赏析古诗词(40分钟) - 第三课:传统节日与俗(45分钟) 第一课: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 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 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展示介绍中华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华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3.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

-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第二课:赏析古诗词 - 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意义,研究并背诵一首古诗词。 - 教学方法:示范朗诵、小组合作活动。 - 教学过程: 1. 带领学生欣赏并理解一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朗诵的方式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3.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应用。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朗诵和讨论,评价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传统节日与俗 - 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俗,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俗的背后的文化内涵。 -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合作活动。 - 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展示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俗。 2.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或俗进行介绍和展示。 3. 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分享各自的了解和体验。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介绍和交流,评价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和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通过赏析古诗词和了解传统节日与习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演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全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共101页)

全新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共101页) 目录 2我家的大花园 3 故乡的风景 4* 短文两篇 5古诗两首 6 成语故事二则 7* 女娲补天 8巨人 9 人类的“老师” 10短文两篇 11“环”字遇险记 12 高傲的女孩 13 那只松鼠 14 童诗两首 15 我的房间 16 站起来 17 木兰从军 18 母鸡 19* 灰姑娘 20田园诗情

课题:1走进大自然课型:讲授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善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2.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学方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2)学生拼读生字,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拼读。

(3)指名读,注意及时纠正。 (4)教师教读生字,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记住字形。 (5)学生练习正确书写生字。 2.学习词语,以下词语的意思仅供参考。 大自然:自然界。 斑斓:灿烂多彩。 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宽厚:宽大厚道。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或小组内相互朗读、相互评议。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4.教师指导、点拨。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比赛。 2.小组间讨论交流初读课文后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精读研讨 1.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质疑问,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 2.教师引导,总结学生的疑问,形成问题组。

(小学教育)2019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命的药方》教案 湘教版

《生命的药方》 教材简析 生命有时候是脆弱的,它需要力量,需要支撑,什么是真正的生命的药方?是医学意义上的药还是人的精神力量?课文以朴素的语言,描写了两个孩子在人人畏惧的艾滋病面前,用他们友情的力量扬起了生命之帆,虽然德诺最后没有活下来,但是友谊给了他无尽的安慰。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最受感动的地方旁批自己的感受,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从艾迪和德诺的故事中感受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 3.深入体会“生命的药方”的真正含义,感悟友情,感悟生命。 教学重难点体味“生命的药方”的真正含义,感悟友情,感悟生命。 教具准备 艾滋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想,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在教法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依靠学生的感悟、探究、讨论、归纳、总结等形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话 孩子们,你们好!当我走进教室,看见你们专注的目光,认真的神情,叶老师心里很感动。生活中有许多的感动,你们也有过感动吗?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学生练习说话) 二、复习导入,直接点题 1、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生命的药方》这篇课文,去品味穿越生死、感人肺腑的故事。(师先板书课题:生命的药方) 2、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生:10岁那年,德诺因为输血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只有他的好朋友艾迪依然陪伴着他,和他一起渡过了生命最后的时光。 师板书:德诺艾迪 三、自读自悟,体会德诺的不幸 1、交流品悟德诺的孤独,害怕(学生找句子) (1)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德诺的孤独,无助。 你还读到了什么? 师:伙伴们为什么全都躲着他? 艾滋病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引出对艾滋病的了解,出示课件(录制旁白) 师:看完图片后,我们知道了艾滋病患者不仅饱受病痛的折磨,而且遭受朋友甚至亲人的偏见和歧视。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3)艾迪的妈妈再也不让艾迪去找德诺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再也”一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

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了解诗人的美好愿望。 3.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本首儿童诗的内涵。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儿童诗。 2.轻音乐《献给爱丽丝》。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3个,会写的字有10个,其中带有“虫字旁”的字居多,要指导学生注意归类识记。 2.朗读指导 学习这首诗的主要任务在于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学习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了解儿童诗风格的同时,体会全诗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情感。 3.阅读教学

(1)讨论交流。第一小节第一句是点题的一句话,在于理解那个“也”字。为什么要长胡子呢?关键是想成为“爸爸”。接下来作者用三个小节写了自己成了爸爸后的做法,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父亲的不满。在理解本诗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跟”“不打”;“讲”“不对”;“带”“不骗”等词,将有助于对本诗的深入理解。 (2)畅谈感受。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进而把握诗的意境,感悟诗情。 (3)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愿望及成长经历,讲一讲在那一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回忆当时的感受及讲述现在的想法。 (4)完成课后“讨论交流”的表格。 (5)学习本课后,可以《等我也》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愿望,字数不限,做一次小的习作训练。 4.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旨在促进学生积累词语,增加词汇量。应着重指导学生能够先写拼音,再写词语。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音节的识记,又能巩固对字形的掌握。 (2)“讨论交流”。这道题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把这些问题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懂得换位思考。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新接触的儿童诗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提供四种理解诗意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一是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二是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5篇】 四班级上册语文观潮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观潮》是一篇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本课的设计旨在依据同学年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发挥同学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观看录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雄奇,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增加同学喜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同学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宏伟,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挨次,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留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四、教学预备: 远程教学软件、电视电脑、录像带。 五、课时支配:

2课时 六、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同学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与宏伟,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齐读课题)老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老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师生互动沟通 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 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放课件(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美与宏伟。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概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美情

白露节气教案

白露节气教案 白露节气教案 一、内容简介: 此教案为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乐园3中的语文活动,旨在让学生记住《二十四节气歌》,并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 二、课时目标: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并能在小组内交流和抢答赛中展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熟记《二十四节气歌》,难点在于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四、课前准备: 学生需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需要制作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三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节气的作用和意义。引入研究《二十四节气歌》的主题。 二)出示第一张幻灯片。(5分钟) 通过不同方式,让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二十四节气歌》。逐句分析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并展示正确答案。 三)出示第二张幻灯片。(3分钟) 让学生自由读、齐读,并解释这两句的意思。 四)返回第一张幻灯片,显示“标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资料(5分钟) 五)抢答赛(15分钟) 指名三位学生代表上前,一人记分,另两人看举手顺序。宣布规则:自己读题,想到答案才能举手,如果抢到机会但答

错了或3秒内说不出答案,则该题只能让其他两组抢答,再不对或答不上,由剩下的一组答。都答不对则直接显示答案。每答对一题记一分。依次出示以下题目(幻灯片3~26号),学生抢答: 1、一年分为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 2、春季是从哪个节气开始?(立春) 3、表示各种躲藏起来过冬(冬眠)的动物开始被惊醒是哪 个节气?(惊蛰) 4、表示降水开始,雨量增多的节气是什么?(雨水) 5、“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描述的是哪个节气?(谷雨) 6、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指哪个节气?(白露) 7、哪个节气的意思是说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末成熟?(___) 语言材料。 教学环节: 1、“读读认认”: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其中换偏旁的词语,并尝试解释其意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环”字遇险记教案湘教版

11*“环〞字遇险记【教学目标】 1. 认读“嚷、纠、偏、退、瞅、隙、冤、枉、捺、纳、 恍、揭〞 12个生字,理解 “不 偏不倚、屏息凝神〞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环〞字历险的经过,感受丰富的 想象。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环〞字历险的经过,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用于表演读的生字卡片。 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 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汉字游戏。〔课件出示〕游戏一:给以下汉字添一笔或减一笔变成其它的字。 大木方土 游戏二:给以下汉字替换部首变成其他的字。 篇忧诀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一起走进仓颉城,了解“环〞字的遇险记吧!〔课件出示仓颉城画画〕要读懂 这个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哪些学习要求。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同桌互相正音。 2〕通过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相互交流等途径,理解有关词语。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环〞字在仓颉城里有哪些经历?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按自学提示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出声读、合作读等〕三、交流自学体会。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关于生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嚷赳偏退瞅隙冤枉捺纳恍揭 1

重点指导:“嚷〞是翘舌音、后鼻音;“瞅〞不要读作qiū;“捺、纳〞声母是n;“揭〞的发音可与“间〞比拟正音。 2〕关于新词。①指名学生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雄赳赳空隙冤枉纳闷 揭开不偏不倚屏息凝神 热闹非凡泪涟涟前因后果 一拥而上恍然大悟 ②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能用其中的一个句子说 一句话吗? 〔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拥而上、不偏不倚、屏息凝神、热闹非凡、前因后果、恍然大悟〞这些词语的意思〕 3〕指名学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四、合作探究。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批画,质疑问难。 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教师巡视。 各小组将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上讨论,教师将问题进行 分类整理。〔课件出示问题组〕 1〕“环〞字是怎样遇险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汉字? 2〕你认为“环〞字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3〕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再读课文,再次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参与讨论、点拨: 1〕“环〞字是想找朋友去玩,而碰到坏人“土〞字,引发后面的 故事的。 2〕“环〞字是个贪玩、粗心、单纯的孩子。 3〕学生可以自由畅谈,但要言之有理。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这篇课文较长,学生单独把它读完可能比拟费力, 如果分角色朗读,那就 轻松多了,也有趣多了,让我们试一试吧! 2.学生自愿举手,教师分配角色。 〔课件出示:角色分配:“土〞字、“环〞字、“娃〞字、“怀〞字〕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揣摩角色的性格,设身处地 地体会角色的情感,如“土〞 字连骗带枪,“环〞字深受委屈,“娃〞字大呼小叫,“怀〞字 气急败坏等。另外课文中对 动作,神态的描写能够使学生在头脑中浮出生动的形象,帮助进 入角色〕 六、小结拓展。 1. “环〞字遇险记让你明白了什么? 〔指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添一笔或减一笔,变换笔画的位 置可变成其它的字;注意区别形近字,注意书写标准〕 “环〞字遇险的过程也真够悬的!〔课件出示〕请你在“浪、好、太〞这三个字当中选一个字,想象一下它会遇到什么危险,结果 怎么样? 【板书设计】 环土 坏王 2

四年级上册语文讲评教案设计五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讲评教案设计五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根据,务必对教材反复研究、反复推敲,才能弄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各部分教材在整体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分清主次,以便于准确地突出重点、公道分类、掌控规律和加强实践。下面是作者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1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知道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浏览进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知道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何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浏览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爱好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何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爱好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进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依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知道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成效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知道的地方。相互交换。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途经“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进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第一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1 《珍珠泉》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2 《松鼠》 一、导入: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同学们可能看过中央8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平时对小鸡、小鸭、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说明文就介绍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松鼠。 二、文体介绍:本文是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它短小精练,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它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可叙述,可描写;它力求生动,多用比喻、拟人

《母鸡》的说课稿

《母鸡》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母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题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母鸡》这篇课文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文记述了一只母鸡关心爱护它的小鸡的事例抒发了对纯洁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文的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二)情感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四)教学难点是: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的教学方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 2、提问法 3、点拨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学法具体如下: 1、圈点标注法 2、讨论法 3、自主探究法 4、朗读法 5、质疑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母鸡在悠闲的啼叫啄食的图片这样做的目的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接着提问学生喜欢它还是讨厌它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板书:“母鸡”要求学生齐读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的“巧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现代诗,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最前面有一段导语,通过导语我们就知道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方法了。谁来给我们读读。(学生个别读) 2.这段导语中你提取出了哪些方法?板书: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 3.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读两首诗,我们先读第一首《秋晚的江上》。二学习第一首。 (一)读出节奏 1.出示《秋晚的江上》,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教学提示: ①正音,尽(jǐn)管芦苇(wěi)。 ②用诗和句子的不同排版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现代诗歌分行的特点,并通过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2.齐读诗歌。

(二)想象画面 1.多美的朗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此刻正在江边欣赏着这幅美景,再仔细瞧瞧,这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呀? 教学提示: ①学生自读中发现景物:鸟儿斜阳江上芦苇,老师板画江上芦苇鸟儿。 ②学生借助教具“太阳”板贴,尝试结合诗歌意思将斜阳放在画面的适当之处。学生在板贴中,感受斜阳渐渐西沉,时间缓缓推移。 2.想象画面,读出诗歌的意境。 (三)感悟巧思 1.有人说,一首好诗一定有诗人巧妙的构思,从古至今,诗都很强调构思,这首诗中你发现诗人的巧思了吗? 教学提示: ①感悟“驮”字的巧思。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这本来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可是作者却说它是驮着斜阳回去,把原本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诗人的巧思。 ②感悟“掉”字的巧思。夕阳洒在江面上,这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笔下,这一切似乎是鸟儿带来的。 ③感受“妆成红颜”的巧思。这白头苍苍的芦苇,因为这夕阳的映照,似乎被打扮成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多么奇妙的巧思呀。 2.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诗意的画面中。(配乐学生朗读) 3.让我们轻轻闭上双眼,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江水瑟瑟……让我们想象这样的画面听同学读,让我们一起背一背,把这样的画面印在脑中,记在心里。配乐背诵全诗。 三自学第二首诗歌。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请用“读诗歌说景物想画面悟巧思”四个方法自学《花牛歌》,在学习单上完成自评。 ②同桌合作,交流自学情况并相互评价。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鸟》教案1 湘教版

《幸福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层次,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 2.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3.培养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内容,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幸福来之不易,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了解旺嘉为寻找幸福鸟所经历的困难。 2.懂得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光盘、幸福鸟图片。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出示幸福鸟图片)它叫幸福鸟,它不但长得美丽,而且它的的本领可大了,它飞到哪儿哪儿就有幸福。喜欢它吗?喜欢它就把它的名字读三遍。 板书课题:幸福鸟。 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幸福鸟。 二、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1、问“想听这个故事吗?请大家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谁?他做了什么?” 2、生听光盘朗读,听完后回答上述问题。(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白旺嘉做的是:找到幸福鸟,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三、重点分析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的内容。 1、过渡:“旺嘉是怎样寻找幸福鸟的呢?”

2、自主学习第2—11自然段。 (1)请大家快速的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思考: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经历了哪几道难关?他是怎样克服每道难关的。 (2)找出相关句子,作好记号。 (3)检测自学效果。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第一道难关。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分析第7自然段的内容。(出示小黑板的表格相机把第一关的相关内容填好。) A、问:每块石头都锋利得像刀子。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进一步说明道路的艰险。) B、旺嘉怎样克服的?{光盘播放句段一} “旺嘉勇敢地踩上去,鞋底被划(huá)穿了,双脚被割破了,鲜血流在石滩上。” (引导学生画记动词,体会旺嘉的勇敢,相机指导朗读) 旺嘉过乱石滩时,双脚疼痛难忍,但他坚持走完了这段路。 4、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第8、9自然段。 A、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96页第2题中的表格。 B、小组汇报。相机指导第8、9自然段的朗读。 5、学习第10、11自然段。 问:“假如你就是旺嘉,幸福鸟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对幸福鸟说什么呢?” 幸福鸟是怎样做的?(齐读10、11自然段) 6、小结全篇故事 (1)简单回忆第一课时讲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2)旺嘉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让学生明白:旺嘉不畏艰难,克服重重困难,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同学们,学了这个故事,你学到了旺嘉的什么? (幸福来之不易,只有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幸福。) 2、读了旺嘉的故事后,说一说今后遇到困难你会怎样面对? 3、师总结课文:.同学们,只要你们都能付出自己的努力,幸福鸟也一定会来到你们的身边,好好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4.课后作业:收集民间故事读一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