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_最新修正版
- 格式:docx
- 大小:61.12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2.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 x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5.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
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6.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8.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9.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0.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11.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12.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m=10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1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为非金属元素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g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O— 3个氧元素 B.H— 1个氢分子 C.K— l个钾原子 D.Ca+2— 1个钙离子15.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2.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3.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4.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5.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B.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6.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7.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8.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
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D.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广东多地有天然温泉,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泡温泉具有一定的保健、疗养功效。
某地温泉水中含有钙、镁、锌、锰等成分,这里的“钙、镁、锌、锰”指的是()A.元素B.原子C.离子D.单质2.【2021·北京】远古时期火法炼铜的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组成Cu2(OH)2CO3的元素种类为()A.3种B.4种C.5种D.6种3.根据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请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A.该陨石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B.该陨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C.该陨石只含5种金属元素D.该陨石一定是纯净物4.2021年4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核外电子数是92。
则铀-214原子的中子数为()A.122 B.92 C.214 D.306 5.【2021·汕头龙湖区模拟】移动通信已经进入5G 时代,铊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其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C.原子质量是204.4 D.元素符号为Tl6.【2021·安徽】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N B.属于金属元素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7.【2021·汕头龙湖区模拟】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网络,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8.【2021·广东中考节选】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
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
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解析如图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3)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均填容器下的字母代号)。
【答案】A D A、D B、C、E D【详解】(1)氧气和液氧均只含氧分子,是纯净物,属于气体单质,故①填:A。
(2)冰和水中均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又属于氧化物,故②填:D。
(3)氧气和液氧均只含氧分子,是纯净物;冰和水中均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故③填:A、D。
(4)氧气和臭氧中含有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和水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故④填:B、C、E。
(5)冰和水中均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又属于氧化物,故⑤填D。
【点睛】利用化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化合物,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8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_______;(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
【答案】分子、原子原子分子和原子质子和中子质子和电子【详解】(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数、电子数。
2019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鲁教版五四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一、单选题1.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病毒。
已知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的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④将维生素P放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2.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氮元素的化合价共有几种()N2NO2NO N2O N2O3NH3N2O5NH4NO3A. 三种B. 五种C. 六种D. 七种3.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①2H②2NH3③SO2④Mg2+⑤2OH﹣⑥H2O.A. 表示离子的个数的是④⑤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⑥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2H2OB. NeC. OD. Mg2+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氯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
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A. 0B. +2C. +3D. +66.下列物质在玻璃、洗涤等工业上广泛应用,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曾对改进它的生产技术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是A. NaClB. Na2CO3C. CuSO4D. KNO3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D.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实际质量为40.08g8.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C2H5OH)属于有机化合物B. 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C. 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D. C2H5OH中C、H、O元素质量比为2:6:19.高锰酸钾(KMnO4)中钾的化合价为+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4C. +6D. +710.有关此符号中3叙述不正确的是()A. “3”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B. “+6”表示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C. “2-”表示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4”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二、多选题1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B. 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12.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硫属于金属元素B.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13.冬季是流感的多发季节。
最新修正版 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硒、氟应理解为( )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氧化物 2.某药品的说明书上有以下内容:本药品每片含有锌 20mg,铁 36mg,钙 200mg,这里的锌、铁、钙指的是( )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原子 3.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 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不同的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酸根离子不同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物理性质 B. 元素组成 C. 微观结构 D. 用途 5.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锇的原子序数是76 B. 锇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锇的元素符号是Os D. 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 6.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
A. 质子数为11 B. 元素名称为钠 C. 元素符号为Na D. 核外电子数为22.99 7.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金刚石 B. 水 C. 氯化钠 D. 铜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最新修正版
A. 该元素原子序数为14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9.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 A. 分子体积变大 B. 分子间隔变大 C. 分子数量增多 D. 分子碰撞频率减小 10.“五月粽香飘万家”,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二、多选题
11.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 ②和④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①和③ 1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 1L大豆与1L小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分子间有空隙 C.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D.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1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14.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 冰能融化 B. 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观察到气泡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D. 各取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总体体积小于20mL 三、填空题 最新修正版 15.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________ , A属 ________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通
过得电子而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16.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 组成的. 17.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
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 m(Na)________ m(Na+); (2) r(Cl)________ r(Cl-); (3) r(Na)________ r(C1); (4) r(Na+)________r(Cl-)。 18.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其符号为________;某同学在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9.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⑴体温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⑶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 构成的。 四、解答题
20.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2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改变了吗?能否谈谈你的认识. 五、实验探究题
22.小英同学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形最新修正版 成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域(如图所示).试根据上述现象回答问题:
(1)蓝墨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滤纸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运动速度不同; ③粉笔和酒精一定会发生化学反应 (3)上述实验还可以说明分子在运动.请举一例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________. 最新修正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这里的碘、钙、硒、氟指的是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据此解答. 2.【答案】C 【考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某药品的说明书上的“锌、铁、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铁、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锌、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3.【答案】A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解: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人体气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救援犬闻到人体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不同的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酸根离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B 【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解析】【解答】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错误. B、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微观结构不一定相同,如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错误. D、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用途不一定相同,如金刚石和石墨,用途不同,故选项错误. 最新修正版 故选B. 【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锇的原子序数为76,故正确; 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则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锇的元素符号为Os,故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锇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2,故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答案】D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名称是钠,故选项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由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 7.【答案】B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8.【答案】B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硅是“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B。【分析】“金”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汞除外;“气”字头的是非金属气态元素;“石”字旁的是非金属固态元素;“氵”作偏旁的是液态元素。 9.【答案】B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