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悬移液压支架大倾角煤层回采技术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54.92 KB
- 文档页数:2
大倾角煤层综采面回采技术【摘要】通过综采液压支架在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回采应用,提供了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防滑技术经验。
【关键词】大倾角煤层;综采面;支架;防滑措施鸡西矿业集团杏花煤矿东四采区135采煤队在煤层倾角33°工作面采用液压支架支护,安全、快速回采。
解决了液压支架在大倾角工作面防滑的技术难题。
保证了安全生产。
一、工作面概况东四采区是杏花煤矿东部与地方保合煤矿交接处断层多,地质构造复杂。
23#右一采面是储量12万吨的该采区最后一个采面,走向长340米,倾斜长度南部为切眼长90米,往东逐渐加长最长时为180米。
煤层厚度1.9~2.0米,煤层倾角28°~33°往东逐渐缓慢变小。
切眼最大倾角为33°。
根据该工作面特殊条件,工作面采用ZY300液压支架支护,上、下巷超前支护采用DZ25-30/100型液压单体柱和HDJA-800型铰接顶梁配套支护。
上、下巷采后采用DZ25-30/100型液压单体柱和HDJA-800型铰接顶梁,各3个堆集支护满足切顶要求。
工作面设备采用MG-132/320-W型机组,SGB-630/220型刮板输送机。
下巷运输采用SGW-40T 型刮板输送机和SJ-80型皮带输送机。
生产设备布置示意图二、工作面支架和刮板输送机防滑装置(一)工作面液压支架防滑装置根据工作面具体条件在工作面第一部液压支架放在下巷炕上0.5米处,并液压支架下方采用DZ25-30/100型3棵单体柱戗住第一部液压支架,防止液压支架每循环往前移时下滑。
还有减轻其它液压支架在移架时对第一部液压支架下滑力。
采用由俩道φ22锚链和行程0.8米,φ200的油缸把第一部液压支架与第四部、第六部液压支架的四连杆上互相连接。
还有防止液压支架每循环往前移时前探梁下滑,采用一道由40T锚链和行程0.8米,φ100油缸把第一部液压支架与第五部液压支架前探梁互相连接。
保证第一部至第六部液压支架整体,提高液压支架下滑阻力。
收稿日期:2012-05-09作者简介:韩冬雪(1985—),男,内蒙古赤峰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工作。
整体顶梁悬移支架工作面迁巷技术实践韩冬雪,代市委,徐桂平,李保平(郑煤集团米村煤矿,河南新密452394)摘要:为了使整体顶梁悬移支架采煤工作面顺利通过局部不可采薄煤区,在分析采煤工作面内局部不可采薄煤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提前迁巷技术解决采煤工作面过薄煤区的措施。
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成功确保了采面过迁巷时采煤工作面不停产,提高了煤炭发热量,为同条件下的薄煤区开采提供了新经验。
关键词:悬移支架;迁巷;采煤工作面;薄煤区中图分类号:TD35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0506(2012)10-0080-02郑煤集团公司米村煤矿28煤柱工作面里段位于-150m 水平28采区,北部为已回采结束的280061、280071工作面,西部为28071工作面采空区,南部距张湾断层130m ,东部为28071、28081、28091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炮采放顶煤沿底回采,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落煤方式为爆破落煤,采用型号为ZH2000/16/24Z 型整体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支护。
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变化,28煤柱工作面里段范围内存在局部不可采薄煤区,为了提高煤炭发热量,减少灰分,研究利用提前迁巷技术对工作面进行改造,确保采面不停产过迁巷。
1问题的提出根据28煤柱里段进风巷地质资料分析,工作面距终采线90m 时,工作面上段将出现大面积不可采薄煤带(图1),薄煤带走向长80m ,倾斜长45m ,煤层厚0 0.5m ,如果工作面直接过该构造带,将严重影响煤炭质量。
另外,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也将难以保证,职工的劳动强度将大大增加。
2设计方案(1)根据进风巷进巷资料分析,确定薄煤带范围,在工作面范围内沿薄煤带边缘掘进迁巷(新进风巷),尽量绕过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的薄煤带。
浅析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撤技术及实践发表时间:2020-06-12T14:29:25.8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作者:赵瑞营[导读] 摘要:贵州兴阳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能源贵州矿业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贵州矿业有限公司兴阳煤矿贵州织金 552100摘要:贵州兴阳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能源贵州矿业公司。
该矿11601综采工作面为首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顶板破碎,工作面倾角大,平均坡度35度。
该综采面也是首个回撤工作面,支架回撤难度大,矿领导班子及专业人员多次深入现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部署,周密安排,制定了安全回撤技术措施,最后实现了工作面设备的安全回撤。
关键词:大倾角支架回撤一、矿井概述井田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以西13km处,行政区划属织金县城关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东经105°39′43″~105°41′43″;北纬26°39′08″~26°40′07″。
井田至织金县火车站运距约13km,至安顺电厂公路运距约110km,至厦蓉高速G75织金收费站约20km,交通方便。
井田属以剥蚀、侵蚀作用为主的低中山地貌形态,山脉走向主体为北东~南西向,龙潭组地层中北西~南东向的峰谷发育,致使含煤地层沿走向高低起伏连绵不断。
井田西北高,东北低,最高点海拔标高1862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东小溪沟海拔标高1592m,相对高差270m。
兴阳矿业有限公司可采煤储量1246.3万屯,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服务年限19.7年。
二、工作面概括(一)贵州兴阳矿业有限公司11601工作面斜长125m,倾角达30°-34°,煤层平均厚度1.4米,共铺设86组型号ZY3800/12/28支架。
现煤壁至原切眼煤壁总宽度9m,原切眼支护完好没有冒落。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一直是困扰很多矿井安全的重大难题,随着矿山生产机械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矿山设备选型也越来越大,造成大型设备在回撤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对安全管理也存在很大隐患。
60205综采工作面大倾角、大仰角开采安全技术措施60205回采工作面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180米,现已推进300米,剩余推进960米,由于受褶曲构造影响,目前工作面从60架至机尾大倾角坡度在22度左右,预计前方工作面仰角在10度-25度之间,为防止工作面煤壁片帮、顶板漏顶及支架“防倒防滑”,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两端头顶板维护安全管理等,保证工作面安全顺利生产,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工作面概况60205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1.4m,采高1.6-1.8m,工作面长度180m(平距),运输顺槽标高+660—+886m,回风顺槽+644—+918m,两顺槽最大高差71.2m。
工作面最大斜长193.5m。
平均最大倾角22度。
工作面从初采至本月12月27日已推进310m。
工作面呈“V”型地质构造,工作面从机头至60架倾角-2︒左右,从60架至机尾128架,平均倾角22︒现工作面斜长192米,若该地质构造在推进过程未有进一步变化,机尾处最大倾角可达43︒。
二、防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上窜下滑”原因分析:60205综采工作面现阶段,回风顺槽标高+663m , 运输顺槽标高+698m ,两巷高差为:35m,工作面从60架至机尾平均倾角22︒造成下滑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刮板机由于重力导致下滑。
当煤层倾角大于15°时,因重力作用,就有可能由于重力与摩擦力的不平衡而下滑。
2、刮板机机头与转载机机尾铰接不当,导致刮板输送机拉回煤,从而导致底链与底板摩擦阻力过大,负荷增大,引起刮板输送机下滑。
3、操作不当。
推移刮板输送机方式不当,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不垂直等引起刮板输送机下滑。
4、由于工作面伪斜掌握欠妥。
(二)防止工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技术措施1、将工作面采成伪斜,是防止工作面“上窜下滑”主要方法,即使下端头(运输顺槽)超前上端头(回风顺槽)一定距离,根据经验,伪斜角一般设计为切眼坡度角(真倾角的)1/3~1/5间。
会议交流材料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在国投教学三矿地使用国投煤炭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二〇一〇年十一月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在国投教学三矿地使用国投煤炭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教学三矿位于登封市徐庄乡境内,矿井生产能力为84万吨/年.开采煤层为石炭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井田内煤厚0—17.43m,平均5.26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属“三软”不稳定煤层,不易自燃.工作面采用走向、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进行采煤.在生产过程中,这种支护方式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煤炭回收率低、支架稳定性差等缺点.随着开采技术、支护工艺、装备地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支架相继推出,为了解决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地问题,公司及矿领导组织技术人员到省内外多家使用悬移支架地成功案例进行参观考察,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对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使用性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论证.确定购买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地ZH1600/16/24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2010年6月28日11111工作面110架全部安装完毕,6月29日开始试采.通过三个多月地使用,已初步掌握了该支架地性能及使用方法,安全环境、煤炭回收率、材料节约等多方面综合效益有较大提高.现将我公司教学三矿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一、11111工作面概况11111工作面位于11采区东翼,工作面标高在+44.1—+68.0 m之间.煤层走向为67°,平均倾角为10°,工作面走向长320 m,倾向长100—150m,可采储量为29.0万吨.工作面内煤层厚度为0.5—6.0m,局部有夹矸及薄煤带;直接顶为细粒、中粒砂岩,局部以泥岩为主,平均厚度9.0m;老顶为灰色、浅灰色中粒砂岩;直接底板主要为泥岩、炭质泥岩,平均厚度3.2m;老底为中粒砂岩、砂质泥岩,平均厚度6.8m,底板属极软—松软类型.工作面上巷进风,下巷回风.二、悬移支架相关技术参数、结构特性及运输、液压系统设备ZH1600/16/24Z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长度为2.8~3.6m,架宽为0.96m,支架高度为1.6~2.4m,支架行走步距为0.8m,每架四柱.最大控顶距为3.6m,最小控顶距为2.8m,支架中心距1000±20mm.(一)悬移支架主要结构特性:1、顶梁体前端加装伸缩梁,伸缩梁长度800mm,并预留放煤口.伸缩梁可对工作空间及初露顶板进行有效地支护,伸缩灵活,支撑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片帮冒顶;2、每根柱子各一组单向阀,如有漏液现象不会造成两根柱子同时卸压;3、中穿孔吊挂式柱鞋(铸件),直径360mm,每架四个;4、保护阀组装置是在操作阀组前加装挡板,以防止放炮时崩坏操作阀组,支架前端预留吊挂防炮帘装置地位置;5、顶梁架与架之间留设安装胶皮带地位置,并可用螺丝固定,以防架间隙漏煤;6、后部挡矸板采用H型,规格:445×800、720×890,防止移架时矸石从侧面涌入工作面;每架支架地挡矸板下方预留4个吊挂挡矸链地位置;7、架间隙喷雾装置,每架支架安装降尘和洒水阀组管路接口及降尘钢管,便于自行布置喷雾系统,在支架移动时,喷雾装置主要对准架间隙漏煤,喷雾降尘;8、集控装置是利用悬移支架上地液压系统进行设置、操作,该装置把各部件地使用全部科技化,从控制支架前、后支柱地升降到整体悬梁支架地移动,从伸缩梁地使用到拖梁地整体移动,全部设置成把手开关.轻轻一扳,安全控制悬移支架,大大减小了职工地劳动强度.9、移溜器地推广使用,我矿原采煤工作在实施移溜工艺时一般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实施操作,利用单体液压支柱操作容易出现损坏溜槽、滑落伤人事故、移溜不稳定等不安全因素.现采用地移溜器是利用液压动力,在每隔20米设置一个,布置在老塘侧,固定在溜槽地外沿侧.使用该移溜器避免了损坏溜槽、伤人、移溜不稳定等事故地发生.(二)运输、液压系统设备工作面使用一部SGB—40T型刮板运输机运煤,回风巷运输采用一部SGB—150型刮板运输机、一部SJ—800型皮带运输机运煤,液压泵站安装两台PRB5型液压泵(一备一用),凿岩机YT—2.4两台,煤钻EZI—21/2两台.三、使用情况(一)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煤质松软时采用风镐、手镐落煤.采高2.2m,移架步距0.8m,“三八制”正规循环作业.(二)采煤工艺流程打注水眼→注水→打炮眼、装药、放炮→挖梁窝、伸缩梁护顶→卸载老塘柱→移站老塘柱→收伸缩梁、移架→站煤墙柱→放顶煤→清煤→移溜子→移托梁→整修工程.(三)工作面特殊支护工作面上安全出口采用长4米,宽0.96米ZH1600/16/24Z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4架(包含1架过渡支架).下安全出口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4米π型钢梁进行支护,安全出口长4米,宽0.7米,推进过程中切眼逐渐延长,上、下两巷平行,将更换为4米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4架.工作面在上、下顺槽自工作面煤墙向外使用端头步移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不少于20m地“一梁三柱”进行支护.四、制定工程质量标准、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处理由于我公司煤矿首次使用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根据使用情况制定出支架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并对试采期间出现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采煤工作地安全有序进行.(一)工程质量管理1、煤墙柱、老塘柱站直,第一架与最后一架拉一条标准线,偏差±100mm;2、工作面支架作到无弯曲,形成缓慢坡度,两架之间高差不超过30mm;3、支架中心距为1000mm±20mm,相邻棚架间距不小于10mm;4、工作面煤墙无片帮现象,特殊情况下要保证片帮深度不超过100mm,但必须闭严填实;5、支架销子配备齐全,缺少及时补齐;6、液压系统无漏液现象;7、工作面采高:溜子面以上为1900mm±100mm;8、托梁与顶梁接触面必须加肩垫;9采面无支架咬架现象.工程质量标准可概括为“四直、二平、两间隙”,即“四直”是指支柱直、溜子直、托梁直、煤壁直,“二平”是指溜子平、顶梁平,“两间隙”是指托梁与顶梁间隙不超过30mm,支架与支架间隙为40mm±30mm.(二)试采期间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在采煤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沿底回采,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及时调整推进度,保证工作面垂直于上巷,托梁成一直线.1、顶梁不平:先采低洼处,然后向两边采;2、托梁不平:升柱时落高升低将顶梁调平;3、支柱不直:拉线定柱窝和移架步距;4、支架与支架间隙控制:以支架之间能夹住镐尖为准,用自制架间隙调节器、导链或拉木机进行调整架间隙;5、增装支架:由于工作面上、下巷不平行,造成切眼长度不断地增长,在增长地支护部分,推进过程中机头处支架逐渐向机尾方向移动,移动期间不足1.2米地长度时暂时用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代替支护,待增长地部分打到1.2米时,条件达到装设标准时开始装架;1、先拆除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钎椽做临时支护护顶,保证装架地点顶板稳定可靠;2、装架临近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侧打上坚固地抬棚;3、用四个导链分别利用抬棚和临架选择四个角平稳将增加地支架顶梁缓缓吊起;4、安设支架液压支柱.此安装方法,在最短地时间里即保证了生产又达到了安全地效果;6、拆减支架:工作面上、下巷与切眼不垂直,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为保证支架间隙与安全出口达到规定要求,支架向机尾方向移动,拆掉与机尾安全出口相邻地2.8米支架,下架前在支架顶梁上方铺设钎椽、荆芭进行护顶,在老塘侧铺设进行背帮,然后进行拆架工作,拆架后调整支架间隙.五、结论(一)采煤工作面安全状况显著改善1、支架稳定性好:由于工作面支架通过托梁系统联为一个整体,使得支架稳定性明显增强,安全性极大提高.如果某架上方出现顶空或未支撑好,相邻支架通过前后托梁托起该支架整体支护顶板,使其不歪扭、不倾倒、不下落,有效避免了工作面歪架、倒架.2、护顶面积大:标准顶梁规格为宽0.96米、长2.8米地整体箱式结构,护顶面积可达95%以上,由于对顶板实现了全封闭管理,所以在破碎顶板工作面不会出现漏顶现象,消除了顶板掉矸地不安全隐患,支护效果良好.3、所有支柱均吊在顶梁上,消除了支柱倒翻伤人地不安全隐患,消除了因放炮崩翻支柱造成空顶、冒顶地不安全隐患.4、利用挡矸板和加装挡矸链,有效地防止了老塘窜矸,老塘煤地混矸率大大降低,因而煤质也得到了相应地改善.5、空顶面积小,空顶时间短,能实现及时支护,易于控制顶板.(二)改善作业场所工作环境,减轻工人地劳动强度1、采用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支护比传统地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减少了很多工序,如单体柱反复支、撤,顶梁反复拆移以及工作面打抬棚、戗柱地支设等.所有支柱均不需要人工搬来搬去.减去了人工回柱、回梁等繁重地体力劳动.2、移架工序简单,移架速度快,工人只需扳动操作手把即可实现快速及时地维护好顶板.3、液压系统实现闭路循环,减少了乳化油地消耗,工人不湿衣服,作业环境得到改善.4、支架仅有2排支柱,工作空间宽敞,工人操作舒适,工作环境大为改善,视线好有利于安全.(三)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1、移架速度快:由于该支架液压系统采用集中控制,而使前移动作简单,移架速度快,操作灵活,降低了工人地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效.随着工作面条件地好转通过优化工序、优化劳动组织等方式工效有进一步提高地空间.2、椽子、荆芭、坑木等软材料地使用量也大大减少,仅此一项每吨煤可节约材料费0.97元,若年产量按33.6万吨计算,每年可节约资金32.6万元.3、液压系统实现闭路循环,减少了乳化液地消耗,既降低了费用又减少了对地下水地污染.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支护与悬移支架经济指标对比表(四)提高资源回收率能提前采出老塘煤,根据工作面煤厚、实际产量进行实际测算后,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可达到93%以上,而单体支柱工作面地回收率只能达到90%左右,回收率比单体支柱可提高3% 以上,延长工作面回采期限.六、建议结合施工现场使用情况,现将需优化改进地一些问题归纳如下:1、薄煤层生产期间保证注水时间防片帮、掉顶与稳定工作面产量地矛盾地问题;2、固定前螺丝与伸缩梁缸体进液管间隙太小,受力后易变形、破裂;3、伸缩梁缸体密封质量差,漏液严重不易更换,操作台位置不合理,易碰人;4、在移架过程中,移过后地支架与未移动地支架间地巷道断面较小,不方便行人、通风、作业地问题;5、崩碴炮时老塘侧支柱上地测压表无法进行保护.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浅谈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收工艺摘要: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收工艺的关键技术是防止倾斜、倒架,并且收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液压支架回收工艺的实施。
该新工艺平煤股份十二矿属首次采用,安全、可靠性高,为以后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液压支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煤矿同类情况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倾角;支架、防斜、防倒;随着矿井开采进度的加大,该面切眼平均角度为32°,属大倾角工作面,是平煤股份十二矿大倾角工作面回收液压支架。
为了解决17180大倾角工作面回收液压支架这一难题,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用大倾角液压支架回收新工艺,并在矿区获得首次成功,现介绍如下:1 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于己七采区,标高-477.51~-413.57m,走向长度850m,倾向长度112m,两道高低差49m,煤层厚度为2.1~3.5m,可开采储量49.23万吨。
该面为一次性采全高,煤质为中硬煤层,伪顶为泥岩,较为松散,易冒落。
为了尽可能多回收资源,该面共有99组支架,支架型号为ZY4000-17/37支架,该支架最大支撑高度为3.7m,最小支撑高度为1.7m,工作阻力4000kN,刮板运输型号为SGZ-764/750型。
工作面自2011年6月份开始回采,12月份采用新工艺工作面回收完毕,平均每小班回收4组液压支架,创十二矿大倾角回撤液压支架速度纪录。
2 收尾2.1 收尾的主要工序上金属网→上钢丝绳→上大板→做超前、打锚帮→两巷打木垛。
2.2 铺网2.2.1 工作面距停面位置11m时,整个工作面开始铺设单层金属网,网与网之间长边搭接300mm,扎双排点,隔点相联。
工作面距停面位置5.0m时,整个工作面铺设双层金属网。
2.2.2 移架时出现顶网、撕网、网兜等现象时,必须停止移架,进行处理。
2.2.3 至停采线位置时,支架前梁下要留单层金属网,铺盖整个煤壁。
2.2.4双网铺上后及时在工作面上一根钢丝绳,拉紧后将其两端固定在两巷顶板或单体柱上,然后将钢丝绳上连接在金属网上固定好。
大倾角液压支架设计要点及应用注意事项摘要:急倾斜煤层的高产高效机械化开采一直是采煤行业的技术难题,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特殊性,给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带来了诸多困难。
大倾角液压支架合理设计及正确应用为该类煤层的顺利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论文阐述了大倾角液压支架的定义、特点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其特殊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大倾角液压支架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1 大倾角液压支架的特点及技术要求支架最大高度不大于3.2m、使用倾角为35°~55°;或最大高度3.2m以上4•5m以下、使用倾角20°~40°的液压支架,称为大倾角液压支架。
1• 1 大倾角液压支架的特点1•1• 1 受力状态复杂当采高为3m,倾角为30°时,顶板对支架的合力作用点已位于底座的外边,此时支架的掩护梁受侧向力非常大。
因此大倾角液压支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保证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尤其是掩护梁要有较大的安全系数。
1•1• 2 支架自由状态失稳支架安装在倾角大于20°的工作面,在非支撑状态或自由状态时,自身失去稳定性。
为了防止支架倒架和下滑,要求支架配备防倒、防滑机构,因此支架的结构比较复杂。
1•1• 3 作业环境恶劣支架在倾角20°~55°条件下工作时,顶板冒落碎石或片帮煤块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加速度,将威胁工人安全。
工人在倾斜的支架通道内行走和作业,应有完善的防护装置。
1• 2 大倾角液压支架的技术要求大倾角液压支架除满足普通支架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一定的特殊要求:①为了防止升、降架时矸石伤人,液压系统应采用邻架控制;②严格控制四连杆机构销孔间隙,四连杆机构销孔与销轴的间隙应小于1.6mm;③支架应有足够的初撑力,初撑力与工作阻力之比不小于83%,并应配备初撑力保持阀,使支架保证达到初撑力;④移架机构在收回位置时,与底座前端单边侧向间隙不应小于30mm;⑤在支架设计最大使用角度时,应保证支架的一侧活动侧护板推出和收回后,支架的最大和最小总体宽度满足工作面最大伪斜角对宽度的要求;⑥支架活动侧护板应为双侧活动侧护板,侧护板应满足相邻两支架前、后错动一个步距时,保证移架方向不小于200mm 的重合量,相邻两架高差200mm时,保证支架顶梁侧护板在高度方向上有不小于200mm的重合量;⑦当工作面倾角大于35°时,支架的人行通道处应设有可靠的梯子和扶手;⑧当工作面倾角大于35°时,在采煤机机道与人行作业空间之间,支架上应有隔离装置,以防止煤块或矸石伤人;⑨支架的纵向应设有可安装防护板的吊钩;⑩工作面的下端应布置有特殊支架构成的排头支架组,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倒、防滑、移架、系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悬移支架一次采全高工艺开采实践与探讨【摘要】通过对七煤集团公司龙湖矿悬移支架工作面的开采实践分析与研究,提出对2.3米以上中厚煤层利用悬移支架一次采全高的工艺适应条件,阐明该工艺的优缺点。
【关键词】悬移支架;实践;探讨龙湖矿57煤层在西一采区煤厚为2.9-3.05m,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给回采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万吨掘进率也很高,特别是57煤层以前不能一次采全高,使用单体液压点柱式支护方式需留0.6米厚的底煤,资源浪费严重,一采区右三片57埋藏深度为122-169米,煤层软,牌号为焦煤,煤层瓦斯涌出量接近于0m3/td,属低沼气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37%,直接顶为2.5米厚的黑色细砂岩,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倾角平均22°,走向为270米,倾向长135米,地质储量14.7万吨,可采储量14万吨。
1.支架选择选择了改进后的支架,其顶梁长度2480mm,8柱位,前探梁采用翻转式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控制和适应顶板及防倒和防推的能力,改进后的悬移支架经过力学模型计算和强度校核符合要求。
2.开采实践2.1工作面主要设备工作面基本支架为悬移支架,配套设备有丌型长梁长4.0米8根铰接顶梁HDJB-800型用于超前支护采煤机MG200-WI截深0.6米刮板输送机SGZ-730~220工作面运输SCW-40T下巷运输皮带运输机SPJ-800下巷运输乳化液泵BB-80/350煤电钻MZ-1.22.2工作面支护与矿压显现根据采高、控顶距进行了支护设计,采高平均为3.0米,最大控顶距为4.0米,最小控顶距为3.4米,确定悬移支架间距为1.0米,下端头采用4对8架4.0米的π型长粱对溜头进行支护,每对间距0.8米,溜尾处仍用悬移架支护,此处支架滞后工作面支架0.6米,机道上采用支架的前探梁进行支护,上、下顺槽采用两排单体液压支柱配顺向铰接顶梁进行20米超前支护,超前支护柱距1.0米,采后码底宽2.5米顶宽2.0米的矸石墙及柱距0.5米的贴帮柱与每米一架的木棚联合沿下顺槽沿空留巷。
悬移支架在大倾角三软煤层应用研究王向航(义煤集团义络煤业公司,河南洛阳471600)摘要:由于大倾角三软煤层的倾角介于倾斜和急倾斜煤层之间,其回采工艺、围岩运动以及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等,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属难以开采煤层。
传统回采工作面的煤炭运输基本可以依靠自重而自溜,在采煤方法上既有缓倾斜煤层的方法,但更多则是借用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法。
近十几年来,大倾角煤层开采日益增加,采煤方法有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探讨悬移支架在大倾角三软煤层的应用。
关键词:大倾角;三软煤层;悬移支架;应用中图分类号:TD8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1采区概况三采区位于南山矿井田南部,采区走向长1300m,倾斜长300m,采区上部境界标高+50m,下部境界标高-90m,开采深度250~390m,主采18号煤层。
18号煤层厚度12~18m,中间夹矸0~4m,该夹矸将18号层自然分为18—1和18—2层。
两层煤厚分别为0~6m和10~14m,18—1层平均厚度4m,18—2层平均厚度12m。
18—1层采用高档普采,已经采完,综采放顶煤主要开采18—2层。
18号煤层,煤种为气煤,硬度系数F=0.8~1.5。
18—1层顶板为白色粗砂岩,属2类顶板,厚度50m;18—2层底板为白色粗砂岩,厚度45m,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个月(最短只有31天),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3.5m3/t,煤尘爆炸指数50.2%,有煤尘和瓦斯爆炸的危险。
该区18号煤层地质构造复杂,有多条断层通过。
煤层赋存条件不稳定,受构造影响,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厚度变化较大。
目前圈定的综放开采范围,平均走向长100m,倾向斜长240m,倾角20o -35o,煤厚12m,可采煤量400×104t。
区段巷道布置方式为沿倾斜布置三个综放面。
其中,试验面走向长140m,倾斜长40m,倾角15 o,平均厚度12m,可采煤量9.07×104t。
例析大倾角回采实用技术的应用开滦唐山矿业分公司Y254工作面位于岳胥区11水平,东部为7173、7050、7050西、7170等巷道,南部为Y252工作面已回采完毕,西部为Y252、Y254实见断层DF9,北部为Y256正在掘进。
工作面地面标高6.6m,工作面标高-520~-600m,Y254工作面是唐山矿业分公司2012年投产的综采工作面。
煤层最大倾角35°,最小倾角26°,平均31°。
该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厚度在1.8~4.2m之间。
目前工作面已经安全高效回采完毕。
1 回采工艺Y254工作面采用机尾斜切进刀,留三角煤的进刀方式,机组采用下行单向割煤、上行装煤,单向上行移溜,往返一次割一刀,下行分段、段内上行移架生产工艺。
工作面三机配套采取有效的防倒防滑措施,使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能顺利回采。
2 支架防倒防滑在大倾角工作面条件下,液压支架在保持足够的支撑力或顶板有足够的压力情况下,支架可以自行稳定,但是在移架过程中,支架必然降架,释放大部分顶板压力,此时支架在自重力作用下整体下窜或局部下滑,支架歪斜,从而造成支架倒架、挤架、咬架和支架整体下滑等。
推溜中,刮板输送机随支架下窜,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稳定采煤要求。
为防止液压支架的倒架、挤架、下滑,对ZY4800-13/32型液压支架进行改造,安装防倒防滑装置。
3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防滑措施(1)工作面移刮板输送机采用单向由下往上方式防止输送机下滑。
(2)合理调整工作面机头超前机尾的量,利用伪斜量来控制刮板输送机的下滑。
(3)要时刻保持刮板输送机防滑设施完好并处于拉紧状态,防止刮板输送机下滑。
4 采煤机防滑(1)采煤机司机要控制好采煤机运行速度,防止速度过大造成惯性下滑。
(2)采煤机上行割煤时,采煤机下方要及时移溜,保持管板输送机弯曲长度从而防止采煤机下滑。
(3)加强采煤机的日常检修,保持采煤机的防滑设施完好。
5 工作面防止矸石滚落和片帮措施(1)工作面加强支架检修工作,保证乳化液泵压力稳定,采面液压支架要保持完好状态,达到初撑力的压力要求,管路安装、对接正确无误,各操作手把保持灵敏可靠。
综采大倾角采煤的实践摘要:大倾角综采,支架防倒、防滑,电缆、刮板运输机管理,采煤片帮的处理,安全管理。
前言:综采回采在倾角小于25°以下煤层是成功的。
但对于倾角大于25°,尤其倾角大于45°以上的急倾斜煤层开采,综采回采技术还有待研究和实践。
盘江精煤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山脚树矿采三区,急倾斜煤层采用综采技术进行生产实践,取得成功,实现月推进70m以上。
一、采面地质条件:南采区10121采面走向长500m,倾斜长104m,煤层厚度平均2.7米,煤层倾角最大48°,最小倾角42°平均倾角46°,容重1.4t/m3,储量19.6万吨。
煤层极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实际资料欠缺,有待于回采后收集。
二、设备配备:1)工作面输送机为SGZ730/400刮板输送机,沿工作面倾斜布置。
2)采煤机为3)液压支架为ZFQ-4400/15-28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
4)顺槽采用SGW-40T型刮板运输机(双电机)运输。
5)运输系统采用设备为:3台SPJ-800型胶带运输机、1台SPJ-1000型胶带运输机、4台SGW-40T型刮板运输机和1台SZZ730/200型转载机(配PLM-1000型破碎机)。
6)移动变电站的型号为:KBSGZY-1000/0.697)乳化泵站的型号为:WRB-200/315三、采煤方法(劳动组织形式及回采工艺设计):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采用综菜回采工艺和采煤机落煤的工作方式。
采取“三班作业”、“边采边准”的作业形式。
其工艺过程如下:采煤机采用双滚筒割煤机,采用由上端头斜切进刀,从上往下单向割煤,然后从下往上反空刀到上端头进刀完成一个割煤工艺循环。
其优点:1、采煤机从上往下割煤,机组滚筒始终在煤体中,能有效防止出现采煤机跑车现象,能避免采煤机从下往上割煤时的大负荷牵引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组割煤时的安全性和大幅降低了机组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