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78
九年级上册语文14课《故乡》预习+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故乡》,依据教材的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阅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修辞手法,以及探讨作者对于故乡的复杂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发展过程。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及修辞手法。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故乡、家庭的情感认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理解作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及修辞手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故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查:让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3.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
4. 例题讲解: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某一情节,进行随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概括主人公心理变化重点词汇和短语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不少于200字描述你对故乡的印象。
分析课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2. 答案:对故乡的印象描述(略)主人公心理变化分析:课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故乡的变化时,由最初的期待、激动,逐渐转变为失望、困惑。
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故乡的复杂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故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充分,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