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39期(总第303期)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交际工具,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综合运用。

一、语言要具有哲理性

教师谈话的对象多数是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注意谈话的哲理性,做到以理服人。

一次我领六年级的学生到县城参加小学生“五项知识技能竞赛”,乘坐一辆中巴车,我要求男生后上,男生给女生让座,后来有的学生给我提意见。他说现在坐交车都抢着上,没有让座的,我也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同学们讨论,我最后总结说:“这是连动物界也存在着的互让本能,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明程度会更高,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作为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东西不应该推波助澜,而应该以自身的良好的观念和行为去促进这种传统美德的发展,去推动这种文化程度前进才对,公交车上一些人的行为,只是个别,我们要以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们。”同学们听了我的话,纷纷点头称是,再也没有人提出异议。我想,如果当时不让他们讨论,综合他们的意见,将意见提出批评,效果不会这样好的。

二、语言要能声情并茂

情是教育的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是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教师要带着感情教,满怀深情地说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心心相印达到和谐统一。声情并茂并不是提高嗓子,娇柔做作,而是发自肺腑真情。但声音应该做到抑扬顿挫,增加美悦效果,才能使学生领悟到课文中的角色心理效应,从而使传授知识入耳、入心。

总之,教师的语言应该表现出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充分看到“庐山真面目”,也只有声情并茂,才能达到以最完美的教育学生为目的的最佳语言表现形式。

三、语言要具有新鲜性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新鲜的特点,教师的语言如能新鲜奇特,就能十分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的激情。

如:有个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讲观察的重要性时,三次五次总是说“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等等,学生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这时,教师可以改变语言,让学生换换“胃口。”第一次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凡是扑入眼帘的事物要看仔细,要在脑子里转一转,刻下痕迹,切不浮光掠影,视而不见”。第二次说:“反复观察,巨细不漏,细微处尤其看真切,看透彻,要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要边观察边联想,使静物活化。”还可以引导学生“写人、写景、状物的文章要识得真,看得明,才能把文章写得更好。”等等。这样,教师说的都是同一个内容——

—观察,但语言上都不尽相同,使学生有新鲜感,易于接受。

四、语言要有幽默性

作为一名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就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深思和联想,出神入化的说明问题,引起学生愉悦的心理反应,造成和谐的教育氛围,如,有的学生爱吃零食,乡下学生的零食,一般是在小店里买的“三无食品”,逢人便说:“三无食品有害,但我没体会到害处。”我听了没有及时反驳,而是说“三无食品根本没什么害处,它有好处,能让人长胖,胖的没有一点精神。”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呀?”我说:“三无食品中有激素呀,吃多了人就胖,而且身体越来越没精神。”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呀,看来真的不能吃小店里的零食了。这比单纯的说服与批评,劝阻效果要好得多,诚然教师应具备幽默的语言。

五、语言要具有应变性

教师随着谈话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改变谈话的内容、方法和情感。

一次,有名教师在食堂检查学生就餐,吃的菜是粉条炒芹菜。由于学生多数用汤匙,桌上、地下掉下了很多的粉条。后来,这名教师又来到此处检查。这时学生热情地递上汤匙说“老师,菜可香了,您也尝尝。”她很快地反应过来说“使用汤匙不习惯,还是用筷子吧。”说完又笑着说“你们是考验我吧,让我出洋相。”这时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吃饭很小心了,不让一点菜掉桌上、地下。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不采取应变性语言,而是批评学生,用说教的方式,根本起不到效果。

总之,语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的一句话往往会让学生终生难忘,甚至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苦练语言基本功,去开垦教育这片土地。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涂沐

(福建省长汀县涂坊赖坊小学,福建长汀366312)

摘要本文力图通过语言的哲理性、声情并茂、新鲜性、幽默性和应变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达到完美教育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哲理性;声情并茂;新鲜性;幽默性;应变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39-0289-01

·教学交流·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