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9-11-21T14:32:14.51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作者:何雨杉[导读] 语文对于学习生活来说是一个基础学科。初中语文阅读的培养,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何雨杉(西充县宏桥乡小学四川西充 637200)

【摘要】语文对于学习生活来说是一个基础学科。初中语文阅读的培养,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阅读不仅可以让他们的阅读水平得以提升,更能让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并且可以增强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我国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不理想,究其原因大都是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地方尚有欠缺,所以笔者就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3.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2-230-01 我国的教学模式都大同小异,老师只是教同学们注意写作结构,写作特点,以及主要内容,忽略阅读的鉴赏,没有更加深入的探究与交流。这会导致同学们对语文阅读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的心理。初中语文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增长学生们的见识还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的正确性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初中语文教育具有了有效性才能让学生在享受新阅读的同时不断进步。

1.老师在引导上的不足之处

中国的阅读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由老师在课前充分备课,把与阅读相关的知识点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在脑海中有一个上课的基本流程。在课上按照之前准备好的资料及流程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述。而学生由于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很容易就变成被动的听,长期下来,学生们会对阅读产生厌倦的心理,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在教的过程中也是很困难很痛苦的。为此改变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单一模式,让语文阅读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1.1教师们没有课前引导

每节语文阅读课都应从提前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然而大部分老师,对于语文阅读课不做课前准备,没有制定好目标,并且没有为同学做课前指导,这就导致同学们在课上没有时间去认识了解文章的主体,在阅读时也是没有目标的盲目、粗略地看浏览,找不到重点。

1.2没有足够的指点

在阅读课上,老师们对于同学们阅读理解的指导很少,大多数老师是把自己的理解、看法以口述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其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及写作手法。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做好引导者的身份,没有让同学深入的了解文章的主旨,导致学生只理解文章的表面认识,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3局限于文章之中

每一篇文章都不只仅仅局限于书面上所表达的意义,往往其更深一层的意义是更加重要的。而大部分教师在讲述完阅读时,并没有对文章的隐藏含义进行延伸。与此同时,许多文章的年代离我们如今的生活很远,其文章的年代背景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此时如果老师没有在正式学习前对文章的年代背景进行介绍,那么学生在理解是就会有偏差,导致理解的错误。如此语文阅读就很难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与激情,会使他们对语文阅读失去信心。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老师要尽量做到两点:首先要给学生们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让同学们有目的阅读。其次是课前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学生们有了学习目标在阅读的时候就有了方向,不再毫无头绪,而是有条有理的进行。是学生们对于阅读有很好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比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先领会文章的主旨,使他们在课前就深入了解文章,有自己的理解,并引导孩子在课上进行表述,多角度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自己总结,概括,培养其自学的能力。老师还应给予鼓励及支持。让学生有成就感,使其有兴趣继续这样的复习,并养成预习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2.2在学习期间注重学生的感受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在其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这对提高初中生的鉴赏力也有很大作用。老师要在学习过程多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减少闭合性问题例如:同学们正在对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进行理解,这时老师尽量不要问同学们“大海广阔不广阔啊?”这样的问题。要以开放的形式如“通过这篇文章你对大海有什么理解啊?”这样可以开阔他们的思路。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多多欣赏,体会文章中优美句子的用法。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在字里行间中理解作者的用意,揣摩其中的含义。

2.3多为同学讲解涉及的内容

老师们可以在讲述完一篇阅读时,把与文章相关的知识讲给同学们听,可以通过阅读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以及对人物的塑造等方面进行剖析,也可以介绍一些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们欣赏。这使他们对于阅读有深刻的理解,也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

总结

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初中是一个接受事物十分迅速的时期,此时传授他们正确理解阅读的方法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相反,如果此时期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而使他们对语文阅读产生厌烦的心理,那么将影响学生们以后的鉴赏、理解等能力。所以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响应教育改革体制,以学生为主,通过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的兴趣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享受语文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 苏亚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2)

[2]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指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岳惺菡.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12)

[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 刘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3) [4]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潘海生.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8)

[5]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邹燕柳.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