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2
孙膑和庞涓考试题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孙膑和庞涓都是哪国的军事家?A. 秦国B. 齐国C. 魏国D. 赵国答案:C2.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史书中?A. 《史记》B. 《战国策》C. 《左传》D. 《资治通鉴》答案:B3. 孙膑和庞涓在魏国时,谁被任命为大将军?A. 孙膑B. 庞涓C. 孙膑和庞涓D. 都不是答案:B4. 孙膑被庞涓陷害后,被处以何种刑罚?A. 宫刑B. 刖刑C. 车裂D. 斩首答案:B5. 孙膑逃到齐国后,被谁所重用?A. 齐桓公B. 齐景公C. 齐威王D. 齐宣王答案:C6. 孙膑和庞涓的著名战役是?A. 马陵之战B. 长平之战C. 桂陵之战D. 邯郸之战答案:A7. 孙膑在马陵之战中使用了什么战术?A. 火攻B. 围魏救赵C. 诱敌深入D. 奇袭答案:C8. 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被孙膑用什么方法击败?A. 火攻B. 伏击C. 围困D. 诱敌深入答案:B9. 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下列哪部兵书中?A. 《孙子兵法》B. 《孙膑兵法》C. 《六韬》D. 《三略》答案:B10.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A. 忠诚至上B. 智勇双全C. 以德服人D. 以智取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中,以下哪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A. 孙膑B. 庞涓C. 孙武D. 庞德答案:AB12.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真实发生的?A. 孙膑被庞涓陷害B. 孙膑逃到齐国C. 孙膑成为齐国军师D. 孙膑和庞涓的马陵之战答案:ABCD13. 孙膑的军事思想中,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 以逸待劳B. 以弱胜强C. 以智取胜D. 以德服人答案:ABC14.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中,以下哪些战术是孙膑使用的?A. 火攻B. 围魏救赵C. 诱敌深入D. 奇袭答案:BCD15.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包括以下哪些?A. 忠诚至上B. 智勇双全C. 以德服人D. 以智取胜答案: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孙膑和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
郑州大学军事理论题库信息化战争考试题一、选择题1 信息化武装力量主要包括信息化现役部队、信息化武警部队、民兵和(A )A 信息化预备役部队B 信息化警备部队C 信息化治安部队D 信息化安全部队2.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由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机器人和(D)构成A 精确制导弹药B 计算机、网络系统C 信息化武器载体D 单兵数字化装备3.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有信息化武装力量、信息化武装力量和(B )。
A 空间武器系统B 信息化指挥系统C 精确制导武器D 侦察、监视系统4.电子战主要包括(C )三个部分A 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监视B 电子侦察、电子波坏、电子监视C 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D 电子侦察、电子波坏、电子进攻5.信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有(A )三种方式A 心理宣传、心理欺诈、心理威慑B 心理阻挠、心理欺诈、心理威慑C 心理宣传、信息欺骗、网络攻击D 信息波坏、心理欺骗、心理进攻6.(B)标志着高技术战争的成熟。
A 第四次中东战争B 海湾战争C 马岛战争D 越南战争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空间战的作战样式(C )A 导弹拦截战B 卫星攻击战C 精确战D 空间作战平台攻防战8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量占总投弹量的百分比为(D)A 35%B 80%C 60%D 8%9 下列战争中,(C )是信息化战争萌芽期的代表性战争之一。
A 朝鲜战争B 海湾战争C 越南战争D 马岛战争10.下列哪一项不是信息化战争的特点(D )A 信息资源主导化B武器装备信息化C 作战节奏快速化D 战争规模扩大化11.下列战争形态中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的是(C )A 热兵器战争B 冷兵器战争C 信息化战争D 高技术战争12.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C )A 数字化部队B 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C 国家的信息基础建设D 军事通讯网13.(B )不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A 心理战B 电子战C 信息火力战D 阵地战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单兵数字化装备(A)A 卫星定位系统B 一体化头盔系统C 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D 防护服分系统15. 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时间为(C )A 1991年B 1995年C 2003年D 1999年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B )A 战争的表现形式不断拓展B 战争的破坏性更大C 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D 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17.军队信息系统的职能由下列哪四个部分组成(B )A 侦察监视、网络攻击、精确打击、隐身作战B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支援保障C预警搜索、网络攻击、情报处理、隐身作战D 预警搜索、指挥控制、精确打击、隐身作战18.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主要作战样式是(C )A 远距离作战B 地面战C 空袭与反空袭D 夜战19.信息化战争中敌对双方的主要作战目标是(D )A 通讯系统B 发射系统C 制导系统D C4ISR系统20.下列哪项不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主要条件(C )A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物质基础。
高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1)1.《胡笳十八拍》琴曲记述的是什么故事?(蔡文姬流落塞外)2.《广陵散》根据《晋书嵇康传》讲的是什么故事?(聂政刺韩王)3.唐朝的宫廷乐舞是?(燕乐)4.七国象棋的发明者是?(司马光)5.中国最古老的围棋棋谱专著是?(忘忧清乐集)6.《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7.《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
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动物油)8.《春秋》是按什么记事的?(年)9.《繁星》、《春水》是谁的作品?(冰心)10.《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藏族)11.《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蒙古族)12.《格萨尔王》是哪个民族的长篇叙事诗?(藏族)13.《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14.《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顾恺之)15《霓裳羽衣》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宫廷乐舞?(唐)16.《千家诗》收录的是?(唐宋诗歌)17.《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社会风俗画)18.《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4万8千多首诗)19.《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庞统)20.《清明上河图》作于?(宋代)21.《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西汉)2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诸侯王)23.《十面埋伏》是?(琵琶曲)24.《史记》是?(纪传史通体)25.《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笔记小说集)2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27.《水浒传》中貌似关羽,胡子长一尺五,人称‚美髯公‛的是?(朱仝)28.《水浒传》中阮氏三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中绰号‚立地天岁‛的是(阮小二)29.《水浒传》中绰号‚玉麒麟‛的是?(卢俊义)30.《水浒传》中人称‚浪里白条‛的是?(张顺)31.《四季歌》起源于?(魏.晋时期)32.《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13篇)33.《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纪晓岚)3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35.《藤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36.《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莆)3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新疆)38.《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隋唐)39.《周易》是哪家的经典之一?(儒家)40.《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41.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彝族)42.‚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最早见于谁的文章?(鲁迅)43.按风俗,‚腊八粥‛应在阴历哪一天喝?(12月初八)44.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指的是?(马)45.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46.巴金的作品有?(家)47.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译著是?(《天演论》)48."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49."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赵晋)50.帮助商鞅在秦国人民中树立威信的是?(一根木秆)高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2)51.‚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分析摘要:鸡兔同笼,是一种在小学课堂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基础题型,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模型思维以及学习方法,通过学习分析这一类型问题的各种解法及解题过程,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学分析引言:“鸡兔同笼”问题出自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兵法》,其原文内容为“仅有雉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雉兔几何?”千百年来有许多有能力之人为这道题贡献了丰富多彩的解题思路,鸡兔同笼问题也自古流传至今,不仅成为文学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更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研究资料。
相较与古代才子想得出解题思路,如今该问题的研究更大的意义在于其中体现的数学思维。
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不仅在于解题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生如何树立数学的思维模型和方法,如何利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未来学习生活上会遇到的问题。
一、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析方式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二元一次整数方程,虽然小学数学并不需要学习二元一次整数方程,但鸡兔同笼问题却一直被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意义主要为构建初级数学模型,培养小学生的初级数学思维方式和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所以一定要采取小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去进行教学。
以《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为例。
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中,从上面看有35个头,而从下面看却有94只脚,请问鸡和兔分别有多少只。
针对该例题,有很多解决思路,下面就列举较有代表性的几种。
第一种解题思路为猜想法。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在建立初期,还不习惯直接用成熟的数学思维逻辑解题,这时候便可以大胆的使用猜想法,这个方式也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
先根据题目中头的数量来假设鸡和兔的数量,然后带入脚的数量进行一一验证,在反复的尝试之后,就会开启第一个数学思维逻辑,即在增加兔子数量时有意识的减少鸡的数量,然后慢慢验证出正确答案。
这个猜想的过程让学生可以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帮助学生开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
一、单选题:1、目前我国义务兵服役的期限为()。
A、1年B、2年C、3年D、4年2、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它发生在哪一天。
()A、1921.7.1B、1921.8.1C、1927.7.1D、1927.8.1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一诗中描述的是谁。
()A、刘备B、诸葛亮C、孙武D、曹操4、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撰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下列哪一部不是毛泽东所著。
()A、《论持久战》B、《战争和战略问题》C、《战争论》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导致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样式是()。
A、单极格局B、两极格局C、多极格局D、一超多强6、目前我国边界地区存在划界争端的主要是在哪里。
()A、中俄边界B、中印边界C、中越边界D、中朝边界7、1991年海湾战争中,哪种防空导弹成功地拦截住了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
()A、“毒刺”B、“海麻雀”C、“海响尾蛇”D、“爱国者”8、隐身战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作战飞机,下列哪种型号的飞机不是隐身飞机。
()A、B-2B、B-52C、F-22D、F-1179、下列哪个国家目前还没有拥有核武器。
()A、巴基斯坦B、印度C、日本D、朝鲜10、信息化战争使战争进程大大缩短,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共进行了多少天。
()A、18天B、42天C、44天D、78天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面积达()万平方公里。
A、200B、300C、400D、50012、我国属于()国防。
A、扩张型B、自卫型C、联盟型D、中立型13、《孙子兵法》是我国历史上经典的军事著作,作者孙武所属年代是()。
A、春秋末年B、秦朝C、唐朝D、宋朝14、当今世界格局总体情况是()。
A、两极格局B、一超独霸C、一超多强D、多超多强15、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个。
A、11B、12C、13D、14年16、世界上最早提出“信息战”的是()。
A、拿破仑B、毛泽东C、克劳塞维茨D、沈伟光17、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九月()。
一、个人必答题(简):20题1. 著名的卢浮宫博物馆在:AA、巴黎B、华盛顿C、埃及D、芝加哥2.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DA、巨噬细胞B、白细胞C、癌细胞D、卵细胞3.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CA、企业B、用人单位C、劳动者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4. 老王一天要刮四五十次脸,脸上却仍有胡子。
这是什么原因?老王是个理发师5. 国务院于今年什么时间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5月5日6.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DA、上级批准设立之日B、签订合同之日C、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D、用工之日7. 帝企鹅在生蛋之后由谁来孵蛋?BA、企鹅妈妈B、企鹅爸爸C、父母轮流孵8.《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一只猫,它除了会咧嘴笑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隐身9. 棕榈泉国际花园占地多少亩?1200亩10. 在抢救伤者的紧急情况下,交通警察有权使用单位、个人的交通、通讯工具。
对与否?对11. 重庆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为?8%12. 视野与车速的关系是:车速越快视野越宽,对与否?错(因为在静止状态下,人的双眼视野可达210°;在驾驶车辆时,随着车速的增加,驾驶员的双眼视野度数减小。
)13. 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员工坠楼案,被网友说成是跳楼公司的是?富士康14. 业主是否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对15. 棕榈泉国际花园采取什么开发形式?组团开发形式16. 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但在他的身后却没有发现脚印,为什么?他是倒着走17. 北极的气温比南极的气温:高18.第五套人民币的百元纸币上,有一根隐约可见嵌入纸币的线,这根线最科学的称法是什么?BA、金线B、安全线C、磁线19.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欧元区?CA、法国B、德国C、英国D、荷兰2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语出:<晏子春秋>二、小组必答题(难):20题1. 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由C批准。
2021年第12期文史春秋将星闪烁● 夏明星1942年12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年届五旬,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欣然赋诗《祝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由衷赞佩:“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在陈毅心目中,刘伯承谈兵论战,可比肩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吴起。
的确,刘伯承深谙孙武兵学巨著《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曾经立论评价:“在中国,兵家大凡论兵,没有不祖述《孙子》的。
”(《刘伯承军事文选》第3卷)所谓祖述,意为尊崇和效法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作为红色兵家代表人物,刘伯承同样祖述《孙子》,尊崇和效法孙武的用兵之道。
从接触到怀疑到仔细研读《孙子》刘伯承接触《孙子》较早。
1912年2月至12月,他在重庆就读蜀军政府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接触《孙子》。
《刘伯承传》记述:“除学习本校课程外,他还广泛涉猎古代的兵书,或找其他军校的教材对照参考,以充实自己。
诸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和《百战奇略》等著作,更是案头必备,许多章节出口能诵。
”在讨袁护国战争、四川军阀混战中,刘伯承结合战场实际,用兵开始祖述《孙子》,迭获胜利。
1927年12月,刘伯承远赴苏联学习军事,军事理论造诣大为提升;1930年7月,他返抵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成为中央军委智囊;1932年1月,他奔赴江西中央苏区,担任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932年10月,他调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由于深受苏联军事科学影响,加之当时“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全军,刘伯承对于祖述《孙子》产生怀疑,一度认为《孙子》已经过时。
1933年7月,他在中央苏区报纸《革命与战争》上撰文《论战术战略的时代性与我们红军目前对于战术战略的认识问题》,一方面正确地指出《孙子》主张慎战、全胜思想,那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他又揶揄《孙子》已成“笑谈”,把一些经典论述如“不战而屈人之兵”讥之为“咒语”。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刘伯承离开红军总参谋长岗位。
历史考试题及答案(1500字)考试题: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军事家?A. 孙悟空B. 刘备C. 孙中山D. 孙武2. 罗马帝国的首都是?A. 巴黎B. 伦敦C. 罗马D. 柏林3. 以下哪场战役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役?A. 淮海战役B. 平津战役C. 基辅战役D. 斯大林格勒战役4. 哪位人物被誉为“美国独立战争之父”?A. 亚当斯B. 华盛顿C. 富兰克林D. 杰斐逊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A. 1914年B. 1917年C. 1919年D. 1922年答案:1. 答案:D 孙武2. 答案:C 罗马3. 答案:A 淮海战役4. 答案:B 华盛顿5. 答案:A 1914年历史是人类经验的宝库,了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迁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历史考试题目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历史。
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军事家?答案:孙武解析:孙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兵法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之一,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罗马帝国的首都是?答案:罗马解析:罗马是古代罗马帝国的首都,也是西方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罗马帝国的繁荣和衰落对于后世的政治、法律、建筑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以下哪场战役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役?答案:淮海战役解析:淮海战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胜利。
这场战役扭转了国共两党力量对比,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4. 哪位人物被誉为“美国独立战争之父”?答案:华盛顿解析: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人物,他既是美国的军事指挥官,也是第一任美国总统。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成功赢得了独立战争,并为建立后来的美国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答案:1914年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场全球冲突,始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
《孙子兵法》及其在现代国防中的应用《孙子兵法》作为揭示竞争规律的顶尖之作,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
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的战略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一”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示出来。
这部名著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门,让许许多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陶醉沉迷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之中。
这部名著不仅跨越了国界,而且超越了时空。
正如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在《中国的军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孙子的引人入胜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多么惊人的‘时新’——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
”这部名著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成为政治、经济、外交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必读书。
孙子的思想不仅在现代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体育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广泛的应用中,人们不仅在古人的深邃的思想中获取启迪,同时又为孙子兵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一、孙子兵法的应用现状孙子兵法的应用现状首先表现在它的极高的普及率上。
据有关媒体报道:《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TheArtofWar),在世界最大的“亚马逊”网上书店里,目前有多达102种与“孙子”相关的书目,其中由萨谬尔·格里菲斯翻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的平装本《孙子兵法》最受欢迎(见图),常年位居该书店科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几位。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9.11”事件后,这个版本《孙子兵法》在一个月内就卖出了1.6万册。
经常出国的朋友会发现,许多机场的书店柜台上摆满了《孙子兵法》,在候机或候车的场所也能够看到许多人在翻阅《孙子兵法》。
一位著名的美藉华人作家谈道:“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商界人士对中国千年的《孙子兵法》愈来愈好奇,如何利用孙子兵法,成了西方人探讨商场必胜的另一秘诀。
走进美国各大图店的商业书籍栏目下,作者不同,内容各异的《孙子兵法》解释与感悟俯拾即是,就连给美国商学院学生讲演时,《孙子兵法》刚被我提起,一个微型《孙子兵法》的小语录已经被美国学生高高举起。
《孙子兵法》中的“奇正”战术是什么嘿,说起《孙子兵法》里的“奇正”战术,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这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棋局,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
先来说说啥是“正”。
简单说,“正”就是常规的打法,就像咱们每天上学走的那条熟悉的路,按部就班,稳稳当当。
比如说,在战场上,正面的冲锋、常规的布阵,这都算“正”。
那“奇”呢?“奇”就是出其不意,打破常规,就好比突然在周末的早上,你妈妈没叫你起床,而是带你去了一个你一直想去但没想到会去的游乐场,这就是“奇”带来的惊喜。
给您讲个事儿,就前段时间,我带着小侄子去参加一个儿童足球比赛。
这比赛一开始,对方球队那是规规矩矩的,前锋冲锋,后卫防守,典型的“正”战术。
可我们这边的小队员们,在教练的指挥下,先稳住阵脚,不急不躁。
上半场,两边都没啥大突破,踢得中规中矩。
可下半场一开始,教练突然变招啦!他让平时踢后卫的小李,突然往前冲,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小李平时看着不声不响的,关键时刻那速度,跟小火箭似的。
对方后卫都没反应过来,小李就带着球直逼球门,一脚射门,进啦!这就是“奇”的厉害之处。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运用“奇正”战术的精彩战役。
像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奇正”。
他一方面正面抵御袁绍的大军,这是“正”;另一方面,派奇兵偷袭袁绍的粮草,断了对方的后路,这就是“奇”。
结果呢,袁绍大败。
在我们的生活中,“奇正”战术也无处不在。
比如说考试,平时认真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这是“正”;到了考试的时候,合理安排时间,先做容易的题目,再攻克难题,这就是“奇”。
再比如做生意,正常的经营策略是“正”,突然推出一个新颖的营销活动,吸引大量顾客,这就是“奇”。
总的来说,“奇正”战术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灵活运用的。
该用“正”的时候,稳稳当当,扎实推进;该用“奇”的时候,果断出手,出奇制胜。
只有把“奇”和“正”巧妙结合,才能在各种“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我小侄子他们那场足球赛,最终靠着灵活运用“奇正”战术,赢得了比赛。
1.《孙子兵法》一书应出自一人之手,整本书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2、《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善用兵者,譬若率然”,“率然”指越国人。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4、《孙子兵法》第三篇名为《谋攻》,意思是“运用谋略战胜敌人”。
√5、《孙子兵法•行军篇》,“行军”指军队的行进、宿营、作战等行动。
√6、孙子认为与敌人作战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开战前之先胜部署。
√7、《孙子兵法•地形篇》指出为将者所必须慎重考察的六种地形分别为:通、挂、支、平、敞、近。
×8、《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名为《始计》,意思是“战前的谋划√9、《孙子兵法》第四篇名为《军形》。
其中“形”字的意思是“对比、显示”。
√10、《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此句中“兵”指兵器。
×11、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此句出自《孙子兵法•行军篇》。
√12、“以迂为直”的意思是变迂回为近直。
√13、《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意思是:“过去善于作战的人,起先并不能战胜敌人,而是在等待中战胜敌人。
”√14、孙子兵法》的作者为避国内之乱,移居吴国,为吴王阖闾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15、孙子生活的时代大约和孔子同时。
√16、孙子兵法》中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其中的“十”、“五”分别指“有十分的取胜把握”、“有五分的取胜把握”。
×17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意思是:利用敌军怠惰或思归的时机,发动攻击。
√18、《孙子兵法•火攻篇》曰:“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其中“四宿”是指苍龙、玄武、白虎、朱雀。
×19、《孙子兵法•地形篇》中,孙子认为军队有走、驰、陷、崩、乱、北等六败,其中“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的军队称为“崩”。
√20孙子兵法•始计篇》云:“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主用”指军队后勤管理制度。
√21.单选题《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爱民”是什么意思?AA.过分爱惜士卒、民众B.爱护民众C.爱惜人民D.爱护百姓22、孙子兵法•作战篇》:“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里的“坚”是什么意思? AA.坚持,坚守B.坚强C.坚固D.坚硬23、《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其中“籍”指 CA..籍贯B.户口C.征集D.邻里24、《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可辱”是什么意思? AA.可能被敌人设计侮辱而轻举妄动B.可以侮辱C.可以诟辱D.可能被侮辱25、孙子曰:“故知兵之将,民之司令,国家安危之主。
”此处“司令”是指AA.掌握人民生死者B.负责狱政者C.教民武艺者D.子嗣后26、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 A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司马法》D.《纪效新书》27、《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必死”是什么意思? DA.一定死亡B.必定是死C.必须去死D.死打硬拼,有勇无谋28、《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这里的“死地”是指什么? DA.让敌军死亡之地B.不让我军死亡之地C.被全军歼灭之地D.迅速奋战则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消灭之地29、《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这里的“圮地”是指什么?CA.被破坏之地B.桥梁被毁坏之地C.山林、险阻、沼泽等道路难行之地D.道路不平之地30、《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AA.通晓B.统领C.告知D.智慧31、《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下列选项与此句意思一致的是 BA.兵久而国弱者,未之有也B.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C.兵久而国利者,常有之D.兵久而国强者,常有之32、《孙子兵法•军形篇》:“地生度,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这里的“称生胜”是什么意思? AA.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推知战争的胜负B.名称和胜负C.称呼决定胜利D.称赞取得的胜33、《孙子兵法•地形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这里的“支者”是指什么? AA.敌我双方各据险要、难于进攻之地B.支离破碎之地C.支持进攻之地D.支持防守之地34、要了解“风”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可参考《孙子兵法》中的 DA.作战篇B.形篇C.地形篇D.火攻篇35、孙子兵法•地形篇》:“故兵(“兵”指被打败的军队)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这里的“陷者”是什么意思? DA.陷进泥泞的B.陷落的C.陷阱D.被陷进36、《孙子兵法•行军篇》:“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这里的“天井”是什么意思? AA.四面高峻、中间低洼积水的地形B.房子中间的空地C.宅院中房子、围墙等围着的露天空间D.天上的水井37、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下列何种观念之要旨?DA.兵贵胜,不贵久B.非得不用,非危不战C.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D.兵者,诡道也38、《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必生”是什么意思?BA.必须生存B.贪生怕死,临阵怯敌C.必定活着D.一定生存39、曹操说:“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决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
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曹操这几句与《孙子兵法》中哪一篇思想接近?CA.计篇B.九变篇C.谋攻篇D.军争篇40、《孙子兵法•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这里的“开户”是什么意思? DA.打开窗户B.打开北面的窗C.开始清理门户D.开启可攻之门41、《孙子兵法•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这里的“围地”是什么意思? BA.圈地B.四面险阻容易被包围之地C.围住地方D.包围驻地42、《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这里的“交地”是指什么?AA.敌我双方都可以去的平坦之地B.交通便利之地C.交互影响之地D.交相争夺之地43、《孙子兵法•行军篇》:“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这里的“去之”是什么意思?AA.离开它B.到那里去C.走到那里去D.跑到那里去44、关于《孙子兵法》一书中各篇的内容,下列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DA.《始计篇》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概括,着重论述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败的各项基本条件。
B.《作战篇》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方针,和“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等作战指导原则。
C.《谋攻》篇论述谋划进攻的用兵原则,认为“上兵伐谋”,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D.《九变》篇论述在作战中要善于迷惑、调动、分散敌人,要避实就虚,以实击虚。
45、《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可侮”是什么意思?AA..可能被敌人凌侮而妄动B.可以侮辱C.可以欺负D.可能被杀46、《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故形人而我无形”,其中“形人”意为 CA.部队之部署与行动B.路人C.暴露行动D.探查敌情47、《孙子兵法•兵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里的“以奇胜”是什么意思?CA.以为奇特就能取胜B.以为奇险就是胜利C.用奇兵取胜D.奇怪的办法就是胜利48、孙子兵法•地形篇》:“故兵(“兵”指被打败的军队)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这里的“乱者”是什么意思? DA.走散的B.落在后面的C.离队的D.混乱的49、《孙子兵法•虚实篇》:“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这里的“无形”是什么意思? AA.不露痕迹B.没有形状C.无法形容D.无法形状50、《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BA.孙膑B.孙武C.孙权D.孙思邈51孙子兵法•军形篇》:“地生度,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这里的“地生度”是什么意思? AA.根据战地地形作出利用地形的判断B.地形决定制度C.地形生成制度D.地形和度量52\《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可杀”是什么意思? AA.可能被敌人诱杀B.可以杀死C.可能杀死D.可以杀敌53\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这里的“兵形”是什么意思? DA.兵的形容相貌B.兵力的形成C.兵员的形态D.用兵的方法、规律54《孙子兵法•军争篇》:“故用兵之法……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这里的“必阙”是什么意思? BA.一定有过失B.同“缺”,留个缺口C.必定是过错D.必须缺少55孙子兵法•军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这里的“数”是什么意思? BA.数字B.数量,指兵力多少C.数学D.计数56《孙子兵法•军争篇》云:“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佯北勿从,锐卒勿(),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
”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是 BA.攻逆迫B.逆攻迫C.迫攻逆D.逆迫攻57《孙子兵法》写成的年代约在什么时期? C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58《孙子兵法•虚实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这里的“形人”是什么意思? AA.诱使敌人暴露目标B.有形状的人C.形成敌人D.形状像人59《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同,则应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CA.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分之,倍则攻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B.用兵之法,十则攻之,五则围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C.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D.用兵之法,十则分之,五则围之,倍则围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