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一战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3.98 KB
- 文档页数:2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条例(试行)》解读今天,受民建市委会邀请,为大家作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解读。
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5月18日,颁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我感到,这是统战工作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喜事,二者皆有里程碑意义。
这次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条例》为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制保障。
一、会议召开和《条例》出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带来的观点差异,面对新媒体时代各种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更加要求统一战线坚持求同存异,加强正面引导,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十八大后,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更加要求统一战线搞好参政议政,积极协商建言、出谋献策,最大程度凝聚智慧。
现在国家建设正面临攻坚经济、社会发展“两难”甚至“多难”问题,更加要求统一战线聚合知识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最大力度凝聚力量。
所以当前和今后不是要削弱统一战线工作,而是需要继续加大统一战线工作的力量。
二、党中央对会议的召开和《条例》出台非常重视时隔9年,又一次重量级的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不过,这一次会议的名称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建国以来,中央曾经召开了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1950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时隔65年之后今年统战工作会议由“全国”二字升格为“中央”二字,从“全国”到“中央”,两字之差,充分凸显了中央对统战工作越来越重视。
插一个小趣闻:中央统战部目前是“双副国级”领导配备。
去年年底,政治局委员孙春兰“重装上阵”出掌统战部,今年4月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出任副部长,形成坊间所说的罕见的“双副国级”配备。
中央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领导笔谈26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
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继续发挥其协调、助力和推手的作用。
一、统一战线是法宝,每个共产党人都应掌握这个法宝毛泽东曾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是法宝,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党18年以来的战斗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结论。
从此,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被人们所广泛认同,并被历届党中央所继承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强调:“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此基础上,2015年中国共产党新颁布的《统战条例》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完整表述为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最为全面和系统地认识和阐述,也科学回答了“为什么统一战线是法宝,为什么在历史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法宝”的问题。
既然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掌握这个法宝。
过去,党内有些人对统战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统战部门是“闲衙门”,统战工作是“闲差事”;认为“统战工作做了出不了大成绩、不做出不了大问题”,对统战工作敷衍了事。
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
”《统战条例》的颁布也再次向全党同志强调,统战工作绝不仅仅是统战部门一家的责任田,而是各级党委、各有关部门乃至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做好的分内事。
是否具有统战思维,能否做好统战工作,不仅是衡量统战系统同志是否合格的标准,更是衡量全党同志是否具备较强政治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但是,就像滚石上山一样,越接近成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会越多,越需要广泛凝心聚力,越需要各方面力同心。
特别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协调推进难度继续加大,改革落地生根任务愈发艰巨,加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多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愈益复杂,这些都对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凝心聚力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
只有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才能更好地加强各领域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从而实现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有效对接、精准契合,使统一战线的优势更加聚焦、作用凸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统一战线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时代使命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治国理政视角来看,新时代统一战线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法宝。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
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
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花大心思、下大力气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心和力量上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搞统一战线就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从而把全党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人心和力量上认识统一战线,这既是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夺取政权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党执政以后治国理政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2]在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唯有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凝心聚力,才能成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实践和思考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在服务社会管理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服务社会管理,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是统一战线构建和谐、不断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也是统一战线与时俱进,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注重组织保障,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建立大统战格局上来。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各司其职、多方共进。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必须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基层组织具体负责,统战社团联动协同、工作对象广泛覆盖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台州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县市区委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着重完善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的统一战线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预防与处置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海联会、知联会、新联会、少数民族联谊会市县两级组织全覆盖,在市外建立113家异地台州商会,探索完善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台州模式”,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阶层人士等纳入统战工作视野。
注重人本管理,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凝心聚力上来。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质是通过做人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必须更加注重凝心聚力工作,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
台州以实施“同心·深入推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活动”为抓手,按照“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以“双七一”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进一步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培育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原动力”。
统战工作重要意义心得
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心得
统战工作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工作。
在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统战工作是实现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坚持“亲”、“清”、“和”的方针,通过统战工作促进各方面的团结,实现全党的统一战线,为实现党在执政过程中的目标和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统战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不仅有利于
党派之间的合作,也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了参与国家事务的渠道和平台。
通过统战工作,能够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此外,统战工作有助于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统战工作能够为党和政府提供各
方面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借助不同党派和人士的力量和智慧,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方面的进步,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总结起来,统战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党的执政
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也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并推动统战工作的开展,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入分析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强调“我们要深刻理解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清醒看到,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
我们深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我们要深刻认识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法宝,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如何做好统战工作既面临着新的特点、新的挑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推进伟大的事业,需要广泛的团结;实现宏伟的目标,需要制胜的法宝。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需要“法宝”。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集聚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上来。
二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需要“法宝”。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反“独”促统的重要作用,努力求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之同,存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之异,促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合作更深化、感情更融洽。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关键是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特征,明确新任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的奋斗纲领、目标和中心工作不同,统一战线的任务、对象或同盟者也有所不同。
统一战线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所以,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关键是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特征,明确新任务。
第一,新阶段面临新形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旋律,科学发展成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社会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和认识一、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定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形势之下,如何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定位,这是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提条件。
李瑞环同志曾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概括为:“一个领导、两个联盟、三个范围”。
①一个领导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两个联盟就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三个范围就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实现大陆范围人民的团结;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实现大陆同胞与港澳台同胞的团结;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实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
应该说,这一概括是十分准确和全面的。
首先,它强调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从而表明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
其次,它指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即巩固和发展“两大联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再次,它分析和区别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基础,并将此划分为三个基本的工作层面。
第一个层面的统战工作,就是要使大陆范围内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这是当前统战工作的核心层面。
第二层面的统战工作,是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它以实现两岸四地同胞的大团结、大联合为指向。
当前,促进和推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是这一层面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三层面的统战工作,是要使海内外全体中华女儿团结起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范围最大、眼界更宽的统一战线工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统战工作的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她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完全有能力掌握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统一战线学习心得在近期的一个统一战线学习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对我来说收获颇丰,下面就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统一战线的概念与意义学习先要从概念入手,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全力支持党和政府的领导,为共同事业的成功而奋斗的广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其次,学习要明确统一战线的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认识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学习了解统一战线的概念与意义之后,我们开始学习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和政策,统一战线事关党和政府团结各族人民的伟大力量,具有重大的战略和历史意义。
要贯彻落实好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和政策,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亲自践行和宣讲。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推动各民主党派的工作,加强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从而促进民主党派在各种形式的合作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和力量。
三、学习反分裂斗争的意义和方针政策现代社会的国际格局变化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观念,维护民族和谐稳定,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在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推进反分裂斗争对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反分裂斗争的方针政策,我们要抓住反分裂斗争的重点,坚决反对分裂台湾的图谋,统筹推进反分裂斗争,维护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反分裂斗争必须依法进行,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在推进反分裂斗争的同时,更需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水平。
四、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效果认识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和政策,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意义和方针政策,对我们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讲义通过引导我们持续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和改进各类人才引进、合作与教育等工作,提高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协调和互信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通过我们的学习希望能不断提高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优化和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的实际效果。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条例(试行)》解读今天,受民建市委会邀请,为大家作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解读。
5月18日至2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5月18日,颁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我感到,这是统战工作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喜事,二者皆有里程碑意义。
这次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条例》为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制保障。
一、会议召开和《条例》出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带来的观点差异,面对新媒体时代各种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更加要求统一战线坚持求同存异,加强正面引导,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十八大后,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更加要求统一战线搞好参政议政,积极协商建言、出谋献策,最大程度凝聚智慧。
现在国家建设正面临攻坚经济、社会发展“两难”甚至“多难”问题,更加要求统一战线聚合知识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调动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最大力度凝聚力量。
所以当前和今后不是要削弱统一战线工作,而是需要继续加大统一战线工作的力量。
二、党中央对会议的召开和《条例》出台非常重视时隔9年,又一次重量级的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不过,这一次会议的名称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建国以来,中央曾经召开了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
1950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时隔65年之后今年统战工作会议由“全国”二字升格为“中央”二字,从“全国”到“中央”,两字之差,充分凸显了中央对统战工作越来越重视。
插一个小趣闻:中央统战部目前是“双副国级”领导配备。
去年年底,政治局委员孙春兰“重装上阵”出掌统战部,今年4月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出任副部长,形成坊间所说的罕见的“双副国级”配备。
中央对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论统一战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更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新的时期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的任务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具体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发挥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以下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全国工商联在2014年2月举办的2014中国民营经济大家谈活动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1253.9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4436.3万户,同比增长15.5%和9.3%。
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灵活性、机制新的特点。
一方面,在优胜劣汰的激烈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技术手段的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主,不断转变企业发展的模式,以质量和效益优先,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促进城乡经济的繁荣,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优化了经济结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非公经济人士推动着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创造。
做好非公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统一战线集合了政治参与的各界代表人士。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提出: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及其他方面的协商。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有利于国家听取不同社会阶层的建议和要求,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协商;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大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士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保持与政府的联系,在国家建设中出谋划策,同时表达他们自己的利益需求,为其自身的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利于完善自身的社会环境。
我们要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纳入到现有政治体系中,大力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政治联系,拓展他们政治参与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充分对国家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献计献策,能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表意见,表达政治愿望,从而推动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有助于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利益主体和利益表达变得更为多元
化。
社会旧群体不断分化,新群体迅速产生,社会节奏加快,群体利益的差异、矛盾增大,如果协调不当,社会各群体利益受损就会危及社会稳定甚至危及政治稳定。
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的特点。
统一战线本身包括了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个社会阶层,其利益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这就决定了统一战线必然具有整合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功能。
当前,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对化解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有助于化解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合作的劳资关系。
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非公企业主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要通过统一战线部门的教育、引导、协调,有效避免劳资双方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纠纷不断的状况,建立劳资双方的平等对话、合作共赢、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