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9
1
城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
固态生态产业园及其有机农业发展可行性方案
1.1项目背景: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如何实现粗放式增长向科学发展的转变,已成了中央本世纪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方向之一,同时也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在本世纪上半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十二五”规划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循环消费”、“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 2020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卫事业的滞后使垃圾收集和处理的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城市垃圾每人每天有1.2kg,每年的增长速度至少10%。再过2-3年,现有城市垃圾填埋场将全部填满。未来年份,不得不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为解决城市垃圾出路、污染等问题,我公司愿为人民作出我们的努力,本公司按政府要求,结合城市垃圾日产生量,联合地方分公司,正式向政府申请投建城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固态生态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800亿元人民币,建设城市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固态生态产业园,应用本公司城乡废弃物TR降解综合处理技术(以下简称“TR技术”)处理城市垃圾,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将固态转型生态产业。整个工艺在密闭流程中贯穿始终。从源头控制渗滤液、重金属的产生,解决生活垃圾在用传统工气处理产生的运行成本高、侵占大量土地和无法解决的渗滤液的处理,重金属的控制,二恶英、干性物质处置和潜在水分、恶臭、烟气处理,灰渣、粉尘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完成垃圾处理处置,杜绝垃圾产生的污染传播、传染疾病,保证公众安全。改善市容环境。保护水环境 ,2
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自然风景,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城区投资环境,使工业企业不会再因污染而影响发展,吸引更多外商入驻绿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2项目的建设意义
建设城市垃圾固态生态化产业园处理城市垃圾是当地发燕尾服的需要,符合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提高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改善生活垃圾的收运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1该工程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需要
目前城市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已有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城市垃圾的消纳和处理已成为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工程的建设可保障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的资源化的处理,减轻城市因生活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有效减少处理厂的二次污染,并大大减轻了由于城市垃圾而带来的大气、土壤、地下水等方面的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1.2.2工程系民心工程
建设城废旧垃圾生态化处理工程,避免垃圾乱堆乱放,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一项民心工程。对城市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窗口的旅游产业的开发,营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
1.2.3 该工程的建设是生活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城市垃圾具有两重性:即资源性和污染性。治理得好,可以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消耗;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空气、水体和土壤。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在垃圾治理中实行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建设该垃圾生化处理工程,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对树立城市的外部形象,增强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设城市垃圾生化处理厂,通过资源化途径,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3
从而构建一个环境友好的综合处理基地,长处地提供城市垃圾处理服务,这样可以解决南宁市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
2、项目核心技术支撑
2.1城乡废弃物TR降解综合处理技术
2.1.1、通过资源化实现减量;
2.1.2、目前国内最为先进、成熟和经济的城乡生活垃圾、污泥、餐厨垃圾和农产品残体资源化处理技术;
2.1.3、拥有国内外专利技术30多项;
2.1.4、国际领先的重金属脱除技术,确保有机肥产品的绿色;
2.1.5、通过对垃圾分类,使垃圾中不同属性的物质采用不同工艺,得到了真正有效的处理
2.2、TR工艺的特点及与其他工艺自自简单比较
2.2.1、无害化程度高
TR工艺以国际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结合中国实际,是当前国内所有工艺中处理最彻底、臧量化程度最高、唯一无二次污染的技术解决方案;
(1)垃圾渗滤液和工艺废水,经多项专利技术处理,循环使用不外排:
(2)生产所产生的废气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无温室气体和二恶因等致癌气体产生排放;
(3)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有效去除重金属,彻底杀灭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
(4)废弃物、污染物处理更加安全、彻底;
(5)垃圾预处理车间采用负压结构。无臭气外泄,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2.2.2资源化程度高
TR工艺采用多项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对不同属性的物质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有效利用处理。是当前国内各种工艺中资源化程度最
高的技术解决方案:
(1)对城乡垃圾以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处理实现减量化.无需4
二次处理:
(2)能耗低,吨垃圾处理的能耗成本仅为24KW.H(折合2.95kg标准煤),所使用能源可采用垃圾里的可燃物。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
(3)可直接回收玻璃、金属、橡胶等有价值的废品:
(4)有机质用于生产有机一无机复混肥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
(5)可燃物送入焚烧发电系统,或用于生产RDF燃料产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可燃物的使用效率,同时杜绝了有害物质的排放:
(6)废旧塑料用于生产木塑产品:
(7)通过资源化实现减量化程度达到90%。
2.2.3使用范围广
(1)TR技术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农产品残体、园林垃圾等城乡废弃物均可实现有效处理;
(2)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大大降低了垃圾处理厂的选址难度;
(3)经济规模(70吨/日)门槛低,适合太中小型各类城市垃圾置处理规模:
(4)垃圾资源化综合解决方案,针对各地垃圾成分、垃圾产生量、地形、地质等不同,提出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解决方案。
(5)采用TR工艺的项目一经建成,即可成为一个城市消化处理各种废弃物的铁胃,避免不同固废多个项目的重复投资.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和投资。同时还使一座城市有了功能健全的肝脏,不仅将危害环境的城市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进行解毒,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
2.2.4经济可行性高
(1)以垃圾厂内的产业化分选取代西方国家的居民社会化垃圾分类,这不但低成本、专业化地实现了垃圾分类,还使垃圾不同属性的物质,与西方国家同样分别采用不同工艺得到有效处5
理,还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2)采用该工艺除有效处理了垃圾外,还能生产三个大类近十种资源化产品销售,在政府付费的基础上增加盈利点,避免了单纯依靠政府付费可能出现的风险:
(3)吨旧垃圾处理能力的投资约为20万元,一次性投资低于填埋,且没有使用年限限度;
(4)建设用地少,100-300T/D的处理规模用地在30-50亩。
2.2.5焚烧
(1)垃圾不分类,我国混合垃圾热值仪700到1000大卡,利用效率低,且容易产生二恶因和其他有害物质;
(2)单位投资额和运行成本均非常高,有需二次处理的可能富含有害物质的灰烬;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经济规模不小于1000T/D,不但依赖政府的垃圾处理费还依赖国家的电价朴贴,不适用于中小城市的垃圾处理规模(85T/D-500T/D)。
2.2.6填埋
(1)一个卫生填埋场吨/日处理能力的投资约为25万,但受库容限制,一旦填埋场填满,就需要重新投资新建,多次投资和使用期限的有限性导致投资成本大幅度增高;
(2)防渗膜因老化可能会发现破裂,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
(3)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对大气形成二次污染,减排效果不理想(在欧洲已立法禁止垃圾中的有机物进入填埋场);
(4)占地面积大
2.2.7堆肥
(1)不能有效脱除重金属,污染将随着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
(2)垃圾臭昧随空气流动外泄,对环境造成影响;
(3)不能永久性灭除大肠杆菌、蛔虫卵、寄生虫卵等有害微生物。据国外有关实验证明,采用普通堆肥发酵的有机肥,被杀灭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一段时间后会复活;
(4)生产周期长,二次堆肥时间大约需要半个月以上。
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发生的灾害,TR技术为城市的6
繁荣保驾护航。
2.3、国家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2.3.1、中国废奔物资再利用唯一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2.3.2、专业从事城市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发:
2.3.3、具有开发各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能力及检测废弃物复合材料性能、模拟产品应用条件的实验与检测手段;
2.3.4、国内首个先进的固体废奔物资源化技术柔性验证环境,形成了具有研发与检测功能的创新平台;
2.3.5、聚合物基废弃物复合材料及产品生产技术已实现产业化。
2.4、有机肥
2.4.1、挪威技术,20多年的有机肥测土配方经验;
2.4.2、以最适宜当地土质的有机一无机复混肥和生物质肥料,通过生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废弃物和能源等领域的知识,
研究、开发出最适宜农作物生长、提离农产品有机化、肥效与化肥竞争的肥料;
2.4.3、废弃物经过重金属脱除工艺、高温高压降解工艺处理后,所产生的有机质基肥,彻底、有效、永久性的消灭了微生物、
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能真正实现肥料和农产品的“有机”。并能针对不同农产品和土壤提供“一对一”的差异化肥料解决方案!
2.5、部分专利证书
2.5.1发明专利:已申报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受理的六项;
2.5.2引进专利: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及专利十五项;
2.5.3实用新型专利:已批准和即将批准的专利的十七项;
3.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行业市场调查分析
3.1.1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从2002年底,全国共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651座,年处理能力7688万吨。其中填埋场528座,处理能力6896万吨,分别占81.l%和89.7%;处理厂45个,处理能力275万吨,分别占6.9%和3.6%;堆肥厂78个,处理能力517万吨,分别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