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断层解剖试题答案2

医学断层解剖试题答案2

医学断层解剖试题答案2
医学断层解剖试题答案2

二.名词解释

1. 帆间池:位于第三脑室顶的上方、穹窿体和穹窿连合的下方。它是一尖向前的三角区,两前外侧界为穹窿的内侧缘,后界为胼胝体压部

2. Rosenthal 环:脑基底静脉前环,环的构成包括:前方的前交通静脉连接左、右大脑前静脉;后方的后交通静脉连接左、右大脑脚静脉;两侧连接基底静脉。基本上与Willis动脉环伴行。

3. 颈动脉鞘: 颈筋膜各层均参与颈动脉鞘的构成,它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4. 胸骨角:胸骨柄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为胸骨角。胸骨角平面是胸部的重要平面,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5. 肝正中裂: 在肝膈面相当于胆囊切迹中点至第二肝门下腔静脉左前缘的连线,该线略弯向右侧,其脏面相当于自胆囊窝中线经尾状叶至第二肝门下腔静脉左缘的连线。正中裂将肝分为左、右半肝,与裂相邻的分别为左半肝的左内叶和右半肝的右前叶。

6. 尿生殖膈: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深横肌与覆盖于它们上下面的尿生殖膈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

7. 膀胱精囊角:膀胱后壁与精囊之间有一充满脂肪的三角区,称膀胱精囊角,常为一锐角,平均为28.8o,若此角减小或消失,常提示来自前列腺或膀胱的肿瘤已属晚期。

8. 侧隐窝:为椎孔的外侧份,是椎管的狭窄部位,其前壁为椎体的后外侧面,后壁由上关节突根部和关节突间部构成,外侧壁为椎弓根的内侧面,内侧以上关节突前内缘为界。腰侧隐窝较明显,尤其在第五腰椎,内有腰神经通过。侧隐窝正常矢径为3-5mm,若小于3mm视为狭窄。

9. 腱袖:关节囊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围绕在肩关节的上方、后方和前方,并与关节囊愈着,形成腱袖,使肩关节的稳固性加强。

10. 股三角: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围缝匠肌内侧缘。股三角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三角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

三.问答题

1. 何谓半卵圆中心?简述其纤维组成、CT与MRI表现和临床意义。

答:为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的非常广泛的髓质区,大脑半球皮质和髓质分界明显。此处大脑半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①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诸结构,呈扇形放射,称辐射冠;②联络纤维,连接一侧半球各皮质区,人脑的联络纤维极为发达,与投射纤维和连合纤维相比其数量最大;③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相应皮质区。半卵圆中心的纤维主要为有髓纤维,故在MRI Tl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在CT图像上为低密度。脑内的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以及脑结节硬化症等,常于该区出现单发或多发病灶。

2. 椎动脉的分段,主要分支及分部?

答:椎动脉分别起自锁骨下动脉,根据椎动脉全程各部走行形态不同,将椎动脉分为5段,前4段为颅外段,第5段为颅内段。

V1段(横突孔段)是椎动脉在第6颈椎至第2颈椎横突孔内上升的一段。

V2段(横段)指椎动脉穿出枢椎横突孔后,横行向外的一段。

V3段(寰椎段)指从枢椎外段弯曲向上,再垂直上行至寰椎横突孔为止的一段。

V4段(枕骨大孔段)指自椎动脉V3段上端水平向内行一小段后,再弯曲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的一段。

V5段(颅内段)指椎动脉入枕骨大孔后,斜向中线上行与对侧同名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前的一段椎动脉。

椎动脉颅内段的主要分支有脑膜支、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延髓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

3. 颈部的筋膜层次及延续关系?

答:颈筋膜即颈部的深筋膜,它位于颈浅筋膜和颈阔肌的深面,围绕颈、项部器官和肌群,并在大血管、神经周围形成筋膜鞘和筋膜间隙。颈筋膜可分为浅、中、深三层

1. 浅层又称封套筋膜,它在前方包绕胸锁乳突肌,后方包绕斜方肌,形成二肌的鞘;向后连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棘突,在前方正中形成颈白线。封套筋膜在舌骨上方覆盖口底,并分浅、深两层包裹下颌下腺,构成其筋膜鞘;在腮腺处也分浅、深两层形成腮腺鞘。在舌骨下方,封套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向下附着于胸骨柄和锁骨前缘;深层包绕舌骨下肌群形成舌骨下肌群筋膜鞘,向下附着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后缘。在胸骨柄上方,封套筋膜浅、深二层之间形成胸骨上间隙。

2. 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包绕颈部脏器(喉、气管、咽、食管、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包绕甲状腺的部分,形成甲状腺鞘;?在气管的前方形成气管前筋膜。

3.深层又分为翼筋膜和椎前筋膜。翼筋膜位于椎前筋膜前方,向两侧参与形成颈动脉鞘。椎前筋膜位于椎体、椎前肌和斜角肌前面,向两侧延伸并包绕腋血管和臂丛,形成腋鞘。

4.颈动脉鞘颈筋膜各层均参与颈动脉鞘的构成,它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

4. 何谓纵隔淋巴结的分区图(A TS)?

关于纵隔淋巴结的分区,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美国胸科学会肺局部淋巴结图(A TS)。

肺局部淋巴A TS图注解

X 锁骨上淋巴结supraclavicular nodes

2R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right upper paratracheal nodes:居气管中线的右侧,位于头臂干尾缘同气管的交点和肺尖之间

2L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left upper paratracheal noods:居气管中线的左侧,位于主动脉弓的顶和肺尖之间

4R右下气管旁淋巴结right lower paratracheal nodes:居气管中线的右侧,位于奇静脉的头缘和头臂干尾缘同气管右缘的交点之间(包括一些气管前和腔静脉旁淋巴结)

4L 左下气管旁淋巴结left lower paratracheal nodes:居气管中线的左侧,位于主动脉弓的顶和气管隆嵴平面之间,动脉韧带的内侧(包括一些气管前淋巴结)

5 主动脉肺淋巴结aortopulmonary nodes:包括主动脉下和主动脉旁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或主动脉或左肺动脉的外侧,左肺动脉第1支的近侧

6 前纵隔淋巴结Anterior mediastinal nodes:升主动脉或头臂干前方的淋巴结(包括一些气管前和主动脉前淋巴结)

7 隆嵴下淋巴结Subcarinal nodes:居气管隆嵴尾侧,但与肺内下叶支气管或下叶动脉无关

8 食管旁淋巴结Paraesophageal nodes:居气管后壁背侧和食管中线左、右(包括气管后淋巴结)

9 右或左肺韧带淋巴结Right or left pulmonary ligament nodes:居左或右肺韧带内

10R 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Right tracheobronchial nodes:居气管中线右侧,从奇静脉头缘水平至右肺上叶支气管起始处

5. 肝门静脉的主要分支名称与分布。

肝门静脉由起点行向上至第一肝门横沟偏右处,分为左支和右支,因此,肝门静脉右支明显短于左支。

(一)肝门静脉左支

肝门静脉左支left hepatic portal vein按其走行,可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横部transverse part为左支的起始段,行向左上,其末端以90°~120°角向前转为矢状部,转弯部分称为角部,矢状部的末端略扩大,称囊部。

肝门静脉左支的主要分支有:

①左外上支:起于角部,行向左上偏后,分布于左外叶上段。

②左外下支:起于囊部,行向左下偏前,分布于左外叶下段

③左内支:亦起于囊部,有2~5支,分布于左内叶。

(二)肝门静脉右支

肝门静脉右支right hepatic portal vein 长度约10mm,呈水平走向右。

肝门静脉右支的主要分支:

①右前支:起始后行向前下,分布于右前叶上段和右前叶下段。

②右后支:为右支主干的延续,分为右后叶上、下段支而分别分布于右后叶上段和右后叶下段。

③尾状支:发自右支脏面或上面,分布于尾状叶右侧份。

(三)肝门静脉尾状叶支

肝门静脉尾状叶支caudate branch of hepatic portal vein一般有2~3支,但多数较细。在肝铸型标本上观察,下腔静脉左缘以左的尾状叶(I段),大多由肝门静脉左支横部供应;而下腔静脉前方及尾状突部分(IX段),由肝门静脉右支供应,其中尾状突主要接受右后支的分布。

//本文章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ce5905341.html,”,原文出处:https://www.doczj.com/doc/ce5905341.html,/show.asp?id=1998一、名词解释

1. AC-PC: 为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 AC)后缘中点至后连合(posterior commissure, PC)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向手术和X-刀、γ-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故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研究多以此线为基线。

2. 帆间池: 胼胝体压部的后方,左、右侧大脑内静脉汇合成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此处蛛网膜下腔宽阔,自上而下形成了帆间池.

3. 内侧豆纹动脉: 大脑前动脉起始段发出内侧豆纹动脉和返支(Heubner动脉),返支的再分支也归属于内侧豆纹动脉,供应内囊前肢下部、壳、尾状核头及下丘脑

4. 翼腭间隙(翼腭窝): 在上颌窦后壁和蝶骨翼突之间可见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此窝内容有上颌动脉、翼腭动脉、上颌神经和翼腭神经节等。此窝交通广泛,在颌面部深层解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临床常依此窝是否受累,作为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或估计病人预后的依据。

5. 主动脉肺动脉窗: 主动脉升部和主动脉胸部之间至纵隔左缘,在CT图像上呈一低密度空隙,放射学上称主动脉肺动脉窗。其范围是指主动脉弓下缘和肺动脉杈上缘之间1~2cm的小区域,其左外侧界为纵隔胸膜,内侧界为气管,前方为主动脉升部,后方为食管和主动脉胸部。此区含有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淋巴结和左喉返神经。

6. 肝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镰状韧带左侧1cm处和下腔静脉左前缘的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fissure for ligamentum teres hepatis和静脉韧带裂fissure for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六)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眶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2 Reid基线: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3岛盖:额叶,顶叶,濒叶掩盖岛叶的部分称为岛盖 2基底核的位宜: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髓质内,有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4纹状体: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壳为新纹状体 腓肮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而上呈弓形宽厚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嘴,膝,干,压部丿并腮体嘴向下连于终板,耕臆体纤维呈辐射状向前后及两侧分别形成额釘?,枕gan,半卵圆中心的主要纤维联系左右侧大脑半球的额叶,枕叶,顶叶,顺叶 5前连合:位于穹窿柱前方的终板内,呈“X”形,构成第三脑室前臂的一部分 6穹窿: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朿,分为脚,体柱三部分 内囊:投射纤维通过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聚集成宽阔致密的白质带,为。 7辐射冠:投射纤维中大部分纤维呈辐射状投射至大脑皮质,此部分称为辐射冠 8半卵圆中心:横断面上大脑半球内呈半卵圆形的白质区,主要由丿并肮体的辐射线和经内囊的投射纤维组成 3间脑分布: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侧临内囊,内侧而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脳,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1松果体位宜:位于耕肮体压部的下方,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 临床意义:松果体偏离正中线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信号 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 10小脑延髓池:又称枕大池,位于颅后窝后下部的小脑与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侧部,向前连通第四脑室, 向下连通脊髓蛛网膜下隙,内有小脑下后动脉经过

11桥池:又称脑桥前池,位于脑桥腹侧而与枕卄斜坡之间,扁且宽阔,向上连通脚间池,向后连通小脑延髄池,内有基底动脉通过 12大脑大静脉池:位于第三脑室后方,向上至耕肮体压部,内有松果体和大脑大静脉等 21中脑周囤的脑池有脚间池,四叠体池,环池,鞍上池 13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是交叉池,脚间池和桥池在轴位扫描时的共同显影 14大脑外侧窝池:又称大脑侧裂池,为额叶,顶叶,额叶,岛叶之间外侧沟处的蛛网膜下隙,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大脑中,浅,深静脉通过 15虹吸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前床突上段合称为虹吸部,多呈U形或V形弯曲,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16空蝶鞍:在II型或III型蝶鞍,若蛛网膜下隙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与鞍底.CT 或MRl 图像上岀现空蝶鞍 17蝶鞍:位于颅中窝中央部,包括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 20大脑深部的白质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 4下丘脑包括的结构: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5脑室系统组成: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室间孔,中脑水管 6侧脑室分布: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 8视交叉与蝶鞍及垂体的关系:①正常型(87%)视交叉直接位于垂体和鞍膈中部的上方②前宜型3%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或及前方③后置型10%视交叉的后缘位于鞍背上方或后方 2侧脑室中央部境界:顶壁为耕砥体,内侧壁为透明隔,下壁是穹窿,背侧丘脑,侧脑室脉络丛和尾状核 3第四脑室位宜: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连通:向上借中脑水管连通第三脑室,向下连通脊髓中央管 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近似五角形,前方为脑桥,后外侧是小脑上脚和齿状核:中部呈五角形,可见三角形或新月形;下部常呈棱形或三角形,前方是延髓,后方为小脑扁桃体 4海绵窦的位宜:位于蝶鞍两侧,两侧海绵窦在垂体窝前后方各有海绵间窦相连,形成彼此交通的环状窦

断层解剖学历年考题

07影像 名解: 腮腺床腕管鞍上池网膜囊上隐窝第二肝门胃床半卵圆中心UTAC 问答: 1.甲状腺的位置,毗邻。 2.主动脉肺动脉窗的内容 3.腰神经通道境界组成意义 4肝在横断面的上的分支分段。 5.中央沟判断的7个方法。 08影像 名解: 肝左中间裂肝正中裂踝管帆间池AC-PC线 问答: 1.简述膈下间隙的分区 2 .腕管的组成及其走行。 3.横断面上如何区分肝静脉和肝门静脉。 4.胸骨角平面有哪些重要标志性意义。 5.什么是气管前间隙。 09影像 1.经胼胝体压部断面 2.经小脑齿状突第四脑室断面 3.经下颌头断面 4.经会咽软骨断面 5.经胸骨角断面 6.经又右肺底断支气管分叉处(大概) 7.经胆囊体断面 8.经股骨头上份断面(大概膀胱中偏下层面) (8张片每张顺序播放4分钟,最后每张片再倒序播放一分钟,共40分钟。 专业基础课,平时下功夫!!因为老师可以选择的片是在是不少,尽量理解掌握!) 名词解释 第五脑室半卵圆中心鞍上池CT纵膈间隙肺段第二肝门网膜囊上隐窝UTAC 问答 1.咽旁间隙的构成境界内容 2.辨认中央沟的7个方法 3.主动脉肺动脉窗的构成境界和内容 4.门腔间隙的构成境界和内容 5.肝叶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分叶分段 10影像 1、经前连合的横断面 2、经下颌头的横断面 3、经会厌层面 4、经肺动脉杈的横断面 5、经肺门和肺基底段的横断面 6、经门静脉矢状部的横断面 7、经胃胆囊幽门横断面 8、经股骨和大转子的横断面 名解:鞍上池、第二肝门、网膜囊上隐窝、半卵圆中心、肺段、血管前间隙 问答:

1、如何判定中央沟? 2、咽旁间隙境界内容? 3、主肺动脉窗的境界内容? 4、肝门静脉矢状部出现的意义? 5、门腔间隙的组成和主要通过的部位? 11影像 图(8张*10空,每空0.5) 1、经胼胝体压部断面 2、经下颌头断面 3、经肺动脉杈的横断面 4、经二尖瓣、三尖瓣的层面 5、经胆囊的断面 6、经胆囊颈层面 7、经股骨和大转子的横断面 8、经子宫体的断面 名解(6*3) 1、第5脑室 2、半卵圆中心 3、网膜囊上隐窝 4、椎间盘 5、咽旁间隙 6、肺根 问答 1、如何判定中央沟?(7分) 2、鞍上池的境界与内容(7分) 3、主动脉肺动脉窗的构成境界和内容(8分) 4、肝叶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分叶分段(10分) 5、胸骨角平面有哪些重要标志性意义(10分) 基本上每年都是这些题目,一般最多名解一道不在历年考题里面,大题也可能会有一道不在历年考题里面,考完老师也跟我们说就年年都是这些题目,连研究生那边考试的也是这些题目,所以名解问答不用担心太多~老师的PPT很重要,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可以去准备下。专业基础课,平时一定得好好念,这是以后混饭吃的资本~

人体解剖学试题和答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体或任一局部在标准姿势条件下作相互垂直的三个切面,它们是 ,,。 2、按照解剖学姿势,近颅的为,远颅是的为。 3、腹部由两条纵线及两条横线分为9区,它们分别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胸骨线是 A、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 B、胸骨正中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C、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D、胸骨外侧缘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2、对于胃的粘膜层,最能表达其与其它层次的关系术语是:() A、上、下 B、前、后 C、侧与外侧 D、和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剖学姿势不因人的姿势改变而改变。 B、无论是倒立还是睡势,足底是下,而头顶是上。 C、水平面就是横切面,在描述器官的切面时,也是如此。 D、侧与外侧是描述器官或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 (三)、多项选择题 1、中空性器官 A、多呈管状或囊状。 B、管壁通常分为4层或3层。 C、管腔口径可在神经或体液调节下发生变化。 D、粘膜常有腺体。 (四)名词解释 1、矢状面 2、冠状面 3、解剖姿势 (五)问答题 1、请描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机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2、上、下 3、右季肋区、腹上区、左季肋区、右外侧区、脐区、左外侧区、右髂区、腹下区、左髂区 (二)单选题 1、C 2、D 3、C (三) 多项选择题

1、ABCD (四)名词解释 1、按前后方向,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2、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五)问答题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多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有四种组织,它们是肌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几种不同组织形成某个器官,完成一定功能。由几个器官参与构成一个系统,完成比较复杂的特定功能,如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管、胃等构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多个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人体是更为复杂的富有情感的有机体。 第二章骨学 二、练习题 (一) 填空题 1、骨按部位可分为、和三部分;按外形分为、、 和四类。 2、颅盖的密质骨形成较厚的_________和________其间的松质称_________。 3、长骨呈状,两端较,一般都有光滑的,体又称,部容纳 ,中部有1~2个通向髓腔的小孔叫。 4、骨的基本构造包括、和。 5、骨在的可改变其形态结构的特性叫。 6、颈椎的一般形态特点是、、。但第、、 颈椎形态较特殊。 7、胸椎的侧面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连的、棘突,伸向。 8、腰椎的椎体,棘突为,呈位,伸向后方。 9、胸骨角在______骨,横突孔在______骨,大转子在_______骨上。 10、上肢带骨包括和;下肢带骨包括。 11、肩胛骨前面凹陷叫,后面的高嵴叫,其上、下分别有、;外侧角的浅窝叫,其上方的突起叫。侧角平,下角平。 12、髂骨分和两部。髂骨翼上缘叫,最高点平对,前后端的突起分别叫和;侧面前部称,其下界的骨嵴叫。 13、下颌骨体的结构有、、;下颌支的结构有、、、 。 14、颅中窝的孔裂包括、、、。 15、颅后窝的孔是、;沟是、;门是向通;坡是 ,向上与相续。 16、颅的侧面的门:;弓:;窝:、;点:。 17、颅的前面有两深窝叫,孔叫。 18、骨性鼻腔前口是,后口称;正中有一矢状位的,它由和的垂直板构成。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和三条。 19、鼻旁窦位于,含,与相通,它们包括、、

山东大学2006——2007学年第2学期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山东大学2006——2007学年第2学期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试题 A 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分)(总题数:10,分数:20.00) 1.AC-PC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PC: 为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 AC)后缘中点至后连合(posterior commissure, PC)前缘中点的连线,又称AC-PC线。脑立体定向手术和X-刀、γ-刀治疗多以此线为准,故脑立体定位断层解剖研究多以此线为基线。) 2.帆间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帆间池: 胼胝体压部的后方,左、右侧大脑内静脉汇合成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此处蛛网膜下腔宽阔,自上而下形成了帆间池.) 3.内侧豆纹动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侧豆纹动脉: 大脑前动脉起始段发出内侧豆纹动脉和返支(Heubner动脉),返支的再分支也归属于内侧豆纹动脉,供应内囊前肢下部、壳、尾状核头及下丘脑 ) 4.翼腭间隙(翼腭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翼腭间隙(翼腭窝): 在上颌窦后壁和蝶骨翼突之间可见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此窝内容有上颌动脉、翼腭动脉、上颌神经和翼腭神经节等。此窝交通广泛,在颌面部深层解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临床常依此窝是否受累,作为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或估计病人预后的依据。) 5.主动脉肺动脉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动脉肺动脉窗: 主动脉升部和主动脉胸部之间至纵隔左缘,在CT图像上呈一低密度空隙,放射学上称主动脉肺动脉窗。其范围是指主动脉弓下缘和肺动脉杈上缘之间1~2cm的小区域,其左外侧界为纵隔胸膜,内侧界为气管,前方为主动脉升部,后方为食管和主动脉胸部。此区含有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淋巴结和左喉返神经。) 6.肝左叶间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肝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镰状韧带左侧1cm处和下腔静脉左前缘的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fissure for ligamentum teres hepatis和静脉韧带裂fissure for ligamentum venosum这两个天然标志。断层中为下腔静脉左前缘与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连线,于人体正中线前方偏右约15°。左叶间裂分左半肝为左内叶与左外叶。) 7.腱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腱袖:关节囊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围绕在肩关节的上方、后方和前方,并与关节囊愈着,形成腱袖,使肩关节的稳固性加强) 8.膀胱精囊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膀胱精囊角:膀胱后壁与精囊之间有一充满脂肪的三角区,称膀胱精囊角,常为一锐角,平均为28.8o,若此角减小或消失,常提示来自前列腺或膀胱的肿瘤已属晚期。) 9.肝正中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层解剖学试卷

《断层解剖学》试卷及答案 一、A型题(最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内囊 A、位于豆状核与丘脑、尾状核之间B、内囊纤维是属于连合纤维C、豆状核与丘脑之间称为内囊前脚D、皮质核束从内囊前脚通过E、丘脑中央辐射通过内囊膝部至中央前、后回等皮质区 2.冠状面是 A.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的面 B.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横切的面 C.从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及矢状面相垂直的纵切面 D.均不是 E.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 3.喉口两侧有 A.梨状隐窝 B.蝶筛隐窝 C.扁桃体窝 D.咽隐窝 E.会厌谷 4.成人脊髓下端平齐 A.第1腰椎下缘 B.第3骶椎下缘 C.第2腰椎下缘 D.第1骶椎下缘 E.第3腰椎下缘第3骶椎下缘 5.膀胱 A.颈的两侧有输尿管口 B.底的中央有尿道内口 C.体的内面有膀胱三角 D.位于盆腔的中央 E.分尖、体、底、颈四部 6.有关肾形态的描述,何者错误? A.上端窄而厚,前面较凸 B.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C.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为肾蒂 D.肾门向肾内续于肾窦 E.为形似蚕豆的实质性器官 7.肝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相交于 A.第4肋 B.第6肋 C.第5肋 D.第4肋间隙 E.第6肋间隙 8.听区位于 A.颞上回 B.颞横回 C.缘上回 D.角回 E.颞下回 9.相邻椎骨之间的间接连结是 A.棘间韧带 B.后纵韧带 C.前纵韧带 D.关节突关节 E.项韧带 10不是结肠的结成部分 A. 升结肠 B. 横结肠 C. 降结肠 D. 乙状结肠 E. 回结肠 11、直肠的位置 A空肠前B、回肠前C、降结肠后 D. 乙状结肠后E、膀胱后 12.小腿的内侧称为 A.桡侧 B.尺侧 C.胫侧 D.腓侧 13.心脏 A.4个腔互不相通 B.左右心房相通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 一 ) 单选题 1.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 B A. 水平面 B. 矢状面 C. 冠状面 D. 横切面 2.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C A. 体表 B. 四肢的附着部 C. 正中矢状切面 D. 腹、背 3.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C A. 内、外 B. 内侧、外侧 C. 近侧、远侧 D. 深、浅 4.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 D A. 垂直轴 B. 水平轴 C. 冠状轴 D. 矢状轴 5.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D A. 正中矢状面 B. 矢状面 C. 水平面 D. 冠状面 6.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上肢下垂 B. 下肢并拢 C. 手掌相对 D. 足尖向前 7.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D A. 前后 B. 内外 C. 上下 D. 浅深 8.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B A. 近侧和远侧 B. 头侧和尾侧 C. 内侧和外侧 D. 内和外 ( 二 ) 多选题 . 1. 解剖学姿势中不同于“立正”姿势的是DE A. 身体直立 B. 上肢下垂 C. 两眼平视 D. 手掌向前 E. 两脚尖并拢向前 2. 人体的冠状面ABCE A. 与矢状轴垂直 B. 与水平面垂直 C. 有冠状轴通过 D. 与人体长轴垂直 E.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二、填空题 1. 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人体九大系统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4.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即(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常用的面有三种即(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器官的切面有(纵切面)、(横切面)。 5.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水平面);前、后两部的切面称(冠状面);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 6.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病人仰卧在手术台上时,近(上)者为前,近(下)者为后;人在游泳前进时,近头者为(前),近足者为(后)。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外,远离内腔为内。 1. 错,描述空腔器官,近内腔为内,远离内腔为外。 2. 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2. 错,经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正中矢状切面。 3.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3. 错,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系统解剖学 (systematic anatomy) 1. 系统解剖学: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topographic anatomy) 2. 局部解剖学:按照人体局部或器官,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的科学。 五、简答题 1. 简述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 1. 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断层解剖学试题

《断层解剖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半卵圆中心: 2 肺段: 3. Glisson系统 (Glisson system): 4 辐射冠: 5.门腔间隙: 6 .肝门: 7.血管前间隙: 8 禽距: 9.肺韧带: 10. 肺门: 11.第一肝门: 12. 眶耳线: 13.腰神经通道: 14.膀胱精囊角: 15.大脑动脉环: 16.主肺动脉窗: 17.肝段: 二.填空题 1.识别横断层面上缘上回和角回的标志是。 2.顶下沟起自扣带沟、止于的后方,其上方为,下方是扣带回。 3.杏仁体、和三者恒定的位置关系是横断层面上识别杏仁体的标 志。 4.中脑的横断层面自前向后分为、、和四部分。 5.和的出现是冠状层面上中央前回下部出现的标志。 6.在颅脑冠状层面上,侧脑室三角区的外侧壁与视辐射之间的白质板称,由纤维形成。

7.成对的脑池包括、、和等。 8.幕上不成对的脑池包括背侧的、、和腹侧 的、、。 9.肝门静脉左支一般分为、、和四部分。 10.大脑外侧窝池在横断层面上的典型表现呈横置的“ 形”,主干在岛叶表 面分为前、后支,前支较短伸向,后支较长伸向。 11.鞍上池的形态因成像层面和个体差异,可呈、和等不 同形态,其由池、池或池形成。 12.“ Y形”小脑幕之间的脑组织为,小脑幕两侧的脑组织是。 13.颈内动脉的、和段共同组成“ U形”或“ V”形,也 称,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之一。 14.气管前间隙是、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向上达胸廓上 口,向下至气管隆嵴,以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 15.四角形鞍上池的四个角分别为、、和,其周 围的脑组织分别为前方的、后方的和两侧的。 16.颈内动脉终段分为和的部位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呈形,此形态改变后对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7.肝门右切迹内的管道为鞘系,此切迹可作为肝和的区分标 志。

断层解剖学_刘树伟_00级七年制断层解剖学试题中文

山东大学医学院 (2003——2004学年第2学期) 2000级临床医学7年制断层解剖学试题(A卷) 一.填图 膝关节矢状面1 2 3 4 5 6 7 8 9 10

脑底动脉环 经主动脉弓上缘横断面图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经腕关节冠状面图像 经精囊横断面图像 二.名词解释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Reid基线 2.翼腭间隙 3.颈动脉鞘 4.胸骨角 5.第二肝门 6.尿生殖膈 7.主动脉肺动脉窗 8.腰神经根管 9. 腱袖 10.股三角 三.问答题 1. 大脑前动脉的分段名称、走行及分支、分布。 2 胸骨角的标志意义。 3. 前列腺的分叶、MRI表现。 4. 在断面图像上如何识别肝静脉和肝门静脉? 5. 通过哪些体表标志确定椎平面? 标准答案 一.填图 1股四头肌肌腱2髌上囊 3髌骨 4关节腔5翼状襞 6髌韧带 7胫骨 8腘肌 9后交叉韧带 10股骨 11大脑前动脉 12大脑中动脉 13脉络丛前动脉 14脉络丛后内动脉 15大脑后动脉16小脑下后动脉 17小脑下前动脉 18后交通动脉 19颈内动脉 20前交通动脉 21胸腺 22左头臂静脉 23左颈总动脉 24左锁骨下动脉 25左肺上叶 26腋静脉 27肩胛骨 28脊髓 29第4胸椎体 30右肺上叶 31第二掌骨 32第一掌骨 33手舟骨 34桡骨 35尺骨 36月骨 37三角骨 38豌豆骨 39钩骨 40第五掌骨 41膀胱 42耻骨上支 43闭孔神经 44股骨体 45臀大肌 46直肠 47精囊 48闭孔内肌 49股骨大转子 50股静脉 二.名词解释 1.Reid基线(Reid’s base line, RBL) 为眶下缘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有时又称为人类学

事业单位考试解剖学题库答案加解析

1 解剖学题库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男性生殖腺是 A.睾丸 B.附睾 C.前列腺 D.精囊 E.尿道球腺 2、男性生殖器输送管道不包括 A.附睾 B.尿道 C.睾丸 D.射精管 E.输精管 3、不属于男性内生殖器的是 A.前列腺 B.尿道 C.睾丸 D.尿道球 E.尿道球腺 4、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全部被鞘膜包裹 B.内侧面邻附睾 C.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D.下端连于输精管 E.上端连于精索 5、关于睾丸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阴囊内,属外生殖器 B.前缘游离,后缘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 C.完全被包裹在睾丸鞘膜腔内 D.后内侧有附睾相贴 E.精直小管出睾丸缘上部进入附睾 6、睾丸鞘膜 A.来自腹膜 B.分为壁、脏两层,在睾丸前缘相移行 C.鞘膜两层之间的腔内容纳睾丸 D.又称睾丸引带 E.以上全不对 7、分泌雄性激素的是 A.间质细胞 B.精曲小管 C.睾丸纵隔 D.白膜 E.附睾管 8、生成精子的结构是 A.精曲小管上皮 B.睾丸网 C.间质细胞 D.精直小管 E.附睾管 9、何者与精子的排出无关 A.附睾 B.输精管 C.射精管 D.膀胱 E.尿道 10、附睾的描述,何者不对 A.附于睾丸的上端及后缘偏外侧 B.可分为头、体、尾三部 C.附睾管产生精子 D.可分泌液体促进精子成熟 E.可分泌液体供给精子营养 11、关于睾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后缘为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部位 B.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睾丸上端被附睾头遮盖 D.后缘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内形成睾丸纵隔 E.从睾丸网发出12~15 条睾丸输 出小管进入附睾 12、下列管道中,无明显狭窄者为 A.男性尿道 B.食管 C.输卵管 D.输精管 E.输尿管 13、关于附睾的正确描述是 A.呈现新月形,紧贴睾丸的上端前缘 B.附睾尾向上弯曲移行为射精管 C.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后,弯曲盘绕形成膨大的附睾头,末端汇合成几条附睾管 D.附睾管迂曲盘回而成附睾体和尾 E.附睾除暂存精子外,还有产生精子和营养精子的作用 14、输精管的描述,何者错误 A.在精索内,位于其它结构的后内侧 B.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的后面 C.末端于精囊内侧膨大成壶腹 D.与精囊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 E.输精管第二部全部位于精索内,称为输精管皮下精索部 15、男性输精管结扎常选部位是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课件)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D.系统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B。呈上下方向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B.冠状面 C。额状面D。水平面E。以上均不是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 D.浅和深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D.外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 ,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1.B 2.E 3。A 4。D 5.A 6.C 7。E 8.C 9.B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 A、胸 B、背 C、腹D、项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C、内和外D、前和后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 C、内侧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

人体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一)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E.蛋白质 2.以皮肤为参照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前和后 E.浅和深 3.矢状轴( ) A.与身体长轴垂直 B.呈上下方向 C.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D.不与水平面平行 E.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4.横切面又指( ) A.矢状面 B. 冠状面 C.额状面 D.水平面 E.以上均不是 | 5.位置不同的两点中靠近正中矢状切面者称为( ) A.内侧 B.内 C.外侧 D.外 E.经上都不是 6.只能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浅和深 E.前和后 7.上肢的外侧又称为( ) A.尺侧 B.近侧 C.远侧 D.外 E.桡侧 8.人体的冠状面( ) A.与矢状面垂直 B.与水平面垂直 C.与人体的长轴垂直 D.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E.又叫额状面 9.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称,此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A.冠状面 B.矢状面 C.水平面 D.横切面 E.前面

答案: 人体解剖学题库(二) 1.【多选】躯干包括( ) A、胸 B、背 C、腹 D、项 E、臀 2.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内脏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E、细胞 3.与解剖学姿势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双眼平视 B、双上肢下垂 C、拇指向前 D、双下肢并拢 E、足尖向前 4.哪对解剖学方位术语以人体的正中面为准( ) A、上和下 B、内侧和外侧 C、内和外 D、前和后 E、近侧和远侧 5.【多选】在人体不同部位,距正中面较近者称( ) A、颅侧 B、近侧 C、内侧 D、尺侧 E、胫侧 6.离体表距离较远者称( ) A、背侧 B、内 C、内侧 D、远侧 E、深 7.自前向后穿过人体的水平线叫( ) A、冠状轴 B、矢状轴 C、额状轴 D、垂直轴 E、长轴 8.【多选】解剖学姿势要求( ) ; A、身体直立 B、双眼向前平视 C、掌心向内 D、下肢并拢 9.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是( )

医学影像解剖学断层解剖 (主要层面)

===========(1)鞍上池层面 鞍上池位于层面中央,呈星形。多数有六个角,呈六角星状。前角通大脑纵裂池,两侧的前外测角通大脑侧裂池,两后外角通大脑角池及环池,后角连大脑脚间池。 鞍上池内容纳重要结构。其前部为漏斗和视交叉,视交叉外侧可见颈内动脉,它发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并经后交通动脉与基底动脉发出的大脑后动脉吻合,形成WiLLis环。本层面可显示WiLLis环的大部分。 鞍上池前方为大脑半球额叶底部。两侧方为颞叶,外侧裂池为额叶和颞叶的分界。后方为中脑大脑脚,中脑背侧有一对隆起,为下丘。四叠体池环绕下丘的表面。 小脑幕呈“八”字向后张开,附于乙状窦。小脑幕的前方为颞叶,后方为小脑半球及蚓部。 小脑蚓与枕骨之间为枕大池。 ==============(2)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中脑位于此层面中央,中脑腹侧见大脑脚。在MRT2加权像上可见位于大脑脚底的黑质和红核,左右各一并对称。黑质在前,呈卵圆形。红核在后,呈圆形。它们均呈低信号。中脑背侧可见中脑导水管及上丘。上丘后方为四叠体池。 下丘脑居中脑前方,其中间为裂隙状的第三脑室下部。第三脑室的前方为侧脑室前角下部及大脑半球额叶。两侧方见尾状核和豆状核。前连合在层面近中部横行,形似自行车车把,将前方的纵裂池和后方的第三脑室隔开。在MRT2加权像上观察前连合最佳。 大脑外侧裂呈横置的“T”型,颞叶与基底节核团之间为岛叶。覆盖岛叶的大脑组织称为岛盖; 侧脑室下角居颞叶内,呈弧性裂隙影。侧脑室下角内测为海马所在。 小脑幕呈“V”形向后附于窦汇,其间为小脑蚓部及小脑上池。 =============(3)松果体层面 第三脑室呈纵行裂隙状,位于层面中央。它与前方的室间孔、穹隆及室间隔构成中线结构。 室间孔居穹隆与背侧丘脑之间,它连接侧脑室与第三脑室相通。 自中线向外依次可见如下结构:侧脑室、尾状核头及背侧丘脑、内囊、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外侧裂、颞叶。 内囊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头及背侧丘脑之间,呈“﹤”形,尖端朝内侧。内囊分三部分,尾状核头部与背侧丘脑之间内囊膝部,尾状核头部与豆状核之间为内囊前脚,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为内囊后脚。豆状核由两个核团组成,分别是内测的苍白球和外侧的壳。基底节和内囊的解剖结构在MR图像尤其是T2加权像上显示最清楚。 侧脑室前角与大脑纵裂池之间为胼胝体膝部,它连接左右额叶。第三脑室后方为松果体,常因钙化而在CT图像上呈现高密度,故易于识别。松果体后方为大脑大静脉池及直窦。大脑大静脉及直窦在增强图像上显示尤为清楚。侧脑室三角区内富含静脉丛,并常发生钙化。三角区后方为枕叶。 ==================(4)侧脑室体部层面 两侧侧脑室形态基本对称,呈现体部及前、后角。体部呈凹缘向外侧的镰刀状,居中线两旁,中间由室间隔相隔。室间隔为两侧膜状结构紧贴而成,之间可有潜在腔隙,如扩大则形成第五脑室,属正常变异。室间隔体部两旁为尾状核头部及背侧丘脑,豆状核在此层面上不显示。两侧侧脑室前角之间为胼胝体膝部,后角之间为胼胝体压部。 大脑外侧裂位于半球凸面中点处,向后向内延伸至侧脑室三角区平面。顶枕沟始于中线后1/3处,为顶叶和枕叶分界标志。此层面同时出现大脑半球的额、颞、顶、枕4个叶。

断层解剖学试题

临医学本科脱产《断层解剖学》试卷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中央沟 2、内囊 3、侧脑室三角区 4、小脑延髓池 5、Reid基线 6、奇食隐窝 7、动脉韧带 8、支气管树 9、主动脉肺动脉窗 10、肝正中裂 二、填空题(30分) 1、基底核包括()()()()。 2、大脑髓质包括()()和()三种纤维。 3、第六脑室,是有时出现在()与()之间的一个水平裂隙。

4、侧脑室包括()()()和()四部分。 5、四叠体池,位于()与()之间。 6、脑的动脉供应来自()系和()系。 7、瞒耳线为()与()的边线。 8、肺根内诸结构的排列自前向后依次为()()() - 1 - 和()。 9、平第二腰椎体腹部水平断面,第二腰椎右前方有()静脉,左前方有()动脉,腰椎体的两侧有()肌。 10、头部第七冠断面中,尾状核体与窦状核体之间的白质为(),在壳和岛叶皮质之间的由内向外依次为()()和()。 三、单选题(共8分) 1、岛叶深部的核团为() A、基底 B、红核 C、橄榄核 D、外囊

2、腹部由前向后的冠状切面,最先切到的腰椎是() A、第2腰椎 B、第3腰椎 C、第4腰椎 D、第5腰椎 3、位于小脑幕下的结构是() A、舌回 B、海马结构 C、小脑蚓 D、颞下回 4、脑桥腹侧的脑池是() A、桥池 B、环池 C、脚间池 D、中位帆 5、胰颈的纵切面近似于() A、馒头形

B、腊肠形 C、三角形 D、不规则形 6、位于门静脉的前方的是() A、胰头 B、胰颈 C、胰体 D、胰尾 7、位于左叶间裂内的结构是() A、肝左静脉本干 B、肝中静脉 C、门静脉左支矢状段 D、左内叶门静脉 8、右肾的毗邻近所述错误的是() A、十二指肠 B、肝 C、腰大肌

断层影像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human 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与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比,断层影像解剖学有以下特点:①能在保持机体结构于原位的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其断面形态变化及位置关系;②可通过追踪连续断层或借助计算机进行结构的三维重建和定量分析;③密切结合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是断层影像技术对疾病作出诊断并进行介入性治疗的形态学基础。 发展历史 断层解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早在16世纪初就被用于人体解 剖的研究。当时,意大利画家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绘制了男、女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Vesalé研究了脑的横断层解剖。17世纪,一些学者分别展示了脑、眼和生殖器等的断面。18世纪,Haller、S.Soemmering和Vicq d’Azgr绘制了脑的各种断面图;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16~18世纪,阻碍断层解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使尸体变硬以维持结构于原位的方法。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是人体断层解剖学发展的重

要时期,一是完善了断层解剖方法,再一个是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荷兰解剖学家Riemer(1818)率先使用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 并出版了图谱。Gerota(1895)将5%的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尸体再冰冻切片,从而完善了冰冻切片法。目前,仍沿用这个原则制备人体断层标本。Huschke(1844)利用18个月的女孩尸体发表了10 幅颈、胸、腹、盆的横断面图,这些精美而有用的断面令他兴奋不已。伟大的俄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Pirogoff于1852年至1859年间以天然冰冻法制备断层标本,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层解剖学著作。这部巨著包括五卷:一卷八开本的描述资料共796页和四卷包括213幅断面图的特大对折本,其断面含有头部横断面、胸部横、矢状断面、男女腹部的横、矢、冠状断面和四肢的横断面。法国人Gendre(1858)用石膏包埋尸体,制备了含有25个断面、自然大小的全身各部的横、矢和斜状断层解剖学图谱,每个断面伴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德国人Braune(1872)完成了人体各部三种基本断面的解剖学图谱,并仔细描述了器官的毗邻和评述了前人的工作。他的著作再版两次,并被译成英文。Henke在读到其第二版时便注意到了通过断面来进行结构重建的问题,他重建了心脏并将其轮廓投影至胸壁。Rudinger(1873)、 Dwight(1881)和Symington(1887)分别研究了儿童的断层解剖。Dalton(1885)出版了三卷脑断层解剖学图谱,横、矢、冠状断面各1卷,图片由离体脑断层标本黑白照片与相应线条图组成,文

断层解剖学测试题.doc

断层解剖学测试题 Neuropil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In neuroanatomy, a neuropil is a region between neuronal cell bodies in the gray matter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 consists of a dense tangle of axon terminals, dendrites and glial cell processes. It is where synaptic connections are formed between branches of axons and dendrites.[1] White matter, which is mostly composed of axons and glial cells, is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to be a part of the neuropil.[citation needed] On a coarse scale, nervous tissue (ignoring blood vessels etc.) is composed of the cell bodies of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and their processes or protrusions. For neurons, these are dendrites, dendritic spines and axons. Dendrites collect input from other neurons, which is processed by the neuron (in both its dendrites and its cell body) and propagated to other cells via axons, which act as long-distance cables. At the end of an axon synapses are formed, serving as chemical junctions to other cells. In neuroanatomy, a neuropil is a region between neuronal cell bodies in the gray matter of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 consists of a dense tangle of axon terminals, dendrites and glial cell processes. It is where synaptic connections are formed between branches of axons and dendrites.[1] White matter, which is mostly composed of axons and glial cells, is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to be a part of the neuropil.[citation needed] On a coarse scale, nervous tissue (ignoring blood vessels etc.) is composed of the cell bodies of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and their processes or protrusions. For neurons, these are dendrites, dendritic spines and axons. Dendrites collect input from other neurons, which is processed by the neuron (in both its dendrites and its cell body) and propagated to other cells via axons, which act as long-distance cables. At the end of an axon synapses are formed, serving as chemical junctions to other cells. 第一章 头部 1、什么是断层影像解剖学? 2、头部断层解剖学常用基线有那些? 3、什么是 CT 值? 4、什么是伪影? 5、什么是空间分辨力? 6、什么是窗位和窗宽? 7、什么是部分容积效应? 8、什么是周围间隙现象? 9、什么是 T1 和 T2 加权像? 10、绘图说明脑室顶部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1、绘图说明大脑大静脉池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2、绘图说明鞍上池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3、小脑幕的CT 图像有那些表现类型?画简图说明。 14、穿经海绵窦的结构有那些? 15、绘图说明脑正中矢状断层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6、绘图说明脑经蝶鞍的冠状层面的断层影像解剖。 17、什么是桥小脑角池?什么是小脑溪?什么是帆间池? 18、什么是 Meckel 腔?说明三叉神经与其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