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一、引言

编写目的:

1.为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客户之间提供共同的协议而创立基础,对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软件功能的实现作概要描述。

2.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者、项目管理人员。

二、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主要的输入输出:设备信息、申请购买信息、报废信息、报修信息、具体查询统计;对实验室设备信息的统计结果进行输出(excel导出)。

2.2运行环境

运行环境:windows xp以上

2.3系统架构图

1.体系结构设计

该设备管理系统为B/S结构。管理员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对数据库进行相应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进行渲染,完成一次操作过程。

2.技术架构

系统技术架构从职责上分为三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以便在短时间内搭建结构清晰、代码复用性高、维护便捷的Web应用程序。其中,使用Spring MVC作为系统的整体基础框架,负责MVC分离,在Spring MVC

框架的模型部分,利用MyBatis和JPA2.0对持久层提供支持,业务层用Spring 支持。

系统的技术架构图如图所示:

技术架构图

2.3模块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图

该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新购设备申请模块,报修管理模块和报废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包括设备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数据的导出操作以及设备的报修,报废的添加操作。新购设备申请模块包括记录的增删改查操作,导出数据操作;报修管理和报废管理包括记录的修改,查询,删除操作和导出操作。

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图:

2.活动图

管理员登录系统

系统

管理设备信息

修改/添加、删除设备信息申请报修申请购买申请报废

报表

3.系统类图如下

user

---

id name password : int : String : String ++++

add ()get ()delete ()edit (): int : int : int : int

equipment

-----------id name

auto_number type model

specification price buy_time shelf_life person state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add ()get ()edit ()delete ()

: int : int : int : int

category

--ID category_type : int : int ++++

add ()get ()edit ()delete ()

: int : int : int : int

scrap --------id name date number model operator reason type_id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add ()get ()edit ()delete ()

: int : int : int : int

repair

--------id name date

auto_number repair_factory cost person type_id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int

++++

add ()get ()edit ()delete ()

: int : int : int : int

apply

----id name number specification : int : int : int : int ++++

add ()get ()edit ()delete (): int : int : int : int

4.顺序图如下

三、接口设计

1.用户界面

在用户界面部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用户需要一个用户友善的界面。在界面设计上,应做到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并且要注意到界面的布局,应突出的显示重要以及出错信息。外观上也要做到合理化,使用web前端框架bootstrap可以开发出风格统一,界面友好的web页面。

总的来说,系统的用户界面应作到可靠性、简单性、易学习和易使用

2.软件接口

程序通过修改配置文件连接MySQL的接口,进行对数据库的所有访问。

系统可以实现excel导出用户需要的数据,因此需要使用excel提供的接口。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课程设计报告 (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题目: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 成绩:日期:《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系软件设计与实践教学组 20XX年1月14 日 《软件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2.开发平台采用JDK1.60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二、主要内容 1.了解网络爬虫的构架,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

2.学习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算法,实现宽度crawler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3.学习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 4.实现网络爬虫的基本框架。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要求按时按量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2.界面设计要求友好、灵活、易操作、通用性强、具有实用性; 3.基本掌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验收+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于兴隆指导教师:王蓝婧20XX年1月2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目的: 1.1掌握crawler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1.2了解爬虫架构; 1.3熟悉网页抓取的整个流程及操作步骤; 1.4掌握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算法,并实现宽度crawler 应用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1.5掌握主题爬行及内容分析技术;1.6实现一个最基础的主题爬虫的过程;1.7理解pageRank算法,并编程验证;二、设计正文 网络爬虫研究与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爬虫研究的逐步展开,讨论了爬虫的相关概念与技术,并通过实验设计了简单的基于宽度

总体设计报告

总体设计报告 案例:火车票预定系统 引言 编写目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成为一个大问题,火车票很难买到。同时,每年的春运都出现很多百姓因为买不到火车票而回不了家的情况。因此,开发一个强大而又实用的火车票预订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本报告的读者对象为研发中心领导和主管技术人员,以及项目设计和开发人员。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火车票预订系统 项目任务提出者:南京铁路局及南京旅游局 项目开发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软院软件研制中心 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系统上以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服务器端采用为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是采用的为开发软件的数据库服务程序。 任务概述 目标 本软件旨在为百姓提供火车票预定服务,方便旅游局的售票工作,提高旅游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春运的效率。 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 ●主频或更高档微机、笔记本电脑 ●运行时内存要求: ●安装所需硬盘: ●打印机:可选 软件环境 需求概述 本软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订票。顾客从互联网访问“火车票预售系统”,随意查看某一天可以预定的火车票,选择自己想要预订的火车票,提交订单并在特定时间内到特定时间地点领取火车票。 (2)修改订单上的订票。顾客从互联网访问“火车票预售系统”,并且向系统发送修改订单的请求,若订单状态是“已接受”,则让用户进入修改订单页面进行订单修改,修改完成后更新订单,数据库和剩余火车票数量。 (3)取消订票。顾客从互联网访问“火车票预售系统”,并且向系统发送取消订单的请求,若订单状态是“已接受”,则让用户进入取消订单页面进行订单的取消,完成后更新数据库和剩余火车票数量。

【精品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精品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验报告软件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学生学号: 学生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一、实验目的 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并学会分析这些模式的使用效果。 二、实验内容 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包括根据实例绘制模式结构图、编写模式实例实现代码,运行并测试模式实例代码。 (1) 组合模式 使用组合模式设计一个杀毒软件(AntiVirus)的框架,该软件既可以对某个文件夹(Folder)杀毒,也可以对某个指定的文件(File)进行杀毒,文件种类包括文本文件TextFile、图片文件ImageFile、视频文件VideoFile。绘制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2) 组合模式 某教育机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北京总部 教务办公室湖南分校行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长沙教学点湘潭教学点行政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 在该教育机构的OA系统中可以给各级办公室下发公文,现采用 组合模式设计该机构的组织结构,绘制相应的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在客户端代码中模拟下发公文。(注:可以定义一个办公室类为抽象叶子构件类,再将教务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作为其子类;可以定义一个教学机构类为抽象容器构件类,将总部、分校和教学点作为其子类。) (3) 外观模式 某系统需要提供一个文件加密模块,加密流程包括三个操作,分别是读取源文件、加密、保存加密之后的文件。读取文件和保存文件使用流来实现,这三个操作相对独立,其业务代码封装在三个不同的类中。现在需要提供一个统一的加密外观类,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该加密外观类完成文件的读取、加密和保存三个操作,而不需要与每一个类进行交互,使用外观模式设计该加密模块,要求编程模拟实现。参考类图如下: reader = new FileReader();EncryptFacadecipher = new CipherMachine();writer = new FileWriter();-reader: FileReader-cipher: CipherMachine-writer: FileWriter +EncryptFacade () +fileEncrypt (String fileNameSrc,: voidString plainStr=reader.read(fileNameSrc); String fileNameDes)String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第三方支付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在线支付系统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书 V1.0 2019 年 8 月 6 日

文档修订记录 日期版本说明作者2019-08-06 V1.0 创建XXX

目录 前言 (5) 1.1 文档说明 (5) 1.2 项目愿景和范围 (5) 1.3 本期系统建设目标 (6) 1.4 方案特点 (6) 1.5 系统功能需求 (7) 1.5.1 用户分析 (7) 1.5.2 系统功能 (7) 1.6 技术需求 (8) 1.6.1 主要系统指标 (8) 总体设计 (9) 2.1 设计原则 (9) 2.1.1 基本原则 (9) 2.1.2 可配置、可扩充原则 (10) 2.1.3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编码 (11) 2.1.4 组件技术 (12) 2.1.5 模块化设计 (12) 2.2 系统功能结构 (12) 2.3 系统软件架构 (15) 2.4 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16) 2.4.1 与银行的接口 (16) 2.4.2 与企业商户平台接口 (16) 2.5 在线支付系统数据存储设计 (17) 2.6 应用系统扩展能力 (19) 系统功能说明 (21) 3.1 在线支付子系统 (21) 3.1.1 在线支付模块 (21) 3.2 商户平台子系统 (22) 3.2.1 商户充值模块 (22) 3.2.2 商户提现模块 (22) 3.2.3 商户转账模块 (22) 3.2.4 交易模块 (22) 3.2.5 商家服务 (23) 3.2.6 系统管理 (24) 3.3 系统管理子系统 (25) 3.3.1 客户管理 (25) 3.3.2 运营管理 (26) 3.3.3 客户结算管理 (26) 3.3.4 客户账户管理 (28) 3.3.5 银行管理 (29) 3.3.6 网关订单及支付管理 (30) 3.3.7 交易管理 (32) 3.3.8 清结算管理 (33) 3.3.9 风控管理 (35) 3.3.10 订单掉单管理 (36)

体系结构设计报告

{ 项目名称} 体系结构设计报告 机构公开信息

版本历史

目录 0. 文档介绍 (4) 0.1文档目的 (4) 0.2文档范围 (4) 0.3读者对象 (4) 0.4参考文献 (4)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 1. 系统概述 (5) 2. 设计约束 (5) 3. 设计策略 (5) 4. 系统总体结构 (5) 5. 子系统N的结构与功能 (6) 6. 开发环境的配置 (6) 7. 运行环境的配置 (6) 8. 测试环境的配置 (6) 9. 其它 (6)

0. 文档介绍 0.1 文档目的 0.2 文档范围 0.3 读者对象 0.4 参考文献 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 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 例如: [AAA]作者,《立项建议书》,机构名称,日期 [SPP-PROC-SD] SEPG,系统设计规范,机构名称,日期 0.5 术语与缩写解释

1. 系统概述 提示:(1)说明本系统“是什么”,(2)描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 2. 设计约束 提示: (1)需求约束。体系结构设计人员从需求文档(如《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取需求约束,例如: ?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软件、硬件环境(包括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约束 ?接口/协议的约束 ?用户界面的约束 ?软件质量的约束,如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性能)、易用性、清晰性、 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等。 (2)隐含约束。有一些假设或依赖并没有在需求文档中明确指出,但可能会对系统设计产生影响,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在此处说明。例如对用户教育程度、计算机技能的一些假设或依赖,对支撑本系统的软件硬件的假设或依赖等。 3. 设计策略 提示:体系结构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的需求与发展战略,确定设计策略(Design Strategy)。例如: ?扩展策略。说明为了方便本系统在将来扩展功能,现在有什么措施。 ?复用策略。说明本系统在当前以及将来的复用策略。 ?折衷策略。说明当两个目标难以同时优化时如何折衷,例如“时-空”效率折 衷,复杂性与实用性折衷。 4. 系统总体结构 提示: (1)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绘制物理图和逻辑图,说明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2)说明“如何”以及“为什么”(how and why)如此分解系统。 (3)说明各子系统如何协调工作,从而实现原系统的功能。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例模式的应用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例模式(Singleton)的特点 2) 分析具体问题,使用单例模式进行设计。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很多应用项目都有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文件里面定义一些应用需要的参数数据。 通常客户端使用这个类是通过new一个AppConfig的实例来得到一个操作配置文件内容的对象。如果在系统运行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配置文件的内容,系统中会同时存在多份配置文件的内容,这会严重浪费内存资源。 事实上,对于AppConfig类,在运行期间,只需要一个对象实例就够了。那么应该怎么实现呢?用C#控制台应用程序实现该单例模式。绘制该模式的UML 图。 3 实验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AppConfig { publicclass Singleton { private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class Program { 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ton singletonOne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singletonTwo = Singleton.GetInstance(); if (singletonOne.Equals(singletonTwo)) { Console.WriteLine("singletonOne 和 singletonTwo 代表的是同一个实例"); } else { Console.WriteLine("singletonOne 和 singletonTwo 代表的是不同实例"); } Console.ReadKey(); } } } 4 实验结果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汇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 2010 – 2011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0年11月17日

目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3) 三、总体设计思想 (3) 四、系统框图及简要说明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原理、芯片、参数计算等) (4) 六、总体电路 (5) 七、仿真结果 (8) 八、实测结果分析 (9) 九、心得体会 (9) 附录I: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II:multisim仿真图 (11) 附录III:参考文献 (11)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基本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后,应进行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会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的方法,独立完成系统设计及调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组装及调试工作;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按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设计名称及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测量控制系统,测量温度范围:室温0~50℃,测量精度±1℃。 2、技术指标及要求: (1)当温度在室温0℃~50℃之间变化时,系统输出端1相应在0~5V之间变化。 (2)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 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 三、总体设计思想 使用温度传感器完成系统设计中将实现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这一要求,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和互换性,测量精度高,并具有消除电源波动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些特性,实现从温度到电流的转化;但是,又考虑到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电路中后,相当于电流源的作用,产生的是电流信号,所以,应用一个接地电阻使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转化为电压信号。接下来应该是对产生电压信号的传输与调整,这里要用到电压跟随器、加减运算电路,这些电路的实现都离不开集成运放对信号进行运算以及电位器对电压调节,所以选用了集成运放LM324和电位器;最后为实现技术指标(当输出端1电压大于3V时,输出端2为低电平;当输出端1小于2V时,输出端2为高电平。输出端1电压小于3V并大于2V时,输出端2保持不变。)中的要求,选用了555定时器LM555CM。 通过以上分析,电路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明确了,即我们使用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成电压信号,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集成运放电路,使表示温度的电压放大,从而线性地落在0~5V这个区间里。最后通过一个555设计的电路实现当输出电压在2与3V这两点上实现输出高低电平的变化。

项目总体设计报告

xx省教育厅信息网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 V1.0 拟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二零一七年二月制

修订情况记录

目录 1 项目概述 (4) 1.1 项目概述 (4) 1.2 建设目标 (5) 1.3 建设原则 (5) 2 系统总体设计 (6) 2.1 系统功能定位 (6) 2.2 系统建设任务 (6) 2.3 系统技术架构 (7) 2.4 系统技术路线 (8) 2.4.1 采用Java语言开发..................... .. (8)

2.4.2 采用J2EE框架 (9) 2.4.2.1 平台比较 (9) 2.4.2.2 平台优势 (9) 2.4.3 采用容管理系统 (10) 2.4.4 采用全文检索系统 (11) 1项目概述 1.1 项目概述 政府门户是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主线。尽管电子政务不单是政府门户,但电子政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的服务,或者说通过门户这个平台来为企业和公众提供

服务。政府部电子政务实施的好坏最终是以外部的效果表现来评价的。 1.2 建设目标 政府门户网是信息化时代的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有效载体,是电子政务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政府门户的建设目标是: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技术先进、能实现统一的信息发布、集中的信息存储备份、专业的系统管理维护和便捷的网上办事系统的政府门户。 1.3 建设原则 此次项目建设将以“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为导向,基于“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步实施”为原则进行开发建设。 先进性和成熟性 以开放的标准为基础,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的、具有多厂商广泛支持的软件产品和技术来实现,保证整体架构的先进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关键产品是知名的并被广泛应用的可靠产品,同时对二次开发的系统及应用能够经受压力测试,被证明是安全可靠,同时,提供各种故障的快速恢复保证。 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 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为系统的扩展升级、与其他系统的互联提供良好的基础。在设计时,提供开放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技术方案;设备的各种接口满足开放和标准化原则。 具有较好的可伸缩性、可扩充性和扩展性 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整个系统架构必须留有接口,最大可能地支持各种政务、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换需求。具有平滑升级的能力,以适应将来工程规模拓展的需要。所有系统设备不但满足当前需要,并在扩充模块后满足可预见将来

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方案

模板修订记录 文档修订记录

1概述 【这部分描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目标,明确哪些功能是系统决定实现哪些是不准备实现的。对于性能的需求,可用性和可扩展性都需要提及。必须清晰的描述出系统的全貌,使读者能清楚将实现的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1.1项目背景 【编写背景,包括用户环境】 1.2定义 【对文档中使用的各种术语进行说明】 2主要功能 【产品主要完成的功能】 3架构设计图 【如果是同时具备软件和硬件的产品,需要在此画出产品的架构,详细表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接口,数据流向,软件模块,硬件模块。标识出组件之间的调用和被调用关系】 4软件设计 4.1运行环境 【指出产品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明确产品正常运行的所要求的基本硬件配置;明确系统要求的软件环境(例如,WINDOWS版本号,是否需要.NET支持等)。FPGA没有】 4.2架构设计图 【单纯软件产品在此画出架构设计图。明确模块之间的关系,接口,数据流向。标识出模块之间的调用和被调用关系。结构设计包含模块的划分,模块的划分应该按照上一步

分解出的功能点,尽量使一个特定模块对应一个功能点。在模块划分完成以后,需要识别出该模块的输入输出数据。模块和模块之间应该使用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高内聚是要求模块做所完成的工作尽量单一,理想内聚的模块只做一件事情。耦合是影响软件复杂度的一个重要度量,耦合的强弱直接决定接口的复杂程度,在设计中应该尽量做到低耦合,低耦合即模块间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不是控制参数、公共数据结构或外部变量)。】 4.3模块说明 【各软件模块的输入,输出,依赖关系的说明】 4.4模块性能指标 【详细说明各模块性能指标】 4.5界面设计 如果客户在需求阶段没有明确的界面需求,在概要设计阶段还应设计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风格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循WINDOWS的操作风格。各控件的使用参照《用户界面设计规范》。 【界面设计截图FPGA可不填写】 4.6数据库模块指标 如果《技术解决方案》中包含数据库,则此时应该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包括数据库表结构,索引。并编写数据字典。需要填写《数据库说明书》 【如果产品使用数据库,列出数据库需要达到的性功能指标,存储和查询,部署方式,FPGA可不填写】 4.7接口设计 模块之间的接口是软件的内部接口,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传递数据和控制信息。系统和外部设备,程序,或是用户输入输出的接口是系统的外部接口。外部接口通常是接受数据,控制命令和输出数据的通道。在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需求定义出外部接口。接口设计可参见《接口设计指南》

电商系统设计报告

电 子 商 务 系 统 报 告 目录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系统外部接口 1.2系统组成结构 1.3系统设计原则 二、系统信息基础设施设计 2.1IT基础设施规划定义 2.2IT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三、支持平台设计

3.1网站建设目标 3.2项目基础分析 3.3网站功能栏目 3.4网站框架图 3.5网站开发预算 四、应用系统设计 4.1应用软件系统与子系统的划分 4.2数据库与数据结构设计 4.3输入输出设计 五、网页设计 5.1首页制作 5.2商品展示页面制作 5.3登陆界面的制作 5.4注册页面的制作 5.5结账页面的制作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系统外部接口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系统有4个接口,分别是通过浏览器和用户

的接口、通过浏览器与图书供应商的接口、企业内部的接口、通过专门的软件和银行及其他支付平台的接口。 1.2系统组成结构 零食销售的系统由商业逻辑和应用服务器组成,其中,应用服务器又由Web表达层应用、支持平台、互联集成工具等几个部分组成。 1.3系统设计原则 由于本网站是基于C2C模式的零食销售,因此,本系统设计的原则有: (1)系统的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除了可以适应目前的网站的需要以外,应充分考虑用户日后的业务发展需要,为业务发展提供接口。例如,如果网站还要扩充一些娱乐功能,系统可以轻松的进行扩充,从而降低未来的管理成本。 (2)技术即时性 兼顾系统成熟性和先进性的技术,才能保证现有系统的先进性,使计算机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率,并使之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3)系统的稳定性 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网站必须保持24*7的工作方式(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从而保证交易的即时性。 (4)电子交易的安全性 安全性是整个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系统

软件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软件体系结构》大作业(1) 学院:软件学院 课程名称:软件体系结构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评分表 1、叙述各小组成员完成本题目的分工协作情况。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先理解题目要求及涉及的设计模式,并一起完成代码编写。另外,组长负责文档制作。 2、评分表 序号姓名评分是否组长 1 2 作业正文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 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3、画出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程序的设计类图;如还有其他图,也一并画出。 4、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的程序代码。 5、程序运行的典型界面截图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作业2.1-1】例2.3为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设计的汽车保险管理应用程序实例。现在需要 扩展例2.3的设计图,添加一个名为LuxuryCarInsurance的类,并且需要编写此类和其他需要添加的类的代码,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作业2.1-1】在例2.4中,设计并且实现了豪华(Super)和中等(Medium)别墅(House)与公寓(Condo)的查询。要求在该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类SemiDetacher(半独立式楼宇),并且编写代码,实现相应的查询功能,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作业2.1-1】采用的是工厂方法模式 【作业2.1-2】采用的是抽象方法模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Winpcap的网络流量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张伟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P3 二、功能类设计 --------P3 三、界面设计 --------P3

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P4 二、功能类实现 --------P4 三、界面实现 --------P5 第三章源代码清单及说明 一、CaptureUtil.java --------P7 二、MyPcapPacketHandler.java --------P9 三、PacketMatch.java --------P9 四、Windows.java --------P13 第四章运行结果 --------P19 第五章心得体会 --------P21 第一章总体设计 一、实体类设计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二、功能类设计 (1)网卡获取 (2)包的抓捕

(3)包的处理 三、界面设计 (1)布局 (2)按钮功能连接 第二章第二章详细设计 一、实体类实现 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个包的数据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Java编写,基于win10pcap。Win10pcap是winpcap在win10系统上的适用版本。Java对于winpcap使用jnetpcap进行支持。对于TCP、UPD、ICMP、ARP、广播数据包五种类型的包,在jnetpcap的jar包中大部分已经封装好了相关的实体类型。对应如下:ARP 实体类:https://www.doczj.com/doc/ce2615807.html,work.Arp; UPD 实体类:https://www.doczj.com/doc/ce2615807.html,work.Icmp;

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系统为地震灾害预警系统,主要用户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地震来临前有效地预测地震,在地震发生后尽快高效地组织灾后救援重建工作。通过本设计报告与用于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 1.2项目背景 1.2.1项目名称: 1.2.2系统的提出者: 二用户需求成果分析 1.功能需求 1.1文件:实现数据导入﹑数据添加﹑数据存储与导出。 1.1.1数据添加:为系统导入地图文档,使系统能够直接加载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以及存储在GeoDataBase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 1.1.2数据编辑:进行数据更新,实现空间数据的编辑。 1.1.3数据导出: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出为shapefile文件、栅格数据。 1.2地图操作:实现地图浏览与鹰眼功能。 1.2.1删除图层:实现图层删除。 1.2.2移动图层:实现图层移动。 1.2.3鹰眼分析:鹰眼窗口按全图显示比例尺显示电子地图缩略图。在鹰眼窗口中 有一个方块,通过变换方块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快速定位全图中的某一方位,方便浏览与分析。 1.2.4地图量测:实现计算受灾区域的距离和面积的测量。 1.3查询分析:实现地震灾害数据的属性查询、空间查询和历史查询。 1.3.1属性查询:系统提供震源、震级及建筑设施数据等相关属性数据的查询。 1.3.2空间查询:提供空间位置空间关系查询功能。 1.4地震灾害损失分析: 1.4.1影响范围:实现地震影响区域范围统计。 1.4.2建筑设施:通过建筑物受损、倒塌等情况评估损失。 1.4.3交通道路:通过统计道路受损情况分析交通情况。 1.4.4人员伤亡:实现在地图上呈现人员伤亡分布情况。 1.4.5综合评估:基于建筑设施、道路设施和人员伤亡的综合分析。 1.5地震次生灾害损失分析 1.5.1地震灾害影响范围评估:根据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在相关经济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简单的评估模型,实现对地震次生灾害瘟疫损失的评估功能. 1.5.2山体滑坡损失评估:根据地震次生灾害山体滑坡的影响范围,在相关经济数 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简单的评估模型,实现对地震次生灾害山体滑坡损失的评估功能。 1.5.3火灾损失评估:根据地震次生灾害火灾的影响范围,在相关经济数据的基础 上,通过建立简单的评估模型,实现对地震次生灾害火灾损失的评估功能。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模式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班 学号: 姓名:

实验一单例模式的应用 1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例模式(Singleton)的特点 2) 分析具体问题,使用单例模式进行设计。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很多应用项目都有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文件里面定义一些应用需要的参数数据。 通常客户端使用这个类是通过new一个AppConfig的实例来得到一个操作配置文件内容的对象。如果在系统运行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配置文件的内容,系统中会同时存在多份配置文件的内容,这会严重浪费内存资源。 事实上,对于AppConfig类,在运行期间,只需要一个对象实例就够了。那么应该怎么实现呢?用C#控制台应用程序实现该单例模式。绘制该模式的UML图。 [代码截图]: namespace实验一_单例模式_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ppConfig appc1 = AppConfig.GetAppConfig(); AppConfig appc2 = AppConfig.GetAppConfig(); appc1.SetParameterA("hello"); appc2.SetParameterA("hi"); if (appc1.Equals(appc2)){ Console.WriteLine("appc1 和 appc2 代表的是同一个实例"); } else{ Console.WriteLine("appc1 和 appc2 代表的是不同实例"); } Console.WriteLine(appc1.GetParameterA()); Console.WriteLine(appc2.GetParameterA()); Console.ReadKey();

实验报告

五尧乡生态乡镇建设规划 目录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2) 1.2编制的依据 (2) 1.3规划指导思想 (2) 1.4规划原则 (2) 1.5规划年限 (3) 1.6规划目标 (3) 2.五尧乡基本状况 (4) 2.1五尧乡自然地理状况 (4) 2.2五尧乡社会经济状况 (4) 3.城镇规划 (4) 4.生态环境规划 (5) 4.1生态资源状况 (5) 4.2环境质量现状 (6) 4.3生态环境问题 (6) 4.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 5.效益分析 (9) 5.1生态效益 (9) 5.2经济效益 (9) 5.3社会效益 (9) 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9) 6.1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10) 6.2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 (10) 6.3文化教育和社会监督体系 (11) 6.4资金筹措与投资保障体系 (11) 6.5实施手段与技术保障体系 (12) 6.6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体系 (12)

1.总论 1.1任务的由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快发展小城镇则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5个阶段,如果按编制规划的话可以说是:纲要、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这5个阶段的规划的依据个不一样。当然首先都是以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主要有: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 ⑸《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⑹《河北省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⑺《保定市志》 ⑻《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⑼《保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⑽《五尧乡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城建资料》 ⑾《五尧乡各类专业部门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1.3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以生态化、集约化、市场化为理念,坚持突出五尧乡特色的原则,城乡经济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土地使用集约化原则,规划弹性灵活的原则和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指导作用。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4规划原则 ⑴区域协同发展的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五尧乡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广域范围内分析五尧乡的发展,增强规划的区域观念和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保定市新一轮发展之中,谋求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城镇整体发展。

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软件需求的分析方法(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 1)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是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是SA的工具 数据流图描述了对数据的处理流程,用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字典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通常作为数据流图的补充说明 数据字典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在结构化分析,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加以定义和说明 E-R 通常在需求分析后建立的实体关系模型,可用于描述数据流图数据存储及其之间的关系 需求分析阶段会用到层次方图,用例图,IPO图,不会用到N-S图IPO图:模块的输入输出,处理内容,模块的内部书库和调用关系 N-S盒图,程序流程图,PAD图用于表示软件模块的执行过程,而E-R 图不适用

软件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最后的成果之一,包含数据描述功能描述,性能描述,不包含系统结构描述 SRS(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包含硬件、功能、性能、输入输出、接口需求、警示信息、保密安全、数据与数据库、文档和法规的要求 一个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包含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程序流程设计在详细设计和实现阶段,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在概要设计,并在概要设计说明说进行说明 详细设计:程序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软件设计包软件的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 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软件的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原因:输入输出量太大,输出结果太多以及路径组合太多,测试依据没有同统一的标准 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 建造者设计模式定义了处理其他对象的复杂构建的对象设计。 问题:创建复杂对象时候,构造函数的创建会涉及通用体系结构判定。某些编程人员认为任何构造函数都应当执行适当的逻辑以创建整个对象。另外一些编程人员则认识到将某些逻辑分解入其他方法才是有意义的。采用后一种样式设计的构造函数基本上是一系列请求实例化的方法。上述两种解决方案都不是特别灵活。事实上,它们根本就是错误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基于一组业务逻辑的结果来构造对象。在示例中,对象只有特定的部分必须被创建。如果完全定义对象的所有部分,那么可能导致完全预见不能的结果。 多个方法调用的复杂性问题在使用之处似乎并非太严重,但该复杂性却是缓慢增长的。如果需要经常调用这些方法,那么就应当创建一个Builder对象。 UML MyObject MyObjectBuilder -MyObject:MyObect +complexFunctionA() +createInstanceOfMyObject() +complexFunctionB() +buideMyObject(configurationOptions) +getBuiltMyObject() *MyObject类具有能够完全实现对象构造的两个方法。为了具有完整的Myobject对象,需要执行complexFunctionA()和complexFunctionB()方法。 * MyObjectBuilder类包含一个名为createInstanceOfMyObject()的方法。这个类负责创建Myobject类的一个简单实例。需要注意没有用于进一步构造的配置选项。这个类还存储MyObjectBuilder类创建的实例中的私有实例。 *buildMyObject()方法接受参数configurationOption。这个方法用于调用在MyObjectBuilder 对象中存储的MyObject对象的complexFunctionA()和complexFunctionB()方法。 *getBuildObject()方法返回MyObjectBuilder对象内部Myobject对象的私有实例,该实例既是完整的,也是正常构建的。 示例代码演示: _type=$type; } public function setSize($size) {

OA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办公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项目名称: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 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二零零零年一月

本报告及其报告中包含的信息属于且仅属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所有。在任何情况下,没有以上机构的许可,不得在这个机构之外的地方进行印刷、复制。违者必究。 前言 本报告为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版本历史:

目录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5) 一、系统概况 (5) 二、系统总体目标 (7) 2-1通用性 (7) 2-2实用性 (7) 2-3网络化 (7) 2-4先进性 (7) 2-5安全性 (7) 2-6可扩充性 (8) 三、系统边界 (9) 3-1职能边界 (9) 3-2地理边界 (9) 3-3功能边界 (9) 四、系统功能结构描述 (11) 第二部分概要设计 (12) 系统的建设目标 (12) 系统性质分析 (12) 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工具 (12) 7-1以最终用户为主的开发方法 (12) 7-2系统开发工具 (12) 系统功能设计 (13) 8-1收文管理子系统 (13) 8-2 发文管理子系统 (14) 8-3档案管理子系统 (16) 8-4会议管理子系统 (18) 8-5电子邮件子系统 (22) 8-6公告栏子系统 (23) 8-7论坛子系统 (23) 8-8专题信息子系统 (24) 界面设计 (25) 9-1概述 (25) 9-2界面划分 (25) 9-3个人办公界面 (25) 9-4子系统专用界面 (25) 第三部分总体规划 (27) N OTES系统总体方案 (27) 10-1 Notes/Web服务器 (27) 10-2 Notes/Web Client (29) 10-3移动用户和拨号服务器 (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