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学试卷B卷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B卷及答案

cm0601

《采矿学》 B 卷 闭卷

站点: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图1所示为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带区巷道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要求写出图中所示数字1至7代表的巷道名称

图1 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带区巷道布置图 回答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

1 2 3 4 5 6 7

2)根据滚筒采煤机在长壁工作面进刀的位置不同,斜切进刀分为工作面__________斜切进刀和在工作面中部斜切进刀两种。

3)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和铺设管线的需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4)我国煤矿的准备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带区式三种。

5)采煤工艺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机械化开采三种。

6)三量是指开拓煤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T = Z k/(A×K)的关系式中,T代表,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8)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________体系和柱式体系两大类。

9)阶段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分组集中布置三种。10)风井的布置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角式通风、采区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五种。

11)主立井多用箕斗提升煤炭,副立井多用__________升降人员、材料和设备。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采煤工艺:

2).沿空留巷:

沿空掘巷:

3).采煤循环:

4).采煤机开机率:

5).开拓煤量:

6).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三、简答题(共26分)

1).根据第一题填空题图1所示的采矿工程平面图,写出运煤、运料、通风系统(只用数字表示即可)。(6分)

2)简要画图说明工作面前进式和后退式开采。(分别画出前进式和后退式示意图,并解释工作面前进式和后退式的概念)。(6分)

3). 对比立井和斜井,简述平硐的优缺点和平硐的适应条件。(8分)

4).简要说明加大采区走向尺寸的好处。(6分)

四论述题(20分)

煤层上山和岩石上山的比较。写出各自的布置位置、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采矿学》 B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煤工作面;4工作面运输进风斜巷;5工作面回风运料斜巷;6煤仓;7进风行人斜巷;

2)端部

3)运输、通风

4)盘区式、采区式

5)炮采、普采

6)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7)矿井服务年限;矿井生产能力

8)壁式

9)分层布置、集中布置

10)中央并列式、中央分列式

11)罐笼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沿空留巷:工作面采煤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

沿空掘巷:沿着采空区边缘开掘巷道。

3).采煤循环:采煤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4).采煤机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5).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6).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

距离。

三、简答题(共26分)

1)(6分)运煤:3—4—6—1

通风:新风:1—7—4—3

污风:3—5—2

运料系统:1—5—3

2)(6分)工作面后退式:由采区边界附近向采区上山方向推进采煤。我国广泛应用。

工作面前进式:采面由采区上山附近向采区边界方向回采,区段平巷沿空留巷。

后退式前进式

3)(8分)平硐的优点:

运输环节少,设备少;

地面工业场地建筑和设施简单;

不需留工业场地煤柱;

不设井底车场,水自流,无水仓;

施工条件好,掘进速度快。

平硐的缺点:受地形及埋藏条件限制。(只有在地形条件合适,煤层赋存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且便于布置工业场地和引进铁路,上山部分的储量大致能满足同类井型水平服务年限要求时,都应采用平硐开拓。)

平硐适用条件:平硐标高以上有足够储量的山岭地带。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技术上和经济上最有利。

4)(6分)相对减少上(下)山、车场及硐室的掘进工程量;

减少采区边界煤柱、上(下)山煤柱损失;

增大采区储量和服务年限,利于接替;

利于采区和矿井合理集中生产,

提高采区产量;减少采面搬家次数

四论述题(20分)

一、煤层上山: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

特点:优点: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超前探煤作用;

缺点:当α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不利。

需留煤柱保护;

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

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

受采动影响。

适用的条件:开采薄及中厚煤层的单一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

开采单一厚煤层煤层厚度不大(仅两个分层),顶底板围岩稳定,

煤质较硬,上山维护部不困难。

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为部分煤层或区段服务,维护年限短的辅助上山。

二、岩石上山: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层中,避免构造破坏,层间距要求:距煤层

10~20 m

特点:优点:维护费用低;煤损少。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

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燃有利;

不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

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程,绕道工程量小。

缺点:岩石工程量大;

适用的条件:单一厚煤层(>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群联合布置;

采区服务年限>3年以上;

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承压水

采矿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 2、2—() A、进风行人斜巷; B、m2上分层运输平巷; C、盘区回风大巷; D、m2上分层采煤工 作面。 3、3—() A、盘区石门; B、进风斜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4、4—()

A、采煤工作面; B、回风运料斜巷; C、区段溜煤眼; D、盘区轨道上山。 5、5—() A、m1煤层采煤工作面; B、m2上分层回风平巷; C、无极绳绞车房; D、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6、6—()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 C、车场绕道; D、m1煤层回风平巷。 7、7—() A、m2上分层回风平巷; B、m1煤层回风平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8、8—() A、区段煤仓; B、车场绕道; C、m2煤层上分层运输平巷; D、进风斜巷。 9、9—()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进风斜巷; C、溜煤眼; D、材料道。 10、10—() A、进风行人斜巷; B、回风运料斜巷; C、溜煤眼;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11、11—()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C、m1煤层运输平巷; D、m1煤层回风平巷。 12、12—() A、回风运料斜巷; B、材料道; C、进风行人斜巷; D、溜煤眼。 13、13—() A、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B、材料道; C、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D、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14、14—()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C、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D、进风斜巷。 15、15—()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B、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6、16—() A、进风斜巷; B、溜煤眼; C、车场绕道; D、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7、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代

采矿学考题2套参考答案

采矿学考题2套参考答案 三、解释名词(每小题2分,共10分) 27、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或(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待顶板垮落稳定后再掘进区段平巷开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28、(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 或(矿井设计时预计可以采出的储量。) 29、沿空掘巷—沿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很窄的煤柱掘进巷道。 30、倾斜长壁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的长壁工作面。 31、DK615—2—4 单开道岔,600mm轨距,轨型为15kg/m,2号道岔,道岔曲线半径4m。 四、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2、 准备方式类型(2分):带区式,上山带区,两邻两分带组成的带区,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带区。 巷道布置特点(4分): 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回风大巷布置在m3煤层中; 在大巷附近开掘一套煤仓和材料斜巷联系各煤层回采巷道。 各分层分带运输斜巷通过分带煤仓和行人进风斜巷与运输大巷相联,各分层分带回风斜巷通过甩车道与材料斜巷相联; 从运输大巷开掘分带运料石门与材料斜巷相联。 33、运煤、通风和运料系统 运煤(2分):16—6—4—1 通风(2分):1—5—6—16—7—10—3—2 运料(2分):1—8—3—10—7—16 五、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34、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求 断面要求(4分):要满足运输、通风、行人、安全和铺管线的要求。 (1分)大中型矿井一般为双轨巷道断面;中小型井一般为单轨巷道断面。 (1分)大巷采用胶带运输的矿井一般设双大巷,胶带运输大巷的一侧可以设检修道,要留出胶带与检修道之间的安全距离。 (2分)矿车运输大巷的风速V≯8m/ s,设计时最大用6m/ s,胶带运输大巷的风速V4m/s。35、上山运输方式类型及运输设备对上山倾角的要求 运输上山运输方式类型(4分): 胶带输送机,分吊挂式,落地式; 铸石溜槽上链式刮板输送机; 自溜运输; 绞车和矿车运输。 轨道上山运输方式类型:主要是绞车和矿车运输。 运输设备对上山倾角的要求(4分): 一般胶带输送机α; 大倾角新型胶带机α=28;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含答案)

《采矿学》课程复习题一 一、填空 1.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称为(盘区)。 2.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滞后上分层工作面不少于(3-4 个月)。 3.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上山布置的位置是(煤组上部)、(煤组中部)、(煤组下部)。 4.井底车场主井系统硐室的是(井底煤仓)。 5.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6.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普采工艺系统)。 8.在近水平煤层中,用盘区石门代替盘区运输上山的这种布置称为(石门盘区) 9、DX618-4-1213的含义是:渡线,轨型18,轨距600mm,4号道岔,曲线半径为12m,双轨线路中心线距国1300mm。 10.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称为(矿井工业储量)。 11.矿井井巷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分为三类,分别 是(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12.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斜切分层)、(水平分段放顶煤)。 13.综采工作面移架顺序分为(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成组整体顺序式)。 14.采场通风方式有(U型通风)、(Z型通风)、(Y型通风)、(H型通风)、(W型通风)。 15.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内煤炭损失主要在有(初采损失)、(末采损失)、(端头损失)、(采煤工艺损失)。16.盘区式准备方式的有(上山盘区)、(下山盘区)、(石门盘区)、(单翼盘区)、(跨多石门盘区)。 17. 采区走向长度确定的影响因素是(地质开采条件)、(生产技术条件)、(经济因素)。 18. 常用的井田划分方法是(按地质构造划分)、(按煤层、煤种分布规律划分)、(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按地形地物界限划分)、(按人为境界划分)。 20.井田的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1.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不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和(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 23.柱式体系采煤法包括房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和巷柱式采煤法。 25.我国按实际应用情况,准备方式可归纳为采区式、盘区式及(带区式)三种。 27.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壁式体系和(柱式体系)。28.根据煤层的间距不同,采区式准备方式有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29.综采工作面设备在搬运和安装中,支架的安装顺序分为(前进式)安装和后退式安装。 30.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运输巷为两工作面共用的工作面布置称作(对拉工作面布置)。 31.相邻采区之间隔离煤柱宽度一般为(10m) 32.井巷式煤仓分类的是(垂直式)、(倾斜式)、(混合式)。 33.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的部分为(马头门。 34.长壁工作面长度一般在(80-250m)。 35.沿煤层底板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放出煤层全部厚度是指(一次采全厚放顶煤)。 36.只开煤房、不回收煤柱,留设房间煤柱支承上覆岩层是指(房式采煤法)。 37.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适用于厚度为(2-6m)。 38.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 39. 单位时间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总和是指(采区生产能力)。 40.(500万吨—1000万吨)的矿区设计能力属于大型矿区。 4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应该编制内容的是(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煤层情况)、(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流程)、(劳动组织循环表)、(排水、照明设施及其布置图)、(供电设备管理系统图)。 44.采区生产系统的是(运煤系统)、(运料排矸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压气和安全用水系统)。45.上山布置的类型按其位置可分为(两条煤层上山)、(一岩一煤上山)、(两条岩石上山)、(两岩一煤上山)、(三条岩石上山)。 46.采区下部车场形式按装车站位置不同有(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绕道装车式)。 47. 合理的开采水平垂高中阶段斜长划分应考虑的因素有(煤的运输)、(辅助提升)、(行人条件)、(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 48.普采工艺管理要点是(加强机道支护)、(加强放顶线支护的稳定性)、(加强工作面端头维护)、(加强工作面“三度”)。 49.影响准备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有(地质构造)、(采深)、(倾角)、(煤岩性质)、(巷道布置)。 50.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的是(直接延深)、(暗井延深)、(直接延深结合暗井延深)、(新开一个井筒,延深一个井筒)、(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5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进刀方式主要有直卧式进刀和(斜切式进刀)。 52.回采巷道的护巷方式有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 53.当煤层倾角小于12度时推广使用(倾斜长壁采煤法)。 54.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形式有平车场和(甩车场)。56.井田范围内由已开掘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是(开拓煤量)。 57.按机械化程度和使用的支护设备放顶煤开采可分为综采放顶煤和(简易放顶煤)。 58.在综采过程中,工作面遇到一些变化大的地质构造带时,其推进方向需要进行调整,通常转角小于45 时,称为(调斜或调采)。

东北大学22春“采矿工程”《采矿学(下)》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东北大学22春“采矿工程”《采矿学(下)》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 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影响开拓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矿床赋存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 A.厚度 B.长度 C.自然条件 D.体积 参考答案:C 2. 废石场的潜在危害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其一是由于废石场稳定性差所引发的废石场变形、滑坡及废石场泥石流; 其二是废石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其污染形式有()。 A.酸雨 B.毒气 C.粉尘 D.塌方 参考答案:ABC 3. 依据每一计划期的()和计划总时间跨度,露天矿采掘计划可分为长远计划、短期计划和日常作业计划。 A.周期 B.时间长度 C.时间 D.长短 参考答案:B 4. 采矿是从地壳中将可利用矿物开采出来并运输到矿物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行为、过程或工作。() A.错误 B.正确

5. 牙轮钻头破碎岩石的机理实际上是冲击、压入和剪切的()作用。 A.共同 B.多种 C.联合 D.复合 参考答案:D 6. 一般只有一部分地质储量的开采是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的,这部分储量称为开采储量。()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7. 露天矿()指每年采出的矿石量和剥离的岩石量,()的确定直接影响到矿山设备的选型、设备数量、劳动力及材料要求等。 A.效率 B.产量 C.生产能力 D.规模 参考答案:C 8. 台阶坡面角主要是岩体稳定性的函数。()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9. 矿床自然条件是不可更改的,是确定生产能力(实际上也是确定所有其它开采参数)的基础。()

10. 平硐溜井开拓方式利用地形高差自重放矿,系统的运营费低;缩短了运输距离,减少了运输设备的数量,提高了运输设备的周转率。()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1. 矿床中可采矿石品位是确定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2.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或环境。()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3. 依据工作线的推进方向与矿体走向的关系,台阶工作线的布置方式可有三种形式,即横向、纵向和垂向。()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4. 现在我国大型露天矿常用的钻孔设备是凿岩台车。()

采矿学已答(上)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采矿学_(上)试卷(作业考核线下) B卷(共 6 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 下列哪项不属于矿床开拓(C) A.井筒 B.平硐 C.拉底巷道 D.充填井 2. 倾角为25°的矿体属于 (B) A.水平微倾斜矿体 B.缓倾斜矿体 C.倾斜矿体 D.急倾斜矿体 3下列哪项不属于三级储量? (C) A.开拓储量 B.采准储量 C.开采储量 D.备采储量 4下列哪个可供无轨设备上下通行 (D) A.平硐 B.斜井 C.竖井 D.斜坡道 5两步骤进行回采,回采矿房时,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防止围岩片落,用充填采空区的方法管理地压,这种采矿方法是 (B) A.空场采矿法 B.充填采矿法 C.崩落采矿法 D.阶段崩落法 6.崩落法永久损失的矿量是 (B) A.上盘三角矿柱矿量 B.下盘残留矿量 C.脊部残留矿量 D.下盘残留矿量与脊部残留矿量之和 7.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应采用什么开拓法 (A) A.平硐开拓法 B.斜井开拓法 C.竖井开拓法 D.斜坡道开拓法 8.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A) A.矿体倾角 B.矿石的裂隙性. C.矿体厚度 D.自由面数目 9.下列哪项不属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三个重要的结构参数 (C) A.崩矿步距 B.回采巷道间距 C.阶段高度 D. 分段高度 二识图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图是阶段运输巷道的哪种布置形式 (D)

A.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B.下盘双巷加联络道布置 C.沿脉平巷加穿脉布置 D.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环形运输布置) 2. 下图阶段开采顺序为 (A) A.下行式 B.上行式 C.前进式开采 D.后退式开采 E.混合式开采 3. 下图属于什么落矿方法 (D) A.浅孔落矿 B.中深孔落矿 C.深孔落矿 D.挤压落矿 4.下图是哪种采矿法的典型布置 (C) A.全面采矿法 B.留矿采矿法 C.房柱采矿法 D.阶段矿房法 5.下图是通风井的哪种布置方式 (B)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就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 Z=(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 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4、开拓煤量 就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与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

煤矿开采学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A 参考答案18 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20 分)1、开采水平:设有井底车场及主要运输大巷的水平。 2、采区:阶段内沿走向方向划分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 3、采煤工艺: 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的方法、设备极其在时间、空间上的配合。4、控顶距:采煤工作面煤壁至末排支柱顶梁后端的距离,或至放顶柱之间的距离。5、沿空掘巷:沿上区段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小煤柱掘进的下区段平巷。6、准备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7、联接点:任何轨道线路都有直线和直线间的联接线路,这种联接线路称线路联接点。8、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9、矿井采掘关系:矿井采煤与掘进(开拓、准备和回采巷道掘进)的配合关系。10、井底车场:井筒与井下运输大巷(主石门)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2.某井田为立井多水平开拓,试用等号或不等号 按顺序标出下列各长度的正确关系:井田走向长= 阶段走向长> 采区走向长= 区段走向长;井田倾斜长> 阶段倾斜长= 采区倾斜长> 区段倾斜长。2.钻眼爆破参数包括:炮眼排列、炮眼角度、炮眼深度、炮眼装19 药量、一次起爆的炮眼数量以及爆破次序等。3.确定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因素有:①地质因素;②技术因素;③经济因素;④通风因素。4.《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中规定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小于0.75 ,中厚煤层不小于0.8 ,薄煤层不小于0.85 。工作面采出率:厚煤层不小于0.93 ,中厚煤层不小于0.95 ,薄煤层不小于0.97 。5.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主要有:机轨分煤岩布置、机轨双岩巷布置、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双煤巷布置四种。6.斜井提升方式不同,对倾角的要求不同,当采用串车提升时,不宜大于 25 度;箕斗提升时不大于25~35 度;胶带提升时不大于17 度;无极绳提升时不大于 10 度。三、选择题(每题2 分共10 分)1.矿井主提采用胶带,辅提采用串车,风 井采用立井,则矿井为(C )开拓。A.综合B.立井C.斜井2.回采工作面放炮时,经常崩倒支柱,经分析发现炮眼布置有问题,为此采取(B)措施,防止支柱崩倒。 A、炮眼仰角加大 B、眼底在两柱中间 C、层面角加大3.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 法的回采工作面伪斜角一般在(B )度为宜。A.20~25B.25~30C.30~354、某采区上山起坡点距运输大巷很远,所以下部车场绕道应采用(C )形式A、卧式B、斜式C、立式20 5、采区下部车场落平处,为了使摘挂钩方便,高道起坡点最好( A )低道起坡点。A、稍超前B、稍滞后C、不前不后四、问答题(每题4 分共16 分)1、如图简述“∞”字形进刀工艺过程?在图(a)状态采煤机从工作面中部向上牵引,滚筒逐步升高,其割煤轨迹为A—B 一C;在图(b)状态采煤机割至上平巷后,滚筒割煤轨迹改为C—D 一E 一A 同时全工作面输送机移直;在图(c)状态滚筒割煤轨迹为A--E—B—F,工作面上端开始移辕送机;在图(d)状态滚筒割煤轨迹为F—G—A,全工作面煤壁割直,而输送机机槽在工作面中部出现弯曲段,回复到图(a)状2、简述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优缺点?答:优点1)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单产高,2)效率高3)成本低4)巷道少,系统简单,减少了巷道掘进和维护费。5)节省工作面安装费和工作面拆迁费。6)对煤层厚度变化适应性强缺点1)煤损大; 2)易自燃;3)瓦斯隐患较大,要求管理严格;4)煤尘大:5、简述下山开采的应用条件?答:(1)煤层倾角小于16 度,瓦斯低,涌水量小,最优。(2)井田深部边界不一,储量不足,不宜再延深或设水平。21 (3)多水平开采矿井,开采强度大,井田走向短,上下水平接替紧张,可用上水平巷道,在井田中央划下山采区担负生产任务。(4)煤系底板为奥灰岩,井筒不能延深,不得不开下山。(5)井田深部境界煤层勘探程度低,需补充勘探又困难,可用下山开采,起勘探作用。4、试画出单开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的单线布置结构图,并标明有关参数?五、综合题(每题12 分共24

采矿学试卷B卷及答案

cm0601 《采矿学》 B 卷 闭卷 站点: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图1所示为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带区巷道布置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要求写出图中所示数字1至7代表的巷道名称 图1 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带区巷道布置图 回答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 1 2 3 4 5 6 7 2)根据滚筒采煤机在长壁工作面进刀的位置不同,斜切进刀分为工作面__________斜切进刀和在工作面中部斜切进刀两种。 3)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和铺设管线的需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4)我国煤矿的准备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带区式三种。

5)采煤工艺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机械化开采三种。 6)三量是指开拓煤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T = Z k/(A×K)的关系式中,T代表,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8)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________体系和柱式体系两大类。 9)阶段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分组集中布置三种。10)风井的布置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角式通风、采区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五种。 11)主立井多用箕斗提升煤炭,副立井多用__________升降人员、材料和设备。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采煤工艺: 2).沿空留巷: 沿空掘巷: 3).采煤循环: 4).采煤机开机率: 5).开拓煤量: 6).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三、简答题(共26分) 1).根据第一题填空题图1所示的采矿工程平面图,写出运煤、运料、通风系统(只用数字表示即可)。(6分)

采矿学必考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 1 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称为盘区 2 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滞后上分层工作面不少于3-4个月 3 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上山布置的位置是煤组上部,煤组中部,煤组下部 4 井底车场主井系统硐室的是井底煤仓 5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6 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链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普采工艺系统 7 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是回采巷道 8 在近水平煤层中,用盘区石门代替盘区运输上山的这种布置称为石门盘区 9 “DK615”的含义是单开轨型15 轨距600mm 10 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 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称为矿井工业储量 11 矿井井巷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12 厚煤层分层开采的方法有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斜切分层,水平分段放顶煤 13 综采工作面移架顺序分为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成组整体顺序式 14 采场通风方式有U型通风,Z型通风,Y型通风,H型通风,W型通风 15 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内煤炭损失主要在有初采损失,末采损失,端头损失,采煤工艺损失 16 盘区式准备方式的有上山盘区下山盘区石门盘区单翼盘区跨多石门盘区 17 采区走向长度确定的影响因素是地质开采条件,生产技术条件,经济因素 18 常用的井田划分方式按地质构造划分,按煤层,煤种分布规律划分,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按地形地 物界限划分,按人为境界划分 19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依次顺序移架,分组交错式,成组整体顺序式 20 井田的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1 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不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和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 22 井田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3 柱式体系采煤法包括房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和巷柱式采煤法 24 “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 25 我国按实际应用情况,准备方式可归纳为采区式,盘区式及带区式三种 26 按车场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 27 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壁式体系和柱式体系 28 根据煤层的间距不同,采区式准备方式有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 29 综采工作面设备在搬运和安装中,支架的安装顺序包括前进式安装和后退式安装 30 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运输巷为两工作面共用的工作面布置称作对拉工作面布置 31 相邻采区之间隔离煤柱宽度一般为10m 32 井巷式煤仓分类的是垂直式,倾斜式,混合式 33 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的部分为中央水泵房

采矿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某大型地下矿山,由地表分别掘进斜坡道、竖井通达矿体。斜坡道作为地下大型无轨设备出入并兼作通风和材料运输之用;竖井用来提升矿石,则该矿山采用开拓方法为,按开拓巷道在开采中所起的作用,斜坡道与竖井分别属于开拓巷道和开拓巷道. 2、按矿体倾角的大小,金属矿床可分为:倾角小于5°时为;倾角5°~30°之间为;30°~55°之间为;倾角大于55°为。 3、在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其中,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采用开采顺序. 4、矿井生产能力在30×104t/a以上时,井底车场可选用 或井底车场;10~30×104t/a的矿井,可采用井底车场;10×104t/a以下的矿井可采用井底车场. 5、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覆岩下放矿的,新建矿山采用此方法开采围岩稳固的盲矿体,需要人工强制放顶时,按照覆盖层与回采工作先后不同,可分为、、三种形成覆盖层的方案。 6、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 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7、爆破法落矿时,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 8、矿块采准包括和等巷道工程,采准工程量的大小一般常用采准系数和两项工作指标衡量。 9、矿体为厚矿体,阶段生产能力60~150×104t/a的矿山,阶段巷道多采用 形式布置;当开采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且通过能力达150~300×104t/a时,可采用布置形式。 10、开采有色金属、金矿或稀有金属矿时,广泛采用充填采空区的支护方法,按充填材料的成分和输送方法不同,可分为:、 、.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3分,共15)

1、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是() A 凿岩、爆破、通风、出矿; B 矿床开拓、采准与切割、回采; C 落矿、采场运搬、阶段运输和矿井提升; D 矿床开拓、落矿与通风 2、薄矿体开采过程中,与矿体倾角密切相关的是() A 爆破抛掷距离; B 凿岩方式; C 地压管理方法; D 采场运搬形式 3、空场采矿法矿块回采顺序是() A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B 先采矿柱后采矿房; C 矿房与矿柱微差爆破同步回采; D 二者回采顺序无关紧要 4、崩落法采矿永久损失的矿柱矿量是() A 上盘三角矿柱矿量; B 下盘残留矿量; C 脊部残留矿量;D下盘残留矿量与脊部残留矿量之和 5、下面采矿方法中属于一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是() A 浅孔留矿法; B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C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D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三、简答题(45分) 1、试述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共同特征.(5分) 2、简述应用空场法的基本条件及空场采矿法的特点。(5分) 3、简述VCR法的优缺点。(10分) 4、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有哪些?(10分) 5、下图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矿块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试按所给标号标出各工程名称.(2)列出此法的几个重要采场结构参数。(3)影响分段高度的因素有哪些?(4)上下相邻分段内的回采巷道(进路)程交错布置,试分析其原因。(5)应用该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有哪些?(15分)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示意图 四、作图(10分) 某矿体赋存地表以下,延深240米~0米,倾角75°,平均厚度10米,下盘为几层与矿体倾角相同,层状产出的岩层,第一层片岩,厚8米,含水,中等稳固;第二层片麻岩,厚10米,稳固致密;第三层角闪岩,厚16米,稳固;其下是稳固

东北大学2021年9月《采矿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6

东北大学2021年9月《采矿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一个单形的任意一个晶面符号用“{}”括起来都可以代表单形符号。(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2. 倾角为25°的矿体属于( )。 A.水平微倾斜矿体 B.缓倾斜矿体 C.倾斜矿体 D.急倾斜矿体 参考答案:B 3. 晶体在适当条件下也不能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 矿物的条痕能消除假色、减弱他色、突出自色,比矿物颗粒的颜色更为稳定、更有鉴定意义。(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5. 溜井应布置在岩层坚固稳定,整体性好的岩体内。(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6. 以下属于溜井形式的是( )。 A.垂直式溜井

B.倾斜式溜井 C.分段式直溜井 D.以上选项均是 参考答案:D 7. 黑矿是与海底基性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 ) T.对 F.错 参考答案:F 8. 划归一台采掘设备开采的工作线长度称为( )。 A.开采长度 B.采区长度 C.理论长度 D.实际长度 参考答案:B 9. 所有矿物都具有磁性。(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10. 晶体定向就是在晶体中建立坐标系统。即选定坐标轴(晶轴)和确定各晶轴上轴单位之比(轴率)。(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1. 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是各步骤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每一步为下一步创造条件。(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12. 主要的大地构造理论包括( ) A.槽台说和地质力学 B.地注说和断块说 C.波状镶嵌说 D.旋卷构造 参考答案:ABCD 13. 崩落法永久损失的矿量是( )。 A.上盘三角矿柱矿量 B.下盘残留矿量 C.脊部残留矿量 D.下盘残留矿量与脊部残留矿量之和 参考答案:B 14.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5. 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着手,从控制噪声源、阻断传播途径、减少接触时间和加强 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着手,从控制噪声源、阻断传播途径、减少接触时间和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16. 充填法是顶板管理方法的一种,它是利用砂子、碎石或炉渣等材料充填采空区,借以支撑围岩,防止或 充填法是顶板管理方法的一种,它是利用砂子、碎石或炉渣等材料充填采空区,借以支撑围岩,防止或减少围岩跨落和变形。充填方法分为( )、( )、( )和( )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3X 5= 15分) 1、米区上山 2 、暗立井 3 、可米储量 4、开拓煤量 5 、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X 6= 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X 12= 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 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 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 =(Z-P)C式中—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 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六)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 Z =(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 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对于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煤层上山维护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目前多将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其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巷道围岩较坚硬,同时上山离开了煤层一段距离,减小了受采动影响。为此要求岩石上山不仅要布置在比较稳固的岩层中,还要与煤层底板保持一定距离,距煤层愈远,受采动影响愈小,但也不宜太远,否则会增加过多的联络巷道工程量。一般条件下,视围岩性质,采区岩石上山与煤层底板间的法线距离为10—15m比较合适。 (三)上山的层位与坡度主要考虑因素是: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减少煤柱损失和便于维护。否则,为了保护上山巷道.必

采矿学考试试题

采矿学考试试题 1、采矿学考试试题采矿学考试试题看图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6分〕依据图1所示的采矿工程平面图和剖面图,回答要问的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是什么?在以下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留意:第1个数字是题的序号,第2个数字是要问的巷道名称。1、1—〔〕 A、岩石运输大巷; B、m1回风平巷; C、盘区石门;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2、2—〔〕进风行人斜巷;B、m2上分层运输平巷;C、盘区回风大巷;D、m2上分层采煤工作面。 3、3—〔〕A、盘区石门;B、进风斜巷;C、区段岩石轨道集 中平巷;D、区段煤仓。4、4—〔〕A、采 2、煤工作面;B、回风运料斜巷;C、区段溜煤眼;D、盘区轨道上山。5、5—〔〕m1煤层采煤工作面;B、m2上分层回风平巷;C、无极绳绞车房;D、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6、6—〔〕A、回风运料斜巷;B、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C、车场绕道;D、m1煤层回风平巷。7、7—〔〕m2上分层回风平巷;B、m1煤层回风平巷;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区段煤仓。8、8—〔〕A、区段煤仓;B、车场绕道;C、m2煤层上分层运输平巷;D、进风斜巷。9、9—〔〕A、回风运料斜巷;B、区段进风斜巷;C、溜煤眼;D、材料道。10、10—〔〕A、进风行人斜巷;B、回风运料斜巷 3、;C、溜煤眼;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11、11—〔〕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C、m1煤层运输平巷;m1煤层回风平巷。12、12—〔〕A、回风运料斜巷;B、材料道;C、进风行人斜巷; D、溜煤眼。13、13—〔〕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B、材料道;C、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m1煤层 区段运输平巷。n14、14—〔〕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B、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C、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D、进风斜巷。15、15—〔〕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B、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4、。16、16—〔〕A、进风斜巷;B、溜煤眼;C、车场绕道;D、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7、在T=Zk/〔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18、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纳爆破落煤、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19、斜井开拓条件下,当煤层或岩层的倾角与斜井的倾角不一致时,斜井布置可以采纳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小时可以采纳沿煤层顶板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采纳斜井。 20、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 5、是。21、运输大巷采纳轨道和矿车运输时,依据矿车的卸载方式〔法〕不同,分矿车和底卸式矿车两种。22、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位置不同,分大巷装车式、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下部车场三种类型。23、在采纳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的特大型矿井中,各分区域都布置有帮助井筒,这些帮助井筒担任各分区域的进风、回风和帮助提升任务,而各分区域生产的煤由集中提升或运出。24、依据滚筒采煤机在长壁工作面进刀的位置不同,斜切进刀分为在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和在工作面斜切进刀两种。25、当前开采技术条件下,从经济上合理和技术上先进考虑,开采急倾斜3m~5m左右的厚煤层多采纳采煤法。26 6、、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满足运输、通风、和铺设管线的需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解释名词〔每题2分,共10分〕2 7、采煤循环2 8、采区车场2 9、平衡表内储量30、开拓掘进率31、DK615—4—12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