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转换方法

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转换方法

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转换方法

引言: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导航系统中,坐标转换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操作。在不同的坐标系统中,经纬度的表示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就是两种常用的经纬度表示方法。本文将介绍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的转换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三度带坐标表示方法

三度带坐标是一种常用的经纬度表示方法,将地球的表面分为若干个纬度带,每个纬度带的纬度范围为3度。在三度带坐标中,经度的表示方式为度和小数,纬度的表示方式为度、分和秒。

例如,北京市的经度为116.4074度,纬度为39.9042度。在三度带坐标中,可以表示为:

纬度:39° 54' 15" N

经度:116° 24' 26" E

二、三度带坐标转换方法

为了将三度带坐标转换为其他坐标表示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将度、分、秒的纬度转换为小数形式。

将纬度的度、分、秒转换为小数形式,即将度数除以60,分数除以60,然后加和。

例如,39° 54' 15" N的纬度可以转换为:

39 + 54/60 + 15/3600 = 39.9042

2. 将度、分、秒的经度转换为小数形式。

将经度的度、分、秒转换为小数形式,同样按照将度数除以60,分数除以60,然后加和的方式进行计算。

例如,116° 24' 26" E的经度可以转换为:

116 + 24/60 + 26/3600 = 116.4074

三、六度带坐标表示方法

六度带坐标是另一种常用的经纬度表示方法,将地球的表面分为若干个六度带,每个六度带的经度范围为6度。在六度带坐标中,经度的表示方式为度和小数,纬度的表示方式为度、分和小数。

例如,北京市的经度为116.4074度,纬度为39.9042度。在六度带坐标中,可以表示为:

纬度:39° 54.25' N

经度:116° 24.44' E

四、六度带坐标转换方法

将六度带坐标转换为其他坐标表示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

作。

1. 将度、分的纬度转换为小数形式。

将纬度的度、分转换为小数形式,即将分数除以60,然后加和。

例如,39° 54.25' N的纬度可以转换为:

39 + 54.25/60 = 39.9042

2. 将度、分的经度转换为小数形式。

将经度的度、分转换为小数形式,同样按照将分数除以60,然后加和的方式进行计算。

例如,116° 24.44' E的经度可以转换为:

116 + 24.44/60 = 116.4074

五、总结

本文介绍了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的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三度带坐标和六度带坐标是常用的经纬度表示方法,在GIS和导航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将三度带和六度带坐标转换为其他表示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测绘坐标3度带与6度带(3°与6°)换带计算演示文档.docx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486,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3、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3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 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六度带十一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三度带二十二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4、如何判断投影坐标是3度带坐标还是6度带坐标 如(4231898,21655933)其中21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东伪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21带的东伪偏移值为21500000米。假如你的工作区经度在120度至126度范围,则该坐标系为6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23度。 如(2949320,36353822)其中36即为带号,已知该地点位于贵阳市附近,而从地图上我们看到贵阳大概的经度是东经108度左右,因此可以36*3=108,所以该坐标系为3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08度。而不可能为6度带:36*6=216。

3度带和6度带计算公式

3度带和6度带计算公式 3度带和6度带是地理学中一种用来对地球表面进行分区的方法。它 们是根据经纬度网格划分出的特定宽度的带状区域,通常用于地图绘制、 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中。每个带状区域的宽度为3度或6度, 其目的是简化测量和计算地球表面上的位置。 1.3度带计算公式: 在3度带系统中,地球表面被分为纬度带和经度带。纬度范围从-90°到+90°,每个3度带有20个纬度带。经度范围从-180°到+180°,每个 3度带有60个经度带。 计算一个给定位置在3度带中的纬度带: 纬度带编号 = floor((纬度+ 90°) / 3°) + 1 计算一个给定位置在3度带中的经度带: 经度带编号 = floor((经度+ 180°) / 3°) + 1 2.6度带计算公式: 在6度带系统中,地球表面被分为纬度带和经度带。纬度范围从-90°到+90°,每个6度带有10个纬度带。经度范围从-180°到+180°,每个 6度带有30个经度带。 计算一个给定位置在6度带中的纬度带: 纬度带编号 = floor((纬度+ 90°) / 6°) + 1 计算一个给定位置在6度带中的经度带:

经度带编号 = floor((经度+ 180°) / 6°) + 1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将给定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对应的纬度带和经度带编号。这对于地图编制、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通常需要将位置转换为特定的分区,以便绘制地图、管理地理数据或导航目的地。 同时,这些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将特定的纬度带和经度带编号转换为对应的经纬度范围。这在根据分区编号查找特定经纬度范围的数据时非常有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公式是基于理论上的纬度带和经度带划分,并不考虑实际地理场地的情况。在应用中,对特定地理区域的纬度带和经度带的划分可能会有所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三度带与六度带转换

1.在arcgis里怎么投影转换? 1.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 2.先把图层的坐标系更改成目的投影的坐标系再然后添加投影转换的文件,然后导出数据(导出数据时要特注意选数据框) 在arcgis里怎么做配准? 主菜单--自定义--工具条--地理配准 3.怎么把坐标导入到arcgis里? 先把坐标输到excel里(字段写成经度、纬度、高程)然后打开access,把刚才的excel 表导入到access里再导出为dbf格式的文件,再arcgis里摁添加x、y数据按钮。 4.怎么把点的坐标输到属性表里? 新建字段(名为x、y、h必须都是文本格式)再鼠标右键计算几何里边算坐标。 5.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6度带自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1,2,3,…。我国6度带中 央子午线的经度,由75度起每隔6度而至135度, 共计11带(13~23带),带号用n表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用L0表示,它们的关系是L0=6*n-3,如下图所示。 高斯投影3度带:它的中央子午线一部分同6度带中央子午线重合,一部分同6度带的分界 子午线重合,如用n1表示3度带的带号,表示3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它们的关系L=3*n1 下图所示。我国3度带共计22带(24~45带)。 在我国x坐标都是正的,y坐标的最大值(在赤道上)约为330km。为了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可在横坐标上加上500 000m。此外还应在坐标前面再冠以带号。这种坐标称为国家统一坐标。例如,有一点y =19 123 456.789m,该点位在带内,其相对于中央子午线而言的横 坐标则是:首先去掉带号,再减去500000m,最后得y=-376 543.211m。 6.怎么把3度带的转换成6度带的? 1、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地图参数”,点击“选择全部文件”,点击“进行转换”(提示是否把全部文件进行投影转换,选择“是”) 2、把“转换过程中使用文件tic点”及“转换过程中图元参数进行转换”两项前面的勾去掉。 3、点击“当前投影”(系统提示选择“否”),“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比例尺分母”输入“50000”,“坐标单位”选择“毫米”,“投影带类型”选择“六度带”,“投影带序号”输入“21”(视具体情况), “投影区任意点的纬度”输入“123”(必须大于0),然后点击“确定”。 3、点击“目的投影”(系统提示选择“否”),“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

6度带和3度带计算公式

6度带和3度带计算公式 六度带和三度带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坐标网系统,用于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和定位。它们主要用于地图绘制、测量和导航等应用。 1.六度带 六度带是将地球分为60个纬度带,每个纬度带的纬度跨度为6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纬度带编号 = int[(latitude + 90) / 6] + 1 其中,latitude为目标地点的纬度,int表示取整函数。 纬度带编号从1到60,分别对应北纬84°N至南纬80°S。例如,北京位于北纬39°54'37"N,将其带入计算公式,则可得到纬度带编号为7纵向划分为60个纬度带后,可以得到每个纬度带的划分如下: 1纬度带:84°N-78°N 2纬度带:78°N-72°N ... 60纬度带:12°S-18°S 2.三度带 三度带是将地球分为120个经度带,每个经度带的经度跨度为3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经度带编号 = int[(longitude + 180) / 3] + 1 其中,longitude为目标地点的经度,int表示取整函数。

经度带编号从1到120,分别对应西经177°W至东经178°E。例如,北京位于东经116°24'48"E,将其带入计算公式,则可得到经度带编号 为39 横向划分为120个经度带后,可以得到每个经度带的划分如下: 1经度带:177°W-174°W 2经度带:174°W-171°W ... 120经度带:175°E-178°E 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使用对于地图的绘制和地理位置的定位非常重要。 通过这两个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目标地点所在的带号,并在地图上 准确地标注目标位置。 除了定位,六度带和三度带还可以用于测量和导航等应用。在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知道目标位置所在的带号,来进行定位并计算距离。在导航中,我们可以通过带号信息,在地图上找到目标位置,并规划最佳路径。 这些应用都需要六度带和三度带作为基础。 总之,六度带和三度带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坐标网系统,通过其计算公 式可以确定目标地点所在的带号,进而进行地图绘制、测量和导航等操作。对于地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了解和掌握六度带和三度带的计算公式是非常 必要的。

mapgis坐标转换(3—6)

有这样一组坐标,只知道它们位于经度105度、纬度34度附近;在srtm图上,研究区6度带显示坐标范围为x(18515000, 18519000), y(3731360-3731600)。我们的目标是,将坐标转换为6度带坐标。 首先需要明确,我们遇到的坐标,几乎都是前者为x、后者为y坐标,因此,带号只能用第一个数值(x)来判断。 步骤一、在转换坐标前,需要判断这些坐标是3度带还是6度带坐标: 从这些坐标上发现,带号是35,因此认为它们可能是3度带坐标(中国处于6度带的13-23,3度带的24-45)。为验证它,计算此带的中央经线35*3=105,正好与研究区位于经度105度附近吻合,因此,可以判断坐标是3度带坐标。 步骤二、用mapgis软件将这些3度带坐标转换为6度带坐标: 2.1将坐标文件转换为.txt格式文件,并且需要将x坐标的带号去掉(本例中,需要去除x坐标中的35),如co-ordinates.txt,第一列为x,第二列为y; 2.2打开mapgis,点击“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进入“MAPGIS投影变换系统”窗口;

2.3在菜单栏选择“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进入“用户数据点文件投影转换”窗口,打开文件co-ordinates.txt; 2.4点击“用户投影参数”,在“输入投影参数”对话框内设置以下参数:“坐标类型”内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内选择“WGS84”;“投影类型”内选择“高斯-克里格投影”;“坐标单位”内选择“米”;“投影带类型”内选择“3度带”;“投影带序号”内选择“35”(注:投影带序号会自动对应“投影中心点经度”,可以对照所选择的带号是否正确);“坐标轴偏移”:(1)将3度带坐标转换为经纬度(地理坐标系)时,需要将x向东平移500000米(中国地图,经纬度转为xy坐标时,都会向西平移500km,因此,xy转为经纬度时,需要向东平移500km);(2)将3度带坐标转为6度带坐标时,x不需要平移。 2.5点击“结果投影参数”,在“输入投影参数”对话框内设置以下参数:同“用户投影参数”内“输入投影参数”设置类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根据6 度带x坐标范围(本例中为(515000,519000)),适当调整“平移x”参数。在本例中,“平移x”输入“-3000”。 2.6然后,选择“按指定分隔符”—“设置分隔符”,在弹出带窗口设置文件数据格式。 2.7点击“投影变换”,在弹出的保存.WT窗口内选择“否”。 2.8最后,点击“写到文件”,在弹出的窗口内输入转换后坐标文件的名称,如”坐标-6度带”,打开此文件得到转换后的坐标(见下表)

6°带和3°带互转

关于3°带和6°带坐标的换算 一、单点坐标 我国1:2.5——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横跨11个六度带,73~135,所以6度带号就是13~23.三度带比6度带大一倍,基本上就是26到46了,根据这个就能读出是6度还是3度。 当地中央经线和带号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在野外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GPS接收机读出当地的粗略经度,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般先计算6度带和3度带的中央经线,如果中央经线一致,则 直接改带号,如果不一致需要做换带计算。 已知:一个1954年北京坐标系6度带的坐标为 (4116746.33,20262658.64),需要将其转换为3度带的坐标。 思路:先算出该点的经度,求出改点对应的3度带的带号和中央经线,判断两个中央经线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根据软件来计算对应的3度带坐标。 1,首先计算改点经纬度。利用COORD软件 点“参数设置”。 该点坐标是6度带,可以计算他的6度带中央经线是117°。 计算公式: 中央经线=(带号×6°)—3°

设置好了以后,在输入栏输入要转换的坐标。目标坐标选择大地坐标计算出该点对应的大地坐标(经度为114.328589814) 2,通过该点经度计算它对应的3度带的带号N。 N=round(经度/3),即对(经度/3)四舍五入取整数,为38度带。 38度带对应的中央经线=带号N×3,即为38°×3=114° 因此,该点对应的3度分带的中央经线为114°

3度分带和6度分带计算公式

3度分带和6度分带计算公式 引言: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制作中,经纬度是表示地理位置的重要坐标。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地球表面上的位置,人们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经纬度分带。其中,3度分带和6度分带是最常用的两种分带方式。本文将介绍3度分带和6度分带的计算公式,并讨论它们的应用。 一、3度分带的计算公式 1. 经度的计算 在3度分带中,每个分带的经度范围为3度。对于一个给定的经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它所在的分带: 分带号 = INT((经度 + 180) / 3) + 1 其中,INT是取整函数,将结果向下取整。 2. 纬度的计算 在3度分带中,纬度的计算相对简单。每个分带的纬度范围为整个地球表面,即-90度到90度。 二、6度分带的计算公式 1. 经度的计算 在6度分带中,每个分带的经度范围为6度。对于一个给定的经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它所在的分带:

分带号 = INT((经度 + 180) / 6) + 1 2. 纬度的计算 在6度分带中,纬度的计算方法与3度分带相同。每个分带的纬度范围为整个地球表面,即-90度到90度。 三、3度分带和6度分带的应用 1. 地图制作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经纬度分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制图人员确定地图上各个地理要素的位置。通过计算经纬度所在的分带,可以准确绘制地图上的点、线和面。 2. GIS分析 在GIS分析中,经纬度分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分析人员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分析。通过计算经纬度所在的分带,可以快速筛选出位于特定区域的空间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3. 精准定位 对于需要进行精准定位的应用,如导航系统或无人机定位,经纬度分带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确定当前位置所在的分带,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定位信息。 4. 坐标转换 在不同的地理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时,经纬度分带的计算公式可

3度带和6度带转换方式和计算方法

3度带和6度带转换方式和计算方法 3度带是指将地球纬度划分为3个度带,每个度带宽度为3度。3度 带用于较小范围的地理测量和定位,例如城市规划、农田划分等。 6度带是指将地球纬度划分为6个度带,每个度带宽度为6度。6度 带用于全球范围的地理测量和定位,例如国家边界、航行和飞行导航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3度带和6度带的转换方式和计算方法。 1.3度带转换为6度带: 要将3度带转换为6度带,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3度带的起始纬度线。每个3度带的起始纬度线分布如下: 第1带:0度 第2带:3度 第3带:6度 以此类推。 步骤二:计算3度带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是每个3度带的起始经线 加上1.5度。例如,第1带的中央经线为1.5度,第2带的中央经线为 4.5度,以此类推。 步骤三:将3度带的起始纬度线和中央经线转换为6度带的中央经线。将3度带的中央经线乘以2即可得到6度带的中央经线。例如,将第1带 的中央经线1.5度乘以2,得到第1带的中央经线为3度。同样,将第2 带的中央经线4.5度乘以2,得到第2带的中央经线为9度。

2.6度带转换为3度带: 要将6度带转换为3度带,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6度带所在的3度带的起始纬度线。 第1带:0度 第2带:3度 第3带:6度 以此类推。 步骤二:确定6度带所在的3度带的中央经线。每个6度带所在的3 度带的中央经线可以通过将6度带的中央经线除以2得到。例如,第1带 的中央经线为3度,除以2得到第1带的中央经线为1.5度,第2带的中 央经线为9度,除以2得到第2带的中央经线为4.5度。 步骤三:将6度带的中央经线转换为3度带的中央经线。将6度带的 中央经线减去6度带所在的3度带的中央经线即可得到3度带的中央经线。例如,将第1带的中央经线3度减去第1带的中央经线1.5度,得到第1 带的中央经线为1.5度。 总结:

经纬度与3度带,6度带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1

日志 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转] 经纬度与3度带,6度带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编辑 | 删除 | 权限设置 | 更多▼ 更多▲ ?设置置顶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转载自地质队员转载于2010年04月12日 23:16 阅读(0)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权限: 公开 选择投影的目的在于使所选投影的性质、特点适合于地图的用途,同时考虑地图在图廓范围内变形较小而且变形分布均匀。海域使用的地图多采用保角投影,因其能保持方位角度的正确。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中,大于等于50万的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Gauss-Kruger),这是一个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又叫横轴墨卡托投影(Transverse Mercator);小于50万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正轴割园锥投影,又叫兰勃特投影(Lambert Conformal Conic);海上小于50万的地形图多用等角正轴圆柱投影,又叫墨卡托投影(Mercator)。一般应该采用与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一致的地图投影系统。 地图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大地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 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IAG 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GPS定位所得出的结果都属于WGS84坐标系统,WGS84基准面采用WGS84椭球体,它是一地心坐标系,

测绘坐标3度带与6度带(3°与6°)换带计算

3度带与6度带理解要点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我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其中20即为带号,345486为横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3、如何计算当地的中央子午线 当地中央子午线决定于当地的直角坐标系统,首先确定您的直角坐标系统是3度带还是6度带投影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 (带号) 当没有除尽,N有余数时,中央子午线L=6*N - 3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3=N;中央子午线L=3 X N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可分成 六度带十一个(13号带—23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5°、81°、……123°、129°、135°); 三度带二十二个(24号带—45号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72°、75°、……132°、135°);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4、如何判断投影坐标是3度带坐标还是6度带坐标 如(4231898,)其中21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东伪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21带的东伪偏移值为米。假如你的工作区经度在120度至126度范围,则该坐标系为6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23度。 如(2949320,)其中36即为带号,已知该地点位于贵阳市附近,而从地图上我们看到贵阳大概的经度是东经108度左右,因此可以36*3=108,所以该坐标系为3度带坐标系,该带的中央经度为108度。而不可能为6度带:36*6=216。

高斯投影6度和3度分带计算公式

高斯投影6度和3度分带计算公式 高斯投影是一种常用的地理坐标转换方法,它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转换成平面坐标系,以方便地图绘制和测量。在中国,高斯投影采用的是带状投影方式,其中6度和3度分带是最常用的两种分带方式。本文将介绍高斯投影6度和3度分带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1.高斯投影的基本原理 高斯投影是基于椭球体模型的地图投影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带状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投影中央经线。在相应的中央经线上,经度与平面坐标有直接线性关系,而纬度则需要进行适当的纬度变换。 2.高斯投影6度分带 2.1计算公式 对于给定的经度λ和纬度φ,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高斯坐标(x,y)。 (1)计算带号 先计算经度λ所在的带号zone: zone = int((λ+3)/6) + 1 (2)计算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投影为: L = zone * 6 - 3 (3)计算ΔL

ΔL=λ-L (4)计算纬度变化量 B=φ×π/180 (5)计算椭球长半轴 (6)计算参数e (7)计算T T = tan(B) T2=T*T C = e * cos^2(B) A = (λ - L) × cos(B) (8)计算M M = a * ((1 - e / 4 - 3e^2/64 - 5e^3/256) * B - (3e/8 + 3e^2/32 + 45e^3/1024) * sin(2 * B) + (15e^2/256 + 45e^3/1024) * sin(4 * B) - (35e^3/3072) * sin(6 * B)) (9)计算y y=M+a*(1-C+(5-T2+9C+4C^2)*A^2/12 +(61-58T2+T^4)*A^4/360) (10)计算x

坐标转换公式说明

坐标转换 一、经纬度转换成6度带坐标 已知经度能够用不同中央子午线计算直角坐标(算后Y前加带号)但带号不一样

二、经纬度转换3度带坐标

已知经度能够用不同中央子午线计算直角坐标(算后Y前加带号)但带号不一样

Mapgis坐标转换 一、经纬度转换6度带坐标 例:一、东经114°30′21″,北纬35°52′08″ 二、东经114°40′30″,北纬35°50′30″ 3、东经115°00′25″,北纬36°43′28″ 二、东经115°10′30″,北纬36°44′28″ 步骤:1从开始里找到程序,附件,打开“记事本” 1143021,355208 1144030,355030 1150025,364328 1151030,364428 保留,保留文件为 2打开Mapgis,有效效劳中的投影变换,按投影变换,查找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按“打开文件”,把文件1装入; 3按“用户投影参数”,坐标系类型改成“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改成“北京54”,坐标单位设置“”,按“确信”; 4按“结果投影参数”,坐标系类型改成“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改成“北京54”,坐标单位设置“米”,投影带类型设定为“6度带”,投影带序号设定为20((117+3)/6),(可通过坐标转换进行计算),按“确信”; 5写到文件,保留文件为。 二、经纬度转换3度带坐标 例:一、东经114°30′21″,北纬35°52′08″ 二、东经114°40′30″,北纬35°50′30″ 3、东经115°00′25″,北纬36°43′28″ 二、东经115°10′30″,北纬36°44′28″ 步骤:1从开始里找到程序,附件,打开“记事本” 1143021,355208 1144030,355030 1150025,364328 1151030,364428 保留,保留文件为 2打开Mapgis,有效效劳中的投影变换,按投影变换,查找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按“打开文件”,把文件A装入; 3按“用户投影参数”,坐标系类型改成“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改成“北京

「三度带与六度带转换」

1.在arcgis里怎么投影转换? 1.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要素--投影 2.先把图层的坐标系更改成目的投影的坐标系再然后添加投影转换的文件,然后导出数据(导出数据时要特注意选数据框) 在arcgis里怎么做配准? 主菜单--自定义--工具条--地理配准 3.怎么把坐标导入到arcgis里? 先把坐标输到excel里(字段写成经度、纬度、高程) 然后打开access,把刚才的exce l表导入到access里再导出为dbf格式的文件,再arcgis里摁添加x、y数据按钮。 4.怎么把点的坐标输到属性表里? 新建字段(名为x、y、h必须都是文本格式)再鼠标右键计算几何里边算坐标。 5.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6度带自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1,2,3,…。我国6度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由75度起每隔6度而至135度, 共计11带(13~23带),带号用n表示,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用L0表示,它们的关系是L0=6*n-3,如下图所示。 高斯投影3度带:它的中央子午线一部分同6度带中央子午线重合,一部分同6度带的分界子午线重合,如用n1表示3度带的带号,表示3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它们的关系L=3*n1 下图所示。我国3度带共计22带(24~45带)。 在我国x坐标都是正的,y坐标的最大值(在赤道上)约为330km。为了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可在横坐标上加上500000m。此外还应在坐标前面再冠以带号。这种坐标称为国家统一坐标。例如,有一点y =19 123 456.789m,该点位在带内,其相对于中央子午线而言的横坐标则是:首先去掉带号,再减去500000m,最后得y=-376543.211m。 6.怎么把3度带的转换成6度带的? 1、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修改地图参数”,点击“选择全部文件”,点击“进行转换”(提示是否把全部文件进行投影转换,选择“是”) 2、把“转换过程中使用文件tic点”及“转换过程中图元参数进行转换”两项前面的勾去掉。 3、点击“当前投影”(系统提示选择“否”),“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比例尺分母”输入“50000”,“坐标单位”选择“毫米”,“投影带类型”选择“六度带”,“投影带序号”输入“21”(视具体情况), “投影区任意点的纬度”输入“123”(必须大于0),然后点击“确定”。 3、点击“目的投影”(系统提示选择“否”),“坐标系类型”选择“投影平面直角”,“椭球参数”选择“北京54”,投影类型选择“高斯—克吕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