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1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宇

1.所赖君子见机 (通“几”,预兆)

2.俨骖騑于上路 (通“严”,整治)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

二、词类活用

1.一言均赋(名词用作动词,铺陈)

2.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像星)

4.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5.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意动,以……为衣襟;以……为束带); 三、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古:困厄,处境艰难。今:穷困;

2.一介书生古:量词,个今:介绍,介于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

4.盛筵难再古:第二次。今:又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古:语气词,用在句尾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

7.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 8.彩彻区明古:日光今:彩色

9.序属三秋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古:过今:向外走四、一词多义

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人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2.胜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3.穷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4.临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2

《逍遥游》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二、词性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异的事物)

2.名词作动词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 不过数仞而下 (降落) 3.使动用法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

三、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腹犹果然古:食饱之状今: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众人匹之古:一般人今:多数人。4.之二虫又何知古:泛指动物。今:虫子。 5.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古:毛,指草林。今: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古:寿命。今:时间单位

7.野马也,尘埃也古:流动的雾气。今:野生之马。

8.蟪蛄不知春秋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9.我决起而飞古:快速的样子今:决定 10.枪榆枋而止古:触,碰今:枪械 11.适莽苍者古:往今:刚好 12.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 13.行比一乡古:合今:比较四、虚词积累

1.之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穷发之北(助词,的)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3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躬亲抚养(亲自) 则病日笃(一天天地) 2.形容词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凶丧) 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的地方) 3.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4.使动用法

无以终余年(使……结束) 保卒余年(使……终了) 谨拜表以闻(使……知道)

三、古今异义

1.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今:创立

2.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

3.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优秀人才今: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4.则告诉不许古:申诉今:让别人知道

5.臣之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

6.除臣洗马古:授予官职今:不包括在内

7.寻蒙国恩古:不久今:寻找

8.晚有儿息古:子今:气息;停止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拳拳今:少;不重要 10.人命危浅古:不长今:和深相对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2)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2)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鼓起翅膀。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通“能”,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3.众人:古义:一般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 5.羊角:古义:旋风。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 9.是:古义:这。 10.控:古义:投,落下。 11.虫:古义:泛指动物。 12.枪:古义:触碰。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五、一词多义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和翻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恰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目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既然自己曾经使心灵为形体所奴役,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悲伤!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却知道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补救。走入迷途确实还不算太远,认识到如今做得正确而过去却非常错误。归舟在遥远的征途中轻快地飘荡,微风徐徐吹拂着衣襟。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只恨晨光还是这样朦胧不清。刚刚望见自己的家门,便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出来欢迎,幼儿等候在门庭。荒草已经生满庭园小路,青松秋菊仍然茂盛。拉着幼儿跨进房门,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我端起酒杯自斟自饮,观赏那庭院的树木是多么地惬意开心。倚凭南窗寄托傲世的情怀,环视小屋也容易使人心绪安宁。每天在庭园散步很有乐趣,尽管有大门却时常关闭。拄着拐杖各处走动,随意休息,不时地举目眺望那远处的烟云。云彩无意飘出山巅,鸟儿飞倦了,也知归林。斜晖渐渐地暗下来,即将隐入西山,我用手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谢绝与世俗的交游。世俗既然同我的志向不合,我还出去追求什么!亲戚间的知心话能使人快乐,独自弹琴读书也足以消愁解闷。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耘。我时而坐着小车,时而划着扁舟。有时循幽深曲折的溪水进入山谷,有时沿崎岖坎坷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欣欣向荣,细细的泉水开始流动。我羡慕万物得到春天的滋润,感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之间还有多少时间,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心意决定去留?为什么还心神不定地想去追求什么?富贵既然不是我的心愿,仙境又不可寻求。只希望有个好日子独自出游,或者是把拐杖插在一边,去田间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山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澈的溪流而写作诗章。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了此一生吧,乐天知命还有什么疑虑!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拒,抵御,抵抗;内——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邀,邀请; 3、臣之不敢倍德:倍——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隔阂,嫌隙;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骖乘:坐在车右担任侍卫的人; 二、词类活用 1、沛公欲王关中:王:大王——称王; 2、范增数目:目:眼睛——使眼色; 3、道芷阳间行:道:道路——取道; 4、夜驰之沛公军;复夜去:夜:夜晚——连夜; 5、吾得兄事之:兄:兄长——向对待兄长一样; 6、常以身翼蔽:翼:翅膀——像翅膀一样; 7、头发上指:上:上面——向上; 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 9、臣活之:活:使……活; 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从; 11、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交好、友好; 12、秋毫不敢有所近:近:与“远”相对——沾染、接触;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为” 1、用作动词音wéi 表动作: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使子婴为相 表观点: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 表判断;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用作介词 表被动;为所/为……所音wéi 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原因、涉及对象音wèi 慎毋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用作助词 句末语气,表疑问或反问音wéi 何辞为? (二)虚词“因” 1、动词:沿袭、继续蒙故业,因遗策 2、名词:原因、缘由于今无会因(到现在没有相会的机缘了) 3、连词:表顺承,于是,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表原因,因为,由于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鼠,是子神啊,因为喜欢老鼠,所以不蓄养猫狗) 4、介词: 凭借、条件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着、趁机因计沛公于坐/因招沛公出/因言曰 因为、由于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三)虚词“而” 1、表目的:来,用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表转折:但,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3、表修饰:(地,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4、表修饰:(地,着)项王按剑而跽曰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总结 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语言形式之一,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语文必修五大纲中,文言文是必修内容之一,其中包含了多篇文言文课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则和特点,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本文将为大家总结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基本语言规则和特点 文言文是汉语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以下的语言规则和特点: 1.词汇: 文言文运用的词汇来自古代汉语,大多比现代汉语用词更简单,语义较为明确且重视精准用词。有很多专有词汇,也有很多字现在语言中已经不再使用。 2. 语法: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较为繁琐,句子经常长达十几到几十个字。文言文注重修辞,重视“清”、“丽”、“妙”,构成华丽辞藻和文化内涵,也重视语言的平衡和对称。

3.标点: 文言文的标点很少,常见的标点符号有句号、“、”、“。、”等符号。 4. 发音: 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发音更为复杂,且音节发音规则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二、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1. 历史背景 文言文知识点中常涉及到作者及其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如《孔乙己》中的“洋务派”、“地契”,《岳阳楼记》中的“乾隆时期”,《滕王阁序》中的“唐朝贞观年间”,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才能深入理解文本。 2. 文言文常用结构 文言文中常见的结构包括“因果结构”、“举例结构”、“转折结构”、“并列递进结构”等,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结构类型,并灵活运用。 3. 文言文修辞手法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反誓、排比、铺垫、绝句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及应用,以及学会通过修辞手法寻找文本的表达意义。 4. 词语辨析

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必背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第三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第四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 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了;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实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千里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归去来兮辞并序 (第一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大家更好地掌握,小编整理了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必修5 《归去来兮辞》教与学知识点梳理 一、《归去来兮辞》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

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归去来兮辞》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四川人教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于时风波未静 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 2.策扶老以流憩 今义:搀扶老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悦亲戚之情话 今义:男女表示爱情的话古义:________________ 4.问征夫以前路 今义:出征的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 5.既窈窕以寻壑 今义:指美丽的身材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就 三径就荒( )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金就砺则利( )

2.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赵王畏秦,欲毋行( )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 ) 3.引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引而不发(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4.将 田园将芜胡不归( ) 将信将疑( ) 出郭相扶将( ) 将功赎罪(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5.绝 请息交以绝游(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绝不相干( ) 6.辞 归去来兮辞( ) 辞不赴命( ) 停数日,辞去( ) 动以朝廷为辞( ) 7.而 门虽设而常关( ) 觉今是而昨非( ) 时矫首而遐观( ) 鸟倦飞而知还(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乐琴书以消忧( )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 4.眄庭柯以怡颜( ) 5.悦亲戚之情话( ) 6.乐琴书以消忧( ) 7.倚南窗以寄傲( )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精选3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1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宇 1.所赖君子见机 (通“几”,预兆) 2.俨骖騑于上路 (通“严”,整治)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消”) 二、词类活用 1.一言均赋(名词用作动词,铺陈) 2.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像星) 4.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人) 5.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意动,以……为衣襟;以……为束带); 三、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古:困厄,处境艰难。今:穷困; 2.一介书生古:量词,个今:介绍,介于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 4.盛筵难再古:第二次。今:又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古:语气词,用在句尾今:无意义。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 7.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 8.彩彻区明古:日光今:彩色 9.序属三秋古:秋季的第三个月今:三个秋季 10.路出明区古:过今:向外走四、一词多义 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人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2.胜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3.穷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4.临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2 《逍遥游》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二、词性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异的事物) 2.名词作动词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 不过数仞而下 (降落) 3.使动用法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 三、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腹犹果然古:食饱之状今: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众人匹之古:一般人今:多数人。4.之二虫又何知古:泛指动物。今:虫子。 5.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古:毛,指草林。今: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古:寿命。今:时间单位 7.野马也,尘埃也古:流动的雾气。今:野生之马。 8.蟪蛄不知春秋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9.我决起而飞古:快速的样子今:决定 10.枪榆枋而止古:触,碰今:枪械 11.适莽苍者古:往今:刚好 12.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 13.行比一乡古:合今:比较四、虚词积累 1.之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穷发之北(助词,的)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篇3 《陈情表》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4.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躬亲抚养(亲自) 则病日笃(一天天地) 2.形容词作名词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古典诗文 09-26 1222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归去来兮辞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通“”,释义:2.景翳翳以将入通“”,释义: 二、一词多义 1、会 ①会有四方之事会: ②相如闻,不肯与会会: 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 ④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会: 2、行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行: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 ③赵王畏秦,欲毋行行:

④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行: 3、策 ①策扶老以流憩策: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策: ③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策: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 4、时 ①时矫首而遐观时: ②善万物之得时时: ③寓形宇内复几时时: 5、非 ①觉今是而昨非非: ②富贵非吾愿非: 6、寻 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②既窈窕以寻壑寻: 7、之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 ②求之靡途之: ③会有四方之事之: ④悟已往之不谏之: 8、而 ①门虽设而常关而: ②觉今是而昨非而: ③时矫首而遐观而: ④鸟倦飞而知还而: 三、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风波:古义:;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人事:古义:;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3.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古义:;今义:跟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4.悦亲戚之情话 情话:古义:;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5.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幼稚:古义:;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古义:;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乐琴书以消忧琴:、书: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 3.时矫首而遐观时: 4.情在骏奔,自免去职骏: 5.倚南窗以寄傲傲: 6.幼稚盈室,有酒盈樽幼稚: 7.审容膝之易安容膝: 8.眄庭柯以怡颜怡: 9.审容膝之易安安: 10.乐琴书以消忧乐: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梳理练习 《归去来兮辞》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曷不委心任去留乃瞻衡宇景翳翳以将入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予以解释。 或棹孤舟策扶老以流憩 乐琴书以消忧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审容膝之易安 感吾生之行休携幼入室 倚南窗以寄傲感吾生之行休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善万物之得时眄庭柯以怡颜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分别解释其古今不同含义。 1.悦亲戚之情话古:今: 2.悦亲戚之情话古:今: 3.将有事于西畴古:今: 4.既窈窕以寻壑古:今: 5.于时风波未静古:今: 6.景翳翳以将入古:今: 7.或命巾车古:今: 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今: 9.或植杖而耕耔古:今: 10.觉今是而昨非古:今: 11.尝从人事古:今: 1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今: 13.恨晨光之熹微古:今: 四、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 1.夫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 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聊乘化以归尽 3.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乘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五、解释下列各组虚词的意义。 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农人告余以春及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2.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 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 3.之悦亲戚之情话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六、指出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 将有事于西畴 寓形宇内复几时?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复驾言兮焉求? 乐夫天命复奚疑? 载欣载奔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既自以心为形役 农人告余以春及 《滕王阁序》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所赖君子见机 2.俨骖騑于上路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析类型并解释。 1.一言均赋2.目吴会于云间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4.四美具,二难并 5.襟三江而带五湖 6. 腾蛟起凤 7.屈贾谊于长沙8.窜梁鸿于海曲 9.宾主尽东南之美10.徐孺下陈蕃之榻 11.山原旷其盈视12.台隍枕夷夏之交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1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15.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分别解释其古今不同含义。 1.穷且益坚古:今: 2.一介书生古:今: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今: 4.盛筵难再古:今: 5.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古:今: 6.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今:

高中语文必修五常考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常考文言文 1. 高二语文必修五常考文言文 《归去来兮辞》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 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逍遥游》 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则其负大翼也无力。(04年天津。 4、俨骖騑于上路,彩彻区明,乐夫天命复奚疑,而御六气之辩。6。 7.登东皋以舒啸、全国卷Ⅳ,李广难封,则芥为之舟,得天人之旧馆,神人无功。9.风之积也不厚。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老当益壮、

而徵一国者,志怪者也.适百里者、臣无祖母;飞阁流丹,彼且恶乎待哉;舸舰弥津,序属三秋。《逍遥游》 1,尘埃也.故夫知效一官,声断衡阳之浦、鹤汀凫渚。 2、但以刘日薄西山,穷岛屿之萦回。 4,朝不虑夕、时运不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9,知来者之可追,亦崎岖而经丘.若夫乘天地之正,人命危浅。《陈情表》 1,则刘病日笃。 5。 5、行比一乡。 4。 2.策扶老以流憩.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抚孤松而盘桓。 3,小年不及大年,下临无地,天池也,无至以今日。 5,乐琴书以消忧,则告诉不许;欲苟顺私情,三月聚粮,宁移白首之心,死当结草,即冈峦之体势、渔舟唱晚,形影相吊,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青雀黄龙之舳。2,泉涓涓而始流,宿舂粮!冯唐易老,访风景于崇阿。茕茕孑立。 7、05年江西高考考题) 8、臣生当陨首,响穷彭蠡之滨,烟光凝而暮山紫.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6《归去来兮辞》 1.悟已往之不谏,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浅而舟大也。 8、时维九月。齐谐者。 6.木欣欣以向荣。祖母无臣,上出重霄、闾阎扑地。3。实迷途其未远。 3.云无心以出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小知不及大知!《滕王阁序》 1;适千里者,以游无穷者、层峦耸翠?穷且益坚。7、臣欲奉诏奔驰,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不坠青云之志,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觉今是而昨非:至人无己。 2。潦水尽而寒潭清;雁阵惊寒。 3,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圣人无名。景翳翳以将入,气息奄奄,钟鸣鼎食之家,命途多舛,时矫首而遐观、德合一君。 5.或命巾车,鸟倦飞而知还,或棹孤舟,无以终余年;置杯焉则胶。聊乘化以归尽.野马也;临帝子之长洲。既窈窕以寻壑,临清流而赋诗.南冥者、云销雨霁;桂殿兰宫。4.悦亲戚之情话,谨拜表以闻?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王勃(背诵2—3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

可打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整理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归去来兮辞》 一、文学常识 1、《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时期著名的诗人陶潜,世称先生,他自号。他的代表性作品有 2、辞,是介于与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的《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到了汉代,人们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比较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而赋重。 二、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乃瞻衡宇 曷不委心任去留 景翳翳以将入 三、找出句中古今异义并解释 觉今是而昨非 悦亲戚之情话 于时风波未静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景翳翳以将入 既窈窕以寻壑 策扶老以流憩 问征夫以前路 将有事于西畴

四、词类活用 情在骏奔 策扶老以流憩 或棹孤舟 生生所资 园日涉以成趣 携幼入室 善万物之得时 眄庭柯以怡颜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五、指出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寓形宇内复几时? 遂见用于小邑 既自以心为形役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农人告余以春及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六、翻译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木欣欣以向荣,。 七、一词多义 1 就 三径就荒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金就砺则利 2 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 审 审容膝之易安 用意详审 为人主计,莫如先审取舍 孔子如审先知,当早易道 4 将 田园将芜 将信将疑 暂伴月将影 出郭相扶将 将功赎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 5 绝 请息交以绝游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以小舟至绝壁下 绝不相干 6 委 曷不委心任去留 王年少,委国事大臣 委命下吏 7 引 引壶觞以自酌 引赵使者相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左右欲引相如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梳理背诵默写容易写错的字《归去来兮辞》 心为形役,奚惆怅悟已往之不谏舟遥遥以轻飏熹微衡宇僮仆候门樽壶觞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日涉流憩矫首而遐观出岫景翳翳盘桓消忧西畴棹孤舟窈窕以寻壑善万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东皋舒啸赋诗奚疑 《滕王阁序》 潦水俨临帝子之长洲上出重霄鹤汀凫渚即冈峦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陈情表》 夙遭闵凶悯臣孤弱零丁孤苦门衰祚薄期功强近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逮奉圣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

史臣荣举臣秀才陨首具以表闻逋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奉诏奔驰 刘病日笃伏惟犹蒙矜育特为尤甚历职郎署不矜名节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报养皇天后土鉴矜悯愚诚庶刘侥幸生当陨 首 文言基础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内亲外戚 2.情话:知心话 3.来者:未来的事情 4.征夫:行人 5.扶老:手杖

6.:指战乱 7.人事:指做官 8.去留:指生死 9.寻:不久 11交:交互,都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10.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游褒禅山记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报任安书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啊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啊 高二语文有哪些是要必背的文言文呢,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高二语文成绩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高二语文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有用哦。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 1/ 6

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滕王阁序》王勃(背诵2—3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 2/ 6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高中必修五必背文言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我的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里却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现在我还没有找到。亲戚大都劝我回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一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啊。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为我想进办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1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语文必修五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汇总

语文必修五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汇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很多都要求记忆,现小编整理了必修五的文言文,欢迎阅读! 必修五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倦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