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轮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4
【学习目标】能归纳并记熟发展观的主要哲理;能结合实例运用本课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运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课前完成探究案,并熟记、理解本课重点知识。
在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内容;组长负责,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学案中当堂巩固练习。
改正完善并落实学案中所有内容。
②熟记复习资料P208知识网络框【预学案】回扣教材,夯实基础:归纳默写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主要原理及其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5、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课堂探究案】材料一美国曾经考虑过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
在可行性论证中,发现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
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的材料二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
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
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
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
探究一:请分析“小鱼胜大坝”的故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智慧。
(10分)探究二: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12分)思路小结:【训练案】一、当堂检测1、(2013 全国卷I 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
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
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事例表明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3·广东佛山二模)2012年9月24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某妇女驾车外出,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过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中学2021届高三哲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络观【考点梳理】1.联络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络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和。
2.联络的含义和联络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络的观点看问题〔1〕联络的含义:所谓联络,就是以及诸要素之间的互相、互相和互相。
〔2〕联络的普遍性①表现天与明天的关系。
B.事物的联络就其与理论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络与人为事物的联络。
自在事物的联络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络是人类理论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络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络只有经过理论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可以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络,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方法论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络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A.分开事物的真实联络,抓住事物的外表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络,是狡辩论的一重要特征。
条件为转移。
◇注意: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开展都是有条件的。
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
3.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和局部是互相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和开展的,从数量上看它是;局部是事物的和开展的,从数量上看它是。
二是二者在事物开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不同。
整体居于地位,整体着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局部在事物的存在和开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局部于整体。
②整体和局部是互相联络、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整体由局部构成,分开了局部,整体就不复存在了。
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的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作用。
另一方面,局部是整体中的局部,分开了整体。
局部就不成其为局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局部。
(2)整体与局部的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的;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动整体的开展。
第 页 共4页 1 《生活与哲学》一轮复习资料(第11周)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核心考点 考点 考题分布 题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012四川卷39(6); 非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2012天津卷3;2010重庆卷28;2009北京卷24;2007四川卷32;2007江苏卷10 选择题 2008上海卷35;2013天津卷14.3 非选择题
联系的客观性 2012全国卷28;2012重庆卷30;2011广东卷33;2011重庆卷30;2011上海卷21;2010课标卷23;2010全国卷II28;2009江苏卷30;2008重庆卷32;2007北京卷26;2007宁夏卷23;2013江苏卷28 选择题
联系的多样性 2012江苏卷30;2011课标卷13;2010福建卷38;2008海南卷22;2008全国卷II30;2007江苏卷14;2007江苏卷10;2013上海卷29 选择题 2010全国卷I39;2009广东卷40;2008上海卷35 非选择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 11浙江卷28;2009上海卷13;2008广东卷25; 2013江苏卷27;2013海南卷21 选择题 2011安徽卷37;2010四川卷38;2009全国卷II39;2008海南卷26;2007天津卷39 非选择题
系统优化的方法 2011上海卷22;2009重庆卷28;2007山东卷25 选择题 二、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 例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 ①辩证否定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对立统一的观点 ④联系的观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变式探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辩证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实践观点 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例2、漫画中的小男孩违背了( )。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联系的可变性 ③联系的客观性 ④联系的条件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 页 共4页 2
【变式探究】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 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变式探究】2012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他指出,把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 )。 ①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联系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②事物的发展是无条件的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会优化结构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三.高考试题 1、(2013全国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氧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3上海).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番茄的生长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从而使消费者放心食用。“全程监控”与“放心食用”之间是( )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3、(2013江苏)“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2013江苏) 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 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 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5、(2013天津)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10分) 第 页 共4页 3
6、(2013北京)(12分)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7、(2013天津)成为汽车强国是产业梦,成为“有车一族”是家庭梦,青年学生也有自己的梦。青年学生的个人梦想无论多么色彩斑斓,都只有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实现。请分别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一个知识,探讨为什么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6分)
8、(2013上海)自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九年增长,其中谷物(稻谷、小麦、玉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九成。谷物相当于小麦而言是整体,相当于粮食而言是部分。从经济生活中例举一个能够说明“既是整体又是部分”的事例。(3分)
四.易错点突破 1.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醒: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提醒: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3.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5.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提醒: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6.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提醒: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提醒: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提醒: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9.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第 页 共4页 4
易错点1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也不意味着联系都是必然的,事物之间也存在偶然的联系。 例1、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易错点2 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联系是客观的,人类不能创造联系也不能割断事物固有的联系,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和规律,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例2、2012年是农历龙年,为了讨个好兆头,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龙头”(2012年年初)出生。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其依据是 (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易错点3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例3 、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 )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为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4 部分决定整体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例4、“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涵的哲理是 (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错点5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不能笼统地认为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整体功能有可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例5、《管子·兵法》中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 ),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