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无线局域网技术2
- 格式:ppt
- 大小:7.90 MB
- 文档页数:32
无线自组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无线自组网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实践无线自组网的组网过程和管理技术,并熟悉无线自组网的性能和应用。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路由器:用于构建无线自组网的基础设备,可支持多台终端设备同时连接;2.无线终端设备:用于连接无线自组网进行通信;3.电脑:用于配置和管理路由器和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监测和数据分析;4.网线:用于将电脑与路由器连接,方便进行配置和管理;5.测试工具:如打印机、摄像头等,用于测试无线自组网的性能和应用。
三、实验步骤1.连接路由器和电脑:通过网线将电脑与路由器连接,确保能够进行配置和管理。
2.配置路由器:通过浏览器访问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SSID、无线信道、加密方式等。
3.连接终端设备:使用无线方式将终端设备连接到路由器,确保能够成功进行通信。
4.组网管理:通过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组网管理,如设置终端设备的连接权限、限制终端设备的访问速度等。
5.性能测试:使用测试工具对无线自组网进行性能测试,如测试网络延迟、带宽、信号强度等。
6.应用测试:通过连接其他设备,如打印机、摄像头等,测试无线自组网的应用功能,如实现打印、视频监控等。
7.数据分析:通过电脑上的网络监测工具,分析无线自组网的数据流量、连接数量等,了解网络使用情况。
8.故障排除:在实验过程中,如出现无法连接、网络延迟等问题,需要进行故障排除,找出原因并解决。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成功搭建了无线自组网,并进行了组网管理、性能测试和应用测试。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平均延迟较低,带宽利用率较高,信号强度较为稳定。
应用测试中,能够成功实现打印和视频监控功能。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终端设备较多,路由器的连接数量限制较少,导致无法同时连接所有设备。
其次,由于网络流量较大,部分终端设备的访问速度较慢,影响了网络体验。
最后,在应用测试中,虽然能够成功实现打印和视频监控功能,但是在部分情况下,网络延迟较高,导致打印或视频监控的效果不佳。
无线网络应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虚拟服务器实验: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EP安全模式的设置方法2.IP过滤及DMZ实验:了解防火墙IP过滤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DMZ主机的设置方法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WPA-PSK安全模式和IP过滤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 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2.设置内网的PC1为DMZ主机,允许外网的客户机PC3进去访问PC1上面的Web及FTP等所有服务。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PA-PSK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在集成路由器中,可设置非军事区DMZ来允许外部网络主机访问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启用非军事区时,外部网络主机可访问内部指定DMZ服务器上的所有端口。
三、主要仪器设备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机3台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虚拟服务器实验:1.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EP,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自动”或“开放模式”,选择WEP密钥格式为“ASCII码”,设定为12345,密钥1的密钥类型选为64位。
重启无线路由器。
3.根据拓扑图设置各台PC机的IP地址。
4.设置好PC1机上的Web服务(端口号采用缺省的80),设置好PC2机上的FTP服务(端口号采用缺省的21)。
教学内容或项目、任务任务1 WLAN概述授课周次1授课时数2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1703-04审核教学目的(1)掌握什么是无线网络(2)掌握WLAN技术的发展历程(3)掌握WLAN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重难点重点:WALN的定义、协议难点:协议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施及教学过程一、任务描述(5分钟)本次课程主要学习任务和目的。
二、课堂引入(5分钟)项目任务分析,核心要点提示。
三、讲授内容(50分钟)(1)讲解无线网络发展历程(2)WLAN的定义与相关术语解释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3)讲解分析WLAN的典型应用WLAN让工作更高效,在行业中提供更加灵活的网络部署。
四、课堂讨论(15分钟)身边接触过的无线网络?有哪些设备?用到什么技术?教学内容或项目、任务任务4 802.11MAC层工作原理授课周次4授课时数2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1703-04审核夏西平教学目的(1)理解802.11帧的格式(2)掌握802.11的三种帧类型及作用重难点重点:帧格式、类型难点:帧标签的处理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施及教学过程一、任务描述(5分钟)本次课程主要学习任务和目的。
二、课堂引入(5分钟)项目任务分析,核心要点提示。
三、讲授内容(50分钟)(1)802.11帧特性讲解(2)数据帧特性讲解(3)控制帧特性讲解(4)管理帧特性讲解四、课堂讨论(15分钟)802.11帧的三种帧类型是通过那个参数控制的?五、学生答疑(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
六、课堂小结(5分钟)知识点总结,课堂纪律点评、学生学习情况点评。
七、作业与实训任务布置(5分钟)提醒学生完成作业,预习实训指导书的内容,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教学后记802.11MAC子层的工作原理需要理解,为后续学习CAPWAP的运行机制打下基础,否则难以理解数据在无线网络中如何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