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49.04 KB
- 文档页数:16
软考系统架构师每章知识点总结嘿呀!软考系统架构师的知识可真是又多又复杂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好好总结一下每章的知识点哇!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哎呀呀!这一章可得好好掌握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相关内容呀!像是各种处理器、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等。
哇!还有指令系统和流水线技术呢,这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你说是不是?知道不同类型的指令和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吗?第二章操作系统知识嘿!这一章要搞清楚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呢!哎呀呀,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死锁问题,可难倒了不少人呢!还有虚拟存储技术,你搞明白了吗?第三章数据库系统哇哦!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都是这一章的重点呀!怎么进行规范化设计?关系代数和SQL 语言又该怎么运用?哎呀,想想就觉得不简单!第四章中间件技术嘿呀!中间件的分类和应用场景可得搞清楚。
像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等,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作用呢!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选择哪种中间件吗?第五章应用系统集成哎呀呀!这一章要了解系统集成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企业应用集成、Web 服务集成,这里面的门道可多啦!第六章软件架构设计哇!软件架构风格、架构评估、软件产品线,这些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怎么进行有效的架构评估?第七章设计模式嘿!设计模式的分类和应用可不能马虎。
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用处呢!第八章软件测试哎呀呀!测试的方法、策略、用例设计,都要掌握得牢牢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一个都不能落下呀!第九章项目管理哇哦!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这都是项目经理要操心的事儿!怎么制定合理的计划?如何控制成本和风险?第十章安全技术嘿呀!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每一个方面都至关重要!加密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你都了解吗?哎呀呀,软考系统架构师的知识点真是太多太复杂啦!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多多总结,一定能够掌握的呀!加油哇!。
操作系统第三版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协调资源分配。
第三版的习题答案通常涵盖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现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示例:# 操作系统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个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控制硬件的手段。
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等。
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的概念: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程序的执行实例。
2. 进程的状态:通常包括就绪态、运行态、阻塞态和终止态。
第三章:线程1.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流,比进程更轻量级,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资源。
2. 线程的创建和管理:操作系统提供了API来创建和管理线程,例如Pthread库。
第四章:内存管理1. 内存管理的作用:负责分配和回收内存资源,确保程序运行时有足够的内存空间。
2. 虚拟内存:一种内存管理技术,允许计算机通过硬盘来扩展可用的内存容量。
第五章:文件系统1. 文件系统的功能:文件系统负责存储、组织和访问文件数据。
2. 文件的属性:包括文件类型、大小、创建时间、访问权限等。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1. I/O设备分类:包括块设备、字符设备、网络设备等。
2. I/O控制方式:包括程序控制方式、中断驱动方式和DMA方式。
第七章:死锁1. 死锁的条件:互斥条件、占有和等待条件、不可剥夺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2. 死锁的预防和避免:通过破坏死锁条件来预防死锁的发生。
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1. 安全机制: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
2. 安全策略:确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
结语操作系统习题的答案不仅需要理解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知识点。
大一计算机各章知识点总结大一计算机专业课程涵盖了多个章节和知识点,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大一计算机各章知识点的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基本组成部分。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知识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各种硬件设备的功能。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与存储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存储方式。
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还介绍了计算机内存的层次结构和存储器的类型。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本章重点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等网络拓扑结构和协议。
学生需要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网络协议如HTTP、TCP/IP等。
第四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本章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如何定义类、创建对象以及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类的继承、封装和多态等特性来设计和实现程序。
第五章:数据结构本章涉及了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包括线性表、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学生需要理解这些数据结构的特点、操作和应用场景,并能够实现相应的算法。
第六章:操作系统本章介绍了常见的操作系统原理和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管理等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的特点。
第七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本章讲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
学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法,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第八章:计算机图形学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图形处理算法。
学生需要了解光栅化、三维几何变换和图形渲染等内容,能够使用图形库实现简单的图形绘制和处理。
第九章:计算机安全与密码学本章讲解了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密码学的基本算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清楚一个概念)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个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
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利用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处理机字长:指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数运算的位数。
总线宽度:一般指CPU中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的内部总线二进制位数。
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目,通常KB,MB,GB,TB来表示。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字节数/秒表示。
主频/时钟周期: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主时钟的频率叫CPU的主频。
度量单位MHZ(兆赫兹)、GHZ(吉赫兹)主频的倒数称为CPU时钟周期(T),T=1/f,度量单位us,nsCPU执行时间:表示CPU执行一般程序所占的CPU时间,公式:CPU执行时间=CPU时钟周期数xCPU时钟周期CPI:表示每条指令周期数,即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公式:CPI=执行某段程序所需的CPU时钟周期数/程序包含的指令条数MIPS:表示平均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定点指令数,公式:MIPS=指令数/(程序执行时间x10^6)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原码定义:(1)整数(范围(-(2^n-1)~ 2^n-1)(2)小数(范围-(2^-n-1 ~ 1-2^-n)反码定义:(3)整数(范围(-(2^n-1)~ 2^n-1)(4)小数(范围-(2^-n-1 ~ 1-2^-n)补码定义:(5)整数(范围(-(2^n )~ 2^n-1)(6)小数(范围(-1 ~ 1-2^-n)移码表示法(用于大小比较与对阶操作)IEEE754标准格式:符号位(1位)+ 阶码(移码)+ 尾数正溢:两个正数相加,结果大于机器字长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负溢:两个负数相加,结果小于机器字长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检测方法:1、双符号位法2、单符号位法不带符号阵列乘法器:同行间并行不同行间串行浮点加减运算操作过程大体分四步:1、0操作数检查2、比较阶码大小完成对阶3、尾数进行加减运算4、结果规格化所进行舍入处理流水线原理:时间并行性线性流水线的加速比:C k=T L/T K =nk/k+(n-1)第三章存储系统程序局部性原理:在某一段时间内频繁访问某一局部的存储器地址空间,而对此范围以外的地址空间则很少访问的现象。
Python入门原著 Guido van Rossum翻译李东风•第一章介绍•第二章解释程序的使用•第三章基本使用•第四章流程控制•第五章 Python数据结构•第六章模块•第七章输入输出•第八章错误与例外•第九章类•第十章进一步学习第一章介绍脚本语言是类似DOS批处理、UNIX shell程序的语言。
脚本语言不需要每次编译再执行,并且在执行中可以很容易地访问正在运行的程序,甚至可以动态地修改正在运行的程序,适用于快速地开发以及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在使用脚本语言时常常需要增的新的功能,但有时因为脚本语言本来就已经很慢、很大、很复杂了而不能实现;或者,所需的功能涉及只能用C语言提供的系统调用或其他函数——通常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重要到必须用C语言重写的程度;或者,解决问题需要诸如可变长度字符串等数据类型(如文件名的有序列表),这样的数据类型在脚本语言中十分容易而C语言则需要很多工作才能实现;或者,编程者不熟悉C语言:这些情况下还是可以使用脚本语言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Python可能正好适合你的需要。
Python使用简单,但它是一个真正的程序语言,而且比shell提供了更多结构和对大型程序的支持。
另一方面,它比C提供更多的错误检查,它是一个非常高级的语言,内置了各种高级数据结构,如灵活的数组和字典,这些数据结构要用C高效实现的话可能要花费你几天的时间。
由于Python具有更一般的数据结构,它比Awk甚至Perl适用的范围都广,而许多东西在Python内至少和在这些语言内一样容易。
Python允许你把程序分解为模块,模块可以在其他Python程序中重用。
它带有一大批标准模块可以作为你自己的程序的基础——或作为学习Python编程的例子。
系统还提供了关于文件输入输出、系统调用、插座(sockets)的东西,甚至提供了窗口系统(STDWIN)的通用接口。
Python是一个解释性语言,因为不需要编译和连接所以能节省大量的程序开发时间。
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习题与参考答案这一章的习题与参考答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输入输出概述及DMA控制器的习题与参考答案;另一部分是中断及中断控制器部分的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输入输出概述及DMA控制器的习题与参考答案1、请说明为什么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能而输出接口却不需要的原因。
解: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的输出端是直接接在数据总线上的,如果数据寄存器没有三态输出功能,则无论数据寄存器被寻址选中或未被选中,其数据都会被送上数据总线,若此时总线上真正要传送的数据与该输入缓存器的内容不一致时,就会发生总线冲突。
所以,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能,以便当接口未被寻址选中时,其输出端处于高阻态,从而与总线隔离。
对于输出接口来说,是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相连,而输出端是与外设相连,因此其输出不影响总线状态;另外,一个外设一般只与一个输出数据缓存器相连,因此输出接口的数据缓存器无须有三态输出功能。
2、8086/8088CPU中哪些寄存器可以用于I/O寻址?若I/O端口地址分别是10H和100H,分别写出向这两个端口写入73H的程序段。
解:8086/8088CPU内可以用于I/O寻址的寄存器为AL、AX和DX。
向端口10H写入73H的程序段为:MOV AL,73HOUT 10H,AL向端口10H写入73H的程序段为:MOV AL,73HMOV DX,100HOUT DX,AL3、图为7段显示器接口,显示器采用共阳极接法,试编写程序段,使AL中的一位十六进制数显示于显示器上。
输出锁存器地址为40H。
解:TABLE DB 3FH,06H,5BH,4FHDB 66H,6DH,7DH,07HDB 7FH,67H,77H,7CH,DB 39H,5EH,79H,71HLEA BX,TABLEXLA TOUT 40H,AL4、PC/XT机有哪些输入输出方式?各自的特点如何?DMA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解:无条件方式:需要外设处于就绪状态,硬件简单;查询方式:CPU需要不断地查询外设是否就绪,浪费CPU时间,硬件较简单;中断方式:外设准备好后,向CPU发中断请求,请求CPU完成数据传输,外设与CPU 并行;硬件又比前两者复杂。
1: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关系连续时间信号(时间和幅度都是连续)通过抽样保持后,变为离散时间信号(时间离散、幅度连续),再经量化编码后,变成数字信号(时间和幅度都离散)。
2:典型信号和奇异信号典型信号主要掌握Sa(t)抽样信号的定义形式及其性质,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计算:奇异信号:阶越信号()u t 与阶越序列()u n 的区别:对于()u t ,其在0t =时,无定义或定义为12;对于()u n ,在0n =时,其定义为1; 单位冲击信号()t δ与单位样值信号()n δ的区别:()t δ在0t =时不为0(冲击的幅度无穷大,但是其强度(面积)为1),在其它时刻为0;而在0n =时,()1n δ=,在其它时刻为0;3:信号的运算(重点)熟练掌握信号的移位、反褶与尺度变换对于连续时间信号:()(,0)f at b a b -±>,建议先反褶,再尺度变换,最后移位,但是也要掌握其它的如先移位,再反褶,最后尺度变换。
也要掌握对于给定()(,0)f at b a b -±>的波形,能画出()f t 的波形。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0)f an b a b -±>,要特别注意在尺度变换时,当信号进行压缩时(1)a >,要删除一些点;当信号进行扩展时(01)a <<,要补0; 4:系统方框图(重点)(1)要熟练掌握给定微分方程(对于连续时间系统)和差分方程(对于离散时间系统),能利用1)加法器、乘法器、积分器画连续时间系统的方框图;2)加法器、乘法器和延时单元画离散时间系统的方框图(2)给定系统的方框图,能列系统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5: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判断(重点)(1)线性系统的判断:先经系统再线性运算是否等于先线性运算再经系统,如满足,则为线性系统,否则为非线性系统。
可用公式表示为:11221122[()][()][()()]T x t T x t T x t x t αααα+=+(2)时不变系统的判断:先时延再经系统是否等于先经系统再时延,如满足,则为时不变系统,否则为时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