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精选作文素材
- 格式:docx
- 大小:16.35 KB
- 文档页数:2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相关推荐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精选39篇)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1我们家乡每逢到春节都是热闹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可是非常心动的。
“百节年为首”,山东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三”一到,家家户户要蒸大枣饽饽、炸面鱼、杀猪、做豆腐、宰鸡,打冻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正月初一凌晨挑选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这时拜年开始了,先放一个开门的鞭炮,打开吉祥的大门,迎接拜年的人们,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爸爸放鞭炮,满地的红地毯似的纸屑,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如意;妈妈做可口的饭菜。
再就是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家里忙完了,就给家族里的人拜年了,家家户户串门拜年,空气里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回荡着人们的祝福声。
正月初一早上吃有钱的饺子,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
除夕过大年也就结束了,真是“ 爆竹声声辞旧岁,合家欢乐迎新春”。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篇2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的气氛是从何时浓起来的呢?或许从“腊八”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找齐那八样食材,在锅里煮。
关于春节作文素材(优秀8篇)关于春节作文素材篇1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每家线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春佳节,比如舞龙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亦乐!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守岁、熬年。
这一顿饭要慢慢吃,直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场,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崇钱”因为岁与崇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大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亲访友。
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五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
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隔和谐与安宁。
关于春节作文素材篇2我的家乡在河南焦作,春节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日子,是铭刻我们年龄变化的日子,是寒假里最轻松的日子。
特别是我们有趣的春节。
现在我的学习任务之重是可想而知的,整个寒假都处于紧张之中,但我们还是愉快地度过了。
是没有了作业?还是时空错乱?不,当然是有趣的春节!在除夕那天,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
吃完年夜饭后,我们还有摆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
大年初一的早晨,家家都会早早的起床,换上新衣,燃放鞭炮。
吃一些饺子或汤圆(这是我们的习俗)接着,就是小朋友”工作“的时候了,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范文(精选16篇)关于春节习俗的范文篇1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
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
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
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
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范文篇2寒假开始了,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准备年货,而小朋友们也盼望过年。
可大家知道过年有哪些习俗吗?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在全国各地,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有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被子等,这种习俗被称为“扫尘”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一幅大红,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听说这一习俗从宋代就开始了,一直传到今天。
在民间的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人们还喜欢在门、墙、窗花等地方倒贴“福”字。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把“福”字倒着贴吗?因为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倒了”。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过年习俗之一。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围坐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放鞭炮和拜年。
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93篇)春节习俗的作文(精选93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习俗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习俗的作文篇1过年喽!过年喽!新的一年又来到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年是有怎样的来历吗?有怎样的习俗吗?哈哈,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相传以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
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便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人们准备上山避难。
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老人。
乡亲们谁都顾不上这位乞讨老人。
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借宿一夜,定把‘年’撵走。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年”最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只能够狼狈逃蹿。
第二天,人们回来后,村里依然安然无恙。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每家每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
这种风俗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知道了过年的来历,就让我们再去了解一下绍兴人是怎样过年的吧!在绍兴,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裹粽、掸尘、杀鸡宰鹅、晒鱼干、酱猪肉,准备新年的衣裳,购买赠送亲友的礼品。
腊月二十三晚上,每家每户都要送灶神上天。
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
绍兴人叫祝福菩萨,来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
人们都说,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
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大年夜,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
祭祖后,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所备饭菜是最为丰盛的一餐。
年夜饭后,就是“辞岁”,小孩向长辈行礼,长辈将事先用红纸所包的钱币分发给晚辈,俗称“压岁钱”。
写家乡春节习俗的作文写家乡春节习俗的作文(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家乡春节习俗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家乡春节习俗的作文1在我的家乡,春节热闹非凡。
按照家乡的风俗,春节舞龙,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于是,大人们舞黄龙、青龙,小孩舞草龙。
今年,我们几个小孩就来个“孙悟空带领小猴舞草龙”。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龙身,有的用彩色纸糊龙头、龙须,有的用旧日历贴龙珠,最后还安上矿灯,一条精致的草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临,小明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握住龙头神气地说:“俺齐天大圣带领猴子来舞龙了。
”我们几个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着黄衣服跟在孙悟空的后面舞草龙,在大街上游动着。
刚走到军属张大妈的家门口,张大伯马上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孙悟空舞着草龙龙腾虎跃,小猴东东举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龙头,孙悟空舞的龙身不停地扭动、翻腾,像海上的波浪翻滚着。
看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围得水泄不通。
“齐天大圣的草龙舞得真妙!”喝彩声响彻夜空。
孙悟空唱起了“军属张大妈,送儿参军保国家,立功受奖戴红花,光荣军属人人夸”的顺口溜。
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忽然,青年们舞来了一条青龙,草龙和青龙在一块空坪上比舞,一个像腾云驾雾,一个似兴风作浪,各显神通。
一位老大爷跷起大拇指夸奖说:“孙悟空的草龙与青龙比舞,真不赖。
”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兴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夸奖。
写家乡春节习俗的'作文2春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
早在尧舜时期,我国人民便有了“扫年”的习俗。
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
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
到诏代,“扫年”之风盛行。
“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爱劳动、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春节的习俗作文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9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特别热闹,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
我们要买新衣服,买各种食品,还有年画,对联和鞭炮。
到了除夕那一天,家家赶着做年菜,我们小孩喝果汁,大人们喝酒,长辈们还要说:“祝你们天天向上……”我们还要给长辈说祝福的话!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会,节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点我们就要放五颜六色的烟花,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耀,你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大年初一我们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长辈家去拜年。
我们的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过年有许多习俗,说也说不完。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周老师。
周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她中等个子,半圆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鼻子高高的,嘴巴淡红淡红的。
看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
周老师对我们很亲切,说话也很温柔,当然有时也很严厉。
记得有一次,我外婆没来得及到学校接我放学,我便去了周老师办公室,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待外婆来接我。
时间过去已久,周老师要下班回家了,但又不放心我独自一人留在学校,便带上我一起回家。
回到家周老师温和地对我说:“你饿了吧!你先去做作业,我给你做牛排吃。
”我非常的开心,乐意地答应了。
后来,牛排还没做好,外婆就来接我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虽然没有吃上周老师亲手为我做的牛排,但是我依然要谢谢周老师。
周老师既像园丁又像妈妈,她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我有这样一位善良而美丽的老师,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终生难忘的周老师,感谢您!过年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过年都过的一样吗?过年的习俗有什么?过年的年菜只有那几样吗?过年的春、福为什么要倒着贴呢?一年一度的过年,让各位小朋友欢心喜悦的过年,今年我过年帮忙扫地、多做一些家是和大扫除,我还到一些庙里拜拜,例如:到南面竹山的南宫游玩和求金,更好玩的地方是溪头,我到溪头时就赶紧去爬山,爬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下山了。
写春节习俗作文写春节习俗作文(通用30篇)写春节习俗作文篇1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
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
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
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
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
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
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
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今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似乎有些让人措手不及。
刚过完元旦,就迎来了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刚过,居然就要过年了。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今年春节的气氛好象不及往年那么浓烈。
因为考试的余威尚未散去,似乎还在为考试而患得患失,便几乎忘了以往过年的热闹景象。
让我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吧。
由于亲戚们都要聚到我家,父母早早的就忙开了。
他们俩都骑上自行车,一起到市场上去采购年货。
既要考虑到一帮小孩聚到一起又疯又闹地,得准备点他们爱吃爱玩的:又得想到大人们谈笑风声必备的瓜子、花生……。
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篇一: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一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春节啦,家家户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
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
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
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
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
春节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
春节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
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你记住了吗?篇二:家乡春节风俗作文篇二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
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
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姥姥了。
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
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
开始动手包饺子了。
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
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
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
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
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
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
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
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中国春节民俗文化作文5篇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春节民俗文化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中国春节民俗文化作文1我的家乡在温州文成,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
“啪啪啪!轰轰轰!”又开始放鞭炮了。
我心想:这才几点呀就开始放,真惹人烦!我把被子盖到头上,继续睡大觉,以养足精神。
八点的时候,爸爸在我耳边轻声说:“今年祭祖也带你去,快起来!”听到这句话,我欣喜若狂,立刻掀开被子,穿上衣服,套上裤子,直奔卫生间开始洗漱。
洗完后,我和一群大人们开始出发去祭祖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这里黑漆漆的,只能依靠亮光看清楚一点点,四周都是砖瓦砌成的墙。
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放鞭炮,正当我拿着一卷鞭炮和打火机时,却被一个人打了一下。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她说:“祭完祖之后才能放。
”听完,我露出无奈的表情,心想:真是太扫兴了!开始祭祖了。
我和长辈们拿起篮子里的杯子、碗和筷子,在桌上摆好,倒上酒,摆好水果和菜之后便开始祭拜。
我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弯下腰,跪在垫子上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我要有很多钱,大吉大利……”妈妈让我来烧纸钱,我先拿了一张,点燃后就放在盆里,然后迅速地把下一张铺开,盖了上去,重复几次后,火烧得越来越旺。
纸钱烧完后,就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放鞭炮。
我拿起一大卷鞭炮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那根细长的引线,然后迅速地跑到屋里面。
“嘣啪!啪!啪啪!”白色的烟雾,就如同迷蒙的仙境一般。
一些胆小的孩子则依偎在妈妈怀里,耳朵被捂着,而有些大人们自己也闭着眼睛不敢看。
鞭炮放完后,还要把菜装到篮子里,再把倒过酒的杯子洗干净,一起放到里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祭祖、放鞭炮。
中国春节民俗文化作文2还是不太适应家乡鞭炮声的噼里啪啦,家乡深夜依然灯火通明,家乡烟花?烂的闪耀天际;在城市里就连20__跨年夜都是寂静无声,只有手机和电视作伴。
春节习俗作文10篇春节习俗作文(精选篇1)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为盛大的节日。
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节习俗。
我们亳州地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就准备,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春节活动延续达一个月之久。
腊月初八早晨要喝腊八粥。
这种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
里面还要放上红枣、栗子、绿豆、花生仁等。
常言道:“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一般人家从这天开始就着手办年货了。
杀猪宰羊、做新衣服、采购各种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扫除的日子。
一般人家常在腊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一天还要把家里打扫干净。
腊月三十是除夕,这一天全家团圆,除旧迎春,还要到坟地里祭祖。
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门上贴春联。
中午合家要吃团圆饭,除非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充满了融融的天伦之乐。
晚上吃过饭,亲人团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饮料、水果等都摆在茶几上,然后一起看春晚。
晚上还要“守岁”,年轻人很少睡觉,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最为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穿着新衣,向神主、祖先、长辈拜年。
这一天早晨只准吃饺子。
如果谁吃到了饺子里包的钱币,谁就在这一年里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小孩子们要给长辈磕头要压岁钱。
吃过饺子,男的要去邻居家串门拜年,女的则在家里接待客人。
到了中午,亲人们仍在一起吃团圆饭。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灯节。
晚上人们在街上放烟花,每一户人家都要在门前放两盏灯,街上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另外,在春节期间,我们亳州地区还有一些“忌讳”。
如过年蒸馍、炸丸子时小孩不能在厨房里,以免乱说话。
正月初五不能动剪刀等。
这些“忌讳”如今有的还存在,有的已无影无踪了。
家乡的春节真是热闹有趣!春节习俗作文(精选篇2)“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
主要的活动括逛花街,办年货等。
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过年习俗精选作文素材
安徽的过年习俗
教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一支红杏沾春雨,两贴春联喷墨香。
伴随着鞭炮声声,我们迎来了热闹喜庆的春节。
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
我在南通上海过过春节,我总觉得城市的春节比较冷清。
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老家安徽淮南毛集的过年习俗吧:
每逢佳节胖三斤,吃是春节必不可少的话习题。
我们是腊月29回去的,按照毛集的风俗,今天家家户户都要做圆子,可是奶奶为了让我们一到家就吃上好吃的,把圆子提前做好了,这可是爸爸朝思暮想的家的味道,圆子的配料很丰富,是用五花肉、生姜末、蒜末、鸡蛋清,摊好的煎饼和各种调料制成的,材料简单做起来不简单,此处省略500字,我就不再做详细介绍了。
做好的圆子晶莹剔透,味道鲜美。
爸爸连早饭都要蒸几个吃。
无论是家宴还是饭店,都有这道菜的身影。
年30的晚上,我们全家团聚,爷爷在楼下放了一串鞭炮,随后上来和我们吃年夜饭,毛集人喜欢吃腌制食品,主要以咸鸡、咸鸭、咸猪手为主。
年夜饭当然是一年中最丰富的一餐,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一条大鱼,但不可以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
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做汤圆。
汤圆是用细腻的糯米粉和上好的红糖制成的,我觉得红糖馅的汤圆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汤圆。
煮熟的汤圆一口咬下去,如琥珀般的红糖汁淌了出来。
又香又甜一点儿也不腻人。
从初1起,就要去亲戚家拜年了。
这种拜年十分讲究。
通常是全家出动,我们去了二爷爷家拜年,他们用丰富的午餐招待我们,下午,我们一起去给老太太上坟。
第二天,家里来了差不多二三十口人,他们都是来回拜的,客厅里,房间里,我的卧室里全都坐满了人,中午吃饭,热热闹闹挤满了两大桌,一直待到下午才全部离去。
给大家补充介绍一下,毛集还有一种特色,就是赶集,这里3天一大集2天一小集,腊月30还有1个光蛋集,以前人们日子穷的时候,穷人家挨到这一天才东凑西借去买年货,而有钱人早早地备好了,所以这个集是专为穷光蛋们设的。
当然我们把这个称呼作为一个笑谈了。
集市上有香喷喷的烧饼的,又香又辣的羊肉汤,形形色色的玩具,红红火火的灯笼,琳琅满目的蔬菜包罗万象。
人们品尝着小吃,购买着各种的年货,谈笑自若,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