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栽培技术.ppt
- 格式:pptx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40
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与西秦岭的过渡地带,境内海拔高(1640~3941m)、气温低(年平均气温3.4~7.6℃)、无霜期短(115~170d)、雨量充沛(年降雨400~550mm)、日照时间长(年日照2300h以上)。
全县辖4镇9乡,总面积2164.4km2,总人口21.5万人。
全县总耕地面积3.173万hm2,土壤以淀土、黑垆土为主,土质肥沃(农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79%、速效氮48.75mg/kg、速效磷6.03mg/kg、速效钾75.08mg/kg);土壤重金属含量总砷、总汞、总铅、总铬分别为13.73mg/kg、0.136mg/kg、48.60mg/kg、114.46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GB/T184072-2001的要求。
漳县西南部的金钟、大草滩、殪虎桥、四族、石川、草滩、新寺和东泉等8个乡镇,远离污染源,土壤、大气和水质等产地环境良好,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漳县当归栽培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岷归”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该区域当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20年,当归种植面积达到4000hm2,总产达到13080t。
总收入达3.924亿元,户均15696元,人均3139.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8%;当归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1当归优质种苗的培育1.1种子的准备当归种子有2年生植株所产和3年生植株所产之分。
生产上应选择3年生植株所产的种子育苗,而不用2年生植株所产种子(称火籽)。
因为当归第2年是成药期,主要是茎叶和根的快速生长,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一般不会抽薹。
但也有部分当归植株受种苗自身因素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提前抽薹开花结籽,根部木质化,缺乏油性,失去药用价值,导致当归减产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大幅度下降。
正常年份,当归提前抽薹率一般在10%~30%,严重时可达80%以上。
如果用提前抽薹株所产种子育苗,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所育种苗移栽后提前抽薹率高达50%以上,将会造成当归成药期缺苗断垄严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当归栽培关键技术1.选地整地、施肥做畦育苗地宜选择阴凉湿润的阴坡或半阴坡,以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好。
大田定植,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农田,亦可选土层深厚的休闲地或二荒地。
对于农田应于前作收后,及时深翻25-30厘米,结合深翻每亩施人腐熟农家肥。
栽种前再浅耕10-15厘米,随后耙细整平,做成宽1-1.3米的高畦,畦沟宽30-40厘米。
对于非农田,应提前清场烧山、深翻晒地、熟化土壤。
然后施足基肥、深翻埋肥、浅耕整地、及时做畦。
2.播种与育苗当归用种子繁殖,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
(1)直播。
播种期因地而宜。
海拔高、气温低的地区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海拔低、气温高的则在8月中、下旬。
播前用25 - 30℃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
条播或穴播均可,以穴播为好。
按行穴距各25-30厘米在畦内呈品字形挖穴,深3-5厘米,每穴点种10粒左右,覆细肥土1-2厘米,然后压实褛平,畦面盖草或落叶。
每亩播种量1公斤左右。
(2)育苗移栽。
①播种。
夏播或秋播均可,夏播时期甘肃为6月上、中旬,云南在6月下旬,内蒙古在5 - 6月;秋播时间与直播同。
播前温水浸种,撒播或条播均可。
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随后覆土1厘米左右。
条播时,按行距20厘米,开深3厘米的沟,将种子撒人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
最后畦面上盖草2-3厘米,每亩播种量,撒播4-5公斤,条播3-4公斤。
②幼苗管理与冬藏。
播后15-20天出苗,苗高1-2厘米时用木棍将盖草抖松,并选阴天逐渐去除盖草。
以后见草就拔,并按株距1厘米间苗。
秋季苗叶枯黄时,将苗挖出,捆成小捆,切去茎叶,晾干水汽,至室内堆藏;或于室外选高燥阴凉处,挖深60厘米的土坑,细沙、种苗层积窖藏。
室内堆藏应选冷凉的屋子。
③移栽定植。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将层积的种苗取出,选根直分叉少的健壮苗,于畦内按行株距30厘米x 20-25厘米,挖深15-20厘米的穴,每穴栽大、中、小苗各一株,随栽随覆土并稍压实,覆土厚度以超过根颈2-3厘米为宜。
当归规范化种植技术1.形态特色当归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卵形, 2~3 回三出或羽状全裂,最后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3 浅裂,叶脉及边沿有白色细毛;叶柄有大叶鞘,茎上部叶羽状分裂。
复伞形花序,伞幅 9~13;小总苞片 2~4,花梗 12~ 36,密生细柔毛;花白色。
双悬果椭圆形,侧棱有翅,花果期7~9 月。
根系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 厘米。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邹纹及横长皮孔样崛起。
芦头(归头)直径 1.5 ~4 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 ~1 厘米,上粗下细,多歪曲,有少量须根痕。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当归干品横切面显微鉴别: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有少量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 纳米,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四周分泌细胞6~9 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 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 2~ 3 个相聚,成放射状摆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生物学特征2.1 种子特征当归的种子薄片状,千粒重 1.8 ~克。
当归种子寿命短,在室温下,放置 1 年即丧失生命力;若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储藏,寿命可达 3 年以上。
当归种子内胚乳的体积最大,占种子的 98%,它为种子的萌发供给营养基础。
当温度达到6℃时,当归种子开始萌发,跟着温度的高升,出苗速度加速。
温度达到 20~24℃时,种子萌发最快,一般 4 天即可萌芽, 15 天内即可出苗。
当归种子萌发时需要汲取大批的水分。
当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25%时,种子开始萌动,但萌发速度较慢;当吸水量达到种子自己重量的40%时就凑近其饱和点,种子的萌发速度最快。
2.2 天气条件当归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要求较严。
在生长的第一年要求温度较低,一般在 12~16℃。
当归种植技术1.来源: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尤以甘肃岷县当归品质最佳,有“中国当归城”之称。
主产于甘肃,陕西、云南、四川等省也有种植。
甘肃主产岷县、宕昌、漳县、渭源等县。
产品粗壮、多肉、少枝、气香,享誉国内外。
甘肃省年产量占中国80%以上。
该品集散于文峰药市,年销售量6000多吨,多为厂家投料或药用饮片,加工出口当归头、箱归各式各1000吨,精制饮片有单只片、归头片,归腿片等,畅销沿海省区。
为常用中药,具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之功效。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
有妇科要药之称。
2.植物形态当归为多年生草本,高0.4米-1米,茎直立,带紫色,有纵直槽纹。
主根粗短。
叶为2回-3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3厘米-10厘米,基部膨大成鞘。
叶片卵形,小叶片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近顶端一对无柄,1回-2回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
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或有2片;伞幅10-14,不等长;小总苞片2-4;每一小伞形花序有花12朵-36朵;小伞梗密生细柔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5棱,侧有宽而薄的翅,翅缘淡紫色,每棱槽有1个油管,接合面2个油管。
花期6月-7月,果期6月-8月。
3.生长习性当归为高山植物,要求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具有喜肥、怕涝、怕高温的特性,海拔低的地区栽培,不易越夏,气温过高易死亡。
甘肃在海拔2000米以上,云南在2500米-2800米以上地区栽培,最佳宜选择年平均气温4.0~6.0℃,1月平均气温≥-8℃,≥0℃积温1800~2800℃,年降雨量450~500mm。
当归适宜生长气温8~18℃,生长季节平均降雨量270~350mm,海拔2200~2600m的高寒潮湿地区,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黑垆土、麻土和黄麻土种植。
有机质含量≥1.0%,速效磷含量≥6ppm,土层0.5~1.0m,地下水位≤3.5m,土壤PH值5.5~7,总盐量≤0.3%,耕地坡度≤15o,平地南北、坡地等高线行向种植。
当归的栽培方法与种植技术
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栽培方法与种植技术如下:
1. 地点选择:当归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宜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黄土壤或壤土,pH值在6.5-7.5之间,有利于其生长和发育。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当归品种,如首当归、川当归等。
3. 种子处理:将当归种子进行喷水、浸泡、消毒等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抗病能力。
4.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穴盘育苗,在播种前将种子均匀撒在穴盘内,覆盖一层薄薄的细沙,然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
5. 种植环境管理:栽培当归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宜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在干旱季节,要适量浇水,但不可过量。
6. 施肥管理:当归生长期需适当施肥,一般采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法。
基肥可选择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等;追肥可选择氮、磷、钾等多元复合肥料。
7. 病虫害防治:当归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需要加强防治。
可采用轮作、秋后翻耕、烟熏等措施控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
对
于病虫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8. 收割与加工:当归一般在生长3-4年后才能收割使用。
收割时应挖整株当归,并进行清洗和晾晒等处理,以便日后使用。
总之,当归的栽培方法与种植技术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子处理、种植环境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操作,以确保当归的生长和品质。
当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当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已经作为中药实体药材和中成药品种在市场上得到广泛使用,因此,当归特殊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方法尤为重要。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一般应选择海拔在400-1200m的山地,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弱酸性或中性,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水分良好的隔热特性,种子要求纯品,植物萌发看穗芽情况均匀,在播种前先检查种子的质量和湿度,控制种子的播种深度,不宜过浅也不宜过深,一般为3-4cm深。
其次是施肥,施肥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土壤性质进行,尤其是肥料要针对土壤个性添加,做到土壤的优化,针对当归根区施肥,配合生物促进剂及益生元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养分的吸收能力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接着,要密切关注植物生长状况,最重要的是用良好的管理方法来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巧妙改良地形,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的发挥,尽量减少水分的流失,尽量减少根部的萎蔫,定期来做的草料收获。
最后,当归丰收后,要及时进行收割和晾晒,做到快速清理现场上的起舞,密密麻麻的标准,统一仓储,保护种子畅通无阻,做到安全、持久、耐久。
由以上介绍可知,当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当归特性进行选址、施肥以及管理,才能拥有更好的种植效果。
当归的育种和栽培技术(一)引言概述:
当归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其育种和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当归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归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包括种源选择、繁育方法、播种和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加工技术。
正文:
一、种源选择
1. 选择适应性强的种源
2. 考虑当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种源
3. 选择高产、高品质的种源
4. 考虑当归的药用功效选择种源
二、繁育方法
1. 选择合适的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分蘖繁殖等
2. 繁殖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确保良种的培育
3. 注意繁殖材料的处理和保护,防止病虫害感染
4. 定期进行繁殖材料的更新,避免遗传衰退
三、播种和施肥技术
1. 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
2. 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和肥料种类
3. 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钾等元素的平衡供应
4. 注意控制土壤水分,避免过度干旱或过度湿润
四、病虫害防治
1. 定期检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3. 注意环境卫生和防治工作的协调
4.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五、采收和加工技术
1. 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
2. 注意采收方法,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3. 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如晾晒、炮制等
4. 注重加工环境的卫生和加工工艺的规范化
总结:
通过对当归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种源选择、繁育方法、播种和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加工技术都对当归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农民需密切关注这些技术,不断优化种植管理,以提高当归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
当归的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获得优质的当归药材,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采收加工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当归的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要点。
一、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当归适宜生长在海拔 2000 3000 米的高寒山区,喜阴凉湿润的环境。
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土。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深度 30 厘米以上,然后耙细整平。
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3000 500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作为基肥。
2、育苗(1)种子处理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当归种子,在播种前用 30 40℃的温水浸泡24 小时,然后捞出晾干备用。
(2)播种时间当归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
春季播种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秋季播种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
(3)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
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条播时在苗床上开沟,行距 10 15 厘米,沟深 3 5 厘米,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 1 2 厘米。
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约 15 20 天即可出苗。
3、移栽(1)移栽时间当归苗移栽一般在秋季进行,以 10 月中旬为宜。
(2)起苗在移栽前一天,将苗床浇透水,便于起苗。
起苗时要小心操作,尽量保持根系完整。
(3)移栽方法在整好的地块上开沟,行距 30 40 厘米,沟深 15 20 厘米。
将当归苗按株距 20 25 厘米摆放于沟内,然后覆土压实。
移栽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4、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当归生长期间要及时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 3 4 次。
中耕时要浅耕,以免损伤根系。
(2)追肥当归生长期间需要多次追肥。
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每亩施入稀薄的人畜粪水 1000 1500 公斤;第二次在 6 月中旬,每亩施入复合肥 20 30 公斤;第三次在 8 月中旬,每亩施入磷钾肥 20 30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