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仔猪培育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99
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饲养管理,仔猪饲养技术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饲养管理,仔猪饲养技术,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一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想方设法提高仔猪成活。
饲养管理好乳仔猪是搞好养猪的生产基础。
仔猪培育工作的成败,既关系着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又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加速猪群周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哺乳仔猪饲养得好,仔猪成活头数就多,母猪的平均年生产率就高。
仔猪是种猪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是肉猪生产的开端,据生产实践证明出生时死亡1头仔猪,仅饲料消耗就达60公斤,临断奶时死亡1头,饲料损失因产仔数不同分别有120-290公斤的损失差异。
仔猪饲养的成功与否,一头事关种猪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效益,另一头事关肉猪生产的起步基础与台阶。
一、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产后7-10天内体重可增加1倍,30天内,体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于生长发育快,体内物质沉积多,对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很高,同时对这方面的短缺反应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2、消化道生理机能尚不完备,刚出生时,仔猪的胃只有5g,仅能装25ml乳汁,胃液、胆汁分泌不够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够平衡,对乳汁中的营养吸收尚可,对来自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极差。
因而在饲养过程中,要尽快让其适应外来营养,仔猪在出生后7天,刚好出牙齿,喜欢啃东西,此时补充一些高蛋白质的全价颗粒饲料,锻炼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出生时尽量让其早吃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仔猪出生第3天,肌肉注射每头小猪1ml的牲血素,第10天再次肌肉注射1.5ml牲血素,以增加仔猪抵抗力,杜绝外来细菌,病毒的侵袭。
4、体温调节机能差,寒冷季节注意保暖,我们采用仔猪红外线保温灯,把仔猪统一放入护仔栏内进行保温,夏季多用些口服补液盐或小苏打来降温防暑。
二、要养好仔猪必须抓四食过四关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哺食初乳,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一般都能自由活动,依靠自身的嗅觉寻找乳头,个别体弱的仔猪必须借助于人口辅助,最迟应该在产后2小时内让乳猪吃上初乳,最好母猪边分娩边让乳猪吮乳,在操作中我们通常有意识地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乳头,体弱的放在前面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大小整齐。
仔猪培育的四个要点
仔猪培育的好坏,关系养猪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仔猪培育应掌握以下四个要点:
初乳要及时。
及时吃上初乳,有助于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和对外界的抵抗力。
据试验,初生仔猪2天吃不上初乳,就会因低血糖而致昏迷。
同时,在仔猪初产的1~3天,将弱小仔猪固定在母猪前面乳头,强壮仔猪固定在后面乳头,是保证仔猪生长发育均匀、整齐的重要手段。
补料要赶早。
仔猪出生后第7天就可以进行诱导补料。
补料可刺激仔猪胃液提早分泌,促进胃肠发育,加快仔猪生长,防止仔猪下痢。
补料过晚,就无法满足仔猪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断奶要合理。
目前一般仔猪在50日龄断奶。
断奶期延后,哺乳期过长,影响母猪发情配种,减少产仔窝数,降低经济收入。
断奶时,应将仔猪留在原舍,以减少断奶应激。
断奶后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调剂,选用仔猪爱吃、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少喂勤添,加喂夜食。
防疫要跟上。
仔猪传染病较多,搞好防疫,可减少疫病感染的机率。
同时,必须抓好猪舍消毒、仔猪补铁、补硒及仔猪驱虫等工作,以保证仔猪全活全壮,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效益。
哺乳仔猪培育技术摘要:目前在养猪生产中,产仔数少、成活率低是困扰猪场发展的一大突出难题。
产仔数少、成活率低导致猪场繁殖水平下降,猪群补充困难,养猪成本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对于绝大多数散养户来说,经济效益上不去,会造成对养猪生产失去信心。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切实搞好仔猪培育,提高成活率。
关键词:哺乳仔猪;保温;防压;补料;寄养;并窝;人工哺乳;防病处于哺乳阶段的仔猪称哺乳仔猪,仔猪培育中,哺乳仔猪培育是关键。
因为哺乳仔猪所处的时期正是仔猪由母体内的寄生生活向独立生活过渡的时期。
仔猪出生后,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不断刺激仔猪,从而使得仔猪总是处于应激状态之中。
仔猪若能够抵过这些应激,则可以正常生活,若抵不过这些应激,则产生应激反应,轻者会使仔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导致仔猪死亡。
所以,哺乳仔猪阶段是猪最难养的时期,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被称为仔猪存活的第一个关口。
培育哺乳仔猪的目的就在于保障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力争全活全壮。
1哺乳仔猪的特点1.1哺乳仔猪总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在生理上发育不成熟。
1.2哺乳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主要依靠母乳为营养源,胃肠道的容积小,缺乏胃蛋白酶、蔗糖酶,对进入胃肠道的细菌缺乏抵抗能力,所以哺乳仔猪易患疾病。
1.3哺乳仔猪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发达,自身知道冷,但没有能力让机体产生化学热,再加之相对体表面积大,皮薄、膘薄、毛稀,对热的散失量大,因此,仔猪特别怕冷。
1.4哺乳仔猪的免疫系统不发达,在出生后,依靠母乳获得一些抗体,自身的抗体产生系统要到30日龄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所以,仔猪得病往往是在出生后的3~20d。
2哺乳仔猪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温度、疾病、母猪的挤压、踩踏、营养源的不足和环境的突然改变。
要养好哺乳仔猪,必须从上述几种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防止疾病的发生。
2.1保温哺乳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仔猪出生后,为保持体温恒定,应创造适宜的环境湿度,一般仔猪需要的适宜环境温度是1~3日龄30 ℃~32 ℃;4~7日龄28 ℃~30 ℃;15~30日龄22 ℃~25 ℃。
哺乳仔猪的培育技术措施哺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命力最弱的时期。
其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①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②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表现为消化酶系统发育较差,消化力较弱,食物在胃内排空时间短等;③初牛仔猪缺乏免疫抗体,抗病能力软弱,只有吸食初乳后才能建立起被动免疫功能;④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较低温度极其敏感;一般仔猪从7日龄开始有调节体温的机能,到20日龄才发育完善。
由于这些生理特点,仔猪在该阶段的培育中发病率、死亡率高,对营养、环境、饲养管理依赖性较强,只有做到科学饲养,精心细致地培育。
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断奶重。
(1)培育目标哺乳仔猪成活率达90%以上,哺乳期结束 (28天断奶)时个体平均重在6千克以上,而且整齐度较好。
(2)做好母猪分娩工作哺乳仔猪的培育要从分娩接产工作开始抓起,在母猪分娩之前构周开始就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产房的准备:提前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冬季注意保温设备设施维修准备。
分娩所需用具的准备:消毒药品、保温箱、取暖器、记录本、笔等。
猪体清洁消毒:做好母猪腹下乳房部位和阴户的清洁消毒(如在清洗后用1%。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以保证产后哺乳卫牛。
注意母猪产奶时间:随时注意母猪的乳房、阴户等部位的变化和观察母猪采食、排泄及其他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母猪产仔时间,确保母猪产仔时人要在场。
人工助产:在母猪分娩时,采取人工助产可以减少仔猪死亡。
具体做法是,在仔猪身体刚露出时,用于轻轻握住仔猪,随母猪阵缩的力量向外牵引而取出仔猪。
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擦净其口,鼻和身体上的黏液,接着把脐带内的血液向腹部挤压,并在离腹部4―5厘米处,将脐带剪断,立即用碘酒消毒,若流血较多,可用于指压迫止血,或用棉线结扎止血。
断脐后进行仔猪编号、称初生重、将仔猪放人保育箱,并记入分娩哺育计录。
正常情况下,母猪每5―25分钟产出一个胎儿,产程持续2-4小时,,当全部产出后约10-60分钟胎盘脱出,分娩才告结束。
Www:SY ̄kZz c j||| l j j l4年 写下 】蚕 嚣 浅谈仔猪的培育技术 鲍玉林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湟源812100)
摘要: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仔猪饲养的好与 坏与养猪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本文从母猪的分娩护理、仔猪 的日常护理、仔猪的补饲、早期断奶及仔猪的去势等方面对如何 加强仔猪的培育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仔猪;培育技术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仔猪阶段生长快、发育强烈、 饲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是开发潜力最大的时间。同时又是 发病多、死亡率高,最难饲养的时期。仔猪从初生到断奶这一个 多月内连遭分娩和断奶两大应激,不采用综合培育技术就不可能 达到全活全壮,因而仔猪的成活率,断奶窝重及个体重就不能提 高。因此,采用综合的培育技术是养好仔猪的关键,也是增殖养 猪数量,提高猪群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1仔猪舍的构造要求 仔猪对猪舍环境的要求较高,仔猪舍要求地势高,排水良 好、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通风好,保持圈内的干燥卫生;机械 化程度高,便于El常操作管理:要有严格的消毒设备和消毒设施 装置。仔猪舍前顶棚可以用塑料,地面要平整,牢固,易于清扫 和保暖,地面和水平面有一定的斜度(3~5度)。 2母猪的分娩护理要点 分娩后母猪的健康状况,对仔猪育成率和断奶体重影响极 大。因此,必须加强产后母猪的护理。将要分娩的母猪转移到 分娩舍内,在母猪分娩前一天做好保温工作,给出生仔猪创造 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一般在母猪产后8—1Oh内原则上不喂 料,但要保证喂给豆饼汤或调得很稀的汤料。产后2~3d内不宜 喂得过多,饲粮要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视母猪膘情、体力、泌 乳及消化情况逐渐加料。在其产后5~7d内逐渐达到标准喂量或不 限量采食。 如果天气温暖,母猪产后2~3d即应到舍外逍遥活动,这对 恢复体力、促进消化和泌乳是有利的。有的母猪因妊娠期营养不 良,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可喂给些小米粥、豆浆、胎衣汤、小 鱼虾汤、煮海带肉汤等催奶。对膘情好而奶量少的母猪,除喂催 乳饲料外,应同时采用药物催奶(调节内分泌)。为促进母猪的 消化功能,改良乳质,预防仔猪下痢,母猪产后可每天喂给小苏 打(碳酸氢钠)25g,分2—3次于饮水中投给。对粪便干燥有便秘 趋向的母猪,宜投喂些鲜嫩青料,设法增加饮水量,必要时适当 喂给人工盐等。 3仔猪的日常护理 3.1做好对仔猪的保温工作 仔猪在1—3日龄适宜的温度为30~32':E,4—7日龄适宜的温 度为28~30℃,15~30日龄适宜的温度为22—25℃,2~3月龄适 宜的温度为22 ̄C。在仔猪出生后要单独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的小 气候环境,在产栏里放一个保温箱。 3.2让仔猪及早吃上初乳 母猪的胎盘构造特殊,妊娠期大分子免疫蛋白不能随循环 血液进入仔猪体内,出生仔猪免疫力较为低下。初乳之中含有大 作者简介:鲍玉林(1970一),男,土族,讲师,本科,研究方向: 牛(包括牦牛)、羊、猪、鸡及獭兔的饲养与管理。 量免疫球蛋白具有抑菌、杀菌、增强机体抵抗力的功能。由于母 猪产仔数多,为了使每头仔猪吃上初乳,要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 头。仔猪如果不能吃上初乳,则很难育活。 3.3仔猪的人工喂养 母猪泌乳不足及时给仔猪喂人工乳有的弱母猪产仔后,泌乳 不足或无乳,需要配制人工乳进行饲喂仔猪,才能使仔猪正常生 长发育。 3.4防止压死,确保成活 出生仔猪反应不灵活。母猪产后几天内要专人日夜进行护 理,防止仔猪被母性较差的母猪压死。饲养员应对母性较差的 母猪,在产后的3~4d内应把全窝的仔猪放在育仔舍内,每隔 1一l_5h将母猪放进育仔舍内喂乳一次,喂完后赶走。 3.5清洁卫生,预防疾病 出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反应敏感。注意勤换 垫草,可在母猪圈或栏内的地坪上放一方垫或木板。上铺垫草, 供母仔休息。勤添水,换水,保证饮水充足、清洁,防止仔猪因 缺水而饮脏水,污尿,防消化不良,以防患病。 3.6做好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在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能力。饲养员要加强对断奶后的仔 猪的管理,给仔猪要适量的饲料;圈舍要保持清洁,做好消毒工 作,同时搞好仔猪的防疫工作。这样可以使仔猪在哺乳阶段,消 化器官的机能进一步完善,也增强了自身的免疫能力;在断乳期 间使仔猪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多的是让仔猪不受疾病的侵扰, 能够更快的生长发育。 ’ 4仔猪的补饲 仔猪出生不久,生长发育迅速,体重呈直线上升,营养需要 量增加,而母猪在产后三周内泌乳量下降。仔猪的发育光是母乳 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只有给仔猪补饲,使其消化器官得到 锻炼,促进胃肠机能的健全。给仔猪补料的时间从10日龄开始, 仔猪喜食甜味和香味,可以将饲料调制成为糊状,向仔猪的口中 抹喂。饲养员应该进行耐心调教,引导仔猪能够早El自行采食。 饲料的配方也应该适合仔猪的生长发育,做到全价性。 5做到早期断奶 在给仔猪断奶时,一般应在21日龄进行断奶,根据各地情况 可以向后推5~lOd。一般提前抓好仔猪的开食训练,利用仔猪早 期补料的配方饲喂。使其尽早独立采集为生,在断奶前4—6d;把 仔猪和母猪分开,定时将母猪放回放乳哺乳。哺乳次数逐渐减少 直至断净。在此期间应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避开自然条件对仔猪 的不利影响。根据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可以采取少喂添 加,定时定量饲喂方法。 6做好仔猪的去势 猪性成熟后每隔18~25d就要发情一次,每次发情表现不安, 食欲减少,增长缓慢,饲料的报酬低。去势后,则无上述现象且 安静温顺,食欲好,增长速度快。去势的时间应在仔猪20~30日 龄期间,体重在5—7kg。 参考文献 …1 固元军,孙明亮.养猪300问[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2—88. [2]2 白文彬,于康震.动物传染病诊断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段成中.规模化养猪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0—65. [4]李德发.猪的营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6—50.
仔猪出生后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快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功能不完善.3,缺乏先天疫力,容易得病.4,仔猪的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全,对寒冷的应激能力差.综合上述仔猪的生理特点,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初生至7日龄阶段1,保证仔猪吃足初乳初乳是仔猪出生后获取营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的丰富来源,母猪为适宜肠道环境的变化建立的各种具有保护作用的适宜抗体(免疫球蛋白),通过初乳经"肠道(母猪)-乳腺(母猪)-肠道(仔猪)"的传递系统传递给仔猪.这种传递对仔猪从出生到有能力通过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御各种传染病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猪初乳除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外,也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和白细胞,以及各种生长因子激素,这些物质对仔猪的生存,生长,发育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仔猪出生的2小时内应喂初乳,增强体力,恢复体温,补给水分.弱小仔猪行动不灵活,往往找不到乳头或其他仔猪挤掉,所以要固定奶头,大的排后小的排前.2,保温,防冻,防压,防病仔猪出生后前一天被冻死,压死率比率高,因此要做好调温工作,仔猪出生1-3天30-32℃,4-7天28-30℃,8-30天22-25℃,2-3月22℃ .可设护栏防压在猪栏的一侧或一角可设仔猪补饲保育间(栏),对初生仔猪以防寒保暖为主,其后以补饲为主,猪栏可用砖,木或铁隔开,留有仔猪出入孔,栏内铺上柔软的干草,仔猪出生后即放入栏内,定时放出哺乳,天冷时可在仔猪窝上吊1个红外光灯(200-250瓦/个),吊离高度视猪窝温度而定,灯高55-60厘米,床温可保持30℃,灯高70-75厘米,猪床温度可保持25℃,用木栏或铁栏隔开时,2窝仔猪可用1个红外光灯.在农家无条件的情况下,天冷时可在仔猪窝上面吊一束干草把,让仔猪钻在草下取暖.防病仔猪出生后最常见的病是下痢:仔猪下痢病的原因很多,病菌感染可引起细菌性下痢,母猪饮料突变或饲粮配合不当,使母乳营养成分改变,可引起营养性下痢,母猪乳汁过多过少,过浓过稀,可引起泌乳性下痢,环境气候骤变(特别是湿度大,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可引起传染性下痢.下痢病主要有黄痢病,白痢病.黄痢病以产后1-3日龄的乳猪多见,白痢病以10-20日龄的仔猪最多,分析引发哺乳仔猪下痢病的原因,母体致病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乳克痢饲喂泌乳母猪,通过母乳间接防治哺乳仔猪下痢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乳克痢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微量元素,中草药.中草药的药效长,疗效持久,根治彻底.民间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利血脉,渗湿利水的功能,将母体内的胎毒排出体外,有净化乳汁的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具有调节,平衡日粮营养成分的作用.泌乳母猪服用乳克痢后,分泌出来的乳汁洁净质优,均匀,正常,并带有中草药成分,哺乳仔猪吃到这样的乳汁,营养丰富,全面,抗病力增强.如果预防性用"药",那么防止下痢病的有效率接近100%.通过嘉善县桑苗良种繁育场和桐乡市良种繁育场的试验应用"乳克痢"效果很好.二,1周后-30日:抓开食,补料1,补矿物质:1),生后6-7天补铁,铁是正常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仔猪出生时体内铁含量很少,而从母奶中摄取也很少,仅每升平均1毫克,而每日生长约7毫克,故常发生贫血,铜也是造血和酶必需的原料.硒:由于紫外线,热,碱,重金属盐等对维生素E的破坏性很大,从而造成硒的缺乏.2),针对上述矿物质易缺乏故应及时在添加,方法:可把 2.5克硫酸亚铁和1克硫酸铜溶于1000毫升水中,配制成铁铜合剂洒在乳头上或用乳瓶喂给或在开食时可将合剂拌在饲料中给予或注射铁铜有关的注射液.防硒:在仔猪30日龄后,可用上海兽药厂衢州联营厂生产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以每10克粉均匀拌入10-20千克饲料进行全面预防.再者在栏内可适当倒置一些红土,也有利于矿物质的摄取.2,补水3-5日龄起补充饮水,母乳含脂量高,仔猪常感口渴,如不喂给清水,仔猪就会吃脏水和尿液而导致下痢,因此仔猪从生后3-5日龄起可在补饲间设小水槽或安装自动饮水器,补给清洁饮水,20日龄前,可用含盐酸0.3%的水作仔猪的饮水,以补充胃酸不足,起到活化胃蛋酶的作用.3,补饲料:仔猪从生后第2周,单靠母乳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如不及时补料,将影响仔猪正常生长发育.开食于7日开始训练仔猪吃料.要充分利用仔猪的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在地面上撒一些仔猪喜食的经过焙炒的香甜饲料或切得很细的适口青饲料或在地面上撒上些仔猪料,让母猪吃,仔猪跟着学吃,一般20日龄后仔猪即能自由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