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

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

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
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

HPP-18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

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技术,是相对于稳态测量而言的,是热物性测量仪器的升级换代产品。它能同时测量介质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比热和密度。

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技术,可广泛用于能源、冶炼、建筑、热力工程和新材料研制等行业,作为科学研究,物性检测、生产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检验等领域;也可以用于理工科学生的物理实验、建筑物理实验,材料物理实验中,作为热物性测量的主导仪器。

该仪器将A/D转换技术、数值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瞬态测量技术等高新技术,运用于材料的热物性测量中,实现了热物性测量的自动化。仪器的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质量可靠,准确度高,运行成本不到稳态测量的十分之一,热测量时间一般不超过200秒。

HPP-18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是我们最新推出的一款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新仪器。对试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测量环境的要求很低。本品是以热针作探测元件,在室温附近测量大块材料、松散材料、颗粒材料、粉体材料和纤维材料等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比热等热物理性质指标.

材料热物理性质可以用稳态法和瞬态法进行测量。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稳态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也有用激光热导仪瞬态测量热导率,用热栅法瞬态测量热扩散系数和用热波法瞬态测量热导率等的研究。但至今没有成熟的仪器供应市场。HPP-18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采用圆柱面热源加热,瞬态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比热及密度等热物理性质。所谓瞬态测量,是指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实现对材料热物理性质的直接测量。瞬态测量不要求恒温环境,测量迅速准确,省力低耗,是当今材料热物性测量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采用圆柱面热源的热针,是指将电加热元件、测温元件,集合在碳纤维管上,制成的针状探测器件。它可以同时完成加热和测量的两个功能。是本仪器最重要的核心器件。

一、仪器结构图:

HPP-18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的结构,主要由电源系统,热针,温度采集模块,电脑,测量操作及数据处理软件等五大部分组成。仪器用市电作工作电源。且无需恒温系统,不要求达到并保持平衡状态等。因此,也不用特别的保温绝热系统。因而,仪器的结构特别简单紧凑。其具体结

构布置,如下面的框图所示:

热针

市电输入 市电输入

二、主要技术参数及仪器规格

1.技术参数

温度范围:室温—100℃

导热系数测量范围:0.03—1000[W/(mK)] 热扩散系数测量范围:0.01—1000[mm 2/s] 热导率不确定度:≤1% 热扩散系数不确定度:≤2% 重复测量精度:≤2.0% 整机不确定度:≤2.5% 热测量时间:≤200s

样品形态:大块材料、松散材料、颗粒材料、粉体材料和纤维材料(颗粒直径大部分小于2mm 最为理想) 2.试件的要求

测试要求的试件至少能填满一个直径为120mm ,高度为190mm 的圆柱体,其中试件的分布需尽量均匀,如试件是颗粒状的材料,最好大部分的颗粒直径在2mm 以内。测量时探针置于圆柱的轴线上,完全没入待测材料中。

试件可以是含湿材料,但不能为液体。 3.直流电源

输入:电功率:100W

交流: 220V 频率: 50Hz

输出:直流电流 在0.01-1.000A 之间精密可调 4.运行环境

温度:室温 湿度:<85%

三、HPP 型热物性自动测量仪的配置

直流稳流电源

温度模块 电脑 加热电源40V 模块工作电源24V

1 基本配置

1、HPP-18测量装置(内含电脑) 一套

2、系统软件一套

2 自备配置

1、松散材料测量箱一只

2、试件干燥箱一台

3、试件分级器械一套

4、物理天秤(量程:500g分辨力:0.02g)一台

5、量杯(或量筒)250ml 一把

7、打印机一台

3易损备件

HPP-18型热物性自动测量仪的易损备件:

热针

四、注意事项

1测量保温绝热材料时请选用0..1~0.4A以下的电流,尤其是对于聚酯泡沫这类受热易变形的材料,切忌用较大的电流值加热,以免损坏试件。

2 使用同一台仪器测量时,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必须在1小时以上,以便于仪器冷却,提高下次测量的可靠性。

3热针结构精密,相对较为易损。使用中请予轻插轻放,倍加爱护;

4仪器的校准。原则上应当用标准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测量,并与其热物性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鉴于标准物质十分难得。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常用材料,烘到恒重条件下,反复测量,若测量数据能重复,且与相关资料符合。也可以认为仪器是校准了的,或者说测量是准确的。

五、HPP-18针式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的测量操作系统

为配合应用计算机实现瞬态自动测量,我们自主开发了HPP测量操作系统及数据处理软件。测量操作系统的主界面如下图。

数据处理软件包括温升-时间曲线的显示,数据采集,记录和储存,以及数据处理等的全部内容。数据处理主要有热扩散系数,热导率的数值计算,通常都要给出室温下,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等两个热物理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拟合温度范围中值温度时的测量值。比热和密度的计算,误差分析,测量结果显示和输出,打印测量报告等内容。

这些功能的实现,将使热物性测量中,较为复杂的计算过程变得简单快速,大大地节约了劳动和时间,让热物性测量更为轻松愉快。

HPP测量操作系统主界面

轮廓测量仪操作规程

轮廓测量仪操作规程 轮廓测量仪能够对各种工件轮廓进行长度、高度、间距、水平距离、垂直距离、角度、圆弧半径等几何参数测量,并且具有强大的CNC功能,能进行一系列操作自动化,可高效率地进行测量作业。 一.操作步骤 1.测量前准备。 2.开启电脑、打开机器电源开关、检查机器启动是否正常。 3.擦净工件被测表面。 二.测量 1.将测针正确、平稳、可靠地移动在工件被测表而上。 2.工件固定确认工件不会出现松动或者其它因素导致测针与工件相撞的情况出现。 3.在仪器上设置所需的测量条件。 4.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不可触摸工件更不可人为震动桌子的情况产生。

5.测量量完毕,根据图纸对结果进行分析,标出结果,并保存、打印。 三.保养 1.每天开机前及测量完毕后用高织纱棉布沾无水酒精清洁工装表面、测针、轨道。2.平时不使用时将所有电源关闭,且将测针的保护套套上。 3.严禁用扫帚清扫地面,以免灰尘扬起。 4.对仪器进行全面的维护和精度调整。 四.维护 1.测力标定 如图1所示。此界面用于对测针扫描时测量力的设置。 (图1)测力标定界面 测力标定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测力标定示意图

注意: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测力标定和测杆摆动调整! 下针尖测力设置:如图2所示。 1)把电子称放置在测量位置下方,把电子称清零(注意:电子称开机后自动清零,电子称 显示的单位应为“g”)。 2)控制测针移到电子称上方。 3)软件上先设置“测力大小”(普通工件测力一般为7g),然后点击“设置”按钮,则输 入框变为可编辑状态。 4)点击“向下测力”(绿色标志表示选中),此时测针向下接触电子称。 5)同时在主界面观察Z0光栅值,看摆杆是否处于水平位置(注意:测力标定应在摆杆处 于水平位置时进行操作,摆杆处于水平位置时的Z0光栅值主要由机械安装确定,一般情况下,此时Z0光栅值等于0.000mm,具体参数见“测力标定”界面的提示值),若不处于水平位置,则上下移动Z轴使Z0光栅值等于提示值即可。 6)观察电子称的读数应在7g左右(注意:读数前先轻轻抬起摆杆,再轻轻放下,不能通 过摆杆的重力和张力落下,然后重复3-5次观察电子称读数),若不是7g左右,则应通过调整“向下位置”下方的角度值来调整测力,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7)重复步骤(5),直至测力正常。 2.编码器标定 如图3所示。此界面用于使用激光干涉仪对光栅示值进行标定,非专业人员不允许随意操作。

关于导电性粉末电阻率测试仪详情介绍

关于导电性粉末电阻率测试仪详情介绍 标准满足standard: 1.YST 587.6-2006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6部分粉末电阻率 的测定; 概述Overview: 1.四端测量法. 2.采用4.3吋大液晶屏幕显示. 3.显示电阻值、电阻率、电导率值、温度、压强值、单位自动换算. 4.液压动力(手动). 5.薄膜按键开关面板,操作简单. 6.中文或英文两种语言操作界. 原理: Principle: 一定量的粉体,在液压动力下压缩体积至设定压力值或压强,无需取出,在线测量粉体电阻、电阻率、电导率,并记录数据. 解决粉体难压片成型或压片取出测量误差.

适用范围:Scope of application 适用于锂电池材料、石墨烯、石墨类、碳素粉末、焦化、石化、粉末冶金、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是检验和分析导电粉末样品质量的一种重要的工具。 型号及技术指标Models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步骤及流程 1.运行高度清零. 2.将称重样品装入模腔. 3.固定上电极旋钮. 4.在显示器上设置好参数. 5.达到设定压力或压强值. 6.读取样品压缩高度数据并输入.

7.获得电阻、电阻率、电导率数据. 8.记录数据. 9. 样品脱模 7. 测试结束. 优势描述: 1.高性价比机型.数据稳定. 2.可读取粉末高度数据,无需人工测量. 3.可选购PC软件. 4.高精度电阻率测量系统. 5.配置粉体废料收集盘. 6.操作简单. 自动计算出所需数据. 7.经济实惠,功能突出. 8.获得压实后电阻、电阻率、电导率、高度、直径、压强等数据. 整机示意图

接触式轮廓测量仪解决方案

产品解决方案产品名称:SJ5760-200轮廓测量仪

一、产品开发背景 随着人们对品质的不断追求,导致对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工件或产品的轮廓如槽、半径、角度、圆心之间的距离等等,在使用三次元、投影仪等常规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有时还需将工件剖开,并测量不准确,这时通过轮廓仪的测针与被测物表面的滑移进行测量将是最合适准确的测量方法。 针对国内轮廓测量精度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和不足,以及国外高精度轮廓仪价格昂贵等因素,我公司于2015年在国内首家推出高性价比重大产品——SJ5760-200轮廓测量仪。 该产品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强等优点,能够对各种工件轮廓进行长度、高度、间距、水平距离、垂直距离、角度、圆弧半径等几何参数测量,并且具有强大的CNC功能,能进行一系列操作自动化,可高效率地进行测量作业。 二、产品图片 产品型号:SJ5760-200 产品名称:轮廓测量仪

三、产品描述 SJ5760-200轮廓仪采用进口高精度光栅测量系统、高精度研磨导轨、高性能非接触直线电机、音圈电机测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实现对各种工件表面轮廓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高精度研磨导轨、高性能直线电机保证测量的高稳定性及直线度,采用进口高精度光栅测量系统建立工件表面轮廓的二维坐标,计算机通过修正算法对光栅数据进行修正,最终还原出工件轮廓信息并以曲线图显示出来,通过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可对轮廓进行各种参数分析。 轮廓仪为全自动测量设备,操作者只需装好被测工件,在检定软件上设定扫描的开始、结束位置,点击“开始”按钮,测针会自动接触工件表面,并按设定的位置扫描;在进行轮廓扫描的过程中,软件界面会实时描绘轮廓曲线;扫描结束后,操作者可通过轮廓分析工具对生成的轮廓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如直线度、圆度、角度、距离、间距等轮廓参数。 系统软件为简体中文操作系统,操作方便。 四、产品功能 1. 表面轮廓评定:评定任何两点间的距离,两线夹角,圆弧半径,并可对轮廓进行直线度、圆度 分析等,重新分析和重新测量的操作简单,提高效率; 2. 尺寸标注:半径、两圆心中心距离、X方向尺寸、Z方向尺寸、斜边尺寸、两直线之间的夹角、 圆弧最高或最低点、直线与直线相交、直线与圆弧相交、圆弧与圆弧相交、尺寸标注线大小修改、在数据图形某点上加标记等; 3. 局部轮廓放大和调平; 4. 界面友好,卓越的操作性,更符合中国用户操作习惯; 5. 测量记录采用集中式数据库管理,可按被测件类型、生产单位、出厂编号、检测员、送检单位、 设备编号、检定日期和有效日期等查询和管理测量记录; 6. 可从数据库中选定多条记录成批打印测量记录,可将检定数据输出到Word、Excel、AutoCAD(选 配)文档,具有数据备份和还原数据库功能; 7. 输出多种Word格式报表,并支持完全的自定义报表,定制测量记录报表; 8. 具有强大的CNC功能,能进行一系列的自动化,高效率的测量作业; 9. 成熟简单的标定,对仪器的精度和测针磨损进行精确的补偿。

连铸辊缝测量仪说明书

连铸辊缝测量仪说明书 一、概述: LSG-100连铸扇形段辊缝测量装臵是我公司为板坯连铸机检修车间检测连铸机辊缝研制的专用设备。它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结果可靠。 比手工量具测量工效可提高数倍到数十倍,且结果可自动打印存档。 二、主要技术性能: 1、适用铸机:弧形或立式板坯矩形坯连铸机扇形段。(离线便携使用) 2、开口度范围: 120~320mm(按铸坯厚度规格分段测量,每套装臵最多 可测四种规格;H型钢连铸,80~780(立辊)毫米辊缝)。 3、测量对象辊径:φ120(100)~320(480)mm。 4、测量精度: 误差小于±0.05毫米(可靠性99.7%)。 5、分辨率:0.01毫米。 6、有效精度测量范围:公称厚度150:150~156mm 公称厚度180:180~187mm 公称厚度200:200~207mm 公称厚度250:250~258mm 公称厚度300:302~310mm 根据各厂具体要求设计 7、单规格实际量程:大于10mm 8、可设定开测辊号,并可设定按“加”或“减”两个顺序自动记录辊 号和对应辊缝值。 9、辊号数:一般小于99(特殊设计也可按128,126,124,…),连续 记录小于50个数. 10、打印:按辊号顺序打印出辊号及相应辊缝值。 11、可同时具备测量四种厚度规格的功能,规格更换操作方便 12、按键数字标定,内部两点标定,消除非线性误差。 13、标定数据锁定,不会因用户误操作而破坏数据。 14、所有功能只需四个按键,操作简单(测量时只需按键两次)。 15、低电压指示: 当内部电池电压低于12.1V时指示灯亮,此时必须进 行充电,否则影响仪表正常工作。 16、仪表具有自动关机功能: 在开机后10分钟内无操作或电池电压低 于11.9V时,仪表自动关机。 1

瞬态热分析

4.8.2 菜单操作过程 4.8.2.1 设置分析标题 1、选择“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输入文件名Transient1。 2、选择“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输入Thermal Transient Exercise 1。 4.8.2.2 定义单元类型 1、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进入前处理。 2、选择“Main Menu>Preproce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选择热平面单元plane77。 4.8.2.3 定义材料属性 1、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在弹出的材料定义窗口中顺序双击Thermal选项。 2、点击Conductivity,Isotropic,在KXX框中输入383;点击Density,在DENS框中输入8898;点击Specific Heat,在C框中输入390。 3、在材料定义窗口中选择Material>New Model,定义第二种材料。 4、点击Conductivity,Isotropic,在KXX框中输入70;点击Density,在DENS框中输入7833;点击Specific Heat,在C框中输入448。 5、在材料定义窗口中选择Material>New Model,定义第三种材料。 6、点击Conductivity,Isotropic,在KXX框中输入.61;点击Density,在DENS框中输入996;点击Specific Heat,在C框中输入4185。 4.8.2.4 创建几何模型 1、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tangle>By Dimensions”,输入X1=0, Y1=0, X2=0.6, Y2=0.5, 点击Apply;输入X1=0.15, Y1=0.225, X2= 0.225, Y2=0.27, 点击Apply;输入X1=0.6-0.2-0.058, Y1=0.225, X2=0.6-0.2, Y2=0.225+0.044, 选择OK。 2、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Overlap”,选择Pick All。 3、选择“Utility Menu>Plotctrls>Numbering>Areas, on”。 4、选择“Utility Menu>Plot>Areas”。 4.8.2.5 划分网格 1、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Attributes->Define->All Areas”,选择材料1。 2、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Global->Size”,输入单元大小0.02。 3、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Mapped>3 or 4 sided”,选择铜块。 4、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Attributes->Define->All Areas”,选择材料2。 5、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Areas->Mapped>3 or 4 sided”,选择铁块。 6、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Attributes->Define->All Areas”,选择材料3。 7、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Global->Size”,输入单元大小0.05。

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

XXXXX 作业指导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XXXXXX 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示值误差XXXX-0*-0*批准 XXXX-0*-0*实施

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示值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校准方法(依据JJF1105-2003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触针式仪器的示值用一组标准粗糙度样板进行校准。在仪器各取样长度上测量相应标准多刻线样板的a R 值,与标准多刻线样板检定证书上给出的0a R 值,比较得到相应测量条件下的仪器的示值误差。 2 标准样板与被校触针式仪器技术指标 标准多刻线样板表面粗糙度样板技术指标见表一: 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技术指标见表二: 3 数学模型 从触针式仪器读出的示值为: a a a R R R ?+=0 式中: 0a R —标准样板值; a R ?—仪器的示值误差;即0a a a R R R -=? 4 方差与灵敏系数 由测量数学方程可得:()()[]()()[]()0220222a a a a a c R u R c R u R c R u ?+?=?

式中:()a R u —与仪器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 ()0a R u —与标准样板有差的不确定度分量; 因为()1=???=a a a R R R c ;()100-=??=a a a R R R c ; 所以()()()0222a a a c R u R u R u +=? 5 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见表三: 6 不确定度分析 因为标准的表面粗糙度样板,表面轮廓比较规则,因此影响a R 示值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 ()a 标准样板检定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1u ; ()b 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影响,使仪器示值不重复而引入的不确定度 分量2u ;

瞬态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测试仪价格和厂家

瞬态平面热源法导热系数测试仪 设备建议书 公司名称: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HESON/和晟 联系人:蒋和義

公司简介 本公司属台资企业在大陆设有工厂总部位于上海,在国内设有6家分公司,服务更便捷。有独立的生产中心,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和售后中心全国统筹调度。已成功入选上海造币厂,上汽股份,日本三菱,韩国三星电子,美国颇尔,美国库柏,德国博士工具,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优质供应商名单,我司产品全面通过CE认证,满足欧盟客户需求,已销往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肯尼迪,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测试对象 金属、陶瓷、合金、矿石、聚合物、复合材料、纸、织物、泡沫塑料(表面平整的隔热材料、板材)、矿物棉、水泥墙体、玻璃增强复合板CRC、水泥聚苯板、夹心混凝土、玻璃钢面板复合板材、纸蜂窝板等等,测试对象广泛。 工作原理瞬态平面热源技术(TPS)是用于测量导热系数的一种新型的方法,由瑞典Chalmer理工大学的Silas Gustafsson教授在热线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测定材料热物性的原理是基于无限大介质中阶跃加热的圆盘形热源产生的瞬态温度响应。利用热阻性材料做成一个平面的探头,同时作为热源和温度传感器。合金的热阻系数一温度和电阻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即通过了解电阻的变化可以知道热量的损失,从而反映了样品的导热性能。该方法的探头即是采用导电合金经刻蚀处理后形成的连续双螺旋结构薄片,外层为双层的绝缘保护层,厚度很薄,它令探头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保持与样品之间的电绝缘性。在测试过程中,探头被放置于样品中间进行测试。电流通过探头时,产生一定的温度上升,产生的热量同时向探头两侧的样品进

便携式钢轨轮廓测量仪中文使用说明书

MIG 1000 便携式 钢轨断面测量仪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2009年4月21日手册编号 P/N 13832R2-OTM 版本号 1.10

版权所有。本文档所包含信息受版权保护。未经MERMEC Group公司许可,不得对本文档任何部分进行复制、保存以及通过任意形式的传播(包括电子、机械、印刷等等)。 本文档所含信息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本公司对设备的使用,以及因为设备引起的版权冲突和任何第三方的其他权利不承担责任。 MIG 1000 是MERMEC Group公司的注册商标. 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 本文档中其他任何商标均来自各自的制造商. ? Copyright 2006-2009 by MERMEC Group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MERMEC Group via Oberdan,70 70043 Monopoli (BA) Italy 080 8876570 https://www.doczj.com/doc/ce16651634.html,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contains information proprietary to MERMEC Group This information may not be distributed without the written authorization of an officer of MERMEC Group 目录 第一章介绍 1.1 概述..........................................................................................................................1-1 1.2 测量技术..................................................................................................................1-1 1.3 应用..........................................................................................................................1-1 1.3.1 标准钢轨对比................................................................................................1-2 1.3.2 轨型“前后” 对比...........................................................................................1-2 1.3.3 打磨断面对比................................................................................................1-3 第二章使用安全 2.1 警告..........................................................................................................................2-1 2.2 产品标签..................................................................................................................2-1 2.2.1 出光孔标签....................................................................................................2-2 2.2.2 认证标签........................................................................................................2-3 2.2.3 警告标签........................................................................................................2-3 2.2.4 厂商信息标签................................................................................................2-3 2.3 安全装置..................................................................................................................2-3 2.4 激光功率..................................................................................................................2-4 第三章操作 3.1 设备安装..................................................................................................................3-1 3.1.1 无护轨安装....................................................................................................3-2 3.1.2 有护轨安装....................................................................................................3-3 3.1.3 正线磨损严重并有护轨时的安装................................................................3-4 3.2 启动系统..................................................................................................................3-4 3.3 采集断面..................................................................................................................3-5 3.4 编辑断面..................................................................................................................3-5 3.5 保存断面..................................................................................................................3-6 3.6 查看已保存断面......................................................................................................3-6 3.7 定义对比断面..........................................................................................................3-6 3.8 更改阈值设定..........................................................................................................3-7

测量器具管理规定

测量器具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了加强对测量器具的有效管理,确保测量器具的准确可靠,尤其是涉及到生产安全的测量器具的正常使用,严格考核制度,特制定本管理考核办法。 二、测量器具涵盖范围:转炉炉前炉后、精炼、预处理测温枪、定氧仪、合金磅秤;连铸的测温枪、连续测温装置、手持式红外测温枪、锥度仪、测量铸坯长度的卷尺、游标卡,结晶器铜管、板坯结晶器铜板测量工具;安环科及各车间使用的带测量功能的煤气报警器、游标卡尺;各车间现场所使用的工艺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除外)、水位计、温度计。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炼钢厂所属各车间。 四、测量器具管理成员: 余卫华、李钢、谢志昌、李庆祥、金杰、周亮、徐良、罗七银 五、职责: 1、各车间设备副主任是测量器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由车间设备副主任指定测量器具兼职管理员,各车间测量器具兼职负责人是测量器具管理的第二责任人,负责日常管理:包括新上线使用的测量器具的校检、测量器具到期的校检、合格证标签到期更换、合格证标签脱落的补充、压力表日常检查维护和损坏更换等管理。 3、设备科是测量器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校验、外委修理,负责日常监督检查,负责采购计划的制定。 4、各车间测量器具管理员要服从设备科备件员有关测量器具日常管理的工作安排。 六、管理规定 (一)、压力表管理 1、强检A类表包括汽包、蓄热器、分气缸等压力表。按6个月的校检周期进行校检,主要由准备车间负责管理,当达到校检周期,由准备车间汽化大班长统一领新压力表送自动化部标准站进行校检,校检完和投入使用后,准备车间负责人要将校检情况报到设备科备件员进行备案。 2、普通A类表包括氧气管网、丙烷气管网、氮气管网、压缩空气管网等各种气体管网的压力表。 3、B类表包括二冷水、结晶水、等各种水质管网的压力表。 4、C类表包括温度表、计量表和其它压力表。 5、B类表、C类表按12个月的校检周期进行校检,由各车间责任人负责按时送自动化部标准站进行校检。 6、各车间测量器具管理员每周要对本车间管辖区域压力表在线使用情况(包括压

瞬态法热物性测试仪

SHT-20 热物性瞬态自动测试仪简介及使用说明

0概述 众所周知,固体材料的热导率、热扩散系数、比热等热物理性质,随着材料,材料的结构、密度、多孔性、导电性、含湿率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有些材料还与方向有关。对应于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试验条件,测量值会有很大的差异。测量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热物性测量与力学测量、电学测量、光学测量等一样,是物性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测量技术之一。 材料热物理性质可以用稳态法或瞬态法进行测量。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稳态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本仪器采用瞬态法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和定压比热等热物理性质。所谓瞬态测量,是指在加热升温,或停止加热后的降温过程中,实现对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量。瞬态测量不要求恒温环境,测量系统也无需达到或保持热平衡状态。 SHT-20材料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是一种新型的材料热物性测量仪器,也是替代稳态法测量仪器的升级换代产品。 本仪器用平面热源加热,在室温附近,可以分别用脉冲法或恒流法等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材料的热扩散系数、热导率和定压比热。 本仪器可广泛用于冶炼、能源、环保、建筑、热力工程和新材料研制等行业,作为科学研究,物性检测、生产过程控制与产品质量检验等领域;也可以用于理工科学生的物理实验、建筑物理实验,材料物理实验中,作为热物性测量的主导仪器。 该仪器将A/D 转换技术、数值计算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瞬态测量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运用于材料的热物性测量中,实现了热物性测量的自动化。仪器的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质量可靠,准确度高,运行成本不到稳态测量的十分之一,测量时间不超过300秒。 一仪器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 1.1规格、参数 试件尺寸:主试件: mm xmm mm mm mm xmm 202;200200≤≤××辅试件1:xmm D 3≥辅试件2:xmm d 2≥平面热源:有效发热面积mm mm 200200×1.2直流稳流电源 输入:电功率:100W 交流:220V 频率:50Hz 输出:直流电流在0.01-1.000A 之间精密可调。在热测量过程中,电流波动幅度: A I 001.0≤?1.3运行环境 温度:室温湿度:<85% 1.4主要技术指标 温度范围:室温—100℃ 热导率测量范围:0.03—1000[W/(mK)]热扩散系数测量范围:0.01—1000[mm 2/s]热导率不确定度:≤±1%

常见制冷剂热力性质表

附录: 附表1:R12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2:R13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3:R22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4:R134a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5:R152a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6:R600a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7:R407c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8:R123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9:R410a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附表1:R12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R12饱和液体及蒸汽热力性质表 温度绝对压力密度密度比焓比焓比熵比熵t pρ′ρ″h′h″s′s″℃MPa kg/m3kg/m3kJ/kg kJ/kg kJ/kg·K kJ/kg·K -1000.00118851679.10.099959113.32306.090.60771 1.721 -990.00130441676.50.10908114.14306.540.61242 1.7172 -980.00142981673.90.1189114.96306.980.61711 1.7135 -970.00156531671.30.12945115.78307.430.62178 1.7098 -960.00171171668.60.14077116.6307.880.62642 1.7062 -950.001869616660.15291117.42308.320.63105 1.7026 -940.00203971663.40.16592118.24308.770.63564 1.6992 -930.00222281660.70.17983119.06309.230.64022 1.6958 -920.00241971658.10.19471119.88309.680.64477 1.6925 -910.00263111655.50.21059120.71310.130.6493 1.6892 -900.0028581652.80.22754121.53310.590.65381 1.6861 -890.00310131650.20.24561122.36311.040.6583 1.6829 -880.00336171647.50.26485123.18311.50.66277 1.6799 -870.00364041644.90.28532124.01311.960.66722 1.6769 -860.00393831642.20.30708124.83312.410.67164 1.6739 -850.00425651639.60.33019125.66312.870.67605 1.6711 -840.00459591636.90.35471126.49313.340.68044 1.6683 -830.00495781634.30.38072127.32313.80.68481 1.6655 -820.00534321631.60.40827128.15314.260.68916 1.6628 -810.005753416290.43743128.98314.720.69349 1.6602 -800.00618961626.30.46827129.81315.190.6978 1.6576 -790.00665291623.60.50087130.64315.650.7021 1.655 -780.007144916210.53531131.47316.120.70637 1.6525 -770.00766671618.30.57164132.31316.580.71063 1.6501 -760.00821981615.60.60996133.14317.050.71487 1.6477 -750.00880561612.90.65034133.98317.520.7191 1.6454 -740.00942561610.30.69286134.81317.990.7233 1.6431 -730.010*******.60.73761135.65318.460.72749 1.6409 -720.010*******.90.78466136.49318.930.73167 1.6387 -710.0115061602.20.83411137.33319.40.73583 1.6365 -700.0122781599.50.88605138.17319.870.73997 1.6344 -690.0130921596.80.94056139.01320.340.74409 1.6323 -680.013951594.10.99774139.85320.820.7482 1.6303 -670.0148541591.4 1.0577140.69321.290.7523 1.6283 -660.0158051588.7 1.1205141.54321.760.75638 1.6264

轮廓测量仪原理及应用

轮廓测量仪概述 SJ5700轮廓测量仪是一款集成表面粗糙度和轮廓测量的测量仪器;采用进口高精度光栅测量系统、高精度研磨导轨、高性能非接触直线电机、音圈电机测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实现对各种工件表面粗糙度和轮廓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高精度研磨导轨、高性能直线电机保证测量的高稳定性及直线度,采用进口高精度光栅测量系统建立工件表面轮廓的二维坐标,计算机通过修正算法对光栅数据进行修正,最终还原出工件轮廓信息并以曲线图显示出来,通过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可对轮廓进行各种参数分析。 轮廓仪为全自动测量设备,操作者只需装好被测工件,在检定软件上设定扫描的开始、结束位置,点击“开始”按钮,测针会自动接 触工件表面,并按设定的位置扫描;可高精度地测量精密加工零部件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再选择所需评价参数即可进行评价。 系统软件为简体中文操作系统,操作方便。

轮廓测量仪功能 SJ5700 轮廓测量仪可测量各种精密机械零件的素线轮廓形状参数,角度处理(坐标角度,与 Y 坐标的夹角,两直线夹角)、圆处理(圆弧半径,圆心到圆心距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直线到切点的距离)、点线处理(两直线交点,交点到直线距离,交点与交点距离,交点到圆心的距离)、直线度、凸度、对数曲线、槽

深、槽宽、沟曲率半径、沟边距、沟心距、轮廓度、水平距离等形状参数。 轮廓测量仪性能特点 1、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重复性:完全满足被测件测量精度 要求。 1) 选用国际领先的高精度光栅测量系统和高精度电感测量系 统,测量精度高; 2) 自主研发高精度研磨导轨系统,导轨材料耐磨性好、保证 系统稳定可靠工作; 3) 高性能直线电机驱动系统,保证测量稳定性高、重复性好; 2、智能化管理与检测软件系统: 仪器操作界面友好,操作者很容易即可基本掌握仪器操作,使用十分简便。 1) 10多年积累的实用检定软件设计经验,向客户提供简洁、 实用、快速的操作体验; 2) 功能强大、自动处理数据、打印各种格式的检定报告,自 动显示、打印、保存、查询测量记录; 3) 测量围广,可满足绝大多数类型的工件粗糙度轮廓测量; 4) 可自动和手动选取被测段进行评定,可依据客户要求进行 软件功能的定制; 5) 纯中文操作软件系统,更好的为国用户服务; 6) 打印格式正规、美观。检定数据可存档,或集中打印,不 占用检定操作时间;

测微传感器

测微传感器 ? ? ?※特性与用途 ? ●本传感器是利用光栅测量原理,将光栅的光信号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 供二次仪表或计算机显示和计算处理。 ●输出信号分正弦信号和5V方波信号,根据使用要求配置。 ●供电电压常规5V,如果接PLC可以做24V供电,外接变送器 ●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功耗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主要应用于厚度测量、缝隙测量、微位移测量、弹跳速度测量、同心度 测量、圆度测量等,在实验仪器、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 ●后部处理设备可采用数显表显示数据或则用光栅脉冲采集卡与计算机 通讯,同样在经过处理后可以与PLC直接通讯。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0-10mm/0-50mm 分辨率:0.001mm、0.005mm 、0.0005mm 测力:≤2.5N 最大移动速度:1.5M/s 工作温度:10℃-40℃ 存储温度:0℃-55℃ 信号说明: 1、两路正弦波信号A、B参数如下: a、中心电平:6V(+12V供电)/2.5V(+5V供电) b、幅值:6V(+12V供电)/2.6V(+5V供电) c、相差:90°±10% 2、两路正交方波输出: a、占空比1∶1(±10%) b、11.8V(+12V供电)/TTL电平(+5V供电) 传感器插头引脚排列: 引脚 1 2 3 4 功能0V +12V/+5V A信号B信号线色蓝红绿白 另:接线以实际接线标签为准 相关产品:测微光栅尺,光栅测微传感器,回弹式光栅尺,回弹式光栅传感器,回弹式测微传感器,辊缝传感器,接触式测厚传感器,棒材同心度测量仪,棒材圆度测量仪,光栅尺,光学尺,正弦波光栅尺,测微光栅尺,弹性光栅尺,试验机光栅尺,油压机位移光栅尺,测微仪,数显测微仪,数显螺旋测微仪,光栅数显表,光栅数显测微仪,高度,深度测量,平整度测量,厚度测量、缝隙测量,微位移测量,弹跳速度测量,同心度测量,圆度测量

耐驰LFA427激光导热仪 原理与测试

闪光导热仪LFA原理与测试 一、概述 材料的导热性能测试方法众多,大体可分为稳态法与瞬态法两大类。其中稳态法(包括热流法、保护热流法、热板法等)根据Fourier方程直接测量导热系数,但温度范围与导热系数范围较窄,主要适用于在中等温度下测量中低导热系数材料。瞬态法则应用范围较为宽广,尤其适合于高导热系数材料以及高温下的测试,其中发展最快、最具代表性、得到国际热物理学界普遍承认的方法是闪光法(Flash Method,有时也称为激光法,激光闪射法)。 闪光法所要求的样品尺寸较小,测量范围宽广,可测量除绝热材料以外的绝大部分材料,特别适合于中高导热系数材料的测量。除常规的固体片状材料测试外,通过使用合适的夹具或样品容器并选用合适的热学计算模型,还可测量诸如液体、粉末、纤维、薄膜、熔融金属、基体上的涂层、多层复合材料、各向异性材料等特殊样品的热传导性能。 闪光法相关测量标准: ASTM E-146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Diffusivity of Solids by the Flash Method DIN EN821 DIN30905 二、原理 闪光法直接测量的是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其基本原理示意如下: 图中在一定的设定温度T(由炉体控制的恒温条件)下,由激光源或闪光氙灯在瞬间发射一束光脉冲,均匀照射在样品下表面,使其表层吸收光能后温度瞬时升高,并作为热端将能量以一维热传导方式向冷端(上表面)传播。使用红外检测器连续测量样品上表面中心部位的相应温升过程,得到类似于下图的温度(检测器信号)升高对时间的关系曲线:

在理想情况下,光脉冲宽度接近于无限小,热量在样品内部的传导过程为理想的由下表面至上表面的一维传热、不存在横向热流,外部测量环境则为理想的绝热条件、不存在热损耗(此时样品上表面温度升高至图中的顶点后将保持恒定的水平线),则通过计量图中所示的半升温时间t50(定义为在接受光脉冲照射后样品上表面温度(检测器信号)升高到最大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或称t1/2),由下式: α=0.1388*d2/t50(d:样品的厚度) 即可得到样品在温度T下的热扩散系数α。 对于实际测量过程中对理想条件的任何偏离(如边界热损耗、样品表面与径向的辐射散热、边界条件或非均匀照射导致的径向热流、样品透明/半透明而表面涂覆不够致密导致的部分光能量透射或深层吸收、t50很短导致光脉冲宽度不可忽略等),需使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修正。 由于导热系数(热导率)与热扩散系数存在着如下的换算关系: λ(T)=α(T)*Cp(T)*ρ(T) 在已知温度T下的热扩散系数α、比热Cp与密度ρ的情况下便可计算得到导热系数。其中密度一般在室温下测量,其随温度的变化可使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表进行修正(同时修正样品厚度随温度的变化),在测量温度不太高、样品尺寸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也可近似认为不变。比热可使用文献值、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其他方法测量,也可在闪光法仪器中使用比较法与热扩散系数同时测量得到。对于比较法的原理简述如下: 使用一个与样品面积(或至少由遮光片等控制的实际检测面积)相同、厚度(或至少上表面距检测器距离)相同、表面结构(光滑程度)相同、热物性相近且比热值已知的参比标样(以下简写为std),与待测样品(以下简写为sam)同时进行表面涂覆(确保与样品具有相同的光能吸收比与红外发射率),并依次进行测量,在理想的绝热条件下,得到如下的两条测试曲线:

轮廓测量仪和三坐标测量机的区别

轮廓仪,顾名思义,测量产品表面轮廓尺寸的仪器。随着轮廓仪的迭代更新,现在的轮廓仪是一款对物体的轮廓、二维尺寸、二维位移进行测试与检验的精密设备,在汽车制造和铁路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分享一下轮廓仪和三坐标测量机区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用途的区别 轮廓仪可测量各种精密机械零件的粗糙度和轮廓形状参数。用拟合法来评定园弧和直线等。从而可测量园弧半径、直线度、凸度、沟心距、倾斜度、垂直距

离、水平距离、台阶等形状参数。仪器还可对各种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进行测试;可对平面、斜面、外园柱面、内孔表面、深槽表面、圆弧面和球面的粗糙度进行测试,并实现多种参数测量。 接触过一款三坐标测量机CMM,是意大利coord3的,对于这种cmm我自己认为有很大缺陷,当然也有优点。它可以测量模具产品,电子类产品,通讯类,汽车类等等很多。在一个工厂它的用途确实很广泛,但它的价格却也不菲。 2、结构的区别 轮廓仪由花岗岩平板、工作台、传感器、驱动箱、显示器、电脑和打印机等部分组成.测量时可选定被测零件的不同位置,设定各种测量长度进行自动测量,评定段内采样数据达数万个点。并可显示或打印轮廓形状及其尺寸,各种粗糙度参数及轮廓的支承长度率曲线等。 三坐标主要有机械系统,测头系统,电气控制硬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组成。 以上就是深视智能小编对轮廓仪和三坐标测量机区别的分享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深圳市深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点针对机器视觉领域的三维

视觉系统产品线投入研发,推出激光轮廓仪,轮廓仪,激光轮廓传感器,激光轮廓扫描仪,激光轮廓测量仪,3D线扫相机,线扫描相机,3d激光测量仪,线激光扫描仪,3D激光扫描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检测行业,欢迎来电咨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