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主要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工业“三废”排放、农业投入品滥用,在一定程度加剧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中重金属可向作物转移,污染作物可食部位,从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动物和人体生命健康。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大约60%的人口以其为主食,过量的重金属富集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致使植株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由于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可降解、不可逆转的特性,可以采取农艺措施降低其活性、阻断其向作物可食部位转移。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治理方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治理方式引言土壤是重要的环境介质,为植物生长提供水肥气热,也为动物微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而土壤也成为大部分污染物的受体,环境介质中97%的污染物最终归趋于土壤。
当下,重金属污染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壤污染形式,来源主要有废水灌溉、农药使用、工业排放等。
20世纪50年代发生于日本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后经证实是镉元素污染所致;我国沈阳-抚顺石油污灌区发生的严重镉污染也经历几十年的治理;因此利用各种方法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是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必要举措。
依据固定和去除两种思路进行治理,综合研究运用各类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定将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1重金属污染危害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农作物,以及动物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矿区内土壤中Cu污染对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有显著抑制作用。
在研究中,重金属污染区土壤中蛋白酶的活性为非污染区的19.1%~57.1%。
而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活性,引起作物光合作用失常,导致作物生长不健康,甚至死亡。
而部分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植物根系吸收作用累积在作物体内,会通过人类和动物的直接食用或者食物链转移入其体内,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骨骼系统等。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离子迁移规律分析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如今水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通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迁移规律对于污染源溯源、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离子迁移规律进行深入分析。
一、重金属离子的来源重金属离子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以及大气沉降等。
这些来源使得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逐渐加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二、重金属离子的迁移途径重金属离子在水环境中有多种迁移途径,如附着迁移、扩散迁移和迁移垂直分布等。
附着迁移是指重金属离子通过吸附在悬浮颗粒物表面进行迁移,这一过程主要受到颗粒物性质和水流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而扩散迁移则是指重金属离子在水体中通过离子扩散进行迁移,其受到水体溶液性质和溶质浓度梯度的影响。
此外,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还会受到垂直分布的影响,即重金属离子在水柱中的垂直迁移过程。
这些迁移途径使得重金属离子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并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三、重金属离子的迁移机制重金属离子在水环境中的迁移机制主要包括电荷相互作用、络合反应、化学沉淀等多种方式。
电荷相互作用是重金属离子迁移最常见的机制,离子间的静电力使得重金属离子能够吸附在特定的界面上。
络合反应则是指重金属离子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变了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行为。
此外,化学沉淀还是重金属离子迁移的重要机制,通过与水中其他物质反应形成沉淀物,使得重金属离子从水环境中转移到底泥中。
四、影响重金属离子迁移的因素重金属离子的迁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体物理化学性质、重金属离子本身的特性、环境温度以及水流动力学等。
水体的pH值、溶液中的离子强度、溶液中的有机物质等都会对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重金属离子本身的特性,如电荷状态、离子半径和化学活性等,也会影响其迁移规律。
蔬菜中铅镉汞砷四种元素积累的机理蔬菜中含有大量的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元素,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在蔬菜中发现这些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和植物对这些元素的吸收和富集。
这些污染物大多来自工业和人类活动,如农药、肥料、燃料和废物的排放等。
重金属的来源与环境作用机制重金属通常是指密度大于4.5 g/cm³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大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自然界中铅存在于矿物中,镉则主要与锌矿一起出现,砷一般是与铜、铲、铅、锑、汞等元素共存,汞主要以硫化物、氧化物、甲基汞等形态存在。
但人类的生产和活动也会增加这些元素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影响。
例如,燃料、焚烧过程、矿山和化工企业等大量排放重金属污染物,导致土壤和水源环境中的重金属浓度升高。
蔬菜中的重金属主要是从土壤中吸收的。
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和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来说,大部分土壤可溶性铜、锌等重金属的含量一般很低,但在长期使用铜、锌等化合物肥料后,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就会积累并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蔬菜通常吸收来自土壤中的氮、磷、钾、钙、镁和微量元素,而这些元素中也含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
因此,在生长过程中,蔬菜会被重金属污染物所污染,并对其进行吸收和积累。
积累机理蔬菜中的元素含量主要取决于其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元素吸收和转运机制的影响。
一般来说,蔬菜吸收外源性的重金属过程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然后被植物输送到地上部分。
然而,在植物内部,吸收、分布和富集这些元素的机制却非常复杂。
当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高时,蔬菜的根系可以快速吸收这些元素。
然后,这些元素通过根系内部的一系列通道进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
其中,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部吸收根系是植物吸收营养和其他物质的重要部位。
重金属被吸收到根系表面附近的根毛区域,并通过根毛的大量分布,加速吸收速率。
2.营养运输重金属可以随着水分、要素和其他物质一起进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同时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措施评估重金属污染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对生态系统及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和交通尾气等。
因此,实施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治理措施至关重要,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的不良影响。
监测重金属污染是了解环境质量的基础。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可以通过采集空气样品进行分析,确定重金属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等。
监测工作需要在不同的地点和季节进行,以全面了解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
传感技术和现代仪器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实时监测,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治理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减排和治理技术等。
源头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规范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品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废弃物处理和垃圾焚烧等环境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减排可以通过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排放等方式来实现。
对于已经排放到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采取治理技术进行清理,如使用气相吸附剂或洗涤剂、光催化技术、电除尘等。
目前,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重金属污染物的成分复杂,且存在不同形态,对于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物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其次,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成本较高,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合作。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国际上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工作。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来保护大气环境,如限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车辆尾气排放。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也被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如纳米材料的应用、生物修复等。
此外,国际合作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合作交流和技术共享,不仅能够加快科研进展,还有助于推动治理措施的实施。
关于重金属调查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针对近期社会关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我单位已着手展开调查研究。
经过仔细梳理和分析,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地区内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掌握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包括实地考察、抽样调查、数据统计等。
通过对样本进行测试分析,获取了可靠的数据。
四、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发现地区A和地区B存在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业区域和农田中。
其中,地区A的污染程度超标率为60%,主要污染金属为铅和镉;而地区B的超标率为45%,主要污染金属为铬和汞。
五、调查原因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废弃物未经过严格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
此外,非法废品处理和农用化肥的过度使用也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
六、调查建议针对所发现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废水处理工艺,确保工业废水经过规范处理后再排放;2.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禁非法废品处理行为;3. 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模式,减少农用化肥的使用量;4. 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防止重金属污染的扩散。
七、总结本次调查揭示了地区内重金属污染的严峻形势,为相关部门制定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够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谢谢!此致敬礼调查人员: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是汞、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对食品造成污染的主要渠道。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生产所产生的气体和粉尘。
除汞以外,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态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人土壤。
农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重金属,也可通过叶片从大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铅和汞等重金属元素。
据研究,蔬菜中Pb含量过高与汽车尾气中Pb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作物中积累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给人们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农业上施用的农药和化肥是造成食品污染的另一渠道。
磷肥含有镉,其施用面广而且量大,可造成土壤、作物和食品的严重污染。
长期使用含Pb、Cd、Cu、Zn的农药、化肥,如磷矿粉、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也将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有机汞农药含苯基汞和烷氧基汞,在体内易分解成无机汞化合物。
目前我国已禁止生产、进口和使用有机汞农药,除拌种常用的醋酸苯汞、氯化乙基汞外,各国都已禁止使用有机汞农药。
但民间剩余的农药,仍有间断使用的,应引起重视。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管道等与食品磨擦接触,会造成微量的金属元素掺入食品中,引起污染。
贮藏食品的大多数金属容器含有重金属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污染食品。
另外,重金属元素还会随部分食用药物进入人体,产生危害。
当前,国际上进口中药材和中成药国家对中药材和中成药中重金属的含量提出了严格要求从环境污染方面,重金属是指汞、镉、铅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砷、镉。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
这里为您提供两种解释都比较有道理1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与危害 广西医科大学 张志勇 李春宏 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主要与镉、汞、铅、砷暴露有关。人类使用重金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已认识到一些重金属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重金属暴露仍然持续,甚至在一些国家还有增无减。20世纪镉排放量剧增,镉化合物主要用于可重复充电的镍-镉电池的生产,由于含镉产品回收率低,常与生活垃圾一起被丢弃而造成环境污染。吸烟是镉暴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非吸烟者,食物则是镉暴露的主要来源。有资料显示,接触较低剂量的镉也会引起不良健康效应,主要表现为肾脏损伤或骨骼损伤等。普通人群一般通过食物和牙齿填充物暴露于汞,鱼类食物是甲基汞的重要来源。但除了某些进食大量鱼类的人群外,普通人群不会显著地遭受甲基汞暴露的毒性损害。由于甲基汞对胚胎发育有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大量进食某些鱼类,如鲨鱼、剑鱼和鲔鱼等,某些来自曾受污染但现已净化的水域的鱼类也应该避免食用。关于牙齿填充物汞合金的安全性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合金中的汞会引起多种疾病,但至今仍没有研究能证实合金填充物和不良健康效应间的因果关系。普通人群通过食物和空气暴露于铅。上世纪,铅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主要原因是汽油燃烧中铅的排放。由于血脑屏障发育仍不成熟,儿童对铅暴露特别敏感, 较低的铅暴露水平也可能导致神经毒性效应的发生,因此儿童的血铅浓度应尽可能降至较低的水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汽油中铅的使用已大幅度降低,环境铅浓度也随之下降,但仍须限制含铅涂料的使用,食物容器生产中也不能使用铅。另外还需注意表面光滑的食品容器中铅的渗出,会导致所盛食物遭受铅的污染。人群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暴露于砷,且食物摄入是主要暴露途径。长期通过饮水暴露于砷可能会患皮肤癌,同时与其他肿瘤和皮肤损伤等疾患也有关联,如皮肤过度角化和色素沉着等。砷的职业暴露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与肺癌的发生有相关关系,其暴露-反应关系已得到证实。 一、重金属环境污染概况 通常将金属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重金属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主要与暴露于镉、铅、汞和砷有关(砷是非金属,通常将其称为类金属)。 千百年来,重金属应用于多种领域。十八世纪中期绘画艺术中广泛使用镉颜料,但由于金属的稀缺性,镉在绘画材料中的应用较少。据历史记载,汞曾作为止痛药用于减轻儿童的牙痛,后来还用于治疗梅毒。早在五千年前,铅已用于建筑材料、制陶上釉和输水管生产中。在古罗马,醋酸铅被用于增强酒的甜度,由于饮酒,有些罗马人一天摄入的铅量可达1克之多。尽管长期以来人们懂得重金属对健康的影响,但时至今日,在某些领域重金属暴露仍在持续甚至有增无减。在拉丁美洲,汞仍用于金矿的开采,在木材保存中仍广泛地使用砷,四乙基铅仍是一种常用的汽油添加剂,目前只在发达国家中的使用有大幅度减少。从十九世纪中期以来,重金属的开采量剧增,释入环境的量也大幅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20世纪末,发达国家重金属排放量才开始减少,1990~2000年间,英国重金属排放量减少了50%[1]。 重金属通过多种排放途径进入环境。由于大气中重金属分布广、易吸入,因此重金属大气污染是造成人类健康影响的重要问题。一些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中含大量重金属,包括镉、铅、锌、铜等,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等。镉、铅、锌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极易进入人体并对机体健康产生危害 [2]。通过空气、食物和水,人们有可能暴露于各种重金属。然而环境中存在有害因子不一定导致暴露,暴露的关键是接触[3]。有害因子与身体间必须存在接触,如空气接触、皮肤接触和经口摄入等。暴露通常被定义为 “在一定浓度和接触时间后,环境中有害因子作用于人体并引起机体的改变称之为暴露”[4]。 有些环境污染是人类在改造环境过程中造成的。我国一些重要的铜矿基地伴生铁、金、铀等,经过数十年的开采,矿区堆积了数量巨大的固体废弃物。由于矿石综合利用不足,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很高,导致矿区土壤和水体中铜、镉、锌、铅、砷等浓度也很高[5]。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和投入使用后,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每年成千上万吨生产废水排入河流上游,致使水体、土壤遭受严重的重金属污染[6、7]。重金属是持久性环境污染物,极易在水体、土壤和生物圈中沉积和富集,且很难通过生物途径降解[8]。我国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由于电子垃圾的无序堆放和不恰当处理,往往会导致土壤的酸化和重金属污染。电子废弃物酸浴提取场周围的农田常被酸化和受铜、镍、镉、铅等重金属的污染,污染物多存留在土壤表层,因此极易通过生物链沉积和转移[9]。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受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儿童比成人更敏感,其总的危害风险是成人的3倍。各种金属引起的平均个人风险也不一,风险大小基本表现为铅>镉>铜>锌[10]。 二、几种重要重金属的暴露和危害 ㈠镉 1.化学特性和暴露途径 镉与锌、铅、铜共存于自然界中,镉复合物作为稳定剂应用于PVC产品以及颜料、合金的生产,如今最常用于生产可重复充电的镍-镉电池。镉也存在于磷肥中,随施肥而污染土壤。含镉产品极少可以回收,常与生活垃圾混杂,特别是在焚烧垃圾时造成环境污染。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镉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化肥使用以及废水废渣排放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进而使农作物和蔬菜中镉含量增加,最终导致人体镉摄入量增加。在低pH值条件下,更有利于植物对土壤镉的富集[11]。我国有些地区土壤呈酸性,致使镉、铜、铅和锌的活性增强,因此这些地区由土壤转移至蔬菜中的镉、铅含量均可超过国家标准(GB2762-2005)的规定,蔬菜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12]。 吸烟是镉暴露的重要途径。人群中镉的生物学监测显示,吸烟会显著地提高血镉水平,吸烟者的血镉浓度高于非吸烟者的4~5倍[11]。尽管吸烟所致的镉暴露已得到证实[14],但这对机体总的镉含量影响很小。在大多数国家的非吸烟人群中,食物摄入是镉最重要的来源[15]。镉存在于许多食物中,但含量差异很大,且由于不同的膳食习惯,个人摄入量变化也大[11]。由于女性的能量消耗比男性少,因此女性通过食物摄入的镉量比男性低。当然胃肠道对镉的吸收受众多营养素的影响,如机体中铁的水平[16]。血镉通常反映当前的暴露水平,也部分地代表了机体一生的镉承载量[17]。由于肾脏能按比例地浓缩尿镉,因此尿镉浓度主要受机体镉总量的影响。吸烟者和生活在受污染区的人群其尿镉浓度均会偏高 [11]。 2.健康效应 ⑴肾脏损伤 吸入镉烟气或微粒会对机体产生远期的影响,尽管急性肺损伤和死亡事件很少见,但散发病例仍有发生[18、19]。肾脏是镉最重要的蓄积部位和靶器官,镉对肾脏的早期毒性主要发生在近曲小管,引起上皮细胞溶酶体增多、增大,线粒体肿胀变形,继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甚至坏死,后期也会损伤肾小球[20]。长期镉暴露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低分子蛋白和蛋白酶排出量增加[11、15],此时肾小管损伤是可逆的[21],但也有研究证明受镉诱导所致的肾小管损伤是不可逆转的[11]。一些研究显示在很低的肾镉水平的个体中也可能出现肾损伤或(和)骨骼损伤效应。欧洲的研究表明,在尿镉水平为2~3 µg Cd/g肌酐的普通人群中也出现镉诱导的肾损伤表现[22、23]。此外,镉暴露工人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24],此结论在职业暴露人群研究中已得到证实[25、26]。在多个研究中还证实,肾结石危险性升高可能与肾小管损伤后尿镉排泄增多有关[11]。已有研究证明,镉暴露和慢性肾衰竭的关系。 ⑵骨骼损伤 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首次报道长期高浓度镉暴露会引发骨骼损伤,高浓度镉暴露是由于用镉污染的水灌溉农田所致。日本以外其他国家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11]。近年来的资料表明,相对低的镉暴露水平也会增加骨骼损伤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骨骼密度降低和骨折[28-30]。动物实验还表明,镉可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11]。日本的研究发现,有镉暴露史且同时有肾小管损伤的患者,其心血管病死亡率要比没有肾脏损伤的高[31]。我国的调查发现,由于镉有慢性蓄积作用,长期生活在矿区的人群往往到中年才表现出慢性镉中毒效应,因此慢性镉中毒主要危害中年人,且对女性生殖健康也有影响。由此看来,慢性镉中毒不仅影响人群的机体健康,也危害当地的主要劳动力、削弱其社会经济生产能力,并危及下一代的健康[32]。 ⑶肿瘤 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已把镉列为人类致癌物[33]。然而,IARC同时声明,这是基于几个职业暴露人群与肺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暴露资料不充分,没有考虑到吸烟和其他暴露因素(如镍和砷暴露)混杂作用的影响。镉与前列腺癌似乎也有关联,阳性和阴性的研究结果均有报导。早期的研究表明,镉暴露与肾癌的关系[34],但后来的研究未能证实这个结论。但大量的多中心研究显示镉暴露能致肾细胞癌危险性增加[35],而且,基于人群的肾细胞癌多中心研究发现,镉职业暴露人群患病的危险度也增加[36]。 ㈡汞 1.化学特性和暴露途径 汞化合物硫化汞(HgS)在古代当成红色颜料用于洞穴绘画,在古希腊,有色金属汞被当成化妆品用于提亮肤色。在医学领域,汞曾被用于治疗梅毒和作为利尿剂(主要是Hg2Cl2)使用。在许多国家,汞合金仍是常用的修复牙齿的填充材料[37]。如今,汞金属常用于体温计、气压计和血压计的生产。最大的汞暴露职业群体是口腔医护人员,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口腔外科诊室的空气中,汞浓度达到20 µg/m3,采取处理措施后,浓度可降到2 µg/m3左右。 无机汞常常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甲基汞,该有机物非常稳定,且在食物链中聚集。普通人群常通过食物链或补牙接触汞,鱼类食物是甲基汞的重要来源[38]。汞蒸汽会从牙齿合金填充材料中释放出来,在咀嚼过程中,释放量会逐渐增加[39]。有研究揭示了牙齿合金填充物的量或合金表面积大小与人体组织、血
食品中的常见物质污染及处理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的物质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常见的物质污染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一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常见的有铅、汞、镉等。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土壤、水源和工业废水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处理方法。
1. 鱼类中的汞污染鱼类是人们饮食中常见的食品之一,但其中可能含有汞。
汞主要来自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和鱼类的食物链。
为了减少汞的摄入,建议选择小型鱼类,因为它们的体内积累的汞较少。
此外,烹饪鱼类时适量剔除鱼皮和鱼鳞可以减少汞的摄入。
2. 蔬菜中的铅污染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食品之一,但一些蔬菜中可能含有铅。
铅主要来自于土壤和水源中的污染物。
为了减少铅的摄入,建议选购新鲜无污染的蔬菜,并在烹饪前充分洗净,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
二、农药残留污染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物质,但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农药会导致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及处理方法。
1. 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水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可能含有农药残留。
建议选购有机水果,有机水果更注重环保,对农药的使用更加谨慎。
在食用水果时,应彻底清洗水果的表面,以去除可能残留的农药。
2.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蔬菜是人们饮食中的主要食品,但其中可能含有农药残留。
为了减少农药的摄入,建议选购有机蔬菜,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更加安全和环保。
另外,烹饪前应将蔬菜充分清洗,并采用适当的烹饪方法,以降低农药的残留量。
三、添加剂污染为了改善食品的味道、质感和保鲜性,食品加工中常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
但不当使用或超过使用剂量会导致食品中的添加剂残留。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及处理方法。
1. 食品中的防腐剂防腐剂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但长期摄入过多的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气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与迁移研究引言:如今,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重金属元素是指相对密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的元素,如铅、汞、镉等。
它们的存在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研究大气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和迁移规律,对于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重金属元素在大气环境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源,二是人为源。
1. 自然源: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含有重金属元素的矿石,例如铅锌矿、铜矿等。
当这些矿石受到风力或水力的侵蚀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进而进入大气环境。
2. 人为源:工业生产、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等活动是大气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人为源。
例如,燃煤和焚烧生物质等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汞和镉。
此外,交通运输的尾气中也含有铅等重金属元素。
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路径重金属元素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主要通过大气降水和颗粒物的形式。
1. 大气降水: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迁移至地表水、土壤等介质。
干沉降是指重金属元素通过降水颗粒物降落到地表,湿沉降则是指重金属元素溶解在降水中,在雨水降落后进入地表水。
2. 颗粒物:重金属元素主要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它们可以通过风力、重力等因素随着空气的流动迁移到不同的地方。
因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以及风向和风速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重金属元素的影响与控制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具有潜在的危害。
1. 生态环境:重金属元素富集在土壤中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食物链的正常运行。
一些重金属元素还具有生物胁迫作用,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2. 人类健康: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儿童、老年人以及长时间在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受到重金属元素的伤害。
为了减少和控制大气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 加强源头治理:通过改善工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工艺,减少重金属元素的排放。
重金属污染之——铅(Pb)污染1、来源A、工业生产来源:工业生产过程例如采矿、冶炼和制造业等能够污染临近这些生产场所的土壤,这是因为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重金属尾矿、冶炼废渣和矿渣堆放等,可以被酸溶出重金属离子的矿山酸性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使之带入水环境(如河流等)或直接进入土壤,都可以间接或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而且在这些场所即使停止生产很久以后也还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B、农业活动来源:农药、化肥和地膜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不合理施用,也可以导致土壤铅等重金属污染。
绝大多数的农药味有机化合物,在其中个别农药的其组成中含有铅等重金属。
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但是氮肥中铅含量较高。
磷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施用含有铅等重金属的农药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铅等重金属的污染。
而作为改善农田供给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施用污水污泥到土壤中,这样也会把铅等重金属带入到农田土壤中。
C、城市生活来源:尽管越来越多选择施用无铅汽油,但是含铅汽油的使用仍然是人为排放到环境中最大的一个来源。
含铅汽油中含铅较高(400-1000mg/kg),致使交通工具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积累于公路两旁的土壤中,也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铅污染。
据报道,一辆汽车平均每年排出约2.5kg铅。
而在城市固体垃圾中,铅含量在1000-50000 mg/kg之间,也可以通过垃圾浸出液渗入土壤中。
城市生活贡献铅污染还包括施用铅涂料:而这曾经认为这是儿童铅中毒最主要的来源,但是现在知道这只是许多种可能来源的一种而已。
2、迁移转化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包括土壤的重金属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林地、草场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土壤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条件、吸附作用、络合作用等)的影响,都能引起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的差异,从而影响重金属的转化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毒害效应及解决方案植物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逐渐增多,给植物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从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毒害效应、重金属来源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毒害效应不容忽视。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具有强毒性,在植物体内难以分解,并通过植物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
重金属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影响植物生长:(1)抑制植物光合作用:重金属能够堵塞叶片中的气孔,降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
(2)干扰植物的酶活性:重金属通过与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干扰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3)破坏植物的细胞结构:重金属能够引起细胞膜的损伤,促使细胞内的离子渗漏,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
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指地壳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人为因素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如冶炼、电镀、废水排放等。
尤其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更加严重。
针对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毒害效应,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通过减少重金属的排放,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重金属进入环境的量。
(2)土壤修复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如土壤剥离、化学材料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
(3)植物修复技术:一些植物具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可以通过植物修复的方式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这些植物称为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如拟南芥、大豆等。
(4)健康饮食和环境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选择优质的农产品,减少重金属摄入。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特点周雯婧*贺惠(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2)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2-0102-02摘要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本文概括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特点,为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来源特点The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Con原tamination of Farmland Soils in China//Zhou Wenjing*,He HuiAbstract Increased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China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sour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of farmland soils in China,which may provide light for the control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in farmland soils.Key words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farmland soils;sources; characteristics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剧增,土壤不断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
据估计,全球每年释放到环境中的有毒重金属高达数百万吨[1]。
农田土壤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土壤污染是造成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必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
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生活区:在行政/居民区中Cu含量相对与其他地区要高,与大量含铜废弃物的丢弃有直接的联系。
土壤中Ni的污染在行政/居民区较高,与城市居民生活中丢弃与环境中的Ni-Cd废旧电池有关。
各种煤炭中也含有大量的Hg和As,会随着煤炭的燃烧而进入大气中,最后让大气沉淀进入土壤环境中。
Cd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妆品,照明用灯,齿科材料,燃煤(与长期大量施用较高Cd含量杂质的过磷酸钙化肥有关),出现Zn污染与长期过量施用含Zn量较高的猪粪和鸡粪等有机化肥有关。
Pb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种油漆,涂料,蓄电池,化妆品,染发剂,釉彩碗碟,餐具,燃,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煤燃烧产生的粉尘、烟尘中均含有锌及化合物。
汞主要来源于贵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食盐电解、化工、农药、塑料、等工业废水,其次是空气、土壤中的汞经雨水淋溶冲刷而迁入水体。
工业区:Cu污染主要来源是铜锌矿的开采和冶炼,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生产等。
冶炼排放的烟尘是大气铜污染的主要来源。
Zn污染主要来源有锌矿开采、冶炼加工、机械制造以及镀锌、仪器仪表、有机会合成和造纸等工业的排放。
汽车轮胎磨损以及煤燃烧产生的粉尘、烟尘中均含有锌及化合物,工业废水中锌常以锌的羟基络合物存在。
Cr主要来自电镀,燃料,皮革,颜料,劣质化妆品原料等铬化合物制造企业所排放的“三废”,因此在工业区土壤表层含量最多,其污染程度也最大。
土壤中Cd的污染在工业区远远大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说明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污染源。
人类对含Cd矿物的开采,冶炼是引起土壤铬的重要原因,此外,Cd污染源还有仪表厂,食盐电解,贵金属冶炼,电镀,电池,颜料,塑料稳定剂,涂料工业废水和燃料燃烧等。
煤,原油中均含有微量的Cd,在燃烧中也可以释放到大气,最终融入土壤。
土壤中As和Hg在化肥厂剖面中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随工业“三废”而进入土壤进入土壤环境中。
Pb污染主要来源于冶炼,五金,机械,电镀。
As污染主要来源于采矿,冶金,化化学制药,玻璃工业中的脱色剂,各种杀虫剂,杀鼠剂,砷酸盐药物,化肥,硬质合金,皮革,农药等。
山区:无污染。
交通区:城市交通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其污染途径主要来源于含Pb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
(道路周边土壤表层的Pb污染主要与交通量,汽油Pb含量,风速风向,沉淀量等有关,而Cr,Cu,Zn等污染则由轮胎摩擦产生的粉尘引起)汽车尾气排放,轮胎添加剂中的重金属元素均可影响到土壤中的Pb,Zn,Cu的含量,且这些元素的积累量都与交通流量有关。
在交通密集区Cd污染程度也是比较严重的。
公园:位于交通繁忙道路附近的公园土壤中Pb,Zn,Cu等多种重金属污染严重,与大量的机动车辆经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