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废热锅炉的结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82.91 KB
- 文档页数:4
燃油燃气锅炉不同于燃煤锅炉,它需要使用燃烧器将燃料喷入锅炉炉膛,采用火室燃烧而无须使用炉排设施。
由于该锅炉燃烧后均不产生燃料灰渣,故燃油燃气锅炉无须排渣设施。
喷入炉内的油、气如果与空气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或熄灭,就容易爆炸。
因此燃油燃气锅炉均需采用自动化的燃烧与控制系统。
其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该锅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
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
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
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
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1.节能:作为国内工业锅炉制造有独到见解的来说,其生产的天然气锅炉辐射受热面为全波纹炉胆,对流受热面采用螺纹烟管,受热面大,锅炉产热出力足、热效率能高达92%以上,高于国家规定,节能性更好。
2.环保:燃油(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燃烧时不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极大地缓解了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该类型的锅炉的使用。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与支持。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题目: WNS4.0-1.0型燃气蒸汽锅炉设计专题: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6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任务下达日期:2014年12月20日毕业设计日期:2015年1 月20日至2015年6月10日毕业设计题目:WNS4.0-1.0型燃气蒸汽锅炉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指导教师签字: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属于原创。
本毕业设计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摘要WNS锅炉是指卧式内燃三回程锅炉,采用天然气为原料,该类型锅炉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能、耐用、环保等优点,最初应用在船用锅炉上。
本设计对4t/h WNS卧式燃气蒸汽的锅炉进行设计,设计参数为:锅炉额定蒸发量:D=4.0t/h ;锅炉额定蒸汽压力:p=1.0Mpa ;给水温度:20o C ;冷空气温度:20o C。
首先介绍了燃气锅炉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其次主要是具体设计部分,包括:炉胆的设计与计算,螺纹烟管的热力计算,其他部分的热平衡计算,阻力计算。
你真的了解余热锅炉吗?看完你就懂了!展开全文余热锅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况的锅炉。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余热锅炉分类、原理、特点及工作特点。
余热锅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
余热锅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下料溜)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
余热锅炉共分为六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各段烟道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
各个烟道之间均用法兰连接。
余热锅炉的分类余热是在工业生产中未被充分利用就排放掉的热量,它属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和可燃物料转换后的产物。
(一)按余热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高温烟气余热:它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产量大、产点集中,连续性强,便于回收和利用,其带走热量占总热量的40~50%,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可用于生产或生活用热及发电。
2.高温炉渣余热:如高炉炉渣、转炉炉渣、电炉炉渣等,该炉渣温度在1000℃以上,它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0%。
3.高温产品余热:如焦炉焦碳、钢锭钢坯、高温锻件等,它一般温度.很高,含有大量余热。
4.可燃废气、废液的余热:如高炉煤气、炼油厂的催化裂化再生废气、造纸厂的黑液等,它们都可以被利用。
5.化学反应余热:如冶金、硫酸、磷酸、化肥、化纤、油漆等工业部门,都产生大量的化学反应余热。
6.冷却介质余热:如工业炉窑的水套等冷却装置排出的大量冷却水,各种汽化冷却装置产出的蒸汽都含有大量的余热,它们都可以被合理利用。
7.冷凝水余热:各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用汽在工业过程后冷凝减小时所具有的物理显热。
(二)由于余热是与其它生产设备及工艺密切相关,故余热利用又具有以下特点:1.热负荷不稳定,主要有工艺生产过程所决定。
燃气锅炉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由于该锅炉具有清洁环保、操作简便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作为工厂热源提供设备及采暖、洗浴用的锅炉设备。
燃气锅炉不同于燃煤锅炉,它需要使用燃烧器将天然气喷入锅炉炉膛,采用火室燃烧的方式,无须使用炉排设施。
由于燃气锅炉燃烧后不会产生燃料灰渣,故燃气锅炉亦无须排渣设施。
除此之外,燃气锅炉采用的是自动化的燃烧与控制系统安全,简便。
本篇文章将带大家了解一下各个常见炉型的燃气锅炉内部结构图。
一、WNS系列燃气锅炉内部结构图:锅炉类型额定功率蒸汽锅炉1-20 t/h热水锅炉0.7-14 MW如上图所示,WNS系列燃气锅炉烟气流程分为二回程和三回程二种形式。
燃料经燃烧器燃烧后形成的火炬充满在全波形炉胆内,并通过炉胆壁传递辐射热,此为第一回程。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回燃室内汇聚,转向进入第二回程,即螺纹烟管管束区,经对流换热后,烟气温度逐渐降低后至前烟箱,二回程锅炉烟气从前烟箱出锅炉本体进入设置在炉顶的节能器和冷凝器,三回程锅炉烟气从前烟箱转向进入第三回程,即光管管束区,随后经后烟箱进入节能器和冷凝器,最后流入烟囱,排入大气。
二、SZS系列燃气锅炉内部结构图锅炉类型额定功率饱和蒸汽锅炉20-110 t/h过热蒸汽锅炉20-75 t/h热水锅炉7-116MWSZS系列燃气蒸汽锅炉为D型布置结构,右侧为炉膛,左侧为对流管束;通过下锅筒中间和两端的活动支座固定在本体底盘上,并保证锅炉整体向两端膨胀。
炉膛四周为膜式水冷壁,炉膛左侧的膜式水冷壁将炉膛与对流管束完全密封隔开,对流管束区后部为拉稀的错列结构,前部为顺列结构,炉膛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炉膛尾部的出烟口进入燃烬室、对流管束区,然后从锅炉左侧前部转向进入螺旋翅片管节能器和冷凝器,最后进入烟道排入大气。
三、DHS系列燃气锅炉内部结构图(蒸汽:35-100 t/h):DHS系利中温中压低氮燃气冷凝蒸汽锅炉属于角管式燃气锅炉,具有结构紧凑、钢耗低、升温快等优点。
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是一种将生物质材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其设计主要包括气化炉体结构设计、气化反应条件控制和气体产出和分离装置设计等方面。
首先,气化炉体结构设计是吸式生物质气化炉设计的关键。
气化炉一般采用垂直结构,分为进料区、气化区和焦炭区。
进料区负责将生物质材料输送到气化区,气化区主要负责气化反应,焦炭区用于收集生成的焦炭。
气化炉内部通常采用多层结构以增加气化效果,同时可以设置合适的隔板保持材料停留时间,增加气化时间。
其次,气化反应条件控制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气化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条件,在设计中应合理确定气化温度和气氛成分。
一般来说,生物质气化温度在700-90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气化过程的效果。
气化气氛主要由氧气和水蒸汽构成,可以通过调节进风速度和进料量控制氧气含量和水蒸汽含量,以实现最佳气化效果。
另外,气体产出和分离装置设计是吸式生物质气化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气化过程中,产生多种不同成分的气体,包括合成气、燃烧气和焦炭含气。
为了有效利用合成气,需要通过气体清洁装置,如冷凝器、除尘器和废热锅炉等,将其中的固体颗粒物、水分和有害气体去除。
同时,为了提高气化效率,还可以设置合适的回收装置,将合成气中的部分热量回收,用于加热气化炉内的生物质材料。
最后,为了保证气化炉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还需要考虑一些辅助装置的设计。
例如,可以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气化温度、气氛成分和产气量等关键参数,以及及时调整和控制各部分的运行状态。
同时,还可以设置安全装置,如漏气报警装置和防爆装置,以及设立必要的消防设施,确保气化炉的运行安全。
总之,在设计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气化炉体结构、气化反应条件、气体产出和分离装置以及辅助装置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气化效率和气化产物的利用率,实现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简述燃气窑炉组成结构及燃气烧嘴控制装置燃气窑炉是一种较复杂的热工设备,就目前市场看,大科认为老旧窑炉都在向燃气炉改进升级,例如煤气发生炉、燃煤红砖窑、传统隧道窑等,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污染、能源利用率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传统工业炉都要以转型、升级、改造为新型节能环保燃气炉,来适应工业发展的需求。
燃气窑炉组成结构概述作为复杂的热工设备,其组成机构与老式窑炉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其主要由炉膛、燃气燃烧装置、余热利用装置、烟气排出装置、炉门提升装置、金属框架、各种测量仪表、机械传动装置及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燃气烧嘴及控制装置燃气烧嘴是燃气工业炉上重要的装置之一,根据炉子结构形式、工作特点及燃烧器的特性,正确设计、选择及合理安装使用燃烧装置及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案例一:红砖窑、隧道窑等组成结构工业炉在烧嘴选型上多采用90kw、150kw或230kw功率大小的喷嘴,因炉窑特殊的构建结构需要大量燃烧器,一台窑炉在几十甚至上百个喷火嘴,所以多采用多个小功率烧嘴完成热工工程。
案例二:回转窑、烘干机等窑炉因其结构特点选择燃烧装置大都单个大功率烧嘴独自完成燃烧供热,燃烧器型号在630kw以上,具体型号需根据窑炉所需热量来决定。
测量仪器是测量燃气流量、压力、温度及空气流量、压力、温度、燃气成分、烟气成分、炉内温度、压力、烟气温度、压力、空气与燃气预热温度及被加热物料温度等所需的仪器。
燃烧调节装置,调节进入炉内的热量,可通过调节燃气及空气量来实现,燃烧调节主要是控制炉内温度、炉膛压力及炉内气氛等。
安全装置对保证安全顺产及避免意外损失都是非常必备的,且燃气炉燃料均匀易燃易爆物,安全装置的配备更关系人身安全问题。
余热利用装置是为了提高炉子热效率而采取的热工措施,如为了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可设燃气预热及空气预热装置、废热锅炉以及物料预热装置,加强炉子及管道绝热保温等也能收到良好的热工效果。
在工业炉基础设计构建中燃气烧嘴及控制检测系统的设计选择是关键,也是燃气工业炉的核心与难题,想要准确选择配备燃气烧嘴型号大小,选择完善而全面的控制检测装置并非易事,郑州大科对此类炉窑改建均有成功案例和技术经验可供参考,随时欢迎一起探讨学习。
锅炉设计方案锅炉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能源设备之一,其设计和制造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设计方案,包括锅炉的类型、参数、使用情况以及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锅炉的类型。
根据使用场景和能源来源的不同,锅炉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
在选择锅炉类型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能源来源的稳定性、能源价格、环保要求等因素。
以燃煤锅炉为例,其具有成本低、热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污染较大、运行噪音高等缺点。
因此,在选择锅炉类型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锅炉的参数。
锅炉的参数包括蒸汽压力、蒸汽温度、给水温度、排烟温度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性能和成本。
以蒸汽压力为例,其选择需要考虑蒸汽的使用场景和用气量,过高的蒸汽压力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和设备的高成本,而过低的蒸汽压力则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因此,在确定锅炉参数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锅炉的具体使用情况。
不同的生产场景对锅炉的要求不同,如化工行业需要高温高压的蒸汽,而纺织行业则需要常压或低压的蒸汽。
因此,在制定锅炉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到锅炉的使用场景和具体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制定锅炉的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锅炉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
以结构设计为例,需要考虑到锅炉的热效率、运行稳定性和维修便利性等因素。
在材料选择方面,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以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在制造工艺方面,需要考虑到工艺的可行性、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等因素。
总之,锅炉的设计方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在选择锅炉类型、确定锅炉参数和使用情况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生产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6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摘要本次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6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
设计本着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首要设计特性的准则,综合考虑燃烧,传热,脱硫,烟气、空气、工质的动力特性以及受热面的磨损和腐蚀。
保证锅炉的着火稳定性,炉膛内有足够的辐射热量,煤的燃尽程度,合理的烟气速度和排烟温度以及脱硫效率。
同时,还要确保有一定的气密性以保证炉膛内进行微负压燃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作为技术支持进行了热力计算、强度计算和烟风阻力计算。
其中热力计算包括炉膛、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以及空气预热器。
炉膛及尾部顶棚全部采用膜式壁结构,解决炉膛漏风问题;将全部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内,使其运行更加可靠。
为了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锅炉的结构紧凑,采用两个小直径高温旋风分离器。
鉴于该锅炉为中压锅炉,所以采用钢管式省煤器,为降低低温腐蚀,便于维修,将空气预热器低温段与高温段隔开。
此外,利用CAD绘制锅炉总图、炉墙砖砌图、锅筒展开图、锅炉本体图。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强度计算;烟风阻力计算The Design of CFB 65t/hBoilerAbstractdiagram of the tube system with the software Auto CAD 2006.Keywor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第1章绪论 (1)第2章锅炉结构与设计简介 (2)2.1 循环流化床锅炉概述 (2)2.2锅炉基本特性 (3)2.2.1 锅炉规范 (3)2.2.2燃料特性 (3)2.2.3石灰石特性 (3)2.2.4管子特性 (3)2.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2.2.6锅炉基本尺寸 (4)2.3 方案论证 (4)2.4 锅炉结构简介 (6)2.4.1 锅筒及炉内设备 (6)2.4.2 水冷壁 (7)2.4.3 燃烧设备 (7)2.4.4 过热器 (10)2.4.5 省煤器 (11)2.4.6 空气预热器 (12)2.4.7 钢架及平台楼梯 (13)2.4.8 炉墙及保温结构 (13)2.4.9 锅炉阀门仪表及管道 (13)2.5 本章小结 (14)第3章热力计算 (15)3.1 设计任务 (15)3.2 燃料特性 (15)3.3 辅助计算 (16)3.3.1 燃烧脱硫计算 (16)3.3.2 脱硫工况时燃烧产物平均特性计算 (19)3.3.3 锅炉热平衡及燃烧和石灰石消耗量计算 (22)3.4 炉膛设计及传热计算 (24)3.4.1 炉膛结构特性计算 (24)3.4.2 炉膛传热计算 (25)3.5 高温过热器设计及传热计算 (28)3.5.1 高温过热器结构计算 (28)3.6 低温过热器设计及传热计算 (30)3.6.1 低温过热器结构计算 (30)3.6.2 低温过热器传热计算 (31)3.7 省煤器设计及传热计 (32)3.7.1 省煤器结构计算 (32)3.7.2 省煤器传热计算 (33)3.8 空气预热器设计计算 (34)3.8.1 空气预热器结构计算 (34)3.8.2 空气预热器传热计算 (35)3.9 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 (36)3.10 本章小结 (37)第4章强度计算 (38)4.1 锅筒强度校核计算 (38)4.1.1 筒体最大未加强孔直径计算 (39)4.1.2 孔加强的计算 (40)4.1.3 相邻两孔互不影响最小节距计算 (41)4.1.4 孔桥减弱系数计算 (42)4.1.5 锅筒筒体允许最小减弱系数计算 (42)4.1.6 锅筒凸形封头强度校核计算 (42)4.2 安全阀排放能力校核计算 (44)4.3 本章小结 (44)第5章烟风阻力计算 (45)5.1 烟道阻力计算 (45)5.1.1 炉膛真空度 (45)5.1.2 旋风分离器阻力计算 (45)5.1.3 烟道转向室阻力计算 (49)5.1.4 高温过热器阻力计算 (50)5.1.5 低温过热器阻力计算 (50)5.1.6 烟道截面变化阻力计算 (51)5.1.7 省煤器阻力计算 (51)5.1.8 空气预热器阻力计算 (52)5.1.9 除尘器阻力计算 (53)5.1.10 烟囱阻力计算 (53)5.1.11 烟气侧自生通风力计算 (54)5.1.12 锅炉烟气侧烟总流阻 (54)5.2 空气侧阻力计算 (54)5.2.1 冷风道阻力计算 (54)5.2.3 热风道阻力 (56)5.2.4 炉膛风室压力计算 (56)5.2.5 炉膛空气进口处真空度计算 (58)5.2.6 锅炉空气侧总流阻计算 (58)5.3 送风机的选择 (58)5.4引风机的选择 (59)5.5本章小结 (59)结论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附录A (63)附录B (66)第1章绪论随着能源设备的发展和利用,特别是锅炉这种将工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能源设备广泛应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锅炉设计报告最终修改版⼀锅炉整体布置介绍(⼀)、锅炉整体的外型——选п形布置选择п形布置的理由如下:(1) 锅炉排烟⼝在下⽅,送、引风机及电除尘器等设备均可以布置在地⾯,锅炉结构和⼚房较低,烟囱也可以建造在地⾯上;(2) 在对流竖井中,烟⽓向下流动,便于清灰,具有⾃⾝除灰的能⼒;(3) 各受热⾯易于布置成逆流⽅式,以加强对流换热;(4) 汽机、锅炉之间连接管道不长。
(⼆)、受热⾯的布置在锅炉炉膛内侧,全部布置膜式⽔冷壁受热⾯,其他受热⾯的布置主要考虑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
本锅炉为超⾼压锅炉,汽化吸热较⼩,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相应较⼤。
为使锅炉炉膛出⼝排烟温度降低⾄要求的数值,避免⽔平烟道内的对流受热⾯超温和结焦,从⽽保护对流受热⾯,除在⽔平烟道内布置对流过热热器外,还在炉膛内上⽅布置全辐射式的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布置半辐射式的后屏过热器。
为减少前、后屏过热器中的传热温差,在炉顶及⽔平烟道的两侧墙,竖井烟道的两侧墙和后墙均布置包覆过热器。
为减少热偏差,节约⾦属材料量,再热器采⽤⼆级再热⽅式,其中⾼温再热器对流过热器后的⽔平烟道,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尾部烟井。
为了再热汽温的调节,使负荷在100%~75%之间变化时,再热器出⼝汽温保持不变,尾部烟井的上部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两个烟道,主烟道设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设置旁路省煤器,前、后隔墙省煤器采⽤膜式结构,在旁路省煤器下⽅的45°管上装有20块烟⽓挡板⽤于再热汽温的粗调。
在烟⽓调节挡板的下⽅烟井设置主省煤器。
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质状态选⽤⾮沸腾式的。
热风温度要求较⾼,采⽤两台¢6.7m受热⾯旋转的回转式空⽓预热器,安装于9⽶平台上,属炉外布置,其具有结构紧凑、节约材料、维护⽅便的特点。
在主省煤器的烟道转弯处下部,设置落灰⽃,在转弯处离⼼⼒的作⽤下,颗粒较⼤的灰粒顺落灰⽃下降,有利于防⽌回转式空⽓预热器的堵灰,减轻除尘设备及引风机的负荷。
简洁了解余热锅炉(分类、原理、特点、工作过程)余热锅炉是利用工业企业炉窑及其它余热热源设备产生的余热而生产蒸汽或热水的一种供热设备。
由于“余热”种类的多样性从而使余热锅炉的结构形式各式各样,不尽相同。
余热锅炉的分类余热是在工业生产中未被充分利用就排放掉的热量,它属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和可燃物料转换后的产物。
(一)按余热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高温烟气余热:它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产量大、产点集中,连续性强,便于回收和利用,其带走热量占总热量的40~50%,该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可用于生产或生活用热及发电。
2.高温炉渣余热:如高炉炉渣、转炉炉渣、电炉炉渣等,该炉渣温度在1000℃以上,它带走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0%。
3.高温产品余热:如焦炉焦碳、钢锭钢坯、高温锻件等,它一般温度.很高,含有大量余热。
4.可燃废气、废液的余热:如高炉煤气、炼油厂的催化裂化再生废气、造纸厂的黑液等,它们都可以被利用。
5.化学反应余热:如冶金、硫酸、磷酸、化肥、化纤、油漆等工业部门,都产生大量的化学反应余热。
6.冷却介质余热:如工业炉窑的水套等冷却装置排出的大量冷却水,各种汽化冷却装置产出的蒸汽都含有大量的余热,它们都可以被合理利用。
7.冷凝水余热:各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用汽在工业过程后冷凝减小时所具有的物理显热。
(二)由于余热是与其它生产设备及工艺密切相关,故余热利用又具有以下特点:1.热负荷不稳定,主要有工艺生产过程所决定。
2.烟尘的成分、浓度、粒度差别比较大。
从而使锅炉的受热面布置受影响,必须考虑防磨、堵灰及除尘。
3.烟气成分的多样性,使有的烟气具有腐蚀性。
如烟气中的SO2、烟尘或炉渣中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等都可能对余热设备产生低温或高温腐蚀和积灰。
4.受安装物所固有条件的限制。
如有的对锅炉进、出烟口标高的限制;有的对锅炉排烟温度的限制,使其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三)由于余热烟气性质的不同,故使余热锅炉的种类、结构形式各不相同。
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节能减排成为了社会的共识。
在各个领域中,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生物质燃烧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作为生物质燃烧技术中的一种,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而且对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一、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定义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指的是热水锅炉或蒸汽锅炉中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所使用的燃料方式与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不同,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主要使用生物质作为燃料,如锯末、碎木屑等。
这种锅炉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取暖、小型工业生产等领域。
二、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工作原理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主要是通过将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或空气,以达到取暖或热水供应的目的。
整个过程中,重要的热交换部分是由烧炉室、换热器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的。
烧炉室燃烧生物质燃料,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中的水通过管路流动,将热量传递给要加热的物体或空气,以产生相应的温度变化。
而燃烧生物质燃料产生的烟气则通过烟道排放到室外。
三、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设计要点在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燃烧器的合理设计燃烧器的设计直接影响着锅炉的热效率,相应的也会影响到锅炉的运行成本。
一般而言,设计合理的燃烧器应该能够有效地将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同时保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尽可能地完全燃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换热器的选择换热器的种类和数量对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热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在进行设计时需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水质的影响、水管设计、水流动状态等因素对换热效率的影响。
3.锅炉的整体设计在进行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的设计时,还需考虑到采用的燃料种类、供水方式、排气方式等各种因素。
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小型生物质燃烧锅炉能够正常地工作,并且具有较高的热效率。
亚临界热水锅炉的水循环设计研究亚临界热水锅炉的水循环设计研究亚临界热水锅炉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化石能源锅炉,其具有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等特点。
水循环是该锅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水循环设计对于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浅谈关于亚临界热水锅炉的水循环设计研究。
一、亚临界热水锅炉概述亚临界热水锅炉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化石能源锅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来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再将冷却水循环流回锅炉循环使用,形成一种循环流动。
该锅炉的运行温度为550℃左右,压力为20MPa左右,工作流量可达到600立方米/小时。
与传统的火电站锅炉相比,亚临界热水锅炉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效率。
二、亚临界热水锅炉水循环的设计亚临界热水锅炉的水循环是该锅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将热能传递到蒸汽上,并保证蒸汽和水的循环流动。
水循环采用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方式,其中自然循环主要用于低能区,而强制循环主要用于高能区。
(一)水循环系统的构成亚临界热水锅炉的水循环系统主要由输水系统、循环系统、蒸汽系统和冷却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输水系统主要由水泵、喷嘴、供水管道和水箱等组成,循环系统主要由循环泵、锅炉炉管、循环管道等组成,蒸汽系统主要由超过热区的管道、喷嘴和收束器组成,冷却系统主要由冷却水箱、排放管道和冷却泵等组成。
(二)自然循环系统自然循环是指在炉水系统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水流动。
该系统主要用于低温区。
具体来说,自然循环是依靠水被加热后膨胀,因而发生了重力位能变化,从而形成密度差,从而引起了水的循环。
自然循环在亚临界热水锅炉中主要应用于再热器区和高中节温器区。
(三)强制循环系统强制循环是指在炉水系统中由水泵的强制作用而达到水流动的目的。
该系统主要用于高温区。
强制循环的作用是将热能传递到蒸汽上,并保证蒸汽和水的循环流动。
三、亚临界热水锅炉水循环的优化设计亚临界热水锅炉的水循环优化设计是锅炉能够正常稳定运行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