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简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50
超高水充填材料
超高水充填材料是一种用于地下空洞充填和固化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抗渗
透和抗渗漏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和泄漏,保护地下工程设施的安全和稳定。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和高度的可塑性,能够在地下空洞中形成坚固的充填体,提高地下空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
超高水充填材料主要由水泥、砂、砾石和特殊添加剂组成,经过科学配比和精
密搅拌制成。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流动性和自流平性,能够在地下空洞中充分填充并覆盖各种不规则空间,形成均匀、致密的充填体,有效地填补地下空洞,提高地下空洞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超高水充填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和抗渗透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地下水的
渗透和泄漏,保护地下工程设施不受地下水的侵蚀和侵害。
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能够有效地承受地下水压力和地下水流的冲击,保障地下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
超高水充填材料适用于各种地下空洞的充填和固化,如地下矿山、地下隧道、
地下仓库等。
该材料能够有效地填补各种不规则空洞和空间,提高地下空洞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障地下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
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超高水充填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材料,能够有效地保护地下工程设施的安全和稳定,促进地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推动地下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超高水充填材料将在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地下空洞的充填和固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高水膨胀材料充填采煤技术简介一、研发背景“三下”压煤是我国煤矿普遍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的压煤总量约138亿吨。
其中,建筑物下压煤近90亿吨。
由于村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际压煤量远高于这一数字。
仅以山东为例,现有的80亿吨煤炭储量中有50%是“三下”压煤。
我国现行的“三下”压煤的开采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或资源的回收率低,或地面发生明显沉降。
据文献报道,条带开采方式虽然能保证地面不发生明显沉降,但其资源回收率不到50%。
水沙、矸石、膏体和似膏体等充填开采方式的回收率虽能提高到65%左右,但不能保证地面不发生明显沉降和不能保护地上建筑物不受破坏。
长期以来,我矿一直受到“三下”压煤和地表“沉降”两大难题的困扰:一是不断增加的地面建筑物使近千万吨的储量变为“三下”压煤而无法采出;二是垮落法采煤导致的地表沉降使周边村庄的房屋建筑和良田受到较大破坏。
也正是由于这两大难题的存在,具有丰富主焦煤资源的临淄煤田的开发曾被永远放弃。
二、技术要点1、充填材料(1)原料成份A、基料:粉煤灰、赤泥、尾矿、风积沙等硅质材料;B、辅料:石膏、石灰、水泥、铝养熟料和膨胀剂。
(2)料浆特性将基料和辅料混合后,制成固水质量比为1:1.3~1.5的充填料浆,即高水膨胀材料。
其特点为:A、良好的流动性。
料浆在2小时以内呈液体状态,可实现自流输送。
B、适度的膨胀性。
料浆2小时以后开始固化并伴随30%以下的体积膨胀。
体积膨胀可使固化后的充填体实现与顶板的主动接触。
C、足够的稳定性。
固化后的充填体是基料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与辅料中的碱土氢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具有水硬胶凝性能的含水硅酸钙和含水铝酸钙。
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较强的抗压性。
固化后,充填体的单向抗压强度表现:12小时达到0.5Mpa;24小时达到1.2Mpa;2个月达到15Mpa;19个月达到30Mpa。
2、充填工艺(1)料浆制备系统A、初浆罐。
中厚煤层综采面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分析本文从超高水材料的特性介绍入手,对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对该技术在中厚煤层综采作业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还能确保生产安全。
标签:综采作业面;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1 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分析1.1 超高水材料简介超高水材料是煤矿采空区充填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材料之一,一般都是由两种主料与少量的速凝剂和缓凝剂组成。
当水体积在95-97%这一区间浮动时,其固结体的抗压强度能够按照外加剂的不同,按需调节初凝时间,范围一般可控制在8-90min之间,其28d的强度能够达到0.66-1.5MPa,两种主料浆液均可以维持在30-40min左右不凝固。
固结体7h的抗压强度能够达到最终强度的60%-90%。
由于超高水材料的水体积均大于95%,故此其水灰比要比普通高水材料大很多,约为11:1。
1.2 材料特性超高水充填材料具有如下特性:1.2.1 初凝快。
超高水充填材料在不同水灰比的条件下,其初凝时间均不超过20min,并且早期抗压强度增长速度较快,24h左右基本能够达到最高强度的50%。
1.2.2 形变性。
当超高水充填材料固结体受到压力荷载作用后,体积应变相对较小,约为0.00073-0.003之间。
换言之,固结后的超高水充填材料具有不可压缩性,这一特性使其非常适用于煤层充填开采。
1.2.3 再胶结性。
超高水充填材料压裂后,28d再胶结强度能够达到未压裂之前强度的90%以上,这表明,材料本身具有压裂后再胶结的性能,该性能可以调节充填体上部覆盖岩体的稳定性。
1.2.4 恒阻性。
通常情况下,超高水充填材料固结体当中所含的主要为游离水。
使得充填材料在受压破坏之后,仍具备重新结晶的能力,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恒阻特性。
1.2.5 热稳定性。
超高水材料耐火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材料当中的水含量多少,即水含量越高,耐火性差,水含量较低时,耐火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