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冒的艾灸疗法

感冒的艾灸疗法

感冒的艾灸疗法
感冒的艾灸疗法

感冒的艾灸疗法

感冒的艾灸疗法-带穴位图超详细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有风寒、风热和暑湿之分。

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百会大椎风门肺俞(见图1-1-1、图1—1-2)

(2)定位百会:在头顶部,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或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大椎: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大椎合谷肺俞列缺(见图1-1-2、图1-1-3)

(2)定位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列缺: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大椎曲池尺泽合谷(见图1-1- 2、图1-1-3、图1-1-4、图1-1-5)

(2)定位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即低头时颈背最突起的骨头)下凹陷中。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3)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1-2次,症状消失后再施灸1~2次即可停止。

2.方法二

(1)选穴太阳印堂曲池合谷(见图1-1-3、图1-1-4、图1-1-6、图1—1-7)

(2)定位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曲池:屈肘,肘的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凹陷中。

合谷:即通常所说的虎口,并拢拇指时肌肉隆起处。

(3)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后再施灸1~2次即可停止。

三、暑湿感冒

(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央湿,暑湿并重,证见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见图1-1-8、图1-1-9、图1 1-10)

(2)定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至阳: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灸至身热解除,头昏、头痛、胸闷等症状消失后加灸1~2次即可。2.方法二

(1)选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见图11—11、图1一1一12)

(2)定位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天突: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神阙:即肚脐。

(3)灸法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生姜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每日1-2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四、对症治疗

感冒常伴有项痛、腹胀便溏、咳嗽喉痛、头痛鼻塞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一)项痛

(1)选穴风池(见图1-1-13)

(2)定位风池:在项部,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头项疼痛消失即止。(二)腹胀便溏

(1)选穴天枢(见图1-1-14)

(2)定位天枢:平脐中,两侧距前正中线2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大便正常后加灸1—2次。

(三)咳嗽喉痛

(1)选穴少商(见图1-1-15)

(2)定位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四)头痛鼻塞

(1)选穴太阳印堂(见图1—1-6、图1-1-7)

(2)定位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每日1次,症状消失即止。

五、注意事项

·施灸期间要注意避风保暖,防止受凉。

·在冬春疾病流行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从事户外耐寒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经常灸足三里穴,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每周l—2次,连续4周,流感高发季节连灸1周,对于易患感冒者有预防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