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广播
- 格式:pdf
- 大小:607.68 KB
- 文档页数:28
数字广播的工作原理数字广播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传播音频信号的方式,它相较于传统的模拟广播具有更高的音质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广播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信号编码、传输和解码三个步骤。
首先是信号编码。
数字广播使用的编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MPEG-1 Audio Layer III(简称MP3)编码,另一种是Advanced Audio Coding(简称AAC)编码。
这些编码方式可以将音频信号压缩,以减少数据量。
例如,MP3编码可以将音频信号压缩至原来的十分之一。
压缩后的音频信号可以更轻松地传输和存储。
接下来是信号传输。
数字广播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传输,通常使用的频段是LF(长波)、MF(中波)和VHF(甚高频)。
广播站会将数字化的音频信号转化为一系列高频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向周围的接收器传播。
这些信号经过传输后,到达接收器,并被接收器的天线接收。
最后是信号解码。
接收器接收到广播信号后,会将信号送入解码器进行解码。
解码器根据事先约定的解码方式,将数字化的音频信号转换回原始的模拟信号,并送入扬声器或耳机播放。
在数字广播接收器中,解码器一般会有内置的数字处理芯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压缩的音频信号解码为高质量的音频。
数字广播的工作原理基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能够保持音频信号的高质量和稳定性。
相较于传统的模拟广播,数字广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数字广播具有更高的音质。
数字编码可以准确地还原音频信号,使得接收到的音频质量更加清晰、真实。
这比传统模拟广播具有更好的听感效果,可以提供更好的收听体验。
其次,数字广播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
数字信号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可以有效地过滤掉传输过程中的干扰信号。
这样一来,数字广播可以在电磁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保持较好的音质和接收效果。
再次,数字广播具有更高的传输效率。
由于数字编码对音频信号进行了压缩,使得传输所需的数据量较少。
这使得数字广播可以通过较小的带宽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提高了频谱的利用效率。
数字公共广播系统操作说明简介数字公共广播系统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传播音频信息的系统。
它可以将音频信息通过数字信号发送到多个接收设备,实现广播信息的同时传递,并且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本文档旨在介绍数字公共广播系统的操作步骤和功能。
系统安装与配置硬件需求•主机设备:一台用于控制和管理数字公共广播系统的主机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或专用设备。
•声音输入设备:一种用于输入音频信息的设备,可以是话筒、录音设备等。
•声音输出设备:一种用于输出音频信息的设备,可以是扬声器、音响等。
•网络连接:确保主机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系统安装1.将数字公共广播系统的安装文件下载到主机设备。
2.打开安装文件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在安装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系统的安装路径和其他设置。
4.完成安装后,启动数字公共广播系统。
系统配置1.打开数字公共广播系统后,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配置。
2.进入系统设置界面,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系统参数。
3.配置声音输入设备:选择使用的声音输入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4.配置声音输出设备:选择使用的声音输出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5.配置网络连接:输入正确的网络设置,确保系统可以正常连接到网络。
6.完成系统配置后,保存设置并重启系统。
操作指南创建广播任务1.在系统主界面上选择“创建广播任务”选项。
2.在广播任务编辑界面上,选择要广播的音频文件或输入音频内容。
3.设置广播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4.设置广播任务的重复周期,可以设置为一次性任务或按照每天、每周等周期重复。
5.如果需要给广播任务添加一些特殊效果或设置,可以在高级设置中进行配置。
6.完成广播任务的配置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任务。
编辑广播任务1.在系统主界面上选择“编辑广播任务”选项。
2.在广播任务列表中选择待编辑的任务。
3.对任务进行修改,可以修改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重复周期等设置。
4.对任务的音频内容进行修改,可以选择新的音频文件或进行录音内容的编辑。
数字广播技术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广播技术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重大变革。
数字广播技术的出现,为广播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数字广播技术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一、数字广播技术的现状(一)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音频广播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数字广播技术,它通过数字信号传输音频内容,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声音效果,减少了噪音和信号干扰。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DAB 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户可以收听到更多的频道和更清晰的广播节目。
(二)网络广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广播迅速崛起。
网络广播平台众多,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
网络广播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音乐、新闻、脱口秀等,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卫星数字广播卫星数字广播具有覆盖范围广的优势,能够为偏远地区和移动中的用户提供服务。
例如,在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卫星数字广播为乘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
(四)高清数字广播高清数字广播不仅在音频质量上有所提升,还能够提供图像和数据等多媒体内容。
这使得广播节目更加丰富和生动,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然而,数字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数字广播的普及程度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限制了数字广播的推广。
其次,数字广播的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同的标准之间存在兼容性问题,这给设备制造商和广播运营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数字广播的内容创新和版权保护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数字广播技术的未来趋势(一)技术融合未来,数字广播技术将与其他技术深度融合。
例如,与 5G 通信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广播信号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实现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带宽,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的收听体验。
同时,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广播推荐,根据用户的喜好和收听习惯为其推送相关的节目内容。
(二)智能化发展数字广播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通过智能语音控制,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操作广播设备,搜索和切换节目。
广播电台数字音频编播及传输系统的组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广播以其自身信息量大、节目灵活多样、接收设备廉价轻便、流动性强等优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其他媒体不能替代的作用。
为了适应广播发展要求,切实提高节目和播出质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重新改造了原来音频工作站。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行检验,系统功能齐备,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电台业务需要,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
一.设计原则广播电台对节目质量和播出安全性要求较高,其管理结构和各部门之间的纵横联系也较复杂,因此,一套理想的数字自动播出系统应在充分满足安全播音的同时,又能适用现有的管理模式。
整个自动化播出系统可分为:网络系统和应用(数字音频处理)系统。
对这样一个音频网络系统,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重点参照以下原则。
1.兼容性系统要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扩容,尽可能采用标准组件、接口和配置;并预留端口,为今后的系统扩容和网络的进一步升级提供条件。
在工作站数量上,数据存储能力、带宽余量、运算能力等都应考虑周全,使系统在扩容的同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和容错能力。
2.安全性要做到安全可靠,便于管理和使用,以及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应有较高的容错能力,特别是文件服务器和播出工作站都应有主备机自动切换功能,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音频数据不丢失、播出不中断。
尽可能杜绝因系统和设备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停播事故。
3.合理性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以满足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
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使自动化播出系统的采、录、编、播达到一体化。
4.经济性在保证安全播音和音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投资,以取得高的性价比。
二.系统结构鉴于我台目前的机构和人员状态,设置6个不同功能的工作站,再配置2个大容量的文件服务器。
其中,播出工作站4台,设置在直播机房;录制工作站6台,分别设在录音制作室,其中的1台单独作为新闻语言录音用,4台作节目复制、合成用;广告编排、节目审听和系统管理工作站1台,设置在中控机房。
数字音频技术的工作原理数字音频技术是一种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保存和处理的技术。
它通过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将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准确保存和高效处理。
数字音频技术在音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涵盖了音乐、语音、广播、电视等多个方面。
数字音频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首先,通过采样技术将模拟音频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两个维度上离散化,从而获取一系列的采样数据点;然后,通过量化技术将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转化为离散的数字量化级别,以便可以通过有限的比特数来表示;最后,通过编码技术将量化后的数字信号转化为二进制码流,以方便存储和传输。
具体来说,采样是数字音频技术中的第一步,它通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获取音频信号的幅度值,将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采样率是指每秒钟进行的采样次数,也就是每秒钟获取的音频数据点数。
常见的采样率有44.1kHz(CD音质)、48kHz(影视音频)等,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质量就越好。
量化是数字音频技术中的第二步,它通过将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转换为离散的数字量化级别,使得音频信号可以用有限的比特数来表示。
量化级别的数量取决于量化的位数,比如8位的量化将幅度值划分为256个不同的量化级别。
量化位数越高,音频的分辨率就越高,音质也就越好。
编码是数字音频技术中的第三步,它通过将量化后的数字信号转化为二进制码流,以方便存储和传输。
常用的编码算法有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编码(ADPCM)等。
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存储设备和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共享。
除了采样、量化和编码,数字音频技术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处理步骤,如滤波、混响、均衡等。
滤波是为了去除或强调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分,从而对音频信号进行频域调整和增强。
混响用于模拟不同环境下的声音回响效果,使音频更加丰满和自然。
均衡则是调整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以达到音频效果的合理平衡。
VP-7664D DAB信号发生器产品名称: VP-7664D DAB信號發生器|型号: VP-7664D品牌:日本乐声参数:1、尺度設置裝備擺設I/Q調製輸出、IF輸出、RF輸出。
2、頻率籠蓋BANDⅡ(85.000MHz~110.000 MHz) BANDⅢ170.000MHz~250.0Hz~250.000 MHz〕BAND L (1452.000MHz~1492.000MHz)3、RF输出电平: -110dBm~0dBm4、内置存储器能够保存6个DAB信号模板。
5、具备12~96秒的长时候数据的反复发送性能。
6、利用正弦波表格数据设定MSC数据。
7、能够读入文本款式的FIB文件。
8、DAB编纂器对应于Windows,能够很便利的做成DAB数据。
SMC5000 DAB信号发生器产地:韩国型号:SMC5000SMCNS SMC5000 是一款集ETI信号发生,COFDM调制和RF上变频功能为一体的系统,专门为在实验环境下进行DAB/T-DMB终端研究、开发、产品生成制造以及质量控制的客户设计和生产。
该产品可根据各种业务需求来产生不同的DAB/T-DMB射频信号,并且全面支持所有类型信号。
由此,用户可以在实验室中轻松模拟出DAB/T-DMB系统实际环境,完成您的工作。
应用;DAB/DMB信号发生、地面接收环境下DAB/DMB各类信号模拟、DAB/DMB测试平台搭建、DAB/DMB产品设计开发、DAB/DMB产品生产及质量监测等等。
产品特性:1. 完全符合国际标准EN 300 401、ETS 300 7992. 支持Ⅲ波段、L波段信号传输3. 支持DAB传输模式Ⅰ、Ⅱ、Ⅲ、Ⅳ4. 支持动态业务重配置5. 支持射频输出衰减控制(0dBm~-120dBm )6. 根据误码率的变化可自动调整射频输出电平7. 每块调制卡支持双路I/Q SMA接口(最多支持3块调制卡)8. 中频输出(2.048,36,38.912,44MHz)和载波支持9. 高性能的调制技术(MER,IF stability and others)10. 支持热键功能11. 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12. 提供250G 数据存储容量实时ETI码流发生:1. ETI 码流发生。
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现状与趋势随着现代社会向数字化转型,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广泛应用于音乐、娱乐、电影、广播、通信等领域,为我们带来愉悦、便捷的音频体验。
本文将从现状与趋势两个角度对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一、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现状1、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它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并在60年代后期拓展到娱乐和通信领域,从而引领了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潮流。
20世纪80年代,数字音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数字化实验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音频工程,从而使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覆盖了更广泛的领域。
2、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音乐、广播、媒体、网络、移动通信等众多领域。
它可以用于声音的录制、传输、处理和再现等方面,广泛应用于电子乐器制作、音乐制作、电影放映、语音输入、视频会议、数字广播等技术领域。
此外,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在虚拟现实、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二、数字音频信号处理技术趋势1、高保真音频处理技术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高保真音频处理技术将会成为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发展的主流。
传统的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往往会带来信号失真和噪声增强等问题。
高保真音频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清晰、更真实、更准确的音频信息。
2、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处理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处理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准确的音频信号分析和处理,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声音预测、声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领域。
未来,在Web语音接口、机器翻译、智能音箱等领域,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处理技术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
3、3D音频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立体声音频技术相比,3D音频技术可以实现更真实的听觉效果。
它不仅可以实现立体声、5.1声道等多声道效果,还可以实现360度全向声、氛围声和高质量3D声等效果。
数字音频标准的比较与分析随着数字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音视频标准不断出现,目前,在卫星,有线,地面,移动多媒体(手机电视)领域,源于欧洲的DVB标准,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DMB-T,美国高通的MediaFLO,韩国的T-DMB标准等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在音频方面,传统的模拟广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数字广播应运而生,数字音频标准逐渐确立,DAB(数字音频广播)、DRM(数字广播联盟)标准先后出现,并在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一、数字音频标准的发展历程在世界范围,为了实现数字化,有关声音广播的研究、开发和试验已经走过了近15年的历程。
DAB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由广播机构向移动、固定或便携式接收机传送高质量的声音节目和数据业务。
源于欧洲的DAB技术,于95年标准化后,在欧洲发展迅速。
今年,我国确定DAB作为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的标准。
中、短波广播数字化的开发也有大约10年的历史。
与DAB不同,中、短波广播是远距离、覆盖范围广的广播,尤其是短波广播,全世界必须采用统一的制式与技术规范。
总之,它要兼顾考虑的问题比DAB复杂得多。
1998年3月在我国广州成立了数字AM广播的国际性组织DRM,承担统一制式、制定标准的任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多次大规模严格的开路实验,数字AM广播技术已经成熟。
2001年7月,以欧洲电信标准的形式公布了DRM系统规范;同年9月公布了该标准的第二版本(ETSI 101 980 VI.1.1 2001-09)。
国际上不少广播机构的部分发射台,已经从2003年6月16日开始,将DRM系统正式投入广播运行,这标志着30MHz以下广播新时代的开始。
二、两种标准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和相互关系(一)各自特点1.工作原理不同1)DAB发射系统2)DRM发射系统2.工作在不同的频段粗略地分,DAB是30MHz以上的广播,DRM是30MHz以下的广播。
数字广播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分析数字广播,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将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转化成数字信号,以广播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
相对于传统模拟广播,数字广播具有诸多技术特点和优势。
本文就数字广播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数字广播的技术特点1. 高质量的声音和图像数字广播在传输音频和视频内容时,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从而有效提升了信号的稳定性和质量。
无论是对于音质的还原,还是视频图像的还原,数字广播都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效果。
尤其是在高清音视频方面,数字广播的优势更加明显。
2. 网络化传输方式相对于传统模拟广播,数字广播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的网络化传输方式。
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进行传输,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时间上都没有限制,从而将广播的传播范围扩大了很多,对于听众使用数字设备来接收广播是非常便捷的。
3. 交互性强数字广播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可以根据听众的需求和反馈,进行实时的个性化定制。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广播可以实现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从而增强了广播的互动性,观众可以对广播内容进行实时互动和反馈,创造更加活跃的广播现场。
4. 多样化的多媒体形式数字广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多媒体形式,不仅可以传播音频和视频信息,还可以提供图片、文字、调查报告等内容。
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广播可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扩大了传媒的覆盖范围。
二、数字广播的优势1. 提高信息量及覆盖范围数字广播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提高信息的传播量和覆盖范围。
传统模拟广播仅能在特定的频段广播,而且受限于实际地理环境和发送器的功率,导致覆盖范围有限。
相对地,数字广播基于数字技术,可提供全球性的传输,不受限于网络、地理条件和传输距离等因素,大大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2. 提高媒体竞争力数字广播的应用,可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数字广播的优势之一是高质量的音、视频,可以更好地满足质感化趋势的要求,满足听众对高清晰度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需求,从而创造更高的市场诉求。
数字音频基础知识数字音频是通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信号。
它在现代音频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音乐制作、电视广播、电影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数字音频的基础知识,包括采样率、比特率、音频文件格式以及数字音频的应用。
一、采样率采样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的频率。
它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每秒对音频信号进行多少次采样。
采样率越高,音频的还原质量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大小。
常见的采样率有44.1kHz和48kHz,其中44.1kHz是CD音质的标准采样率。
二、比特率比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位数。
它以千比特每秒(k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为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存储的音频数据量。
比特率越高,音频的质量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文件大小。
常见的比特率有128kbps和320kbps,其中128kbps是MP3音质的标准比特率。
三、音频文件格式音频文件格式是指存储音频数据的文件格式。
不同的文件格式对音频的存储方式和编码方式有所差异。
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包括WAV、MP3、AAC、FLAC等。
其中,WAV是无损音频格式,可以保持音频的原始质量;MP3是有损音频格式,通过压缩音频数据来减小文件大小;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格式,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音质;FLAC是一种无损音频压缩格式,可以压缩音频文件大小而不损失音质。
四、数字音频的应用数字音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音乐制作领域,数字音频技术使得音乐制作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保证了音质的高保真度。
在电视广播和电影制作领域,数字音频技术可以实现多声道环绕音效,提升观众的沉浸感。
在游戏开发领域,数字音频技术可以为游戏增添真实感和交互性,提升游戏的娱乐性和体验度。
此外,数字音频还应用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传输等领域。
结语:数字音频是现代音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数字音频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音频相关领域的人士至关重要。
全数字IP网络音频广播-技术指南■全数字化IP网络音频广播系统IPAudio技术,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是一套纯数字网络传输的双向音频扩声系统;改系统设备使用简单,安装扩展方便,只需将数字音频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广播系统,每个接入点无需单独布线,真正实现计算机网络、数字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的多网合一。
【系统功能概述】★寻呼功能:电脑对多个终端、分区、全区呼叫;同时,桌面话筒式终端也可对其它终端、分区、全区(不含本终端)呼叫。
★定时节目播放:IP网络广播的每个网络适配器都具有独立的IP地址,可以单独接收服务器的个性化定时播放节目,定时播放的操作,也可以通过电脑在网上设置上传节目。
★领导网上讲话:IP网络广播能够实现领导网上讲话,领导无需到广播中心,通过与系统服务器连接的任意一台计算机,便可以经计算机的麦克风实现远程讲话,可以对全区,分区,分组讲话。
★网上电台转播IP网络广播可以将通过网络收音机软件接收到的Internet网络电台节目转换成 IP网络广播数据格式,对网络语音终端实时播放,如美国之音、BBC、CNN及国内其他语言电台等。
★音频实时采播:IP广播节目实时采播功能,能够将自用电台、录音机卡座、CD播放器、MP3播放器、麦克风等节目实时采集实时压缩成高音质数据流存储到服务器,并可按要求同时转播到指定的网络适配器,用于插播外接节目广播及广播通知等。
★自动音乐打铃:IP广播能够设置个性化的音乐铃音,自动按照编排好的作息时间表播放铃声,作息时间表可以按照春秋季自动调整,并提供晴雨天、节假日特殊配置选项。
★自由点播:可通过遥控器控制分布在每个点的网络适配器完成音频服务器中资料库的任意点播。
操作简单方便,只需要用红外遥控器选择相应的节目内容,播放即可。
★音频触发启动设备:IP网络广播的网络适配器,提供音频触发接口或自带触发电源。
广播讲话的声音及音乐接入网络适配器时,可以根据语音信号的有无,自动切换功放或有源音箱的电源,或联动其它设备正常广播。
I G I T C W技术 应用Technology Application108DIGITCW2022.121 数字音频技术概述1.1 概念数字音频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声音处理技术,是在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声音进行录制、编辑或播放。
数字音频技术加快了视频信号的传输速率,提升了信号的强度,基本可以满足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
数字音频技术将更高质量的音频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这是广电工程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未来广电工程发展的趋势[1]。
1.2 数字音频的技术指标(1)采样率。
采样率指的是计算机每秒钟采集的声音样本数量,是用来描述音频文件的音质、音调,衡量声卡质量的。
采样率越高,就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声音样本数据就越多,对声波的描述也就越精确。
(2)压缩率。
压缩率指的是文件压缩前与压缩后的比值,一般来说,压缩率越小越好,但与此同时,解压所需时间也越长。
(3)比特率。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比特率越高,就代表传输的速率越快,而音频文件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数据量,是衡量音频质量的间接指标[2]。
1.3 数字音频的形式数字音频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波形音频、MIDI 音频和CD 音频三种。
(1)波形音频。
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麦克风在感受到振动时会将它们转化成电流,电流在经过扩音器时就变成了声音。
传统上的声音是通过模拟方式储存的,如磁带,当声音再次转化为电流时,就可以用动态的波形来表示。
(2)MIDI 音频。
MIDI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乐器的数字化接口)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是控制音高、节奏与响度的指令。
(3)CD 音频。
CD 音频音质较高,大多数播放软件的“打开文件类型”都可以看到*.cda 格式,也就是CD 音轨,标准CD 格式的采样频率是44.1 k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