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①发生弹性形变;②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地理位置有关。公式:G=mg [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g=9.8N/kg(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力知识点全面总结

7 力 7.1 力 知识点一、力 1、力的定义:杠铃被举起、车子被推动、货物被吊起、拖车被拉动、路面被压紧、铁屑被吸引,其中物体和物体之间发生的举、推、吊、拉、压、吸引等,说明了力的存在。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对力的认识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的作用时,必定有施力物体,同时又一定有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我们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未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两物体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相隔一定距离的小铁钉) 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挤、压、提、吸引、排斥等 思维拓展: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读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如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可以使树枝变弯,可以把金属片压成各种形状。反过来,若弹簧伸长了,树枝变弯了,则说明弹簧、树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说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会随之改变,要说明一个力,就必须指明其三要素。两个力完全相同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2、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样描述力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 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条带箭头 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了。所以它 对于分析一个力来说,既形象又直观。在力的示意图中,物 体通常用方框来表示。如用120N得力水平向右拉小车,力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3重力的大小:①大小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③计算公式:G=mg其中g= 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4施力物体:地球5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 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 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大小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地球 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附答案详解及重点标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学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附答 案详解及重点标注) (★:需要特别注意) 第七章 力 一、力的认识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的判断——拉力、弹力、推力为:与其相接触的物体 如:用绳子提水桶时,对水桶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2、★力的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②有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有力就会有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指的是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注:所有圆周/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时刻改变,运动状态也在一直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探究时利用控制变量法) 二、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 G m ——质量——单位:千克(kg )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值)——单位:牛每千克(N/kg)

(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公式变形: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不能说垂直向下、指向地心!)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可用悬挂法来确定) (静止的物体重心可结合二力平衡知识考虑) 三、弹力 1、形变种类 ①弹性形变: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形状 ②塑性形变: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本质上都属于弹力 3、弹力三要素: ①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注意:形变程度≠原长,长度越大,弹力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 ②方向: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如: ③作用点:接触面 4、弹簧测力计 ①作用:测量拉力的大小 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③使用方法:①了解量程+分度值②拉动弹簧③调零④施加拉力⑤读数 地球上月球上其它星球上在太空中 天平m m m 无示数 弹簧测力计 测重力: F=G=10N 测重力: F<10N 测重力: F<10N或 F>10N 无示数 测拉力:F=F 拉 (任何地方都可以测拉力!) ★注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挂钩处的受力大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 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 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 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 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 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 点总结 知识点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②有力作 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力的测量

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零; ③应是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课后练习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 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是核心内容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对第七章关于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分类: -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张力等。 二、力的测量与单位 1.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开始运动、停止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力的效果,这个力称为合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这些力称为分力。

五、摩擦力 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的压力等。 六、牛顿三定律 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以上对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分类、测量、作用效果、合成与分解以及摩擦力和牛顿三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与运动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惯性是所有物 体都固有的一种属性。(决定大小因素—质量) (3)怎样分析惯性现象: ①确定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同一物体的哪个部分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运动状态(静止或运动) ③哪个物体或物体哪个部分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第二节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 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2)力的合成: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3)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①两个力同方向时: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即:F合=F1+F2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方向与其中较大的力方向一致,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即:F合=F1-F2。 第三节力的平衡 (1)力的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我们就说这是力的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并且在同一直线。二力平衡时合 力为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判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3 (4)力和运动关系 1)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2)受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受非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改变 ①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②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③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力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符号:F 3、单位:牛顿,单位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I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变运动,运动变静止,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示意图:是在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在该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 如:①沿水平方向向右用100N的力拉小车。 ②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为100N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和消失,等大,反向) 第二节弹力 一、弹力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2 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弹性限度: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形变量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在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二、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3.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第三节重力 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G 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G=mg 3、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N。 为计算方便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水平仪 四、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五、重力的由来: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 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学》的重要 知识点。 1. 力的概念与分类 -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 因。 - 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等。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 2. 牛顿第一定律 - 定义: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 用于它。 - 也称为惯性定律。 3. 牛顿第二定律

- 定义:物体受到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其上的净力与质量的乘积。 - 公式表达:F = m * a - F:净力(单位为牛顿) -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 - a:物体的加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 4. 牛顿第三定律 - 定义:物体A对物体B施加的力,物体B对物体A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也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 力的分解: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过程。 6. 弹力 - 定义:恢复形变的力。 - 显性弹簧伸长弹性力:F = k * x - 隐性弹簧伸长弹性力:F = 1/2 k * x^2

7. 摩擦力 -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接触表面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静摩擦力:F静= μ静 * N - 动摩擦力:F动= μ动 * N - μ静:静摩擦系数 - μ动:动摩擦系数 - N:物体受力的垂直分力(法向力) 8. 重力 - 定义:地球吸引物体的力。 - 公式表达:F = m * g - F:重力(单位为牛顿) - m: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 - 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 9. 倾斜面上的力 - 沿斜面方向的分力:F∥ = m * g * sinθ - 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F⊥ = m * g * cosθ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_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_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_力》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力》知识点总结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一、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E、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大小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其中g= 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地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3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长郡中学史李东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学习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的方法就是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那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仅供参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 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