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

一、国内关于行政学演进的划分方法

自威尔逊提出建立行政学的主张之后,行政学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学科。关于行政学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行政学者认识不近相同,因而他们的划分方法也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西方一般管理(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雷恩把管理思想史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科学管理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社会人时代(20世纪20年代开始),(3)当前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国内学者对行政学的划分法

2.1二阶段划分法。

王沪宁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二个时代: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前期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期阶段(行为科学阶段)。(《行政生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政发展和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历史潮流。

2.2三阶段划分法。

台湾学者张润书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传统理论时期(X理论时期,1900-193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32霍桑实验第二回合结束),(2)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1930-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3)系统理论时期(权变理论时期,1960至今)。

《哈佛行政管理全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900-1930),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1930-1960),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小结:上述两种划分方法完全安一致,仅称呼不同而异。

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形成阶段——传统管理时期[19世纪末(1887/1900)—20世纪20年代,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科学管理理论形成,1915年-1925年古典组织理论形成],(2)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4-1927第一回合霍桑实验;1927-1932年第二回合霍桑实验),(3)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始于本世纪40年代,1945年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书目推荐)

张润书与夏书章的划分方法,主要是参照西方经济管理思想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划分的。

2.3张国庆对行政学的划分法。

北京大学张国庆教授依据新学派的创立、新理论的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为主要划分标准,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五个时代:(1)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威尔逊—1911:泰勒),(2)传统行政研究时期(1911—1933:霍桑实验),(3)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4)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年以来: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书目推荐)】

2.4五阶段划分法。

为了便于较为系统地了解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发展地全貌,体会公共行政学思想中的连续性并从历史联系的方面加以考察,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彭和平将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①早期研究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1887/190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20世纪初: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科学

管理理论形成,1915年-1925年古典组织理论形成),实际上就是1887年-1915年;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1945年),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时期((1946年:1945年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959年),以1946年西蒙的《行政管理格言》开始;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1968:新公共行政)和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8: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书目推荐)

2.5六阶段划分法。

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根据美国学者杰伊·M·沙夫利兹和阿尔伯特·C·海德以及德怀特·沃尔多等人划分行政学的标准,将行政学的演变分为六个时代:(1)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1887—1918:1919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提出为止),(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3)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4)西方行政学的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德罗尔的政策科学——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开始),(5)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立时期(20世纪70年代: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开始),(6)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布坎南,奥斯本,登哈特)。(书目推荐)

2.6 总结:六阶段——基于不同划分法的结论

综合上述几种归类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新学派的创立、新理论的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为主要划分标准,可以将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以下六个阶段:1.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1911)(产生、形成阶段),2.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1911—1933)(X理论时期,传统行政研究时期),3.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4.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1978)(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期),5.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新公共管理,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的再发展——重新定义公共行政、重塑政府、治道变革、重视制高点。

二、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

如果以这门学科追求的目标和研究方法为依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简化为三个阶段:传统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

(一)传统公共行政时期(1887-1968)

1.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1911)(产生、形成阶段)

传统行政研究时期(1911—1933)(X理论时期,“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

2.理论基础:

1)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说;

①威尔逊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标志着行政管理学概念上的行政学正式产生。(行政学一词是由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的,他于1865年——1868年发表七卷本的《行政学》著作,但他当时主要是从行政法的意义上使用“行政学”一词的)其观点:(1)批判了当时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问题(清谈、迟缓、彼此牵制以及行为无力等现象);(2)主张重新认识权力和授权(认为如果对权力控制和使用得当,那么集中的权利能更好地为国民造福,这种权力越大越好);(3)应把重点放到行政管理之上(事实上,执行一部法律往往比制定一部法律要困难得多);(4)要恢弘政治的功能,必须提高行政效率;(5)从结构上否定三权分立,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认为国家权力主要掌握在一会与行政部门手里)。(6)良好政府的两大支柱:政务官和文官。

资料:威尔逊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改革家和政治家。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美国28届总统(1913年)。

②古德诺

1900年,古德诺发表《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其观点:(1)三权分立不符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因为民主国家的主要职能只有政治与行政两种。(2)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是由议会掌握的制定法律和政策以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是由行政部门掌握的执行法律和政策的权力。(3)行政学不研究政治问题,而研究行政效率、使用方法或技术标准。(4)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最好政治排除在行政之外,政府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常务官,并规定常务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资料:古德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第一任主任,1913—1914年曾在北京担任袁世凯的宪法顾问、政治顾问,旋因撰写《共和与君主论》(1914年),鼓吹帝制而卷入中国政治旋涡,并因此身负骂名。

2)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1)三种组织中的三种权力基础。(2)官僚制的含义。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的合法、合理组织(丁煌)。官僚制是一种制度严格、层级分明、权责清晰的组织(彭和平)。目前,许多人改用“科层制”一词取代了官僚制。(3)官僚制组织的特征:1.合理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4)官僚制的优点: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普适性。缺点: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丧失自我,管理变成了目的本身。

3)行为科学(新社会科学):

1949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进行“个人行为与人群关系”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简称行为科学(新社会科学)。

①霍桑实验。

1927.11-1927.5;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人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连续五年进行新的实验,通过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们认为,对人格的尊重、参与、情绪发泄、社会平衡、士气、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决定因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阶段:1)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员工被尊重。2)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人际关系比福利更重要。3)访谈计划(访谈实验)——士气与劳动生产率有密切的关系。4)继电器绕线机组实验(群体实验)——非正式组织。

②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A.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年。

1.3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因素

1.4麦格雷戈的X-Y理论

3.特点:

强调管理中组织结构、活动原则、影响因素等,注重组织与管理的静态方面而忽视了政策制定中人的社会性及环境因素。

4.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①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②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③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④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

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

强调工具理性,沉溺于成本——效益分析,必然会越来越偏离它所应承载的社会价值,最终导致了“公共性”这个核心价值范畴的丧失,引起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众叛亲离。

(二)新公共行政时期(1968)

二战结束后,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是政府规模、结构、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论、星系论、控制论等新学科的兴起,促进了公共行政学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传统公共行政不仅受到来自行为科学的挑战,而且受到社会系统论、决策理论、政策科学等多方面的挑战。

1.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年以来)(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期)

一)对传统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否定:(系统论、权变论与生态行政学)系统论:

1937年,贝塔朗菲(Luduig Von Bertalanffy )提出一般系统论。整合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偏颇,用动态的、开放的、联系的思想和方法取代之,倾向于“原则性”而非“技术性”。菲德勒:权变理论,“权宜通达,应付变化”。在承认系统论的基础上,否认存在“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一切取决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生态行政学: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政府和环境的互动(interactions)和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 。A.高斯(John M. Gaus):首先提出。1936年《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1947年《公共行政的政界》B.雷格斯(Fred W. Riggis)1961年《生态行政学》:生态模式(Ecological Model)集大成者:划分各国行政模式:融合型(Fused Mode)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Prismatic Mode)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Diffracted Mode)的工业型三类,各国应结合国情选择。

二)丛林混战。

以孔茨(Harold Koontz)发表于1961年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起点。“丛林混战”,有关管理的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造成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混乱,为整合各种理论,出现了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和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1980年,孔茨再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当时至少可以概括出。。。等学派。

三)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1964年,伊斯顿(David Easten)在《政治学的革命》中指出,制度研究和行为研究同等重要,反对价值中立,主张后行为主义(Post-Behavioral Science)。

四)公共行政的两个新发展:

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20世纪70年代):1968年9月,纽约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4.1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政策科学、系统分析、政策研究、社会工程等。公共政策分析也称政策科学、政策研究、系统分析、系统工程或社会工程等。1)产生背景:现代政府的政策条件和政策任务的复杂化;2)理论基础与发展动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政策科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使用技术,现实压力为其提供了发展动力。3)主要人物:拉斯维尔(Harold D. Lasswell):1951年《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4)发展历程:50年代理论产生-60年代实践应用-70年代推广与发展-80年代广泛应用。

4.2新公共行政

1)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初,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越南战争、公民权运动、水门事件、能源危机带来的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对政府丧失了信心。与此同时,英同美国一样经济亦陷入“滞胀”困境中,经济低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现实对行政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2)过程:1968年,由叙拉古大学人文科学教授和《公共行政评论》主编德怀特.沃尔多发起,在明诺布鲁克召开了一次青年公共行政学者会议,目的是考虑未来行政学领域可能的发展方

向。会议结果产生了“新公共行政学”运动,指责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公共行政学离开了时代主题,逃避了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应该进行改革。发表了《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1971出版),它以公平为核心,因而拒绝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经济和效率),尤其是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体制理论。它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以及行政管理与价值的关联,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

1988年,认同新公共行政观点学者再次会聚雪城大学,试图总结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发展变化,研讨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第二次明诺布鲁克会议后,《公共行政评论》(PAR)于1989年3、4月以《第二次明诺布鲁克会议:公共行政的变迁纪元》为题专号刊登了会议的观点。主张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主张突出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主张“民主行政”。

3)新公共行政特点:①研究方法: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②研究内容:抛弃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的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③价值取向:由仅仅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批判:过度强调了民主、公平这些价值,沉溺于理论、制度的设计,其统治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新公共管理时期(1978—至今)

5.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新公共管理

兴起时间:20世纪80年代的新西兰,成为新西兰模式,继而传入英国、美国等国家,近十几年来在许多国家的政府改革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1991年9月在全美最早、最著名的公共行政学院——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学院召开的第一次全美公共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后来以《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1993)为书名出版,该书可以说是公共管理学派的“宣言”。此后,这样的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第二次是1993年10月在威斯康星大学的福莱持公共事务研究所举行,会后出版论文集《公共管理学的现状》(1996)。到了90年代,“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学科的术语己获广泛的接受”(L·E·Lynn语)。澳大利亚学者休斯(Owen E·Hughes)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中也称:“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由于对技术变迁、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做出反应而发生重大变化。

理论基础: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不同的称谓:1)在英国叫“管理主义”,2)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3)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

特点:①政府与社会关系: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②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③引入三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变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④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⑤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⑥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新公共管理复辟了工具主义、管理主义的哲学,而且有走极端的趋势,目前已受到不少批评。①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②将政府简单化;③政府绩效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估;④主张公营部门私有化,实际上是放弃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逃避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⑤“新泰勒主义”(新公共管理被波特利(Politt.Christopher)等人认为是“新泰勒主义”。重视效率的逻辑而忽略感情的逻辑,重视程序理性而忽视对话理性,核心在于通过测量绩效和控制以期待获得最佳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也就是说新公共管理

“被关于效率和经济的价值所支配”,对于求得“诸如正义、代表性和参与等等不是被剔除出议程就是被视为高产的阻碍。”);⑥破坏了传统的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和滥用职权;⑦难以付诸实施。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的再发展——重新定义公共行政、重塑政府、治道变革、重视制高点

资料: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1911年,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是:(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在他看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增长标志着文明国家和不文明国家的区别,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在人们比几千年前的国王吃得好,穿得好,而且更舒服——搬运生铁块实验)(2)为了提高生产率选择一流的工人(铁铲实验);(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起环境标准化(金属切削实验);(4)实行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制);(5)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进行一次“精神革命”(把饼做大,把蛋糕做大);(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管理当局与工人比为1:3);(7)实行职能工长制;(8)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限。书目推荐:

政府的改革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在自诩为“民主有效”政府的美国,同样如此。《改革政府》一书给广大读者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弊端,同时提出了革命性的观念和措施来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政府》一书指出,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政府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真正的重大改革。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说明只要政府官员有事业心和有创新精神,是可以严格按照预算来投入公共服务与设施,为广大公众服务,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无论是在学校、贫民窟、还是在环境卫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为。而且削减税收、提高服务机构效率都是可为可行的。

当时美国副总统戈尔受委托主持美国的政府改革,大部分思路来自此书。其实,政府官僚主义在全世界上普遍存在,书中这些改革途径都是很值得其他国家和地方参考借鉴的三、公共行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研究的范围与总体框架

1.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学、政府经济学、管理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外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公共选择理论、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企业家政府、治理、善治、治道变革等)

2.主要分支学科:行政组织学、行政领导学、行政决策学、行政方法、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行政伦理、市政学与城市管理等

3.结合实践的研究:行政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央地关系、人事制度与公务员制度、行政监察与廉政建设、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公共财政、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4.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管理

二、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历程

1.恢复初发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①实践:各种研究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学的学术会议相继举行

②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成立行政管理系,开始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社科院、党校、成人教育系统纷纷成立研究或教学机构。

③教材与专著:1985年7月,《中国行政管理》创刊;1987年,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夏书章《行政管理学》,1985年。

2.普及深化阶段(1988——1999)

①1988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京成立。

②举办了多次以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为主题的研讨会。

③学术组织急剧增加。至1992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已发展为5个二级研究分会,1200名会员的学术研究组织;至1997年底,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成了行政管理学会;国家行政学院于1994年9月21日成立。

3.专业化、全球化阶段(1999至今)

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7次会议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MPA学位。

三、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成就

重新确立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地位;

确立了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

从一般原理性、概括性研究向专业性研究转变;

涌现了已大批研究成果;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体系;

促进了公共管理知识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

推动和促进了中国行政改革;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2.问题

发展水平明显滞后;

研究方法单一、固定: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重宏观研究,轻中观和微观研究;重演绎分析,轻归纳分析;重文献分析,轻现状分析;

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研究(重规范研究,轻实证研究);

重模仿、抄袭,轻理论创新;

重工具理性,轻目标理性;

重理行政主体研究,轻行政客体研究轻比较研究;

行政哲学研究薄弱。

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以皇帝为中心,君主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项权力于一身,实行集权制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公共管理经历了多次重要节点和制度变革。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总结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主要由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构成。封建制度是中国特有的行政管理制度,它通过封帝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大臣,形成了分封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官僚制度是基于贤者治国理政的理念,从秦代开始逐渐形成,通过科举制度选拔进士,廷试、殿试等考试制度选拔官僚,建立起清廉、有序的行政管理制度。 近代中国的公共管理经历了洋务运动和自强运动的影响,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促使中国学习西方的工业、军事和行政管理制度。自强运动则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开始学习国家主权、民主政治和现代行政管理等概念。 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开始实行了较为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制度。民国时期,中国建立了国民政府,推出了行政区划、宪法和制度法等重要制度。但因战乱和政治动荡,这些制度并未完全落实,对公共管理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2024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决定》,对中国公共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公共管理也迎来 了数字化转型。政府开始推行电子政务,提供在线服务和便民措施,增强 政府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总之,中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到现代化管理制度 的演变。经历了多次制度变革和政府,中国公共管理正在不断完善和提升。未来,我们期待中国公共管理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和透明,为实现中国现 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行政学简介

公共行政学简介 ——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10级社保2班 李赟1063303 摘要: 公共行政学(Public Administration),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行政活动规律的学科。公共行政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古老的管理活动,人类在几千年的国家管理实践中,累计了比较丰富的行政管理思路,但是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则是近百年的事。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为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公共行政学,铺好路,打好桩,奠定基础。 1.1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城市化大发展,使政府的行政管理事务变得越来越多,行政管理职能日益扩大。社会对公共行政的需求导致公共行政活动越加专业化,并最终诞生了公共行政学。首先它明确了现代公共行政是一种专业化的管理,其次,它确立了公共行政的具体承担者——政府的地位和作用。 1.2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演变 关于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划分,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分期也不同。我们组参考了许多的课外书并且讨论后决定,按不同时期公共行政实践的背景需求,引发的不同的理论范式,将公共行政学分为五个历史时期。 一、公共行政学的确立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是公共行政学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把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确立了公共行政学应以研究政府的官僚制度为对象,其研究范式被称为“政治行政二分法”。 一般认为,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思想基础是有威尔逊和马克思.韦伯等人奠定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提出了单独研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管理科学的问题,被公认为是美国行政学的开山之作。1900年,美国著名行政学者古德诺在其《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识的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 一、国内关于行政学演进的划分方法 自威尔逊提出建立行政学的主张之后,行政学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学科。关于行政学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行政学者认识不近相同,因而他们的划分方法也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西方一般管理(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雷恩把管理思想史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科学管理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社会人时代(20世纪20年代开始),(3)当前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国内学者对行政学的划分法 2.1二阶段划分法。 王沪宁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二个时代: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前期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期阶段(行为科学阶段)。(《行政生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政发展和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历史潮流。 2.2三阶段划分法。 台湾学者张润书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传统理论时期(X理论时期,1900-193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32霍桑实验第二回合结束),(2)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1930-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3)系统理论时期(权变理论时期,1960至今)。 《哈佛行政管理全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900-1930),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1930-1960),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小结:上述两种划分方法完全安一致,仅称呼不同而异。 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形成阶段——传统管理时期[19世纪末(1887/1900)—20世纪20年代,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科学管理理论形成,1915年-1925年古典组织理论形成],(2)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4-1927第一回合霍桑实验;1927-1932年第二回合霍桑实验),(3)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始于本世纪40年代,1945年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书目推荐) 张润书与夏书章的划分方法,主要是参照西方经济管理思想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划分的。 2.3张国庆对行政学的划分法。 北京大学张国庆教授依据新学派的创立、新理论的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为主要划分标准,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五个时代:(1)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威尔逊—1911:泰勒),(2)传统行政研究时期(1911—1933:霍桑实验),(3)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4)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年以来: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书目推荐)】 2.4五阶段划分法。 为了便于较为系统地了解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发展地全貌,体会公共行政学思想中的连续性并从历史联系的方面加以考察,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彭和平将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①早期研究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1887/190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20世纪初: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科学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关于政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在全球范围内,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近现代以来公共管 理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程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公共管理的发展 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与行政管理 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和改革。在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开展行政改革,建立起以科学、规范和效率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这一时期,公共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注重规范、效率和体系化。 第二阶段:社会福利国家与公共管理 20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国家,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公共管理的范畴逐渐扩大,从单 一的行政管理转向涵盖公共政策制定、社会福利分配、社会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强调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 第三阶段:新公共管理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兴起。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化、私有化 和效率化,试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管理手段改善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一理论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争议,其中包括对公共服务的商业化和 公共利益的忽视等问题。这一时期,公共管理逐渐向市场化、效率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公 共管理的创新、运营和结果导向。 第四阶段:数字化和全球治理 21世纪初,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开始面临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政府、组织和公共管理机构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 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加强对公共事务的监管。 全球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也逐渐向全球视野发展,注重跨国、区域性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治理。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扩大的公共事 务管理,再到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以及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公共管理的未来 发展需要在兼顾效率的重视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和全 球化带来的挑战,为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和可持续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行政机构和政策的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初,与西方现代国家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紧密相连。公共行政学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同时,也逐渐传入中国,并逐渐适应和发展成为适合本土国情和国家需要的学科。本文将从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以及对我国公共行政的启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公共行政学的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公共行政学的形成期大约是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在这个阶段,公共行政学主要关注的是公共管理如何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以达到有效管理公共部门并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因此,这个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着重于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手段,如绩效评估、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在这个阶段,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开始关注公共部门对社会公正和公共服务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公共行政学逐渐形成了公共政策分析和实现的理论基础,并将政治、社会和法律因素引入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中。 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我国的公共行政问题。 首先,公共行政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形式。公共行政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公共行政学科课程以及研究人员的培养。 其次,公共行政需要注重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对于公共行政的成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如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实现等。 再次,我们需要发展完善适合本土国情的公共行政制度。公共行政制度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国情和国家需要,发展符合本土情况的公共行政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和改革。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公共行政的规范性。公共行政必须遵循权力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原则,确保公共行政的公正性和公正性。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公共行政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公共行政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而提高公共行政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

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与趋势 一、起源与发展 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制度。古代国家的行政管理主要是依靠君主或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来进行决策和管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壮大,行政管理逐渐成为一项专业化的工作。 在现代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中,工业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国家开始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更加高效和科学的行政管理来解决。于是,行政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形成,并开始在国家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科学管理的兴起 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是行政管理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念,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如分工、标准化、时间研究等。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得行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科学管理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争议。一些人认为,科学管理过于强调效率和生产力,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因此,在行政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出现了更加注重人本主义和参与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三、公共行政的发展 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政府的行政工作。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公共行政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领域。公共行政的发展经历了从行政法治到行政效能的转变。 行政法治强调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而行政效能则强调政府行政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注重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当前,公共行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公共行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需要更加开放和透明,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公共服务。同时,公众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和参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创新与变革 在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中,创新和变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 需求的变化,行政管理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变革。 创新可以体现在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上。例如,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平衡计 分卡”和“敏捷管理”等,都是为了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管理环境而提出的新的理念和 方法。 创新也可以体现在行政管理的机构和制度上。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尝试 建立更加灵活和透明的行政管理机构,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总之,行政管理的历史演进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古代的行政制度 到现代的科学管理和公共行政,再到当前的创新和变革,行政管理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行政学发展历程

行政学发展历程 行政学是研究政府行为的学科,它通过分析政府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决策过程和行政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以提升政府的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 行政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春秋时期。在那个时候,政府的行政工作主要由各级官员负责,而行政学则是通过研究这些官员的工作内容、方式和效果,来系统化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行政学逐渐成为研究政府行为的学科。 到了19世纪,行政学逐渐从实践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在这个时期,行政学主要集中在法国和德国进行研究。法国社会学家康波将行政学定义为“政府组织管理和政策实施 的科学”,并对政府组织、行政职能和行政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德国学者魏伯将行政学视为政治科学的一个分支,他通过研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官僚制度,提出了职业行政、层级制度和行政权力三个核心概念。 20世纪初,行政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田纳西大学的威 尔逊教授在《行政学论纲》一书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论。他认为行政学应该研究政府行为的组织、原则、目标和方法,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威尔逊的贡献将行政学从实践中抽象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行政学经历了一场“公共管理革

命”。原来的行政学主要关注官僚制度和行政组织,而公共管 理学则更加注重政府行为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公共管理学强调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方法,提倡加强行政透明度和效率,推动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学在21世纪面临新的挑 战和机遇。全球化使得政府的权力越来越难以在国内独立行使,行政学不仅要研究国家政府的行为,还要关注跨国组织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实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行政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比如电子政务和数字治理等领域。 行政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为实践的支持和促进。政府在实践中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行政学通过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指导。同时,行政学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政府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政府行为的提升。 总之,行政学经历了从实践到学科的转变,从关注组织结构到强调行政效果的转变,从国内研究到关注全球化的转变。行政学在政府行为研究和政府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政府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决策依据,推动了政府行为的现代化和效率提升。

简析公共行政学发展之路

简析公共行政学发展之路 ◆王晋军 以1887年美国学者W·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发表和l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出版为起点,公共行政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公共行政学家,其中许多都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这些代表人物有:被公认为大师级的经典理论家——伍德罗·威尔逊、马克斯·韦伯以及赫伯特·西蒙,也有弗雷德里克森、卡斯特及德罗尔、奥斯特洛姆、登哈特等公共行政学界新一代的理论家,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脉络和西方公共行政学前沿。翻阅这些名家的文章和著作,我们不难从中看出公共行政学发展的轨迹是多么曲折和不平凡。纵观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之路,我们的收获颇丰,启示颇多。简要归纳如下: 一、价值上公平与效率交替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到20世纪中叶的新公共行政学,再到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学,对公共行政价值的偏重呈现出一种从效率到公平、从公平再到效率的交替历程。正是在这样的交替中,人们发现,无论是公平还是效率都是不可割舍的。 (一)以效率为重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那个时代对政府高效率的要求,迫切需要一门行政科学来指导政府活动,在此背景下,公共行政学应运而生,“公共行政在1900-1920年期间初具形态,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这种形态直到20世纪的最后的25年前一直没有发生

什么变化。” 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开创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传统。威尔逊在文章中强调了行政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他指出到l9世纪为止,在对政府事务的研究上,主要关心的是政治哲学、宪法调整和法律制定等事项,而随着经济不断的增长,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以及随之而来的政府规模的扩大与活动的频繁,使得研究工作重点发生了改变。因此,应该也必须建立一门行政科学,以力求优化设置政府的组织机构,使政府不走弯路。所以,在威尔逊看来,行政科学不仅要研究政府人事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一般的组织与管理问题,他关心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对官僚制度作了系统分析。官僚制度被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一种特殊的作为模式,韦伯将官僚制度归纳为一种建立在权威和理性基础上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这一制度在指挥和控制现代社会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它在法律上的精确性、稳定性和严格性,在可靠性效率方面也比其他组织形式更加优越。 无论是政治与行政相分离,还是高效率层级节制的官僚制,都是以效率为最高原则,这是以当时的科学管理为背景的。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根据他长期的实践写成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一整套工厂、企业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对经验性传统管理的否定与突破,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企业管理,以提高行政效率。 在泰勒理论的影响下,早期行政学家将官僚组织和行政效率作为他们研究的重点,将效率作为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他们认为,通过对各种行政现象的研究,可以推出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实施有效行政管理提供各种原则。其中最重要基本原则的就是效率标准,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因此,这一时期的理论基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原理、官僚制和科学管理原理,它们在理论

传统公共行政演变

传统公共行政演变 一、传统公共行政 (一)公共行政的含义及其由来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依法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效劳的活动[1]。从该含义可以看出,在公共行政管模式下,政府是公共行政领域的最主要主体与关注对象,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目的是管理公共事务,提供社会需求的公共效劳,方式是通过权力的行使来实现。公共行政作为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方式,有其产生和开展的历史过程,公共行政学产生于西方国家,它最初是从工业化初期开始的,这一时期是指从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末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这一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开展,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普遍追求分权与法治,政治参与意识得到空前提高提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此时的公共行政奉行“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原那么,政府只提供法律制度、公共秩序的维护等最根本的公共产品[1]。该时期由于资本主义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社会成员的利益分化和国家经济、管理事务还不是很复杂,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精神的感召下,政府来说给予了经济开展的充分自由,政府自身的管理任务也相对较轻。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经济的开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化不断加速推进,出现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随着社会财富的壮大,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出现。政府作为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言人,必须在调整社会利益上做出一些努力。在历史的推动下和现实社会的需要,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就应运而生了。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可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革命〞,它在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和调解社会矛盾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公共行政的根本特征 对于传统公共行政特征的概括,理论界看法不一。B?盖伊?彼德斯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的特征主要包括:(1)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2)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层级管理和规章制度式管理;(3)政府内部组织的永久性和稳定性;(4)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5)内部管理;(6)结果上的平等。[2]欧文休斯将传统公共行政的特征概括为: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下,建立在官僚制的严格的等级制模式的根底之上,由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官员任职,只受到公共利益的鼓励,不偏不倚地为任何政党效劳,不是修饰政策,而仅仅是执行被政治官员决定的政策。[3]据此,笔者认为传统公共行政有以下特征: 1.政府的“一元〞治理主体依据委托—代理人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委托代理关系大量地表现为股份公司中资本所有者和企业最高决策者(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如今,代理关系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领域,它可以‘存在于一切组织,一切合作性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管理层级上’。这说明,由私营部门管理产生而来的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被推广到公共部门管理〞。[4]因此,我们可以说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所以说,政府对社会应该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强制力量。我国封建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根底,社会力量弱小,中央政府控制社会一切。方案经济体制下政府起资源配置的根底性作用。直到现在我国政府的“一元〞治理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改变。 2.政府的“统治〞角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告诉我们,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国家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实现国家职能,此所谓统治职能。国家在实行统治职能情况下,

剖析公共行政理论发展历程

剖析公共行政理论进展历程 一、公共行政的认定与理解 所谓的公共行政指的是一种可以有效增进公共利益、对公共利益进展公正支配的组织管理和调配把握理论,其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相对于公共行政理论的私行政那么指的是组织在对其内部事务进展组织管理时并非基于公共的利益。二者间最本质的区分就是是否具有营利性以及是否效劳于公共利益。公共行政主要有社会行政以及国家行政,其中国家行政占主导地位,也是最主要的局部。尽管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行政几乎与公共行政是等同的,但其边缘局部就是社会行政。社会文明进展到现阶段,公共行政也呈现出扩大进展的趋势。 二、公共行政理论的进展过程 〔一〕初创阶段 现代的公共行政理论开头于十九世纪末,在这个时期,对行政理论的商量有着特殊鲜亮的时代颜色。可以说西方社会的转型及社会进步造就了公共行政理论,其理论的诞生与进展也是应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进展的需要。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一些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进展,经济形态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了垄断资本主义。同时,无产阶级以及宽敞劳动者由于为积累国家资本付出了很大的代介,因此也不断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改善经济条件,于是社会冲突日益突出,在冗杂的社会关系下不断发生阶级冲突。正是这样严峻的社会现实促使资本社会的统治阶级对其管理方法以及统治思想进展重新修正,于是一系列对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的改革开头大力推行。十九世纪以来,始终占据着指导地位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不再信奉“管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一理念。社会统治者为了化解社会冲突,缓和阶级冲突,稳定社会秩序以及促进进展,就开头对社会生活进展主动干预,一改以往“消极国家〞的形象,将其政府职能发挥到更为宽敞的范围内。一旦国家的行政权力有所加强,政府的行政职能被提到了工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蓬勃发展。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行政管理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LeonardD White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一般认为,公共行政学诞生于美国。由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论文《公共行政学之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首先提出了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为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领域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1926年,怀特出版了《公共行政学导论》,对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本公共行政学的教科书,同时也成为了公共行政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一个世纪以来,由威尔逊、古德诺、怀特等人开创的公共行政学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公共行政学已成为大学的重要专业和有关学科的必修课程,研究机构遍及全球。 •一、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 •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的“守夜人” 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2、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3、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4、美国的民风民情与文化传统。 •5、公共行政学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还因为它对其他学科优秀成果的兼收并蓄. •公共行政学的思想理论虽然源远流长,但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的主张。在美国,随着文官制度改革运动的兴起,行政管理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领域.它产生的第一步是从政治学的领域中逐步分离出来.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演进

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演进 皮兴灿戚俊华于立柱杨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肇始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一文,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形成于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美国政治体制和政府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这个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经济与社会,政府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变迁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变成了问题的一部分,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变迁对国家治理构成的挑战,19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了进步改革运动,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一门完全科学导向的公共行政学最后成型。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历史背景历史演进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和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于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与经济,政府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变迁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变成了问题的一部分。面对一个以工业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政府显得十分无能、低效且不负责任。19世纪二三十年代制度化的“政党分肥”制虽然打破了自华盛顿以来上流社会精英垄断政府管理的局面,有利于培育公共机构的民主体制,但这种以党派关系来分配政府职务的制度使得任命的公职不以能力大小为准,而以效忠程度为据。其结果就是导致:“市政府的污浊气氛、州政府当局的幕后交易,以及在华盛顿政府中屡见不鲜的杂乱无章、人浮于事和贪污腐化。”恶性局面的出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变迁对国家治理构成的挑战,19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了进步改革运动,致力于整体性地重构国家治理制度,希望从结构上根本改革各级政府,使得政府能够积极、负责和有能力地采取行动,解决当时存在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早期的公共行政学者不少都是进步改革运动的参加者,例如威尔逊、威洛比(William Willoughby)等。他们在推动政府改革时,大都“视推进民主为己任,以表明民主能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得以维系”,然而,他们大都是讲求实际的人,“热心于建立一些使他们能够应对日益城市化和技术化的具体机制,从而发现自身的价值”。进步时代的改革者,包括这些早期的公共行政学家,绝大部分都服膺于技术理性与专业主义在物理世界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都很自然地希望将其运用到社会、政治领域,以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换言之,他们都相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变迁带来的各种问题,建立一门行政科学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