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37.08 KB
- 文档页数:3
一、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使一天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时间段。
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使一年分为四季。
二、地球的构造与岩石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内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
内核由铁和镍构成,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地幔由固态岩石构成,占地球体积的84%;地壳分为陆地和海洋地壳,厚度较薄。
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火山喷发物冷却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露出的岩层经风化、搬运和沉积形成的,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经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改变形成的,如片岩、云母片麻岩等。
三、地球的水资源地球是水的星球,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大洋、海湖、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等。
四、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温带气候三种类型。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温带气候位于副热带地区,季节明显,四季分明;寒温带气候位于极地地区,气温极低,降水少。
五、地球的植被地球的植被分为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三种类型。
热带雨林分布在热带地区,植物种类多样;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植物叶子掉落;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以针叶树为主。
六、地球的居民地球上的居民主要分布在陆地上,根据经济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农业人口、工业人口和商业人口。
农业人口以从事农业为主,主要居住在农村;工业人口以从事工业生产为主,主要居住在城市;商业人口以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为主,主要居住在城市。
以上就是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构造和岩石类型、水资源分布、气候和植被类型,以及地球上的居民分布等内容。
六年级地理(一)知识点景观地图篇主题1 地理景观1、地理景观: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2、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
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一条如何使人类和地理环境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地理景观更加靓丽,是家园更加美好。
主题2地图2.1 地图的语言1、地图的基本要素:①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②方向(指向标、经纬网)③图例和标记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 1 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米、千米)。
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00厘米,即500千米。
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例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例如:你们学校需要绘制平面图,用大还是小比例尺?✧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 千米=10 万厘米=100000 厘米(1 后面5 个0)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①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A.指向标平移法。
如下图:判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点。
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
垂直箭头顺着北方,左西右东。
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非常广阔,与14个国家接壤。
中国的东部地区多山多岭,中部地区有广阔的平原,西部地区则以高山和高原为主。
2.中国的地形特点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不同地貌。
其中,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也有最长的河流-长江和黄河。
3.中国的气候特点
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
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气候湿润,西南地区热带雨林气候。
中国气候多变,四季分明。
4.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此外,中国还拥有广阔的农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
业国之一。
5.中国的交通运输
中国交通发达,有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四种主要交通方式。
铁路网密集,公路网覆盖全国,河流和港口则提供了水路交通的便利,航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沪教版六年级地理复习资料的简要内容介绍,希望
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上海六年级地理必考知识点上海六年级地理学科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必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有效提高成绩。
本文将全面介绍上海六年级地理学科必考的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地理分区、天气与气候以及城市规划等内容。
一、地球与宇宙的关系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近似椭球体,呈略扁球状,同时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2. 地理坐标系:地球表面的经线和纬线形成地理坐标系,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准确坐标。
3. 地球的能量来源:地球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和气候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太阳能的输入。
二、地理分区1. 大洲与洋:世界上主要分布着七大洲和五大洋,其中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的地理分区主要包括东部沿海、中部沿海、西部内陆、西南边陲和边疆区域等。
三、天气与气候1. 大气层的组成和特点: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磁层等,其中对流层对人类活动和物种生存有重要影响。
2.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气候状况,而气候则是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统计。
3. 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特点和气候要素,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四、城市规划1. 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按照不同功能可分为市中心、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以及休闲娱乐区等。
2. 城市交通规划: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环路和停车场等设施。
3. 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绿化等方面。
五、地图与地理信息1.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地理学科重要的工具之一,了解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对于地理学习非常重要。
2.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显示的系统。
3. 使用现代科技获取地理信息:如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和土地利用等。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下知识点气候和自然环境- 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天气预报和气象观测- 气温、降雨量和风向的测量方法自然资源与环保-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农业与农村- 农作物的种植与农牧业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问题- 农民的生活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交通与通信发展城市与交通- 城市的特点、功能及规划-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发展- 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的重要性区域分布与贸易- 中国的地理分区及各区域的特点- 重要港口和边境口岸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对外贸易和区域合作的意义- 跨国公司及其国际贸易的影响跨越区域的沟通与联系-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使用- 地理知识与旅游、航海、航空等的关系- 不同交通工具对区域发展和联系的作用- 通过交通工具了解地球的变化和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 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灾害应急和救援的重要性- 增强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知识的拓展- 地球和宇宙的知识-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 地理考察和地理实验的重要性- 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以上是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下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内容涵盖了气候和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环保、农业与农村、城市与交通、区域分布与贸易、跨越区域的沟通与联系、灾害与防灾减灾以及知识的拓展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球的特点,提升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六年级地理(二)知识点全球篇主题5 地球的运动5.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最大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向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读图落实)4、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
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体。
水圈:由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地球表面由生物(主要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
✧为了统一时间,将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度,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同一时区的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1 小时。
东早西晚。
1、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划分为各 12个时区,在中时区以东划分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到西十二区。
.2、我国规定全国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3、国际上规定把 180 度经线作为日界线。
自西(东十二区)向东(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而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加上一天。
❖时区换算计算方法:东加西减5.3 地球的公转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概念地球绕太阳的不停旋转,叫地球的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特点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 66.5°,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的附近。
精练地理六年级沪教版知识点精品大全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您呈现《精练地理六年级沪教版知识点精品大全》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地理学科中六年级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并以整洁美观的排版和流畅的语句来呈现。
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详细介绍: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是一个巨大的天体。
地球有七大洲和五大洋,还有许多国家和城市。
地球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线,分别是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地图是用来描述地球上各个地方的工具。
地图上有许多标志和符号,用来表示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同时,地图还能显示不同地方的气候、人口和经济情况。
第二部分:中国的地理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中国有许多山脉和河流,包括长江、黄河和珠江等。
中国还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
中国的气候多样,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气候湿润。
中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此外,中国还以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第三部分:世界的地理世界上的国家有很多,它们各有特点和风景。
其中,美国是一个经济强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科技。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澳大利亚是一个位于南半球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动植物群落而闻名。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如埃及的金字塔、巴西的亚马逊雨林、中国的长城等。
这些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第四部分:地球的变化地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方,它经历着许多自然灾害和地质变化。
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和风暴等都是地球变化的表现。
此外,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也在影响地球的环境。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应该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如减少使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结语: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六年级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中国的地理、世界的地理以及地球的变化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中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中的知识点
本文档将介绍沪教版六年级地理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以
下是其中的一些内容:
1. 中国的自然地理
-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 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2. 气候和天气
- 中国的气候多样,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和热带季
风气候等。
- 不同地区的天气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
3. 地理标志
- 地理标志是指某个地区特有的产品,具有特殊的地理属性和品质特点。
- 中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如武夷山的铁观音茶和四川的蚕豆等。
4. 交通运输
-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国家之一。
- 主要的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
- 中国的高铁网络发达,方便人民出行。
5. 旅游资源
- 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 例如,长城、故宫和西湖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是沪教版六年级地理学科中的一些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
沪教版地理六下知识要点1.1 地球概述⼀、地球的形状和⼤⼩1.地球的形状是⼀个两极稍扁、⾚道略⿎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过程(1)天圆地⽅说古印度⼈想象的地球(2)麦哲伦环球航⾏: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卫星影像图:直接观察到地球是⼀个球体。
3.地球的⼤⼩和半径⼆、地球圈层1.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从外到⾥⼤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2.地球外部圈层⼤⽓圈、⽔圈和⽣物圈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
1.2 地球的⾃转⼀、地球的⾃转1.定义:地球的⾃转就是地球绕着地轴不断地旋转的运动。
2.⽅向:⾃西向东,北逆南顺(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向旋转)3.周期:⼀天(24⼩时)4.产⽣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昼夜交替1.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地球表⾯只有⼀半被太阳光照亮,朝向太阳的半球是⽩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就是⿊夜。
地球不停地⾃西向东⾃转,昼夜半球的范围随之不停移动,使地球产⽣昼夜交替的现象。
2.晨昏线: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与太阳光垂直的⼤圆圈,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3.晨线:随着地球的⾃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昏线:随着地球的⾃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三、时区和区时1.地⽅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时。
2.地⽅时产⽣原因:地球⾃西向东⾃转。
3.地⽅时特点:不同经度的地⽅时不同,地⽅时东早西晚。
4.地⽅时计算:经度每隔15o,地⽅时相差1⼩时。
经度每隔1o,地⽅时相差4分钟。
5.时区: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分为⼀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国际上规定,以本初⼦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叫中时区,向东和向西经度每隔 15°为⼀个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区⾄东⼗⼆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区⾄西⼗⼆区。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都以位于本区正中的中央经线的地⽅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同⼀时区的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时。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知识点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概况、中国地理概况、气候与天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概述: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 世界人口分布: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特点。
- 世界主要国家:地理位置、文化和经济特点。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中国的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 中国的地形特点:三大阶梯分布,多样的地形地貌。
气候与天气- 气候的分类:热带、温带、寒带。
-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
- 天气现象:风、雨、雪、雷电等。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地理实践能力- 地图的使用:如何阅读地图,获取所需信息。
- 地理观测:观测天气、记录气候变化等。
- 地理调查: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结语通过学习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刻理解,为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环保意识的公民打下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内容「六年级下·框架图」
一、地球的运动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地球形状、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观察地球运动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景象及其变化。
地球上的五带: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时划分五带的界线。
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光每年在地球上往复移动的界线,北回归线就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就是太阳直射的最南接线。
南、北极圈分别是每年极昼极夜现象在南北半球所能发生的最低纬度界线。
地球上的五带
二、陆地与海洋
2.1 重要海峡和海湾的地理意义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2.2 海洋资源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三、天气与气候
3.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3.2 世界主要气候的特征
点击图片可查看完整电子表格四、人口与资源。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知识点一、地球与宇宙(字数:100)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宇宙中的一个行星。
地球有自己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
地球的形状像一个稍微被压扁的圆球,它有北极和南极两个点,分别标志着地球的最北和最南。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字数:150)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地球自转一圈花费大约24小时。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地球公转一周花费大约365.25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因此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不同的。
三、经线和纬线(字数:200)经线,也称为经度,是从北极到南极的虚线。
经线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个地方的东西方位置。
经线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通过英国伦敦的那条经线。
经线根据360度来划分东西方方位,最东边的经线是180度经线,最西边的经线也是180度经线。
经线的单位是度。
纬线,也称为纬度,是从赤道开始,向北向南划分的一系列平行线。
纬线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个地方的南北位置。
赤道是0度纬线,最南边的纬线是南回归线,最北边的纬线是北回归线。
纬线的单位也是度。
四、地球的大洲和大洋(字数:250)地球上有五大洲,它们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它连接着欧洲和非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被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开。
除了大洲,地球上还有五大洋,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它比地球上所有陆地的总面积还要大。
五、我国的地理特点(字数:300)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特点的国家。
中国的西部地区是高原和山地区,如青藏高原、秦岭山脉等。
东部地区是平原和沿海地区,如长江平原、东海岸等。
中国还有许多大河流域,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是中国五大河流中最长的一条。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是中国的经济脊梁。
中国还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中国的南部地区气候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和茶叶。
【强烈推荐】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知识点汇
总
一、自然环境
1.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 陆地面积第三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 全境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
2.地形地貌
- 中国地势东高西低,以高原和山脉为主
- 高原有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 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和长白山脉
3.气候气象
- 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 华北地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 华南地区温暖潮湿,高温多雨
二、人文地理
1.人口分布
- 中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 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
2.交通运输
- 中国交通发达,有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多种方式- 公路网络覆盖全国各地
- 高铁发展迅速,成为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3.城市发展
- 中国有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
- 城市发展快速,经济繁荣
-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三、资源与环境保护
1.能源资源
-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主要能源之一
- 水能和风能资源也开发利用较多
-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发展迅速
2.自然资源保护
- 中国注重保护自然资源,推广可持续发展
-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
- 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四、全球化与地理知识
1.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
- 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 推动全球化进程,增强国际合作与发展
2.国际地理知识
- 研究地理知识有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 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 增加对不同地区的认知和理解
以上是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研究有所帮助。
请您留意下一学期的地理课程,深入探讨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