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社会态度

本章学习目标

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改变

偏见

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更强化了态度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现代语言词汇中,“态度”(attitude)被用来指示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词汇的概念涵义是多重的。英语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其含义一般包含两种:一是“适合”或“适应”,指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二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雕塑或绘画里人物的外在和可见的姿态。前一种具有心理学上的涵义。而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涵义

的是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的判断依赖于所具有的态度和保持正确的态度。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朗格(https://www.doczj.com/doc/cd19040462.html,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20世纪初,伴随着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态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态度的定义

尽管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态度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总的来说可分为这样几类:

1.将态度视为认知和评价组织或倾向,如罗佩奇(M.Rokeach),他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2.偏重于情绪情感的态度定义,如爱德华(A.L.Edwards)将态度视为“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把态度看作是情感的标志,衡量态度就是衡量赞成与不赞成、好与恶。

3.把态度看作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强调的是态度的行为意向方面,如G.奥尔波特、格根(K.Gergen)等人。奥尔伯特认为,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这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4.把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纳入态度中,试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内容,如弗瑞德曼(G.Fridman)、梅尔斯(D.G.Myers)、安德鲁(H.Anderw)。弗里德曼等人指出:“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体系。”这一定义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界所主要采用的定义。

5.偏向社会学的定义,即强调组成群体的每一位成员所采取的普遍态度。这是为社会群体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看法,对社会生活所取作用越大,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越会发展和体现这一态度。社会学取向的态度涉及的是社会文化的主观层面,而不是个人层面。

根据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以及之前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我们将态度定义为: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

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对此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与个体有关联的他人、他事、他物以及个体自身等具有社会意义的存在物。

2.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仅由多种成分组成,而且呈一定的结构。正因为如此,态度才具有一定的职能,对人的内潜心理和外显行为起着动力作用。

3.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态度的这种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在一定的程度上态度是稳定的。

4.作为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反映和体现了个体所持有的对某事物的内在态度,但这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

(二)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几种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在其后天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接受周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习染而逐渐形成其对他人、他事、他物的一定态度。态度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变化充分体现了态度的社会特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个体的意识世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世界,它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一定的观念形态而存在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他各种思想观念;另一种则是经验的世界,它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一定的经验形态而存在的认识、判断、评价及各种体验和感受。态度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一方面它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保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常常反映个人所持有的各种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因此,态度本身就具有了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

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着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充分理解是人们对一个事物、一个现象形成一定态度的一个前提,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认知,那么态度的形成也会是模糊的,可信度较低。态度的认知成分具有倾向性和组织性,这种倾向性和组织性会成为一种头脑中的既定模式或刻板印象,使人倾向于按照类属思维的轨道类认识态度对象,并对其进行思考。因此,态度的认知成分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知,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态度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紧密相关,社会心理学家认可态度具有认知成分的观点,但同时他们又相信,通常人们以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接受或拒绝、选择或不选择为典型的态度反应方式,并属于情感反应。不过,态度的反应或选择并不单纯是情感的反应,而是兼具有认知和情感因素的综合性的态度反应。一切态度的反应即便是看起来是情感的反应,其也必定有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一般地说,尤其是从理论上来看,态度构成中的这三种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了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其间的协调一致。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就并不如此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和不一致。

此外,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这三种成分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也不尽相同。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由此可见,在三种成分中,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更高些,与其他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较小。

三、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分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然而,这几个概念之间毕竟有着确定的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谈。

(一)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value idea)是一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而一种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世间各种事物,概括地说具有如下几种价值:理论的价值、实用的价值、审美的价值、社会的价值、权力的价值和宗教的价值。态度的核心是价值,因而态度受价值的调节。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亦即该事物所具有的价值。而价值观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相应地,人们的各种态度也被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系统中心的价值核心,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的核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同时,价值观和态度之间又是相互支持的,价值观会被用作防卫和证实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而态度的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价值观。

(二)态度与信念

信念(belief)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信念往往是高于价值之上并影响价值的,它为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信念又常常受价值的调节和影响。信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信念,即关于今生今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假的认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种是理想信念,又称信仰,是关于来生他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假的认识,如“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等。这两种信念均与态度保持有密切的联系。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第二节态度理论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态度的理论研究可以按照其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而大致划分为如下四个类别:

一、强化论观点

所谓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度布(L.W.Doob)认为态度是有关社会重大事件的某些特定刺激与具有动因性反应之间的强化联系而成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往往以对社会现象的好坏评价而表现出来。态度即是对于社会对象进行好坏评价的倾向性,它通过学习强化而获得,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可区别为三种。(一)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度布等人用古典条件反射学说解释态度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他们认为,如果把态度作为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或情感的话,那么以态度对象作为条件刺激,将其与人已经具有的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情感等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强化,则对于条件刺激的态度对象也就会形成与无条件刺激同样的评价和情感,即形成特定的态度。斯戴兹(A.W.Staas)在对被试提示不同国家名称的幻灯片的同时,让其反复听带有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的单词(如快乐、痛苦等),然后测定被试对各个词语的态度。结果发现对于肯定性单词的态度多具肯定性,而对于否定性单词的态度则多具否定性。后来斯戴兹将作为无条件刺激的单词换成电击和噪音,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其他类似性实验还有不少,虽然结果并非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研究支持斯戴兹等人的观点,即依靠古典条件反射可以形成特定的态度。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希尔苏姆(Hilsum)认为,借助操作性条件反射机制可以有效地使态度发生改变。他们利用电话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教育情况的采访,当学生的回答属于褒奖之类时便立即给予鼓励性的言语报酬;反之,则给予批评性的言语惩罚或不作反应。结果发现前者的肯定性发言有所增加而后者的否定性发言有所减少。英斯科(C.A.Insko)用类似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当然报酬不仅仅限于言语,只要加以及时强化,许多物质和精神手段都可以使特定的态度发生变化——巩固

加强或削弱衰减。

(三)学习理论的研究

学习理论关于态度改变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们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过程实质上是在强化原理的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定刺激与特定反应的联结过程。这一理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则是认为,在改变他人态度时,除要了解和掌握刺激与强化作用的特性外,还要对个体本身的情况有所了解,认为个体自身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环节。因此,改变他人的态度首先要了解他人的原有态度,了解他人过去所经受过的强化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在改变他人态度的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刺激和强化的作用。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关态度转变的实证研究,一般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注重对强化的研究,力求据此总结出一套精确的强化法则;二是注重对刺激和作为中介环节的个体的研究,具体探讨刺激自身的特征、刺激的来源、刺激过程及刺激接受者这几方面的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

总而言之,态度改变的学习理论其基本的原理及观点并未超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范围。因此,与其说这一理论是独立的,有其特定概念、原理和法则的理论,还不如说这一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到态度改变研究领域中的产物更为准确。

二、认知论观点

认知论观点的态度研究注重于“态度是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力图从评价的角度来探索态度的内部心理机制。其代表性的研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紧张减缓理论研究

该理论模型以认知统合倾向的态度形成与变化研究为核心。所谓认知统合倾向是指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性,当这种倾向性受到干扰破坏时,人就会产生否定性的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如不安、紧张、恐惧、不快等),并努力排除干扰维持认知结构关系的平衡稳定性,在达到目的以后便会产生肯定性评价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如安定、轻松、愉快等)。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诸如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等。其中以认知失调理论对态度改变研究的影响最大。

这一理论是由费斯汀格(L.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

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因此说,人们所持有的认知是非常之多的。在费斯汀格看来,这些认知之间首先是存在着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关系,如“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和“我对足球很感兴趣”这两者之间就是不相关的关系,而“我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和“我总是忘记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这两者之间就是相关的关系。其次,在具有相关关系的各种认知之间才会存在矛盾的或一致的关系,才会产生协调或失调的状态。认知的失调有程度上的大小之分,这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第二,每一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如果处于失调状态中的认知对于个体来说是无关紧要、影响不大的,则其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只能是微弱的;如果这种认知对于个体来说是意义深远、关系重大的话,则其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就会是强烈的,并驱使个体去努力减轻或消除紧张。这两个条件与认知失调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述公式所示:

失调程度=(失调的认知数量×认知的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的重要性)

根据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例如,持有“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危害”和“自己每天都要吸烟”这样的认知的人,可以把前者改为“有许多吸烟的人身体仍很健康”,这样两个认知之间便协调一致了。

2.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例如,上述的例子,那个吸烟的人只要将烟戒掉,不再吸烟,就能够使互相矛盾冲突的两个认知协调一致起来。

3.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例如,一个自称是有能力但却总是把事情弄糟的人,就可增加一些新的认知,如事情本身太复杂,客观条件较差,各个方面不合作等等,来作为把事情弄糟的原因所在,从而使原先的认知矛盾在得到合理地解释后得以消除,失调的状况得到缓解或改变。

继费斯汀格之后,又有许多研究者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致有关认知失调的研究被看作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发现,与认知不一致的行为如果是由个体自由选择做出的,不存在任何外来的压力和限制,则这种失调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就非常强烈,从而会引发态度或行为的改变。但是,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某种外来压力之下被迫做出的,则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压力就不一定非常强烈,甚至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上的不舒适感。再有,即使个体的认知失调,但如果个体在认知中的卷入程度较低的话,则这种失调并不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感。

(二)归因理论的研究

以归因理论来说明态度变化的心理机制称为自觉理论(self perception Theory)。依据这个理论,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并常常积极主动地将当前的认识对象及其有关评价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人们一般都能表述出自己为什么会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态度,对态度形成与变化的心理原因也有一定的自知之明。虽然不排除潜意识的作用,但从总体上而论,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理性评价的基础之上。

(三)社会判断理论

这种理论是由谢里夫和霍夫兰德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谢里夫等人在1958年根据心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所进行的关于物体重量知觉判断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首先要求被试用一个6等级尺度来判断一些物体的重量,这些物体的重量分布在55—141克之间。6等级尺度上的第1等级代表最轻的重量,第6等级代表最重的重量。结果表明,不管被判断的物体自身重量的实际分布如何,被试对这些物体重量作出的判断在6等级尺度上的分布都具有均等分布的倾向。接着,谢里夫等人改变了实验中的判断的情境,即在被试进行判断之前就为被试提供一个帮助进行判断的参照物。一种做法是让被试在手中掂量一下重141克的物体,并告知他们这一重量相应于尺度上的第6等级,然后让被试对所有物体的重量进行判断。结果发现,被试所作出的判断在尺度上的分布倾向于聚集在尺度等级较高的一端,即多数人判断该物体较重。对此,谢里夫称之为同化效应。另一种做法则是先让被试在手中掂量一下一个重347克的物体,这一物体的重量明显地重于被试在实验中真正要判断的所有物体的重量,并且告诉他们重

量相应于尺度上的第6等级,然后让被试对与上述两次实验中判断过的相同物体的重量进行判断。结果发现,被试所作出的判断在尺度上的分布倾向于聚集在尺度等级较低的一端,即多数人判断该物体较轻,而没有一次判断该物体最重。对此,谢里夫称之为对比效应。

从这项实验所得结果中可概括出这样一个原则,即在人们对它物进行判断时,如果他们自己已经持有某种判断的参照标准或是拥有帮助进行判断的参照物,而在实际的判断过程中,被判断的事物如果与这种参照标准或参照物相差较大的话,则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比实际上的要相差更大;被判断的事物如果与参照标准或参照物比较相似的话,则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更加相似的。

谢里夫将这个结论用来解说态度改变。在他看来,个体所持态度是不能用量表测量尺度上的某一个点来代表的,而应该用一段区域来表示。这段区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接受的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和拒绝的区域。当个体遇到某一个劝说信息或新的观点和看法时,首先对此进行判断,弄清楚这些信息、观点是什么性质的,即弄清在个体自身的态度区域中位于哪一位置,然后才可能根据上述原则作出改变态度或拒绝不变的反应。如果个体通过判断发现新的观点主张是位于自己态度的接受区域之中的话,就会因此而接受这种新的观点主张,并相应改变原有的态度;如果是位于自己态度的拒绝区域中的话,就会拒绝改变原有的态度。此外,当新的观点和主张是位于个体态度的不明朗区域时,同样会引起个体原有态度的变化。

谢里夫还更深一步地研究了态度区域的大小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和新的观点主张与原有态度观点相似或相异的程度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拥有较狭窄的接受区域的个体,其态度的改变较为困难;而接受区域较为宽广的个体,其态度的改变也较为容易。再有,当一种新的观点主张与个体原有的观点主张极为相近或相似时,就会出现新的观点主张被原有的观点主张同化的情况,由此就不一定会引起态度的改变;而当新的观点主张与原有的观点主张相差极大时,就会遭到个体的拒绝,因而同样不能引起态度的改变。只有当其处于这两种极端的中间之处时,亦即位于态度区域的不明朗区域时,其所具有的劝说作用才最大,因而才会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改变。

社会判断理论具有较明显的认知色彩和个人主义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体自身对

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是先于态度改变而进行的。同时,这种理论还认为,每一个人对他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是了解知晓的,对自己所愿接受的态度和不愿接受的态度也是知道的,由此个体才可拥有一个关于某一事物或对象的态度区域,并能够据此而进行判断。此外,根据这种理论对态度改变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所探讨的态度改变基本上是局限于强度改变的范围之内,而较少涉及态度方向改变的问题。

三、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应首先了解态度所能够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

功能理论又有两种,一是由卡茨(D.Katz)于1960年提出的,一是由史密斯等人于1956年提出的,两者在理论的基本观点上是极为相近的,但在对态度所具有的功能的论述方面则不尽相同。下面的阐述将以卡茨的理论为主。

1.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在卡茨看来,人们所以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是因为这一对象对满足个人的需要是有用的、有效的;而对某一态度对象持有消极否定的态度则是因为其阻碍和不利于个人需要的满足。而且,个体的态度不仅反映和体现了个体的内在需要,而且能够帮助和促进个体需要的满足。对态度功能的这种表述显然是以行为主义强化理论为基础的。2.自我防御的功能。一个人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一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有关自己的真实了解,尤其是个体的缺点、不足之处以及过去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帮助个体回避那些严峻的环境和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和心理健康。卡茨的这一功能假设显然是受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3.认识的功能。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也是个体认识周围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个人都想理解其自身周围所发生和存在的各种事物,为此人们将获取的各种知识、经验、信息加以汇集、整理、分类,并使之与各种事物相联系,使事物具有意义,使个体能够对其周围的事物有所认识和了解,并将这种认识和了解组织进自己的态度之中。功能理论关于态度功能的这一假设表现出了一定的认知理论的

色彩。

4.价值表达的功能。在卡茨看来,人们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正是通过态度而得以实现的,通过态度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充分显示自己的人格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主动表明态度、积极参与某个隶属群体、实际帮助别人等都是人们选择并表明一定态度的方式。人们通过这些态度来表明自己的价值。心理学家达顿(D.C.Dutton)曾经设计过一个巧妙的实验,他在被试回答有关种族的问题时,同时给被试连接上测谎仪器,实验结束后,告诉其中一半被试,测谎仪上显示你有种族偏见,对另一半则说他们的回答是真实的。在被试走出实验大楼时,门口有实际为实验助手扮演的乞讨者,结果发现,被评价为有种族偏见的被试,施舍给黑人乞丐的钱名下多于另一组被试;而对于白人乞丐两组被试则无差异。被试在被评价提醒后,通过习惯难为表明自己无种族偏见态度的需要加强了。当然,在这一实验中,被试自己对这种过程并不自觉。

态度的功能理论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还承认态度改变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内在需要,因此,通过改变需要来改变态度的方式也就因人而异了。此外,功能理论还具有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合各家于一体。其不足之处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很难对态度所满足的需求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因此,这一理论在应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专栏7-1

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

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认为,假设在对待某一事件上存在两种态度,分别以1

和2表示,相应的人数以n1、n2 表示。当人们的态度会受到他人影响时,其态度转变的概率p就是n1、n2 的函数,p随时间演化的方程为①式:

dp(n;t)/dt=[ω↓(n+1)P(n+1;t)-ω↓(n)P(n;t)]+[ω↑(n+1)P(n-1;t)-ω↑( n)P(n;t)]

其中,n=(n1-n2)/2,ω↓(n)和ω↑(n)表示一个人改变态度(从态度1转变为态度2,或相反)的概率。

与①等价的方程是:

I)P(i;t)] ←j)P(j;t)-W(j←[W(i∑dp(i;t)/dt= ②

②式就是所谓的主方程,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状态i(持有某一态度的人数)概率的净的变化。

方程①和②可以转化为连续函数的形式:

/2)(∂/∂t=-∂ x2)[Q(x)P(x;t)]…③∂2/∂

;t)/λP(∂ x[k(x)P(x;t)+(ع

Pt(x)/∂③式是福克—普朗克方程,其中k(x)称为漂移因子,Q(x)称为涨落因子。对③式,可以推导出它的定态解( x=0)和含时解。∂

和k, δ为了得到态度思考概率P的具体形式,引入两个参数和k,转移概率P的形式为:δ表示对某一种意见个体本身存在倾向性偏好,称为偏好参数;k

表示群体意见对个体的压力,称为顺从参数。最后,利用物理学中的伊辛模型,代入参数

+kx)δ+kn)=vexP(δP12(n)=vexP(

+kx)]………④δ+kn)]=vexP[-(δP21(n)=vexP[-(

P12表示从态度2转变为态度1的概率,P21 表示相反的过程。

、k、v,可以进一步确定漂移因子k(x)和涨落因子Q(x)的形式。δ④式中的V

称为灵活参数,它决定出现反转过程的频率。换言之,它表示态度发生变化的时间尺度。通过

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对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意义;提供了一种方法,即抓住影响系统演化的主要序参量,通过查方程求得近似解;提供了一种思想,即在系统演化中引入随机因素,为我们实现从传统的一一对应的机械性因果关系向以概率论的方法研究统计性因果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资料来源:李小平:《态度转变的协同学模型及其意义》,载《心理科学》1996年第2期,第113-114页。

四、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obedience)。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

表现出来的行为叫作服从。如刚进学校的儿童为了避免老师的惩罚而循规蹈矩就是一种服从行为。服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

2.认同(identification)。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例如,当一个人被置身于一个特定的社会位置,获得新的社会角色时,他的自我同一性自然地需要与新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相一致,此时他就需要采纳新的态度。3.内化(internalize)。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内化意味着把他人的观点、态度完全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己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在认同阶段个体还需要有意无意地把他人作为榜样的话,那么到了内化阶段,个体就不再需要具体的、外在的榜样来学习了,而他的举手投足又无不中规中矩,达到了“行之于心,应之于手”的境界。进入内化阶段以后,态度的改变也就算完成了。

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社会态度剖析 态度为什么会成为不同学派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兴趣所在? 这一概念不是哪个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派的私有财产,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研究者的不同要求,这一概念较好地摆脱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有关环境和遗传的争论;这一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单一或独立的个体意向,也可以适用于较为宽泛的文化模式,因此使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基点。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 对象性特征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当然也可以是人; 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内在性特征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 持久性特征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的界定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性原则 被试:参与实验的人 主试:研究者或协助操作实验变量的人 自变量:主试操作的条件、因素、特征 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可能变化的观测变量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人 控制组: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人,也称对照组。 常用符号:X表示自变量,也称实验处理,O表示因变量的观测结果,R表示随机分配,C表示已控制的无关变量。 定性研究:主要指在工作实践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搜集意见等行动研究式的调查研究。定量研究:主要指对事物的状况给予数量的描述或探究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1、访谈调查特点: 有助于取得完整资料 有助于对问题作深入探讨 一般不会出现答非所问现象 有利于控制调查情境 对访问员依赖性大,结果可能不客观 访问员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可能影响结果的真实性 对一些敏感问题,结果可能不真实 2、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原则:理解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选项排他性原则 问卷调查的操作方式访谈置留或集中填答邮寄电话 参与观察法的概念 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称作参与观察法。 1、信度与效度的概念 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或者说是测量分数的可靠程度。 效度是指根据测量结果对测量对象作解释的有效性程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研究的对象来分) 个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群体心理 应用社会心理学 研究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不带入主观 系统性原则:环境的影响 伦理原则:自愿、风险最小 平衡原则:风险和收益平衡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哲学思辨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社会心理学诞生标志:英国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爱德华、罗斯编写教科书)实证分析阶段(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奥尔波特有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理方面;性别: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社会对男女的期待) 语言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 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播媒介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或个体在群体、社会中的一种功能(一定社会生分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社会角色的分类 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 理想角色(期望角色) 领悟角色 实践角色(实际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 先赋角色 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制约程度的不同: 规定性角色 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于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 支配角色 受支配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 功利性角色:该角色的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表现性角色:于之相反 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失调: 角色错位 角色混乱 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 角色规范法 角色合并法 角色层次法 角色偏差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社会态度 本章学习目标 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态度的测量 态度的形成 态度的改变 偏见 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更强化了态度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现代语言词汇中,“态度”(attitude)被用来指示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词汇的概念涵义是多重的。英语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其含义一般包含两种:一是“适合”或“适应”,指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二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雕塑或绘画里人物的外在和可见的姿态。前一种具有心理学上的涵义。而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涵义

的是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的判断依赖于所具有的态度和保持正确的态度。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朗格(https://www.doczj.com/doc/cd19040462.html,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20世纪初,伴随着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态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态度的定义 尽管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态度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总的来说可分为这样几类: 1.将态度视为认知和评价组织或倾向,如罗佩奇(M.Rokeach),他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2.偏重于情绪情感的态度定义,如爱德华(A.L.Edwards)将态度视为“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把态度看作是情感的标志,衡量态度就是衡量赞成与不赞成、好与恶。 3.把态度看作是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强调的是态度的行为意向方面,如G.奥尔波特、格根(K.Gergen)等人。奥尔伯特认为,态度是这样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起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作用。这是态度的经典定义。 4.把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纳入态度中,试图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内容,如弗瑞德曼(G.Fridman)、梅尔斯(D.G.Myers)、安德鲁(H.Anderw)。弗里德曼等人指出:“态度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是具有认识的成分、表达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体系。”这一定义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界所主要采用的定义。 5.偏向社会学的定义,即强调组成群体的每一位成员所采取的普遍态度。这是为社会群体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看法,对社会生活所取作用越大,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越会发展和体现这一态度。社会学取向的态度涉及的是社会文化的主观层面,而不是个人层面。 根据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以及之前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我们将态度定义为: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页眉内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 内容:第一,二章:总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和教学要点 一,导入心理学的概念 二,导入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四,社会心理学主要的内容,意义 五,社会心理学三种具体研究方法 六,心理学的或然性 七,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历史与现状 八,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呈现 一,研究的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受社会影响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科学 应注意的问题:1,所谓“受社会影响”,实际上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只有受到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时,社会心理学才去研究它,研究人怎样受这种影响,为什么接受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影响的效果是永久的还是短暂的,增加或减少影响的变因是什么,等等。 2,所谓“受社会影响的个体”,是指社会

心理学主要研究受社会影响的个体情况,进而也研究众多个体的集合——群体,包括小群体心理。 3,所谓“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指社会心理学一方面研究个体受社会影响的心理反应,过程。即社会心理学注重研究受社会影响的个体的内在心理特点和外在行为表现两个方面。 二,学科特点:1,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与多门学科相联系的 综合学科: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前者可以看做是后者的一个分支;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联系,在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上有许多是相通的. 社会心理学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心理学的时候心理学,主要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心理变化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机制;二是社会学的心理学,主要使用社会学的方法,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2,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学 科:比如遗传学和生物学理论,学习理 论和行为主义,知觉与认知理论,诱因- 冲突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等。 它研究的主题,就是我们全都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兼有实验科学和人文 科学特征的学科:从方法论看,社会心

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社会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社会互动的对象以及互动范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会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人类社会中最觉的心理现象,将这一概念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斯宾赛(Spencer 1862)和贝因(B. bain),在他们那里,态度是一种把个体判断和思考导向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先有倾向。这种看法被后来朗格(L. Langer)的实验所证实,1888年,朗格发现,如果被试集中注意即将做出的反应,其反应时间比没有这种预先准备的情况要短。这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就是所谓的态度。在朗格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态度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制约作用。 我们认为所谓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主人和行为倾向。 1、态度是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较为稳定和一贯的心理反应。 2、态度是社会主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心理反应倾向。 3、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是在其它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包括认话、情感、意向三种心理过程。 4、态度是针运载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的构成因素和特性 一般说来,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因素构成: 1、认知。指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等。 2、情感。指的是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3、意向。指态度主全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 态度的这三个构成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态度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谓态度,一直是两种传统社会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甚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曾经形成过研究态度的高潮。其主要原因就是态度进一步影响和完善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识,无论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还是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各种反应,或多或少都与我们所持的态度有关。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界定 (一)态度概念的提出 最早把态度这个定义引人心理学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赛(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至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这种看法,后来在兰格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兰格在他关于反应时间的实验中发现,对某种事物的反应,事先有精神准备和没有精神准备是不一样的。当被试者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即将做出的反应时,其反应时间就会比其他集中注意力于即将来临的刺激的被试都的反应时间要短。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1919年托马斯(W·I·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开始的。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从而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自此以后态度这个概念便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二)态度的定义 由于人的社会态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根据自己理解对态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为了加深对态度概念的理解,有必要介绍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定义。 1、萨斯顿(Thurstone)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这是最简单的说法,他强调态度是主观的心理状态。某人对某种对象在情感上的亲疏、远近就是态度。 2、奥尔波特(Allport)提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定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他强调的是从兰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映的准备状态。 3、杜博(Doob)认为态度是“含蓄的、驱动力产生的,在个人交往中被认为在社交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种反应。” 1、洛开奇(M·Rokeach)指出:“态度是一种具有结构和组织的复杂的认 知体系。”偏重于认知方面,强调的是内在信念组织。 5、罗森伯格和霍夫兰德(M·J·Rosenberg&C·I·Hovland)1960年的三要素说。三要素说的主要观点是,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种预先反应倾向由三种要素构成:情感、认知和行为。态度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媒介变量,刺激和反应分别为可测的独立变量和从属变量。如图4-1所

社会心理学教案

绪论 本讲的主要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三、怎样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 心理学(Psychology) 是希腊文psyche和logos两词演变合成而来。Psyche意指“灵魂〞,logos意指“知识〞或“论述〞等,合在一起就指研究人类灵魂的学问。 1、心理学的概念: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即心理现象〕发生、开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学的开展历史与研究领域: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从亚里斯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的,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千百年来,心理学的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兼任,心理学的方法也主要是思辩的方法。 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别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里脱胎出来,成立一门独立的学科。 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应用于教育、医疗、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渗透到仿生学、人类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许多尖端科学技术部门,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主要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根本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出发,主要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学出发,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也有一些西方学者主把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综合起来,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心理和个性在团体中地位的科学。 我国学者的定义 本文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一方面研究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另方面研究社会所受个人的影响。〞 吴江霖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假设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开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时蓉华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开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乐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开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德灿教授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围: 〔1〕个体层面 主要研究容: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答复下列问题: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认知〔自我、他人和社会〕、态度、动机、情绪等根本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有哪些变化,遵循了哪些规律? 〔2〕人际层面 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答复下列问题: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如何通过吸引、沟通、互动等过程稳定和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到底有哪些类型? 〔3〕群体层面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大纲(上网) (主讲教师熊匡汉副研究员编) (如发现本大纲中有错误或有好的意见、建议请电话联系:85220859) 第一章绪论 讲授时间:4学时(导言、第一节2学时;2-4节2学时) 导言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成绩记载办法等 一、健康 四方面的内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 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 三、心理健康的4个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8个标准 (1)智力正常; (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3)意志坚强可控; (4)心理特点符合性别、年龄特征; (5)人际关系和谐; (6)适应社会生活; (7)热爱生活; (8)有完整和谐的人格结构。 五、心理成熟的10个标准 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有内。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 3、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发挥最大潜能。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 6、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努力奋发,为取得该种职业而准备。 7、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 8、在知识、观念等各方面,都能达到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标准。 9、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也能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0、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学科简史、研究现状 一、定义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系统研究人(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学科简史、现状 1、简史 在西方,被公认为首先提出社会心理学问题及主张的是古希腊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 1908年国外同时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书:一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撰写的《社会心理学》,(Ross,1908),一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撰写的《社会心理学导论》(McDougall,1908)。 2、现状 1982年4月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 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都比较短暂,所以,基础比较薄弱,至今仍然是发展中的学科,但有了系统的成果和较完整的体系。 三、理论、性质 1、理论 自1908年至今,西方同时存在三种社会心理学: 一是社会学家从事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有人称之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SSP。 一是心理学家从事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有人称之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PSP。 最后一个是文化人类学家从事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有人称之为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e Social Psychology)简称CCSP。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有自己的各种理论,如符号交互作用论(symbolic iteractionism)、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参照群体论(reference group theroy)及社会角色论(social role theory)等。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也有他们自己提出的理论,如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参照范型论(theory of frame of reference)、社会认知论(theory of social cognition)、场论(filed theory)、事象结构论(event-structure theory ),等等。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院经济管理系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授课对象133社会工作授课教师彭丹蕾职称职务助教教材名称《社会心理学》2014年8月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案№ 1 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理论、讨论课授课类型授课时间第 1 周第1-2 节教学目标或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课程导入:社会心理学对于大家来说,在理论上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但实际上社会心理活

动随时都伴随我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地处于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因此也就无时无刻地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心理活动或现象。所以“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而且广泛的学科,它适用于各行各业。看看以下一些事例都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 贾森是一个青年工人,他非常喜欢夜生活和参加聚会,他也常常上班迟到。现在,他所在的工厂实行了一项新的政策:每月奖金与是否准时上班以及是否全勤挂钩。这一政策实施后,贾森连续20个早晨提前到岗打卡。 2. 哈维将他的经济学课本改名为《是的,犯困》。因为每当他试图阅读这本教材时,他总是很快就睡着了。可是,当经济学教授询问班上同学有哪些人喜欢这本她所指定的教科书时,与班上的另外其他5位同学一样,哈维非常认真地点头表示自己喜欢。3. 希拉里不愿意借钱给简。当简向她借100美元时,希拉里没有答应。希拉里知道,简不仅借钱从来不还,而

且还是一个“买东西买到手软”的购物狂,因而总缺钱。但是,在第二天,当简哭泣着向希拉里请求借20美元时,希拉里妥协了。因此,希拉里就得努力地挣工资。以上几个常见事例,均涉及到社会影响。行为不会主动发生改变,是通过他人提供的金钱、同伴压力或者使人感到内疚的小伎俩而被改变的,在贾森后来出现的守时行为的背后,就隐藏了一种社会学习过程——工具性学习,而哈维于同伴的压力而选择从众,简的例子其实是使用了社会交往中被称为“闭门羹效应”的依从-诱导策略,这些例子主人翁行为的变化并不是他们的态度或信念改变了,而是于情境性的力量,受到了他人的影响,使他们做出了与自己态度相反的行为。基本内容: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Social Psychology 课程编码:16A3105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52 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0 适用专业:教育管理专业 推荐教材: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参考书目:1.周晓红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侯玉波编,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乐国安主编,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4.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杨国枢著,文化心理学的探索,台湾桂冠出版社,1996。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掌握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教学任务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侵犯和利他、社会影响、群体心理等内容的课堂学习;分析和讨论如何根据社会心理规律开展心理学工作,把理论成果应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中去;针对大学生面临的求学、就业、交友、婚恋等现实问题,培养他们协调人际关系和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阅读指定的参考资料。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掌握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 2、积极准备和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结合“心理学进社区”活动和济南大学SRT训练计划,上好实践课,开展基于社会心理问题的讨论、研究设计与探索。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授课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应对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总学时:42 总学分:3 一、课程定位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其前导课程有《社会学》,后续课程有《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课程设计思路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2、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注重素质全面培养—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社会工作的一项职业技巧,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案主心理的了解,培养同理心. 三、课程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案主着想,了解案主的心理,能够对案主进行排疑解惑,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质询方法。 (三)思想素质教育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强逻辑思维、组织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相关工作岗位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六大单元:一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述、学科定位;二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及学术流派;三是个人层面,包括个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四是社会层面,包括社会态度、社会认知;五是人际层面,包括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六是群体心理学,具体如下: 第一单元绪论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发展理论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第七讲 社会态度 一、态度概述 1.定义与特点 ⑴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 备状态. ⑵态度的特点: ● 态度是习得的,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形成后,不易改变(态度的抗变性)。 ●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可不等于行为本身. ●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并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 ● 态度具有感情色彩。 2.态度的心理成份: ⑴认知成份: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它是态度其 余部分的基础。 ⑵情感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情绪.它是态度的 核心与关键。 ⑶行为倾向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它会影响到人 们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 ↙ 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⑴态度的功能:认知功能、动机功能、价值观表达功能、自我防御功能(时蓉华,《社会心理学》,297—298,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⑵态度的作用: ● 态度影响社会认知: 研究者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队足球赛录像分别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多两倍,而达得毛斯大学生则相反,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犯规而未受罚的次数。显然,这是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Hastorf & Cantril ,1954)。 ● 态度影响耐力: https://www.doczj.com/doc/cd19040462.html,mbert 等(1960)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初测时,仅仅是记录两教派群体各人的耐痛水平。休息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基督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 ← → ←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积极地信息和消极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印象管理 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的策略)a,讨好技术.b,自我宣传。 C,威慑.d,恳求 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a,借口和辩解。B,事先申明.C.自我设障。D,道歉。 社会认知的偏见 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验,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 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理论:1海德的理论2维纳的理论3凯利的理论详见221页 归因偏差的原因:1观察着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2涉及个人利益与否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归因原则:1折扣原则2非共同性效果原则3利害关系原则 内隐社会认知:指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已潜在的对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内隐刻板印象:指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或阶层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形成一种概括的固定的看法,但个体并未意识到这一过去经验对自身的影响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五到七章

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1、什么是人际沟通?什么是无意沟通和个人内沟通?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沟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此为有意沟通.但是,有时人们事实上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沟通是无意沟通. 2、什么是“犯错误效应”?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即白璧微瑕要比洁白无瑕的人更令人喜爱。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犯错误效应直接受性别角色与自尊心的影响。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在自尊心方面,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则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对喜爱对象的选择,会受到他自我价值保护心理的影响。中等自尊心的被试,自觉与才能出众者相去不远,而才能出众者有错误,会使双方的距离缩短.而对于低自尊者,能力出众者已是高高在上,反而是双方的距离更大一些,可以减少社会比较的压力. 3、什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怎样解释这种效应的原因? 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等人借名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作出没偶中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于恋人的喜欢程度。 4、怎样理解人际交往的三个原则? (一)交互原则 1、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够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确立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更注意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处处期待别人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2、人机交互性的原则 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 (二)功利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根据心理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能建立和维持。 按照人际关系的功力原则,人们在同别人交往时必须时时注意关系的保护。无论怎样的亲密的关系,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而不“投资”。否则,原来的亲密的、值得的关系,也会转化为不值得、疏远的关系,使人们面临人际关系的困难。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社会心理学态度

社会心理学态度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88·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许多研究表明,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情境的社会性意义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才采取行动。在事件不甚清楚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来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3)时间压力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素。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容 易被帮助和救援: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 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 (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3.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要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要使人们掌握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 (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观点 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的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人类道德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 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第五·节态度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中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 一、态度的概念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89· 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一)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 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 (二)态度与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