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工作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民政部公告〔2017〕第424号——民政部规范性文件
清理结果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民政部
•【公布日期】2017.12.04
•【文号】民政部公告〔2017〕第424号
•【施行日期】2017.12.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民政部公告
〔2017〕第424号
民政部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公告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我部开展了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
经2017年第22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197件,废止的规范性文件25件(截至2017年8月31日)。
现将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予以公布。
附件:
1.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2.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民政部
2017年12月4日附件1
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河南省《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0.04.13•【字号】河南省政府第19号令•【施行日期】1990.04.1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河南省《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办法(一九九0年一月十六日省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一九九0年四月十三日省政府第19号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优抚对象),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家属是指军人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军人生活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和军人自幼曾依靠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
第四条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实行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制度,保障军人抚恤优待与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抚恤优待标准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第五条我省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各自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省民政厅主管全省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市(地)、县(市、区)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
在抚恤优待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死亡抚恤第七条现役军人死亡,根据死亡性质确定为: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
确定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具体条件和审批权限,按照民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退出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应确定为因公牺牲军人的,由市(地)民政部门审批。
《条例》公布实施前牺牲,符合民政部有关规定,申请追认革命烈士的,应报经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死亡军人家属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或省人民政府的《革命烈士通知书》,换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办理抚恤手续,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病故军人证明书》,办理抚恤手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优待抚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民政部•【公布日期】1982.09.13•【文号】[82]公发[武]120号•【施行日期】1982.09.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优待抚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2]公发(武)120号1982年9月13日)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民政厅(局):中共中央批转的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中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及其各级领导机关,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执行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和供应标准,享受解放军的同等待遇。
”现将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优待抚恤工作方面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征兵、退伍、复员、转业、退休、离休、伤亡抚恤、立功受奖、节日慰问等方面,均与人民解放军享受同等待遇。
干部、战士的家属,凭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发给的《入伍通知书》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享受军属待遇,家属在农村的享受当地军属的各项优待和照顾。
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干部家属随队及户口、粮食关系转移和工作安置等,按人民解放军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战、因公残废人员,同人民解放军因战、因公残废的干部、战士,享受国家同样的优待和抚恤。
残废等级的评定,由所在医疗单位根据现役军人有关评残的规定提出意见,填写残废证明表,经总队(师)卫生部门审核,转报总部后勤部卫生部门核定发给《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
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战、因公牺牲或者病故人员,其家属同人民解放军因战、因公牺牲或病故的干部、战士家属,享受同样的优待和抚恤。
抚恤金标准,按照现役军人的抚恤金标准执行。
革命烈士的批准权限:因战牺牲,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一)至(三)项的,由支队(团)以上政治机关批准;因公牺牲,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三条(四)、(五)项的,由总部政治部批准;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五条规定的牺牲人员,由民政部批准。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启用《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人民警察病故证明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95.01.09•【文号】民办函[1995]4号•【施行日期】1995.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启用《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人民警察病故证明书》的通知(1995年1月9日民办函(199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多年来,人民警察因公牺牲、病故后,一直使用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这种名实不符的作法给抚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
为加强对牺牲、病故证明书的规范化管理,经征得有关部门同意,我们本着庄重、便于保存的原则,设计并印制了《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人民警察病故证明书》(式样附后),现已发检察、法院、公安、安全、司法机关和铁道、交通、林业、民航等部门的公安机关。
现将使用说明通知如下:一、证明书发放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规定,实行警衔制度的人民警察。
二、行政编制人民警察由死者所在县级以上单位填写因公牺牲或病故通知书,发往死者家属所在地的民政部门,由民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因公牺牲或病故证明书由死者所在县级以上单位填写,并负责发给其家属。
非行政编制人民警察因公牺牲、病故证明书和通知书由死者所在县级以上单位填写,并负责将因公牺牲或病故证明书发给其家属,将因公牺牲或病故通知书转交本单位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按规定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
-----------------------------|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字第号)||同志于年月日参加||革命工作,年月日在||因公牺牲。
希望遗属化悲痛为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贡献。
||||填发机关________(盖章)||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一印制|-----------------------------人民警察因公牺牲证明书存根人民警察因公牺牲通知书字第号.-------------------.(字第号)|姓名||性别||.____:|--|---|--|-------|.同志于年月日在|年龄||籍贯||.因牺牲。
烈士证明书新式样篇一:新烈士证明书烈士证明书换补申请书县民政局:本人,性别,年月诞生,身份证号码:。
烈士,性别,年月诞生,年月捐躯。
原持证人(姓名),为烈士(关系:之子、女、弟、兄、父··)。
本人系烈士(关系:之子、女、弟、兄··)。
符合持证条件的其他烈属为烈士之(关系:之子、女、弟、兄··)。
经家庭内部协商无异议,由本人作为持证人,特向民政部门申请换发新版烈士证。
申请人:(姓名加指印)年月日备注:以上格式供各乡镇参考,申请人签名必需手写。
篇二:《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审核表《烈士证明书》换(补)发审核表篇三:烈士证明《烈士证明》换发(补发)审核表篇四:烈士证明申请报告申请报告长沙县民政局:本人xxx,家庭住址是长沙县xx镇xxx村xx村民小组,身份证号:xxxxx,系烈士xxx的儿子,我**因----------捐躯,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原持有《革命烈士证明书》因保管不慎造成遗失,按照《烈士褒扬条例》有关规定,烈士直系亲属中目前只有儿子xxx,(或烈士直系亲属中目前只有xxx,xxx,xxx,通过协商,一致同意肯定xxx为持证人)故本人要求作为持证人换发《烈士证明书》,请予以换发。
申请报告仅供大家参与参考申请人:*** XX年7月24日篇五:关于记录换发《烈士证明书》的通知(定稿)关于记录换发《烈士证明书》的通知各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六号农场管委会、大沁他拉街道办事处: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关于记录换发烈士证明书的通知》(内民政优〔XX〕356号)和通辽市民政局《关于记录换发烈士证明书的通知》(通民政优〔XX〕149号)精神,我旗开展记录换发烈士证明书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记录换发烈士证明书的范围一、烈士直系亲属(指烈士的父母或抚育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执有《革命烈士证明书》的,经旗(县)、市和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后,凭所执证书换发《烈士证明书》。
民政部关于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及待遇问题的通知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及待遇问题的通知民发〔2009〕16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相关待遇提高以后,各地要求享受这一待遇的退役人员逐步增多。
为做好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认定等工作,经征求军队有关部门意见,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是指在服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定残疾等级条件并有军队医院证明,从部队退伍的人员。
”按照《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因病评残仅限于服现役期间患病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因此,认定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应仅限于服现役期间患病的退伍义务兵和初级士官。
这里的患病是指,能够直接造成《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中列举残情的慢性疾病。
二、患慢性病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伍回乡生活困难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并提交或具备以下材料:(一)本人申请;(二)户口本;(三)退伍军人证;(四)军队医院证明,具体是指下列之一:1.退伍档案中记载患有慢性病的退伍军人登记表或在服役期间军队体系医院出具的患慢性病证明(须能取得该医院或上级卫生部门确认);2.近期从军队体系医院复印的盖有病历管理部门印章的在服役期间患慢性病原始病历。
(五)盖有医院病历管理部门印章的近期慢性病(特指原军队医院证明中记载的慢性病)就诊病历复印件及相关医疗检查报告、诊断结论等。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安排申请人按照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规定或到指定的医院对军队医院证明的慢性疾病进行检查。
对于在部队所患慢性病未痊愈的,填写《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审批表》(表格样式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由县级或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具体审批机关,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
四、审批机关认为符合条件的,在《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审批表》签署意见,批准其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从批准之日下月起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补助及享受其他相关待遇。
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的通知正文:---------------------------------------------------------------------------------------------------------------------------------------------------- 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的通知(公发〔1996〕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民政厅、局:现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公安部民政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人民警察的伤亡抚恤工作,激励人民警察献身公安事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民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现行优抚法规、政策,根据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准确、及时办理人民警察的伤亡抚恤事宜。
第三条各级公安机关的政治工作部门负责人民警察伤亡抚恤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的政治工作部门,要做好伤亡抚恤的信访接待和政策宣传工作。
关心伤亡人民警察及其家属的工作和生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第五条各级公安机关的政治工作部门,对伤亡人民警察的有关材料,应当严格管理,详细登记,按牺牲、病故、伤残分类建立档案,一人一档,长期保存。
第二章死亡抚恤第六条人民警察死亡,根据死亡性质确定为:(一)革命烈士;(二)因公牺牲;(三)病故。
第七条人民警察死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批准为革命烈士:(一)因侦查刑事案件,制止现行犯罪,逮捕、追捕、看管犯罪分子,平息暴乱、骚乱,紧急处置重大治安事件壮烈牺牲的;(二)在(一)款行为中负伤后因伤死亡或负伤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三)因维护社会治安,被歹徒或犯罪分子杀害或报复杀害的;(四)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和集体财产及其他公民的合法财产而牺牲的;(五)因执行其他公安任务或正确执行党的线路、方针、政策,坚持革命原则,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被犯罪分子杀害或被报复杀害的;(六)死难情节特别突出,足为后人楷模的。
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规范革命烈士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04.02.20•【字号】渝民发〔2004〕23号•【施行日期】2004.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正文重庆市民政局关于规范革命烈士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民发〔2004〕23号各区县(自治县、市)民政局,高新区、经开区社会发展局:为进一步发挥革命烈士在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优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务院、民政部有关烈士褒扬规定,现就烈士申报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依据1、国务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国发〔1980〕152号,以下简称《条例》)、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民发〔1980〕63号)、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民〔1989〕优字19号)。
2、公安部、民政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公发〔1996〕18号),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国家安全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1997〕国安发(人)5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民政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办法》(法发〔1998〕6号),司法部、民政部《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抚恤办法》(司发通〔1999〕131号)。
二、申报程序1.《条例》施行前死亡的和《条例》施行后因公死亡的非警察人员,由死者单位(含中央、市属单位,下同)或家属,向死者单位所在地或家属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符合条件的,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重庆市人民政府审批。
2.《条例》施行后因战死亡的非警察人员和在对敌作战、对敌斗争中失踪的且未发现投敌、叛变、被俘、自杀、判刑的人员,由死者单位或家属,向死者单位所在地或家属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符合条件的,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民政部关于在清明节前后开展纪念革命烈士活动的通知
正文:
---------------------------------------------------------------------------------------------------------------------------------------------------- 民政部关于在清明节前后开展纪念革命烈士活动的通知
(民[1983]优16号1983年3月5日)
革命烈士为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褒扬革命烈士,教育后人,是一项长期经常的工作,而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纪念革命烈士的活动,又是我国人民良好的传统习惯。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积极地从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纪念革命烈士的活动,对于宣传和发扬革命烈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促进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今年清明节前后,民政部门要联系有关部门,更好地把纪念革命烈士的活动开展起来。
一、大力宣传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宣传革命烈士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心为公、忠于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和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革命情操,使广大干部、群众从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中得到鼓舞,以促进“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二、充分利用现有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烈士纪念建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当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
三、对开展这项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希望加以总结,及时告诉我们。
——结束——。
民政部关于颁发《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89.04.17•【文号】民[1989]优字19号•【施行日期】1989.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优抚安置正文民政部关于颁发《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通知(1989年4月17日)民(1989)优字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八日发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进一步加强优抚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建设,我部受国务院委托,制定了《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苦于具体问题的解释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1988年7月18日发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进一步做好军人抚恤优待工作,根据该条例第四十三条“本条例由民政部负责解释”的规定,现就若干具体问题作如下解释:一、第二条所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官(含由现役军官改任的文职干部)和士兵。
保留军籍的军队离休干部按现役军人对待。
“革命伤残军人”,是指经规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的人员。
“复员退伍军人”,包括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两部分人员。
复员军人,是指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经组织批准复员的人员。
在乡的红军失散人员也按复员军人对待。
退伍军人,是指1954年11月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持有退伍或复员军人证件的人员。
“革命烈士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家属。
总政治部转发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公布日期】1980.07.07•【文号】[1980]8号•【施行日期】1980.07.07•【效力等级】军事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正文总政治部转发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通知([1980]8号1980年7月7日)兹将国务院1980年6月4日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现对军队在执行这个条例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对《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要在部队中认真传达学习,广泛宣传,使全体同志都知道条例的精神实质,以革命烈士为榜样,更好地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作出贡献。
二、从1980年6月4日起,一律按照《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审批革命烈士,过去审批烈士的有关规定即行作废。
今后凡批准为革命烈士的,由批准的政治机关填发《革命烈士通知书》,通知烈士家属居住的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请他们发给烈士家属《革命烈士证明书》,同时将部队填发的《革命烈士通知书》转给其家属。
三、自1980年6月4日起,因执行战备训练、施工、生产、执勤、科研、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任务的而又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人员,填发总政治部制发的《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或《革命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
总政治部1973年制发的革命军人,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即停止使用。
四、1980年6月4日以后病故的人员,应填发总政治部重新制发的《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或《革命工作人员病故证明书》(在新的病故证明书未下发前,现行的病故证明书可继续使用)。
五、为便于核查,仍按现行规定由各大单位分别在革命烈士通知书和因公牺牲证明书、病故证明书的编号前冠以字头,并统一编号。
六、对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处理意见,由各大单位政治部于7月20日前综合报告总政治部。
《革命烈士通知书》式样(略)。
民政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牺牲的人员是否继续称烈士问题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84.12.20•【文号】民[1984]优55号•【施行日期】1984.12.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民政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牺牲的人员是否继续称烈士问题的批复(1984年12月20日民[1984]优5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你厅桂民优字[1984]100号请示收悉。
关于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牺牲的人员是否继续称烈士的问题,经与总政治部研究,原则上同意你厅提出的意见,即:属于执行军队命令而牺牲的革命军人已取得烈士称号的,一般应继续承认其为革命烈士,并给予换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牺牲原因可写“×××同志于一九××年×月×日在××地区执行命令而牺牲。
”对于个别明显不符合烈士条件而过去错发了《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的,则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纠正,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此复附: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革”中牺牲的人员是否继续称烈士的请示(桂民优字[1984]100号1984年9月5日)民政部:今年,我区各地在开展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工作中,有的市、县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支左”或执行“七三”布告等命令而死亡的人员,部队已追认为烈士。
现在,正在深入学习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参加两派都是错误的,解放军支左就是支派等观点,以清除派性,增强党性。
据此精神,这些死亡人员是否还继续称烈士?如不称烈士,其烈士资格由部队宣布取销还是由地方宣布取销?如称烈士,其牺牲的原因如何写法?我们对这个问题,曾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写报告,提出意见:属于执行命令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已取得烈士称号的,应继续予以承认,烈士证予以换发,其牺牲原因写“×××同志于一九六八年×月×日在××地区执行命令而牺牲”或“×××同志于一九六七年×月×日在南宁执行命令而牺牲”。
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精选?注⑵幼入冯门,有所依傍,相依为命,共度时光。
母与我父,姨表兄妹,欢喜联姻,甘苦共尝。
一九四六,父当乡长,喜得长子,合家欢畅。
助父革命,紧跟共党,参加边纵,谋求解放。
蒋军追捕,三岔枪响,身背明东,四处躲藏。
注⑶父去剿匪,身为连长,出生入死,战功辉煌。
注⑷一九五零,我父阵亡,撕肝裂肺,哭断寸肠。
注⑸时过一年,祸从天降,土改运动,极左扩张。
烈属蒙冤,猝不及防,划成地主,老幼遭殃。
伯父斗死,三十方刚,祖父绝望,自尽悬梁。
床板做棺,薄衣旧裳,草草掩埋,奠何酒浆?母与祖母,专政对象。
捆绑吊打,肉刑重伤。
血雨腥风,人心惶惶。
生不如死,痛断肝肠。
财产没收,迁居草房。
透风漏雨,满目凄凉。
家徒四壁,生计不张。
衣难遮体,食不飽肠。
虎狼喧嚣,暗箭难防。
忍气吞声,苦度时光。
六口之家,泪眼相望,孤儿寡母,母年廿三,遭此大殃,本可择路,远走他乡。
您明大义,坚守家堂,羸弱身躯,扛家大梁。
为抚幼子,为孝高堂,忍辱负重,苦度时光。
婆母共处,祸福同享,妯娌和睦,相依相帮。
祖母病重,长期卧床,母亲侍奉,煎药熬汤。
梳头洗面,喂饭喂浆,送终尽孝,我母担当。
曾祖要孝,小叔要帮,子侄要教,外辱要挡。
撑持门庭,逆境之中,坚韧顽强,护家之功,族亲难忘。
耕田种地,农活内行,推磨挑担,搓绳换粮。
帮人缝衣,卖工四乡,水库打坝,宣威炼钢。
周旋村乡,艰难应变,护我儿郎。
心若沸汤。
注⑹注⑺寒冬腊月,薄衣单裳,披星戴月,昼夜奔忙。
艰难度日,挺起脊梁,劳苦成疾,背驼腿伤。
三年饥荒,无油无粮,吃糠咽菜,熬过死亡。
母不识字,送我学堂,儿求上进,慰娘心房。
慈母恩情,感动上苍,继父进门,好人登堂。
为母分忧,成儿依傍,师表自律,心地善良。
父母相伴,四十六年,二老恩爱,父子情长。
儿年幼时,父寄重望,不遗余力,躬身抚养。
节衣缩食,供儿读书,扶我成人,盼我嘉祥。
烈士之子,划入黑帮,饱受欺凌,呼斥昂昂。
学绩虽好,升学无望,政审靠边,滚蛋回乡。
十年浩劫,文革动荡,冤狱遍地,人性沦丧。
民政部关于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优抚制度
【发文字号】民[1982]优67号
【失效依据】民政部公告第193号--民政部关于清理本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部门】民政部
【发布日期】1982.08.13
【实施日期】1982.08.13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民政部关于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工作的通知
(1982年8月13日民(1982)优67号)
我国革命烈士家属现在持有的烈属证很不统一,部分烈属证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破烂不堪,难以继续保存。
还有不少烈属,由于各种原因,已将证件遗失,或者从未领过烈属证。
为了统一证件,进一步做好革命烈士褒扬工作,提高革命烈士家属的社会地位,经报国务院批准由我部统一印制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并决定于一九八三年内进行换发和补发。
现将换发、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换证、补证的范围
1.烈士直系亲属(系指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共同生活未满十六岁的弟妹、抚养
烈士长大的其他亲属)凡持有建国前人民军队或人民政权颁发的各种烈属证(包括革命军人、革命工作人员牺牲证明书),以及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内务部和县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烈属证(包括《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抗美援朝军人牺牲证明书》的,均凭所持证件换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2.烈士直系亲属已将烈属证遗失,或者过去已经县、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享受烈属待遇尚未发证的,参考《革命烈士英名录》经县、市人民政府或地、省民政部门审查属实,可以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3.烈士旁系亲属所持的烈属证,可留作纪念;根据优抚条例的规定,不再换发《革命烈士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