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绩效评估体系分析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362.31 KB
- 文档页数:6
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启示作者:吴亚菲,舒本耀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7年第3期吴亚菲,舒本耀为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文章梳理了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典型做法,总结出制定战略规划文件、设置科研管理机构、改革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协同创新环境4 点重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提出出台健全完善的战略规划体系、建立开放灵活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建设和谐稳定的协同创新环境4 点建议对策。
21 世纪是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叉并行,战争模式由机械化转变为信息化、立体化、平台化的关键时期。
随着变革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特征日益突出,为应对新军事变革、发展颠覆性技术、突破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瓶颈,美国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经验做法。
梳理借鉴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对于当前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1. 制定战略规划文件,绘制协同创新蓝图1.1 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制定符合国防工业建设需求、契合科技发展趋势的国家顶层战略规划,能够指引协同创新方向,更大程度驱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自2009 年起,美国政府每两年发布一版《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国家创新发展的总体构想和政策措施。
为落实奥巴马政府2015 年提出的《美国创新战略》,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6 年发布《21 世纪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报告,总结美国科技研发重点领域,指出科技创新对于维护国家领导地位、支撑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性作用。
同时报告通过分析美国目前国际形势和军事方面存在的安全威胁,提出了国家创新战略的具体领域和重点目标,有利于加强部际间、军地间人员交流和协同创新,有利于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有利于促进技术成果和设施设备共建共享,有利于吸引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军方科研部门等的优秀人才投身国防建设,为深化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指明方向。
标,并把过去实行转包投标的成绩和开展投标的潜力作为选择主承包商的依据。
在充分的招标竞争下,承包商处于搏弈论中所说的“囚徒困境”:如果利用信息不对称欺瞒军方,虽然有可能收益最大,但一旦被其他投标者揭发,或者采办部门从其他投标者的质量信息中发现他的欺瞒,就可能落标。
为了避免风险最大,他只好选择了收益与风险都较小的诚实,从而使采办部门达到了质量信息挤出的目的。
同时,通过招标竞争的聚集信息作用,还使双方都具有了更多的质量问题预见性,从而使合同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质量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当然,竞争是有管理成本的,特别是美军招标一般不采取赢者通吃的做法,而是赢者多吃、输者少吃,因此开标后就需要与两家以上的承包商打交道,质量监管等更加费时费钱。
但这些与获得的可靠性收益相比,显然是值得的。
运用三种合同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质量管理成本由保证成本和损失成我国要依照国情、军情,借鉴美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经济手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美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引入竞争改变采办部门与承包商的信息不对称,达到挤出质量信息和聚集质量信息的目的;针对不同风险的研制项目,综合运用成本加成、固定价格、激励价格三种合同来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通过质量管理方式、管理标准、管理方法的改革,降低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成本。
我们要依照国情、军情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引入竞争挤出和聚集质量信息美国国防经济学理论认为,武器装备采办过程实际上是委托方(军方采办部门)与代理方(军火承包商)的博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委托方不可能直接观测到代理方的全部信息,而代理方也不会主动向委托方提供自己的全部信息,因此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
如果委托方要求查看代理方有关质量管理的信息,代理方提供的往往是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
如果委托方要搜寻代理方的相关信息,则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结果出现所谓的逆向选择,即代理方通过隐蔽自己的低质量管理状况,获取委托方的信任,在合同签定后导致质量问题。
美国陆军AAR运用之研究一、「术后分析」(After Action Review, AAR)1系针对某一特定计划、任务及训练流程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研讨过程中的疏失及精进作为,以达到组织学习及知识管理的工具。
二、美陆军AAR发展系以「作战后晤谈」及「绩效检讨」为基础,为达到AAR最大效果,并分为「计划」、「准备」、「执行」及「运用」等四个阶段。
三、AAR运作可采「正式」与「非正式」方式,视部队层级、参与人员多寡、可用时间、资源等而定。
四、于战训资源限制日增,战况变化更加剧烈之未来,AAR运用得宜,可减少训练成本,增大战力。
关键词:AAR、术后分析、作战后晤谈、绩效检讨前言「术后分析」是美陆军每次完成训练或任务后的检讨方法,以帮助部队在行动中反思及学习的方法与机制。
换言之系针对某一项目、任务或训练流程之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研讨过程中的疏失及精进作为,以达到组织学习及知识管理的工具,也是美陆军当今执行最有经验及实质成效之制度。
其使用「术后分析」的行为科学模式解决许多问题,透过结构化、有目的对谈、打破层级的藩篱,并迅速反映至行动中,使其以最佳效率及实质成效达成下一次任务的执行2。
为更深入检讨其运用情形,本文先就发展沿革、运作方式及运作实例之研究,使军队了解如何将其运用于工作实务,期能提供国军相关部门参考,藉以提升整体战力。
术后分析发展沿革美陆军于1970年代即已引入此一制度,最初是陆军国家训练中心运用于模拟战争中获取教训及经验的机制,后来此项机制经过十多年的时间逐渐融入美陆军部队文化。
其内涵在发展过程中,也因为仿真技术及计算机科技的进步而相对的有所提升。
过程概可区分概念萌芽、技术发展、计算机网络辅助、模块化及标准化等五个时期3。
一、概念萌芽时期(1970年前)AAR概念萌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前身就是记录作战过程的「作战后晤谈」及评估指挥官或部队表现的「绩效检讨」等为基本概念。
前者系战史学家兼军事记者马歇尔(Samuel L. A. Marshall)为了正确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史实,发展出一套还原事件发生经过的方法4。
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启示随着世界形势的动荡,国防建设成为各国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美俄高校的国防教育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得出启示。
一、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1. 美国高校国防教育美国高校国防教育主要由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提供。
目前,美国国防部下辖三所军校,即陆军士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和空军学院,这些军校均以军事培训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
此外,许多美国高校也提供国防教育课程,如军事科学、国防政策、战略规划等。
2. 俄罗斯高校国防教育俄罗斯高校国防教育主要由俄罗斯国防部和各军种提供。
目前,俄罗斯国防部下辖两所军校,即苏霍伊军事技术学院和列宁格勒军事学院,这些军校均以军事培训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
此外,俄罗斯高校也提供国防教育课程,如军事科学、国防政策、军事史等。
二、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启示1. 提高国防意识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共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
通过国防教育课程和军事培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国防形势和安全策略,从而增强国防意识,为祖国的安全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加强军民融合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军民融合。
通过国防教育课程和军事培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军事建设和发展,增强对军人的尊崇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为军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3. 培养高素质人才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国防教育课程和军事培训,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建设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启示,对于我们加强国防教育和军民融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国防教育,加强军民融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祖国的安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各国的国防教育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美国和俄罗斯等军事大国中,高校国防教育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究竟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如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解及启示:
一、美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在美国,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是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机构进行管理。
这些机构不仅为高校提供了财政支持,还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参加军事训练和实践的机会。
此外,美国高校的许多课程也都针对国防相关领域进行了开设,例如军事科学、情报学、国际安全等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防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二、俄罗斯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
在俄罗斯,高校国防教育也非常重要。
俄罗斯政府为此设立了许多国防教育机构,并在高校中开设了许多军事类课程。
此外,俄罗斯高校中还有许多军事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主要从事国防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通过这些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俄罗斯的高校生产了很多优秀的国防专业人才。
三、对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启示
通过了解美俄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高校国防教育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该为高校提供必要的财政和人力资源支持。
2.高校应该根据国防领域的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并为学生提
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高校应该积极与国防相关的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高校国防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非常重要,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支持这个领域的发展。
美国海军计算机网络防御体系分析及启示2011-02-26网络战研究会会议论文集(2010)李健摘要:美军认为,计算机网络防御(CND)是真正实现网络战斗力、有效完成作战任务的必要条件。
本文对美国海军计算机网络纵深防御概念、体系结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美国海军计算机网络防御防御体系网络安全任务安全1.前言如今的美军运行在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环境中,并实现了在信息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美军依赖网络进行指挥和控制、通信、情报、作战和后勤保障。
因此,美国国防部认为“网络空间”对“掌控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至关重要”[1]在这个空间之中,电子和电磁频谱是人们借以行动的介质,使用效果如何则有赖于他们利用的手段方式。
[2],而美国国防部大约超过700万台设备在全球65个国家1500多个基地的15000个网络、21个卫星和20000个商业线路,传输非密、秘密和机密的信息[3]。
国家和军方信息设施之间的联系则更为紧密,包括因特网、电子通信网、计算机系统等。
图1显示了网络空间的连接状态。
据美国国防部披露,其国防系统每小时可能受到25万次非授权探测,每天次数达600万次。
应该说,因美军网络结构的特殊性与网络应用的广泛性[4],使其军方承受着比其他国家军用网络更多网络安全威胁。
鉴于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美军更加强调积极的计算机网络防御(Computer Network Defense,简称CND)能力,全方位优化网络安全措施,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以下我们以美国海军为例[5],对美军现行计算机网络防御体系进行分析。
图1,网络空间(Cyberspace)连接示意图2.美军计算机网络防御(CND)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战(Computer Network Defense,简称CND)是被广泛定义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6]和网络空间战(cyberspace ope rations)[7]的要素之一(其逻辑关系图见图2所示),是信息战(IO)与网络空间(Cyberspace)的交叉部分(见图3所示)。
专装备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军民融合式发展,对促进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发展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提高新型装备的研制、生产水平,增强现役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促进科技成果向战斗力和保障力转化,推动装备建设的创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军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国外国防科技成果推广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周 静 曾 昊军民融合战略是随着国家科技、经济、军事的发展需求逐渐提出来的。
相对而言,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成熟,国家工业基础较为扎实、科技力量雄厚。
为了降低高技术武器的研制风险和开发成本,有效发挥国防高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思想,并积极开展先进科技成果的双向转移工作。
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一、国外国防科技成果推广基本概况与我国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相对应,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般称为技术转移。
为促进民用先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装备作战能力、促进先进军用技术和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这些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技术转移管理体制,实施了各类技术转移计划,采用了各种技术转移模式,促进各类科技成果的双向转移,取得了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一是采取不同的技术转移管理体制。
从管理责任主体看,世界主要国家技术转移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集中与分散结合型管理体制;第二类是以英国、法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国防部集管型管理体制;第三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协会依托型管理体制。
二是实施多样的技术转移计划。
技术转移计划是世界主要国家国防部对技术转移工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美国联合能力技术演示、英国卓越之塔倡议等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这些计划都有专门机构负责、有专项经费支持,有效地保证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是应用多种的技术转移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为顺利实施各类技术转移计划,采用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签订专利使用权转让协定、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推介和技术转移中介组织推介等技术转移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挣值分析是测量工作绩效的常用方法。
本文介绍了挣值分析原理,挣值的概念,挣值分析的应用。
尽管只介绍了挣值分析的一种常用类型,对挣值的解释以及对挣值分析应用的分析,在理论上也可能不一定很严密,但对帮助大家掌握这项技术的应用,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挣值分析原理挣值分析是在对范围、进度和成本进行综合测量的基础上评价项目绩效的一种方法。
它涉及每项工作的3个关键值:计划值(PV)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工作上将要花费的获得批准的成本估算部分实际成本(AC)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所花费的实际成本(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总额)挣值(EV)实际完成工作的价值这3个值的综合使用可以提供评价工作绩效好坏的尺度。
最常用的尺度是:成本偏差(CV)=EV-AC进度偏差(SV)=EV-PVCV和SV这两个值,可以转化为效率指示器,反映任何工作项的成本与进度计划绩效。
成本绩效指数(CPI)=EV/AC进度绩效指数(SPI)=EV/PVCPI被广泛用于预测完工时的项目成本。
SPI有时与CPI一起被用于预测项目完工估算。
完工估算(完成全部工作所需的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EAC=总预算/CPI or EAC=AC-(总预算-EV)/CPI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挣值分析的原理【例子】:某项目中的某可交付成果,成本总预算是13万元,要求10周内完成。
该可交付成果包括3个工作包,成本预算分别是:工作包1:2万元;工作包2:10万元;工作包3:1万元。
参见图一1、建立成本基准计划(即确定计划值PV)成本基准计划是一种按时间分段的预算。
按时段把估算的成本累加起来,即可求得成本的基准计划(计划值PV)。
【例子】中工作包1的任务发生在第1、2周工作包2的任务发生在第3-9周工作包3的任务发生在第10周首先要安排各工作包在任务发生时间段的成本,然后计算出每周的成本预算合计和截止到某周前的累计预算值(计划值PV)。
见表一计划值(PV)的计算情况如下:第1周结束前的计划值就是合计值1万。
美军国防服务采办改革的创新及启示冯海斌;郑绍钰;王元【摘要】美军于2016年1月5日发布了国防部指令5000.74———《国防服务采办》,对国防服务采办进行了全面改革。
在剖析美军国防服务采办改革实施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其提高国防工业生产力和国防服务采办效率的一系列举措,主要包括:调整服务采办类型、明确服务采办职责、规范服务采办程序、加强服务采办监管和审查服务采办需求。
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法规标准、完善采办策略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军装备服务采办效益的对策建议。
%On January 5,2016,the DOD issued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Directive 5000.74—"Defense Service Acquisition",launch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for the defense acquisition of serv-ices.This paper,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of the U.S.defense acquisition of services re-form,expounds a series of measures proposed by DOD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and the efficiency of defense service acquisition which includes adj usting acquisition types, defining acquisition duties,regulating acquisition procedures,enhancing acquisition supervisions and inspections and reviewing acquisition demands.The paper also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LA’s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acquisition of service from three aspects,which includes changing concepts,improving legal standards and completing procurement strategy.【期刊名称】《装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7)006【总页数】7页(P44-50)【关键词】国防服务采办;装备服务采办;基于绩效的服务采办【作者】冯海斌;郑绍钰;王元【作者单位】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 101416; 陆军装备部价格质量管理中心,北京 100072;装备学院装备采办系,北京 101416;装备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北京 1014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E257美军国防服务采办是指:国防部以合同、订单或其他协议等方式直接雇佣私营部门实体的时间和精力,主要目的是完成一项或多项明确的任务,而非提供一个产品供应的全寿命过程[1-3]。
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分析及其启示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来年历史的国家,在以政治中立和职位分类为特征的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其公务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为美国民主政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1993年颁布、实施《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设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是难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文将以公务员考核为视角,通过对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历史回顾和特点分析,探求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之道。
一、美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历史的回顾美国是最早实行公务员功绩考核制的国家之一。
1883年,为了克服政党分肥制所导致的人事管理弊端,美国国会通过了由众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调整和改革美国文官制度的法律》,即《彭德尔顿法》,该法案的通过,奠定了联邦政府建立以“才能”制度为原则的文官人事革新基础,并成立了文官委员会,初步确立了“考试制”。
该法案明文规定:凡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和提升,考上后有半年的试用期,称职后才正式录用。
1887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彭德尔顿法》,实行考绩制度。
1912年设立“考绩司”,专门负责考绩制度的推行。
1920年,美国总统下令第一次正式将实行考绩纳入公务员管理的程序中,统一考绩制度,其考绩的项目和方法由联邦人事管理机构统一规定。
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规定考绩内容有16项,其中包括由完成工作的精度、速度、数量,执行命令的可靠性,执行职务的知识,工作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等等。
1943年,又把考核内容增加到了31项之多。
然而,由于统一的考绩制度比较繁琐,大多数条目与被考绩本人承担的工作、职务关系不大,加之考核的结果又易流于形式和主观化,难以体现客观性,被考核人员对此意见很大。
1950年美国政府废除了统一考绩制度,实行工作考绩制度,并颁布了《工作考绩法》,规定了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适应性)、综合的考核方法(包括个人总结、员工互评、专家考评等)及考核的等级(优秀、满意和不满意)。
美军装备RMS验证管理的特点与启示陆向阳(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六大队研究生队,051132)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军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验证管理的特点,结合我国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验证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验证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验证管理美军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简称RMS)验证是指为确定产品的RMS 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而进行的试验与评价工作。
美军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RM S验证工作,并将验证结果作为装备设计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美国,RMS 验证已被纳入整个装备的试验与评价中。
美国武器装备的RMS试验与评价始于二战之后,随着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发展,逐渐融入到整个武器装备的试验与评价管理中,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管理方法已基本趋于成熟。
1 美军武器装备RMS验证管理的特点1.1 美军装备RMS验证的主要内容美军装备RMS验证分为研制试验与评价和使用试验与评价两大类。
研制试验与评价(DT&E)是指为验证工程设计和试制过程是否完备而进行的试验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设计途径,验证分析模型,量化合同的技术性能和制造质量,衡量系统工程设计和研制的进展情况,减少设计风险,并在与作战使用相关的环境下预测系统的综合性能。
使用试验与评价(OT&E)是指武器、设备或军需品的任何项目(或关键部件)在真实条件下进行的现场试验,目的是确定武器、设备或军需品由典型军事用户在作战环境和平时使用中的效能和适用性,并评价这种试验的结果。
(表1列出了两者的主要特点和区别)表1 DT&E与OT&E的主要特点和区别为了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节省资源和降低费用,美国在充分肯定并强调D T&E与OT&E具有不同作用的同时,近年来又大力提倡采用组合试验与并行试验的方法。
组合试验是指同时支持研制试验和使用试验目标的试验。
并行试验是指把研制试验和使用试验作为两种独立和不同活动同时并进的试验。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Functional Job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工作分析方法,能够帮助组织深入了解工作的要素和特征,为组织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招聘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和潜在的优势。
一、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简介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最早由美国国防部发明,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职位分解为目标、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评估工作量、工作运用的智力水平、人际关系和身体活动水平,以发现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最终生成相应工作的工作说明书。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的核心思想是,每个工作都可以分解为若干目标,每个目标都包含着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用一组技能来完成,而且这些任务是有序的、连贯的,能够衡量工作的困难程度和复杂度。
二、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的工作原理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基于系统论和任务分析的理论,将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将工作要素按照目标、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工作目标:确定工作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如质量、产量、精度等。
2.列举工作输入:确定工作完成前所需的输入和条件,如机器、技术、人员等。
3.界定工作过程:将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步骤,并确定每个步骤所需的技能和行为。
4.评估工作输出:确定工作完成后的结果,如精度、效益、成本等。
5.说明工作要素:将工作要素整合成一份工作说明书,包括工作目标、输入、过程和输出。
三、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的应用范围职能工作分析方法FJA广泛应用于组织中的员工招聘、绩效评估和培训开发方面,其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招聘选拔:通过对岗位要求的评估和职业能力的量化分析,确定招聘人员所需的技能和工作要求,提高职位招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绩效评估:将每个工作要素分解为初始、中间和终止操作,并确定每个操作的技能和行为,进而识别员工的工作绩效,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美国审计总署技术评估综述摘要:科学技术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也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砝码。
美国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建立了科学完备的技术评估机制。
美国审计总署承担了国家层面的重大科技项目的绩效审计工作,负责对项目技术进行评估,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美国审计总署不断提升技术评估能力,对项目管理提出合理意见,作为国会或国防部管理决策的依据。
美国审计总署技术评估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未来绩效审计转型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技术评估美国审计总署绩效审计一、GAO技术评估发展历程技术评估是美国审计总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以下简称GAO)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绩效审计发展和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的调整,GAO的技术评估职能不断得到完善。
(一)GAO技术评估工作起源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重大科技项目以满足其不断扩张的需求,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管理问题受到了重点关注,而技术问题是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美国于1972年成立技术评估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简称OTA)以完成前沿科学技术的评估工作。
1995年,OTA停止行驶其职能,转由GAO在其基础上承担起技术评估的工作。
GAO对署内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并与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医学院等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将技术评估的标准及方法不断进行优化,技术评估的结果也更科学,成为国会对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2008年,美国国会宣布技术评估为GAO的永久性职能,并为GAO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GAO技术评估工作现状通过多年的完善发展,GAO现状具有丰富的技术评估经验,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技术评估体系。
GAO主要负责美国国家层面的技术评估工作,对重大项目进行审计,其领域涉及美国众多行业,例如医疗、通信、军工、国防等。
GAO通过绩效审计,对重大项目的技术水平进行评估,进而评估项目的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为决策部门的投资提供依据。
美国国防部绩效评估体系分析及启示刘云,王文平(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对GPRA实施以来美国国防部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内容涉及美国国防部绩效评估的依据,绩效评估的过程、绩效与预算的结合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国防绩效评估工作的启示,以提高我国国防经费的使用效率.关键词:GPRA;美国国防部;绩效评估;绩效预算
0引言
《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overnmentPerformanceandResultsAct,GPRA)、“总统管理议题”(President’SManagementAgenda,PMA)和计划评估等级工具(ProgramAssessmentRatingTool,PART)三项措施相辅相成,为美国联邦政府建构了一套成效显著的绩效评估系统。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DoD)作为美国的一个联邦机构,它的绩效评估需要依据这三项措施合理有序地进行。美国国防部根据GPRA的要求,美国国防部每4年出台一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DefenseReview,QDR)(这份报告相当于它的战略规划…,以下简称防务报告),在每个财年之初都根据防务报告制定并向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fficeofManagementand
Budget,0船)提交
《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AnnualReporttothePresident
andCongress/Annual
DefenseReport,ADR)(这份报告相当于它的年度绩效计划u’,在财年结束45日内向管理和预算
办公室提交绩效与责任报告(PerformanceandAccountabilityReport,PAR)。同时,美国国防部内部有一套规范、制度化的战略规划制定及绩效评估的流程,而且还通过国防资源管理系统——规划、计划、预算及执行系统(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andExecution
System,
PPBEs)把绩效与预算有机地结合起来。
1绩效评估的依据1.1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overnmentPerformanceandResults
Act,GPRA),该法案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引入了一种新的管理概念与制度一绩效评估。在这一制度要求下,对政府行政管理及结果的评估从以往的投入——产出模式转换为目标一结果模式,即根据各机构所设定的任务目标来衡量其结果并首次提出要把联邦政府机构的“结果”与制定预算过程统一起来。GPRA建立了美国续效评估体系框架,要求各联邦机构制定覆盖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StrategicPlans)报告,同时,要求联邦机构每年提供将战略规划分解为定量化实施目标的年度绩效规划(AnnualPerformance
Plans)报告,并对照年度绩效规翅卜争的定量目标检查其完成情
况,形成年度绩效评估报告(AnnualPerformanceReports)。在下文中我们将结合美国国防部的
绩效评估介绍这三份报告的具体内容。
1.2总统管理议程布什2001年初进入白宫后,于同年8月提出了新的联邦政府改革方案——“总统管理议程”
作者简介:刘云(1963一),男,安徼合肥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技术创新管理.
67(President’SManagement
Agenda)。它包括5个涉及整个联邦政府的基本议题(Goverment—wide
Initiatires)和9个与特定计划相关的议题(ProgramInitiatives)。其中,5个涉及所有部门的基本议题是:(1)人力资本的战略性管理;(2)运用竞争资源;(3)改进财政绩效;(4)扩展电子政务;(5)预算和绩效整合。9个与特定计划相关的议题是:(1)建设以信任为基础的社区:(2)军事用房私有化;(3)研究和开发更好的投资标准;(4)消除学生补助项目中的欺诈和差错:(5)住房和城市发展的管理及绩效;(6)改革和扩大健康保险范围;(7)精简驻海外机构及雇员;(8)食品补助项目改革;(9)改进退伍军人事务和国防项目及其制度幢1。为了提高对PMA的关注力度,政府开发了计分卡,以便针对每个联邦机构的PMA5个基本议题以及可能涉及的与特定计划相关的议题,就其总体状态和实施进度逐个评估。评估等级以红色(不满意)、黄色(一般)和绿色(成功)表示。评估结果每季度发布一次。
1.3计划评估等级工具计划评估等级工具(ProgramAssessmentRating
Tool,PART)是由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设计
并使用,每年对联邦机构的计划进行绩效评估,从而将计划的绩效信息与预算决策过程紧密联系起来的辅助工具。PART是以GPRA为基础,起到对GPRA完善和补充的作用。它实际上是一套问卷系统,共分为四个部分:计划的目的和设计、战略规划、计划管理、结果和责任,各部分权重依次是20%、10%、20%和50%;每部分问题的得分从0分到lOO分不等;把每组问题的得分与其权重相乘,就得出项目的综合得分;最后再把计划综合得分转换为相应等级即有效(Effective)(85一100分)、基本有效(ModeratelyEffective)(70-84分)、一般(Adequate)(50—69分)、无效(Ineffective)(0-49分)、无结果显示(ResultsNotDemonstrated)四个等级∞1。为了使计划等级评估工具所设计的问题与接受评估的计划之间具有更高的相关性,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把联邦计划分为七种类型即直接联邦计划(DirectFederalPrograms)、竞争性资助
计划(CompetitiveGrants)、分类财政补贴计划(Block/formulaGrants)、调整型计划(RegulatoryPrograms)、资本资产与服务获取计划(CapitalAssetsandServiceAcquisition
Programs)、信用计划(CreditPrograms)以及研发计划(R&DPrograms)。管理和预算办公
室针对每类计划还额外设计了几个问题。美国国防部在其2007-2008财年绩效预算报告中,就报告了每个绩效目标相关计划的PART评估结果H1。
2绩效评估的过程美国国防部的绩效评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国防战略和目标一战略规划(长期、中期、年度)一国防计划一预算及绩效目标一执行—评估~反馈。简单来说可以用图l表示。
图1美国国防部绩效评估过程68下面来介绍美国国防部战略规划制定及绩效评估的具体过程。美国国家级的国防战略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SecurityStrategy,NSS),它是由美国
总统签署、国家安全理事会(NationalSecurityCouncil,NSC)发布的国家最高级别的战略,涉及对美国面临威胁的判断、确保国家安全的措施等。第二层次是《国家防卫战略》(NationalDefenseStrategy,NDS),由国防部长发表,该战略提及美国所面临威胁,但更多地是就美国的国防力量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第三层次是《国家军事战略》(NationalMilitaryStrategy,MS),它是由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ChiefsofStaff,Jcs)签署,主要涉及美军建设和战备情况。从1997年起,美国国防部国防部长办公室再根据国家级的国防战略,每4年出台一份战略规划一《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作为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指导文件,为美军费开支、军购重点、面临的主要威胁和军力建设定调。2006年2月,美国国防部新出台了一份防务报告。该报告中分析了3个新领域的威胁及3种应对措施,阐明了4个重点:打败极端主义、保卫美国本土、对付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新兴军事强国、防止危险政权和恐怖分子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此制定了5个战略目标:(1)打一场长期的反恐战争;(2)重塑军队能力;(3)重塑国防部机构;(4)建设2l世纪军队;(5)。达成各方(包括美国国内各机构间及美国与盟国和伙伴间)共同行动n】。在2006年防务报告发布之后,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特遣部队(taskforce)和高级评估小
组(SeniorReviewGroup,SRG)。由他们根据防务报告制定的战略目标(StrategicGoals),
并结合国防副部长在2006年12月为2007年绩效评定高级人员(senioremployeeperformance
ratingsforFY2007)提出的制定战略规划时需参考的因素(如赢得全球反恐战争;加强美国联
合作战能力等),于2007年1月制定出了17个与战略目标对应的战略规划(StrategicObjectives)。
同时,国防部长办公室还会发布《战略规划指南》(StrategicPlanningGuidance,SPG)和《联合计划指南》(JointProgrammingGuidance)来指导各部门制定计划和绩效评估指标。各部门在‘战略规划指南》和《联合计划指南》的指导下,制定<计划目标备忘录》(Program
ObjectiveMemorandum,POM)和部门‘预算报告》(BudgetEstimateSubmission,BES),该备忘录是一个七年的规划,包括各部门的使命、绩效目标、完成目标的方法和资源分配情况。另外,在非预算编制年度(美国国防部的预算编制是“两年一滚动”,偶数年编制预算,奇数年只修订预算),各部门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如出现紧急情况)编制<计划变动提议》(ProgramChange
Proposal,PCP)和‘预算变动报告》(BudgetChangeProposal,BCP)。最后,由计划评估小组
来评估各部门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评估结果会提交给高级评估小组(Senior.LevelReview
Group,SLRG)进行进一步讨论。另外,联席参谋长会议会针对<计划目标备忘录》进行军事能力发展以及军事能力平衡方面的评估。两个评估小组的评估报告都会提交给国防部长,为国防部长最终签署《计划决议备忘录》(ProgramDecisionMemorandum,PDM)提供决策支持。美国国防部国防部每年还会向总统和国会提交年度绩效计划一‘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战略目标、军事任务、海陆空部队的年度报告以及预算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绩效评价的核心是绩效的测度与评价。对于如何测度和设定国防绩效目标,美国国防部采用的是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平衡计分卡最早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大卫・P・诺顿(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