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盐)

初中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盐)

盐和化学肥料

基础知识回顾

1、常见的盐

(1)氯化钠(NaCl ,俗称)色晶体,溶于水,有味,有较高的熔点和

沸点,纯净NaCl 不潮解,因含杂质而易潮解。海水中含有大量食盐,可用方法把食盐从海水中结晶分离出来。食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盐酸、氢氧化钠、金属钠等,食盐还与人类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常用它作调味品和防腐剂,生理食盐水中含NaCl0.9% 。(2)硫酸铜(CuSO4)无水硫酸铜是色固体,溶于水,水溶液呈色。硫酸铜

晶体(CuSO4·5H2O)是无水硫酸铜结合一定量结晶水形成的结晶水合物,俗称或,硫酸铜晶体在常温干燥的空气中,失去结晶水而风化。加热的条件下很易失去结晶水得到无水硫酸铜△。CuSO4·5H2O=CuSO4 + 5H2O 硫酸铜有毒,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杀菌剂,工业上制备多种含铜化合物的原料。

(3)碳酸钠(Na2CO3)碳酸钠俗称,是色粉沫状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

呈碱性。碳酸钠晶体是一种色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俗称,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风化。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是造纸、玻璃、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制取氢氧化钠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4)碳酸钙(CaCO3)碳酸钙是色固体,溶于水,比较坚硬,白垩、石灰石、大

理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是烧制生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工业上

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

2、常见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规律

(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2)硫酸盐中:BaSO4不溶,CaSO4 、Ag2SO4微溶,其余均可溶。

(3)盐酸盐中AgCl 不溶,其余均可溶。

(4)碳酸盐中:K 2CO 3、Na 2CO 3 、(NH 4)2CO3 均可溶,MgCO 3 微溶,其余均不溶。

3、盐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盐不象酸、碱那样在溶液中产生共同的离子,因此盐类共

同的化学性质,但是盐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盐与酸溶液反应(见专题酸)

(2)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见专题碱)

(3)盐溶液与盐溶液反应

NaCl + AgNO 3=现象:

Na2CO3 + CaCl 2=现象:

CuSO4 + BaCl2 =现象:应用:两种反应物都应溶于水,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盐不溶于水。

(4)盐溶液与某些金属反应:

Fe + CuSO4 =现象:应用:

Cu + AgNO 3 =现象: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总生成二价的铁盐;钾、钙、钠等很活泼的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复杂,不发生上述置换反应。

4、某些盐的热分解反应盐类热分解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初中仅涉及KClO 3、KMnO 4、

和某些碳酸盐的分解,请同学们自己归纳。

5、化学

重点疑点讨论

1、盐就是食盐吗? 粗食盐为什么有时会变潮?

2、波尔多液是用CuSO4· 5H2O,生石灰和水作原料配制而成的,它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吗

3、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试举例说明。

4、一同学向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生成了白色沉淀,他认为该溶液一定是硫酸溶液,这种认识正确吗?你认为还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5、你能说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吗

6、根据学过的知识,归纳能生成盐途径有多少种?并举例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例题1、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会产生什么现象,请说明原因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例题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C、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D、硝酸钾溶液

与氯化钠溶液

例题3、怎样除去ZnCl2 中含有的少量CuCl 2 杂质?

思考:除杂的一般思路:可使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变为气体、沉淀而与主要成分分离, 或转化为主要成分物质。 但不管通过何种途径, 都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尽量不减少主要成分 物质。

本题应先制成溶液,再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滤液,析出的晶体 就是纯净的氯化锌。 (为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知识能力训练

1、粗盐易潮解是因为粗盐中含有 等杂质, 这说明 易潮解, 蓝矾受热和纯碱晶体风化 都属于 反应,加热胆矾发生的变化 (填“是”或“不是” )风化现象。

2、实验室常用 和 两种试剂检验碳酸盐。

3、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常用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方法,若无水硫酸铜粉末变为 色,则说明含水,去掉水常用一种廉价化合物,有关化学方程式: 和

4 、碳酸钠的晶体的化学式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它属于化合物中的 类,它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 色,其水溶液呈 性,故碳酸钠俗称 。

提高能力

12、为了用实验证明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

A 、Cu 、FeCl 2溶液、 MgCl 2溶液

B 、Fe 、Cu 、MgCl 2

C 、Mg 、CuO 、FeSO 4溶液

D 、 Fe 、 CuSO 4溶液、 MgCl 2 13、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检验碳酸钙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 、石蕊试液

B 、水

C 、稀硫酸

D 、稀盐酸

14、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 Cu(NO 3)2、Na 2CO 3 和稀盐酸三种物质的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现 象的是 ( )

A 、Ba(OH) 2 溶液

B 、 CaCl 2 溶液

C 、Na 2SO 4 溶液

D 、KCl 溶液

15、有五瓶失去标鉴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 Ba(NO 3)2 ②NaCl ③KOH ④ CuSO 4 ⑤K 2SO 4 如果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下列合理的鉴别顺序是 ( )

A 、④②③①⑤

B 、④③⑤①②

C 、④①③⑤②

D 、①⑤④③② 5、下列各组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同的是(

A 、石灰石 大理石 碳酸钙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消石灰 6、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C 、晶碱在干燥的空气中质量不断减少 7、酸、

碱、盐三类物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都溶

于水

B 、蓝矾 胆矾 绿矾 D 、

苛性钠 火碱 烧碱 晶碱

A 、 (

B 、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 、都含金属元素

D 、都是化合物

8、下列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 )

A 、氯化钾

B 、硫铵

C 、过磷酸钙 9、下列氮肥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 、碳酸氢铵

B 、硫酸铵

C 、硝铵

10、下列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 A 、铝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硫酸镁溶液 C 、铜和硝酸银溶液 11、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是:

D 、铜和氯化银

( A 、 CuO B 、Fe C 、Na 2CO 3 D 、 Cu

16、下列能用来区别BaCl 2,Na2CO 3,BaCO3,KCl 四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 3溶液

B、稀HNO3 D、稀H2SO4 D、KOH

17、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两种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比应是( )

A、1:4

B、1:2

C、2: 1

D、2:3

18、将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铜13.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28g沉淀物,

则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 、CaCl 2 B、AlCl 3 C、KCl D、FeCl2

19、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

A、CuSO4与NaOH

B、Na2CO3与H2SO4

C、KOH 与HNO3

D、Mg(NO3)2与CaCl2

20、要完成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 )

A 、MgSO 4→MgCl 2 B、Na2CO3→NaOH C、Ca(OH)2→CaCO3 D、Fe2O3→Fe(OH)3

21、下列物质中,能跟氧化铜、稀盐酸、石灰水、氯化钡溶液中的三种物质反应,而跟另一种物质不反应的是( )

A 、Fe2(SO4)3 溶液B、稀H2SO4 C、Na2CO3溶液D、稀HNO 3

22、下列物质的转变中,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uO→Cu(OH) 2 B 、CuSO4 →CuCl 2 C、K2CO3→KOH D、SO2→H2SO4

2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硫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NaCl 溶液

B、H2SO4 稀溶液

C、盐酸

D、Ba(NO 3)2 24、在下列各式所表△示的生成+最Cu终产物的+H方O法中,正确的是( )

A 、KMnO 4O2CuO Cu(OH) 2高温+H2+Na2CO3

NaOH

B 、CaCO3CaO Ca(OH) 2

H2SO4

+Hg△△

C 、CuO CuSO4溶液HgSO4HgO O

2

+O2,点燃+C

+CuO,

D C CO2CO Cu

25、硫酸铜溶与某碱溶液反应同时生成两种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6、在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锌溶液中,分别放入铁棒过一会将铁棒取出,溶液质量减少的是,溶液质量增加的是,溶液质量不变的是。

27、元素 A 的氧化物化学式R2O3,则R 的硝酸盐的化学式为,硫酸盐的化学式。

28、以锌、氧化铜和盐酸为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两种制取铜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29、有一固体,可能由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CaCl2、K2CO3、Na2SO4、NaCl 中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

(1) 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和只有一种存在。

(2)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 3)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有或

(3) 过滤后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一定有存在。

故此固体是由组成的混合物。

30、现有炭、二氧化碳、氧化铁、石灰水、稀硫酸和纯碱等六种物质,如图,已知硫

酸的位置,试分别将另外五种的化学式填入圆圈

内,使每个圆圈内的物质都能与其相邻的物

(1)

(2)

(3)

(4)

(5)

(6) 3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六种制取氯化镁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C )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2.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反应,而A中的Na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溶,所以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A)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3.解析: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食醋显酸性,白酒,白糖均显中性,所以选A. 4、配制番茄无土培养液用到KNO3,化肥硝酸钾是(A)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B)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5.解析:除去硫酸钠,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故排除A,C,D(2)不能与氯化钠反应,B中氯化钡不 与氯化钠反应,而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可过滤去除,故选B.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 固体 6,解析:A久置于空气风化失水,质量减少.发生化学变化.B 硫酸铜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五 水硫酸铜,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D NaCl 固体质量不变.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B )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初中化学竞赛酸碱盐金属活动性训练题

初中化学竞赛酸碱盐金属活动性训练题 https://www.doczj.com/doc/cc848889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初中化学竞赛酸碱盐金属活动性训练题 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 12.在CuCl 2和MgCl 2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 的溶质是 A .ZnCl 2 B .MgCl 2 C .ZnCl 2和MgCl 2 D .CuCl 2、ZnCl 2和 MgCl 2 14.往装有25mL 盐酸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用V (NaOH)代表加入的NaOH 溶 液的体积],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此变化过程的是 21.(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制取氢气球,他们查阅资料:氢氧化钾溶液 能与铝反应可以制取氢气,氢氧化钾从何来?他们想到草木灰的中含有碳酸 钾,于是从土灶里收集发白的草木灰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A 的名称是 ;操作A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棒、漏斗,还 需要 。滤渣b 成分是 (填化学式)。 (2)写出加入饱和Ca(OH)2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 (3)将草木灰溶解时,应用尽可能少的水、且浸泡过夜,目的 是 ;草木灰溶液加废铝屑可以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进行该反应时应注意 。 A B C D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12.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 ) A .NaOH 、CuSO 4、H 2SO 4 B .NaCl 、Na 2SO 4 NaOH C .NaCl 、Ba(NO 3)2、HCl D .NH 4NO 3、NaOH 、Na 2SO 4 14.现有盐酸和CaCl 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 ,溶液的pH 随滴入x 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 是 ( )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纯碱溶液 D .稀盐酸 15.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 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和b 是反应物,d 一定是催化剂 B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64g C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 、b 两种物质中元索的种类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总结及习题

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题中,以酸碱盐为知识的命题均有所体现。试题题型多样,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以考查同学们的知识综合、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现将酸碱盐有关的知识考题典例如下,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酸碱盐的性质,找到题目的突破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1.下列物质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A.Zn(NO3)2 B.CuSO4 C.FeCl3 D.Al2(SO4)3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铜是氢后的金属,铜与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应排除。从酸来说,盐酸或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浓硫酸、硝酸与金属不能发生置换反应,A应排除。在置换反应中铁生成正二价的化合物,所以C应排除。D可由铝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正确答案为D。 例2.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 分析: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铜、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e>Cu>Ag,金属的活动性差异越大,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所以最易反应的是Fe+2AgNO3=Fe(NO3)2+2Ag,若还有Fe粉,则发生的反应是Fe+CuSO4=FeSO4+Cu。 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仍有Ag+,而Fe已全部消耗掉,那么置换出的金属只能是Ag,而没有Cu。 例3.a、b、c、d、e属于酸、碱、盐的五种化合物,它们的溶液相互反应时关系如下: (1) +b = c+H2O (2)c+H2SO4= d+a (3)e+AgNO3= AgCl↓+c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a是硝酸,e是氯化钡 B. a是硝酸,e是硝酸钡

(完整版)★酸碱盐练习题

酸碱盐综合应用 【酸碱盐及其性质】 1.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一类的是() A氯化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氧化镁和氯化氢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2. 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是容器内() A. 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减小 B. 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增大 C. 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D. 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3.将少量生石灰加入水中,得到澄清石灰水,该溶液的溶质是() A. Ca(OH)2 B. CaCO3 C. CaO D. H2O 4.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NaOH B.NaHCO3C.Ca(OH)2D.NaCl 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B碳酸钠和稀硫酸 C氯化钠和氢氧化钾D硝酸银和氯化钡 6.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仍显红色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铜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二氧化碳 7.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A.烧碱B.石灰水C.浓盐酸 D.氯化钾 8.如图所示,若想小试管(试管中装有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 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A浓硫酸B食盐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 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H)3→FeCl3 B.CO2→CaCO3 C.Cu →CuCl2D.MgCl2→KCl 10.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 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 事实相符合的是()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 【鉴别除杂】 1 .下列各项中括号里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 A.NaOH中混有Na2CO3(盐酸) B. CO中混有CO2(NaOH溶液) C. H2中混有HCl(NaOH溶液) D. KNO3溶液中混有KCl(AgNO3溶液) 2.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 石灰石 B. 烧碱 C. 碳酸钠 D. 熟石灰 【实验】

最新初中化学酸碱盐综合练习题(一)及答案

精品文档 酸碱盐综合训练题(一)及答案山西省怀仁四中吴兴文 一.选择题 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 - - + + + -2-+ C.CI、NO、K、Na D.Ag、Cl、CO、K 7. (2008,山 东)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T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2.下列一些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要摄入食盐5g左右 B.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C.当空气中的二气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 D.通常的食醋中约有3%-5%勺醋酸 A B C D X NaOH Ca(OH)2 FezQ Cu Y NaNO CaCI2 Fe CuO Z Na?SC4 CaCO FeCI2 Cu(OH)2 8. 2008 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甲乙丙丁 A Na^CO HSQ Ba(OH)2 石蕊 B Ns b CO HCI Ca(OH)2 CuSQ C Na?SQ HCI Ba(OH)2 石蕊 D HCI Ns b CO Ca(OH)2 酚酞 9.(2010,桂林)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的是()A.碳铵B.硝铵C.硫铵D.硫酸钾 10.(2008,咸宁)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I、Ba (NO)2、 CuSQ、N Q SQ、NazCQ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 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 X

酸碱盐的基础练习题

、选择题 1、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 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 、氧化物 B 、混合物 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 ) C 、金属单质 酸碱盐化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碱不是碱 B 、食盐不是盐 C 、火碱不是碱 D 、盐酸不是酸 3、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 、水银Ag B 、纯碱NaHCO 3 ) C 、酒精CH 4 D 、烧碱NaOH 4、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C 、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B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 、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5、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A 、氮肥 B 、磷肥 该化肥属于( C 、钾肥 ) D 、复合肥料 6、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要用到 A 、复合肥料 B 、磷肥 KNO 3做肥料, C 、钾肥 化肥KNO 3是一种( D 、氮肥 7、某学习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A 、 要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B 、 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应同时施加碳铵( NH 4HCO 3)以提高土壤肥力 D 、 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 &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 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NH 4CI 与KCl :观察外观 B 、NH 4HCO 3与KCl :加水 C 、K 2SO 4与Ca 3( PO 4)2 :闻气味 D 、(NH 4)2SO 4与K 2SO 4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9、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在水中都不能溶解的一组是( ) A 、MgCl 2、Ca (NO 3)2、BaCO 3 B 、AgCl 、BaSO 4、Na 2CO 3 若食用这样的 D 、盐

酸碱盐基础练习

酸碱盐基础练习 1.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 A .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 浓盐酸 C . 浓硫酸 D .饱和食盐水 2.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 .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 .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 A .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4.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 A .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 .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5.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 A . NaCl B . KOH C . MgO D .Cu 6.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 A .干冰 CO 2 B .生石灰 Ca(OH)2 C .烧碱 NaOH D .食盐 NaCl 7.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 A .Na0H B .Na 2O C .Na 2SO 4 D .Na 8.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 .酒精 乙醇 C 2H 6O B .纯碱 氢氧化钠 NaOH C .熟石灰 氧化钙 CaO D .铜绿 氢氧化铜 Cu 2(OH)2CO 3 9.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 +,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10.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 .将草木灰(含K 2CO 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 .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 .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11.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氧元素,它不可能... 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② D .①③④ 12.(2011.天津市)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 ( )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 肥皂水 13下图中X 、Y 、Z 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 。 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 ) A .X 是稀盐酸 B .Y 是水 C .Z 是石灰水 D .无法确定X 、Y 、Z 14.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 ﹤7的是 ( ) A .CO 2 B .KOH C .NH 3?H 2O D .KCl 15.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 ,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 A .橘子 B .葡萄 C .牛 奶 D .玉米粥 16.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 如图1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 pH 小于7的雨水都 属于酸雨 C .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 .柠檬酸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酸碱盐实验探究题专题

1、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 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装置: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158.0g,再准确称取11.0g纯碱样品并全部放 入A中; ②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③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min; ④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162.4g。 【问题分析】 ⑴通过装置B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⑵不设置装置C将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⑶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2、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 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㈠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㈡实验: ⑴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 化,证明该气体中没有SO2 。 ⑵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 ⑶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㈢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证明无O2;B中观察到铜网表面变红,证明该气体是H2。 ㈣实验反思: ⑷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以确保安全。 ⑸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性(填“酸”或“碱”)。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下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水面高于试管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____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装置完成后,在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______(填a或b), D 的作用是除去A中挥发的氯化氢气体。 (3)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使CO2更易被吸收②NH3比CO2更易制取③CO2的密度比NH3大 (4 )用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4、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 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初中化学酸碱盐综合练习题(一)及答案

酸碱盐综合训练题(一)及答案山西省怀仁四中吴兴文 一.选择题 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 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2.下列一些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 述错误的是()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要摄入食盐5g左右 B.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C.当空气中的二气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 D.通常的食醋中约有3%-5%的醋酸 3.(2009,佛山)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 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 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 C、精制精盐 D、生产尿素 5.(2007,烟台)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 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 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 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6.(2009,四川)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7.(2008,山东)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A B C D X NaOH Ca(OH)2Fe2O3Cu Y NaNO3CaCl2Fe CuO Z Na2SO4CaCO3FeCl2Cu(OH)2 8.(2008,乐山)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甲乙丙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9.(2010,桂林)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 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 10.(2008,咸宁)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C.一定含有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 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 11.(2009,锦州)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钠溶液、氧化铁、锌粒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反应共有() A.7个 B.6个 C.5个 D.4个12.(2010,镇江)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双选)() A.NaOH NaCl MgCl2 FeCl3 B.Na2CO3稀H2SO4稀HCl NaNO3 X Y Z 1

酸碱盐的常见化学方程式及推断题练习[1]

酸碱盐的常见化学方程式及推断题练习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 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只需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跟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 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3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2NaOH(KOH)==Mg(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题训练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题训练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跟盐酸;氢氧化铜与稀硫酸; 硫酸跟氢氧化钠;硫酸跟氯化钡; 盐酸跟硝酸银;氧化铜跟盐酸.2.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发生反应,请打“X”。 (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 (3)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 (4)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5)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铜 (7)碳酸钙与硝酸银溶液 (8)氢氧化镁与硫酸铜溶液 (9)锌粒与氯化银 (10)铁与硝酸铜溶液 (11)铜与氯化亚铁溶液 (12)铜与稀硫酸 (13)氧化铜与氢氧化钠 3.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 _;(2)实验室鉴别二氧化碳的原理;(3)放出热量的置换反应;(4)生活中用盐酸除铁锈的原理;(5)有氯化钠参加的复分解反应;(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的反应;(7)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厂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 (8)某些食品中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原因是:;4.①现有Fe、H2O2、AgNO3溶液、MgCl2溶液、水、稀盐酸、氧气、Fe2O3,从以上几种物质中选出反应物,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2)置换反应;(3)酸与盐反应;(4)盐与盐反应;(5)酸与氧化物反应;(6)分解反应; ②治疗胃酸过多药物的主要成分是Al(OH)3,其治疗原理是。5.从Ca、Mg、O、H、Cl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 (1)组成具有下列性质物质的化学式:①一种难溶性的碱___ __;②一种可溶性的盐___ __; (2)从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择物质,按要求制备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①由一种碱制一种盐; ②由一种盐制一种碱.6.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制备烧碱,按顺序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写出制取硫酸镁的五种不同方法的化学方程式:(1)(2) (3)(4)(5)

酸碱盐实验探究

酸碱盐实验探究 一、有关酸和碱性质的探究实验 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 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我认为:小欢和小妮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 _ _____。 3.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科学酸碱盐实验探究题(附答案)

酸碱盐实验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 CQ ,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 未 变浑浊,便产生了好奇。对此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 【假设猜想】假设一:石灰水变质 假设二:制得气体中无 CO2 【探究实验】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小组同学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 写出上述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式 【分析推理】通过上述探究,否定了两个假设,小组同学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原 因造成的。于是他们对反应物进行了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 HCl 气体。 【验证实验】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制得的 CO 中有一定量HCI 气体。有一定量HCI 气 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请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价反思】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认为【验证实验】中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证明 HCI 气体的 存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迁移】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诸多因素, 如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制得气体是否纯净等。 实验室制取CO 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纯净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原因是 (1) 写出能证明A 中反应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淒鮭睨歌 曲現 需邑石謎浦液变虹 实脸#4论 t HCI 毛体 < HCI 吒硃 窝監操柞 LU 星岂石熏 2、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分别禍加稲 盐敌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和溶解度图像题

初三化学酸碱盐和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固体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氯化铜 B、氯化铁 C、硝酸镁 D、硫酸 9、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无色酚酞就可以鉴别的是() A、NaCl、NaOH B、NaCl、HCl、NaOH C、NaCl、H2SO4 D、NaCl、NaOH、Na2SO4 10、下列各组物质均能在NaOH溶液中共存的是() ,KNO3,KCl B. NaCl,CuSO4,HCl ,NH4Cl,CaCl2D. CaO,CO2,HNO3 11、如图,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 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A B C D X CO CO2HCl SO2 Y Ca(OH)2NaOH Ba(OH)2NaOH 12、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时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1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A. 食盐水 B. 醋酸 C. 纯碱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9、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AgCl、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的实验:(1)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向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事实,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 10、将一定量的Fe、Cu放入AgNO3溶液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 (1)若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不出现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 (2)若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1 在装有下列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能得到澄清无色溶液的是 ()A、Cu(OH)2B、Zn C、Fe2O3D、 2 一块质量为的铁片,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种杂质,当它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则铁片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Cu B、Zn C、Mg D、Al 1、下列酸中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稀醋酸 2、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稀硫酸 3、下列物质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 ) A、NaOH溶液 B、CuSO4溶液 C、稀盐酸 D、NaCl溶液 4、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硝酸后,固体不溶解的是(A、CuO B、AgCl C、CaCO3 D、BaSO4

酸碱盐基础知识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基础练习 1.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磷酸溶于水能导电,蔗糖、酒精溶于水不能导电。金属导电是金属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___。物质溶于水离解成______________过程叫电离。在酸、碱、盐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总数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但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因此整个溶液_______电性。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叫碱;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________。酸和盐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_________,都带______电荷;碱和盐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________, 都带______电荷。 3.某工业品盐酸中含有H+、Fe3+、Cl―,该盐酸中所含杂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溶液中H+与Cl―的个数之比为91∶94,则Fe3+与Cl―个数比为_________。 4.盐酸是__________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___色、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体,具有________性,有腐蚀性。 5.纯净的硫酸是______色,______液体,不易______,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_________慢慢地倒入____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______尽快散失。浓硫酸能吸收空气或某些气体中的水分,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性, 可做某些气体的_________。 由于不同的酸的水溶液里都含有相同的_____离子,所以,酸都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请 以硫酸(H 2SO 4 )为例写出酸的通性: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盐相关实验(讲义及答案)

3酸碱盐相关实验(讲义) 知识点睛 1. 探究酸碱盐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1)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①证明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有现象的,可直接观察; 无明显现象的,通常加入指示剂观察。②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例: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探究反应后溶液 的成分,并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三种情况:恰好完全反应(NaCl ) 酸过量(NaCl 和HCl )碱过量(NaCl 和NaOH )验证方案: a.滴加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如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证明酸过量。b.加入其他试剂观察产生的现象(气体、沉淀等)如加入Na 2CO 3溶液,有气体产生,证明酸过量。 (2)其他酸碱盐反应实验 其探究方法可类比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探究。 2. 碱的变质 (1)NaOH 、Ca(OH)2变质的原因 和空气中的反应,NaOH 转化为, Ca(OH)2转化为。 (2)探究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 ①探究碱是否变质,需检验是否存在CO 2-。检验方法: a.滴加足量酸,有气体产生; b.滴加含Ca 2+或Ba 2+的可溶性碱或盐,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探究碱的变质程度(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需检验是否存在OH -。 检验方法: 先滴加足量的含Ca 2+或Ba 2+的可溶性盐使CO 32-变成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或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部分变质NaOH ? ?全部变质?部分变质 Ca(OH)2? ?全部变质

精讲精练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中和反 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向装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若观察到 ,则证明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方案二】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若测得的pH 逐渐变(填“大”或“小”)且最终(填“大于” 或“小于”)7,则证明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时, 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于是,他们决定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Ca(OH)2和CaCl2; 猜想二:CaCl2; 猜想三:。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若,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二: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说明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实验三: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下列物质中也能说明猜想三正确的是(填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D.锌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 考虑。 ②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 加入过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