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文言文特殊句式汇总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一、判断下列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2、如鸣佩环。()

3、何以战?()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孔子云:“何陋之有?()

7、时人莫之许也。()

8、问女何所思。()

9、会宾客大宴。()10.何苦而不平?()

11、宋何罪之有?()12.多歧路,今安在?()13、祭以尉首。(以尉首祭)()14.咨臣以当世之事()

15、战于长勺(于长勺战)。()16.信义著于四海。()

17.屠惧,投以骨。()18蒙辞以军中多务。()19. 易之以百金。()20有时朝发(于)白帝。()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2.胡不见我于王。()23.受地于先王。()24醒能述以文者。()

2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6.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9.尝贻余核舟一。()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6.陈涉乃立为王。()

7、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8、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9、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此为何若人?()

3、中轩敞着为舱。()

4、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樯倾楫催()

2.蒙辞以军中多务()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6.()为坛而盟,祭以尉首。()7.而城居者未之知也()8.徐喷以烟()

9.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10.()微斯人,吾谁与归?()1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12.()尝贻余核舟一()

1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4.此诚不可与争锋()

15.中轩敞者为舱()16.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8.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9.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20.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2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2.客从外来,与坐谈()2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24.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6.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7.屠惧,投以骨()2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9.夫战,勇气也()3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1.且焉置土石?()3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4.胡不见我于王?()35.王之蔽甚矣()36.帝感其诚。()

3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8.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9.吴儿善泅者数百()

40.盖简桃核修狹者为之()

4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43.忌不自信()

4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5.时人莫之许也()

46.甚矣,汝之不惠()

4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8.孔子曰:何陋之有?()

49.公与之乗,战于长勺()

50..环滁皆山也()

51..臣本布衣()

5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3.山峦为晴雪所洗()

54.鱼,我所欲也()

55.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5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7.百里奚举于市()58.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5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60.贤能为之用()6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练习: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句式与“此正午牡丹也”相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D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

2、下列语句,句式与“市木材于陕西”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C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D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3.下列语句,句式与“差矣,汝之言”相同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请战》)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第1页 课程(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英语特殊句式 1.— I visited the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last Sunday. —Why didn’t you tell me earlier? A.You did? B.I hope so. C.Have a good time. D.It’s kind of you.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上星期天我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是吗?(你去了吗?)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A. You did?你去了?; B. I hope so.我希望如此; C. Have a good time! 玩高兴点;D. It’s so kind of you.你真好心,根据句意及语境应选A。 考点:考查情景交际 2.—As a member of bus drivers, I am proud of Wu Bin. —___________. He is a hero in my heart. A. So am I B. So do I C. So I am D.Neither am I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作为公交司机的一员,我为吴斌感到骄傲。—我也是,他在我心目中是个英雄。根据句意“我也是”应用so+助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结构,根据上文提示应 是 So am I ,故选A。 考点:考查固定结构 3. She is a good student, and works very hard, _________. A.So it is with him B.So does him C.so it he D.neither does he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她是个好学生,并且努力学习。So it is with him他的情况也一样.,根据句意,故选A。 考点:考查情景交际。 4.---Who is the boy ________ is playing football over there? ---The one over there? It’s Jim. A. who B. that C. which D. who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在那里踢足球的男孩是谁?-那边的那个吗?是吉姆。该题为定语从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课前复习 1、指出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不远万里 C. 鱼肉百姓 D、春风又绿江南岸 2、选出语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不耻相师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按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孔子师郯子②襟三江而带五湖③吾得兄事之④朝歌夜弦 ⑤目吴会于云间⑥择善而从之⑦俊采星驰⑧燕赵之收藏 A、③④⑤/①②⑦/⑥/⑧ B、③⑤⑦⑧/①②④/⑥ C、③⑦/④⑤/①②/⑥/⑧ D、③④/⑤⑥⑦/①②/⑧ 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 “......者,......。” “......者也。”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例: 1.翻译(2014.广东)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及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150例 ( 一)词义扩大 (1)把ba [古义]动词。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2)股gu [古义]名词。大腿。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jing [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 (5)再zai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 (6)夫fu [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 ,指示代词,这那种等。 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 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④渔夫、夫役 ③今若焉,悲夫。(《黔之驴》) 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 [今义]丈夫。 (7)购gou [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今义]指购买物品。 (8)或huo [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

最新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最新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英语特殊句式 1.-I have an ipad and I put it to good use. -____________. A.So do I B. So am I C. Neither do I D. Neither am I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我有一个ipad,我很好地利用它。so do I 的意思是:我也这么做了。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后面的人或物。助动词do 也可以换成be动词,could,can,does,did等等。结构:so+V+I/she/he/we/they。Neither用于对否定情况的也适用,本题是肯定的情况,故用so;原句中的动词是have,所以V应是do。所以选A。 考点:考查简略句。 2.— I visited the 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 last Sunday. —Why didn’t you tell me earlier? A.You did? B.I hope so. C.Have a good time. D.It’s k ind of you.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上星期天我参观了紫金山天文台。—是吗?(你去了吗?)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A. You did?你去了?; B. I hope so.我希望如此; C. Have a good time! 玩高兴点;D. It’s so kind of you.你真好心,根据句意及语境应选A。 考点:考查情景交际 3.–-- We are not allowed to bring any snacks to the sports meeting. ---_____________. A.Neither are we B.Neither do we C.So are we D.So do w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句意:——不允许我们带任何零食去参加运动会。——我们也不允许。考查倒装句。(1)so+助动词/情态动词/be动词+主语!:前句主句做某事,此句主语也做了相同的事情(两件事);(2)neither+助动词/情态动词/be动词+主语!:前句主句没做某事,此句主语也没做相同的事情(两件事);(3)so/neither+主语+助动词/情态动词/be动词:是强调句

人教版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一)宾语前置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不拘于时,学于余。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60267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语文的难点,属于有区分度的题。句子翻译要兼顾词法与句法。文言词法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尤其要重视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文言句法重点考查几种特殊句式,即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 真题再现: 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 虽然率领十多万军队,不过已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了。【提卒:率领军队;坠:落入;画:谋划;破:打败】 (2)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 魏徵多次劝谏,认为只要用恩德安抚他们,一定会无需讨伐冯盎就自己来归顺。【频:多次;但:只;以德:用恩德;讨:讨伐】 (3)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趣之,一日一夜至。 赵奢已经打发走秦国间谍,于是下令卷起铠甲催促部队行军,一天一夜就到了。(4)不如背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不如背叛秦国而去援助宜阳,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会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一定会把宝物奉送给你。 (5)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魏绛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不逃避刑罚。 对人或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用判断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借用“者”、“也”等标志词构成。译作“……是……”。格式(1):……者,……也。(2):……者也。(3):……,……也 例: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夫战,勇气也。 ④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用判断句,没有标志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名词)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所+名词)“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名词后直接跟一个语气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者)“赵王之子孙侯者”(4)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状语+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5)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名词+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7)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8)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师焉 (9)名词带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草行露宿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失期,法皆斩手巾掩口啼、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表对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表比喻)其一犬坐于前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潭西南而望" ⑥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卿当日胜贵 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以下待整理 3、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1)"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2)群贤毕至,少长贤集 (3)将军披坚执锐 5、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1)天下苦秦久矣:"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2)素善留侯张良 (3)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意动用法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人教版中考英语专项训练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中考英语专项训练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英语特殊句式 1. , volunteering is both a chance to help others and a good way to develop ourselves.So you'd better make time to volunteer. A.To my surprise B.To be honest C.To start with 【答案】B 【解析】 考查介词短语的辨析。后面内容是对volunteering的解释,属于事实。因此用To be honest (说实话)。 2.— Yuan Lihai brought up so many children! How great she is! —. A.So she is B.So is she C.So she does D.So does she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袁丽海带大了那么多的孩子,她是多么的伟大!-确实如此。so + 主语+助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主语:某某确实如此,与上文是同一人。So+助动词/情态动词/系动词+主语:某某也如此,与上文不是同一人。但是他们的时态和上句保持一致。根据句意及结构,故选A。 考点:考查固定结构的用法。 3.—I didn’t go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What about you? —____________, because I was preparing for the project all the time. A.Nor do I B.Neither did I C.Neither am I D.Nor was I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句意:—我昨天没有去电影院,你的?—我也没去,因为我一直在准备这个项目。根据句意及题干分析此题是过去也没去,表示“也不”的倒装,用neither来构成,且动词和上文保持一致,所以选B。 考点:考查倒装句的用法。 4.-- I’m doing my homework now. What about you? --_____________. A.So do I B.So am I C.So I do D.So I a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我正在写作业,你呢?根据句意可知,这里考查的是陈述相同的肯定,需用so+助动词+主语。此处主句用的是系动词be,故A不对。C、D选项的意思是:我确实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这些特殊句式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或运用某些词语做标记,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者,……也”,“……者,……”,“……,……也”,“……者也”。 例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者”、“也”的句子都表判断。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句的意思是“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这是“者”只表提顿,不表判断。又如,“珠可历历数也”句的意思是“念珠可心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也”在这里是助词,表肯定语气,不表判断。 2、用“则”“皆”“乃”“即”“诚”“必”“亦”等副词表肯定判断。 例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 (7)熊掌,亦我所欲也。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3、用“是”“为”表判断。 例如:(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是”字,大多数是作为代词使用的。例如,“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句的意思是“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是进亦忧,退亦忧”句中“是”指代前句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非天质之卑 5、不用判断词,根据上下文判断。例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有标志词语 (1)“于”表被动例如:管夷吾举于士 (2)“为”表被动例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为……所……”表被动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见”表被动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没有标志词语例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百度文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详细分析如下: 一、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下面分述之。 1.主谓倒装 方法指导:主谓倒装即主语和谓语顺序颠倒,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为主语,“甚矣”是谓语,前置了,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又如: ①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2.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就是把本来应在前面修饰中心词的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在句中,“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正常语

序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又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句中,“人”是中心词,“可使报秦者”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计未定,求可使报秦之人,未得。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三种形式,其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中心语+定语+者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好事之少年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甚众 ⑵判断方法之二: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无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⑶判断方法之三: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3.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句中“余”是宾语,“欺”是谓语动词,“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又如:“大王来何操?”句中“操”是谓语动词,“何”是宾语,“何操”即“操何” 对于宾语前置句式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最新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经典1

最新特殊句式知识点总结经典1 一、初中英语特殊句式 1.— Could you let me know yesterday? — Because the traffic was heavy. A. why did you come late B. why do you come late C. why you came late D. why you come lat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你能让我知道昨天你为什么来晚了吗?—因为交通拥挤。宾语从句用陈述句语序故排除AB;据yesterday故宾语从句用一般过去时态,故选C。 考点:考查宾语从句。 2.(题文)--I think you are different now. --of course,times have changed,and . A.so have I B.so I have C.neither have I D.neither I have 【答案】A 【解析】 句意:——我认为你现在不一样了。——当然,时代变了,我也变了。“so+系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语”结构,为倒装语序,意为“……也……”,此结构表示前句叙述的情况也同样适合后句的人或物,此结构中前后句的主语为不同的人或物;如果前一句是否定结构,就用neither+ 倒装结构;如果是对前面情况的一种肯定,主语为同一个人或物,就用so + 主谓结构。此句表示后者“我”与前者“时代”一样,也改变了,故答案为A。 点睛:so,neither引导的倒装句的用法。 so, neither引导的倒装句,为了避免和前一句话的内容重复,英语中习惯用so, neither引导的倒装句。 1. So+ be (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表示某人也是如此。 如:Mike has bought some foreign stamps, so has Bob. = Bob has bought some, too. Neither+ be (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表示某人“也不”。 如:Mother has never been to Japan, neither has Father.=Father has never been to Japan, either. 注意区分:So+主语+be(助动词,情态动词)。表示果真如此(赞同),请同学们注意与“so+倒装结构”的区别。 如:Mike is right in the classroom, so he is.=He is really in the classroom. 3.–I don’t understand the story in the new unit. What about you, Bill? –_____. A.Neither I do B.Neither do I C.So do I D.So I d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句意:——我不懂新单元中的故事。你怎么样,比尔?——我也不懂。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后面的人或物,用neither/nor+系动词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或so+系动词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前面的句子是肯定句用后者,前面是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详解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详解 谈到文言文中的句式,是好多同学迷惑的地方,特别是其中的倒装句根本模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就是不懂语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分为四类,即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对于省略句而言无非是省略主语、谓语、介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十分常见。 诸如:你把书拿来了吗?(我)拿来了。省主语 我去过杭州,他也去过(杭州)。省宾语 他走过去把皮包放(在)茶几上了。省介词 还有谁去?我(去)。省谓语。 所以大家可以根据文言文中的上下文具体推断,在这里就不再详说了。下面重点说说判断句,被动句以及倒装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一般句中有谓语动词“是”。文言文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一般没有谓语动词“是”,具体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句中常用介词“被”引出施事者。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八年级语文一、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版)

高一语文知识衔接——文言特殊句式(教师版) 文言句式和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也包含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等成分,语序大都相同,只是在特殊条件下有特殊结构。我们学习文言文时,要切实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基本规律,才能举一反三。初中教材的文言文中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判断句用“是”表示,否定判断句用“不是”表示。文言文却不同,文言文中 文言文中,肯定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强将。又如: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不知何氏之女也。(《乐羊子妻》)译文:不知道河南乐羊子的妻子是谁家的女儿。 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译文:灭亡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译文:这两样不能同时得到,(我)是放弃鱼 而取熊掌的;又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的八景之一。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如:鱼我所欲也。(《孟子》)译文:鱼是 我想得到的东西。又如: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故事》)译文:(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 此为何若人?(《公输》)译文: 这是怎样的人?又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译文:中间那个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还如:必为窃疾矣。(《晏子故事》)译文:一定有偷窃的病了。 些副词主要有:亦、本、皆、乃、即等。如:定伯诳之言:“我亦鬼”。(《宋定伯捉鬼》)译文:宋定伯骗鬼 说:“我也是鬼”。再如:此乃英雄也。(《魏武将见匈奴史》)译文:这才是英雄啊。 鬼言:我是鬼。(《宋定伯捉鬼》)译文:鬼说:“我是鬼”。再如:巨是 凡人。(《赤壁之战》)译文:吴巨是平凡的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