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里下河北部地区15个水稻新品种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94.41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上)
阙金华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扬籼优26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1。
来源与类型: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协青早A×扬恢26假6547/R507)
配组,于2002年育成。
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中籼黼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
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55.1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7.5%,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9公斤.较对照增产10.5%。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阙金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种子站,2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中) [J], 阙金华
2.江苏省新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下) [J], 阙金华
3.江苏省新审定通过水稻品种(上) [J], ;
4.江苏省新审定通过水稻品种(下) [J], 苏种;
5.江苏省新审定通过十六个水稻品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年普济圩农场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试验吴丽伟李熙唐益平赵精东左小山(安徽省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为加快普济圩农场水稻品种布局结构的调整,筛选出适宜普济圩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特对新引进的16个水稻新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性状及植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适宜普济圩农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有扬香玉1号、南粳莹谷、徽软188,这3个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10515.0、10336.5、9712.5kg/hm2;结实率较高,分别为95.2%、90.5%、90.1%;株高适中,分别为86.3、92.1、92.8cm;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好,抗病性强。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性状;产量;抗逆性;普济圩农场;2022年中图分类号S511.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5-0040-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5.01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普济圩农场地理坐标为北纬33°55′~30°57′、东经117°39′~117°43′,属于低纬度地区。
全场耕地面积逾5333.33hm2,呈长方形,地势低洼、平坦,海拔高度一般在9m左右。
普济圩农场属于沿江湿热型气候,其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但年际变化大;光照充足、湿度大、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年均气温为16.1℃,年均降水量1297.5mm。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1],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国内粮食作物首位。
我国约6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3]。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西南的四川,华南的广东、广西和台湾以及东北三省[4]。
为加快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良种的推广应用率,不断促进水稻生产朝着绿色、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2022年安徽省普济圩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16个优质水稻品种,以期筛选出适宜普济圩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普济圩农场翌年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水稻良种提供参考。
优质高产抗病中籼新品种扬稻6号的选育及利用扬稻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稻4号为母本,与“盐3021”杂交,F1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诱变,再经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中籼新品种。
该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是发展优质稻米的理想种源,已在苏、皖、鄂、沪等省市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扬稻6号亦是两系杂交稻和三系红莲型杂交稻的优质恢复系,配制的“两优培九”和“粤优938”等两系杂交稻和三系红莲型杂交稻也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997年4月、2000年8月和2001年1月分别通过江苏、安徽和湖北三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选育经过1.配组杂交采用性状互补、优异基因聚合原理,挑选亲本。
亲本之一“扬稻4号”具有粒形细长,垩白率较低,糊化温度、胶稠度达部颁一级标准,株形挺拔,生长清秀,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优点;缺点是直链淀粉含量偏高。
亲本之二“盐302片具有外现品质佳、直链淀粉含量低,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穗大,粒重等优点;但叶片宽、薄,后期易早衰。
1986年两亲本进行有性杂交,1987年获得FI代。
2.辐射诱变采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扩大变异范围的原理,F1代进行干种子辐照,于1988年获得M1代。
3.抗性筛选采用早期世代个体间抗性分离的原理,强化病虫抗性筛选。
M2-M5代进行白叶枯病接菌鉴定;稻瘟病采用江苏省主要生理小种ZA49、ZE3、ZG1接种鉴定,同时在海南、湖北和安徽等稻瘟病常发地区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稻飞虱抗性进行多点诱发鉴定;纹枯病抗性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诱发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4.品质鉴定对品质的选择采用逐步深化的原则,M2-M3代主要观察和筛选粒形、垩白、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性状,M4-M5代分系进行室内外观品质、加工品质鉴定,MO7代进行适口性品尝,最后对人选定型的M8代品系进行理化品质分析。
5.株型选择采用协调匀称的观点,对植株上部、下部统一考察,从个体看性状匀称,从群体看分布协调。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球范围都非常广泛。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有新的水稻品种被培育出来。
在这里,我们将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评估它们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方面的表现。
1.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是中国农科院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全面,适应性广泛,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2.秦稻9秦稻9是河南省稻作研究所培育的优良中秆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水稻稳定供应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3.台优丰11号台优丰11号是台湾农产品改良试验所培育的早熟中稻品种。
它具有高粘性、高产量、耐寒耐病等特点,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4.川优29号川优29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热的特点,适合四川等地区种植。
5.宁优62号宁优62号是宁夏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杂交稻品种,适合沙漠地区种植。
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
6.豫优17号豫优1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熟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中国中部地区种植。
7.京中优105号京中优105号是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8.苏优28号苏优2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9.粤优39号粤优39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矮丰产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南方地区种植。
10.浙稻8浙稻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耐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浙江等地区种植。
通过对以上10个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可以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适应性。
其中,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和秦稻9在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台优丰11号和川优29号适应性强,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适合江苏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有哪些?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生活中人们都不能离开它,水稻的稻壳还可以做燃料、肥料等,稻草也能作为饲料、扫帚原材料等,南北方种植水稻的面积都挺大,下面一起看下适合江苏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有哪些?
1、武运粳30号
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抗倒性好,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提倡机插,基本苗6万~7万。
2、镇糯19号
粳型常规糯稻品种,全生育期145.8天,株高98.2厘米,穗长15.7厘米,亩有效穗数21.5万穗,穗粒数122.9粒,结实率92.0%,千粒重25.7克。
3、苏香粳100
中熟晚粳稻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旺,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叶色淡绿,灌浆速度快,熟色好。
4、淮糯12号
株高98.9厘米,全生育期149天,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强。
5、徐稻9号
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株高96.7厘米,穗长16.4厘米,每穗总粒数140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6克。
6、扬籼优918
属三系杂交中籼稻品种。
叶片绿色,叶姿较挺,分蘖力较强,株型集散适中,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
7、南粳9036
属迟熟中粳稻品种。
株型紧凑,长势较旺,成穗率高,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强,穗型较大,叶色深绿,叶姿较挺,后期熟相好。
综上就是一些优质江苏水稻品种介绍,除此之外江苏水稻品种还有很多,比如连粳18号、淮稻20号、天隆粳6号、丰粳1606、扬粳
805、扬农稻1号等,大家选择时候还是要根据地区来选。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目标,许多育种机构开展了各种对比试验以筛选出表现较优的品种,本文就是对其中一项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的介绍。
本次试验共选取了X、Y和Z三个水稻新品种,将它们分别种在同样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下,进行生长和产量等多方面的对比观测。
下面是对比试验的结果:
一、生长情况:
1.株高:在生长初期阶段,三种水稻品种的株高都较为接近,但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生长,品种X的株高开始明显高于其他两种。
2.叶子颜色:在生长过程中,三种品种的叶子颜色都较为健康,但品种X的叶片较宽厚绿润,呈现出更好的光合作用,叶色鲜亮。
3.穗长度:品种X的穗长度最长,为28.2cm,品种Y的为22.8cm,品种Z的为
25.7cm。
二、产量和品质方面:
1. 单穗重量:品种X的单穗重量为27.2g,品种Y的为25.3g,品种Z的为24.1g。
品种X的单穗重量较大,说明其在养分吸收和利用上较为出色。
3. 籽粒品质:三个品种的米粒长度和粒型基本相同,但品种X的稻米颜色较为明亮,口感细腻,收购价格较高。
综上所述,经过对比试验,品种X表现出了更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可以作为新一轮水稻育种的重点品种之一。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粮食消费的增长,水稻的种植和产量也成为了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研发高产、矮秆、耐病、耐旱、抗逆新品种,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水稻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
一、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了田间试验的方法,在宁夏灵武市的实验田中,分别栽种了四个新品种,分别是:新品种A、新品种B、新品种C和新品种D,品种B和C为本地品种,品种A、D为外引品种。
实验用的种子均经过无菌处理和种子活力鉴定,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试验中所有品种的播种时间和种植密度均一致,供试面积大小相等。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所有品种的进行肥料和农药的管理,以保证它们能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二、试验结果经过两个月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四个新品种都可以正常且较好的生长。
经过查看和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产量:品种A的产量最高,达到了1300千克,品种B的产量较低,只有1000千克左右,品种C和品种D在产量方面相对较为平均,分别为1150千克和1200千克左右。
2.矮秆性:品种B在矮秆性方面表现最好,品种C和品种D次之,品种A则相对较差。
三、结论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不同水稻新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对比数据,进一步验证了高产、矮秆、耐病、耐旱、抗逆新品种的品种特性。
品种A在产量和耐旱性方面表现最优,而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具有适应性、多效性的新品种,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稻的需求,真正实现水稻品种的优化和增产增效。
十大优质粳稻品种介绍粳稻是我国主要的稻米类作物之一,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
在众多的粳稻品种中,有一些品种因其独特的特性和良好的产量和品质而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十大优质粳稻品种。
1. 京粳1号京粳1号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质粳稻品种之一,具有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产量稳定,米质优良,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粳稻品种之一。
2. 宝贵一号宝贵一号是江苏省主推的优质粳稻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产量高且稳定,米粒饱满,米质优良,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
3. 云优粳527云优粳527是云南省推广的优质粳稻品种之一,具有高产、抗病、耐旱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云南等高海拔地区种植,产量高,米质优良。
4. 雪苗一号雪苗一号是湖北省推广的优质粳稻品种,具有高产、耐病、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在湖北等地种植,产量稳定,米质优良。
5. 花草粳花草粳是浙江省推广的优质粳稻品种之一,具有高产、耐病、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浙江等地种植,产量稳定,米质优良。
6. 新优粳新优粳是广东省主推的优质粳稻品种,具有高产、耐病、适应性强等特点。
该品种适合在广东等地种植,产量高且稳定,米质优良。
7. 春粳30号春粳30号是江西省主推的优质粳稻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在江西等地种植,产量稳定,米质优良。
8. 优粳217优粳217是安徽省主推的优质粳稻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安徽等地种植,产量高且稳定,米质优良。
9. 长优粳长优粳是黑龙江省主推的优质粳稻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寒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黑龙江等寒冷地区种植,产量稳定,米质优良。
10. 航优粳航优粳是福建省推广的优质粳稻品种之一,具有高产、耐病、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在福建等地种植,产量高且稳定,米质优良。
通过介绍以上十大优质粳稻品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倒伏、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
9个不同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范广生【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在兴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
[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对9个示范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及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润禾1号生育期最短,为129 d,其他品种生育期为136~138 d;兴作1号、盐绠6号、08-49、南粳40和润禾1号产量超过7 552.50 kg/hm2;兴作1号和盐绠6号抗倒性好,成穗率偏低,08-49和润禾1号零星发生恶苗病,润禾1号零星发生基腐病。
[结论]兴作1号、盐绠6号和08-49产量表现好、抗性强,可以作为兴化市示范推广品种。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elect the suitable and fine rice variet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good qua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Xinghua city.[Method] Baesd on field comparison test,the growth period,agronomic traits,economic character,stress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 of 9 rice varieties were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 The growth period of Runhe No.1 was the shortest,129 d,and 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other varieties was 136~138 d.The yields of Xingzuo No.1,Yangeng No.6,08-49 and Runhe No.1 were above 7 552.50 kg/hm2.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Xingzuo No.1 and Yangeng No.6 was higher and the spike rate was low.The bakanae disease of 08-49 and Runhe No.1 occurred sporadically.The foot rot was found in Runhe No.1.[Conclusion] Xingzuo No.1,Yangeng No.6 and 08-49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were suitable for spread and demonstrate in Xinghua city.【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水稻;品种;对比试验【作者】范广生【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兴化2257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兴化市是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主产地之一,水稻面积9万hm2[1 ]。
不同超级稻品种生育特性比较郭静;季陆鹰;葛胜;杨武广;李洁【摘要】[目的]比较4个不同地域育成的超级稻品种,为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超级稻品种间秧苗素质,生育时期、穗数、产量等进行比较.[方法]早熟晚粳品种扬粳4227、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24号具有秧苗素质高、生育期适宜、分蘖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结论]扬粳4227、武运粳24号适宜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一步示范种植.【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超级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产量【作者】郭静;季陆鹰;葛胜;杨武广;李洁【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 加之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供需矛盾日渐突出[1]。
栽培技术的改善和中低产区施肥量的增加可实现增产的目的,但改良水稻品种所固有的遗传性增产潜力也是有效的增产途径[2]。
据统计,在稻米增产过程中,品种更新的作用占35%~40%,栽培技术改进的作用占60%~65%[3]。
大力发展超级稻,实现我国水稻单产的第三次飞跃是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确保粮食安全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2]。
20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等国家水稻研究所制定了超级稻育种计划,分别提出了新的育种目标,我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从试验示范情况看,超级稻单产的潜力大,只要掌握好生产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单产水平[5]。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属于典型的城郊型地区,丘陵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3,水稻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大力引进超级稻品种是实现全区水稻高产的有效方法。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因此发展新品种对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旨在对比不同水稻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为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佳的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试验选取了三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是A品种、B品种和C品种。
每个品种选用了相同的播种时间、密度和施肥条件,并在相同的田地中进行栽培。
我们观察了三个品种的生长特性。
经过30天的生长,我们发现A品种和B品种生长势旺盛,株高较高,叶片繁茂,而C品种生长较慢,株高较矮,叶片数量较少。
这说明A品种和B品种具有较强的生长力,适应性较强。
接下来,我们对三个品种的产量进行了比较。
收获季节到来时,我们根据每个品种的株数、穗长和穗粒数来估算产量。
经过统计,A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00公斤/亩,B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50公斤/亩,而C品种的平均产量只有800公斤/亩。
可以看出,B品种的产量最高,A品种次之,C品种产量最低。
我们对三个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比较。
我们采集了每个品种的稻谷样品,进行测量和分析。
结果显示,A品种的稻谷颗粒较大,米粒粘性适中;B品种的稻谷颗粒中等大小,米粒黏性较高;C品种的稻谷颗粒较小,米粒黏性较低。
A品种和B品种适合作为食用米,而C 品种适合用于加工成其他产品。
综合以上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B品种是本次试验中最优秀的水稻新品种,它具有较强的生长力、高产量和优质的品质。
建议农民在水稻种植中选择B品种进行栽培,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评估新品种在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其中一些品种的产量和抗病性能都很出色。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水稻新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差异,我们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本次试验选取了3个常见水稻新品种:品种A、品种B和品种C作为试验对象。
试验区域选取在南方某农业示范区,具有典型的水稻种植环境。
试验前,我们对试验区的土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保证试验区域的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环境接近。
我们对三个品种的种子进行了质量检测,确保种子的纯度和活力。
试验过程中,我们分别在同样的土地面积上分别种植了品种A、品种B和品种C。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农艺要求进行施肥、浇水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确保每个品种都得到了相同的生长条件。
我们也定期检查各品种的病虫害情况,并做好及时的防治工作。
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观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到了以下的试验结果:从产量方面来看,品种A的平均亩产量为550公斤,品种B的平均亩产量为530公斤,而品种C的平均亩产量为600公斤。
可以看出,品种C在产量方面表现最好,其次是品种A,品种B的产量最低。
从品质方面来看,我们对三个品种的水稻籽粒进行了色泽、饱满度和出糙率等指标的测定。
结果显示,品种C的水稻颗粒色泽较为明亮,饱满度较高,出糙率较高。
而品种A和品种B在这些指标上相对较低。
品种C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都表现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推广的优质水稻新品种。
品种A和品种B在某些指标上稍微逊色,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通过这次对比试验,我们对不同水稻新品种的性状和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水稻栽培中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