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风能资源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196.15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风资源分布一、地理环境1 地理位置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
内陆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
长江横贯东西425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千米,海岸线长954千米。
2 地形地貌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主要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江苏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占江苏省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国各省首位,这是江苏的地理特点。
[21-22] 江苏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江苏最高峰,海拔625米。
二、气候特征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江苏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
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江苏省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三、风速分布及风向江苏省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风能资源潜在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具体包括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和启东。
3.1.基本状况我国风能资源总体非常丰富,但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三北地区”,资源比较集中,经过不长时间的酝酿讨论,中国政府发展风电的思路逐步统一到“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思想上来,要求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建设。
2008年以来,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下,以各省风能资源普查及风电建设前期工作为基础,甘肃、新疆、河北、蒙东、蒙西、吉林、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相继完成。
根据规划,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前提下,各风电基地具备总装机1.38亿kW的潜力。
3.1.1.河北风电基地河北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沿海秦皇岛、唐山、沧州地区。
张家口坝上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4~8m/s,主风向为西北风,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张家口地区风能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坝上的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张北县的低山丘陵区和高原台地区。
该地区交通便利、风电场建设条件好,非常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崇礼县和蔚县部分山区也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承德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7.96m/s,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围场县的北部和西部,丰宁县的北部和西北部,平泉县的西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唐山、沧州的沿海滩涂,年平均风速为5m/s 左右。
根据河北省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点,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各规划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以及河北省沿海区域。
经对河北省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网规划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共计规划了59个子风电场,到2020年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413万kW,建成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河北省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张家口市选择了39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955万kW,承德市选择了16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398万kW,沿海地区选择了4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60万kW。
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容量表见表12。
附件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概况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共拥有长度约1.8万km 的大陆海岸线、200多万km2的大陆架和6500多个岛屿,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km2。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依托全国风能详查工作,建立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ERAS/CMA,初步模拟得到我国近海70m高度风能资源图谱。
模拟结果显示,台湾海峡是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等级在5级以上,广东省近海海域的风能资源等级在3~5级之间,北部湾海域风能资源为2~4级,海南岛西部的东方市近海海域具有4级的风能资源。
从福建省往北,近海风能资源逐渐减小,渤海湾的风能资源又有所加强。
浙江省近海的风能资源为3~5级;上海市近海3级;江苏省近海3级;山东省近海为3~4级;河北、天津和辽宁近海风能资源为3~4级。
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和广西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台风和热带低压活动频繁造成的。
考虑到近海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在不同的离岸距离条件下有着明显的差别,按照离岸20km、50km,以及水深5~25m条件下,分别对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进行初步分析。
我国近海离岸50k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4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3.76亿kW;离岸20k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0.68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1.4亿kW;近海水深5~25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0.92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1.88亿kW。
从3级及以上风能资源中3级风能资源所占比例来看,离岸20km的海域范围内3级风能资源占51.4%,离岸5~25m水深的海域范围内3级风能资源占45.2%。
渤海湾、江苏和上海近海以及杭州湾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明显高于我国的其他近海海域,其中渤海湾的风能资源等级以4级为主,广西北海以外的北部湾海面风能资源等级为3~4级,江苏省和上海近海以及杭州湾的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
J IAN SHE YAN JIU技术应用206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电场风资源数据分析Di feng su gao qie bian qu yufeng dian chang feng zi yuan shu ju fen xi胡晓春近年国内风电开发项目主要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等中低风速区域转移,该类区域风速较低,且地形多为平原、湖泊、丘陵及林区,故市场对能适应此类条件、抗湍流、大切变地区的机组需求日益增加,塔架轮毂高度也呈现出向100m以上的发展趋势,截止到2016年底,国内对高塔架(120m以上)的需求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因此,对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电场风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省风资源分布情况江苏省风资源位于我国大陆东路沿海中心地带,地居长江、淮海下游,东频东海,属温带季风气候。
根据海洋及气象站1971-2000年的观测数据分析显示,江苏省全年平均风速为3.5m/s,东部沿海年平均风速为6m/s以上,且较为稳定,属于风资源较丰富地区。
通过对江苏省风资源分布情况进一步观测可知,江苏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10m)共计9520MW,其中陆地风能资源占2380MW,近海风能资源约为陆地的三倍7140MW。
风能资源可以划分为四个区,一区风能最为丰富,主要位于近海的东西连岛地区;二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位于沿海地区、长三角一带、淮海地区、洪泽湖高邮湖两岸及东南部沼泽地带,太湖东部;三四区风能资依次较低,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二、项目概况本次分析的风电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处于三四区内,场址位于东经119º09′~119º19′、北纬32º31′~32º36′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
本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100MW,拟安装50台单机容量为2.0MW的风电机组50台。
三、数据分析1.测风塔实测风数据分析风电场内建有一座100米(#1)高测风塔,场外建有一座90米(#2)高测风塔,鉴于场外数据不足一年,本次分析仅以场内#1测风塔进行数据分析。
2024年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的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2. 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概览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目前,江苏省风力发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超过XGW,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X%。
江苏省风电占比的不断增加,表明风力发电已成为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3. 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3.1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技术在江苏省的应用将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一方面,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将得到提高,风电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智能化、自动化的风电系统将更加普及,提高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市场需求预测随着江苏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环保政策的支持也将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江苏省对风力发电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3 政策环境分析江苏省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和鼓励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
通过引入各种优惠政策、降低风电投资门槛和提供补贴等手段,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市场的繁荣。
政策环境的积极变化将对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前景产生积极的影响。
3.4 挑战与机遇随着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的迅猛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风力发电的技术成本仍然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更加广泛应用。
其次,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对风力发电的接纳能力提出了挑战。
然而,这些挑战也同时带来了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可以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4. 结论综上所述,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政策环境的积极变化将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
在克服挑战的同时,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江苏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也是一省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发展区域。
在过去的几年里,江苏省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江苏省可再生能源的电力、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行展望。
1. 电力方面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在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X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X%。
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X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X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为X 万千瓦。
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研发。
此外,江苏省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输送。
然而,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可调节性会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压力。
其次,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还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如江苏省的地理条件并不十分适宜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
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力度,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可调度性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2. 风能江苏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风能资源地区之一。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X%。
江苏省的风能发电主要集中在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两个方面。
海上风电是江苏省风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江苏省拥有良好的海上风能资源,且离沿海重要城市较近,有利于电力输送和消纳。
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X万千瓦,占全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X%。
南通沿海风力特点分析
1、南通沿海风能资源丰富。
南通市位于江淮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区内具有南北气候以及海洋、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的气候特征。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有关资料表明,南通市近海岸带的风速、风能等值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区内风资源分布东高西低,自内陆愈向海边风资源愈丰富,在沿海边,有一条狭长的风速急变带,向海剧增,向内陆锐减。
根据气象观测站最近20年(1985~2004年)平均风速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风速为3.3m/s。
临近海边地区的平均风速比内陆城市的气象站大,根据相关测风塔实测资料统计,10m高平均风速大于5.0m/s、40m高平均风速大于6.0m/s、70m高平均风速接近7.0m/s。
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3至20米/秒风速的年累积时数大于5000小时。
第二十六讲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把握考纲有的放矢】1.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点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明确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可遵循以下三种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该方法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物的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例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也要考虑其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典例剖析[例1] (2011·江苏高考)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图1 图2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性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沿106.5°E我国亚热带局部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一月均温、七月均温、年降水量分别对应曲线是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1】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B.降水最少处海拔约为750米C.气温变化与纬度有密切关系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2】关于甲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D.地形平坦,一望无垠2.(10分)甲、乙两国历史悠久,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描述A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乙国B地区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2分)纬度位置低,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2分)(2)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多条大河交汇于下游地带,河流汛期集中,径流量大等。
(6分)【解析】(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图中的A是位于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是塔尔沙漠。
该地纬度位置低,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夏季的西南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2)读乙图,根据经纬度判断,B国位于孟加拉国,恒河三角洲平原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
多条大河交汇于下游地带,河流汛期集中,径流量大。
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区域气候类型及成因,区域主要自然灾害及成因。
3.读下图并分析回答问题。
(1)B地形区内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偏 (高、低);其主要原因是(4分)(2)C地区冬半年东北部的天气特征是,原因是。
(6分)(3)B地形区主要经济作物是(2分),试分析其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8分)【答案】(1)高(2分)盆地地形,冬季由于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1分),夏季热量难以扩散(1分)(2)阴雨(1分),受昆明准静止峰控制(2分)(3)油菜,甘蔗;(2分)有利: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每点2分)不利:光照不足(2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2024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1992年和2024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24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溶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1.D2.A 考点定位:气候变更及可能影响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3~4题。
表一时间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地点①9:00 23:00 8:58 23:02②7:19 18:41 7:20 18:40③5:40 18:48 5:39 18:49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3.B4.C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某校探讨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图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状况相符的是()A.①地旁边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低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欣赏瀑布的最佳位置8.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图4为日本及其旁边海疆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日本以及旁边海疆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10.2024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疆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遇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A.西南B.东北C.西北D.东南9.D 考点定位:地震解析:结合图例,读图可以干脆得出结论。
江苏省气候特点全省年降水量为704~1250 mm,江淮中部到洪泽湖以北地区降水量少于1000 mm,以南地区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降水分布是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
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江苏最南部的宜溧山区,最少的地区在西北部的丰县。
单站年最多降水量出现在1991年兴化2080.8 mm,年最少降水量出现在1988年丰县,为352.0mm。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省雨水充沛,南北差异不大,年际变化小。
全年降水量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其中夏季降水量集中,基本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冬季降水量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各占全年降水量的20%左右。
夏季6月和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淮河以南地区进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区在250 mm左右;一般在江淮梅雨开始之后的一周左右,我省淮北地区进入“淮北雨季”,此时往往是我省暴雨频发,强降水集中的时段。
三、气候资源,优越丰富气候资源主要指太阳能、风能、热量、水分等几方面的资源,这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需的条件。
太阳能体现在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上。
江苏省太阳辐射年总量在4245~5017 MJ/m2,分布上为北多南少,淮北地区大部分在4700 MJ/m2以上,苏南地区大部分在4500 MJ/m2以下,最大值区在淮北的东北部地区,最小值区在太湖周围地区。
季节分布是夏多冬少,春秋均匀。
全省年日照时数在18l6~2503 h,其分布也是由北向南减少。
风能是重要的气候资源,在江苏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江苏省风能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0 m/s以上,年风能有效小时数可达6000 h以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达200 W/m2;其次是沿江(长江)、沿湖(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地区,也具有风能开发的潜能。
四、灾害频发,影响严重江苏省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影响范围较广,是我国气象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省份之一。
2024年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1. 概述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以风能来发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其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2. 风力发电资源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条件较为适宜发展风力发电。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江苏省平均风速较高,年平均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江苏省沿海地区和苏南地区尤其适合发展风力发电项目。
3.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截止到目前,江苏省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根据数据统计,江苏省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远远超过其他省份。
这主要得益于江苏省政府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支持和鼓励。
4. 风力发电发展政策江苏省政府为促进风力发电市场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技术创新、优化项目审批程序、提供财税支持、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等,旨在为风力发电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5. 风力发电市场竞争格局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目前,江苏省的风力发电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它们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国内外知名风力发电企业也纷纷进入江苏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6. 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展望未来,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江苏省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风力发电将更具竞争力,预计将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
7. 总结综上所述,2024年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现状良好,风力发电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未来,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仍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数据和信息可能因时间推移产生变化。
第五章风能资源评估5.3无锡市风能资源统计分析5.3.1风速变化规律无锡市风能资源一般,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5m/s;秋季11月平均风速最小为1.7m/s。
15.3.2年风向频率统计图5.3-2无锡市风向频率玫瑰图逐日气象数据统计后绘出风向玫瑰图(正常年:常年,年平均风速2.8m/s;风大年:2000年,年平均风速3.0m/s;风小年:2007年,年平均风速2.4m/s),如图5.3-2所示。
由此图可知,无锡市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少风向为西南偏西风和西南风、西风、西南偏南风。
5.3.3年有效小时数风机发电有对切入和切出速度的要求。
切入速度一般为3m/s或5m/s,切出速度一般取25m/s或27m/s,从切入到切出之间的风速称为有效风速。
根据无锡市(市区)典型气象年统计数据(正常:2005年,风大:2000年,风小:2007年,取其平均值),取切入速度、切出速度为3m/s、25m/s,统计得出一年中风速值在有效风速范围内的小时数,即年有效小时数为3480小时,年可利用风能小时数较少。
5.3.4各等级风速频率风能可利用区条件为:风速不小于3m/s的小时数全年应超过2000小时才能做为风能可利用区,风速大于6m/s的小时数应大于150小时。
无锡市的风速小时分布如表5.3-3,风速不小于3m/s的时间全年共3480小时,高于可利用风能小时数的最低标准。
图5.3-3 无锡市风速小时数分布图5.3.5平均风功率密度35.4无锡市风能资源潜力分析无锡市区内年平均风速为2.8 m/s,由表5.4-1我国风能率密度等级划分表可知,无锡为并网风力发电不适宜区域。
表5.4-1 我国风能率密度等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