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期间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2001年7月,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基本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折叠思想提出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提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檄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折叠历史背景折叠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
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
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代表思想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观点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物质基础]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精神支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大建立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④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六大
⑤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接续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途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1。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1)“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整体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及主要内容“三个代表”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六大首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并从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实现了新的飞跃。
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的提出和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只有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才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其次,要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小编整理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重大意义理论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现实意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将进一步发展。
旧的平衡被打破后,新的平衡还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三个代表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什么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
它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精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2、“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3、“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和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先进生产力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选)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一切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创造性。
(可选)6.人民的支持是决定一个政党和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因为:(3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要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4、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的主要表现形式:
1、抓住决定党的历史地位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起来。
2、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3、深刻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了许多国家执政党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先进性问题。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如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
我们全部工作的岀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意义
1、理论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
新发展。
2、现实意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
如何理解先进生产力
上海生产力学会最近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召开了“生产力科学的基本原理与…三个代表‟思想”学术研讨会。
市社联党组书记施岳群出席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之
所以得到亿万人民的拥戴,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根本原因就在
于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大家围绕如何认识先进生产力、什么是当代先进生产力、如何正确认识它的特征和要求等问题,展开了
热烈的讨论。
什么是当代先进生产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个有机整体,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和基础。
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首先
弄清什么是先进生产力。
与会者认为,要认识当代先进生产力,必须首
先弄清当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当代先进生产力正是在科学技术
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家从当代
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上,对当代先进生产力进行了界
定,但是在具体的表述上各有不同。
许多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网络和
知识的统一就是当代的先进生产力。
某种程度上,新经济就是当代先进
生产力的主体。
唐元虎认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内涵是“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
李世嘉认为,从广义上看,先进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和创新化和计
划化可以事前控制的生产力。
张占耕认为,当代先进生产力是一种建立
在智能化工具以及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现代生产力。
沈建新认为,先进
生产力应该是社会生产力,是一种全社会的物质力量,它的具体形态是
有层次的。
什么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特征
生产力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当代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此学者们进一步分析了当代先进
生产力的一些特征。
唐元虎把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特征概括为:1创新性
特征:由于知识爆炸和知识集成,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许多过去没
有的特点,如从单因素质变转向多因素同时质变;从一点质变转向多点
同时质变;从硬件为主的质变转向硬、软件同时质变;从单要素质变转
向整个体系的质变,等等,由此也出现了生产力加速发展的特征。
2产
业渗透性特征:一、二、三产业一体化,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一体化,产业界线将模糊化。
3虚拟性特征:信息、数字和网络共同组成虚拟世
界,人类正努力用虚拟世界解释真实世界的一切。
王步宁联系我国的实
际,着重分析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价格的隐含性,
二是穿透性,三是时空性。
沈建新从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角度作了论证,
认为当代先进生产力中的科技和知识含量越来越大,因此价值创造越来
越依靠知识劳动,特别是其中的创造性劳动,他相信,最终创造性劳动
会成为未来价值创造的最终源泉。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中国的“圣经”。
而人们知道,生产力构成的第一要素是人。
没有人就没有生产力。
自然,没有人什么也没有了,还哪里会有科学技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就是解放人,解放了人,就解放了生产力。
中国农村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因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获得了第一次的解放。
此后就滞步不前了,也就是说,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似乎“到头了”。
现在该如何让农村生产力获得第二次大解放,“路慢慢兮其修远”,还不知是否有人去“求索”呢。
要解放农村生产力,要首先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土地私有化。
农民能不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土地是农民
的命根子,但中国农民的“命根子”属于国家所有,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农民没有“命根子”。
没有“命根子”的农民就不是真正的农民,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现在有超过一个亿的农民成了城市“游民”——农民工。
农民工,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人口:非农非工非商。
当然这也意味着,这部分中国人口变成了真正的“自由职业者”。
他们“自由”得很,今天人还在上海,转眼间就可以上北京;城市呆得不耐烦了,就卷起铺盖回老家。
然而,他们“自由”得过了头,在城市里连个正式的“名分”都弄不来。
试问,这批人能进入“先进生产力”行列?
如果说,这部分在城市游荡的农村“自由职业者”不能进入“先进生产力”行列,那么,他们留在农村老家的妻儿老小,以及那些根本不想出来当“自由职业者”的地道农民,他们又是否能够进入“先进生产力”之行列呢?
不可否认,他们之中肯定有一部分头脑活络的分子,早已进入了“先进生产力”行列,这就是农村里面率先富裕起来了那部分人口。
但是,他们只是富裕起来了,若按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来划分,基本上可以说是“上比先进而不足,下比落后又有余”的状态。
若要依靠这些人去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恐怕是过于乐观了。
而先进生产力是完全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
英国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由于人的解放得
到真正的实现,从而出现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带动了整个英国经济的全面高质量地发展。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反观中国,人们看不到这样的代表者;起码在农村没有。
那么,在城市是否有呢?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这个结论算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了。
但中国的工人阶级一直与“先进生产力”为伍,却总也不能成为引领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
这是因为,他们仅仅是被动接受他人先进的科学技术现有成果,而自己“生产”不出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生产力来。
这又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人阶级文化水平还很低,他们的发明创造还非常有限,不足以“生产”出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生产力来。
更何况,现有在岗的工人弟兄,其收入水平也不高,仅够养家糊口,远不能静下心来搞发明创造,纵有业余时间,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会去兼职的,以补贴家用。
这么说来,那就只有依靠我们的知识分子这个庞大的队伍了。
他们应该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有地位有话语权的人,他们正在忙于赚钱呐。
教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四千万”,这个指标可谓硬得邦邦响。
他们哪有时间去发展先进生产力?
所以,中国只能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真正的先进生产力。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什么?
上次讨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今天想要讨论一下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今天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也在飞跃,可是我们的发展要求是什么?我们在强调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发展可持续吗?我们已经将新疆的气运到上海,我们已经将陕西的电输到了广州,我们已经将地球人送上太空,我们接下来该将长江的水送到北京,让全世界70%的人穿中国制造的衬衣和鞋子,用中国制造的打火机,牙签,餐巾纸......我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的发生,反正是13亿人玩1300支股票已经过万亿,反正中国人辛苦挣来的钱都买了美国国债,我不知道我们将来是继续创造财富还是走向毁灭,反正是中国现在越来越被别人嫉妒和讨厌.我知道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劳动者我们不缺因为我们可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生产资料我们应该很缺因为我们人均肯定很缺,因为我们人多,所以我们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不那样尊重人。
可是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科学要素,我们还是那样的无所谓,200年前的日本已经放弃中医改信西医,可是今天中医这样的“伪科学”仍在中国大地上游荡,这种建立在巫术基础上的五行术却被当作“国粹”般保护,我开始怀疑我们是否还是智慧的民族?即使是4年前的2003年的“非典”期间,我们竟然可笑的用植物根茎(例如:板蓝根),这种400年前的方法,来抵御疫情,仿佛回到了西元前30世纪那个叫“神农”的“土著”的蛮荒时代。
可悲的是今天这样的情况依然继续。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否定这种所谓的“医术”,毕竟植物与昆虫有些的确可以治病,可是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中医去研究,究竟是植物中哪种成分分子,或昆虫中哪种蛋白质对病痛有用而是在那里之乎者也的研究什么五行八卦,可笑的是中医竞升职称竟然不考英语考什么古汉语?所以,今天我们还会重复以往的错误。
就像中国的丝绸业的消亡一样。
中国曾是丝绸最大的生产国,曾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了几千年,可是遗憾的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不过就是养蚕而已,从未有过一个中国人问过为什么蚕会吐丝?结果是一个德国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得出结论,因为蚕吃桑叶,于是他不养蚕了,将桑叶放在了强酸里,于是人造丝就产生了,于是中国的丝绸就再也卖不动了,于是他们都改吸鸦片了,于是中国差点儿亡了......所以,中国现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和“五四”时没太大区别,那就是“民主与科学”,只有,我们真正拥有这个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