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泉的基础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温泉的基础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温泉的基础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温泉的基础知识要点教学提纲

温泉的基础知识

一、温泉的概念

说起温泉二字,大家可以说都不陌生,那么,谁又真正了解其内部涵义呢?大家可能都知道温泉水对身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疗效,那么,是何种元素对身体起到了作用呢?温泉水里到底含有哪些元素呢?

还是让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泉:

1、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水,称之为泉。那么,什么是矿泉?

2、矿泉是含有一定数量的特殊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气体,或具有教高的水温,能影响人体生理的泉水。

3、温泉:是指水温在34度以上的矿泉。

4、矿泉水的分类有哪些?

矿泉水按化学成分可分氢泉,碳酸泉,硫化氢泉,硅酸泉,氢化钠泉等;

按理疗作用可分为饮疗泉,浴疗泉,饮浴疗泉;

按水温可以分为冷泉,微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和沸泉等。

二、温泉水的形成和特点

温泉水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和特定地理位置变化而形成的,比如:有大气降水经过多年而形成;有火山爆发后而形成;也有曾经沧海边桑田、地壳发生变化而形成。那么,温泉水是怎样形成的呢?

1、它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条件有关,它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中产生的,具有可靠的地质构造条件。特定在哪里呢?因为,该地段具有远景开发的地热田,地下热水具有丰富和埋深、出浅的特点。同时,热矿水处于山前地带,大片山区地下水运移汇集于深部断裂带中,终年涌水不断而形成的。

2、它的特点是是什么?

A:热矿水的形成与区域构造条件有关,该热矿水具有丰富和深埋、出浅的特点

B:热矿水的水温50°C-60°C,具有中温热矿水的特点,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而该温泉水适合人体需要。

三、温泉的种类

温泉的分类,一般温泉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1.泉水分泌出方式

2.温泉的所在环境

3.温泉的酸碱度

4.温泉的化学组成特征

A、若以泉水分泌出方式区分,可将温泉分为以下六种:

a) 普通泉:是最普通的温泉,泛指水温在沸点以下的温泉。

b) 间歇泉:藏在地下深处的温泉透过垂直细长的孔道,在一定的时间会强劲地喷出地面。

c) 沸泉:指的是在沸点温度的泉源,温度接近100°C。

d) 喷泉:温度在沸点以上,如果再加上特定的地质条件,就会构成壮观的喷泉,喷出的高度可达30至50米高。

e) 喷气孔泉:所喷出的蒸汽含有相当成分的温泉物质,如硫磺泉最为明显,这些含有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气体,喷出时与空气结合,产生硫磺,也就是最适于采撷作“汤华”的素料,等于是家用温泉浴的“温泉汤包”,在日本颇受欢迎。

f) 热泥泉:含有大量泥土的浑浊温泉,不习惯的人会觉得是在浸泥汤,而深好此泉的人则发现热泥泉对美容护肤,身体康复别具疗效,因此许多温泉医院采用泥疗法。热泥泉虽然温高水浊,但洗后皮肤细腻,十分舒畅。

B、按照温泉所在的环境分,可将温泉分为以下四类:

1、火山区温泉

2、深层岩区温泉

3、变质岩区温泉

4、沉积岩区温泉

C、依酸碱度(PH值)分可将温泉分为以下五类:

1、酸性温泉PH值在3以下,如果PH值为1或以下就属于强酸。

2、弱酸性温泉PH值在3-6之间。

3、中性温泉PH值在6-7.5之间。

4、弱碱性温泉PH值在7.5--8.5之间。

5、碱性温泉PH值在8.5以上。

D、依照温泉的化学组成特征,可将温泉分为以下四类:

温泉水内溶有各种物质,包括阳离子,阴离子,复合离子和分子等,这些成分大部分来自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物,有些来自火山气体。依照这些矿物质的化学成分可将温泉分为:

1.氯化物泉

2.碳酸氢盐泉

3.硫酸盐泉

4.混合型泉。

四、温泉的泉质和功能

1.硫磺泉:含有硫酸的温泉,有软化角质层的作用,并有止痒和解毒的功效,是慢性皮肤病的有效疗泉,但是因为刺激性强,肤质敏感者要注意,以免产生副作用。

2.铁泉可分为两种:

A:铁碳酸氢盐泉:含有重碳酸第一铁值的碳酸铁泉,接触空气产生褐色的沉淀物,水色呈茶色或红土色,是理想的疗养泉。饮用泉水对改善贫血十分有效。

B.铁硫酸盐泉:含有硫酸铁的绿矾泉,有绝佳的造血功能,保温效果也不错,对风湿病,更年期障碍,子宫发育不全,湿疹等患者均有疗效,愈靠近泉源的泉质愈好。

3.单纯温泉(碱性):泉温在25°C以上,含有微量的泉水应有的矿物成分,对身体刺激较少,但是疗养的范围相对扩大,效能则视其中的成分而定。

4.碳酸盐泉可分为两种:

A.重碳酸土类泉:含有钙镁等碳酸氢盐的温泉,具有镇静作用,对过敏型患者、慢性皮肤病、麻疹有疗效。如为饮泉,可以改善肠胃病和糖尿病。

B.重曹泉:含有重酸氢钠的温泉,是对皮肤有滋润功能的“美人汤”的主要泉质,对烧伤,烫伤等外伤患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如为饮泉,可中和胃酸,改善肠胃疾病。

5.硫酸盐泉(正苦味泉):含有硫酸镁的正苦味泉,效能跟石膏泉差不多,正苦味泉常泡可以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

6.食盐泉:以含有食盐成分的多少,区分为弱食盐泉和强食盐泉,是具有绝佳保温效果的“保温热汤”,对风湿患者,手脚冰冷及妇科病症有改善效果。如为饮泉,可改善肠胃疾病。

7.放射能泉:含有放射性元素氡和镭的温泉,是可泡可饮还可以利用吸入法的全方位的温泉,对糖尿病,神经病,风湿病,痛风患者,妇科病等具有疗效,并有镇静作用。

8.单纯硫酸泉:含有二氧化碳的温泉,泉温一般较低,能促进微型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有保温作用。如为饮泉,可以改善肠胃疾病。

9.硫酸盐泉可以分为两种:

A:含钠的硫酸盐泉:常泡可以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并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如为饮泉,对改善肠胃病和糖尿病有效。

B:含钙的硫酸盐泉:有绝佳镇静的效果,常泡可以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风湿病,割伤烧伤,皮肤病的情形。

温泉之礼

一、沐浴温泉的基本常识

1.沐浴温泉必须先冲洗洁身,以保持温泉水质卫生及让身体适应水温,另外洗去皮肤的汗渍,可更易吸收泉水中的矿物质。

2.必须穿着泳装及拖鞋,方能进入露天泡温泉。

3.选择适合自己温度的温泉池浸泡,浸泡时间不能过长,每次十五分钟即可,如发现口干或胸闷等不适应感觉,应即上岸饮杯水或饮料可舒缓不适。

4.凡患有较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身体不适或有孕者,均不宜浸泡。

5.酗酒者一律严禁入池浸泡,否则后果自负。

6.浴后请用清水清洗身体,但不要用香皂和浴液,以保存皮肤表面所吸收的矿物质。

二.沐浴温泉的禁忌

洗温泉对人身体健康有益处。但若不慎,亦会造成伤害!例如温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碱物质,可以消炎杀菌,对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肤病(如干癣,类干癣,玫瑰癣疹)颇有疗效,但有时也会刺激皮肤伤口而造成恶化,甚至导致“温泉性皮肤病”,汤友们享受沐浴时应多注意。

1、急性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如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或发烧的急性感冒者,最好不要浸泡。

2、隔离性的急性传染病及结核病患者,如梅毒、淋病患者应先做治疗降低传染性后,才可以泡汤。

3、癌症、白血病患者不宜浸泡,因会刺激新陈代谢而导致身体加速衰弱;同样,营养不良或是病后身体极度衰弱时,暂勿泡汤。

4、带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重症患者不宜泡汤。

5、严重湿疹、皮肤炎及皮肤有溃烂伤口者,最好不要浸泡。

6、干性皮肤病、高血压、血管病发者,严禁入池。

7、怀孕初期和末期,不宜浸泡温泉。

8、女性正临月经时,不宜泡汤。

9、刚刚用脑过度或激烈运动过后,或熬夜隔天均不宜猛然入浴,以免引起脑部贫血或入浴休克现象。

10、依皮肤承受力,温泉入浴水温38°C-42°C最适中,最高不可超过45°C,以免烫伤。

11、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油份失去太多或是皮肤表面益菌被消灭,或者使得心脏负荷过重。

有些人认为入浴时间及次数愈多疗效愈好,其实是错误的观念。当天气开始转凉,空气中的水分及湿度降底,此时

人体会自动降低新陈代谢速率以减少能量损耗,以免因汗腺及皮脂分泌减少,造成皮肤上保护膜大量散失,而失去保护功能。所以,温泉的水愈热,浸泡时间拉长,次数愈多,将使肌肤的水分油脂流速加剧,其流失的体液有时可达平常状态的七十五倍之多,造成皮肤干燥而发痒。

由以上的禁忌可知,病患入浴的时间,次数应事先与医师相通,以减少可能的病发症。尤其上了年纪的人,更应注意若干限制,因为老年人的性荷尔蒙分泌减少,皮肤水分及皮脂表面保护膜不足,肌肤容易干燥发痒。若是患有糖尿病、肝病、肠胃病、高血压等内脏老化症状者,出浴时记住不要马上接触冷空气,这样很容易造成脑中风的危险性升高。另外要强调的是,硫酸黄的脱水性很强,患有常年性干皮症病人,如果泡硫酸黄泉的时间过长,而发生全身皮肤发红,落屑增加现象,可能会变成十分严重的老人性皮肤病。此外,肾脏病患者,不宜接触食盐泉,重曹泉;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在使用浓度高的食盐泉、酸性泉时,最好先稀释后再入浴。一般而言,缓和型的单纯泉,比较适合老年人,但患有内脏慢性重症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单独去泡汤。

严重的病变患者,或其他染上严重全身疾病患者,最好还是敬温泉而远之;总而言之,利用温泉治病,应由专业医师指导,以温泉辅助治疗。而不能作为单一的治疗方式,如此才可发挥汤治效能,以保百年之身。

三.沐浴温泉安全守则

温泉篇

1.长途跋涉疲劳过度,不可骤然入温泉,须稍事休息,待体力恢复后再行入浴。

2.空腹饥饿时不可入浴,因空腹易致疲劳,须饭后小睡或稍歇再行入浴。

3.若是房事乍过,须熟睡养息后才能入浴,否则沐浴刺激血液通行,致使体力消耗怠尽,恐生意外。

4.温泉疗养,应予长期进行方可,而且最初一周每天一不超过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10分钟,连续两周后,应间歇三五日或一周,再继续行之,收效可能更佳。

5.泡温泉的时间视水温而定,一般以摄氏38-40度为宜,太热不可泡太久,以摄氏四五十度而言,每次不超过10分钟为佳,以后可慢慢延长。

6.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心脏病症状者,不可骤然跳入温泉,以免因血管忽胀忽缩影响血压。宜在入浴前以泉水擦身或渐次

为之。

7.温泉的成分不同,功用各异,一般都可在浸泡时被徐徐吸入体内,若体质特异或皮肤过敏,浴后须以清水冲洗。

8.温泉大多可饮用,但勿过量。碳酸泉呈碱性反应者,可以溶解肠胃脂肪,每日稍饮可减肥整肠,属酸性者不可下咽,含氧化铁者尤不宜饮,事前应详察。

9.感觉不适就应起身。而且刚开始尝试泡温泉者应以一天一次为限,适应后再增加为两次或三次。浴后则应充分休息并应注意休息补充营养。

冷泉篇

1.洗冷泉时,甫入浴池,全身感觉沁凉无比,但不到两分钟通体发热,之后,皮肤即有些刺痛,尤以敏感的部位更甚,在发冷的时候,千万不要动,否则会更冷。

2.在洗冷泉时,若逢气温骤降或湿度降低时,因二氧化碳溢出过多,会使人不自觉窒息,洗冷泉澡时最好有数人陪伴,以免发生意外。

3.为不使冷泉的成分过度逼入体内,浸浴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

四.温泉八戒

1. 首先请注意:不是每一种温泉都适合浸泡,过烫、过酸的泉不要泡,温度以30°C较恰当。

2. 温泉浸泡时间视个人需要而年定,但一般而言,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且每次应以三回为限。

3. 千万不要以为浸泡越久,效果愈好,尤其当泉水越热时,浸泡过久,肌肤的水分及油脂流失过速,皮肤非但没有润滑,反而会因干燥而发痒,尤其是干性皮肤。另浸泡过久也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起所谓的“恶汤”。

4. 尽量避免饭前或饭后立即浸泡温泉,饭后应至少隔60分钟较恰当。

5. 长途跋涉后不宜马上洗温泉,最好应先做休息,等体力恢复后在入温泉池内浸泡。

6. 容易失眠者以微温的温泉为宜,最好能稍微躺着浸泡,若感到头痛、恶心时则不宜在浸泡。有特定疾病,或有特殊生理状况者,应自行注意泡温泉时的安全。

7. 通常自温泉池起来后不必再用清水冲洗,但皮肤过敏的人或泉质浓度过高时,最好还是再冲一下,才不致有反效果。

8. 为了安全起见,孩童浸泡的水温不宜过高,大人应先行测试(民间另有此一说,男孩青春期前不宜常泡温泉,以免影响家族香火之传递,信不信由你)。

五.温泉入浴指南

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分享一下温泉的入浴方法和心得:

1.“下汤”的方法:

在进入温泉之前,我们应该于浴室冲凉洁身。但自从家庭式风吕的普及,很多的年轻人已省却这个步骤。在旧有的“下汤”方法中说明入浴者必须洗净下半身,将细菌污垢清洗干后方可入池。

2.“跳汤”方法

把身体蹲下,再用温泉水淋身。使用该方法时,请小心水花以免影响他人。近来,因许多温泉已加上花淋等装置,“跳汤”已鲜为人用了。

3. 保守派入浴方法

您是不是属于“保守派”?最近,因为人们的自信心有所增加,大多数人已经从保守的思想中转变过来,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其思想行为都比以前大胆多了。不过就传统角度而言,当然是采取“保守派”的入浴方法。(没写具体方法)

4. 宁静温泉的乐趣

温泉的环境愈宁静,愈能让大家体验温泉与身体合二为一的感觉,这个状态便是日本人所谓的“极乐”。但是各位应紧记,温泉里是不可游泳的。与欧洲温泉强调其医疗功效不同,在日本则更着重温泉与人体的通灵感应。究竟你是属于哪一类型?

5. 如希望真正享受温泉之乐,必须遵守一项守则--请把身体清洁干净。

其实这点是十分重要的。不过,近来大多数人都把它忘记了。保持风吕(温泉浴室)的清洁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相信,清洁的温泉和能否享受真正的温泉快乐是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的。

6. 请不要将浴巾浸于浴池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