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莞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东莞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4

1.1项目基本概况4

1.2水环境概况4

1.3 河道淤泥的产生及危害5

1.4 河道淤泥中主要污染物6

1.5市重污染水体清淤的必要性7

第二章河道清淤8

2.1河道清淤的目的8

2.2清淤目标8

2.3清淤原则8

2.4清淤技术简介9

2.5 市河道清淤方法选择12

第三章淤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14 3.1 国外底泥的处理与处置方法14

3.1.1 原位处置技术14

3.1.2 上覆水充氧技术15

3.1.3、原位生物修复技术16

3.1.4 异位处置技术16

3.2 淤泥资源化利用17

3.3 淤泥固化技术17

3.4固化剂选择18

3.5、固化原理19

3.6固化剂特点20

3.7、固化产物的性能指标21

3.8、固化产物资源化利用的应用领域23 3.9、淤泥固化工艺技术及设备23

第四章效益分析25 4.1 经济效益分析25

4.2 环境效益分析26

4.3 社会效益分析27

第五章、结论及建议28 5.1 结论28

5.2 建议29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市

项目围:市河涌及其水库淤泥处置工程

编制单位:

1.2水环境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是城市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改革开发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方式和观念的落后,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日趋恶化,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是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的一种重建或改造活动,进行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是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是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压力大、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结构性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污染源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低等原因,导致河涌水生动物和植物消失,河水发黑发臭,景观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多个镇区河涌河岸、河道里以及河面上堆积着各种垃圾,使本来已经黑臭的河水,更加肮脏。由于河水黑臭,河道以及河岸的景观状况极差,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河滨带地区的土地功能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各大水库也由于长期污染,水质直线下降,由于城市供水存在保证率低、

供水设施缺乏调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为保障用水安全,2007年进行规划,投入22亿元实施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该工程将以现有多口提水工程和供水水库为基础,将中部及沿海片的同沙、横岗、松木山3个中型水库及水濂山、白坑、芦花坑、五点梅、马尾、莲花山6个小型水库联通,以松木山水库为调节枢纽,增设东江干流黄大仙取水口,通过补水总干道与松木山水库衔接,形成以东江水源为主、水库调蓄为辅,与原有供水系统管网相衔接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联网水库供水围主要为长安、虎门、大朗等缺水较严重镇区,重点解决中部地区水资源紧缺现状。联网工程实施之后,的九大水库将成为市民饮用水的第二水源。水库周边污水未截流之前,水库流域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生活垃圾渗滤液污染、初期雨水污染以及面源污染等,由于长期的污染,水库的水质难以达到功能要求。

市于2005年开始投入几十亿资金,新建城市截污管网系统,并以BOT形式新建了36个生活污水处理厂,这些项目的实施为的生态重建提供了条件,从源头阻止重污染废水进入水体中。但是,由于长期的污染使得水体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淤泥,其成分复杂,对水生态系统构成长期威胁,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后,底泥中的污染物又会释放,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3 河道淤泥的产生及危害

河道底泥是各种来源的营养物质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化作用,沉积于河底,形成疏松状、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盐的灰黑色淤泥。

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污染底泥具有含水量高,粘土颗粒含量多,强度低,成分复杂且具有明显的层序结构,重金属含量高,成分复杂,有明显臭味。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排放的大量难降解污染物相当一部分积累在水体底泥中,对水生态系统构成长期威胁,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长期影响河流水质。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围的一个环境问题。底泥的污染归根结底是对水体的污染和底栖生物的危害。目前,河道底泥处置的难点是如何处置从河道挖出的淤泥,清淤会产生大量的淤泥,淤泥能否妥善处理是整个清淤工作的前提条件。

1.4 河道淤泥中主要污染物

研究表明,河道底泥污染物的种类而言,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重金属,包括Mn、Pb、Cd、Zn、Hg、Cr、Cu、Zn等。重金属通过吸附、络合、沉淀等作用而沉积到底泥中,同时与水相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重金属极易再次进入水体,成为二次污染源。

2、营养元素。经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的N,P等营养元素,相当一部分沉积到底泥中。水生植物的生长会吸收部分营养成分,但大部分仍与水体保持动态平衡。当水体污染源得到一定控制后,N、P则可能主要来自底泥的释放,严重时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难降解有机物。聚芳香碳氢化合物(PAH)、聚氯联苯化合物(PCBs)等有机物,由于疏水性强、难降解,在底泥量积累。通过生物

富集作用,有毒有机物可以在生物体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通过食物链还可能危害到人类。

4、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底泥中的PTS类污染物能够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达到较高的浓度,从而对生物体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这些污染物还能够通过水一泥界面的迁移转化作用重新进入水体,并通过复杂的污染生态化学过程,即在气一水一生物~底泥等多介质环境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和暴露,在人和动物体大量累积,影响人和动物的生殖系统健康,从而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5市重污染水体清淤的必要性

随着市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完成,市河道水体黑臭现象有所改善,但河道水质仍然为劣Ⅴ类水体,截流后河涌中存留大量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只有根本上彻底清除河涌淤积的底泥,才能保证水体恢复其生态功能,否则将影响重建后的生态系统,底泥所释放的污染物影响水体修复的最终效果,河水无法变清,河道随着底泥污染物的释放而再次变黑变臭。

(1)市水体尽快清淤是市污水截流后重建水体生态系统先决条件;(2)市水体尽快清淤是保证市水体修复效果的必需;

(3)市水体尽快修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4)市水体尽快修复是市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第二章河道清淤

2.1河道清淤的目的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各个镇区的河涌河水污染严重,备用水库也不同程度的受到的污染,而且底泥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日益成为严重的问题。受污染的底泥中含有重金属、生活垃圾、有机质分解物等等,即使在市截污管网建成后,污染源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河道淤泥仍然可对河流及水库产生二次污染,河涌略微改善的黑臭现象死灰复燃;备用水库严重时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对底泥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2.2清淤目标

河道清淤工程,采用现代化机械和技术清除河底的污泥,疏浚河道,消除底泥污染。

2.3清淤原则

(1)彻底整治、突出重点的原则

市河道由于多年来的长期污染,河床底部沉积了大量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将长期影响河道水质,所以对河道进行彻底清淤,是后期水体修复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只有成功的实施淤泥清理,才能使河流及水库成为生态河,充分展现的地域水文化,充分体现出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2)环保清淤的原则

清淤过程中,不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是清淤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必须做好清淤过程中的保洁工作和淤泥运输过程中的防渗防漏工作,做到文明清淤,不影响沿岸居民的生活。

(3)淤泥四化原则

清淤原则为: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

2.4清淤技术简介

(1)绞吸挖泥船清淤

挖泥船清淤主要是利用装有绞刀、耙头、吸头、抓斗等设备的挖泥船。是一种具备破土、挖掘、提升、输送等功能的清淤工具。目前国河道与湖泊清淤多选用装有绞刀的绞吸挖泥船。

图2-1绞吸挖泥船

(2)气力泵清淤

气力泵清淤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清淤设备。主要组成为泵体、压缩空气分配器、空气压缩机。气力泵清淤的特点在于:机械磨损小、维修方便、排泥浓度高,可以结合抽水灌溉排沙,较挖泥船清淤经济,

造价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其适用于水深较大水域。

图2-2 气力泵清淤

(3)不排水机械清淤

主要采用水陆两用挖掘机开挖,将清理出来的河道污染底泥装载到驳船上,用拖轮带动驳船经水路运至堆泥场临时码头,在码头上用改装的抓斗挖泥机把驳船中的淤泥再挖装到自卸汽车上,由自卸汽车转运到堆泥场。

图2-3 不排水机械清淤工艺流程图

图2-4 水陆两用抓斗装驳作业

(4)水力冲挖式清淤法

水力冲挖式清淤法主要是针对水量不大的河道,清淤时首先对河道进行截流,然后排水,将清淤河道积水基本排干,然后采用搅吸设备进行搅拌、抽排清淤,同时由工人使用高压水枪在搅吸设备旁边予以辅助。

水力冲挖式清淤的优点在于淤泥的挖掘和输送一次性完成,清淤

效率高,操作简便,管道输送距离可达千米之外,避免了淤泥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另外搅吸泥设备的体积小,运输、拆装都也都很方便。

图2-5搅吸式清淤

2.5 市河道清淤方法选择

市河涌遍布各个镇区,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投入和环境保护设施严重不足,导致河涌除了雨季行洪功能,旱季更成为了各个镇区的纳污河,黑臭现象严重,河道淤积了大量的淤泥,淤泥成分复杂,不仅含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底泥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针对市河道的特点,清淤采用应地至宜的原则,根据河道特点大致分为河涌类以及水库类。

(1)河涌清淤

河道特点:河道的平均宽度窄,河道较短,河道的水位较浅;

河道功能:在雨季时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在旱季时主要是接纳镇区的污水。

清淤方式选择:针对该类河道的特点,由于水位较浅,并且该类河道贯穿各个镇区,早期镇区缺乏合理规划,临时简陋建筑沿河而建,

大量的生活生产垃圾随意扔弃至河涌中,挖泥船无法进行操作;同时,清淤工程中,由于淤泥大多数处于流动状态,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洒漏,考虑工程实施时避免对河岸环境的破坏,在清淤的同时能够保持两岸景观,避免运输带来的二次污染,降低长跟离运输的成本。综合考虑可采用搅吸式清淤法进行清淤。

主要设备组成:水力冲挖机组、泥浆泵、抽水泵、输泥管、输水管。

输泥方案:软管输泥在水面安排可移动输泥软管和接力泵,泥浆泵抽吸出的淤泥直接由输泥软管排放到河道下游的堆泥场。

(2)水库清淤

特点:河道宽,水位深。

功能:饮用水源及雨季行洪。

清淤方式选择:针对水库的特点,由于水库的底泥主要为洪水行洪、泄洪时产生的淤积,以及水土的流失。且河道的大面积和连续性,清淤方案宜采用水下作业法,清淤可全年进行,设备利用率高,不必抽干水体,节省电能。根据水库特点,建议采用适合在自推进绞吸式挖泥船。

主要设备组成:船体、集控操作室、柴油动力机组、星形轮驱动自推进系统、液压传动耙吸头及泥浆泵系统。

输泥方案:软管输泥在水面安排可移动输泥软管和接力泵,清淤船抽吸出的淤泥直接由输泥软管排放到河道下游的堆泥场。

第三章淤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3.1 国外底泥的处理与处置方法

河道底泥的污染归根结蒂是对水体的污染和底栖生物的危害。如果能消除其对水体和底栖生物的作用,则能有效降低污染底泥的环境响。因而,底泥污染的控制既可采用固定的方法阻止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也可采用各种处理方法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毒性,以减小其危害。目前,底泥处置方式主要有原位处置和异位处置两种。

3.1.1原位处置技术

原位处理是底泥不疏浚而直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减少受污染底泥的容积,减少污染物的量或降低污染物的溶解度、毒性或迁移性,并减少污染物的释放控制和修复技术。目前,原位处理技术主要有底泥氧化技术、覆盖技术、上覆水充氧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

术等。

1、底泥氧化技术

底泥氧化技术是将氧化药剂注入底泥部。氧化其中有机物并脱氮,将亚铁转化为三价铁(氢氧化铁),使磷与氢氧化物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控制源性磷的目的。底泥氧化技术被视为是一种代替铝盐的钝化处理技术,它同铝盐的钝化技术相比较,有不容易影响水体生物、氧化技术效果更加长久的优点。常用的药剂包括硝酸钙、氯化铁和石灰。底泥氧化适用于铁氧化还原控制源性磷的情况。不适于底泥高pH 和高温度控制源性磷的情况。

2、原位覆盖技术

原位覆盖是将粗沙、土壤甚至未污染底泥等均匀沉压在污染底泥的上部,以有效地限制污染底泥对上覆水体影响的技术。原位覆盖主要是将污染沉积物与底栖生物,用物理性的方法分开并固定污染沉积物,防止其再悬浮或迁移;降低污染物向水中的扩散通量。但在覆盖的同时也降低了水深或湖泊的库容,对底栖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目前覆盖法在日本Kihumu湖和Akanci湾、美盛Sipmson--Taa海滨、加拿大安大略省Hamilton港等近海、河口等地已成功使用。

3.1.2上覆水充氧技术

原位上覆水充氧技术就是对水体充氧,使水体保持一定的溶解氧,阻止或抑制底泥释放污染及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目前,国外治理河湖污染的增氧措施主要有液态氧经多孔橡胶管向水底增氧;旋桨负压吸氧并随水射入水体;喷射引氧与振荡射流扩散相结合的充氧技术。

Masanobu Ishikawa等人用数学模型的方式验证了磷酸的释放量同上覆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呈线性递减关系。向水体底部充氧可以使水体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水的颜色变清,臭味消失;使近表层沉积物中的部分有机物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无害的、小分子的无机物,可改善水底生物的栖息环境,提高鱼虾等水生动物供氧水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锡辉教授等人通过对受污染河流的小型实验结果表明,水体充氧能够有效消除受污染河流黑臭现象,处理后水的色度可以达到10倍左右,典型嗅味物质土臭素和MIB的浓度大幅度下降。河流底泥能够得到原位钝化,处于稳定状态,能够有效控制底泥污染对河流的不利影响。

3.1.3、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主要是微生物来降解环境污染物,消除或降低其毒性的过程。它是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的延伸,其新颖之处在于它治理的对象是较大面积的污染。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生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或者强化生物体的某些特定作用来把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安全围以下

3.1.4 异位处置技术

河道由于长期污染,底泥污染严重,原位处置不能满足治理的需要,底泥必须进行清淤,即将底泥清除河道后再进行处置的方法。清淤后底泥的处理则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清淤底泥以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率高而处理困难。目前,对河道或湖库清淤产生的淤泥传统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是填埋或深海抛置。由于这种污

泥含水率高,不仅运输困难,填埋作业也难以实施,而且还需占用大量耕地,因此这些技术已不多用。目前常用的深海抛置因为运输费用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环境法律已不允许。

3.2 淤泥资源化利用

随着人们对河道清淤物质的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认为底泥物质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清淤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可靠化的原则。淤泥的资源化研究,必须对底泥的各种性能进行系统和详细的研究,比如污染状况、地点的选择、技术可行性、产品的环境可接受性、成本和效益以及法律法规的限制指标等。根据底泥的来源、成分特征,以及当地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底泥资源化的途径。对河道底泥成分和污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确保在资源化过程中取得最优配方。底泥的资源化应采取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集中利用与分散利用相结合,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土地及底泥的资源价值。

3.3 淤泥固化技术

对于淤泥的各类资源化方法中,近年来采用胶凝材料固化的方法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化学药剂的固处理,会使淤泥高含水率,低强度的特性得以有效改善,固化产物可作为土工回填材料代替砂石和粘土在工作建设、筑堤或堤防加以及道路工程中使用。

河道清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淤泥。淤泥的去路问题成为首要问题。通过对国外目前对淤泥的处理技术,淤泥固化技术不仅能将淤泥无害化,减量化,同时固化后的固化产物还能资源化利用,变废为

宝,减少土地占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3.4固化剂选择

近年来,国外针对河道清淤工程,研制出各类的淤泥固化剂,市场上出现的生产商众多,销售的固化剂种类也十分繁多,其中也混有不少伪劣产品。因此选择优良可靠的固化剂对于的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

对于固化剂市场应用选择的基本要:

(1)固化产物的化学性能指标优良,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二次分解或潮解;

(2)固化产物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能够满足建筑材料利用的技术要求。这些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摩擦角等等。

(3)固化产物应具有优良的环保指标,不能产生二次污染,污染物应有尽可能低的浸出率,对于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浸出率指标或有机物的挥发性必需满足环保要求。

对于污泥处理要求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原则。

针对清淤淤泥的特点,基于废物零排放理念,研发的AIK-P型固化剂解决了含有有机物质较高的清淤底泥的缩水和固化难题,在淤泥中掺胶凝材料,经快速固化后使原有污泥高含水率,低强度的质性质得以改善,固化产物可作为填方材料代替砂石或土料用于筑堤、堤坝加固工程或道路工程,还可以作为绿化种植土使用。由于这种技术污泥固化周期短,处理成本低,目前已成为河道污泥处理处置最有竞

争力的技术。这种技术成功地系统化地解决了污泥收集、脱水、运输、堆放、资源化利用全过程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污泥占地面积大,堆放过程臭味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污泥固化技术倍受市场青睐。

3.5、固化原理

固化剂是通过主材料和副材料配成的化学制剂。当固化剂与淤泥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使淤泥的解构组织发生变化,将泥水分离。由于淤泥本身结构的变化,使得经过处理后的淤泥不会被再重新转变成泥水状态。

当固化剂掺入污泥中时,固化剂还会与淤泥中的水份反应生成针状的结晶物(主要成份是钙矾石)存在于土颗粒结构空隙中,并迅速产生絮凝物沉淀,从而使高含水率的污泥快速实现水与固体颗粒物的分离和沉积。固化产物的电镜扫描及XRD图像见3.1。从电镜扫描图像中可知:钙矾石呈针状结构存在于污泥产物中,而且其中有硅酸盐网状组织。

AIK-P型固化剂的固化过程采用了“孔穴”技术,从而使污泥中游离水从固化物中可以迅速流出,缩短固化时间,减少固化物含水率,提高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图3.1、固化产物的电镜扫描及XRD图像.

3.6固化剂特点

AIK-P型固化剂的特点概括如下:

①、无毒无害、无挥发性、无腐蚀性、无爆炸性、无放射性;

②、运输、贮存方便;

③、溶于水、投加使用方便;

④、固化速度快。在低量污泥添加固化剂搅拌均匀后,养护1~6天的时间,即可达到填埋要求的强度和含水率。而且还可通过对添加量的控制控制固化时间及成本,在2%低量添加后固化20天可满足150kPa的抗压强度要求。

⑤、淤泥固化后,有毒重金属离子被结合于晶间或被包裹。形成的固化物除了具有较高的强度外,还有较好的水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固化产物的二次浸出率低,臭味小,可有效防止有害物质的析出,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⑥、形成的固化产物具有良好的土力学性质,便于作为建材或耕

河道淤泥处理方案

河道淤泥处理方案 一、问题分析 河道淤泥是指由于水流的冲刷和沉积作用,河底积聚的泥沙、污泥等物质。淤泥的存在会影响水体环境质量,阻碍水流通畅,甚至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因此,对于河道淤泥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处理方案 1. 淤泥清淤 淤泥清淤是目前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淤泥从河底抽取出来,然后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或填埋。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 2. 生物法处理 生物法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一种方法。通过添加特定菌种或者调节环境条件,使得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分解河道中存在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化学法处理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染物进行破坏和转化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采用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化学药剂,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但是,该方法存在着药剂成本高、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4. 物理法处理 物理法处理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染物进行分离和去除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物理法处理方式包括沉淀、过滤、浮选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污染物效果不明显。 三、具体实施方案 1. 淤泥清淤 (1)确定清淤范围和清淤量,制定清淤计划。 (2)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淤作业,如挖掘机、抽泥船等。 (3)将清淤出来的淤泥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填埋或者处理。

(1)通过采集水样和沉积物样品分析河道中存在的污染物质种类和含量。 (2)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并调节环境条件以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 (3)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投放,并监测水体中污染物质量变化情况。 3. 化学法处理 (1)根据河道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确定合适的化学药剂种类和浓度。 (2)进行化学药剂投放,并监测水体中污染物质量变化情况。 4. 物理法处理 (1)根据河道中存在的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的物理法处理方式。 (2)进行相应的物理处理操作,并监测水体中污染物质量变化情况。

河道清淤整治施工方案5篇

河道清淤整治施工方案5篇 河道清淤整治施工方案篇1 一、概况: __河道未定时清理垃圾,现已腐臭堵塞严重,故委托银浩河道清淤清淤此河道,进行现场查看,矗种鼷拟清淤长度约20__米。 工期12天:准备工作1天,计划每天清淤长度200米,河底平整、拆除围堰1天。 二、方案: 弄清河道上游正常时期来水流量,沿途桥梁、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走向,河道内淤积物沉积深度等情况,根据清淤工作量和工期要求组织人力、机械,同时考虑防洪度汛的要求,进行物资准备。 1、组织: 河道改线工程与老河道相距较近,施工现场有大型施工机械,可用于河清淤疏浚的工作。拟采用多台履带挖掘机分组分段进行疏挖,疏挖过程中必须保持老魏河正常通水,半幅清淤半幅保持流水;先疏挖南半幅河道,再疏挖北幅河道。 2、围堰:

河道下游设置带有两个活动闸门的厚500mm砖砌体围堰,与桥台基础顶面平齐,可兼做改线工程与老河道顺接时的围堰(闸门宽3米,木质结构)。下游围堰根据清淤长度分段设置,拟在钓鱼协会南侧和唐庄桥下游分别设置,高度以高出水面0.7米为宜。下游围堰采用土质结构,外侧覆压防水材料(如宽幅彩条布等)。 3、排水: 围堰修筑完成采用污水泵将河道内积水排至围堰下游河道,沿老河道底口边线开挖纵向集水沟,将河道内积水汇集到下游围堰前。在围堰上游开挖集水坑,用大功率污水泵将积水排到围堰下游。 4、清淤: 以三台挖掘机为一组,组合成阶梯队列。河底一台挖掘机在前方,边开挖边将河底淤积物向南侧清理,尽可能将淤积物放到边坡上方,同时在河道南侧底口线位置开挖出深度50cm左右的集水沟;第二台在边坡上方,将第一台挖掘机挖出淤积物以及边坡上草皮树根等清理到河道南侧滩地内,第三台在最后方,将第二台挖掘机挖出的淤积物收集。 南半幅清淤全部完成,采用同样的方法清理北侧河道内淤积物,此时,积水已集中在河道的南半幅,不需要再在北侧河底口

东莞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4 1.1项目基本概况4 1.2水环境概况4 1.3 河道淤泥的产生及危害5 1.4 河道淤泥中主要污染物6 1.5市重污染水体清淤的必要性7 第二章河道清淤8 2.1河道清淤的目的8 2.2清淤目标8 2.3清淤原则8 2.4清淤技术简介9 2.5 市河道清淤方法选择12 第三章淤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14 3.1 国外底泥的处理与处置方法14 3.1.1 原位处置技术14 3.1.2 上覆水充氧技术15 3.1.3、原位生物修复技术16 3.1.4 异位处置技术16

3.2 淤泥资源化利用17 3.3 淤泥固化技术17 3.4固化剂选择18 3.5、固化原理19 3.6固化剂特点20 3.7、固化产物的性能指标21 3.8、固化产物资源化利用的应用领域23 3.9、淤泥固化工艺技术及设备23 第四章效益分析25 4.1 经济效益分析25 4.2 环境效益分析26 4.3 社会效益分析27 第五章、结论及建议28 5.1 结论28 5.2 建议29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市 项目围:市河涌及其水库淤泥处置工程 编制单位: 1.2水环境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是城市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改革开发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方式和观念的落后,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日趋恶化,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是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的一种重建或改造活动,进行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是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是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压力大、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结构性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与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污染源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低等原因,导致河涌水生动物和植物消失,河水发黑发臭,景观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多个镇区河涌河岸、河道里以及河面上堆积着各种垃圾,使本来已经黑臭的河水,更加肮脏。由于河水黑臭,河道以及河岸的景观状况极差,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河滨带地区的土地功能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各大水库也由于长期污染,水质直线下降,由于城市供水存在保证率低、

淤泥运输处置方案

淤泥运输处置方案 背景介绍 淤泥是指河道、港口等水域中沉积的泥沙物质,由于淤泥长期堆积,会危及河道、港口的通航能力,并且会对河道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淤泥的清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对于淤泥的清理工作,必须将其安全、高效地运输到合适的处置区域进行处理。本文将提供一些淤泥运输处置方案,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淤泥清理问题。 方案一:船运 船运是淤泥清理常用的一种方法。船运适用于淤泥堆积在水域边缘的情况,船 只可以直接将淤泥装上船,然后运往指定区域处理。相比较其他运输方式,船运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淤泥。 然而,船运方式需要使用大型船只,运输成本相比其他方式偏高,而且运输过 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确保船只与淤泥的安全性。 方案二:气垫船运输 气垫船运输是一种快速、高效且降低淤泥运输成本的方式。在使用气垫船时, 船只将直接漂浮在淤泥表面,不会接触到堆积物,能够快速地将淤泥从下游运输到上游处理。 同时,气垫船运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某些水域造成的淤泥。注意: 因为气垫船装备较为复杂,所以运输成本可能偏高。 方案三:加装卡车运输淤泥 卡车运输是一种可行但速度较慢的淤泥移动方案。淤泥通过一些工具被收集并 放置在适当的卡车上,然后运往目的地进行处理。 将其与船运等比较,卡车运输成本会更高,且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不过,卡车运输淤泥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根据需要慢慢地移动淤泥,保证河道或其他水域长期保持干净。 方案四:抽水运输淤泥 抽水运输淤泥是一个比较急需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遥测工具或船只在淤泥堆 积区深度较浅的地方进行淤泥吸取,并通过管道输送到目的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淡水河道的含泥沙物质量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淤泥吸取。

河道清淤沙土处置方案

河道清淤沙土处置方案 1. 背景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河道被大量的杂物和废弃物污染。特别是在雨季时,由于水流冲刷力强,更容易加剧污染。长时间的污染会导致河道淤积和沙土不断的沉淀,导致河道的淤塞、水质恶化、环境污染、水患等问题。因此,对于河道的清淤沙土处理方案变得越发重要。 2. 处置方案 针对河道清淤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处置方案: 2.1 传统的机械清淤 机械清淤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它利用各种大规模机械,如挖掘机、铲运等机械设备,对河道进行清淤,将沉积的泥土沙石疏浚出来。同时需要在附近设立场地,用于临时储存或转运淤泥、泥土等物料。但是传统的机械清淤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机械是高耗能的,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并且还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而且在运输、储存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2.2 生物方法 生物法是近年来被广泛提倡的某种方式,以降低清淤成本和环境负担。其中,芦苇是典型的水生植物,可分解河道沙土中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此外,生物活动也有助于释放植物有机物和土壤中的养分。虽然这种方案需要一定时间来推进,但对于保障生态和水质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 2.3 自然河道治理 自然河道治理主要是指通过自然的方式来改善河道环境,包括搞好河道中植被的种植和管理,增加河道的曲度、加深岸边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缓河岸侵蚀和淤泥沉积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水质和环境整体性能。此外这种方案比较稳定、成本低廉,同时更加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 2.4 微生物清洗 在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一项颇具创意的方案是采用微生物清洗技术来进行河道清淤,可以促进自然深层次污染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生态释放。因此,使用微生物清洗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有害物质,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面对过来的固体和废弃物质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未来趋势。

河道清淤及渣土外运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及渣土外运施工方案 ##1.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城市的河道渐渐受到了污染和淤塞的影响,这不 仅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且也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进行河道清淤和渣土外运工作就是非常重要的。 ##2.施工方案 ###2.1 清淤方案 清淤是指将河道中的淤泥、水草等物质进行清理,并将清理出的杂质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对河道进行水深、流速等详细的测量,以便在清淤过程中更好地掌 握淤泥的深度和位置。 (2)使用挖掘机等大型设备对淤泥进行勘测和清理。清理时需要注意靠近河 岸的树木和建筑物,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清理出的淤泥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可将其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 肥等作用。 ###2.2 渣土外运方案 渣土是指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砖石料等。对渣土进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保护环境。具体步骤如下: (1)对产生渣土的数量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处理。将可能造成污 染的渣土进行隔离、封存和处理。 (2)使用大型卡车等设备将渣土从施工现场运出,并将其选择进行合理的处理。 ###2.3 安全方案 对于施工工作,安全是第一要务,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设立标志,设立施工警戒线,以防止不相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包括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隔离和防护等。 (3)对施工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做好施工安全工作的意识。 ##3.预算 清淤和渣土外运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工作,其所需预算包括:

(1)对施工设备、设施的购置和维护。这个费用占总预算的很大一部分。 (2)对施工现场设施的修建和维护。 (3)对施工人员的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4.总结 清淤和渣土外运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实施,不仅可以保护河道和城市环境,更可以切实地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施工方案和预算都需要严密把握。

河道清淤方案

河道清淤方案 河道清淤是指通过清除河道内的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提高水流速度和水体质量的一种治理措施。以下是一个关于河道清淤的方案。 一、方案目标 1. 清除河道内的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通畅,预防水患。 2. 提高河道水流速度,防止河道断流,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改善河道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物栖息地。 二、方案内容 1. 调查研究:对目标河道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淤积情况和淤积原因,确定清淤工作的具体范围和清淤量。 2. 清理淤泥: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清除河道内的淤泥,并将淤泥储存或处理掉。在清理淤泥的同时,需要注意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 清理杂物:清除河道内的各类杂物,如漂浮物、垃圾等,保持河道整洁干净。 4. 疏通水流:对河道内的狭窄区域进行疏通,扩大水流断面,

增加水流速度,防止水流滞留和河道断流。 5. 生态修复:在清淤结束后,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工作,如种植水生植物、搭建人工湿地等,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质量。 三、方案实施 1. 组织协调:成立清淤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清淤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计划。 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居民捐赠等多种途径筹措清淤所需的资金。 3. 人力调配: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清洁工、机械操作人员、水利工程师等。 4. 技术支持:与专业的水利工程公司合作,提供清淤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保证清淤工作的高效进行。 5.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工作进度和效果的检查,确保清淤工作的质量。 四、方案效益 1. 预防水患:清淤能够保持河道畅通,防止水患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淤积问题日益凸显。河道清淤是维 持河道正常运行和防止洪水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将阐述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方案内容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如下准备工作: 1.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与测量,确定施工范围和深度; 2.对施工现场进行周边环境评估,确定清淤工作对周边环境 影响的情况; 3.确认施工区域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4.确定清理淤泥的处理方案,包括运输、处理和处置; 5.确定施工期限和施工人员安排。考虑到河道淤积对水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要时刻考虑环保因素,并严格按照 要求进行环保和安全相关的准备工作。 施工过程 河道清淤施工一般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的方法。在施 工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下的步骤:

1.机械清淤:使用挖掘机等工具,对淤积的泥沙进行切割、 翻挖和运输到岸边 stacking 场内。 2.人工清淤:手动清除淤泥中堆积的垃圾和大块石头等物品。 3.除水层清淤:在水中清除沉积在水面以下的淤泥与杂物。 4.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考虑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并尽量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5.治理污水:河道清淤的同时,要加强污水治理,防止再次 淤积。 施工后处理工作 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如下后处理工作: 1.对清除的淤泥、泥渣进行处理、充分干燥、堆放消纳或运 到指定消纳场落 2.恢复原貌: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到的固定设施、人工虫草或 土桥进行修复。 3.验收确认:对清淤情况进行验收,尽快放水恢复原貌。 优点 这种河道清淤方案,相比传统方法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 效提高清淤效率。 2.经济合理:采用机械清淤方案可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清 淤成本。

河道淤泥清理施工方案

河道淤泥清理施工方案 河道淤泥清理施工方案 一、方案背景 由于河道长期不进行清淤工作,导致河道淤泥严重,形成堆积且影响水流畅通,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清淤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 1. 清除河道中的淤泥,保持水道的通畅。 2. 利用清除的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三、施工内容和方法 1. 施工内容: (1)利用挖掘机或铲车等机械设备,对河道进行淤泥清理。(2)将清理出的淤泥进行储存或处理。 (3)对清理后的河道进行测量和检查,确保水流通畅。 2. 施工方法: (1)调用专业清淤队伍进行施工,保证施工效果。 (2)在清理过程中,应避免对河道周边植被和环境造成破坏。 (3)在清理过程中,应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四、施工时间和流程 1. 施工时间: (1)选择干旱季节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流干扰。(2)避免大雨天气或洪水期间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人员安

全。 2. 施工流程: (1)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 (2)进行淤泥清理施工,注意工人安全。 (3)将清理出的淤泥进行存储或处理。 (4)重新测量和检查清理后的河道,确保水流通畅。 五、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1. 资源利用: (1)对清理出的淤泥进行分拣和分类,并选择可回收、可 利用的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2)将可利用的淤泥进行堆肥处理,用于农田肥料的生产。 2. 环境保护: (1)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河道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避免环境破坏。 (2)对清理出的淤泥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周边土壤和水 体造成污染。 (3)清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六、前期准备工作 1. 获取施工许可证和环保手续。 2. 租借或购置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3. 招募专业的清淤队伍,并进行培训。 七、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河道的清淤施工方案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同时要遵循环保原则,下面是一份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 一、方案目的和任务 目的:清除河道内的淤泥、垃圾和水草,保持河道的通畅,提高水流速度,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 任务: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处理垃圾和水草,修复河道的堤岸。 二、施工过程和措施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制定施工计划,安排人员和机械设备。 - 清除施工区域内的垃圾和水草。 - 查看河道的堤岸情况,确认是否需要修复。 2. 淤泥清理: - 利用挖掘机等设备清理河底淤泥,将淤泥运载至特定堆放地点,以便后续处理。 - 清理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破坏河床的生态环境,减少对水质的 污染。 3. 垃圾和水草处理: - 收集河底的垃圾和水草,分类处理:可回收物品回收利用, 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置。 - 水草可选择焚烧、深埋或进行堆肥处理。 4. 堤岸修复:

- 修复堤岸的工作主要包括填补漏洞和加固堤岸。 - 使用环保材料进行修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后续工作: - 清理完河道后,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工地环境 无垃圾和淤泥残留。 - 观察河道水位变化,对需要进行进一步清淤的地点进行记录,及时采取措施。 三、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期间要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施工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品,避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严禁将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废弃物和淤泥直接排放到河道或临近的水体中。 4. 施工期间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协同保护好河道环境。 5. 施工过程中要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安全措施: 1. 施工人员要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2. 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范,做好现场标识和警示措施。 3. 严禁穿越河道作业,必要时要设置安全护栏。 五、施工效果评估: 1. 施工结束后要对河道进行评估,确认施工效果。

河道淤泥处理方案

河道淤泥处理方案 河道淤泥是指在河道底部积聚的含有颗粒物质的沉积物。这些淤泥会对河道的水流和水质产生重大影响,对保护河道生态环境、预防洪水和改善水流条件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河道淤泥处理方案,旨在达到淤泥清理、水域净化和生态修复的目标。 一、淤泥清理技术 淤泥清理是首要步骤,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1. 机械疏浚:使用挖掘机、抽泥船等工程机械,将淤泥进行清理。这种方法适用于淤泥较多,沉积较深的情况。 2. 水工疏浚:通过水流冲刷的方式清理淤泥。可以使用水泵将水流导入淤泥区域,加速淤泥的冲刷和排除。 3. 生物疏浚:引入天敌,如螺蛳、生物鱼等,通过食物链作用,逐步降解淤泥。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损害。 二、淤泥处理技术 清理淤泥后,需要对淤泥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水质和生态修复的目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淤泥处理技术: 1. 干燥处理:将淤泥暴露在阳光下,借助自然风力和太阳能将淤泥中的水分蒸发,使淤泥干燥成固体物质,然后进行安全处置。

2. 堆肥处理:将淤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通过混合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解淤泥中的有机质,产生高品质的土壤改良剂。 3. 生物处理: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淤泥进行生物降解。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淤泥中的有机物质,从而降低淤泥的有害成分,并净化水质。 三、淤泥处置与回收利用 淤泥的处置是处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以下是一些淤泥处置与回收利用的方法: 1. 流转利用:通过处理和筛选,将淤泥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例如矿物质、燃料等,可用于再利用或销售。 2. 填埋利用:将经过处理的淤泥填埋在合适的场地中,建设污染防护设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 农田利用:通过淤泥的有机物质和养分,可将淤泥用作农田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四、环境监测与管理 在进行河道淤泥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持续监测: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对淤泥处理后的水质、生态环境等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河道清淤整治施工方案

河道清淤整治施工方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河道清淤物处置方案

河道清淤物处置方案 河道清淤是指利用机器或人工清理河道中淤积的泥沙、杂草、垃圾等杂物,以 保证河道的畅通和生态健康。清淤工作是河道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清淤,会导致河道水位上涨、淤积加重,进而造成河道水面上涨、泛滥等不良影响。因此,河道清淤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 清淤物种类 河道清淤要清除的主要物质包括: •泥沙 •杂草 •漂浮物 •生活垃圾 •工业废料 清淤处置原则 为了实现清淤工作的高效性和环境保护性,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优先考虑人工清淤 为了保证河道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优先考虑人工清淤。人工清淤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淤泥、杂草、垃圾等进行分别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证清淤工作的安全性 在进行清淤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清淤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充分利用清淤物 清淤物中含有大量的沙土、养分等资源,在清淤工作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例如,可以将清淤物运回农田作为农业肥料使用,或者在清淤物分类处理时,将杂草等可分解的物资制成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合理利用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能够提高清淤速度和效率,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噪音、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机械化清淤时,要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和污染,合理利用机械设备,避免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清淤处置方法 河道清淤有多种处理方法,以下列举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 清淤堆场处理法 这种方法是指利用挖掘、搬运等机械设备,将淤泥、杂草等物质运回清淤堆场 进行处理。在清淤堆场中,对清淤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加工,主要包括可利用的物料分类、可回收垃圾分类、可处理垃圾分类等。处理好的清淤物可以用于建筑工程填方,生产城市工业助燃燃料等。 流水清淤处理法 这种方法是指利用潜水泵等装置,将泵进来的河水和淤泥一起输送到清淤地点,然后过滤沉淀,实现清淤的效果。与清淤堆场不同的是,这种处理法可以自动地对物质进行分离,不需要人工参与。 人工清淤处理法 这种方法是指利用人工劳动力对河道淤泥、杂草进行手工清理,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避免了机械带来的噪声和污染,同时可以对淤泥、杂草进行认真的挑选和分类处理。但是这种方法比较耗费人力,而且不太适合清理深水区和底泥硬化的河道。 清淤效果评估 清淤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清淤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清淤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适时调整接下来的清淤计划。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河道流量、水位、水质、河床状况、生物多样性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判断清淤工作是否取得预期效果,为河道治理和保护提供实际的数据支撑。 结论 河道清淤工作是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和城市水资源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清淤 过程中,需要遵循安全优先、合理利用资源、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等原则,采取最适合的清淤处置方法,以最小的影响,实现河道的清淤和保护。

河道中污染淤泥的处置方案

河道中污染淤泥的处置方案 河道淤泥污染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浅水区、曲流区和汇流区 等地区淤积严重,泥沙淤积不仅影响了河道平衡,还会导致水流速度变缓、水位上升、河道断面变形,进而导致洪水灾害和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处理河道中污染淤泥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河道中污染淤泥的来源 河道中污染淤泥来源有很多,主要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生活污水排放:高密度人口聚集的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非常大, 其中包含有机物、沉淀物等污染物,这些物质大量地排放到河道中,会形成大量污染淤泥。 2.企业污水排放:一些工业企业排放生产污水,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 有机物等污染物,如果这些污水没有得到规范的处理,排放到河道中会使河道深层沉积物积累。 3.施工污水排放:在城市新建、改建过程中,许多道路、建筑物等土 地被打破,其中涌出的大量污水排放到河道中,也会形成污染淤泥。 河道中污染淤泥的处理方式 针对河道中污染淤泥的问题,目前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 生物法 生物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染淤泥中的有机物降解,达到减少 淤泥量、改善水质的效果。通常能够应用于处理进水有机质浓度低、CODCr/总磷 比值低于1000情况。 2. 物理法 物理法的主要原理是采用物理方法,如筛网、过滤等,把污染淤泥中的杂质分 离出去,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通常能够应用于处理污染淤泥量不大、污染物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情况。 3. 化学法 化学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改变污染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使 污染物得到分离和固定,达到减少淤泥量的目的。通常能够应用于处理进水有机质浓度高、污染物重金属浓度较高等情况。

东莞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东莞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2.3清淤方法。8 2.4清淤作业流程。9 第三章河道淤泥处理。11 3.1淤泥处理技术选择。11 3.2淤泥处理工艺流程。12 3.3处理设备选型。13 第四章工程实施。15 4.1工程前期准备。15 4.2施工安全措施。16 4.3现场施工管理。17 第五章工程效果评价。19 5.1水质监测。19 5.2淤泥处理效果评价。19 5.3工程效益评价。20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22 6.1工程总结。22 6.2未来发展方向。23

东莞市河道淤泥处置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概况 本项目旨在对东莞市河道淤泥进行清淤和处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1.2 东莞水环境概况 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拥有众多河流,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污染等原因,水环境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河道淤泥严重,急需清淤和处理。 1.3 河道淤泥的产生及危害 河道淤泥主要由于水流冲刷、泥沙淤积和人为排放等原因产生,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水流畅通,加剧水灾风险,同时也会释放污染物,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1.4 河道淤泥中主要污染物 河道淤泥中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氮、磷等,其中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 1.5 东莞市重污染水体清淤的必要性

东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重污染水体较多,清淤工作势在必行,对于保护水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健康十分必要。 第二章河道清淤 2.1 河道清淤的目的 河道清淤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保证水流畅通,减少水灾风险,同时也是为了清除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2.2 清淤目标 本项目的清淤目标是清除河道淤泥,使其恢复自然状态,同时保证清淤过程中不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二次污染。 2.3 清淤方法 本项目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机械清淤主要针对大面积淤泥,人工清淤主要针对淤泥较少或难以清理的区域。 2.4 清淤作业流程 清淤作业流程包括清淤前期准备、清淤作业、淤泥收运和清淤后期处理等环节,其中清淤后期处理是本项目的重点。

河道底泥清淤处置方案

河道底泥清淤处置方案 背景 河道底泥是指河床底部淤积的含泥沙的物质,也是水域环境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底泥中富含有腐烂植物、动物残体和污染物等,如果不及时处理,在雨水冲刷和水流作用下会被搬运到下游水域,对下游水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河道底泥清淤是水域环境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有效的河道底泥清淤处置方案,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方案进行介绍和比较。 方案一:机械清淤 机械清淤是一种常见的底泥清淤方式。它利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对河道进行清淤作业,将淤积在河底的底泥挖掘出来,然后运到指定场地进行处理。 机械清淤具有清淤面积大、作业速度快、处理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机械清淤会破坏河底的生态环境,对水生生物等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底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如果没有妥善处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方案二:生物清淤 生物清淤又称为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因素对河道底泥进行治理的方法。生物清淤的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将底泥中的污染物质分解掉,以达到净化河道水体的目的。 生物清淤具有治理效果好、不会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等优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首先,生物清淤只适用于底泥中含有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情况下;其次,治理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方案三:化学清淤 化学清淤是一种利用化学物质对河道底泥进行治理的方法。它常用的化学清淤剂包括氯化铁、硫酸铬等,这些化学物质能够将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达到清淤的效果。 化学清淤的优点是作用快、清淤效率高,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化学清淤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对周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其次,需要使用较多的化学药剂,费用较高。

东莞河道整治方案

东莞河道整治方案 1. 引言 河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东莞市的河道面临着水质污染、水体淤积、岸线退化等问题,亟需进行整治。本文将提出东莞河道整治方案,旨在改善河道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2. 河道整治目标 东莞河道整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 1.提升河道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2.减少河道淤积,保持良好的水流通畅性; 3.恢复河道岸线生态,增加生物多样性; 4.加强河道管理和监测体系,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3. 方案实施步骤 3.1 河道清淤 由于人为活动和污染物的输入,河道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对东莞市的主要河道进行全面的清淤工作。清淤包括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两种方式,机械清淤用于大面积淤积的清理,而人工清淤则用于狭窄区域和难以到达的地方。清淤后,需要将淤泥进行处理和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2 河道生态修复 为了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生态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岸线修复和生物修复等。通过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种植,可以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和美观度。岸线修复则可以修建防冲击设施,保护岸线稳定,并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此外,生物修复则是利用生物来净化水体,比如引入某些植物和微生物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3.3 河道水质改善 为了改善河道的水质,需要加强对河道排污口的管理和监测。对于 已经存在的排污口,需要进行整改和改造,以减少其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此外,需要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4 河道管理和维护 为了确保河道整治方案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河道管理和维 护工作。建立河道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河道管理工作,包括维护河 道清洁、管理河道活动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 方案效益评估 东莞河道整治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效益: 1.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