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昆曲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5
43个非遗文化遗产简介内容昆曲: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
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昆腔及其戏剧结构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位居其首。
古琴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的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是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歌曲分为两个主要品种,其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其二是“短调”(bogino duu)。
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有记载。
中国篆刻中国篆刻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
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
圣灯山下古老昆曲放异彩―记跳石昆词众所同知,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我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跳石昆词则是昆曲在巴渝大地流传发展的一个民间吹打乐种,属于巴渝吹打中的吹打唱品种,距今约有130年历史。
它最早起源并兴盛之地是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西南部的跳石镇。
被巴渝大地文人士大夫所钟爱而发展繁荣,后逐渐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纳,被广泛地应用于婚、丧、寿庆、开业典礼及其它庆典活动上。
几多风雨,几多坎坷,跳石昆词作为昆曲“活化石”,经历了繁荣与衰落,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迈步走来,在文艺浩瀚星空大放异彩。
沿革昆曲系江苏昆山地区的一种戏曲腔调,是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
形成于元末,兴盛于明末清初,乾隆以后开始衰落,清末民初处于濒危阶段。
跳石昆词艺术的诞生离不开昆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明末清初,正值黄金发展阶段的昆曲艺术广发流传于全国各地,与当地地方剧种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昆腔艺术,四川昆腔、跳石昆词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流变艺术形式之一。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1—1874年),昆曲由江苏籍四川总督吴棠引进巴渝大地。
他专程从江苏引进20余个青年男女来川,成立江苏同乡会,专门传授昆腔戏曲唱段,即被称为“昆词”,同时划拨500石租官地作为资助同乡会发展昆词之用。
当时一些官宦、将领及社会名流受到同乡会影响,将传授、欣赏昆词作为一种高雅时尚。
随着昆词艺术的广泛流传,民间爱好者也纷纷投师学习,交流技艺。
原巴县跳石地区一大地主兼大掌坛师家开展的一次最具影响力的昆曲艺术研讨及技艺切磋集会为跳石昆词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从此,跳石昆词分别吸收了巴渝吹打及江苏昆腔精华而形成一种独立艺术门类繁荣于跳石地区。
民国初年,是跳石昆词最为活跃的时期。
其广泛流传于原巴县跳石地区的跳石、石庙、陈家、石岭,接龙地区的接龙、南沱、太平及重庆市綦江县的三角、横乡、乐兴地区,打破了起初只在跳石地区流传的地域局限,在发展空间上得到有效拓展。
智慧树知到《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指哪两出戏?A:李玉《千钟禄》B:梁辰鱼《浣纱记》C:洪昇《长生殿》D:李玉《占花魁》正确答案:李玉《千钟禄》,洪昇《长生殿》2、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A:昆腔传奇显现了永恒的人性之美B:表现忠贞爱情题材的作品和人物形象C:美好人生的寄托和希望正确答案:昆腔传奇显现了永恒的人性之美,表现忠贞爱情题材的作品和人物形象,美好人生的寄托和希望3、昆曲的写意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A:时空的高度自由B:表演的程式化C:砌末(道具)的虚拟化D:人物的行当化E:昆曲是心灵化的艺术正确答案:时空的高度自由,表演的程式化,砌末(道具)的虚拟化,人物的行当化,昆曲是心灵化的艺术4、昆曲演唱的美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A:丝不如竹,竹不如肉B:声中无字,字中有声C:无动不歌,无歌不舞D:文辞优美,联曲结构E:高度写意,意境之美正确答案: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无动不歌,无歌不舞,文辞优美,联曲结构,高度写意,意境之美5、魏良辅如何完善昆曲的伴奏?A:选择适合昆曲的伴奏乐器B:采用鼓板“控制节奏”C:运用笛箫“衬托旋律”D:改造弦索类乐器正确答案:选择适合昆曲的伴奏乐器,采用鼓板“控制节奏” ,运用笛箫“衬托旋律”,改造弦索类乐器6、魏良辅提出的“曲有三绝”,指的是哪“三绝”?A:字清B:腔纯C:板正D:声美正确答案:字清,腔纯,板正7、魏良辅究竟对昆山腔做了哪些改造?A:调理腔调和语音的关系B:完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C:兼容并蓄融合南北曲为一炉D: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正确答案:调理腔调和语音的关系,完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兼容并蓄融合南北曲为一炉,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第二章1、明传奇可以用什么声腔形式演唱?A:京剧B:越剧C:昆曲D:河北梆子正确答案:昆曲2、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A:昆明B:昆山C:曲靖D:北京正确答案:昆山3、清代传奇《长生殿》的主角是:A:唐明皇B:建文帝C:李白D:杨贵妃正确答案:唐明皇,杨贵妃4、民国时期的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有:A:梅兰芳B:周传瑛C:俞振飞D:程砚秋正确答案:周传瑛5、以下演员的行当是小生的有:A:计镇华B:汪世瑜C:蔡正仁D:华文漪正确答案:汪世瑜,蔡正仁6、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是:A:汤显祖B:梁谷音C:白先勇D:岳美缇正确答案:白先勇第三章1、南戏的声腔有:A:海盐腔B:余姚腔C:昆山腔D:弋阳腔正确答案:ABCD2、《浣纱记》的作者是:A:王世贞B:沈宠绥C:梁辰鱼D:吴承恩正确答案:C3、汤显祖写的传奇有:A:《牡丹亭》B:《水浒记》C:《南柯记》D:《紫钗记》正确答案:ACD4、对昆曲的创立有直接贡献的有:A:朱元璋B:魏良辅C:徐渭D:汤显祖正确答案:B5、5《金瓶梅词话》里,出现得最多的声腔是:A:昆曲B:海盐腔C:宜黄腔D:京剧正确答案:B第四章1、元代后期南戏《琵琶记》被誉为“曲祖”,其作者是:A:关汉卿B:高则诚C:王实甫D:马致远正确答案:B2、下列剧作,哪几部是明初的教化剧:A:《鸣凤记》B:《五伦全备忠孝记》C:《香囊记》D:《宝剑记》正确答案:BC3、昆山腔的改革者是:A:魏良辅B:汤显祖C:顾坚D:梁辰鱼正确答案:A4、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有:A:《紫钗记》B:《牡丹亭》C:《南柯记》D:《邯郸梦》正确答案:ABCD5、哪种戏曲声腔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官腔”:A:弋阳腔B:海盐腔C:昆山腔D:余姚腔正确答案:C第五章1、昆腔音乐包括_ 等诸多要素。
一、昆曲的改良与传播(一)昆曲的改良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序》里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之一代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元末明初,蒙元贵族的封建统治崩溃,元杂剧也相应的随之没落,以“传奇”为主要剧本的南戏乘机复兴,而汉族士大夫为主的上层人士也逐渐将艺术爱好转移到南戏,演唱南戏传奇的声腔以浙江的海盐腔与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影响力最大。
昆山腔并非一夜之间萌发,也非一开始就独擅曲坛的,昆山腔从萌发到发展壮大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
昆山腔起初只是流行于苏州、太仓一带的清曲,明中期隆庆、万历年间,曲艺家魏良辅寄居太仓,以原昆山腔为主体,在博采海盐、余姚各声腔优点和北曲经典唱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轻柔婉转、格调新奇的“水磨腔”,集北曲南戏之大成。
这时的昆山腔只是清唱,还未与剧本结合于舞台表演。
隆庆末年,昆山戏曲作家梁辰鱼编就了传奇《浣纱记》,这也是第一部昆腔剧本,它将传奇文学和昆山腔及表演艺术糅合在一起呈现于舞台,使得昆山腔的文化影响力大增,成为与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并称的四大声腔。
(二)昆曲的传播随着昆山腔的声名鹊起,其表演传播及影响范围也由原苏州、太仓一带逐步向外扩散,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昆山腔已传播到江南运河沿岸的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及吴江、常熟、宜兴、松江、上海等近运河城市;向南传播到杭嘉湖平原上的杭州、嘉兴、湖州等运河城市。
万历中期,昆山腔终于由明清两大戏曲重镇之一的苏州传播到另一重镇的扬州,繁荣的漕运和盐业经济催生了众多以习唱昆山腔为业的戏馆班子,福建、江西、湖北、广东、河南、河北、湖南等地也逐渐有昆山腔传播,到了万历末年,昆山腔已沿运河北上到了北京,由此直到清朝中叶,昆山腔一直是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呈现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盛况。
清乾隆年以后,昆山腔的戏曲界统治地位虽被京剧摧毁,但昆山腔因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而始终屡衰不绝。
[1](三)昆曲的传播属性昆曲的传播过程即是创作者、传播者将自己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艺术观点推介到受众方的过程,其传播有其特定的属性。
苏州非遗景点1. 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点,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环秀山庄等。
这些园林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苏州非遗景点之一。
2. 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之一,也是苏州的地方戏曲。
昆曲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独特的音乐、唱腔、表演方式等特点,而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园林石刻:苏州园林石刻是一种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题的石雕艺术形式,它是将园林景观与石刻技艺融合在一起的独特艺术形式。
其石雕技艺巧妙细致、造型逼真,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木版水印画:木版水印画是苏州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这种画法采用了特殊的水印技术,使得画面清晰、饱满、生动。
木版水印画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金茂钟表:金茂钟表是苏州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采用优质黄铜制作而成。
它有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是苏州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6. 苏绣: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细致、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而闻名。
苏绣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兰花荷叶》等。
7. 苏州传统建筑工艺:苏州传统建筑工艺包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瓦作、砖雕等技艺。
这些技艺在苏州特别精湛,代表作品有拙政园、狮子林等。
8. 打铁铺艺术:打铁铺艺术是苏州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和工具,将铁制品加工成各种形态,如壁灯、花架、酒桌等。
打铁铺艺术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玻璃艺术:苏州玻璃艺术采用了古老的传统玻璃工艺,在工艺技术、装饰效果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苏州玻璃工艺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雕漆艺术:雕漆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以漆为材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美丽的花鸟、景物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州雕漆艺术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3项来自中国的世界非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遗产深厚,其中有43项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1.古琴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2.昆曲(列入年份2008年)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发源于600多年前。
昆曲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3.蒙古族长调民歌(列入年份2008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年份2008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
5.羌年(列入年份2009年)羌年是流行于四川省理县、茂县、汶川县、北川羌族自治县23个乡镇的羌族聚居地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3-5天。
6.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技术含量很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仅有的品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两地,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
7.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织锦图案丰富多彩,有160种以上,以人物、动物、植物图案为主。
8.中国篆刻(列入年份2009年)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9.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年份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中国十大非遗的介绍《昆曲,穿越时光的艺术之歌》昆曲,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它就像是一首从古代传来的悠扬歌曲,一直唱到了今天。
想象一下,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戏台上,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一开口,那婉转的唱腔,细腻的动作,能一下子把你拉进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比如说《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那如梦如幻的爱情故事,通过昆曲演员的演绎,变得那么生动,那么让人陶醉。
还有《长生殿》,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欢离合,在那优美的曲调中,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爱情的无奈。
昆曲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承载着咱们中国人的情感、智慧和审美。
虽然现在听昆曲的人可能没有那么多了,但我们不能让这门艺术消失。
我们要把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穿越时光的艺术之歌。
《京剧,舞台上的精彩传奇》说起京剧,那可是家喻户晓!它是咱们中国的国粹,是舞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你看那演员们,一亮相,就透着精气神儿!脸上的妆容五颜六色,红的、黑的、白的,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讲究。
再听听那唱腔,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就像在跟你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比如说包公,他那张黑脸,一出来就代表着正义和威严。
还有孙悟空,那灵活的身段,俏皮的表情,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我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看戏,虽然不太懂,但就是被那热闹的场面吸引住了。
现在,京剧也走进了校园,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喜欢上了这门艺术。
京剧不会老,它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中医针灸,神奇的指尖魔法》中医针灸,这可是一门神奇的学问!就靠着几根小小的银针,能治病,能保健,简直就是魔法。
我有个邻居大叔,常年腰疼,去了好多医院都没治好。
后来听说了针灸,就去试了试。
嘿,你别说,几次下来,腰居然不疼了,能正常干活了。
针灸的原理听起来挺深奥,但其实就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和经络。
比如说头疼了,扎扎头上的穴位;胃不舒服了,扎扎肚子上的穴位。
简单又有效。
而且,针灸不仅能治病,还能养生呢。
智慧树知到《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指哪两出戏?答案:李玉《千钟禄》、洪昇《长生殿》2、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答案:昆腔传奇显现了永恒的人性之美、表现忠贞爱情题材的作品和人物形象、美好人生的寄托和希望3、昆曲的写意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答案:时空的高度自由、表演的程式化、砌末(道具)的虚拟化、人物的行当化、昆曲是心灵化的艺术4、昆曲演唱的美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答案: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无动不歌,无歌不舞、文辞优美,联曲结构、高度写意,意境之美5、魏良辅如何完善昆曲的伴奏?答案:选择适合昆曲的伴奏乐器、采用鼓板“控制节奏”、运用笛箫“衬托旋律”、改造弦索类乐器6、魏良辅提出的“曲有三绝”,指的是哪“三绝”?答案:字清、腔纯、板正7、魏良辅究竟对昆山腔做了哪些改造?答案:调理腔调和语音的关系、完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兼容并蓄融合南北曲为一炉、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第2章单元测试1、明传奇可以用什么声腔形式演唱?答案:昆曲2、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答案:昆山3、清代传奇《长生殿》的主角是:答案:唐明皇、杨贵妃4、民国时期的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有:答案:周传瑛5、以下演员的行当是小生的有:答案:汪世瑜、蔡正仁6、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是:答案:白先勇第3章单元测试1、南戏的声腔有:答案: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2、《浣纱记》的作者是:答案:梁辰鱼3、汤显祖写的传奇有:答案:《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4、对昆曲的创立有直接贡献的有:答案:魏良辅5、5《金瓶梅词话》里,出现得最多的声腔是:答案:海盐腔第4章单元测试1、元代后期南戏《琵琶记》被誉为“曲祖”,其作者是:答案:高则诚2、下列剧作,哪几部是明初的教化剧:答案:《五伦全备忠孝记》、《香囊记》3、昆山腔的改革者是:答案:魏良辅4、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有:答案:《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梦》5、哪种戏曲声腔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官腔”:答案:昆山腔第5章单元测试1、昆腔音乐包括 _ 等诸多要素。
长沙的非遗
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长沙非遗项目:
1. 木偶戏:长沙木偶戏是湖南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仰天戏和戏台常常被人们所熟知。
2. 岳阳楼昆曲:岳阳楼昆曲是湖南当地的戏曲艺术形式,其中包括了岳阳楼和昆曲两个方言体系,以及数百种表演形式。
岳阳楼昆曲具有婉转动听、娓娓动听、精细唱腔的特点。
3. 长沙螳螂捕蝉技艺: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木雕技艺,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
长沙的木雕艺人通常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技巧将栩栩如生的螳螂和蝉雕刻在木块上。
4. 长沙钓溪:这是一种湖南省特有的钓鱼技艺,主要以利用竹竿、绳索等简易工具,以及良好的观察和判断力来捕获鱼类。
长沙钓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钓鱼文化。
5. 湖南喜庆画:这是湖南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题材而闻名。
湖南喜庆画通常以庆祝婚礼、迎接节日等为主题,其画面精致细腻,寓意深远。
6. 长沙花鼓戏:这是湖南省的一种古老的音乐剧表演形式,以其丰富的舞台表演和独特的戏剧技巧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长沙花鼓戏通常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剧情,通过表演歌唱、舞
蹈和表演来传达情感和讲述故事。
这些非遗项目都是长沙的宝贵文化遗产,展示了长沙人民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和文化精神。
《非遗之首昆曲经典艺术欣赏》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指哪两出戏?答案:李玉《千钟禄》、洪昇《长生殿》2、昆曲传奇的人文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答案:昆腔传奇显现了永恒的人性之美、表现忠贞爱情题材的作品和人物形象、美好人生的寄托和希望3、昆曲的写意之美体现在几个方面?答案:时空的高度自由、表演的程式化、砌末(道具)的虚拟化、人物的行当化、昆曲是心灵化的艺术4、昆曲演唱的美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答案: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无动不歌,无歌不舞、文辞优美,联曲结构、高度写意,意境之美5、魏良辅如何完善昆曲的伴奏?答案:选择适合昆曲的伴奏乐器、采用鼓板“控制节奏”、运用笛箫“衬托旋律”、改造弦索类乐器6、魏良辅提出的“曲有三绝”,指的是哪“三绝”?答案:字清、腔纯、板正7、魏良辅究竟对昆山腔做了哪些改造?答案:调理腔调和语音的关系、完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兼容并蓄融合南北曲为一炉、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第2章单元测试1、明传奇可以用什么声腔形式演唱?答案:昆曲2、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答案:昆山3、清代传奇《长生殿》的主角是:答案:唐明皇、杨贵妃4、民国时期的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有:答案:周传瑛5、以下演员的行当是小生的有:答案:汪世瑜、蔡正仁6、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是:答案:白先勇第3章单元测试1、南戏的声腔有:答案: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2、《浣纱记》的作者是:答案:梁辰鱼3、汤显祖写的传奇有:答案:《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4、对昆曲的创立有直接贡献的有:答案:魏良辅5、5《金瓶梅词话》里,出现得最多的声腔是:答案:海盐腔第4章单元测试1、元代后期南戏《琵琶记》被誉为“曲祖”,其作者是:答案:高则诚2、下列剧作,哪几部是明初的教化剧:答案:《五伦全备忠孝记》、《香囊记》3、昆山腔的改革者是:答案:魏良辅4、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有:答案:《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梦》5、哪种戏曲声腔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官腔”:答案:昆山腔第5章单元测试1、昆腔音乐包括 _ 等诸多要素。
我眼中的xx演绎历史传奇,传颂人间佳话,凝聚文化精髓,承载千古情意。
昆曲,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神韵风采。
一.百戏xx天下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曲”。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
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
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
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让昆曲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对伴奏乐器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民歌中国1997年11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得到国际的认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广泛接受各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并且在2003年通过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我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有大量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已经有39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录1项。
在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13个 音乐类项目 格外引人瞩目。
其中,有华丽婉转的昆曲,有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也有炫丽融合的木卡姆……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13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吧。
01—昆曲 入选时间:2001年昆曲,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02—古琴艺术 入选时间:2003年视频:北京奥运会 《高山流水》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古琴 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 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03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入选时间:2005年新疆维吾尔 木卡姆 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
04 —蒙古长调民歌 入选时间:2005年蒙古族 长调 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